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篇文章,书中介绍了北宋时期的张择端画的一幅画。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题目叫《清明上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啦!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酒楼……街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不过,张择端画得最有意思的就是桥北头的景象了,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那一乘轿子了,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撞到,不过,这样一来,倒把马右边的小毛驴给吓着了,站在桥栏杆边看风景的人被小毛驴给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
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的传神呀!这幅画既让我们看到了八百多年前的古都风貌,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画家画这幅画时,费了好大功夫,但这功夫没有白费。是啊,只要你有付出,就必定有回报!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张择端下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形状样子各不相同。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画面内容丰富,张择端的画技非常高超。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3:0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3533141689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