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当空,温一壶花间酒,邀三两好友或与亲人相拥而卧,凉亭月下,温情脉脉。
你瞧!今月不正是古时月,今月好像又不似古时月,正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云:
今月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01】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写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的秋,李白游峨眉山。他从峨眉山沿平羌江(青衣江)东下至渝州。
李白少年时代受道教的影响深刻,他的青少年时期在隐居与漫游,神仙道教信仰和任侠中度过,可以说是非常逍遥快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峨眉半轮秋月入景,青山吐月,月影入江,水动影漾,好一副千里蜀江的行旅图。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半轮秋月勾起情思缱绻,那远方的友人现在何处
你是否知道我对你的思念如这江水涛涛,秋月绵绵…
自《峨眉山月歌》后,李白诗中的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逐渐显现出来,此后,他的诗,气,情,神交融一起,磅礴而出,自成一体。
不管是抒情还是表达对仕途的愤慨或是不事权贵的骄傲,都是李白式,极具他自身的特色,任何人都模仿不来!
李白人格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月的形象在李白的诗中反复出现,在李白的诗中用得最多的色彩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如《月下独酌》云: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他的诗不加雕饰,却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他不肯苟同于世的高洁人格!
男人的症状【02】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以清雅冲淡的诗风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因多写水景和月色,他的诗风具有一种“清澹”的风格意境。
物色与人情常常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如这首《望月怀远》。
重在描写月色撩人,月光使远方的情人夜不能寐,相思之情溢于言表,像海水一样广阔浩瀚。
海上的无边月色与渺茫的情思相融合,构成韵味无穷的清婉诗境。
他的诗,光是看着就美,就让人陶醉,那种相思淡淡,悠远绵长,跨越山海月明,还请到梦里一聚!
仿佛那可人儿就从梦里走出一样,盈盈不堪一握,那情思连绵,想必那月下的人此时此刻也正在念着你!想着你!
【03】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场新雨一场秋,淡淡的月光洒向松间的小路,泉水潺潺细流。
洗衣归来的少女在月色下显得美丽动人,莲动渔舟,活脱脱从画里走出的妙人啊!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作家,真正奠定他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书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小署描写自然山水总结开头语的诗里,常常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
如这首《山居秋暝》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
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04】
出塞二首 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是个慕侠尚气,纵酒长歌的性情中人,因出身孤寒和受道教玄虚思想的影响
他身上有一种豪侠之人缺乏的深沉,观察问题较为敏锐,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
他的作品读来不仅让人感到豪爽俊丽,还有“缜密思清”的特点。
在这首出塞诗中,诗人从秦汉的明月关山落笔,上下千年,同此悲壮,万里征人,迄无还日。
不仅写出了沉思历史时,对勇于献身的边关者的同情和民族自豪感,还隐含着对现实中将非其人的讽刺。
诗人的卫国豪情,悲壮浑成,意脉细密曲折而情气疏客俊爽,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明月还是那轮明月,但明月已非昨昔的明月!
当年驻守边关的将士还未归来,家园何人守?
我愿披马上阵,驻守边关,保卫边塞远离战火硝烟!百姓安居乐业!
【05】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青城山后山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首春花秋月引起几多悲愁,李后主丝毫不加掩饰地流露出对故国之思,将亡国之痛和人事无常的悲慨融合在一起。
不堪回首的往事,永逝不返的故国,悲凉凄哀,滔滔不尽。
一任沛然莫御的愁情奔涌而出,自然就汇成了“一江春水向东流”
亡国之痛,故国之哀,剪不断的愁思,理不清的哀怨,借那秋月随往事一同散去吧!
陈廷焯曾评李煜的词说:“呜咽缠绵,满纸血泪”(《云韶集》)。
“真”是李煜词一贯的风格,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阅世甚浅的词人,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
在亡国之后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国破家亡的不幸,感人肺腑。
但是国破后的他不曾冷静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浙江高考科目常之悲哀。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悲哀,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了其他南唐词人。
【06】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说的是咏月,那自是少不了东坡先生的这首千古佳作《水调歌头》!
诗酒月,酒月诗,借千里月色共饮一樽酒,不醉不归!
那情思啊,愁思啊,那现世的不满,那仕途的种种,人间离合,悲欢总有!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6年,时任密州太守的苏轼于中秋夜赏月饮酒,借咏月思念已经阔别7年的弟弟苏辙,又隐喻了自己仕途不顺的愤慨(作者因与王安石变法政见不同自贬密州)。
整首词极富想象力,天马行空,由月的阴晴圆缺想到人事无常,继而又安慰自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反衬出诗人遗世独立的风骨。
苏轼“以诗为词”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体诗,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读一首诗,品一首词,读的是文字,品的是古人的才情,智慧和他们独一无二的傲骨!
诗词就像一座桥,桥的这头是现在的我们,桥的那头是向我们翩然走来的古人!
我是秋月,热爱文字,热爱生活,分享读书,笔记,成长,感恩相遇~你的每一次转发,点赞和互动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01:2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f8c011d0f6ce02503e051a99653d6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含月的诗词名句(关于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含月的诗词名句(关于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