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艺术美学”
摘要:“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有30年的发展历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
理论学科”。然而,笔者认为传统新疆最大的县 的“文艺美学”教程存在难以服众的悖论,也起不到激发学
生想象力,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功能。大量枯燥无味、累赘拗口的抽象概念扼杀了学生的五彩斑
斓的思维意识,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审美。用“艺术美学”这个词可以更好地代替“文艺美
学”,此外文章还表达了笔者对当下一些审美观点的批驳。
关键词:文艺美学;艺术美学;谬论;鉴赏;个性化,不确定性,精神性;暴力美学;战
争艺术
一、什么是艺术美学?
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文艺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学科观点,具有文
艺学和美学的双重特色。
实际上,“文艺美学”这个名字本身就存在争议。因为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
四版《文学理论教程》中,第一章开篇就有这样一句话:“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
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这个词是建国后
从俄文中翻译过来的,应理解为“有关文学这门艺术的学科”。
由此看来,文艺美学应该是研究文学审美的学科。然而事实是,“文艺美学”这门
学科是“研究艺术与艺术活动的审美审美特性和独特的美学规律的学科”(周来祥《文
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美学规律》),研究对象十分宽泛。
所以说,当初就不应该提出“文艺美学”这样一个让人困惑的概念,叫做“艺术美
学”甚至“艺学”也许更好些。如果叫做“文艺美学”,那就应该把研究范围控制在
文学这一门艺术内。这样的话,概念更加清楚,理解起来也不会有争议。接下来的文
章中,笔者会用“艺术美学”替代“文艺美学”这个概念,以明晰读者的思路,让大
家知道研究对象是包含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即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
剧、电影、建筑等八大艺术)。
艺术美学,是艺术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及其规律的学科。而
美学,则是把美的本质及其意义作为研究主题的学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艺术美学的
定义:“艺术美学是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
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引自百度百科“美学”概
念)
“艺术美学”这个词可以用概念性的词语来定义,但“艺术美”是无法定义的,尤
其是“美”这个字,人们无法诠释出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概念。
中国学者唐震在其新著《接受与选择》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自由自在地劳动。
美是表达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事物,理解美的本质的关键在于理解创造美的劳动
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笔者不认同上述观点,因为自然之美是无法用“劳动”解释的。简单说,“美”
是能给人带来精神享受的一种感知属性。离开人类,“美”字无从说起。世界是
2
一个客观存在,是人类给它划分出美和丑的区别,在人类能够审美之前,是没有
“美”这种说法的。
二、艺术美的特点及艺术美学的作用
(一)艺术美的特点
1、艺术美具有“精神打动性”。艺术之美在于能让人产生震动喜悦,获得一定的精
神享受,并在精神享受的基础上,提高审美水平,得到审美经验,甚至得以净化心灵。
艺术美是微妙而富于韵味的,能让人们的精神领域获得营养和滋润。
2、艺术美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对于
同一个雕塑,有人觉得外表很美,有人觉得外表一般。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人
们对“美”的诠释也不同。正是因为人们对“美”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所以整个人类
社会各种艺术不断发展成熟。如果所有人都思想“统一”,对“美”的理解也单一不
二,那所有艺术必然是从前艺术的“复制品”,没有丝毫价值。对于“美”有万千定
义,正是“美”的最大魅力之所在。
3、艺术美具有发展变化性。无论是大众对“美”的解空间点赞 构,还是个人对同一件艺术
的审美感觉变化,都显示了艺术美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艺术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们对艺术的美的感觉也在微妙地变化。
(二)艺术美学的作用
艺术美学能培养学生以理性的思维方法分析和把握艺术活动和艺术现象,提高人们
的审美感受能力,促动艺术人格修炼及艺术化生存。(引自《文艺美学提纲》)艺术美
学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人生境界,让人们从各种艺术中发现普遍规律。
此外,通过对不同美学理论的研究学习,人们会产生一定的学术意识和科研能力。
对前人观点的质疑和批判,是推动艺术美学向前发展的的根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盛行一种理性主义美学,以“思辨性”和“明晰性”为美的标志。但在当代社会,这
种观点显然不能说服大众,因为“朦胧”被很多人视为美的表现。
三、艺术美学中“谬论”——残缺美,悲剧美,暴力美学等,兼谈如
何审美
本篇文章的观点是,“美”是能给人带来精神享受的一种感知属性,它给人以和
谐流畅的感觉。在这种定义下,笔者认为所谓的“残缺美”“悲志愿者自我介绍 剧美”“暴力美学”
“战争艺术”等观念无不具有荒诞性。
(一)残丝瓜肉丸汤 缺美
日本学者青冈卓行有一篇文章,叫《米洛斯的维纳斯》,讲述了维纳斯的断臂之美,
论述了残缺形成巨大的想象空白。他认为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因此宣扬了一种“残缺美”的概念。
但残缺真是一种美吗?
笔者以为,美可以有瑕疵有残缺,但残缺绝不是一种美,也不能说残缺引起了审
美享受。
米洛斯的维纳斯举世闻名的最大原因,在于她高贵优雅的神态,丰腴完美的身体,
她身上糅合了女性的高贵与圣洁、纯净与端庄,所以人们推崇这座雕塑。
3
另外一个维纳斯举世闻名的原因,就在于她的断臂,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
人们没有办法找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理由,去补充完整维纳斯失去的双臂。这个巨
大的想象空间,成就了维纳斯。
但这并不表示断臂就是美,也不能说是断臂引起了美,因为维纳斯雕像之美在于她的
身体,断臂只是制造了悬念,这个悬念耐人寻味,但它并不是美,它依附于维纳斯的身
体美。一个断臂的丑陋雕像不会蜚声世界。
无数的雕塑家都想给维纳斯续接双臂,因为他们想补上这个残缺,让这座雕塑像米开
朗基罗的大卫一样变得完美。笔者也觉得维纳斯需要双臂,因为我唯美无双的维纳斯应
该是有生命的东西,她需要一双臂膀。如果因为看到一个失去双臂的人,引发自己对人
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沉思,而说这是“残缺美”的效果,这会是一件很残酷的笑话。
(二)悲剧美
与“残缺美”相似的一个概念是“悲剧美”。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
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
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
审美感受。(引自百度百科)
很显然,所谓的“悲剧美”是“残缺美”的进一步发展。“残缺”只会让人觉得
不够圆满,但“悲剧”明显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观众看。
笔者以为,美是一种和谐,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宁静舒适、愉悦享受。虽然悲
剧的效果震撼人心,但它显然并非一种美。悲剧是对美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冲击
观众的内心,加深观众的记忆。
当人们在路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女人,人们会一时心动,但不久之人们会把这个
美女忘得一干二净,因为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美女。但如果这个美女的脸上有一个刀
痕,人们内心就会产生震动、忧伤、怜惜、痛苦等诸多情感,而且会在很长时间内
无法对这个美女释怀。所谓“悲剧”,就是那道刀痕。
当我们沉醉在一部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完美幸福的结局,
这是我们的审美心理期待。但悲剧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美”拆解破坏,来强力冲
击观众的内心世界。
所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悲剧美”,而是很多“美”都有悲剧。
(三)暴力美学
“暴力”的基本含义是:强制的力量。暴力,是人类的本能,它是一种轻而易举的行
动,也是一种走投无路的坚持。暴力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
的艺术形式,由表现暴力而发展上升为一种暴力美学。
近年来所谓"暴力美学"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就是指在中国的香港发
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发掘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
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
果。
暴力美学在欧美兴起,在香港成熟,主要赤壁赋教学设计 的表现形式是电影。我们看动作电影时,会
被里面华丽夸张的武打动作所吸引,心里会产生快感。所以有人提出,电影中的暴力动作
也可以从美学的角度研究。
但我们认真想一下,我们真的是被电影里的暴力动作所吸引的吗?如果你在电影里
看到一个长得很乖,温柔善良的女孩儿被这种凶狠霸道的动作殴打,你还能接受吗?
4
我们以为自己是被暴力动作所吸引,实际上不是,我们是被电影里面主人公的坚韧、
顽强、快意恩仇所吸引,我们喜欢看的是大智大勇,不屈不挠。这也是为什么《教父》
三部曲出来之后,其他动作电影黯然失色的原因,因为《教父》里的男人虽然没有让人
叹服的动作,但他们坚忍、睿智、稳重、出人意料。所以说,暴力不是一种美,性格上
的坚毅顽强才是一种美。
(四)战争艺术
很多书上,尤其是很多将军元帅的传记上,都喜欢用“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
之类的词眼。
可是实际上,战争是人性邪恶的集中体现,人性的凶狠、狡诈、残忍、虚伪,
都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能叫做艺术吗?更谈不上美了。
四、如何审美
以上是笔者对一些美学观点的不赞同,除了上述几种美学概念或美学观点,
还有很多让人费解的美学观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像“杀人艺术”这种让人毛
骨悚然的词语,也不必费心驳斥。
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千万不要被前人的观念主导了我们的自我意识,也不要被
我们自己的直觉和感简单又漂亮的灯笼 官所误导欺骗。
古人有“小脚美”和“守贞美”的观念,当代人有很多理由批判这种观点,因
为这违背人性,有逆于平等、自由。但是,对于年代不久的、一些知名大家所提出
的美学观点,我们有时却有盲目的认同感,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也是“前人”的观
点而已。
笔者以为,之所以这些荒诞的美学观点存在发展,是因为这些观点是某些“权威”
提出东亚病妇 的,并由权威的粉丝团体推崇宣扬,最后植入了普通大众的意识中。例如,“残缺美”
由日本著名学者青冈卓行大肆宣扬,“暴力美学”在著名导演吴宇森手里发展成熟。
实际上,对于古人长期奉行的道德观念、美学观点、法律政治,就算我们今天觉得
迂腐不堪,但也不能太过深刻的批判,因为这些意识形态和当时的经济、社会、政治有
密切关联。反而是当代的一些道德观念、美学好兄弟英文 观点、法律政治,我们应该深加思考它们
是否有合理性,因为我们就处在这个社会,没有人比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社会。
与其让后人惋惜、耻笑、批判我们当代的道德观念、美学观点、法律政治,不如我
们努力完善这一切,使这个社会更联想z500 加和谐合理。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是宁静无波的,而是各种思想观念激烈碰撞,复古思想和
先锐意识、西方观念和东方文化的胶着斗争。只有思想的不断磨合纠缠,才会集思
广益,产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比较“中和”的主流意识,才会把各种矛盾冲突控制
在谈判桌上,而不是在战场上。
一种观念占主流地位可以,但是不能占据绝对的主流地位。因为绝对的主流,
意味着绝对的压制,必将引起其他思想的反抗对立。一旦其他思想反弹成功,那原
来的主流思想的合理成分也必将遭受打压和批判。
审美也是一样,如果只是感性地审美,只要追求精神上的舒适惬意就足够了。
如果想深一步地理解“美”,就要分析比较不同的美学观念了。没有哪一种美学观
念是不存在争议的。
此外,我们在审美的时候,也不要迷信自己的感觉。如果我们喜欢一个女孩,
我们以为自己是喜欢她的美貌,但仔细想想,或许并非如此。美貌是一个因素,但
5
不起决定作用。更多的是,我们喜欢这个女孩的品性。人们不会喜欢蛇蝎美女,大
多数人也不会因为一个女孩儿脸上多了道伤口而改变自己的喜欢,甚至对她的喜欢
怜爱会比以前更多一些。
总结
本篇文章名为《浅谈“艺术美学”》,毫不谦虚地说,“浅315网上投诉中心 谈”两个字很是中切,确
实只是一些肤浅简陋的谈论。
笔者希望能提供强有力的说服,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但下笔总是滞涩苍白。前人
的观点盛行已久,拥有很多无法辩驳的合理内容。而且,对于“悲剧美”这类观点,
它包含的意义太宽泛,似乎就有“美的悲剧”这种理解,正是这种定义的宽泛和模糊
让人反驳起来颇为困难。
不过笔者也坚信,一定有人和本篇文章持相似的观点,并且能提供更多充分合理
的论据。此外,因为“美学”是一门学科,它要求理性思维下的思辨和明晰,对一种
概念的定义不能太笼统化。“笼统化”固然让反驳者无处下手,但也没有争论的意义,
“笼统化”是另一种形式的“边缘化”。
当然,本篇文章也存在谬误和荒诞,希望大家能给予批评和指导。因为能力有限,
这篇论文很多地方都存在缺陷,敬请诸位指正。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18:5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293a6d3831e3df19217326115f9ae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艺术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艺术美.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