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同类型的几个产品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
我想有2个因素大家会重点考虑:一个是产品的价值,一个是产品的价格。
当用户知道你的产品,也知道别人产品的时候,产品带来的价值和要付出的成本一定是影响用户选择的关键因素。
所以我们需要去提高产品价值感,同时降低成本损失感,让产品的利弊对比更为明显,直接就可以做选择。
怎么做呢?接下来老贼给大家几个建议。
1)突出可感知价值
绝大多数购买场景,用户都不会去深入调研一个产品,仅凭一些表象或感觉就做出判断,而往往事实这个东西反而没那么重要,我们直接感知到的价值决定了我们最终的判断。
如果你的产品用户压根就没能感知到它的价值,那也就没然后了;相反如果突出了产品可感知到的价值,那用户选择的几率会更大。
某种程度来说,用户买的就是要这种能够感知得到的价值感。
比如小米体重秤就是利用精准数据来让用户感知到产品价值,从而赢得他们青睐。
常用体重秤的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担心秤测量不精确,而对于减肥的人来说,每天都要上秤几次,分毫必究,能做到喝杯水都能感知,这就是可感知价值,你会不会心动呢?
2)玩转促销
对于营销来说,促销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手段,也能大大降低用户的成本损失感。
如何合理评估和运用促销策略是每个营销沁园春雪诗词人都要好好学习的,不可能每次都是打折打折打折,降价降价降价。
除了打折,还有秒杀、补贴、免单、满减满赠满返、买减买赠、搭售、好评晒图、试用、抽狼的复数奖、送积分、团购、预售、众筹、跨界联合、阶梯价格、定金膨胀等等各种组合手段。
不仅如此,促销不只是在做价格上的吸引,更是在制造稀缺和紧迫感。
不论是时间、数量、价格还是人群上的限制,都会让用户更愿意快速去做选择。比如“截止日期”、“抢购”、“仅限”、“前500名”、“秒杀”等等。
3)打造产品高阶附加值
附加值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产品的销售上总是比别人多点什么,比如包装更精美、送一个精致礼品,提供超诱人赠品,送一个头衔称号,提供超预期体验等等,给用户带来更多惊喜感,强化产品被选择平行四边形周长公式的筹码。
大家平时见到很多知识付费平台卖课,还送核心内部资料,光这一个附加值就不知道得吸引多少人。
另外,之前老贼在“产品利益阶梯”里就有提到,一个产品,我们可以从它最基本的产品特征,到产品功能价值,再到更高层面价值进行分层分析,就像一层一层的梯子往上爬。
因为,你在一层层思考产品价值和卖点的时候会发现,产品除了实用功能价值、还可能具备身份价值、社交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等等高阶价值。这些都是实现产品和用户的匹配,并构建与对手竞争壁垒的关键。
并不是每个产品都有社交、精神、情感上的价值体现,如果你的产品能做好这一点,打造出产品高阶附加值,那就更能获得先机。比如“为发烧而生”、“自律给我自由”、“你本来就很美”、“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等等。
文艺女装淘品牌【步履不停】,他们卖产品往往更多的是塑造品牌调性,给产品赋予精神层面附加值,和众多用户达成共鸣。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4)跨类别对比
网上有一个流传很久的卖杯子的故事:一个杯子到底能卖多少2014江苏高考状元钱?
仅仅当一只普通的杯子,那就只能卖3元/个;如果你将它做成今年最流行款式的杯子,作为流行符号可以卖20元/个;如果你猛然发现这只杯子的材料竟然是磁性材料做的,那可以挖掘出保健功能,卖80元/个;如果这个杯子被带到了太空去转了一圈,你把它作为收藏品都可以卖2000元/个了。
所以,一个杯子定义为不同的类别,或者说给杯子转换不同的价值,就会产生不同的营销结果。
每一类产品都有它对应的价值属性和归类,我们可以通过营销手段使之发生转换,使产品跨越固有类别,产生区别于同归类的价值。
比如蜜饯本是个小得可怜的品类,叶茂中再把“溜溜梅”策划成“没事就吃溜溜梅”之后,从原来的小零食归类,猛然一转换,成了打发时间的消遣品归类,这才有了之后上十亿的市场规模。
这样关于产品类别转换的还有很多:
星巴克,原本原本只是好喝、健康的咖啡,之后升级为上班人士装逼神器,其他咖啡没法比;
DR钻戒,有着男士凭身份证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规定,转换成爱情的象征,你可以说是无价;
美拍,由一个拍照工具变成一个美颜神器,同类产品没法比;
热门爆文,由文章本身的内容阅读价值转换成了社交价值。
同样的产品,转换价值类别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步拉开了与同类产品的竞争。同理,你也可以为你的产品找到新的价值归类,在这个归类之下,你和其他类似竞品都不是一类了,还怎么横向对比?
比如一个杯子卖几百块确实很贵,但Swell bottle把它转换成了高级装饰品,这个时候不是和普通杯子比,感觉就不那么贵了,作为装饰品这个价格很正常。
5)利用经验习得效应
当你想要让用户接受一个收益模糊而又有损失的新产品,可以想办法利用用户过去的经验来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在同样的事情上失败过一次,就会因为不想失败第二次而产生行动,没人人会喜欢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基于这个用户痛点,就要激发用户不想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感受。你可以问自己这3个问题:
1)用户过去在类似的情景下,做过了什么错误选择?或者经历过什么样的失败?
2)用户过去在类似的情景下,做过了什么正确选择取得成功?(比如“十年前你果断放胆抓住淘宝机会,现在也能抓住微商机会。”)
3)你的产品能让用户避免什么错误选择错误发生,或者能帮用户继续带来什么正确的选择?
当你想清楚这些问题,就可以着手将用户引导向选择你的产品,选择即意味着避免再次失败,或者再恐惧之下次获得成功。
尚德机构:这个世界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
6)让用户关注重心从价格转移
前面已经说到,当用户面对多个同类型产品,已经确定要购买,但还在对比选择购买哪一个的时候。提高价值感,并降低成本损失感能帮他更容易判断利弊,做出决策。
一旦用户觉得太贵,可能会直接就跳过对于产品价值的评估,或者无意识就降低了对这个产品的兴趣,最终放弃选择。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有效的减少用户对于产品的这种价格排斥,让他关注重心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
1)塑造内行形象——“你买贵的,因为你是内行,懂的人都是这么选择”。
2)打击动机——“你买贵的,因为那个便宜的不能帮你达到想要目标”。
3)利用群体——“你要买贵的,因为不该买的人都买了,也因为同类人都买了”。
4)转移归类——“你要买贵的,因为这个归类下它并不贵,这也就是前面说了跨类别对比”。
5)拉近目标距离——“你要买贵的,因为你已经非常努力,是适合犒劳一下自己了”。
6)转移消费——“你要买贵的,因为要用它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提升自己、培养孩子、回报父母…”。
7)替用户做好对比
既然用户现在正在对比几家的产品,与其让他自己到处去寻找对比资料,倒不如我们主动替他做出专业的对比。
再者,一个产品单独放在用户的面前,他是很难感觉到价值;但如果跟其他产品放到一起对比,那区别就非常明显了。
这也更说明了主动替用户做好专业对比的重要性,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怎么都比在对手那要强。
每个产品都有它的核心卖点和关键价值点,我们可以列出产品的各项对比维度,然后把这些项拿出来和同行制造各种对比,“有技巧“的利用强项对比来适当抬高自己,突出优劣感,就像田忌赛马一样。比如小米手机就是高手:
总而言之,产品不是通过各种渠道大量广告,把新品推到用户面前就完事了。
我们需要的结果是——用户选择。
营销就是打通产品和用户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产品价值、对手以及产品处在的不同消费场景。然后,去分析产品不被选择的原因,价值与成本的感知不够明显?多去反思和尝试,没有什么会给你答案,除了市场。
李奥·贝纳说——我们希望消费者说:「这真是个好产品」,而不是说:「这真是个好广告」。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08:2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7ab01c97231185750597b4877722c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提升销量的方法有哪些,增加产品销量的七大手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提升销量的方法有哪些,增加产品销量的七大手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