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哪笔顺

更新时间:2023-03-20 21:25:58 阅读: 评论:0

小班常规-如何写报告

哪笔顺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win10摄像头)

篇一:静夜思》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静夜思》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

1、看中秋赏月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人们在做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

有一千首,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做诗

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故事导入:

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

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

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

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

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

三、认识二类字

(1)、读围裙妈妈身上的字宝宝:

过渡:课前小朋友们已预习了课文,都知道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现在它们都躲在围

裙妈妈的身上。谁认出它们,我就把字宝宝奖给他。(请得到字宝宝的同学带读生字)字理分

析“床”。

(2)、字理分析“故”

“故”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呢?(古字加个“攵”就是故,组词“故乡”)

生字宝宝找妈妈:

过渡:现在呀,围裙妈妈可想念她的孩子了,她正在找他们呢。听——围裙妈妈的呼唤:“后

鼻音宝宝,你们孙悦妻子 在哪儿呀?”生齐读后鼻音生字:静、床、光、望、乡。“整体认读音节宝宝,

你在哪儿呀?”

(3)、生字宝宝找家:生字宝宝在这首诗中也有家,看看谁能最快回家。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四、学习第一二行诗

1、诗中哪两句写“夜”呢?读一读,用笔圈出不懂的字词。

释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疑:好像。霜:小朋友们见过霜吗?冬天的早晨,在地面上结

成的白色小冰晶就是霜,摸上去又冷又湿。

说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2、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

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五、学习第三四行诗

哪两句诗写“思”?读出来。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看

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给你什么感觉?(沉重,伤心,难过)李白抬起

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师用沉重什么最补血 的语气范

读并画出节奏

。哪些字该读重些呢?(举,思)

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六、激情渲染,吟诵古诗

1、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钱也用

光了,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别人都回到故乡,与父母、妻儿、朋友团聚。只有他

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迟迟不能入睡,霜一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没有一个人给他添一件

衣服,没有一个人给他生个火盆,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更没有一个人陪他说说话。他多孤

独啊!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游子心中

那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啊!

2、同学们互相说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孤独地读诗,

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读诗中表达出来。

老师在小朋友们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了淡淡的乡愁。你想李白会有怎样的朋友呢?他们常在一

起做什么?(秀才,读书)见过以前的秀才读书吗?(古人读诗常常是摇头晃脑地读的,他

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

欣赏课件:古人读诗

来。让我们把这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带到诗中来唱唱这首诗吧!

七、总结

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方式来读这首古诗,尽情地读尽情地演吧!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

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很多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教学中,

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

韵味。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

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

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通过动情的故事讲述引入课题,再播放课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感

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

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在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

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设计了一个

大问题: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

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

华。

篇二:《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六《静夜思》教学设计刘成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ppt1)月色图导入入,感受情境美。

2、(ppt2)猜谜语,引入课题,齐读课龙族读后感 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ppt3)读通、读顺全诗,注意停顿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ppt4)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习第一句和第二句。

(1)“疑”是什么意思?

(2)说第一行诗意。

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

霜)

(3)(ppt6)观察“明月”与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

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

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老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学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句和第四句。

(1)读诗。

(2)(ppt7)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ppt8)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

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

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

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

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5)(ppt9)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xx考察材料 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学生自己吟诵,划节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ppt10--ppt20)先观察,在田字格中写字。

二.(ppt21--ppt25)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霜:白,冷(先看后想)

望-------思:思念家乡和亲人

作业设计

背诵《静夜思》给家人听,并作简单讲解。

课文二十《小熊住山洞》教学

篇三:静夜思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执教内容:《静夜思》

执教时间:2013、11、28

执教者:吴文香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2个字。

2、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诵读古诗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一首古诗——《静夜思》,齐读课题

1、有谁知道李白?

2、李白:字太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将近一千首古诗。正因为他的诗写

的多写的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听老师读古诗,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你们也想读一读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吗?读书时,我们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不会

认的字,怎么办呢?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比一比看哪些小朋友最中国化学学会 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

音,读通全诗。请大家开始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

1、师:读完的同学举手。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

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

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带着

朋友到屏幕上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课件出示生字静荡然无存意思 夜床光

举头望低故乡)

(1)、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罗浮山风湿膏药 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

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

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谁想提醒大家那个字的读音?

(4)、齐读生字

3、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

教给大家吧!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巨蟹座天秤座 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

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

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4.出示生字卡片教学新偏旁“攵”。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齐读,读后正音。

四、再读古诗,读出韵味。

师: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来。1、

2、

3、

4、

请听老师读。请大家按着节奏线试读指名读齐读

五、指导有感情的读古诗

1、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韵味,还要读出感情来。请你选择适合这首古诗的

方式读读课文,并想想为什么这么读?到诗句中找找理由。你一定行!

2、指名说,并读一读

3、创设情景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难以入

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户又洒落在床前,怀疑是地上蒙了一层霜。他写下了(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他抬头看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

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他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

满了房间,此时的他,多么孤独,多么难过,多么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啊!可是,当时的

他没有电话可以跟亲人朋友聊天,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

让他快点回家。

4.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5、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6、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

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六、写字练习,学写2个生字

师:看来大家都是读书、唱歌、认字的小能手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

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课件出示:“目、耳”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

示笔顺规则)

1、师:我们先来看“目”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

位置。请小朋友们抽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目。可以组词目光、耳目。

2、我请大家猜个字谜:“目”字不老实,上下两横都出头,右边一竖往下走。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1:2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d4d282d4602ff0772f9b7fa6b0f66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哪笔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哪笔顺.pdf

标签:哪笔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