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李姓-益阳李氏
李姓为天下第一大姓,鼎盛时期是在中国唐代,是当时的国姓,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之李姓-益阳李氏,欢迎大家查看!
益阳李氏
益阳李氏敬承公宗堂屋群,位于益阳沧水铺镇鹿王冲村敬承公组,座落于巍峨秀美地青秀山下,是益阳李氏七处祠堂旧址之一,左右两院由大小房间六十余间组成,左院祠堂,右院居房。
七十年代以前一直住有十余户李姓族人;房屋大多是由青砖和土木结构,两院外墙有两扇各十多米高的高大青砖防火墙,院门是由条形青石砌成,门前有池塘,周围古木参天,楠竹林立,树木环绕,乡间田野,风光秀美。
益阳李氏是“陇西堂”分支 ,乃唐太宗十四子曹王之后,于明代从江西吉安迁居益阳,大多分居于益阳各乡镇,发派祖坟在九烈山;
李名扬,字小鲁。清代道光年代人,正九品,益阳县二十里里长,家资甚富,有良田五百余亩。生有七子,皆从九品。敬承公是其第二子(小鲁公大子无传后代),名鹊桥。小鲁公曾主编益阳李氏分支第四次修谱。第五次修谱于九七年由九烈山分支后人主编修订。 欢迎益阳李姓同宗 ,启缘敬请!
益阳李氏七公祠派语:
启端雍睦重,忻合协平康,
惠迪恒年吉,辉延复旦详,
典谟仪古训,清慎式***,
学博书香邺,才优策轶唐,
在林怀雅静,升阁仰仙昂,
诚笃培根永,安真翊祚长,
诒谋能缵述,来许悉昭彰,
攸叙彝伦久,声徽百代扬。
注:派语首字各房皆不同。智房:思端雍睦重
仁房:光端雍睦重
圣房:启端雍睦重
【卓室支房】:肇端雍睦重
义房:世端雍睦重
忠房:家端雍睦重
和房:诗端雍睦重
孝房:大端雍睦重
为防止错误的修改,特此增加注释,并且在下面的文字中有说明。
新老派语衔接引:
说文云:“派别永也,博雅谓水自分去为派,而宗室记世,次者,本之所以序昭穆,判宗卑也”。就是说,派别要永远的`传代下去,以后本族人之间才知道辈份长幼之分。我益阳陇西李氏南迁始祖自宋、元、明先后从江西徙湖南落业於益阳各地,因遗牒无承,逐各自为派,带来派字不一,世系难辨。故我七公祠各房先祖於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经商定创修通谱,颁八十字新派语,供智 仁 圣 义 忠 和 孝七房通用。其各房新派语首字在旧派语中界定,分别为:智房(思),仁房(光),圣房(启)【卓室支房(肇)】,义房(世),忠房(家),和房(诗),孝房(大),括号里字均为各房八十字之首,以下七十九字俱同,统一通用新派语命名定系,不齐者自齐,以昭一律。
智仁圣义忠和孝各房旧派语与新派八十字派衔接定义如下:
智房新旧派语接口字:天应志绍万,时擅贤先枝,山镇资湘大,宗嗣显孝思,(思)端雍睦重……。旧派语“思”派以后的派字终用。
仁房新旧派语接口字:亨吾际时景,元亨房:仲希尚德贤,
贞亨房:荣思相继贤,
云公房:荣思之宗贤,
云公房:荣应芳必贤,
洪都绳其度(洪都绳奕度,洪都绳节度),楚国绍伊光,(光)端雍睦重……。旧派语“光”派以后的派字终用。
圣房新旧派语接口字:昜简乾坤定,时和万象昌,传经思祖泽,敦厚有余芳,泰运元逢甲,隆名肇(启)良,楚良等。(启)端雍睦重……。旧派语“启”派以后的派字终用。
卓室房新旧派接口字:英豪须耀室,兰桂应遵庭,嗣本荣华远,贤坤治悦明,逢时隆锡肇。(肇)端雍睦重……。旧派语“肇”派以后的派字终用。
义房新旧派语接口字:普贵思廷,本崇芳文,宗恭宽逢,祖光嗣荫,泽敦孝友等。(世)端雍睦重……。旧派语“世”派以后的派字终用。
忠房新旧派语接口字:天廷大圣师,文道朝明国,良子可立邦,宗祖增光德,信义肇家等。(家)端雍睦重……。旧派语“家”派以后的派字终用。
和房新旧派语接口字:秀继思宗显,文房聪房:本道达还通,
显兰房:本志开隆盛,
聪房:本家登之上,
聪房:达垂泽远盛,
恭房:本映正国如,
开邦家逢盛,良勋益峻崇等。(诗)端雍睦重……。旧派语“诗”派以后的派字终用。又分支派新旧派语接口字:道守原逢彦,仁承春正宜,恩光勤启烈,振后益修等。(诗)端雍睦重。
孝房新旧派语接口字:瓒宗彦友伯,时允正守宏,基绍启光彩,隆邦焕大等。(大)端雍睦重……。旧派语“大”派以后的派字终用。
奇珍公系新旧派接口字:三楚家声旧,资江世泽长,文明廷相尚,维应有贤良。盛德光前范,鸿猷(启)厚芳。诗章华国保,泰运肇嘉祥。(启)端雍睦重……。旧派语“启”派以后的十二派字终用。
益阳南道塘李氏
始迁祖天隆公,明洪武28年(1395)自江西吉水县谷村徙益阳南道塘岗板村,生子五:应富、应贵、应荣、应华、应启,衍为五房。清嘉庆元年(1796)创修族谱,咸丰10年(1860)续修,光绪17年(1891)三修,1921年四修,1998年五修。清咸丰5年(1855)建天隆公祠于南道塘。谱中旧派:天应志绍万,时亶贤先枝,山镇资湘大,宗嗣显孝思。嘉庆5年(1800)益阳李姓七支共建宗祠于邑城北关内。光绪33年(1907)拟定合派:思端雍睦重,欣合协平康,惠迪恒年吉,辉延复旦祥,典模仪古训,清慎式***,学博业香邺,才优策轶唐,在林怀简静,升阁仰轩昂,诚笃培根永,安贞翊祚长,诒谋能赞述,耒许悉昭彰,攸叙彝伦久,声徽百代扬。
益阳西平李氏
始祖唐时西平王晟公,第十子宪公,字章武,为洪州刺史,迁江西观察、岭南节度使。传十一派至忠公,字贞护,号信卿,居江西庐陵县朋田,元大德中官颖州司理,至大初升益阳知州,解组后卜居益阳城东。其子福公于明洪武5年(1372)卜居长乐街,晚迁江南市。福公之子敏公生四子:元、贞、道、云,贞、道二公不详,元公下衍为恭、俭、川三房,云公下衍为智、信、文三房。族谱始修于清康熙20年(1681),乾隆9年(1744)续修,乾隆58年(1793)三修,道光8年(1828)四修,咸丰6年(1856)五修,光绪17年(1891)六修。乾隆23年(1758)建宗祠于石磨湾。派语:洪都绳其度(文章绳节度),楚国绍伊先,光辅家声大,奇勋世泽延,懋和昭典训,慈孝代宣传。
嫩草江李氏派语:
宗本生成日,为之上可章,仪来徵吉瑞,庆衍发余祥,
孝友家传久,才良世泽长,克遵先祖训,立志绍书香。
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李璜之人称:本觉上人,为该系子孙。
益阳沙港坪李氏
始迁祖普瑞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泰和迁此。后裔居千把垸、李家塅、亭塘、陈家坪。
益阳马轮冲李氏
始迁祖必远公,字四照,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泰和圳上,因元明之际兵乱而随堂兄必通公迁武陵上大村,必远公后落籍于益阳马轮冲。其曾孙一支单旺公徙居沅江县。续派同安化十二都董木溪李氏。
益阳李家湾李氏
始迁祖应荣公,江西吉水人,曾任山西巡检。明洪武年间因避乱迁此。
益阳华林塅李氏
始迁祖秀岭公,江西吉安人,元代为千户侯,明初宦游益阳,遂定居于此。后裔居于华林塅、汾湖洲、新桥。
益阳千家洲李氏
始迁祖和义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泰和迁此。
益阳十九里李家冲李氏
始迁祖仁兴公,因喜益阳山水而自江西吉水迁此。
益阳李氏
始迁祖德灵公,明季南迁。1947年三修族谱。
益阳侍郎桥李氏
鼻祖琼公,原居江西南昌县。三派廷禄,明初自江南迁居湖南长沙楚塘。六世衍为寿、义、秀、和四房,建宗祠于格塘。寿公子立公由楚塘迁宁乡铜鼓洲,其子***六、孙得梧、聘梧始迁益阳侍郎桥。清嘉庆8年(1803)、光绪16年(1890)、1924年格塘三修族谱,2002年侍郎桥四修。派系:扬恢式绪豁,达起纹心顺,德家运泰临。谨厚贻谋远,宽仁裕后长,勋高华国策,道直永书香。
益阳黑山、井山李氏
始祖义公,后唐同光间由江西泰和迁居善化县榔梨(今属长沙县),再迁安化丰乐乡首兜村,四世祖君行公,字维新,一名魁,由丰乐迁长乐。八世祖均德公,字修报,明洪武初由陕西宁夏县随征陈友谅,封武德将***,子卫文由长沙迁居益阳县西关常乐街,为黑山派祖;均镇公由山西定襄来湘,子文星由安化迁益阳,为井山派祖。族谱合修于清乾隆9年(1744)。乾隆49年(1784)、道光3年(1823)二支合修,同治间分修,光绪26年(1900)又合修,1928年又分修,1947年又合修,称七修。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胜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续派: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启象全新,畴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观左右,富有庆安平。
益阳李氏
迁益始祖玉亭公,讳时颁,明洪武间由江西泰和圳上迁居湖南益阳,四子,衍为和仁、和义、和忠、和信四房。忠公而下越三世又分昌文、昌德、昌材三房。昌文裔居华林塅、旱塘冲、谭家桥、朱良桥、小元冲、侍郎桥、乔口、铁角嘴、塞梓围、湾豆垸、锡合围、齐公桥等处。昌德裔居汾湖洲、上湖盖、小狮湖、江界坪、麻叶坡、湾塘山、西林垸、牛头岭、鄢家岭、铁角嘴、白湖岭、菱子塘、柏叶冲、横洲等处。昌材裔居高家桥、邱家岭、姚家冲及湖北等处。清嘉庆5年(1800)仁、义、忠、信四房合建宗祠于县垣。嘉庆12年(1807)四房合修族谱,同治6年(1867)、光绪33年(1907)、1940年忠房续修支谱。江西老派:易简乾坤定,时和万象昌。益阳老派:传经思祖泽,敦厚有余芳。益阳续派:泰运元逢甲,隆名肇楚良。
益阳李氏
鼻祖德川公,明洪武初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湖茫里携子必发、必达、必周、必通迁居湖南善化珠紫山,复迁湖北监利县林长河。必周公裔十一世孙献朝,携子学海、学师于清乾隆19年(1754)先迁湘阴西林湾,学海、学师后迁益阳沙头永丰垸,后裔聚居沙头绿豆子湾、大潭口青泥湾二地。2003年纂有支谱。原派:献学兴光显,昌隆振吉(启)祥。续派:传家惟孝友,治国在忠良,继志恢先绪,懋修耀玉堂,熙朝勤选拔,贤士庆名扬。
益阳清溪、牛头岭李氏
一世传镕公,字用纪,号道元,江西吉安人,明正统间进士,授靖州知州升宝庆知府,解组落业资南十八里清溪,子经华、经荣。华公居清溪,荣公迁二十里牛头岭。镕公祠建于九烈山。又称镕公兄弟三人,公居长,次传铸,季传鉴。铸公徙沅江,鉴公徙宁乡。清道光8年(1828)镕、铸两房曾合修族谱,1922年五修。合建大祠于益城内。字派:传经思祖泽,敦厚有余芳,泰运沅逢甲,名……。
桃江车门塅回族李氏
参见常德沙河街回族李氏。俗称北李。端公明宣德年间迁桃源翦旗营,生朝松、朝柏。朝松世居桃邑,后徙督粮村。朝柏于明成化间择益阳五里车门稜栗树砦老屋湾,今属桃江。生国锭、国钢、国铳、国锴。锭、统、锴三公之后,鼎立为三房。后裔分析常德、桃源、汉寿、南县及湖北松滋等处。至1948年,已传20代,约2500余人。宗祠在车门光申坝。
桃江车门塅回族李氏
俗称南李。始祖象贵公(一说象贤公),元时自南京迁安徽凤阳,后宦游迁湘,开基于常德东门。五世祖挹枝公再迁益阳碧螺乡车门塅。族人分布于碧螺、九冈、舞凤等乡。至1948年,已传22代,约2400余人。宗祠在车门塅。
桃江梓梁岩李氏
江西吉安始祖英雄公,字仲生,号光权,南宋时人。四世祖伯珍公,字启嵘,号少郎,讳鼎言,别号素斋,由泰和县圳上枣子坪迁居善化之榔梨,再迁安化丰乐乡,次子维命,字长明,号四郎,讳庚,明洪武元年(1368)迁居益阳县梓梁岩罗山坪。维命公之长子应贵授桐城县事,生四子:兴、荣、发、达,衍为四房。应贵公祠位于益阳治东,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后人分布于大山冲、岩子潭、欧公店、新市渡等地。1937年六修族谱。楚南派字:时和万象昌,传经思祖泽,敦厚有余芳。续派:泰运元逢甲,隆名肇。
桃江枯杉李氏
始迁祖君珊公,宋隆兴时由安化徙枯杉开垦。
桃江克让村李氏
始迁祖宗哲公,明成化时由江西泰和徙桃江县克让村。后人分布于李家枫树山、克让村等地。
桃江源嘉桥李氏
始迁祖瑞明公,明正统时由江西吉水徙桃江十二里伍家坳,衍居源嘉桥。
桃江泉溪村李氏
始迁祖民辅公,明洪武时由江西泰和徙桃江九里泉溪村开垦。
桃江道场村李氏
始迁祖器重公,明洪武时自江西吉安迁益阳,衍居桃江县八里道场村。
桃江大栗港曹家湾李氏
始迁祖坤达公,明代由江西迁此。
桃江三堂街李氏
始迁祖迁九公,宋开庆时卜居桃江三堂街上首花桥坪。
桃江石迹坪李氏
始迁祖玉琳公,明洪武时由益阳卜居此。
桃江长田坊李氏
始迁祖子寿公,明洪武时由江西吉水迁此。
桃江高桥、天福山李氏
始迁祖志清公,明洪武初由安化迁居桃江高桥、天福山。
桃江马迹塘李氏
始迁祖孟敬公,明洪武时由安化迁此。
桃江大桥塘李氏
始迁祖卓室公,明洪武时由江西吉安徙桃江大桥塘避乱定居。
桃江尧家塅、周家村李氏
始迁祖元武公,清乾隆时由安化徙桃江十里尧家塅、周家村力田。
桃江黄家村李氏
始迁祖发考公,清乾隆年间自安化迁此。后裔衍居黄家湾、土墙湾。
沅江嫩草江李氏
始祖唐时西平王晟公之子宪。十三派至用期公为沅潭派祖,累世居吉水谷平,传至云可公率子孙于明洪武间迁居武昌,景泰间又迁居龙阳,传五世至汝德公生有五子,长子如璋成化间迁居益阳,后迁沅江嫩草江,衍为五房。清乾隆57年(1792)始修族谱,光绪6年(1880)、1913年、1948年续修。派语:宗本生成日,为之上可章,仪来徵吉瑞,庆衍发余祥,孝友家传久,才良世泽长,克遵先祖训,立志绍书香。
沅江李氏
始迁祖景湘公,原居江西吉水谷村,明洪武8年(1375)迁居沅江七都。三子:昌居太平托,善居长山托,美居沔湖托。十世芷江,清顺治6年(1649)自长山托迁居益阳。清乾隆38年(1773)沅益始修族谱,道光7年(1827)续修,同治7年(1868)三修,光绪26年(1900)四修,1933年五修。派语: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德遇明扬进,材资作育兴。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沅江团山大垅田李氏
唐时义陵公以官籍落业于沅邑之团山大垅田。至元末陈友谅蹂躏洞庭,湘南公逃往江右,居于南昌丰城之赤塘胡芒。明鼎定后,湘南公命长子兴贵归籍,遂以湘南公为始祖。四传有思深、思洪、思源、思沉四支。清乾隆间创修族谱,道光间续修,1938年三修。乾隆初年创造祠堂,嘉庆13年(1808)重修,与关庙合建。班派语:正大光明可,发元茂德功,学立家声远,诗书道业隆。
沅江犀眠湾李氏
始迁祖商贤公,明洪武11年(1378)自中州迁此。清光绪6年(1880)纂有族谱。
沅江新安托李氏
始祖道琳公,字普济,原籍江西,当元明兵燹之余,隐身自全,明永乐2年(1404)由新淦县来沅,落业新安托。子振选,又因居地地势低洼,复迁胡埠桥白鹤仙娘下。至三派衍为六房,至五派衍为九房。族谱始修于清道光10年(1830),光绪6年(1880)、1914年、1948年续修。派语:道振允玉,李希子春,世之生发,有贤良绳。续派:传家以孝,佐国惟忠,务由正大,耀祖光宗。
沅江杨梅山李氏
先世于明景泰年间自江西吉水县迁居沅江县东门张家桥。明弘治后分居河塘、河山陂、戴公塘等地。至1985年,全族人口约3000人。
南县李氏
始迁祖碧崖公,清康熙33年(1694)由华容蔡家垸迁居九都(今南县南洲镇)。
安化塘头七甲李氏
始迁祖鼎言公,后唐同光2年(924)由江西迁益阳塘头,宋熙宁6年(1073)设安化县,塘头划归安化,后再迁梅城。
安化丰乐首兜冲李氏
始祖唐时德裕公,长子璋,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圳上。后唐同光3年(925)子孙四十九人由吴入楚,同至善化榔梨,后徙各处。洪太,字元隆,卜居安化丰乐首兜冲。清康熙35年(1696)一修族谱,乾隆50年(1785)、道光11年(1831)、光绪4年(1878)、1924年、1994年续修。至 1948年,族人共24000余人。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吕(起、锦)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庆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奕祀衍其行。
安化常丰李氏
始祖恭祥公,字敬之,元至正4年(1344)生,甲辰流寇肆乱,公奉命平服有功,受封千户,择地开创,隶籍常丰,生四子:元德、元道、元瑛、元礼。元德远戍云南越州卫,元瑛裔无传。清咸丰6年(1856)建祠于油萝溪。乾隆9年(1744)、11年(1746)元道、元礼各修族谱,嘉庆25年(1820)、光绪元年(1875)、宣统3年(1911)二房合修。旧派:元仕志斯文,维冀日逢成,朝廷恩爵重,宗祖永安兴。续派:世泽湘南远,徵才上国荣,登崇光盛业,显庆锡嘉名。
安化八甲李氏
始迁祖大麟、大龙、大凤、大虎四公,元元统2年(1334),大麟、大龙兄弟由长沙迁梅城,大凤迁梅溪桥,大虎迁木子竹塘。
安化白沙溪、李家棚、马斗山李氏
始迁祖本一公,明正德、嘉靖间由江西迁安化县白沙溪,本二迁李家棚,本三迁马斗山。
安化东坪李氏
始迁祖日坚公,明正德年间由江西迁此。
安化洞市李氏
始迁祖恒公,始迁安化牛田,后迁洞市。
安化十二都董木溪李氏
始祖晟公,字良器,唐时洮州临潭人。传二十八世至旭隆公,字仲颖,宋朝人。再传四世至"必"字派,衍为二十五房。必通公,字四逵,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泰和圳上,宦游至武陵,因元明兵乱隐于桃源谷罗村,再迁竿子坪、安化北门小石桥,终迁十二都董木溪金鸡坳。与必通公同来此处的有其堂弟必旺公,字四维。后裔有迁武陵官仓李家坪和云南越州卫者。老派:必可绍单仕志朝时德之其标以汝美利见大邦基发祥正。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5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3483410685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百家姓之李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百家姓之李姓.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