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教学内容来说,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从教学方法来说,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如果能用多媒体慢慢演示,让学生观察的是它转过的范围。可以这样:先转到直角的位置,提问:现在是什么角,是多少度?继续转到平角的位置,提问:现在是什么角,是多少度?由此得出,周角是360度,一周角是2个平角,4个直角。
总之,关于角的分类的知识,我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通过微视频,既有教师的讲解性
学习、也有针对学生的提问,增加学生思考、操作的时间,真正实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7月3号,我给市级骨干上了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教材(北师大版)第七单第一节课的内容《温度》。下面,我就这节课,我想说一说自已的感想。这节课我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感知温度。
让学生感受到温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环节上,我创设了“两瓶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冷和热——感知温度,从而导入本题。
二、了解零上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会找温度。
这个环节,我也是从生活中的温度出发,以“冰箱窗口上的温度数据”引入,让学生会读温度,知道零上、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和写法。进而介绍温度计、0度的教学。在这环节上,我第一次上课时,并不是这样设计的。经过教研员们的指导,让我体会到,温度来自于生活,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出发,去寻找温度。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温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处处存在。
三、比较温度,感受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这个环节,是最让我头疼的。尝试了多种方法,效果不是特别的好。由于是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还不要过高。必竞还差半年多呢?所以,我就先出示两组温度,一组零上,一组零下,通过标温度,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比较零下和零下的温度。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们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会了怎样比较温度。能够掌握了比较温度的一些规律。其实,在这个环节上,教研员还给了我一些建议。出示:两个零上的温度,两个零下的温度,0度,大胆放开,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发现温度之间存在的规律。但是我发现三年级的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点。所以,没有大胆的去尝试。最后我选择了放弃。有机会真想尝试一下。
四、观察地***,总结南北、东西的温度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上,让学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了解我国的天气情况,渗透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体会,希望大家能够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促进我成长。
《认识整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目,认识万级和个级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会读、会写整万数。
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1、教学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2、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3、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我结合学生已有的学***验,以“10个一千是一万”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纸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十千,学生自然而然说成一万,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通过学生边添珠子,边数数,让学生有序的填出各个数位名称,初步感知新出现“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个计数单位,在数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明确“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说数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并引导学生利用分级的方法来读写。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自己还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会和发现,特别是在读数与写数的实践中也没有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方法,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加以改进。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是线的认识,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不容易掌握它们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我是这样预设以下情节的: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火车的轨道是怎样的?斑马线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我们从日常生活体验数学知识,如从三个***形中归纳总结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符合学生发展的认知体系。这样的情景设计即完成了衔接了新课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小组合作前,我先是让同学们看到直线、射线、线段以及结合***上,说一说三种线的特点(***思考3分钟),用自己的话说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对三种线的理解到底是怎样的,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有的教学搞小组合作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是不完美的,是不以不同学生发展为基础的。假如说在小组合作前没有学生的***思考时间,这往往是优等生的专利,而后进生只能是跟着走路没思考。在小组合作4分后时我也和同学们互相交流说一说,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与直线的关系中说一说。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轻负高质是现代教学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不能脱离这个目标。
3、实践活动、体会规律。
让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学生自主性。从学生自己玩中体会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从学生枯燥乏味的教学中解脱出来,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的有滋有味,发挥了学生自己应有的个性特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就是试商。
课上我先让学生回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孩子们能够说出要先从最高位开始除起,最高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
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时,学生已经有了口算的基础,在试商时,学生按老师要求先把想的内容写下来,例如:245÷60=?想:60×4=240,240最接近245,所以商试4。再例如:189÷29=?想:把29看成30的话,30×6=180,180最接近189,那么商试6。接着还需理解两位数除法中,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商写在个位;而当前两位够除时,就要先除前两位、商写在十位,例如:318÷15=?就是这样。通过多次巩固商书写的位置和除的顺序的基本问题学生基本解决。之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材中安排了四组例题,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
例1主要解决试商、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通过例2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例3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例4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调商,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数来。尽管教学时总结出了“用四舍”时,因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试商时可比原来想的商小1,而“五入”时,因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试商时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还是感到很困难,造成了试商速度慢。
过去,对于平行线的画法,我也感到很不理解,特别是用尺子移来移去,实在太麻烦,对于平行线的理解,学生只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而不相交的实质是“两条直线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学生并没有直观感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画平行线的教学只能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他们也只能是机械的模仿,也就是简单的完成操作工的活动,没有任何思维的含量,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脑力劳动,充其量只能算是体力劳动。
但是如果把握住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学习起点,平行线的画法就不在是模仿了,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画:比如,如果只是单纯的画平行线,没有其它的要求,学生可以随意采用身边现成的学具,利用学具中的平行现象画平行线,这种方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它却是既快又好的方法。至于后一种方法,说实话用起来确实很麻烦,特别是如果在操作中稍微有点移动,画出来的平行线就会有误差,麻烦很多,但无疑是最适用的方法,这一点只能让学生自己体会,体会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每个细节处都是学生对平行线认识的又一次深化。
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共编排2个例题。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例2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通过这两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2.“速度”概念和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先介绍“速度”概念,再安排含两个小题的例3,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自主概括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积的变化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小节根据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安排了一个例题──例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函数的思想方法。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节单列一个例题──例5教学估算,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所以,例5中围绕“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方案,引导学生对比:“谁的估算比较合适?为什么?”这是教学估算最精要之处。它让学生明白,估算时,在什么情况下应估大些,什么情况下应估小些,才能使估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符合实际需求。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笔算乘法的认知结构。
本学段所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如教学例1、例2、例5时,应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想一想列竖式后,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方便合理;想一想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取因数的近似值,才可能使计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灵活方便。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乘法笔算、估算的计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笔算乘法的良好认知结构。
2.注意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本小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使学生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即刻画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关系的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应将书本上的例题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物体简单运动的常识出发归纳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个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
3.本小节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
编写意***:
(1)精心选择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例题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145×12的具体步骤,知道应先算145×2,再算145×10,注意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相加便得结果,这样列竖式算比较方便。
(3)多项计算技能交互使用。对于如何计算145×12,教材展示了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算法,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口算、估算、笔算、用计算器算等多项计算技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教学建议:
(1)让每一位学生经历“145×12”的计算过程。首先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然后尝试列竖式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自己估算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这对提高学生估算的准确率很有帮助。练习时,应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反馈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5×12”的计算过程。说过程时,应说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学生梳理计算步骤的过程,就是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它使学生懂得应如何有序的进行操作和思考,如何有条理地去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
对***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作如下引导:先复习计算“45×12=?”或“145×2=?”,然后再计算“145×12”。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其中之一是应用本学期学习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3)例1下面的“做一做”是最基本的练习,让学生***用竖式计算,以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练习时,应让每一个学生***完成。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时,体验到这样做很麻烦。因此教材开始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较简便的方法,以引起学生思考。
教材采取引导学生自己试验、探索的方法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在量的过程中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边长有什么关系,从而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则在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推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练习题中,注意安排让学生实际计量的问题(如练习二十六第3、4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还出现少数计算组合***形的面积的题目(如第12*题和思考题),但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教学建议
1.这一小节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练习二十六的习题。
2.教学长方形面积之前,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2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先让学生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启发学生同时想下面的问题:怎样能较快地确定可以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操作和思考的基础上对三个问题逐一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参照课本说明: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是5平方厘米;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3排,一共是15平方厘米。(边说边演示),可以看出,长方形包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积。所以要算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把长边的厘米数和宽边的厘米数乘起来。写算式时要强调正确写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3.教学例题中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让学生联系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想出来。遇到学生中有不同的`算法,如少数算成5×4=20(平方分米),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样计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结合正方形***使学生明确正方形每边长5分米,就想到一排摆5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要摆这样5排,所以要算5×5。
4.关于练习二十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做第3题时,要实际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如果遇到黑板的长和宽不是整分米,可以向学生说明量到最后不够1分米的,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就是满5厘米的,分米数加1,不满5厘米的舍去。确定长、宽的分米数以后,再计算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第12题,要让学生明确这道题求的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否直接求出?要先算哪一步?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本节的思考题,实际是求组合***形的面积。需要先分析出涂色部分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涂色部分可以分成左上和右下两个相同的***形,而每个***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每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从***上可以算出是4-2=2(厘米)。由此可以求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6平方厘米和4平方厘米。从而算出左上部和右下部的面积各是16-4=12(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应是12×2=24(平方厘米)。
“吨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而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记得《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体验共生,数学与生活同在。
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吨” 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建立数学概念,要尽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表象。虽然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吨”,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凭观察得到,再说像“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我先让每位学生轮流抱一抱一袋10千克的大米,说说感觉,再选一位班中的“大力士”来抱一抱一次能抱几袋大米,然后推算10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既“吨”,再让学生做游戏,同桌互相抱一抱,说说感受,如抱两、三位同学又有什么感觉呢, 按三年级学生每人25千克计算,全班40位同学约重1吨。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重约1吨重 (如2头牛、10头猪、200只鸭、电梯的载重量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100袋大米,40位同学总重量、2头牛等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吨”这个单位。
二、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理复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形成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1、创设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为后面整理知识、建构网络做好了铺垫。
2、回顾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给予学生***思考、充分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进行重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综合练习,灵活应用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将知识广泛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基础练习、辨析练习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1、本课导入部分:利用小***和小晴到文具店去买文具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自然的引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新授部分: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解决实际问题一;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教学综合算式,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学生已知的分步算式改成综合算式。特别要注意让学生说说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让学生根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感知乘加综合算式中,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这部分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一点。但有个别学生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先算乘法。
第二层次是教学脱式过程,这里要强调递等式的书写格式。首先要先计算第一步,特别注意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有个别学生在书写格式上存在着些问题:比如,乘法在后,加法在前的,有些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先写在前面,或者把第二步计算的不照抄等等书写格式上的错误。
第三层次是认识混合运算。
第二部分:解决实际问题二;这里是学生在已经初步学习了乘加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乘减混合运算的。要注意放手让学生试着列综合算式并解决。这道综合算式是减法在先,乘法在后,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书写。再次总结了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应先算乘法。
3、练习部分:特别是想想做做第2题,改错。可以从学生犯的典型错误来举例讲解。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解决。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不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练习,都有应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最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教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每个例题的情境都有是主题***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中某一情节的发展,教学时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有利于他们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每一例题列出算式后,都要尽可能地展示出学生的所有算法,通过相互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实际算法的优化。
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教学时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算法的展示教学中,本单元教材都呈现了估算这一算法,教师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课和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章里,通过估算可对精确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在练习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先***思考,再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绝不能包办代替。
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设计的练习应注意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感觉计算课同样生动有趣,一定要避免枯燥的、单调的、机械的练习。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把讲变成学。教学中教师既能放心的退出去,又能适时地站出来,引导质疑,点拨难点,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正正经经地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教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们以“教学目标”为主线,按照目标导学的教学流程出示目标运用目标导学,使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轻松。清楚较好地完成了我们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纵观整个课堂教学,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运用目标导学,关注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本节课,我们以“学习目标”为主线,按照目标导学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的重难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教学目标转换成3个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学法指导,例如,在教学“初步了解平行线特征”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猜想、测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按照“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索步骤去学习一些特征,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二、本节课,注重设计数学活动,促使学生理性思考,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例如,在“认识平行线”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移一移,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为正确掌握平行线概念提供了形象条件。促使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三、本节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
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例如,在教学“画平行线”这一过程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孩子们试画平行线,使学生第一次体验画平行线的方法,然后对比各种画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第二次体验,寻找画平行线的尺规方法,学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亲身体验中,掌握了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当然,这节课同样也存在着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说,教师在组织学生寻找,小鱼平移前后的***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这一环节,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我认为,如果教师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互相平行的线段,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会使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得以显现。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评意见,现在由请说课教师樊xx,做课教师李xx。我们诚恳的希望各位评委,同行们留下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团队更好的发展。谢谢大家!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上覆盖了本学段所教授的课程,主要测试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测试了学生在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掌握程度。
二、试题分析
数学试卷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共五道大题。概括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细化考察体系
本套试题考查面广,涉及知识点多,突出了教学重点,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儿童心理,其中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是本次考察的重点。
(2)题型设计新颖,试题结构均衡
试题做到了计算技能考查与思维水平考查相结合。其中填空、选择、判断题重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注重了数学概念,思维方式,解题技巧的检测。而四、五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开生活。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掌握较好。
(2)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不够高,反映出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及差生转变工作不够也有直接联系。
四、今后的教学方向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3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加强后进生的情感教育,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并适当的进行分层教育、个别指导,使他们都能在自己适应的条件中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改进教育教学,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教材的知识点,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例以一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学生将会经历研究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四个层次的学习过程。学生将会用到观察、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手段,并最终发现规律,归纳与验证规律,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索与推理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通过对算式的观察,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以上这组算式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发现
《观特点》
(1) 引导学生观察因数的变化特点和积的变化特点。
(我们纵向看,这组算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那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么变的?有没有规律呢?)
(2)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3) 全班交流,课件引导
师给三个算式标上序号,如果把①式作为标准,②式与①式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
《找规律》
通过观察比较,你能说说你发现的规律了吗?
师:积的变化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写算式》
运用以上规律与①式对比,你能接着往下写两道算式验证一下吗?试试看,一定行!200×8=1600 8×40=320 (要口算,你们是怎么想的)
2、同学们再看一组题,它又藏着什么秘密呢?
20×4=
10×4=
5×4=
(1) 引导用同样的学法观察第二组算式,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法:观特点、找规律、写算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2)运用以上规律,你能根据15×12=180直接答出下面两题的得数吗
15×12=180 15×6= 15×3=
(写完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根据规律写下得数的,算一算对吗)
3、整体概括变化规律
让学生回忆,再读一读这两个规律,数学讲究简洁美,能说得再简单些吗?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概括,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第一关:小试牛刀
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2、第二关:再展雄风
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的第五题
3、第三关:随机应变
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的第1、4题
第一题谁来读题,能利用刚才学的规律来解决吗?方法多样,说说方法
第四题,如果用两种方法,让学生说说方法,哪种简便。
4、第四关:终极对决
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第二题,(如果没有用我们学的规律,可出示百宝箱)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4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3312996669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