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中“长”的读音及其理据
彭 占 清
现代汉语中的“名字”一词,是用古代汉语的“名”和“字”两个词作为词素联合而成的,
它反映了汉语社会中的个人代号的单一化趋势。古代人有名有字,两者形异而神合:名是
一个人的代号的官方形式,字是一个人的代号的通用形式;名是幼年时期由父亲确定的,
字是成年之际由尊长或者自己取的;名是取字的根据,字是对名的阐发。这就是子游所说
的“幼名,冠字”(《礼记・檀弓上》)、汉代学者所说的“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白
虎通德论・名字》),以及北齐学者颜之推所说的“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颜氏nba买断 家训・风
操》)等一系列法则。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字,必定要跟名存在某种意义上的联系。我们把
它概括为命名取字的“理据性原则”。
“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有
chng
和
zhng
两个读音
分别统率着各自系列的义项。义随音变,给具体的名、字中的“长”读哪一个音,反映着读者
对于它们语义取向的理解是否合理,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是一个兼属语言学和文化史两
个知识领域的跨学科的问题。在现代的名字中,“长”的读音看似简单却大有问题。它一律
被读成
chng
,即使承用了古人的名或字,理当读
zhng
的,也被误读为
chng
。在古代的
有名和字分工配对的个人代号中,“长”更是经常被读错。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可靠途径,
是依据“理据性原则”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落实双音复合的名或者字的内部结构关系,
掌握名与字的意义关联以及他们的综合意向,从而确定读音。据笔者的观察,与现代经常
遇见的读法相反,古人的名或字中的“长”字多读
zhng
音而较少读
chng
,今试就《史
记》、《汉书》所见的西汉时期的个人代号作穷尽式的论述如下。
一、读
zhng
1.“长”以名词“长官”、“首长”之意被用在名或字中,应该读zhng。
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他原名“犬子”,因为“慕蔺相如之为人”,才改用此名此字。
(
S
117)这一对名和字的结合是有历史事实做根据的: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人,赵国
原来有将军廉颇凭战功拜为上卿,后来蔺相如因为在跟秦国的外交斗争中一再获得成功,
也被拜为上卿,并且“位在廉颇之右”,此后他二人之间曾发生了至今广为流传的“将相和”
的故事。结合史实对名和字中的汉字逐一分析,可见司马相如认为,“相”是名词,即“相
国”、“宰相”,“如”是做陪衬的虚字,“长”读
zhng
,即名词“长官”、“首长”之意。因为“卿”
是一国的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长卿”亦即“众卿的首长”,当然就是“相国”或曰“宰相”
了。这一对名和字的意义关联,体现为双方互相解释的关系,从他们的综合意向可以看出,
司马相如曾经立志做一位大政治家,但是世事不遂人愿,他的一生事业主要还是以辞赋文
章见称,成为了一名文学家。
・49・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这个“长”字读zhng,有确凿的文献根据。唐代诗人刘长卿,字文房,显然又是因为倾
慕司马相如,而采用他的字来做自己的名的。“文房”标定了取名“长卿”的着眼点在于司马
相如的文学成就,跟“长卿”二字的组合本义“众卿之长”没有直接关系。唐代僧人惠崇做的
诗中有“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一联,他的师弟作诗讥刺他剽窃:“河分冈势司空曙,春
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转引自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
四)这篇讽刺诗是一首“首句平起仄收”的七言绝句,它的第二句的平仄句式是“仄仄平平
仄仄平”,其中的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字并且不许变通。七绝的格律告诉人们,这个“长”字
一定读上声的zhng,不许读阳平声的chng。沿着这条一脉相承的文化史线索追短信英语 踪验证,
愈益见得司马相如的字是
zhng
卿而不是
chng
卿。
史学家司马迁,字子长(H62);《古文尚书》学者、地理学家桑钦,字君长(H88)。他们
的字中的“长”也都读zhng。司马迁的名和字,“迁”是动词,指官位的调转晋升,“子”是男
子的美称,用在双音节的字的头一个字位上,是标志性别的附加成分,“长”(
zhng
)即名词
“长官”、“首长”之意;调转晋升是做长官的必由之路,做长官是调转晋升的积极后果。这一
对名和字的意义关联体现为因果关系。但是,如果把“长”读成chng,则与“迁”字了不相
涉,“子chng”充其量只能被理解成“男性高个子”,就会使字跟名政治片 相互游离而令人难以索
解。桑钦的名和字,“钦”从本义“内心欠然不足”引申而为“敬慎”之义,“长”(
zhng
)跟
“君”同义连文,名和字的综合意向是尊重君长,两者的意义关联体现为名词性的字对于动
词性的名的补充说明关系。
从司马相如、司马迁,桑钦等人的身上,可以看出古人命名取字并不隐讳对于仕宦的
企慕与追求,后世文人那种“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的虚伪作风在西汉时代尚未形成。
2.“长”被用在双音名字的前一个字位上,做标志排行的附加成分,是序位名词,读
zhng。
外交家苏武字子卿,他上有哥哥苏嘉,下有弟弟苏贤(
H
54)。在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
期间,已经归顺了匈奴的故人李陵去看望他。在介绍苏武在汉朝的家庭情况时,李陵称苏
嘉为“长君”,称苏贤为“孺卿”。李陵是用字称呼平辈的人,仍然用汉族礼仪。苏氏三兄弟
的名与字的意义关联,采取的是同一个基本模式:“嘉”与“君”,“武”与“卿”,“贤”与“卿”,
名跟字的主体成分都是因果关系。三者的差异,在于各个字的附加成分互不相同:“长”
(zhng)是标志排行的序位名词,相当于“伯、仲、叔、季”序列中的“伯”或者“孟、仲、叔、季”
序列中的“孟”,意即“兄弟中的老大”;“子”只起标志性别的作用,不参与排行的确定;“孺”
本义是“尚须哺乳的幼儿”,引申为序位名词,相当于“伯/孟、仲、叔、季”序列中的“季”,意
即“兄弟中最小的那一个”。有“孺”跟“长”前后照应,“长君”之“长”必读
zhng
音无疑。
以“长”(zhng)为标志排行的序位名词,不自苏氏兄弟始。汉文帝窦皇后的哥哥窦长
君、弟弟窦广国字少君(S49),汉武帝卫皇后的哥哥卫长君、弟弟卫青字仲卿(S111),都是
证据确凿的先例。窦氏本来家道贫寒,窦广国四五岁时曾经为人所略卖,转手十余家,得知
姐姐做了皇后才敢寻亲相认,归宗之后才取了这一对名和字,至于窦长君,本来没有雅驯
的名和字,显贵之后才获得这个字,并且仅仅“以字行”。卫氏兄弟姊妹出身卑贱,卫青的字
也是在卫皇后入宫受宠之后取的,由于骤然通显而个人的文化素养还低,没有顾及字跟名
的意义关联,至于卫长君,本来叫做“卫长(
zhng
)子”,因为此称不雅,所以才“更字长君”。
・50・
窦、卫两家兄弟的字,分别以“长”跟“少”或者“仲”相对,“长”的读音和意义,与苏氏兄弟所
用相同。
从窦、卫、苏三家兄弟之例推论,把序位名词“长”(zhng)用在双音名字的头一个字位
上标志排行,是汉代的通例。因此,王信(S51)、路温舒(H51)、徐明(H30)“字长君”,韩勋
(
H
19)、唐生(
H
88)、衡咸(
H
88)、林尊(
H
88)、张山木付(
H
88)、欧阳地余(
H
88)“字长宾”,许
商(
H
19)、甄丰(
H
19)、任千秋(
H
19)“字长伯”,张挚(
H
50)、韩延寿(
H
76)、夏侯胜(
H
75)
“字长公”,梁丘贺(H88)、费直(H88)“字长翁”纹身小图 ,字中之“长”也都是排行标志,应该读
zhng。
3.史书所载某些人的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与名相配的字,有的是尊称,有的是小
名。尊称和小名跟本名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其中的“长”是序位名词,应该读zhng。
西汉后期以儒家学者的身分入仕的夏侯建(H75)、薛广德(H71)、施雠(H88)、孟喜
(
H
88)“字长卿”,“长卿”其实是尊称。《汉书・儒林传》:“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也。父号
孟卿,善为《礼》、《春秋》,授后仓、疏广。”唐代颜师古给“孟卿”作注说:“时人以‘卿’呼之,
若言‘公’矣。”颜氏之说是正确的,尊称儒家学者为“卿”,始于战国末年的游学讲学的风
气,荀况被称为“荀卿”,就是突出的例子。夏侯建等人都是以专经名家的著名学者,当时称
呼他们,在传统的尊称之上再加一个表示“首位”的“长”(
zhng
),是倍加推崇的意思,而他
们各自本来的字叫做什么,都因为“长卿”这个尊称的通行而湮没无闻了。西汉武帝以后
“独尊儒术”,除了官方文件和朝廷议论,人们提到儒学大师都用尊称,称呼名或者字就被
认为不敬。“卿”取代了孟喜之父的名和字,“长卿”取代了夏侯建等人的字,都是这种风尚
使然。夏侯建等人曾经供职于朝廷或者相府,他们的本名借助档案注记或者政治掌故保存
下来了;孟卿不曾作官,所以连本名也没有保留下来。
《汉书・儒林传》有贯长卿(H88),《游侠传》有长卿(H92),《盖宽饶传》有檀长卿
(
H
77),用的都是特殊的单一化的称呼方式。贯氏是擅长《毛诗》和《左传》的儒家学者,肯
定有名有字,因为尊称“长卿”的通行,使他的字被淡忘了,又因为他为官只做到荡阴令,不
曾参与朝议,没有留下可资印证的档案注记,以致在班固写作《汉书》的时候,连他的本名
也失传了。他被称为“贯长卿”,与孟卿同例,是用尊称顶替已经失落了的名和字。氏,班
固称赞他“虽为侠,而恂恂有退让君子之风”,“长卿”也是用尊称顶替失落了的名和字。《史
记・刺客列传》:“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
之‘荆卿’。”可见“卿”也是从战国末年流传下来的对游侠的尊称,氏被称“卿”而又前头
加“长”(
zhng
),也是推尊之意。檀氏非儒非侠,他被载入《汉书》,是因为他身列九卿,却在
汉宣帝的岳丈许广汉乔迁新居的宴会上即席起舞,“为沐(猕)猴与鸡斗”,被司隶校尉盖宽
饶弹劾为“失礼不敬”。显然,“长卿”绝不会是对他的尊称,但是究竟是名是字,因为史阙有
间,疑莫能定。
汉代名臣韩安国(
S
108)、汲黯(
S
120)、韦贤(
H
73)“字长孺”,《史记・日者列传》之后
附有褚少孙补充的一个“以相彘立名”的留长孺(S127),王莽的长子王宇被时人称为“长
孙”(H99)。“长孺”、“长孙”都是小名。“长”(zhng)是序位名词,“孺”指幼儿,“长孺”这个
代号,表示它的主人是自己父母的头一个孩儿,只能是小名;据《汉书・王莽传》记载,野心
家王莽在阴谋篡汉之初,曾经以“事母、养嫂、抚兄子”沽名钓誉,可见他给自己的头一个儿
・51・
子取小名“长孙”,意在向世人显示他特别注意讨母亲的欢心,是用亲情包藏着不可告人的
政治图谋,待到后来王宇因为政见不同惨遭王莽杀害,这个小名就成了窥见王莽险恶的内
心世界的一个堵不住的窗口。小名的通行,说明韩安国以及王宇等人成年之后没有再取正
式的字。
二、读
chng
1.“长”作为形容词被用在人名之中,应该读chng。
“长”(chng)做单音之名的,如刘长(淮南厉王,S118)、刘长(中山哀王刘昌的儿子,
H
63)、张长(朝鲜王子,被汉朝封侯时改名阝各,
S
20)、季长(戚贲侯,
H
16)、郭长(成安思侯,
H17)、李长(成帝时任将作大匠,H17)、淳于长(定陵侯,H18)即是。“长”(ch太极招式 ng)做双音之
名的一个成分,多用于前一个字位,如刘长乐(武帝时任宗正,H97)、刘长乐(昭帝时任长
乐卫尉,
H
7)、戴长乐(宣帝时任太仆,
H
66)、刘长久(阿武侯,
H
15)、刘长寿(历乡顷侯,
H
15)、赵长年(爰戚靖侯,
H
17)、张长安(字幼君,
H
88)、张长叔(西汉末年大商人,
H
24)即
是。其中仅刘长久之名的“长”(chng)跟“久”是联合关系,其余全都是“长”(chng)与名
词、动词或者形容词构成修饰关系。单音之名用形容词“长”(chng),取其褒义。例如淮南
厉王刘长是刘邦的小儿子,他的异母兄齐悼惠王刘肥、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肥”、
“盈”、“恒”与“长”(chng)一律,都是褒义形容词。至于双音人名中的“长”(chng),更可
以从两个汉字的合成意义看出它的褒义取向。
2.“长”作为形容词或者抽象名词被用在字中,应该读chng。
汉宣帝的太子太傅、汉元帝的老师萧望之,字长倩(
H
78);汉宣帝的表叔、勾结宦官害
死了萧望之的史高,字子长(H97)。萧望之,“望”是动词,“倩”是形容“人美”的形容词,
“长”(chng)是形容人身材高的形容词,名和字的综合意向是:修然挺立,神采照人,是瞻
仰的目标。这一对名和字的意义关联,体现为形容词性的字对于动词性的名的补充说明关
系,字中的“长”(
chng
)和“倩”是并列联合的关系。萧望之早年以钻研儒家经典《齐诗》、
《论语》、《礼服》闻名京师,因为抗拒并且谴责当权的外戚霍光接见儒生时强行搜身而仕途
受挫,晚年作为汉宣帝的顾命大臣,遭到外戚和宦官的暗算,因为不肯入狱受辱而饮药自
杀。他的死令他的学生汉元帝十分震惊和悲痛。想见萧望之的为人,他应该具有他的名和
字所向往的风貌。史高有两个弟弟史曾和史玄,“高”、“曾”、“玄”都是表示血缘关系悬远的
形容词,“长”(ch最荒凉的地方打一成语是什么 ng)是表示时间“绵延、久远”的形容词,他的名和字的意义关联体现为字
的主体成分对于名的补充说明关系。史高作为与萧望之、周堪并列的汉宣帝的三位顾命大
臣之一,他勾结宦官,排挤掉了周堪,逼死了萧望之,却没有料到这种清洗了忠正之士的外
戚专政的政治格局终于导致王莽篡汉,而他的家电影观后感 族的荣华富贵则做了王莽的短命的新朝
的殉葬品。
曾经与萧望之同在宣帝朝中做御史的张禹,字长子(
H
88);在成帝、哀帝、平帝三朝历
位九卿的谢尧,字长平(H19);在哀帝朝因为荐举妖人而“减死一等,徙敦煌”的李寻,字子
长(H75)。张禹,是取上古帝王大禹之名为名,而又小丑英语 用字加以补充界定的。据《史记・孔子
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以‘长人’异之”,然而当时有一个郑国人在描述孔子
的外貌时却说他“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可见大禹身材更高。“长(
chng
)子”与“长
・52・
(chng)人”同义,张禹命名取字所依据的正是这方面的历史典故。谢尧的名和字,“尧”本
义是形容地势“高远”的形容词,“长”(
chng
)和“平”都是可以用来描写地貌的形容词,它
们的综合意向是“高远的地貌是开阔平坦的”,把这个基本意向引入社会生活,“高远是坦
坦荡荡的”,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李寻的名和字,“寻”是具体的长度单位,等于八尺,
“子”标志性别,“长”(
chng
)是抽象名词“长度”,字的主体成分跟名的意义关联体现为大
概念对小概念的补充界定的关系。
3.“长”被用在绰号之中,是形容词,读chng。
汉武帝时期有贾长儿,是一个拐卖良家少女的人贩子,汉宣帝的母亲就是被他拐卖给
戾太子宫中的(
H
97)。“长”(
chng
)形容人长得高,“儿”是对其人的蔑称,贾长儿,犹如今
言“贾大个子”。古今一理,这是一个典型的混迹江湖的市井无赖的绰号,而不是正规的名
或者字。
宣帝朝的陈遂字长子,令人怀疑这个字也是绰号(
H
92)。首先,它不能读
zhng
子,因
为“长(
zhng
)子”本来是父母对头生子的称呼,取它做字容易招致亵慢,汉武帝卫皇后的
哥哥就曾经为此而改字“长君”;其次,它可以读chng子,但不像正式的字,因为“遂”是动
词“完成、实现”之意,“长(chng)子”是高个子男子之意,两者的综合意向是“长成高个
子”,然而正式的字是成年之际取的,进入成年还提这个愿望,不但为时已晚,而且格调也
低,不合事理。所以,它虽读chng子,却是绰号,与本名独处守心 无关。《汉书・宣帝纪》载,宣帝早
年流落民间,是一个“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的人。而
《游侠传》载,陈遂是宣帝在民间时的故人,并且欠过宣帝不少赌债,宣帝即位之后,提拔他
做了太原太守,又赐给他玺书:“制诏太原太守:官尊禄厚,可以偿博进矣。妻君宁时在旁,
知状。”陈遂回报:“事在元平元年赦令前。”宣帝是说,你做了大官发了大财,可以用来偿还
赌债了,你老婆君宁当时在一旁,了解情况。陈遂是说,事情发生在你即位大赦之前,债务
随着赦令解除了。从这一番开玩笑的诏对中可以看出陈遂是一个手眼通天的游侠人物。游
侠之人而有绰号,不足为怪,他绰号
chng
子,大概是个高个子。
三、理据参项
多音多义的汉字,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它的读音和意义才是明确的和固定
的。一对严格意义上的有名和字分工配对的个人代号,其实就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环境,一
个“文化语境”。处在同一个文化语境之中的名和字的对立统一关系,制约着多音多义字的
实际用意,从而规定了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然而,事实上的个人用安详造句 代号并不完全是有名和字
分工配对的,并未构成理想的文化语境;即使在理想的文化语境中,有的名和字的意义关
联也并不明显。为了解决大量存在的特殊的和例外的个人代号的读音问题,还需要对“理
据性原则”做深入的分析和必要的补充。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归纳出四条参考项目。
第一,双音的名或者字,可以是汉语语法所允许的任何一种组合或者聚合,它们通常
以组合意义或者联合意义参与综合意向的构建,但是附加式的组合不在此例。如含有前附
加成分“子”和“长”(zhng)的,含有后附加成分“如”和“之”的,即是。“子”和“长”(zhng)
跟充当主体成分的汉字形成类偏正关系,但真正进入综合意向的是主体成分而它们则表
示额外强调的某种意义;“如”用在充当主体成分的名词之后,是能够把名词转化为形容词
・53・
的词缀,“之”用在充当主体成分的动词之后,是代词做宾语。但是这样解释过于纡曲,我们
可以直接揭示名与字的主体成分之间的意义关联,而把附加成分看作传统训诂学上的“虚
字”,留待获得了综合意向之后再予处理,以免干扰实质论证。
第二,一对严格意义上的名和字所构成的文化语境是完整的,但不是封闭的,当两者
的意义关联隐晦、综合意向模糊时,可以并且应该引进相关的社会因素加以印证,使之明
确。如淮南厉王刘长的名和史高的字的主体成分,“长”定音为
chng
即是。刘长的名,除
了人们命名的一般的积极心理倾向而外,有他的兄弟的名做旁证,音义就更加明朗了;史
高的名跟字的主体成分,本来是分别描写不同的矢量的两个形容词,有他的兄弟的名做旁
证,两者就在时间的延续的概念上协调一致了。
第三,有的人的名和字有缺项,有的人所谓的字是小名、尊称或者绰号,应该分别对
待。缺项,如卫长君有字无名,刘长有名无字,即是。前者是由主人卑微的社会出身造成的,
后者是由主人高贵的社会地位造成的,前者有一个代号足矣,后者有封爵可以当做通用代
号。以小名为字,是对有既定的使用时限和使用范围的个人代号在时空上的延伸和扩展;
把尊称或者绰号当作字,是对社会性的代称取代了个人的通用代号这一客观事实的认可。
尊称和绰号,个人的行迹或者体貌特征只是可能性因素,社会风尚才是决定性因素,两者
的结合一经充分的文献资料证实,就是一种新的理据,社会性理据。尊称或绰号取代了字
的,如夏侯建、陈遂即是;尊称或绰号进而连名也取代了的,如孟卿、贾长儿即是。
第四,在不同的个人之间,名、字两项仅有一项书写形式相同,不宜简单类推。如司马
相如字长卿,夏侯建等人的尊称也叫“长卿”,但是司马氏用的是两个汉字的组合意义,其
中的“长”(
zhng
)是普通名词,“卿”用的是本义,而夏侯等人的“长”(
zhng
)是附加的序位
名词,“卿”用的是意义范围扩大了的引申义,两者的取义层次不同。又如司马迁、史高、李
寻,字“子长”,但是司马氏的“长”是普通名词,读zhng,史氏与李氏的“长”虽然都读
chng
,前者用的是形容词意义,后者用的是抽象名词意义,三者各不相同。字面相同的名
或者字,由于所处的具体文化语境不同而存在意义乃至读音的差别。如果把命名取字的理
据看作一种特别的语源,它们就是一些语源不同的书面同形词。
任何人的任何一个个人代号,包括名、字、小名以及称号,都有它的理据。只有经过论
证符合理据的读音才是正确的。《史记》、《汉书》所载含有“长”字的西汉时期的个人代号共
计57例,论证的结果是“长”读zhng的35例,“长”读chng的22例。希望这个结果,特
别是获得这个结果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克服在文教宣传工作中经常发生的误读现象,对于
运用语言学手段解决相关的文史问题,会有启发和帮助。
文中所论各人之后的标注,S代表《史记》,H代表《汉书》,数字为卷次。
(责任编辑 程奇立)
・54・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1:5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282787cbbf99b3339fa035643b01320b.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淳于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淳于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