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1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课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对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进行观察、研究,然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有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物体,通过实验,知道这些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要产生一种力——弹力,接着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对弹性、弹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材还安排有关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上完本课后我的反思有以下三点
1、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教学要使教学贴近生活,散发生活气息。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学生喜爱的玩具----气球引入教学,然后对身边其他弹性物体展开研究,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本课主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指导学生认识弹性时,我不是让学生读、背教材上有关的定义,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从而体会、理解物体的弹性、弹力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
3、注重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平时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学习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时,我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通过“对问题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采集数据——验证预测、得出结论”这样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教学要使教学贴近生活,散发生活气息。***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本课主要的学习方式。
注重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平时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
课堂开始,我先给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快递员叔叔包装快递的情境,他们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接着我就问怎么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面装更多的东西呢?是随便堆在一起还是整齐的排好呢?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很容易的说出按顺序排好。接着开始分组活动。
在分组活动中,孩子们的基本上都能按活动要求完成在固定的盒子里平铺一层,但是存在一个问题,有的小组不能很好的合作,出现了争抢实验用具的现象,有一组就按分工很快的'完成了活动任务,他们把老师分发给他们组的三种物体和三个纸盒合理的进行分发,两人一种物体的平铺活动,完成后并把平铺的个数分享给组内的其他成员,看到后我及时的给与这个小组表扬并奖励,让别的小组也按照这个小组的方法进行操作,其他小组也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①方嘉慧认为,圆柱体不是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我的做法是让她到讲台前去演示,我单独跟她讲为什么她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想来,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想让她演示,然后让学生判断,圆柱体究竟是如何滚动的`。让学生也有一个动脑的过程。最后也应该表扬方嘉慧,能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
②碰到金艳星弄坏了学具这一类事儿。我应该自己多准备一份,和她交换一个学具,而不是冷漠的说一声“我知道了!”
③沈天辰能够把桶装水搬出去。此时更好的做法可以是让他再搬回教室,让他说出“累”,这一声“累”相信对学生来说,更有信服力!然后让其他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比较省力的方法。而不是有我把水搬回教室,告诉其他小朋友沈天辰很累我的处理方法。
在整个的磨课过程中,数学教研组这个团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最快时间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这几种形体的认识,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课主要设计达成的教学目标有:认识4个基本的几何体,知道它们的特征;联系生活(学生介绍自己所收集的生活中这样形状的物体);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课后的反馈来看,基本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我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请学生说说物体的形状。当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把物体的形状说成是平面***形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现实起点,直接给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形和名称,然后让学生根据四种物体的形状来为生活中的物品分类,顺着学生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学生探究,设境激趣,建立知识表象使学生得到启迪,悟到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舞台。
因为这是一节操作课,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样的.课并不是很多,所以在刚刚接触的时候显得比较兴奋,试教时学生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要去动一动积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课前先让学生熟悉、把玩了教具,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基本满意,但还是个别学生控制不住自己,需要教师及时用眼神来督促。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课后我思考了本节课的组织形式:同桌合作,只强调了同桌合作,但没有指定负责人,可能就导致个别不自觉的学生没有约束感了。我觉得以后遇到此类操作课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四人一组,指定小组长,带领其他组员一起有序的学习。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后,教学形式也能多样,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同桌说。
在回答问题的语言上,我力求学生做到规范化、说完整话。本节课我可能注重了教学环节的流畅而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在指导学生“怎样完整的回答问题”上,这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引起注意,因为对一年级学生说话的培养还是很关键的。
本节课我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者的意***,突出数学教学新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学习资源,生动活泼地展示***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况﹑动手操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情景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一些数学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让生在亲身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中,发展了空间观念,画三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能力,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利用多媒体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从不同方向看”本身所蕴涵的“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意义,来体现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解决问题:
(1)整合后的课堂,时间显得紧张,需要教师准确把握。
(2)对三个视***的探索还嫌不够。留给学生交流和总结的时间偏少;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觉得没有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完全,有些反映稍慢的学生则刚刚弄明白其中的奥妙,还未来得及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课后需对此进行完善。
总之,作为教师,应牢记学生是主体,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一个引导者、一个合作者,要不断地探索,在数学教学改革中走出一条新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数学,会用数学!
《物体的形状》是一年级上第4单元识别***形的教学内容,这一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立体***形的认识,第二课时是平面***形的认识。设计平面***形这一课时时,我力求让学生通过整节课的学习知道物体的表面,通过动手画一画积木块的表面认识平面***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形,并且理解曲面不能被画下的原因。
整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把积木块的表面画下来,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形转变成了新认识的平面***形,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的帮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形。在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在画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了,正方形既可以从正方体上画下来也可以从长方体上画下来,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画一画球的表面时,有个别学生发现画不下来,这时我又引导他们发现了圆柱体的曲面也画不下来,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了立体***形的曲面是画不下来的,再次证明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在教学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师在示范怎么把立体***形表面画下来时,应注意作***的细节,平面***形都是由线段围起来的***形,要让学生有几何思想的渗透。
这节课的另一设计在于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上,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也不会“说一说”,所以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逐渐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比如回答问题是要回答完整,“我是从(什么形状)积木块的(那个)面下了这个***形”、“(什么物体)的表面是( )***形”,我还经常使用到因为。.....所以。......等语言。学生通过这些训练,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
本课练习的设计也有意识的划分了层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先找***形再想一想是从什么立体***形上画下来的,但是在拓展题的部分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兴趣,更可以提高练习难度,达到拓展的目的。
虽然整节课在环节上清晰,在实践中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练习的层次上也有所设计,但是作为数学几何内容的学习,还更应该考虑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这一点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在进行本节新课前,我依然让学生回顾了观察物体的方法——看,摸,闻。学生已经掌握得滚瓜烂熟了。
随后让同学们开启了小挑战模式,一起来“看谁摆得多”。在介绍比赛规则时,“平铺”这个摆放规则,加上一次示范,大家都理解得很到位,随后的课堂实验中没有学生将材料堆起来放。
挑战正式开始前插入观察每种材料的形状,大体情况都是先说了平面***,例如:乒乓球—圆形;橡皮—长方形;木块—正方形;螺母—六边形。指点到大家说的只是一个面,这是一个立体***形,才能够答出:乒乓球—球体;橡皮—长方体;木块—正方体;螺母—六棱柱。
开始挑战活动,在挑战活动中乒乓球和木块请每个班级请两组学生来摆放都是9个和16个,很直接的体现了它们的不同方向形状都相同,占据盒子的空间都相同,所以数量相同,但是想要学生得出这一结论时,一直感觉提问的方式不太如意,学生理解不到老师的点,回答结果都偏离了。
反而在第二部分挑战橡皮和螺母得出不同侧面占据空间不同,所以摆放数量不同,这一结论时还更容易,更直观。
今天的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板书问题,刘老师提到将猜测记录在黑板上,再根据实验来推翻各个推测,得出实验结论。倾听学生的发言,着重点在黑板上标记,进行及时的反馈。板书——课堂总结,敲重点。
本周上了《认识物体的形状》这一课,上完后感觉这节课比较简单,学生接受起来容易。
在这段时间,实验都是由我在投影仪下演示完成的,这节课的实验也是。我带了教材上要求的乒乓球,木块,橡皮以及螺母和一个方形盒子。在投影仪下让学生一起数能在这个盒子里放下多少个,然后指导他们把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这节课我觉得老师的提问很关键,要简洁清晰,我参照了教师用书上提供的几个提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它们分别是:在数完乒乓球和木块后,提问“为什么木块装的比乒乓球多?”;装螺母前提问“螺母会有几种装法”,装完后的提问“为什么竖着装比平着装的更多?”;最后提问“木块和乒乓球有其他装法吗?为什么?”。这节课比较简单,学生回答的也很准确。我觉得这几个问题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较大,很清晰,让学生容易把握关键点。
这节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我是跟着学生一起填,把我填写的结果投影在屏幕上,告诉他们应该填在哪里,结果在检查的`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小朋友把日期以及数字填错。哎,当低段的老师要耐心,再耐心啊!现在天气很热,更容易控制不住自己,但要时刻告诉自己多一点耐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深吸气,抑制住了自己跳动的太阳穴。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内容。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对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进行观察、研究,然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有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物体,通过实验,知道这些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要产生一种力——弹力,接着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对弹性、弹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材还安排有关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体系上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三年级的科学课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显指出:“通过科学课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所谓“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就是用积极的态度、理性的、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了解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是科学课最根本的目的。由此可见,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正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这节课当中试***体现贴近生活的科学教育。
一、着眼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
上课前,我对学生说 “桌上的球你们想玩吗?这是今天的科学课老师带给大家的礼物,希望这节课我们合作愉快。”学生玩了以后,让他们说喜欢哪一种球?理由是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了给学生“玩”,激发他们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实验器材一定要选择学生喜欢玩的物体。学生在玩了以后只能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说出自己的理由,对于弹性和弹力认识不清。这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学生在这些前有认知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正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启示,触动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着眼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
在做完分组实验后,学生普遍将实验器材分为三类:“尺子、弹簧、皮筋、海绵”归为一类,理由是它们在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了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油泥”归为一类,原因是撤去外力后它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烧瓶”归为一类,原因是他受到外力后形状没有发生改变。这时,教师需要用演示实验证明烧瓶发生了微小形变。微小形变的实验器材的准备颇费周折。首先,我按照教材中的设计准备了反映微小形变的实验器材:三枚硬币。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这一实验设计存在不足。实验是将1号、2号、3号硬币排在一条直线上,把1、2号硬币紧靠在一起,左手紧按中间的2号硬币,右手用力把3号硬币弹向2号硬币,结果发现在2号硬币没动的情况下,1号硬币被弹了出去。实验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是2号硬币发生振动弹出1号硬币,基本想不到是2号硬币在瞬间发生微小形变产生弹力弹出一号硬币。基于这一情况,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更能直观反映出微小形变的实验器材:在一个玻璃容器上方插一根细管,通过玻璃容器受力后细管中液面的升降反映玻璃容器的微小形变。
实验的现象也证明微小形变看的格外清楚,每次给烧瓶施加外力或撤去外力,温度计的液面都能上升或下降2 -3厘米。
在教学中注重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中挖掘出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寻求、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种持续发展的兴趣。
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们都投身于探求知识的活动中,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比较,***思考,互相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更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上述片段中,如果凭空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缺少空间想象力,必然会“闷”掉。因此,教师让学生边滚边玩边交流,学生的兴趣智能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操作中,不仅知道了各种几何体的不同滚法,而且对它们作了比较小结。如球的滚法,学生从具体的滚动方向中得出了“向四面八方滚”的结论。球和圆柱体能滚远,而圆锥和圆台滚不远。总之,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师是引导者、评价者。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要求更高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但不是放任自流。上述片段中,虽然第一和第二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不全面。但教师的一句话“如果不换方向,它能不能一会儿横着滚,一会儿竖着滚?为什么?”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再一次的思考中,思维接受碰撞,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如教师给圆台“戴帽子”,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圆台绕什么滚的难题。在“引”的过程中,教师还注意了激励评价“补充得很有道理”“说得真好”。教师的充分肯定,使学生敢想、敢说、敢猜测,形成了一种互相撞击,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氛围。
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上述片段中,学生动手操作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来讲,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化的表现,创造性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在行动中加以落实,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学生的主体。
《认识物体的形状》本节课是让孩子们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去认识物体的形状。
在进行平铺活动之前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平铺,我特别在活动之前借助投影演示了乒乓球的平铺方式,并告诉学生所有的物体一样高,不能有的高有的.低,不然就不叫平铺(为什么要这样解释是因为在第一个班上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为了让盒子填的满满的,于是把最后几个橡皮竖着放)一方面是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平铺,另一方面是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记录!结果在第二次平铺的时候有些小组又翻车了,因为在第二次平铺之前我给孩子们的问题是,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平铺方式,于是,我就看到了有些小组在铺正方体的时候把正方体的角斜对着放,留下的空间也就容不下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了,于是他们在记录单上记录的便是正方体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平铺结果是不一样的!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想在讲述平铺的时候关于平铺的概念应该多加一句,用尽可能多的这种物体把盒子填满,直到不能铺位置,在演示的时候也最好选择用正方体来平铺!另外,在第二次平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试着把这些形状转个方向,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平铺结果!
本周带着一年级孩子学习了《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学生对上课的内容很感兴趣。课堂学生的常规更好了,整体状态好,积极发言,参与度很高。
本课的研究目的:
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它占据的空间的。新课开始之前出示一些***形,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对前概念有了一定了解,本课探究活动研究就更简单了。
本课主要包括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把一些不同的物体放入同样的盒子中。
探究活动二:
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
在这两个探究活动的处理上,我并没有局限于课本的一些方法,而是让学生们开动大脑,尝试各种方法,因特殊时期,所以上课注重孩子们思维参与,他们说方法,我用他们的方法演示,所以本课特别是在探究活动二中,孩子们打开脑洞,想到了很多方法。在橡皮擦的摆放上更是想法很多,从不同的面摆放。这个部分不知道老师们在上课时是怎么处理的,有些孩子长的.那面立起放,但是超出了盒子的空间,不知道大家这种算不算呢?
通过前面探究活动实验,孩子们对最后一部分研讨:
同一种物体的两***铺方法,结果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孩子们积极发言,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本课参与度,孩子们不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孩子在参与中。这样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课堂,我很喜欢,希望孩子们一直保持探究的兴趣。
《物体的形状》是一年级上第4单元识别***形的教学内容,这一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立体***形的认识,第二课时是平面***形的认识。设计平面***形这一课时时,我力求让学生通过整节课的学习知道物体的表面,通过动手画一画积木块的表面认识平面***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形,并且理解曲面不能被画下的原因。
整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把积木块的表面画下来,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形转变成了新认识的平面***形,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的帮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形。在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在画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了,正方形既可以从正方体上画下来也可以从长方体上画下来,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画一画球的表面时,有个别学生发现画不下来,这时我又引导他们发现了圆柱体的曲面也画不下来,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了立体***形的曲面是画不下来的,再次
证明
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在教学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师在示范怎么把立体***形表面画下来时,应注意作***的细节,平面***形都是由线段围起来的***形,要让学生有几何思想的渗透。
这节课的另一设计在于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上,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也不会“说一说”,所以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逐渐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比如回答问题是要回答完整,“我是从(什么形状)积木块的(那个)面下了这个***形”、“(什么物体)的表面是( )***形”,我还经常使用到因为......所以.......等语言。学生通过这些训练,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
本课练习的设计也有意识的划分了层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先找***形再想一想是从什么立体***形上画下来的,但是在拓展题的部分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兴趣,更可以提高练习难度,达到拓展的目的。
虽然整节课在环节上清晰,在实践中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练习的层次上也有所设计,但是作为数学几何内容的学习,还更应该考虑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这一点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3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3223506661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