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

更新时间:2023-09-04 21:15:55 阅读: 评论:0

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

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

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整理的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典源出处

《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余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了无登路,攀葛乃得至,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糁(shen),相谓曰:‘此必去人径不远。’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女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相见忻喜。问来何晚耶?因要还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角悬铃上,金银交错,床头各十侍婢。便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阻,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有胡麻饭、山羊脯,甚美,食毕行酒。有群女来,各持三五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耶?’遂留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鸣呼,更怀土,求归甚苦。女曰:‘当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全异,无复相识,问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卷九六七引同书“刘晨”作“刘晟”。

释义用法

传说刘晨、阮肇入天台山,迷路不得归,后遇见两位仙女,遂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半年后求归下山,至家中方知已过七世。后以此典指男女间爱恋情事;或以“刘郎、阮郎”等指女子的心上人;或以“仙源”、“胡麻饭”等形容仙家生活。

用典形式

【仙源】宋·刘筠:“仙源日永桃无援,客馆春轻柳未眠。”宋·晏几道:“楚乡春晚,似入仙源。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

【刘阮】唐·张祜:“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五代·韦庄:“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宋·赵以夫:“缥缈漾影摇香,想刘阮风流,双仙姝丽。”

【刘郎】唐·皇甫松:“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五代·薛昭蕴:“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宋·康与之:“谁将消息问刘郎?怅望玉溪溪上路。”

【阮刘】清·钱谦益:“生憎燕子辞王谢,错怨桃花赚阮刘。”

【阮郎】唐·元稹:“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宋·张炎:“傍水开时,细看来浑似,阮郎前度。”

【花源】清·朱彝尊:“花源岂是重来误?尚依然倚店雕栏,笑桃朱户。”

【晨肇】清·纳兰性德:“永怀园绮踪,将寻晨肇药。”

【天台女】唐·白居易:“愿将花赠天台女,留取刘郎到夜归。”五代·李煜:“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天台花】清·王夫之:“他日天台花再发,人间自有刘郎遇。”

【天台约】明·徐渭:“多情忽忆天台约,归去应寻剡曲船。”

【仙洞客】五代·阎选:“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

【刘郎恨】宋·黄庭坚:“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

【阮郎迷】唐·李冶:“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饭胡麻】唐·皮日休:“半里芳阴到陆家,藜床相劝饭胡麻。”

【桃花路】清·王夫之:“任桃花路杳天台,不道仙源隔。”

【桃源梦】宋·晏几道:“无端恼破桃源梦,明月青楼,玉腻花柔,不学行云易去留。”

【天台刘阮】金·元好问:“死恨天台老刘阮,人间何恋却归来。”

【天台桃径】清·王夫之:“漫道天台桃径,重逢刘阮,残红一片。”

【刘阮二郎】唐·顾况:“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

【刘郎仙苑】元·曾允之:“鸾佩相逢甚处?似当年刘郎仙苑。”

【刘郎迷路】宋·郑仅:“刘郎迷路香风远,误到蓬莱仙馆。”

【刘展再到】清·王夫之:“刘晨再到难求药,扁鹊当时忆下针。”

【阮郎迷路】唐·卢纶:“更有阮郎迷路处,万株红树一溪深。”

【香饭胡麻】唐·王维:“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洞里迷人】唐·李商隐:“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

【桃花春溪】金·蔡松年:“刘郎兴寻常不浅,况不似桃花春溪远。”

【桃花洞口】元·萨都拉:“天台仙子淡淡妆,桃花洞口逢刘郎。”

【迷路为花开】唐·李商隐:“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流水有胡麻】明·高启:“夜半神仙无石髓,溪头流水有胡麻。”

扩展:历史典故大全

1.匡衡凿壁

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闻鸡起舞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黄袍加身

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变获得成功。

出处《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4.近水楼台(近水楼台)

【典故】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释义】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与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送范仲淹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

5.鸡鸣狗盗(鸡鸣狗盗)

【解释】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出访秦国,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劝秦昭王杀死他,秦昭王把他关了起来。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成一条狗混进秦宫偷白狐袍子送给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尝君。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

6.破釜沉舟

【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

7.名落孙山(名落孙山)

【典故】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宋·范公偁《过庭录》

【释义】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成语故事】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考完以后,孙山考中但是最后一名。朋友没考中留在省城。孙山回到乡里接受乡亲的祝贺。朋友的父亲来打听儿子的情况,他作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来回答朋友的父亲。

8.孟母三迁

【出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汉·赵歧《孟子题词》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9.祸起萧墙

【典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恐怕要祸起萧墙了。”

10.卧薪尝胆

释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3:3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3833355715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阮入天台的典故及出处.pdf

标签:天台   典故   出处   刘阮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