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十首
【一】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
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
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
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
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
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
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
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能够知道就是这些鸟儿
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能够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
能够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
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
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个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
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
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所以一句“花落知多
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
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
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
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
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
破了围墙屋壁,体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
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
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
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
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
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
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
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
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
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
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
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
痕迹。来说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
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
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二】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
动活泼。
第一句三个“鹅”字,是诗人对鹅的亲切呼唤,也能够理解为模
仿鹅的叫声。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曲,弯曲。项,就是脖子。曲
项,弯着脖子。歌,唱歌。这两句让人想象出,一个7岁的儿童在对
鹅作诗,他指着鹅说:鹅,鹅,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朝着天空唱
歌。一下子抓住鹅脖子长的特征,写出它欢叫时洋洋自得的神态。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
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
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
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
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
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
“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
“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
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
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
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三】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
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不过
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
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
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
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
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
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
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
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个动作描画出诗人完
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
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
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
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
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
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
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
仅仅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不过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
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
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
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
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
不过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
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
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
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
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
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
浓霜;不过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
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不过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
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
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
头逐步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
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
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
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
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
“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四】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悯农二首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
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
样近似蕴意长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
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
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
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
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
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
吟;它近似蕴意长远的格言,但又不但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因
为在这个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
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
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
仅仅把农民在烈日之无风不起浪 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
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
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五】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
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
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
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
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
无际,一片茫茫。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
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
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
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个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
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
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
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
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
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因为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
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
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描写风的优美句子 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
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
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所以,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
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
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
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
怀。
【六】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赏析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
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
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
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个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
一个“泣”字充分表新年贺卡的祝福语 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
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
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怎样预防火灾 生的
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
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
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
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
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
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个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
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
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
象的精巧,仅仅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
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七】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
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不过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
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
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
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
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
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
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
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
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
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
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
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
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八】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中国古代刑罚 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
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
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能够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
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仅仅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但仅是游历山水
才有这种理性理解。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
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理解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因为人
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理解难免有
一定的片面性;要理解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
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
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
的真理性的理解。因为这种理解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
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
智。所以,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
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
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
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所以,苏轼笔下的庐山,也能够看成是扑
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
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
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
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
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藿香正气丸副作用 意于法度
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温暖的句子 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
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九】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
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
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使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
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
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
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
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
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
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
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来说,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
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
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
“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
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
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
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
“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
楼(非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
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
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仅仅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个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长远,
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
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
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
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
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
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理应仅仅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
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
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
歌特点、使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
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
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
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
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
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
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
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
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使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十】简单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
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
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
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
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
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
“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
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
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
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
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
之中。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8:4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2a1fea78742f961484accbf20685db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儿童古诗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儿童古诗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