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翻译(专业版)
2017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翻译(专业版)
篇一: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卷: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八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传记类
A卷全国卷
一、(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
湖旁,每患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
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韩琦每咨访..
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
或盗取之,大理..
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
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
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
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
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
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
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
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
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
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
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
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
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解析给文言断句的
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此段大意为:“(曾公
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
境内百姓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
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
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
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
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
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
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解析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有误。“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
官员。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
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
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
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喊的成语 死刑过重,
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
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
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
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
安石,终于得到回报。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
关意思进行比较。“派使者偕同”错,使者只是“谕以指意”,并非
偕同调解。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钓鱼方法技巧 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句中“锡”通“赐”;“虔”:恭敬;“而”连词,表
转
折;“处之安乎”是反诘语气,“之”代词,指这样的事。第(2)
句中“救正”“世”“固”为得分点,“云”字翻译时可以略去。
答案(1)赐总蛋白高 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
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当时的人讥讽他保持禄
位加固宠幸。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老百
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臵斗门,将湖水泄入
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主政郑
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声名在外,盗贼全都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
晚上百姓不用关闭大门。恐怖推理 曾经有使者丢失袋中东西,(上面)下公文究查
盗贼,曾公亮上报说:“我所辖境内没有窝藏盗贼,大概是(使者的)随
从偷藏起来了吧。”搜草莓产地 查(使者的随从),果然如此。通晓公文法令,经
历处事久了,熟知朝廷台阁的典章宪制,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
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立皇储,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
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以强盗罪判决他们。曾公亮说:
“这是禁物珠宝排行 ,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
为,但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
于是皇帝就将此事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盗窃财物的法律,这些
强盗得以不佛道仙 被判死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通行运盐船,
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出端事。曾公亮说:“刚
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
任处理此事。”派使者将主意告诉赵滋,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
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
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
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的不恭敬。君主有病,
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情能安心吗?”使者于是赴宴。熙
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
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
元年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
忠厚,办事沉稳周密,平时谨守法度,循规蹈矩,但性情吝啬,积累
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
正袒护王安石,他就暗中替子孙谋划,凡是改革诸事,都听从王安石,
但表面上装作不同意似的。曾公亮曾经派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
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一点异议,于是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
石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
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加固
宠幸(的待遇)。
二、(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
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
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
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
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
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
东宫之效。干挠..
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
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
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
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
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
“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
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
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
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
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
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
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赋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
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节选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
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
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
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
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解析断句要充分把握前后语境,找到叙述角度和叙述主体,然后
根据上下文意理清人物行为和事理,再根据句子结构、特殊词语和句
式断开。此句是陈登云弹劾郑承宪说的话,陈述主体自然是“承宪”,
“重惩”的对象是“科场冒籍”,据此排除A、D两项,“用以”二字
表明前后构成目的关系,应断开,排除B项。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
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
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
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
退职的委婉说
篇二:2017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
2017年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
狄仁杰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河南,仁杰为吏人
诬告,立本惊谢曰:?仲..
尼云:‘观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特
荐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
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
移乃行。
①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
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
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
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
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
善才等终须死。?
②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瓘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
毗牵裾之例,曰:?臣闻逆龙鳞,...
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
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
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③不死,朕之
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徒流及死,
具有等差。岂..
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
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
编入史。又曰:?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授侍御史。
后因谏事,高宗笑曰:?卿得权善才便也。?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
宠用事,朝廷惧之,仁
杰按之,请付法。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
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选自,有删改)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
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
的一对高建筑,也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
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B.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
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C.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
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D.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
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
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B.“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
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
的敬称。
C.“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
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
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27.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凭着资历、声望被授予汴州判佐之职,却被吏人诬告,当时
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得悉他的冤情后连忙向他道歉,并
推荐他为并州法曹。
B.将军权善才查办了犯法的飞骑兵,得罪了飞骑兵,飞骑兵为了
报复,到唐高宗面前捏造权善才的罪行,诬告其砍伐昭陵的柏树。唐
高宗听了悲伤得痛哭流涕。
C.狄仁杰坚持为权善才进谏,在侍中张文瓘挥动笏板命令其出去
时,狄仁杰援引古例强行劝谏,称赞高宗有如尧舜,最终说服了高宗,
挽救了权善才的生命。
D.第二、三两段关于狄仁杰执法的故事,刻画人物以语言描写
为主,通过典型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对话,充分表现了狄仁杰高超
的辩才和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
(2)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二)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
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
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
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
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
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
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
遂诛项羽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
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
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
孰与芹菜馅水饺 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
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
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
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
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
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
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
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
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
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
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
/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
①
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
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
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
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
现。:“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愿为足下扫
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
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仆之先非有剖符丹
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
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
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
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
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
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
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
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
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
住切身利益。
8.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三)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
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
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
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
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
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
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
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
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先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
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
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
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
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
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
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
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
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
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
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
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
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
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
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B.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
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C.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
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D.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
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
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
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
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
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
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
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
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
关于调动职务的。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
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
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
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
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
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
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
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
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5分)
(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
以劝矣?”(5分)
(四)
程千里列传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
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
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
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
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
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
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
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
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
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
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
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
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
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
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闻之泣下,昼夜
严兵城守,贼竞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
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
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
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
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
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
用献忠为副将/
B.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
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
/用献忠为副将/
C.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22:0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fa39eb8083e00a6aa40f6337ed86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移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移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