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科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24 22:08:46 阅读: 评论:0

昆虫科学教案

昆虫科学教案

昆虫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整理的昆虫科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昆虫科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三、教学过程:

(一)捕捉昆虫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昆虫运动会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三)饲养昆虫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四、教学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昆虫科学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孩子爱观察,有好奇心,积极动手动脑的习惯和互助合作。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昆虫标本、***片等资料,师生共同布置“昆虫王国”区域角。

2、对一些常见昆虫的名称,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3、‘朋朋“的***片,昆虫及其它动物卡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故事《一份招聘启事》:朋朋收到昆虫王国的国王的一封信,国王有一件事想请他帮忙!朋朋收到这封信感到有点为难了,因为他看不明白这封信的意思,所以想请你们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信写了什么!

破译招聘启事:出示***夹文的招聘启事,让幼儿讨论猜测(原文:森林里要成立一支昆虫保安大队,希望昆虫前来报名)。给幼儿分组讨论(2分钟)

“请孩子们看看招聘启事上面说了些什么?”请各组幼儿回答讨论。

“朋朋把招聘启事出去之后,有很多小动物来报名了。我们来看看谁来报名了!”出示“报名者”让幼儿认识昆虫及其它动物的名称。“这么多的小动物来报名,朋朋又发愁了,到底谁符合这个招聘条件?”

(二)区分昆虫与非昆虫,了解昆虫的主要的特征。

1、揭开第一个条件,让幼儿猜测。‘我们这个招聘是要招什么啊?希望谁来应聘啊?(昆虫)。那这些来报名的`小动物里谁是昆虫啊?

2、出示昆虫***片,请幼儿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你们见过哪些昆虫?请幼儿回答。到底你们说这些小动物是不是昆虫呢?前几天我们都看过骏骏带来的一本书《朋朋昆虫王国历险记》,朋朋在昆虫王国里遇到的哪些昆虫啊?(蚂蚁、蚁狮、蚜虫、蝗虫、蝴蝶、屎壳郎、螳螂)。这些都是昆虫,现在请你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地是长得一样的呢?(2分钟),然后请幼儿回答。

3、请幼儿讨论并做分工合作作记录,并向幼儿讲解怎么样作记录。

4、教师小结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一对触角,头胸腹,分三段,六条腿。

(三)成立昆虫保安大队。

“现在我们来看看谁符合这个条件!”宣布昆虫保安大队的名单,并以开庆祝会的形式结束。

昆虫科学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2、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二、活动准备

1、昆虫头饰、昆虫拼***四张,画架四个。

2、昆虫***卡若干,食物***卡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昆虫

1、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

2、请小朋友把拼***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4、提问: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5、教师: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卡。

(二)游戏《昆虫找食》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2、教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卡。

3、教师小结:小昆虫做得真好,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什么昆虫,你是怎样行动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请幼儿回答。

(三)益虫和害虫

1、教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幼儿找家。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昆虫科学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进一步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ppt: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动物的***片;小昆虫头饰若干;用于捉迷藏的道具若干。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原理以及方法。

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四、活动过程

1、游戏方式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那谁能来说一说捉迷藏是怎样玩的?小朋友们说的真完整,看来大家对这个游戏是非常的熟悉,怎么样,想不想玩啊?那不如我们现在就来玩玩这个游戏吧。

师:请小女生负责藏,小男生负责找。小女生可以藏在我们活动室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都挤在一起,这样很容易被发现哦。好了,小女生准备好了吗?请你们快速安静地走到自己选择的地方……好了,小男生出发吧,看谁能第一个找到小女生。

(根据现场情况,若女生全部被找出,就请男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位小朋友的?若有个别女生藏的隐蔽,没有被找出,那就请该小朋友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藏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藏?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师:这个小游戏真的太好玩了,老师小时候也经常玩呢,不过呀我还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不但我们喜欢玩捉迷藏,你们知道吗,小昆虫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呢,而且它们捉迷藏的功夫可咱们高明多了,不信你们看(播放课件)

2、寻找不易发现的昆虫

师:小朋友,这幅画面上藏着8种小昆虫,你们发现它们了吗?请你说出它的名字吧。(相对容易找出的昆虫)老师根据幼儿找到的昆虫数量,提问:8只昆虫中我们找到了x只,还有几只没有找到呢?(幼儿计算)咦,我好像听到什么声音了,快听,原来是竹节虫在说话,它说小朋友怎么还没有发现它们呢。快,大家再好好找找它在哪呢?(此处可根据情况适当引导)呀,竹节虫原来在这里啊。那么还有谁没找到呢?请小朋友们根据刚才的方法再找找(若幼儿找不出,教师就出示枯叶蝶、花螳螂等***片,引导幼儿根据***片来寻找)

3、老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师:这下我们总算把8只小昆虫都找到了,不过刚才我们为什么没发现这些小昆虫呢?为什么看不出它是一只昆虫?它们躲在哪里了呢?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联系?

根据幼儿回答总结:因为它与周围的植物颜色非常接近,所以不仔细就看不出它是一只昆虫。师:那昆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4、讲述科学小知识《捉迷藏的.昆虫》,认识昆虫的保护色。

教师配乐介绍: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非常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想办法保护自己,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此处放课件:介绍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虫)

你看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蝶就像一片儿破叶子,它停在树上和叶子非常像。小鸟飞过来,看不见它,就又飞走了。你再看看竹节虫,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看完课件提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小朋友,想一想,昆虫的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叫什么呢?

教师总结:昆虫本领真大,为了保护自己,它们会把身体变得和身边环境的颜色一样,我们把昆虫的这种本领叫“保护色”。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5、师幼交流,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师:在大自然中,很多昆虫和小动物都会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当然还有些小动物它们还有一些奇特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pt:壁虎、乌龟、乌贼、刺猬、变色龙、黄鼠狼)引导幼儿说出常见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根据情况总结。

师:怎么样,小动物们这种自我保护的本领是不是很厉害啊?在大自然中,几乎每种动物,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的敌人,不过呀幸好这些小动物,小昆虫都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方法。小小的昆虫都能用如此聪明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那我们伟大的人类当然就更不能落后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啊生活当中我们人类也模仿了小动物“保护色”的本领而设计出了迷彩服,大家看(******迷彩服的***片)他们是谁?为什么要穿成这样?他们脸上是什么?为什么要化成这样?

教师总结:原来******为了保护自己,迷惑敌人,他们就利用了昆虫的这种“保护色”的本领来掩饰自己,使敌人不容易发现咱们。除此之外呢,******作战时用到的坦克还有在野外住宿用到的帐篷都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设计的(引导幼儿观看***片)。看来“保护色”这个本领不但能保护小昆虫,而且对我们人类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不如,我们就利用小昆虫的保护色这个本领来玩个游戏吧。

6、游戏“小昆虫做迷藏”巩固昆虫保护自己的本领

师:老师这里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头饰,有小昆虫也有花朵、大树之类的,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随音乐跳舞。(创设情境,老师扮演小鸟)当小鸟出现时,小昆虫要立刻藏起来。(找一种与自己衣服颜色相近的东西或衣服相近的伙伴可以拥抱一起,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戴头饰选择相应的地方藏起来。)

两遍游戏之后讨论:刚才小鸟为什么都没有发现咱们?你藏在了哪?为什么要藏在那儿?

7、活动延伸

结束:刚才我们都是用了保护色保护了自己,其实啊有关于小动物和小昆虫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请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继续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吧。

活动反思

纵观本次活动,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目标层层递进地展开。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从幼儿的参与情况及其反应来看,本次活动设定的目标还是比较合理的,幼儿也都能达到预设目标。这个活动所传授的知识点,由于幼儿平时接触的比较少,所以他们比较感兴趣;另外活动中课件的制作、电脑的使用,都能很好地吸引幼儿,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幼儿的参与性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再次利用游戏将本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提升,并与开头的游戏相呼应,使幼儿在愉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预设目标要求。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乐趣。当然,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活动过程中,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幼儿答案,没有让幼儿尽情地回答;环节设计方面,感觉还是不够新颖,这些都需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继续完善。

昆虫科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 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教学难点】用***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导入:

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1) 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1) 师: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 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

实践活动: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

教学后记:

昆虫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画有各种昆虫的***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8-29页

教学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打一动物)

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aaa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 《虫儿飞》。

教学延伸:

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教学反思:

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昆虫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虫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知道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蜻蜓

2.课件:动画片-蝴蝶

3.课件:正确找出昆虫的名字

趣味练习

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那些昆虫吗?请你说一说。

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更多的秘密吗?

二、观看动画片:蝴蝶

1.动画片中的昆虫叫什么名字?(蝴蝶)

2.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头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队翅膀?有几对脚?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三、ppt课件:蜻蜓

1.还知道哪些昆虫?

2.观看各种蜻蜓

蜻蜓长的什么样子?

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

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3.蝴蝶和蜻蜓它们共同的名子叫什么?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有些昆虫(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如蚊子。)

四、初步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蝴蝶在幼虫时有吃嫩菜叶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ppt课件--了解蝗虫

通过观看了解,蝗虫是危害庄家的害虫。

五、讨论怎样对待昆虫

1.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2.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

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使害虫无法生存等。

昆虫科学教案8

教学理论依据:

《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活动将昆虫拟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戏中”,本活动以游戏为主线,让孩子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新知识。同时科学是严谨的,因此活动中的材料多为实物原型。昆虫的自卫防身方式通常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三种,鉴于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只选择了其中一种“保护色”,其他的知识留待以后探讨。

教学策略:

1、采用观察法和语言交流,引导幼儿对已有昆虫的经验进行梳理。

2、通过捉迷藏游戏,寻找有保护色的小昆虫。

3、通过录像,直观的呈现昆虫自我保护的本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及其作用;

4、采用讨论和直观法拓展,激发幼儿探究更多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5、采用游戏操作法,巩固对保护色的理解。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枯叶蝶、螳螂、竹节虫三种昆虫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难点:理解“保护色”。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捉迷藏的昆虫》

2、录像:《昆虫的保护色》《动物的保护色》

3、音乐:《春天》《清晨》

4、背景***四组,动物***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昆虫***片,梳理幼儿已有经验。随着音乐《春天》表演入场。

出示昆虫***片,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这些昆虫你在哪里见过?

2、寻找昆虫,探究保护色的秘密。

(1)出示幻灯片,请幼儿寻找躲藏的昆虫——枯叶蝶、螳螂、竹节虫。

(2)讨论它们身体的颜色和藏身地颜色的关系。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观看视频《昆虫的保护色》。

(2)讨论保护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虫有保护色。

4、经验拓展,了解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办法。

(1)提问:还有哪种动物有保护色?

(2)观看课件:动物的保护色。

5、分组操作:游戏——帮小动物躲猫猫。

幼儿分成四组,将小动物***片放到适合其隐藏的背景***上,然后老师来找小动物,进行纠错和交流。

活动延伸:在***书区投放相关***书、资料,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昆虫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了解不同昆虫的食物。

了解昆虫的动作姿态。

在活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几种常见昆虫的食物***卡数张,如花(蜜、粉)、小虫或食物碎屑灯。

活动过程:

一一拿出昆虫***卡,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这些昆虫的动作姿态是怎么样的呢?

--鼓励幼儿模仿其动作。

--这些昆虫平时吃的食物是什么?(如蜜蜂和蝴蝶吃花蜜、蚂蚁吃食物碎屑、蚱蜢吃小虫等)若幼儿不知道,教师可以加以提示玩游戏"昆虫运动会"--昆虫王国将邀请小朋友参加昆虫运动会。

--介绍游戏的玩法:教室(运动场)的两端分别是起点和终点,在终点放置昆虫食物***卡。

--将幼儿分成数队,如蜜蜂队、蚱蜢队、蚂蚁队,请幼儿戴上头套。

--哨音开始,各队第一位幼儿模仿所扮演的昆虫动作,走到终点,并找到该昆虫所吃的食物***卡带回起点,然后下一为幼儿戴上头套出发。

--按照此方式活动直到所有幼儿都轮完,最先轮完的一组获得优胜。若幼儿有兴趣,该游戏可多次重复。

教学反思:

多元整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内容我们也把学习活动的内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有机整合,把孩子对昆虫积累的经验和对体育运动有那些等方面经验的收集进行有机整合,使孩子对两个不同的内容出发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便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活动目标也是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把对昆虫特征的感知与不同运动的操作的'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孩子在思索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观察昆虫的特征,还要寻求不同运动的玩法,通过观察比较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样的运动更能适合这个昆虫参加比赛。还有组织形式的有机整合,活动中通过集体交流、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的有效运动,使得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积极表现得欲望,使得孩子的一有经验在活动中通过老师的梳理、提升得到全面的发展。

昆虫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竹节虫、螳螂等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保护色”“拟态”的含义。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兴趣,感受动物生存的奇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动物自我保护调查表》,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储备。

2、材料准备:课件、昆虫***片、昆虫操作卡、仿真昆虫、游戏场景(大树、草地、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拟态”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难点:能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

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

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

***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2)集中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分析发现昆虫的体表颜色及体型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

原来每幅***里都藏着一只小昆虫啊,你觉得谁藏的最好?谁有什么新发现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

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5、游戏“昆虫小侦探”,在躲藏和寻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昆虫的“伪装术”,产生探究的兴趣。(游戏中感知、体验)

昆虫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认识它们吗?藏在哪里不容易被发现呢?

这里有大树、花园和草丛,请一组小朋友帮昆虫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另一组小朋友来做“昆虫小侦探”去找一找,然后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是在哪里发现的?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昆虫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仔细观察能正确辨认昆虫。

2、乐于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对昆虫有进一步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并出示课件***片,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上班,造出产品比糖甜。

提问:这是什么?(幼儿答对后出示蜜蜂的***片。)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提问:这是什么?(幼儿答对后出示蜻蜓的***片。)

师:小朋友们都猜对了,那你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

小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二、结合昆虫课件,引导幼儿认识昆虫的基本特征。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蜜蜂***片。

提问:请你们仔细看看蜜蜂,它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你知道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蜂巢)爱吃什么吗?(花粉和花蜜)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蜻蜓***片。

提问:蜻蜓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幼虫生活在水里,成虫后夜里在树枝上休息)爱吃什么吗?(蚊子、飞蛾、苍蝇等小虫)

3、出示更多昆虫的***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的***片,请你们仔细看看,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4、观看课件。

小结:原来昆虫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昆虫的身体都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昆虫的胸部长着三对脚,大多数昆虫背上都一般长着一对或两对翅膀;昆虫腹部包含着(生育健康网 birthhealth)生殖器和大部分的内脏,是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昆虫在成长过程中在外型上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成为成虫。

三、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幼儿辨认昆虫,能正确辨别出昆虫。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昆虫有哪些特征,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来看看,这些***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为什么?

教师出示***片,幼儿观察并与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及其原因。

总结:昆虫是一个大家族。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其他的昆虫,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还有哪些昆虫,再和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昆虫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能有创意的使用不同美工材料表现自己喜欢的昆虫。

体会***完成任务的快乐。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昆虫制作方法。

广告颜色、蜡笔、***画纸、筷子、粗毛线、椰子叶、陶土(或自制面团)、剪刀、白胶、水彩笔。

日常用品:牙刷、竹筷、叉子、汤匙、塑料袋、报纸。

活动过程:

情幼儿观看幼儿用书《昆虫大集合》,并一起讨论:

书上有哪些昆虫?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请幼儿选出自己想做的昆虫模型,并鼓励其进行***思考:用什么材料做?可以怎么做?

鼓励幼儿按昆虫的不同特征,尽情创作蝴蝶、蜻蜓类细长形的昆虫:用纸或塑料袋剪出蝴蝶形或其他昆虫造型,粘贴在日常用品如牙刷、竹筷、叉子、汤匙上,即可组成昆虫造型;再画上眼睛,装上触须,将更逼真。

运用圆形的'容器如冰淇淋、果冻盒子、贴上圆点和6只脚,就是瓢虫了。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材质进行制作,完成后大家一起分享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昆虫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巩固对常见昆虫名称和主要特征的认识。

2、培养观察辨别细节的能力,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利用各种工具在校园里捕捉过昆虫,和爸爸妈妈参观过昆虫馆。

2、材料准备:多媒体制作——昆虫小博士、昆虫小侦探***片数张或昆虫录像。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唤起回忆。

最近你们和爸爸妈妈参观了昆虫馆,请给大家介绍看到的昆虫名称。

二、学当昆虫小博士

1、挑战一:看阴影猜猜我是谁?

2、挑战二:躲起来猜猜我是谁?(出示昆虫局部明显特征)

(交流:天牛的触角是它们年龄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带刺的刀。瓢虫家族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虫是益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害虫等)。

3、挑战三: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亮眼睛一:快速看***片,合上***片回忆有哪些昆虫?

亮眼睛二:哪些昆虫躲在里面?

亮眼睛三:再次打开***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种昆虫?

4、挑战四:从以下***片中猜一猜什么昆虫会和它们在一起?

(出示花、雷鸣记号、灯泡,猜出蜜蜂、蝴蝶、萤火虫等昆虫。)

为自己当上昆虫小博士而高兴。

三、建造昆虫馆

1、昆虫是个大家族,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名称,可是家族成员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从以上昆虫中归纳发现昆虫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贴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虫馆里来了许多虫子,有一些不是昆虫也混在里面,请小博士把它们找出来。

(教师将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独角仙、蜗牛等都放进原来出示的昆虫中,请幼儿分别把不是昆虫的虫子找出来。)

4、共同对照检查对错,说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虫的朋友告别:“对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虫馆。”

(例如:蜘蛛八条腿、蜗牛没有腿都不是昆虫,蜜蜂符合昆虫的'特征要求,是昆虫。)

5、虫馆开馆。播放录像,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昆虫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2、了解昆虫眼睛的有关常识。

3、能比较不同眼睛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名画欣赏《大眼瞪小眼》

2、画家介绍、画作欣赏

3、各种昆虫眼睛的***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幼儿用书封底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t:画面里有什么昆虫?

t:小朋友来看看他们是长什么样子的啊?

t:一般在什么季节能看到它们?

t:动动小脑筋来猜一猜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集体讨论。

二、参考幼儿用书后的(附1)(附2)。介绍画家的特色,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画家。

t:小朋友来仔细看看***片,看看它们的眼睛长在哪里?

t:是什么样子的?

t:它们的翅膀是什么颜色的?

t:你还看到了什么?

幼儿集体讨论。

三、出示各种昆虫的眼睛的***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昆虫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

t:小朋友来看看这些昆虫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

t:苍蝇和蜻蜓的眼睛很大,占据了头的大部分。如果我们人的眼睛也占了头的大部分的话,那该是个什么样子啊?(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来给幼儿一个直观形象)

t:昆虫的眼睛颜色,形状一样吗?

t:眼睛上有睫毛、眼皮吗?会眨眼睛吗?

t:眼睛的位置和我们一样吗?

t:昆虫的眼睛都是两个吗?

教师总结:昆虫的眼睛是复眼,不是一个单个的眼睛,而是许许多多的小眼组成的,视力特别好,但看东西是一格一格的。(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来)

四、活动结束。

昆虫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探秘昆虫世界,激发对昆虫探索的兴趣。

2、认识蝴蝶标本,欣赏蝴蝶标本的美。

3、户外探秘昆虫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蝴蝶视频,蝴蝶标本若干,供涂色的蝴蝶若干,帽子、长裤、显微镜等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做蝴蝶飞的动作,请幼儿猜猜教师模仿的是什么动物?(蝴蝶)

——师:谁见过蝴蝶?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翅膀很大、颜色鲜艳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蝴蝶王国,参观蝴蝶。(教师播放蝴蝶的视频)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蝴蝶?

二、欣赏蝴蝶标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美丽的蝴蝶标本,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逐一出示蝴蝶标本,让幼儿欣赏,然后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蝴蝶标本。(引导幼儿从颜色、体形、翅膀、***案等方面描述)

——教师将蝴蝶标本全部展示出来,请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小结:蝴蝶种类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最多。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品种的分布,它们都非常的漂亮。很多蝴蝶爱好者会搜集各种各样的蝴蝶,把它们制作成标本长期保存。

三、探秘昆虫世界。

——师:大多数的昆虫包括蝴蝶都生活在户外,有些生活在森林里,有些生活在草地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昆虫,看看它们生活的`环境吧!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①带上捕捉网、塑料瓶、放大镜等工具。②戴上帽子,穿上长裤,防止蚊虫叮咬。③不要伤害益虫。观察昆虫时不要大声说话,要轻轻地移动,以免吓跑了它们。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探秘昆虫!(探秘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活动应变

第三部分“探秘昆虫世界”可以单独安排一个活动,也可以变成亲子户外活动,带幼儿到户外探寻昆虫。

活动延伸

1、制作蝴蝶标本: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现场制作一个蝴蝶标本。

2、画蝴蝶。

区角活动

科学益智区:教蝴蝶标本放在区域内,供幼儿欣赏。

美工区:请幼儿给蝴蝶“穿新衣服”。

环境创设

将幼儿涂好色的蝴蝶贴在教室作品展示区。

家园同步

1、家长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蝴蝶的照片,适时给幼儿讲解,开拓视野。

2、带幼儿参观“蝴蝶谷”。

随机教育

户外互动,幼儿要特别注意安全,穿上长袖衣服,防止蚊虫叮咬。

相关链接

标本的意思: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处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等。

昆虫科学教案1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

1、(出示挂***)

***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

(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

(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三、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

(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活动反思】

有爱心的小安妮因为喜欢昆虫,而去收集死去的昆虫和蜕下的皮,给昆虫自由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梦中,自己都变成昆虫,感受当昆虫的乐趣,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出对昆虫的喜爱。为了让孩子了解昆虫,课前让孩子们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来。

1、注意学法的指导。紧扣 “爱”字,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爱”字贯穿全篇课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突出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在第二课时教学3——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展开学习。首先,我让学生勾画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写安妮怎样做的句子;然后,具体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样喜欢收集昆虫的;最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后面的内容。

2、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指导写作,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在具体的写法,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能够进行仿写,通过检查可以证实大部分孩子学会这一写法。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整篇文章都是围绕我喜欢昆虫来写,但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方面。

小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昆虫科学教案17

【设计意***】

动物,是幼儿所喜爱的,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幼儿对动物有很大的探索欲望。同时中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有所欠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因此我借助《昆虫捉迷藏》这一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激发幼儿探究动物积极思考的愿望。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 “动物捉迷藏”的游戏,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提升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原理及方法;

难点: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PPT、保护色前期准备、***片五组、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怎么玩?(其他人躲起来,一个人去找)

2、有一些昆虫想和你们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来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

二、基础部分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认识昆虫。(蚱蜢、知了、花螳螂、枯叶蝶)

(二)昆虫捉迷藏。

1、你们现在都认识了这些昆虫,那让我们来找一找它们都藏在了什么地方吧!

2、还有许多昆虫也很淘气,也藏了起来,我们来看看这幅***上藏了哪一只昆虫?

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3、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我们找找看。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三)帮助昆虫藏一藏

1、还有一些昆虫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帮它们藏一藏吧。

2、幼儿操作,教师轮流指导。

3、进行活动小节。

总结:原来,你们都是利用保护色的方法帮小昆虫们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的。

三、本领迁移

(一)不仅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二)播放动物PPT

1、猫头鹰:你看谁藏在这里了?它又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2、雷鸟:它为什么要躲在雪地里?

3、变色龙:这是谁?它为什么躲在这里?

4、我们人类要保护动物。

5、那我们又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看看衣服、鞋子、眼镜、帽子)

四、结束部分

其实,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下午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好方法好吗?

五、活动延伸

在***书区投放相关***书、资料,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依据中班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幼儿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中注重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究,丰富体验,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也借此活动幼儿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但由于前期幼儿对昆虫的了解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他们在活动时对有些昆虫的生活习性还不是很了解,有些幼儿没有找到躲藏的昆虫。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

昆虫科学教案1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2、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昆虫的视频,各种昆虫的.***片、标本。

学具:蝴蝶、七星瓢虫、蚂蚁、蜘蛛的仿真模型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故事《蝴蝶飞飞和苹果树》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较短。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标本和***片。

1、这里有一些标本和***片,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提问:你认识它们吗?长得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瓢虫、蚂蚁、蜘蛛,认识名称。

提问:说说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对比瓢虫、蚂蚁、蜘蛛,比较哪个是昆虫?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三、活动分享:

1、观看昆虫的视频。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见到的昆虫。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昆虫?长得什么样子?

四、尝试进行分类:

1、提问:数一数有几只昆虫能除害?它们分别是谁?

2、教育幼儿爱护益虫、保护环境。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大胆向自己的同伴讲述。(幼儿教育)

昆虫科学教案19

活动目标:

1.认识蟋蟀、螳螂,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能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3.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知道爱护益虫。

活动重点:了解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仔细观察蟋蟀、螳螂间的异同,并能大胆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生活中见过螳螂、蟋蟀;

(物质准备):1.画有螳螂、蟋蟀的记录板6块、表征圆点若干;

2.课件、蟋蟀叫声音频、蟋蟀&螳螂生活习性的音频;

3.展示板

(空间准备):幼儿围半圆&围桌坐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一)猜螳螂

提问:身穿绿衣裳,挥舞大刀忙,左一下右一下,消灭害虫美名扬!这是谁呀?

(二)猜蟋蟀

提问:家住暗角落(播放课件),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窸窸窣窣叫。(播放音频)听,它还会唱歌呢!

二、幼儿观察、操作、比较、感知蟋蟀与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并分组记录表征螳螂和蟋蟀腿、翅膀的数量。

(一)幼儿观察***片,分享各自发现,了解蟋蟀、螳螂的不同之处。

提问1:看一看蟋蟀、螳螂分别长得什么样子?它们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上有什么?

小结:原来螳螂和蟋蟀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身体的颜色不一样;螳螂前腿有大刀一样的武器,头呈三角形,这是蟋蟀没有的;而蟋蟀能发出好听的叫声,螳螂却不能。

(二)幼儿操作、记录,并分享交流蟋蟀、螳螂的相同之处。

过渡语:但我们也发现了它们身上有相同的地方——各自有翅膀和腿,到底有几对翅膀和几条腿呢?请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一看,用贴圆点的方式记录下来。

(观察要求:2名幼儿为一组,观察、表征蟋蟀与螳螂腿和翅膀的数量,请一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与表征进行分享)提问:谁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它们的腿有几条?翅膀有几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最短的'时间把螳螂和蟋蟀翅膀、腿的数量观察的又快又准确,发现原来蟋蟀、螳螂分别都有6条腿、2对翅膀,都会飞,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三、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进一步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播放视频)

提问1: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交流各自想法)

提问2:蟋蟀和螳螂各自有什么本领呢?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播放视频)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草丛里的植物上,有自身的保护色,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它是益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里或者砖块的下面,喜欢在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农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过渡语: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又了解了蟋蟀和螳螂更多的小秘密,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小昆虫,春天到了,它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多去观察、探索更多昆虫的小秘密,有时间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延伸活动:

1.鼓励家长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认识、了解更多的昆虫,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

2.在科学区,投放其它相关昆虫的标本,供幼儿观察、学习。

昆虫科学教案20

活动目标:

1. 亲近自然,培养发现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找昆虫、放昆虫,培养爱心。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分成5—8人一组。

(2)每人一个动物头饰,一只小纸盒或胶卷盒。

特别提醒:

1、事先和农民联系好,以免活动时受到阻碍。

2、田野的周围没有大河和深水塘,尽量离居住区近一些,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活动过程:

1、幼儿每人戴一个动物头饰,拿一只小纸盒。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这些小动物要自己去寻找食物,我们的食物就是草地上的小昆虫,老师要看看哪些小动物本领最大,能找到食物。

2、每组幼儿在组长带领下去寻找小昆虫。

特别提醒幼儿:

1、为了保证安全,各组应共同商量,集体活动,千万不可一人单独行动。

2、要爱护小昆虫,捕捉时小心,不可把小昆虫弄死。

3、幼儿以教师为中心围成圈,每一组先互相交流,观看各自找到的食物。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站到圈中间,以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我们找到的食物是××”。教师对找得多、说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

4、教师带头把小昆虫全部放归大自然,同时鼓励幼儿也效仿,并注意不踩死一只昆虫。

活动延伸:

1、幼儿利用双休日继续寻找各种昆虫,然后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2、编一些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互相讲述。

3、画“我最喜欢的昆虫”。

注意事项:

1、天气要求:在雨后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泥土稍稍有点湿润,适宜昆虫生活,幼儿容易捕捉到。

2、捕捉螳螂、蚱蜢等昆虫时,注意相互合作,必要时教师可以帮忙,以免幼儿因捕捉不到而失去信心;

3、把昆虫放归大自然时,可能有些幼儿会舍不得,提出要带回家养着。应尽量引导幼儿放归,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可以让他带回家或放到幼儿园自然角饲养,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861266368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昆虫科学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昆虫科学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昆虫   科学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