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抱大节者,不拘小谅;有远虑者,岂固近谋?
2. 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3. 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
4.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言。
5.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6.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7. 国君而骄人,则不保社稷;大夫而骄人,则不保宗庙。
8. 水无本则竭,木无本则折,人而无本,能令终乎?
测试前世是怎么死的9. 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
10. 良材不终朽于岩下,良剑不终秘于匣中。
11. 君有诤臣,不亡妻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12.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13.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重者身危。
14.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15. 龙之在渊,没人不可窥也;及其离渊就陆,童子得而制之。
16. 计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视。
17. 贤人,社稷之卫也。
18. 贤不肖之间,父子不相及也。
19. 父子之罪,不相及也。
20.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多在阵前亡。
21. 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殃。
22. 礼,国之干也。杀有礼,不祥!
23. 父不父,则子不子矣!
24. 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无日矣。
25. 伯者之服诸侯,闻以德,不闻以宫室。
26.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27.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舟浆空长,终为水役。
28. 善仕者不但择君,兼欲择友。
好词:
千金买笑、先发制人、大义灭亲、胡服骑射、斩美谢躄、鸡鸣狗盗、焚券市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折节下士、虚左以待、怒发冲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纸上谈兵、窃符救赵、身先士卒、奇货可居、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因人成事、图穷匕见等等
好句: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有生者不讳其死,有国者不讳其亡,讳亡者不可以得存,讳死者不可以得生。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东周列国志》为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作者为冯梦龙。当周宣王轻易见杀,当褒姒巧遇得活,《东周列国志》拉开了它那长达数百年史事的序幕。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至秦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奸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产业经济学论文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1桃园结义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 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 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 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玄德祖刘雄,父刘 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 楼桑村。
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 贵人。”
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 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
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 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 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 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 德。
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 问。”
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 能,故长叹耳。”
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 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 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
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 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 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 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 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 园中痛饮一醉。
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 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
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 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
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 资器用。
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 斤。
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
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刘 焉。
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不数日,人报黄巾 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吸毒成瘾可以不适用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
玄德等欣 然领军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贼众皆披发,以黄巾抹额。
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 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 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
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 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
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 起处,挥为两段。后人有诗赞二人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 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
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 自迎接,赏劳军士。
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 玄德商议。
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
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
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 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
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 德引军便退。
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摩军回身 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
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 戮极多,遂解青州之围。
后人有诗赞玄德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 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2三英战吕布 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
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
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
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 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
兵贵于精,不贵于多。
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军队重要的是精锐,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
士兵数量的多少,与战斗力强弱并无必然联系;相反,军队庞大,行动迟缓,军需供应困难,反而会削弱战斗力。所以名将治兵,宁要少而精,不肯统领多而庞杂的军队。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东周列国志名言语录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
恶(wù误):厌恶。自美:自身的行为端正美好,无可指责。
自信:自己信守誓约。这几句大意是:要想别人不厌恶自己,必须自己先完美;要想别人不怀疑自己,必须自己先守信。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深感别人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理解自己,因而失望、烦恼、抱怨.却忘了检查检查自已是否一切都做得很得体。这几句则要求自己首先从自身做起,再反过来要求别人。
这种态度,无疑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可供论述严于律己的道理时引用。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这两句大意是:发怒时说的话,一定有机密会泄漏出来。这是从心理习性的角度,分析人在发怒时的心理特征及其后果。
一个人平时十分谨慎,但发起火来,心情激动,大脑发热。平时不肯说的机密都会说出来,平时不会作的事也会作出来。
林则徐就曾以“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铬提醒自已,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以此劝诫人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随意发怒,尤其是在别人故意惹你发怒时,更要冷静地想一下应如何办。
慢人者人亦慢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
慢:轻慢。本句大意是:轻慢别人的人,别人也会轻慢他。
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对别人轻慢无礼,自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敬重。论社交关系、文明礼貌时,可以引用。
忙者不会,会者不忙。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
忙:忙乱无所措。会:会做事。
这两句大意是:遇事忙乱无措的人不会做事,会做事的人不会忙乱无措。人往往是这样:遇事忙乱的人,往往是没有经验或才能,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应付;而会做事的人,对于所面临的事情心中有数,应对自如,稳操胜券,自然也就不忙乱。
这两句正反见义,也可单作“会者不忙”。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
东周列国志好句摘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理:公理。
力:强权。常:正常。
变:变异,反常。这几句大意是:天下的事情,公理战胜强权是正常的,而强权战胜公理则是反常的。
天下事都要讲究一个公理,因为公理代表着大多数人的观点,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强权则总是代表着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公理战胜强权,是正常的;而强权虽然有时也会一时得逞,终究是不长久的,不正常的。
从天下发展的大势来看,公理终究是要战胜强权的。这几句多用来说为人处世要讲公理,不可一味恃强欺人。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一时:短时间的,暂时的。千古:长久的。
这两句大意是:短时间势力的强弱可能会取决于权力的大小,但长久的胜负却取决于公理。公理总是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的,公理也总会战胜强权的。
虽然在某些时候,公理的力量可能会弱一些,而强权的力量可能会强一些,但这只能是暂时的现象,因为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公理终究会强大起来,并最终战胜强权。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不要凭一时之强力取胜,也可用于说明公理最终是要战胜强力的。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贪:贪婪。忿:愤怒。
蹶(jué决):失败,挫折。这几句大意是:贪婪就会多犯过失,愤怒就会多有灾难,急躁就会多受挫折。
贪婪、易怒和急躁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错误。可用于劝诫修身。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日。
这两句大意是:大厦的建成,不只靠一棵树的木材;大海的滋润,不单凭一条水流的汇归。大厦需众材,海润要百川,事成集众谋,学成采百家。
可用于说明谋事、为学的道理。是是非非,号为信史。
东周列国志名言语录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是是:肯定正确的。
非非:指责错误的.倍史:真实可信的史书。这两句大意是:一部史书,必须作到肯定正确的,批评错误的,才能号称“信史”。
这两句从正面强诵修史者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复述历史,而要对各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作出判断,表明见解。可供论述修史的原则及评判史书的成就高下时引用。
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奇男子:才干特别出众的伟人。这两句大意是:要想成为名扬天下的男子汉、大丈夫,就必须经历人间曲折漫长的道路。
要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必须奋力拼搏,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天下伟人莫不如此。
作昔将这种艰苦斗争喻为“万里程”,是既形象而又恰当的。可供勉励青少年树雄心、立壮志时引用。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
这两句大意是:剑陈旧了就没有锋芒,人老了就失去了刚强。两句以“剑老无芒。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技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视。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天下之事,理胜力维常,力胜理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多在阵前亡。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清代小说。
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 “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武王伐纣的故事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显著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
清代乾隆年间,秣陵(今江苏南京)蔡元放(名 □,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韶关租房国志》。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好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样,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
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
道义是对无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
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千百年后,虽不乏其人,但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标准和榜样。
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人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 与这些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
阴险的佞臣小人。作者对他们揭露与鞭挞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节的进展之中。
兵贵于精,不贵于多。
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军队重要的是精锐,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
士兵数量的多少,与战斗力强弱并无必然联系;相反,军队庞大,行动迟缓,军需供应困难,反而会削弱战斗力。所以名将治兵,宁要少而精,不肯统领多而庞杂的军队。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东周列国志名言语录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
恶(wù误):厌恶。自美:自身的行为端正美好,无可指责。
自信:自己信守誓约。这几句大意是:要想别人不厌恶自己,必须自己先完美;要想别人不怀疑自己,必须自己先守信。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深感别人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理解自己,因而失望、烦恼、抱怨.却忘了检查检查自已是否一切都做得很得体。这几句则要求自己首先从自身做起,再反过来要求别人。
这种态度,无疑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可供论述严于律己的道理时引用。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这两句大意是:发怒时说的话,一定有机密会泄漏出来。这是从心理习性的角度,分析人在发怒时的心理特征及其后果。
一个人平时十分谨慎,但发起火来,心情激动,大脑发热。平时不肯说的机密都会说出来,平时不会作的事也会作出来。
林则徐就曾以“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铬提醒自已,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以此劝诫人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随意发怒,尤其是在别人故意惹你发怒时,更要冷静地想一下应如何办。
慢人者人亦慢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
慢:轻慢。本句大意是:轻慢别人的人,别人也会轻慢他。
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对别人轻慢无礼,自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敬重。论社交关系、文明礼貌时,可以引用。
忙者不会,会者不忙。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
忙:忙乱无所措。会:会做事。
这两句大意是:遇事忙乱无措的人不会做事,会做事的人不会忙乱无措。人往往是这样:遇事忙乱的人,往往是没有经验或才能,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应付;而会做事的人,对于所面临的事情心中有数,应对自如,稳操胜券,自然也就不忙乱。
这两句正反见义,也可单作“会者不忙”。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
东周列国志好句摘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理:公理。
力:强权。常:正常。
变:变异,反常。这几句大意是:天下的事情,公理战胜强权是正常的,而强权战胜公理则是反常的。
天下事都要讲究一个公理,因为公理代表着大多数人的观点,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强权则总是代表着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公理战胜强权,是正常的;而强权虽然有时也会一时得逞,终究是不长久的,不正常的。
从天下发展的大势来看,公理终究是要战胜强权的。这几句多用来说为人处世要讲公理,不可一味恃强欺人。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一时:短时间的,暂时的。千古:长久的。
这两句大意是:短时间势力的强弱可能会取决于权力的大小,但长久的胜负却取决于公理。公理总是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的,公理也总会战胜强权的。
虽然在某些时候,公理的力量可能会弱一些,而强权的力量可能会强一些,但这只能是暂时的现象,因为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公理终究会强大起来,并最终战胜强权。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不要凭一时之强力取胜,也可用于说明公理最终是要战胜强力的。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贪:贪婪。忿:愤怒。
蹶(jué决):失败,挫折。这几句大意是:贪婪就会多犯过失,愤怒就会多有灾难,急躁就会多受挫折。
贪婪、易怒和急躁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错误。可用于劝诫修身。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日。
这两句大意是:大厦的建成,不只靠一棵树的木材;大海的滋润,不单凭一条水流的汇归。大厦需众材,海润要百川,事成集众谋,学成采百家。
可用于说明谋事、为学的道理。是是非非,号为信史。
东周列国志名言语录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是是:肯定正确的。
非非:指责错误的.倍史:真实可信的史书。这两句大意是:一部史书,必须作到肯定正确的,批评错误的,才能号称“信史”。
这两句从正面强诵修史者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复述历史,而要对各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作出判断,表明见解。可供论述修史的原则及评判史书的成就高下时引用。
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奇男子:才干特别出众的伟人。这两句大意是:要想成为名扬天下的男子汉、大丈夫,就必须经历人间曲折漫长的道路。
要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必须奋力拼搏,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天下伟人莫不如此。
作昔将这种艰苦斗争喻为“万里程”,是既形象而又恰当的。可供勉励青少年树雄心、立壮志时引用。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
这两句大意是:剑陈旧了就没有锋芒,人老了就失去了刚强。两句以“剑老无芒”。
立夏 入夏 夏至 初夏 仲夏 盛夏 夏日 夏天
夏季 夏装 夏夜 酷热 炎热 火辣 灼热 闷热
初夏时节 已近立夏 时值初夏 初夏之际 春去夏来
春末夏初 时当下令 时值盛夏 正值盛夏 夏天过去
正值炎夏 正值盛暑 盛夏时节 盛夏之季 盛夏之日
盛夏季节 酷暑季节 酷暑盛夏 盛暑炎夏 溽暑酷夏
溽暑盛夏 炎炎盛夏 五黄六月 时值六月 正值三伏
热在三伏 盛夏三伏 三伏暑天 三伏盛暑 大暑酷去
伏梢末尽 已是夏末 多雨季节 阴雨季节 夏收季节
春种夏收 夏收夏种 夏收大忙 夏阳酷暑 六月炎暑
夏日炎炎 夏日可畏 太阳毒辣 太阳毒热 烈日中天
赤日炎炎 夏日炎热 盛暑炎炎 夏意正浓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暑月蝉鸣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
醉的气息。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
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写给高三女儿的信地里的土冒烟。
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
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
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
长舌头喘个不休。
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
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那是一个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热的太阳烤得田里的老泥鳅都翻白了,村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
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了。
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等毙;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
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马路上发着白光,小摊贩
不敢吆喝,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也似乎给晒化了。
描写星星的好词好句 热
在漫长的岁月里,周朝是一个最久的朝代,可却是历史中一小部分。
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在西周的时候,国力强大;而在东周,政府的力量十分衰弱,结果天子只是一个名义而已罢了。下面我给你们讲讲“春秋五霸”的故事吧! 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他是一个善于用人的霸主。
管仲是齐桓公弟弟的老师,为了让齐桓公的弟弟当上皇帝,于是管仲曾经用箭射他。但因为他的胸襟十分宽广,而且管仲也很有才能,于是他任用管仲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管仲协助他整顿齐国,国内兵强马壮、粮草充足,齐国日益强大起来、有所振兴。这时,齐桓公称霸之心活泛起来,占据了他心中所有位置。
有了管仲,齐桓公信心百倍地踏上了称霸诸侯的旅程。 说明了只有以诚相待,才能让别人帮助你,感激你。
其实齐桓公对人以诚相待,也是为了自己的霸业做的奠基。所以,我要向齐桓公学习,做一个对别人以诚相待的人。
第二个霸主就是厉害的晋文公,他的身边都有难得的文臣武将,他也跟齐桓公一样善于用人。他为人贤明,出言不浮夸虚饰,气度不凡,所以他打败了专横跋扈,让人们抱怨连天、不得安宁的晋怀公。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登上了盟主的位置。 只有一个善于用人的人,才能当好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因为只有懂得用人,他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才能为他自己的公司增添了得力人才。
而晋国就好比一个公司,晋文公则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假如他不懂用人,他还能当上霸主吗? 第三个霸主是宋襄公,他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人。他愚蠢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傻蛋。
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不能向他学习。比如说他要用仁义战胜刀枪,这可能吗?假如一个善良的小羊羔在一只贪得无厌的大灰狼手中,善良的小羊羔有可能用自己的仁义战胜大灰狼那可怕的牙齿吗? 第四个霸主就是——胸襟宽广的秦穆公。
秦穆公懂得用人,用了许多难得的文臣武将。他也是一个十分明智的7a64e59b9ee7ad9431333264646532君主,该提拔的就提拔,不该提拔的就不提拔。
在这些文臣武将的帮助下,他成为称霸各国的盟主。 做一个懂得宽容的别人的人是有些难,但是秦穆公做到了,他宽容别人时,别人则会以感恩的心去回报宽容他的人,在这时宽容则变成了秦穆公成就霸业的奠基石。
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要向秦穆公学习,做一个懂得宽容的人。 第五个霸主就是大名鼎鼎的楚庄王。
在楚庄王年轻的时候贪图享乐,专横跋扈,一点都不关心政治。经过好几个大臣的规劝,他醒悟过来了。
他一鸣惊人,有了大幅度的改变,整顿内政,关心人民。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他坐上了盟主这个位置。
国学读本上说“过而不改,是谓过以”。楚庄王在以前也曾经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但是他知错就改,他提拔了许多厉害的文臣武将,国里渐渐恢复,从而当上了盟主。
我们其实应该向楚庄王学习,因为在学校中,有许多同学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他绝对不改,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所以,我们应该向楚庄王学习,做一个有错必改的好孩子。
个人认为东周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尽在这两首中了其一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其二卜世虽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
绵延过历缘忠厚,陵替随波为倒颠。六国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东迁。
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另外《列国歌》有一定史料参考价值,用来简单地记忆各主要国家的源流不错东迁强国齐郑最,荆楚渐横开桓文,楚庄宋襄和秦穆,迭为王霸得专征。
晋襄景悼称世霸,平哀齐景思代兴。晋楚两衰吴越进,阖闾句践何纵横?春秋诸国难尽数,几派源流略可寻。
鲁卫晋燕曹郑蔡,与吴姬姓同宗盟。齐由吕尚宋商裔,禹后??越颛顼荆。
秦亦顼裔陈祖舜,许始太岳各有生。及交战国七雄起,韩赵魏氏晋三分。
魏与韩皆周同姓,赵先造父同嬴秦。齐吕改田即陈后,黄歇代楚熊暗倾。
宋亡于齐鲁入楚,吴越交胜总归荆。周鼎既迁合从散,六国相随渐属秦。
本文发布于:2023-04-11 19:5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23a479086845662a27d490dd3939826f.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东周列国故事》佳句摘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东周列国故事》佳句摘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