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对联佳句来分析,为您奉上一个例子,请参考:
一、原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二、赏析: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 纪晓岚即兴所对。南通州,即今日江苏省南通市,北通州,即今日北京市通州区。“南北通州通南北”,是说乘船沿着大运河就可以畅通无阻地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东当铺,西当铺”,是纪晓岚看到街上的当铺很多,灵机一动对出来的,“东西当铺当东西”,前一个东西为方位,后一个东西表示物体,此为借对。后来,有一书生认为纪晓岚所对下联并不太好,有些俗气 。于是他对出了一个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果然比纪联儒雅一些。后一个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儒家经典之作《春秋》。另外,还有一位澳门人对出:“东望洋,西望洋,东西望洋望东西。”这里的“东望洋”、“西望洋”,都是澳门的地名,更显贴切。
【对联的定义】 对联起源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
传统的对联小类相对,对仗比所谓诗对联工整。随着唐朝诗对联兴起,散文对联,排斥在外,称非主流对联。
(对联又称作楹联) 非主流对联指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 【古代经典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对联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
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原对:盗者莫来道者来。 新联:捞者莫来劳者来。
吾联:罪客勿来醉客来。 此联为【明】担山和尚所作。
上联工人入党转正申请书: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今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暑鼠凉梁,提笔描猫惊暑鼠。 原对: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古对:渴鹤汲漈,令奴响枪击渴鹤。 此联又作‘暑鼠量梁’。
上联:暑鼠凉梁,笔璧描猫暑鼠惊竟沿檐,撞桩斯死,老猫食尸。 原对:缺! 吾对:饥鸡盗稻,同童拾石饥鸡逸亦飞扉,碰棚彼毙,矢石落箩。
此联为网友改上联而出之新联,余勉而对矣。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 上联:溪西犀喜戏。
下联:囿右鼬悠游。 上联:今宵消夏。
下联:明晌赏花。 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下联:寒热温凉(良)恭俭让。 吾联:铝铜金钼(木)水火土。
此联也是一奇联。上联分两部分:士农工商;宫商角徴羽。
前为四业,后为五音,而有一个字重复,一个字谐音。原对寒热温凉为四觉,温良恭俭让为君子的五种德行。
我的铝铜金钼为四种金属,金木水火土为五行。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 做边幅, 捉蝙蝠, 蝙蝠撞边幅, 贬负蝙蝠。 原对:古对: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吾联:过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 吾联: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
九畹:三峡的九畹溪。 上联:泥肥禾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 此联谐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上联:削发又犯法。 下联:出家却带枷。
此联为嘲一和尚犯法所作。 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联:莓子每比梅子酸。 上联:画庙庙画妙化庙。
下联:名园园名圆明园。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此联为【明】王洪所对。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为绝代佳句.。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千年?千寻?)此联为赵朴初所作,联中用了五个典故:“老柏”系指岳飞墓前的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皆出自岳飞《满江红》词。
霸王别姬虞美人与楚辞
子胥出关伍夫子向天问
——上联嵌楚汉争霸,虞美人与西楚霸王项羽辞别的典故;下联嵌伍子胥出关向天长叹,一夜白头的典故。《天问》《楚辞》皆屈原著作
不须柳树因为号
莫谓棉花又误弹
——清末陶在东为京官,因被弹劾革职,后真相查明复官,居京师棉花六条,因为联。上联用陶渊明典切姓
说文解字古经典
山雨满楼唐律诗
——上联:典出许慎。 下联:典出唐代诗人许浑,有“山雨欲来风满楼”名句
几道长留天演论
介溪永驻钤山堂
——上联:典出严复,字几道,曾译《天演论》。 下联:典出明弘治进士严嵩,号介溪,有《钤山堂集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因多用于张贴、悬挂、雕刻在厅堂门柱上)。
当代联人 陆伟廉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
与骈文、格律诗词一样,对联也是我国汉文学所特有的一种文学 形式。 如***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博士所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
汉字为表意文字,通称方块字,具有一字一体一音一义的独立语特征 (少数异体字、多音字、多义字,并不否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汉字只能是一字一体一音一义),故由汉字构成的汉文学,独具对称均匀之美。从文字的运用来看,对联不愧是开在汉文学之树上的一朵奇葩。
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汉字的特色, 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和文化现象,对联基本上只存在于汉民族文化圈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对联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学形式,不管是典雅的、通俗的还是雅俗共赏的对联, 将其张贴、悬挂、雕刻在门柱厅堂,都能营造出一种祥和、喜庆,或者高雅、庄严的气 氛与格调。 因此,自从对联产生时起,它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融入了 中国人的民间习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对联是春联,而春联起源于桃符。从晋代至唐代,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便已经萌芽并逐渐发展。
不过,人们通常将五代时蜀后主孟昶于公元963年岁除日题在桃符板上的一副春联: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作为春联之发轫。 直至明清,对联逐渐盛行,并延续至今。
总之,浓厚的传统性与实用 性,是对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实用性很强,而且艺术要求也很高。
其文学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可概括为”短小精悍”。对联的篇幅往往不长,单边字数多为几个字到十几个字,上百字、上千字的长联,并不多见。
正因如此,一方面,它在格律上要求非常严谨, 不是随便两组字数相等的话就能凑成的。 如果没有严谨的格律,那么,作为一种独特文学形式的对联,其独特性、艺术性将荡然无存,其艺术生命力也难以持久。
因为对联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其对称性,而只有严谨的格律,才能保证它的对称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形式小巧的文学体裁,其内容应当是精悍的,应当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涵义。
在这个意义上,一副对联如果仅有形式而缺乏内涵,那么,就难免沦为一种”文字游戏”、”雕虫小技”。反过来,好的对联则有”诗中之诗” 的美誉。
总之,形式与内容的精炼性是对联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 另外,对联还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启蒙性的文学形式。
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 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韵律、词性、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欣赏与写作对联,是学习汉语的好形式。
总之,对联的文化艺术特征大体上可概括为:民族性,传统性,实用性,对称性,精炼性,启蒙性,等。 (二)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最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从字数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 等等。
但在实践中, 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相互衬托或相互衔接,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 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正对”如: 心莲清净 性海圆融(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本书,下同。)
“反对”如: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当然,这种互相衔接同时也是互相衬托的。
如: 若无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灾 又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生硬与滑稽,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 除非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 即所谓”无情对”。
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常用联)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联)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联)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联) 2.词性相当、概念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每个字的词性)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如: 大行绝俗忘荣辱 至道无情空是非 如果从每个字来看,”。
1、明朝名臣于谦幼时即聪颖过人。
一位僧人见小于谦头梳双髻,即出句戏曰: 牛头喜得生龙角 小于谦应道: 狗嘴何曾吐象牙 年龄稍大后,于谦头梳三岔髻,那位僧人见了,又出上联相戏: 三角如鼓架 于谦回击道: 一秃似擂槌 2、明人解缙小时就善对句。九岁时,父亲携他到长江边洗浴,父子把衣服脱了挂在江边一老树上。
父亲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树为衣架 解缙随即对句曰: 万里长江作浴盆 3、某日,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对弈,开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父一时语塞,站在一旁的解缙应声替父解围: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4、解缙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属同村的乡绅所有。有一年春节时,解缙在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乡绅见了心中老大地不高兴,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
缙知乡绅用意,便于上下联尾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乡绅见了更为气恼,再命家丁把竹子连根挖掉,缙闻知,在联尾再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乡绅没“辙”,只好自生闷气。 5、一秀才不服解缙的才华,找到解缙,振振有词地道出一副“佳对”: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难比鹰 解缙对这种浅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着对那位秀才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 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 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
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
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9、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
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10、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
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 11、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
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对出。因为“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俱为词牌名,下联亦须以词牌名为对,同时还要描绘出一幕情景,难度确实是很大的。
正在搜肠刮肚之际,忽见女仆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按:“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词牌名。 12、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常外出游山赏水。
一日便服出判断素数游至莫千山时来到庙中稍息,庙中老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便视为普通游士,态度冷漠地说了声:“坐!”又对道童喊:“茶!”在谈话之间,道人发现来客颇有学识,便请进厢房叙话,并道:“请坐!”又呼道童:“敬茶!”当最终得知来客是苏东坡时,老道士连连作揖打恭并请他到客厅“坐坐!”。进了客厅,道人躬身示礼:“请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临别时,道人再三请东坡留下“墨宝”。
东坡含笑挥笔书就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阅后,羞惭不已。 13、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一向友善,两人相遇常常互开玩笑。
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长江之上,船小风轻,对月饮酒,十分畅快,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语。佛印循指望去,但见岸上一农夫荷锄归村,身后一条黄狗正边走边啃一截剩骨。
佛印顿悟东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将自己手中拿着的一把题有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视微笑。
原来他俩用“形体语言”合做了一副精致诙谐的双关“哑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出句) 水流东坡诗( 尸 ) (佛印对句) 14、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这位和尚一“默”,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接过一看便朗声大笑,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这是一副“析字联”,对得十分巧妙。
15、据传,宋人梁皓(一作灏)屡考不中,仍不泄其气,奋发读书。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
“一元”,凡指万事万物的开始。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
“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更新”,除旧布新。
清代顾炎武《元日》诗“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
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
等。 人登寿域; 世跻春台。
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
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
“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
《老子》:“荒兮其未央(无边无际。高亨注:犹云茫茫元极耳),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
1、明朝名臣于谦幼时即聪颖过人。
一位僧人见小于谦头梳双髻,即出句戏曰: 牛头喜得生龙角 小于谦应道: 狗嘴何曾吐象牙 年龄稍大后,于谦头梳三岔髻,那位僧人见了,又出上联相戏: 三角如鼓架 于谦回击道创先争优总结: 一秃似擂槌 2、明人解缙小时就善对句。九岁时,父亲携他到长江边洗浴,父子把衣服脱了挂在江边一老树上。
父亲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树为衣架 解缙随即对句曰: 万里长江作浴盆 3、某日,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对弈,开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父一时语塞,站在一旁的解缙应声替父解围: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4、解缙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属同村的乡绅所有。有一年春节时,解缙在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乡绅见了心中老大地不高兴,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
缙知乡绅用意,便于上下联尾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乡绅见了更为气恼,再命家丁把竹子连根挖掉,缙闻知,在联尾再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乡绅没“辙”,只好自生闷气。 5、一秀才不服解缙的才华,找到解缙,振振有词地道出一副“佳对”: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难比鹰 解缙对这种浅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着对那位秀才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 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 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
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
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9、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
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10、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
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 11、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
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对出。因为“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俱为词牌名,下联亦须以词牌名为对,同时还要描绘出一幕情景,难度确实是很大的。
正在搜肠刮肚之际,忽见女仆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按:“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词牌名。 12、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常外有趣的对联故事出游山赏水。
一日便服出游至莫千山时来到庙中稍息,庙中老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便视为普通游士,态度冷漠地说了声:“坐!”又对道童喊:“茶!”在谈话之间,道人发现来客颇有学识,便请进厢房叙话,并道:“请坐!”又呼道童:“敬茶!”当最终得知来客是苏东坡时,老道士连连作揖打恭并请他到客厅“坐坐!”。进了客厅,道人躬身示礼:“请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临别时,道人再三请东坡留下“墨宝”。
东坡含笑挥笔书就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阅后,羞惭不已。 13、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一向友善,两人相遇常常互开玩笑。
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长江之上,船小风轻,对月饮酒,十分畅快,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语。佛印循指望去,但见岸上一农夫荷锄归村,身后一条黄狗正边走边啃一截剩骨。
佛印顿悟东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将自己手中拿着的一把题有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视微笑。
原来他俩用“形体语言”合做了一副精致诙谐的双关“哑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出句) 水流东坡诗( 尸 ) (佛印对句) 14、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这位和尚一“默”,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接过一看便朗声大笑,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这是一副“析字联”,对得十分巧妙。
15、据传,宋人梁皓(一作灏)屡考不中,仍不泄其气,奋发读书,终于在82。
小小的一幅对联,虽貌不惊人,却传承了华夏文明。古往今来,流传下来不少与春联有关的趣闻趣事。
1。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的一幅佳作: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2。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一日,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3。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而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4。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
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说: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成了千古名句。
5。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
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6。宋人刘贡父善对,王安石出句试之:
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
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9。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10。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不得不赞叹苏氏兄妹的才思敏捷,聪慧过人。
作者:蜗牛每
苏小妹至今为止都不知道是否历史上真有其人,可是在对联的世界里,她和她的哥哥苏轼的互以对联嘲讽却十分有名。如:讽刺哥哥胡须多的一联是: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而哥哥则讽刺妹妹额头高: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讽刺哥哥脸长: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妹妹眼窝太深: 几回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指朋字)小妹窗前捉半风。(半风是指虱字,讽刺小妹绣花象捉虱子) 另外,苏小妹三难秦少游的故事也是和对联有关,其中两难秦少游不假思索,一笑而过,但是对苏小妹出的“闭门推出窗前月”却思索再三,直到苏东坡给了一个暗示,才对出“投石冲开水中天” 另外,苏小妹和哥哥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也以对联进行过戏谑。佛印和尚: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苏小妹: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讽刺和尚的光头)佛印和尚: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小妹: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纪晓岚和朋友经常互相取笑,一日,一位姓陆,名耳山的朋友邀他踏青,在路过一方井时,纪晓岚取水来喝,看到井中的倒影,朋友说道:四眼井(讽刺纪晓岚近视眼)纪晓岚立马反戈:陆耳山(陆是大写的六字,耳和山相对,井和山相对,十分工整,属于对联中的无情对)另:纪晓岚的好朋友牛太守为儿子完婚,纪晓岚送联庆贺:绣阁团圆同望月,香闺静好对弹琴主人家见是大学士送来的对联马上挂上,与众人品评,十分荣幸的样子。第2天,纪晓岚才告诉朋友,你还是不要挂了,我上联是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下联是说“对牛弹琴” 纪晓岚与和绅的关系经过三个连续剧的热播,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说说几个小故事:工部和水部办公的衙门失火后,大司空金简督工重修,他与和绅一样借机搜刮金银,引起大众不满,有人在新建的衙门上贴了这样一个上联:水部失火金司空大兴土木(这个对联因为嵌入了金木水火土,被认为是绝对)当时和绅为中书令,纪晓岚对到:南腔北调中书令什么东西和绅记恨在心,升任尚书后,请同僚喝酒,一只狗从旁跑过,和绅故意问: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纪晓岚官居侍郎)纪晓岚从容对到:垂尾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巧解对联:纪晓岚一次书写了这样一幅对联送给一家三兄弟: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结果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告到了朝廷,皇上震怒,要治纪晓岚的罪,纪晓岚不慌不忙的答到:这家大哥是卖炮竹的,所以是“惊天动地” 二哥是专管斗和秤的,所以是“数一数二” 三哥是卖烧鸡的,所以是“先斩后奏(先宰后做)” 皇帝听完大笑,免罪。 巧骂庸医:有一次纪晓岚得病,因医生误诊,吃了不少苦头,好了之后,庸医还来求取对联,以显名声。纪晓岚于是把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名句:“不才名主弃,多病故人疏”,换动了一下变成了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不明(名)才主弃,多故病人疏” 医术不高明,所以人们都嫌弃;诊病多出事故,所以被病人疏远。 654
回答者: yanjin88 – 四级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8:03: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21251efc92dda42230e846670a4c9f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对联佳句典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对联佳句典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