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成语故事: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讲述的是一个叫陈康肃的人与一个老头的故事,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吧!
在北宋的时候,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很擅长射箭,具有百发百中的神功。他的箭技没有任何人能比过他。陈康肃为此感到十分得意。
有一天,他在自已家的演练场上表演射箭。观看的人,个个为他鼓掌叫好。这时有个卖油的老头也来观看,他放下自已肩上的担子,站在篱笆墙外边,斜着眼睛瞅着陈康肃射箭,好长时间不离去。可是当他看见陈康肃射中靶子时,仅仅只是微微地点一下头, 井不觉得有什么很了不起的。
陈康肃想:“每当别人看到我射中靶子时,总是大声称赞,连声叫绝,这个老头却只点点头,真是个糊涂老头。”
陈康肃问老头说:“你在这看了这么久,你也懂得射箭吗?你看我的射技怎么样啊?”
卖油老头扦字胡子,微微一笑,然后慢悠悠地 说:“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康肃一听,勃然大怒,大喊起来:“你这个呆老头,凭什么敢小看我的射技。”
卖油老头不气不恼地说:“我是凭我倒油的技巧了解到这个道理的。”说完,老头从担子里拿出一只 葫芦放在地上,又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带孔的铜钱放 在葫芦嘴上画,然后用勺子舀油往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顺着钱孔里流下去,葫芦里的油装满了,却一点儿也没有沾到钱孔上。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连声叫绝。卖油老头站起来微笑着说:“我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由于手熟罢了。
教案
陈康肃看后,笑了。他向卖油老头承认了刚才的无礼,并道了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能正确地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4、懂得要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1题。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初步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解释成语,揭示课题。
(1)说说这篇课文是讲什么的。(讲“熟能生巧”的道理)
(2)谁能说说“熟能生巧”中的“熟”“生”“巧”分别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2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是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故事的形式来说明道理的'。)
②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几个?主人公是谁?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2)同桌讨论思考题①、②。
(3)请差、中、好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完成作业:
①划出生字新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②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2)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①读生字卡片,重在正音。几个容易读错的宇:翁(读wēng,不读wōng),嗖(读sōu,不读shōu),沾(读zhān,不读zàn),啧(读zé,不读zhé)
②按顺序出示10个新词,请学生自愿站起来读一遍,然后说说这些词的意思。一个学生一次说一个词,其余学生认真听,然后对前面同学的解释进行评议。
①让同桌同学互改作业本1、2、3题。
4讲读第1、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课文后第1大题的第
(1)小题:从哪里看出武士箭术很好?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在书上划出表示围观的人和卖油翁的态度的句子,完成下面表格的上半部分。(表格要事先印好。)
谁有什么本领怎么议论
围观的人武士卖抽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2)交流。
按照下面格式,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填的内容。
有一位武土能。围观的人看后。武士自以为。而卖油翁,却说。
(3)练习反问语气的读法。
①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武士自以为“很了不起”?(第3自然段)
②用反问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5.作业。
(1)抄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
(2)(作业本)第4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4、5自然段。
2.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
3.懂得要掌握一种本领离不开长期实践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读生字、新词,说说词义。交流(作业本)第4题。
(2)说说上节课在表格上填写的内容。
2.默读第4、5自然段。
(1)带着课文后第1题第(2)小题的问题,默读第4、5自然段,完成表格(见第1课时)后半部分。
(2)互相交流。按照提供的格式(见第1课时)说说可填的内容。
3.默读全文,划出描写武士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热练的句子。
(1)自读自划。
(2)小组交流。
(3)课堂交流。请一两位学生表演一下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的整个过程。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4)集体读表示两人动作的句子。
4.完成《作业本》第5、6、7题。
5.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1)讨论:射箭武土和卖油翁各自的“绝活”是怎么获得的?(长期的练习)
(2)谁能举出一个热能生巧的事例?(教师点撮: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这样的例子吗?我们班级里、学校里有许多小能手,他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我们自己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6.选做作业:把一个熟练动作的完成过程写下来。教师可
表演一个动作过程(如穿针引线的一系列动作,开始写毛笔字前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口头描述,最后写到《作文本》上。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3:3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38200627147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古代成语故事:熟能生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古代成语故事:熟能生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