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好饿的毛毛虫》活动教案
幼儿园《好饿的毛毛虫》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和体会毛毛虫破
茧而出的过程。
2.感受绘本故事带来的色彩美。
二、活动准备
PPT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PPT毛毛虫面包图片
教师:宝贝们!看!这是什么?那你见过真的毛毛虫吗?它长什么样
啊?毛毛虫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我们小一班,看,它来了…”
2.理解故事内容
结合PPT讲解故事
(1)讲到“它想要找些东西来吃”PPT停止。
提问:毛毛虫现在想去干什么?如果你是这只毛毛虫你会去吃点
什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毛毛虫去吃什么了!
(2)继续讲到“星期五,它吃了五个桔子,可是,肚子还是好
饿。”
提问:哇!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啊,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
期二吃了两个梨子,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
星期五吃了五个桔子。星期六应该是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六
个!哇,这么多好吃的啊,我们先来数数是不是六个?小朋友猜猜这
都是些什么好吃的?你吃过哪一个?
(3)继续讲到“到了晚上它就胃痛起来”
提问:谁知道它为什么胃痛了?毛毛虫想让你们给他想想办法,
怎么才能不胃痛啊?
(4)继续讲到“把茧咬破了一个洞,钻了出来”
提问:呀!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了,钻出来的不是毛毛虫了,你们
猜猜谁出来了?老师先不告诉小朋友是什么!
看图片:知了猴长大后变成了知了、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小青蛙。
它们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样子是不是一点都不一样啊!老师告诉小
朋友们毛毛虫和它们一样长大后也和小时候不一样。现在小朋友想
想毛毛虫从茧里出来以后会变成什么?提示:它会飞,喜欢花。
(5)继续讲完
提问:毛毛虫变成蝴蝶了,你们喜不喜欢这只蝴蝶?
3.结束。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幼儿扮演毛毛虫,钻进布袋做茧。随音乐作蝴蝶飞出教室。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尝试运用绿、黄色系表现毛毛虫。
2.尝试运用大小不同的圈勾画出毛毛虫的形象。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排笔,黑色卡纸,素描纸,剪刀,各种不同粗细的
吸管。
2.毛毛虫的实物图片,毛毛虫生长过程的图片。
3.音乐《春之声圆舞曲》。
4.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绘本,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1)欣赏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并产
生创作欲望。
(2)欣赏毛毛虫的实物图片和毛毛虫生长过程的图片,了解毛毛
虫变蝴蝶的过程。
2.变身魔法:如果你是毛毛虫。
(1)教师:你们都是小毛毛虫,如何去找好吃的东西?
(2)游戏中,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示范画圈圈。
毛毛虫:今天没吃午饭,我好饿呀!哪里有好吃的东西呢?
(教师准备多个调色盘,每个盘子里放置2—3种近似色颜料)毛
毛虫:哇,好香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可要饱餐一顿了!
(幼儿将不同色彩的颜料想象成各种好吃的东西。教师示范用转
和涂的方法在纸上画圈圈,吃一次身体就长大一点,画的圈圈要一
个比一个大)
(3)播放音乐,师幼在音乐中用画笔旋转涂抹出毛毛虫滚圆的身
体。
(4)合作完成绘本。
教师示范将画的圈圈剪下来,一个接一个贴到空白的白色素描纸
上,用大小适宜的吸管做毛毛虫的脚,模拟毛毛虫的生长过程,最
后,用边角料作为蝴蝶身上的花纹,贴在准备好的蝴蝶形状的黑色
卡纸上。
(选择黑色卡纸能够凸显蝴蝶美丽的花纹)
在粘贴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边讲故事边操作,体验毛毛虫从学吃,
学走,到变成蝴蝶的过程。
要点提示
1)毛毛虫的身体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分开来。
2)注意毛毛虫各节身体的大小区别,把握画面结构。
3)初次尝试合作完成一幅作品,需要注意幼儿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3.独立创作:我的毛毛虫。
(1)鼓励幼儿想象自己的毛毛虫吃了点什么。
(2)引导幼儿注意毛毛虫各节身体的比例结构,尝试运用夸张手
法表现不同的毛毛虫。
(3)请每人创编一个毛毛虫的故事。
【评析】
这是一个以美术为表现手段的综合活动,刚升入中班的孩子握笔
用笔的能力比较欠缺,活动是有难度的。活动过程
中结合了音乐、语言、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
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
理解能力也都有所提高。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22:3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d09204aee48ebf2ee2e2df16acf78b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好饿的毛毛虫绘本.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好饿的毛毛虫绘本.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