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水稻和小麦的不同外形特征,能初步区分水稻和小麦。
2、通过摸、捶、捣等操作活动,体验探究和发现的快乐。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水稻哥哥和小麦弟弟的***片、PPT、
2、研钵人手一份、麦子和稻子的实物。
3、稻子和麦子的观察比较统计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水稻哥哥和小麦弟弟欢快出场:小朋友们好!我是水稻哥哥,我是小麦弟弟,今天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游戏——找不同,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吗?
二、出示PPT,观察比较水稻和小麦的不同外形特征,进行集体记录。
1、观察***片:大家看大屏幕!这是我们的生活照片,大家仔细看一看,找找我们俩有什么不同。
2、幼儿仔细观察***片,对比找出水稻和小麦的不同。
(1)引导幼儿观察水稻和小麦的不同:先看看水稻哥哥和小麦弟弟站的姿势一样吗?(水稻弯弯的;小麦直直的)它们身上还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小麦上面长着长长的、尖尖的象针一样的麦芒)
(2)比较果实生长排列的不同:那再看看它们的果实是怎么排队的?(水稻是一簇一簇的紧挨在一起的,小麦是一对一对地并排站着的。)
(3)小结:小朋友真厉害,从照片中一下就发现我们俩站的姿势不一样、果实排队也不一样。
三、实物投影稻子和麦子实物,幼儿再次观察探究并进行记录。
1、出示实物投影:这是水稻哥哥的果实——稻子,这是小麦弟弟的果实——麦子!稻子和麦子颜色相同吗?(发现稻子是金黄色的,麦子是土黄色的)
2、出示贴有标记的实物,鼓励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比较两者的不同。
(1)摸一摸:小朋友各取几粒稻子和麦子在手上摸一摸,比较一下感觉一样吗?
(2)看一看: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凑近看一看,它们的身体长的一样吗?
(3)交流:谁来说说稻子、麦子摸上去的感觉一样吗?它们的身体一样吗?
(4)小结: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稻子摸上去有点毛毛的、很粗糙,麦子摸起来光光的;稻子两头尖尖,麦子有点椭圆、肚皮上还有一条小裂缝,那是它摔伤留下的伤疤。
四、操作活动:运用研钵探索稻子去壳后的变化。
1、师:老师有个新发现!稻子身上还裹着一层外壳呢,你们猜猜,稻子去壳后会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师:老师这里准备了去壳工具——研钵,小朋友放几粒稻子在研钵里,捶一锤、捣一捣,看看去了壳的稻子到底是什么样。
3、幼儿进行稻子去壳的操作,教师注意指导孩子的方法,及时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操作的变化。
(1)交流:谁来说说自己有什么新发现?
(2)小结:原来稻子去壳后就是一粒粒白色的大米,有的小朋友还把大米捣碎成了白白的米粉了。
五、迁移生活经验,了解稻子和麦子加工后的食品。(展示网络***)
1、师:谁知道白白的大米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出示***片:米饭、白粥、蒸饭)米粉可以做什么?(出示***片:团子、水糕、年糕)
2、师:这些是稻子加工做成的食物,老师这里还有麦子去皮加工后做成的食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出示***片:面包、面条、烧饼、油条)
3、小结:今天我们和水稻哥哥、小麦弟弟玩了有趣地找不同游戏,知道了它们有那么多不一样的特征,还知道它们可以做出许多不同地、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除了***片中的这些食物生活中还有很多呢,小朋友以后可要多吃点,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帮助哦!
六、活动结束
师:水稻哥哥、小麦弟弟今天和大家玩得很开心!想要和你们再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走!我们一起去换个地玩吧!
活动目标:
1.了解麦子的生活过程,认识小麦食品。
2.简单了解几种麦秆工艺品。
3.感知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小麦的生长过程》课件,麦秆工艺品。
2.成熟的一麦一捆,麦粒许多
3.麦粉制食品多种,面板,发酵好的面团。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谜语导入:
1.师:宝贝们,你们猜过谜语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猜谜语,好吗?
秋天撒下粒粒种,冬天苗儿雪里藏,
春天返青节节长,夏天成熟翻金浪。
2.师引导幼儿猜出谜语.
二:出示实物,介绍小麦:
1.师: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特征和组成部分:根、茎、叶的形状。
①小麦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长的,细细的)
②小麦的根是什么样的?(须根)
③小麦的茎是什么形状的?(茎也叫麦秸,它一节一节的,空心的,摸起来很光滑)
④小麦的叶是什么形状的?(细长的)
⑤茎的顶端长的什么?(长着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
2.让幼儿了解小麦从播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
①利用课件讲解:
(这是小麦种子,秋天的时候,农民伯伯把小麦种种在地里。小麦种发芽长出幼苗,冬天来了,雪下得很大,小麦藏在雪里睡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麦长得绿油油的,慢慢长大拔节,再慢慢地抽穗。到了夏天,小麦慢慢地变黄了,成熟了,农民伯伯开始收割。)
播种→麦苗→拔节→抽穗→成熟→收割
②幼儿动手操作小麦从播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课件,巩固小麦的生长过程。
1 2 3 4 5
播 麦 拔 抽 成
种 苗 节 穗 熟
③农民伯伯种下种子以后还要做的动作:
浇水→施肥→锄草→打农药→收割
④观察***片;
(1)告诉幼儿从前的时候科技不发达,农民是用镰刀割小麦,然后摊在马路上,把麦粒从麦秸上脱下来。
(2)放收割机割麦的画面,告诉幼儿现在科技发达了,人民用收割机割麦子,方便快捷。
三.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师:农民伯伯收下的小麦都去哪里了?(淘洗,晒干,去小麦加工厂把麦粒磨成面粉,然后制作各种食品)
1.出示各种麦粉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些都是麦粉做的。(馒头、方便面、包子、煎饼、各种点心)
2.大家一起尝尝各种小麦食品。
3.出示***片及麦秆工艺品单了解几种麦子麦秆工艺品。
4.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各种小面食:如小面头,小花卷,小包子等,并把各种制作好的'各种面食作品收集起来,等下课后送至伙房蒸熟,和其他班的小朋友分享。
四:在《悯农》的古诗中,告诉幼儿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萌发让幼儿爱惜粮食的感情,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剩饭,不掉饭粒,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设计
我们种植园的小麦在孩子们的照料下成熟啦!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但参加农事劳动机会却非常少。为了让他们感受、体会一下劳动过程,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我们为本次活动作了的准备。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麦是粮食作物,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
2、认识用于收割小麦的劳动工具:镰刀、连杆、筛子等。
3、体验劳动的快乐,教育幼儿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镰刀、剪刀、竹篮、连杆、小筐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学说:金灿灿的麦穗。
2、认识劳动工具:镰刀
3、观察老师和保育员收割小麦过程,并作模仿动作。
4、打麦穗
认识劳动工具――连杆
组织幼儿观察炊事员爷爷打连杆,幼儿学习用连杆打麦穗。
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将麦子从麦秸里分离出来。(风扬、用电风扇吹、用筛子筛等。)
5、麦子的用途
(1)收藏部分麦穗、麦秸用于制作。
(2)将收获的小麦送到粮店换成面粉。(家园合作:有条件的家庭可带幼儿观察小麦加工成面粉的过程)
(3)将面粉部分投入“巧面馆”用于游戏、制作面制品。
(4)大部分面粉送到厨房,请炊事员做成面制品:面条、饺子等食用、品尝。
目标:
1、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准备:
1、本地的农作物实物小麦若干。
2、小麦的生长***片。
3、一些由小麦制成的食品。
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我们到田野里去春游,看到了农民伯伯的田里种了哪些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
2、认识小麦。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师:我们来看看小麦的样子。
幼儿观察小麦实物,讲述小麦的外形特征。
教师总结: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观看***片,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4、了解麦子的用途。
教师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提问:麦子最后结出的小麦有什么用呢?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师: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折一个小船,让小船在水里自由航行。
幼儿学习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知道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6、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观察成熟时期的小麦,体验农民收获粮食的辛苦。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区分麦制品食物与其他农作物制作的食物。
3.体验用肢体语言演绎小麦生长过程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难点:能利用各种感官区分麦制品食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小麦的各部分名称。
物质准备
课件;音乐;米饭、花卷、贴饼子、豆腐四种食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开火车》引入。在音乐声中,教师做开火车的动作入场:小朋友们好,我是“探索号”列车的列车长,今天想邀请小朋友们乘坐我们的列车开往麦田,探索小麦的一生,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二、基本部分: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上周李老师带着小朋友们观察了我们一起种植的小麦,发现在屋里种的和在外面种的生长速度不一样,小朋友们也说了很多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那我们现在到达了麦田农场,你们想看一看小麦是怎样生长的吗?
(二)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1.看一看:播放视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说一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小麦是怎样生长的?经过了哪些过程?
3.演一演:肢体演绎《我是一粒小麦种》。
(1)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
(2)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模拟种子生长过程。
(三)了解小麦的用途。
1.提问:农民伯伯收下麦子后都去哪了呢?
2.带领幼儿认识面粉和面食。
3.了解部分麦秆工艺品。
(四)能够区分麦制品食物。
1.猜想:教师出示食堂制作的米饭、花卷、窝头、豆腐四种食物,请幼儿猜一猜谁是由小麦制成的,并用投票的方式每个幼儿将四种食物贴到对应的农作物(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旁。
2.验证: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区分这些食物(看、闻、摸、尝)。
3.游戏:农民伯伯找小麦。
(1)老师带上头饰当农民伯伯,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头饰当馒头、面条、饼干、豆腐、腐竹、大米粥、爆米花等食物。农民伯伯说:“我辛勤劳作的小麦被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他们都变样了,哪些是我种植的小麦呀?”幼儿说:“我是xx,我是您种植的小麦。”
(2)请幼儿带上头饰当农民伯伯,找一找哪些是自己辛苦种植的小麦。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平时吃的这些食物是由不同的农作物制成的,小朋友们还学会了用各种方法来区分麦制品食物和其他农作物制作的食物,那今天的午饭和晚饭,孙老师要考考你们,会让你们说一说饭菜里有没有今天学习的这四种农作物。
三、结束部分:
(一)懂得爱惜粮食。
复习学过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进一步感受农民的辛勤,更加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留下任务。
小朋友们,前段时间我们也种下了小麦种子,通过你们的照顾已经长得很高了,那接下来我们要一起验证一下,小麦的的生长过程是不是和我们今天学习的一样,我们把它的生长过程,各个时期的状态记录下来。等到成熟的季节我们可以一起收割,做出我们想制作的食物和手工。
(三)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的探索旅程就到这里啦,“探索号”要返程了,请小朋友们跟好哦!
活动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中,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麦的特征及用途。
2.知道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3.教育幼儿爱惜每粒粮食。
活动准备
1.***片:小麦
2.ppt课件:吃的面食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麦
教师:你们认识***片上的农作物是什么吗?你们见过小麦吗?在哪儿见的?
二、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1.出示***片,让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
知道小麦生长在土地里。
小麦的茎叫麦秸,空心、有节、光滑,麦叶狭长。
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象针一样的麦芒,麦穗上的麦粒整齐地排列着。
小麦未成熟时呈绿色,初夏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三、小麦可以怎么吃
1.你吃过小麦吗?
(可以让吃过熟麦穗的幼儿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2.小麦还可以怎么吃
ppt课件:好吃的面食
让幼儿知道麦粒磨成面粉可以做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油条、面包等等。
四、麦秸有什么用
通过***片让幼儿知道麦秸可用来烧饭、烧水,也可用来盖房子、造纸,还可编各种用品,
如:草帽、扇子、凉席子、草包等等。
五、爱惜粮食
1.引导幼儿了解农民伯伯收割麦子的情景。
观察***片
农民伯伯收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时汗水直淌,满脸是红的、衣服是湿湿的,非常辛苦。
2.让幼儿从中感受收割麦子是辛苦的,应当尊重农民伯伯的,要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伙房参观怎样制作面点。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劳动,以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能够按照小麦的生长顺序对相关的***片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一套、VCD光盘。
2、学具:实物小麦(每组一束)、每人一套小麦生长过程***片。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难点是知道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及其名称并为相关***片正确排序。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启发幼儿积极回忆所吃过的白面食品,初步感知小麦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请幼儿品尝好吃的面包,引出课题。
2、你都吃过哪些白面食品?(幼儿自由发言)
3、白面粉是怎么来的?
(二)展开:认识小麦及其生长过程
1、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后提问:你现在看到的小麦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几部分组成?
2、小麦什么季节种?什么季节收?
3、从种到收,小麦都有哪些变化呢?
4、组织幼儿观看影像资料,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经验。
5、请幼儿尝试按顺序给小麦的生长***片排序,并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排列。(教师巡回指导)
6、运用影像资料和学具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小麦的七个生长阶段及其名称。
7、运用录像激发幼儿从小热爱科学、尊重农民劳动,以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三)结束:欣赏教师舞蹈《好收成》,自然结束。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活动重难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活动准备:
1、准备一整棵小麦,课件(麦粉制成的食品、麦秆制品、小麦生长过程挂***一幅)。
2、准备录音机、磁带、头饰等。
活动内容:
一、开始部分:
以变魔术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麦的组成部分:根、茎、叶、麦穗。
2、出示挂***,结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麦子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⑴ 小麦在什麽季节播种?(秋季)⑵小麦在什麽季节收获?(春末夏初)小结:秋天农民把麦子播种在地里;第二年春天麦子长的绿油油地;到了夏季,麦子抽穗开花、结果,麦粒由白变黄,由软变硬,说明麦子已成熟,农民伯伯要开始收割了。
3、找一找,说一说。面粉能制作出什磨食品,你还知道小麦的其他用途吗?了解麦子的用途。小结: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秆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戴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我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我是麦爷爷的孩子。”……
5、联想活动:在夏季里,小朋友还见过那些粮食作物?(豆子等)
6、思品教育:听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画内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悯农》的含义,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
3、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1、准备教师自画***一幅。(***画内容:炎炎烈日下,两位小朋友在麦茬地里,手挎篮子,弯腰捡麦穗的情景。)
2、提前与农民伯伯联系好收割后的麦田。(幼儿园附近)
3、准备彩笔、画纸等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出示教师自画***,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并讨论:你从***中看到了什么?都是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
幼儿观察讨论实录:
文哲:“我看见***上画的是火红的太阳,还有两个小朋友在捡东西。”
迎新:“我看见***上小朋友的手里提着篮子,像是在田地里捡垃圾。”
会筝:“不,他俩好象在找蚯蚓,因为我爷爷钓鱼就用蚯蚓当鱼饵。”
我听到这里感到一阵心酸,我们农村孩子怎么看不出小麦穗呢,难怪把饭菜倒掉。于是把麦穗头用黄色水彩描了一边。
聪明的苗苗立刻举手说:“老师,我看出来了,他们这是在捡麦穗,因为星期天我跟奶奶到小麦地里捡过麦穗呢!”
师:“对!他们是在捡麦穗,你们观察的都很仔细。”
凤琪:“老师,捡麦穗是件不好的事。”
师:“为什么?”
凤琪:“因为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时,看见有几位奶奶在小麦田捡麦穗,麦田的主人吵了她们一顿,还不让她们捡呢!”
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你们说捡麦穗到底对不对,行不行呢?”
苗苗:“老师,我认为对。因为我奶奶说可以用捡到的小麦换西瓜呢!”
凤琪:“你认为对,那么为什么那块麦田的主人不让那几位奶奶捡呢?”
笑笑:“我知道,那块麦田的主人也想捡麦穗,她不想让别人捡走她地里的麦穗,对不对?老师!”
师:“可能是吧!老师还捡过麦穗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这幅***画的是两位小朋友在烈日下帮爸爸妈妈捡麦穗的情景。通过你们的讨论,老师认为你们说的都不错,捡麦穗本身是件正确的、有意义的事,因为我们国家有一个光荣的传统——让颗粒归仓。”
师:“你们想不想捡麦穗?”
幼儿齐回答:“想。”
师:“老 师已经和农民伯伯联系好了,现在,我们去帮他捡麦穗好吗?”
“好,好......”他们高兴得跳起来。
2、实践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预先定好的麦茬地里,让他们排成横队自由结伴,两人一垄(同时告诉他们不要踩坏玉米苗)我们一边捡一边讨论。
活动实录:
师:“小朋友,谁知道《悯农》这首古诗?请你说一说。”
文哲:“我知道,《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力皆辛苦。’”
同时,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起来。
师:“你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迎新:“这首诗的意思是把碗里的
大米饭都吃完,一粒也不剩!”
会筝:“就是不能把馒头扔掉。”
师:“你们知道馒头是怎么来得么?”
风琪:“就是用面粉做成的。”
师:“面粉除了能做馒头,还能做什么食品?”
凤琪:“还能做面包、油条、麻花、蛋糕等等,还有很多呢!”
师:“那么,面粉又是怎么来得呢?”
苗苗:“面粉是小麦做成的。”
师:“你们知道小麦是怎样长出来的吗?”
会筝:“就是撒上撒上种子浇上水就长。”
苗苗:“长出麦苗后还要施肥、打药呢!”
教师捡起一棵小麦向幼儿介绍小麦的一生,同时告诉他们农民伯伯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管理的。
这时幼儿的脸上出了汗,趁此机会让幼儿体验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是不是要付出很多劳动呀?所以呀,我们要把麦穗一颗一颗捡起来,让它们颗粒归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能把碗里的饭菜倒掉了。我们要惜粮如惜金呀!”
颗粒归仓:把捡到的麦穗交给农民伯伯。
活动结束
幼儿把实践活动中捡麦穗的情景、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把作品布置在展板上,利用离园时间让幼儿自己向家长说明***意。
课程设计由来:
现在正是农村的“收麦时节”,市区的幼儿无法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不懂农民的辛苦劳动,在幼儿园综合活动中班有活动《美丽的田野》,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绿色的田野”,初步认识到麦苗,而到了大班上学期有活动《金色的田野》,了解有哪些农作物丰收,而本活动《小麦成长记》更为详细地帮助幼儿了解麦子是怎样成长的。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麦从播种到丰收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是怎样从田地里收割的。
2.知道小麦能制作出哪些食品,大家品尝,懂得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1.《小麦成长》的课件。收割工具:镰刀***片、收割机割麦的画面场景。
2.成熟的小麦一捆,麦粒一碗。
3.小麦做出的食品:馒头,面条,花卷,饺子皮,煎饼,大饼。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麦吗?你知道它长什么样子吗?引导幼儿说一说。
二、观看《小麦成长》课件
1.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
师:
①小麦的外型是什么样的?(长长的,细细的)
②小麦的根是什么样的?(须根)小麦的茎是什么样的?(茎秆直,空心,有节。)小麦的叶是什么样的?(细长)
2.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师:小麦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
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收麦,叫夏收。
3.出示成熟的小麦一捆,引导幼儿观察其根、茎、叶,并仔细观察麦粒。
师:
①观察根、茎、叶,幼儿用自己的语句表达出来。
②麦粒是什么样子的?(黄色,椭圆形)
③分组发放麦粒,供幼儿观察。
4.小麦是怎么样从田地里收割的。
①出示镰刀***片,告诉幼儿以前的时候科技不发达,农民是用镰刀割小麦,然后摊在马路上,把麦粒从麦秸上脱下来;
②播放收割机割麦的画面,告诉幼儿现在科技发达了,人民用收割机割麦子,方便快捷。
三、出示小麦制作的食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谈话,探索小麦制作的食品有哪些?
①师:你们知道小麦可以做成什么食品吗?
②幼儿相互讨论,请个别幼儿回答。
(馒头,面条,花卷,饺子皮,煎饼,大饼。)
2.教师讲解小麦是怎样制作成各种食品的,幼儿倾听。
师:小麦成熟后,淘洗,晒干,去小麦加工厂把麦粒磨成面粉,然后制作出各式各样食品。
3.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出示准备好的馒头,面条,花卷,饺子皮,煎饼,大饼,幼儿知道他们各自的名称。
4.大家一起尝一尝。
幼儿品尝各种小麦食品。
四、结束:谈话,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萌发幼儿爱惜粮食的情感。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活动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
2、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3、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
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片挂在幼儿胸前)。
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
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通过儿歌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
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动忙,
大家都要爱惜粮。
五、延伸活动:
幼儿园可适当组织幼儿到麦田参观或参加拾麦穗的公益劳动,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加深节约粮食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成果,知道不浪费。
2、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小麦生长挂***一幅、小麦头饰。
活动建议:
一、出示小麦生长挂***。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麦的组成部分,认识根、茎、麦穗的形状。
二、了解麦子的播种和生活状况。
三、游戏“麦爷爷的孩子”。请一名幼儿戴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四、教师总结:
小麦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他们很辛苦,我们应该做到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爸爸、妈妈平时给我们做的饭,我们平时看的书,玩的玩具等都是成人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不能浪费别人的劳动成果。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1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960082643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精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精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