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上物质客体是实际确定存在的,客观事物***于人的感知和意识而存在。但测不准原理揭示了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必然引起对由粒子组成的客观事物感知和认识的疑问,人们对模棱两可的事物会产生主观唯心的感知。微观粒子的研究对哲学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测不准原理;感知;微观粒子运动
从黑暗的中世纪过后的十六世纪,伟大的培根工具论中提出了科学的重要性,近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经验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这种经验看作是科学认识基础,经验与理性的科学发展趋势同样反映在培根的著作中。科学探索无疑是建立在客观实在和客观规律存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哲学阵营空前强大,并成为理性的象征。[1]世界是不以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人不存在之前世界就已存在了,也没有人离开自己的经验来谈论这个世界,人在谈论这个世界时是已对其感知之后了。
20世纪20年代微观粒子的研究导致了量子力学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科学解释不了的电子的一些奇怪的物理现象,当人观察电子时总是存在扰动。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元素。电子作为客观的存在物如被人所充分感知和认识具有很大的物理意义和哲学意义。
一、测不准原理中感知的想象空间
在经典物理学的概念中,粒子有一定的空间大小,有一定的质量,有的还有电荷.其运动的基本特征是:任意时刻的确定位置和速度以及时空中的确定轨道.人们常说的客体是实在的,客体的很多性质是很明确了的如位置、质量、速度、密度、体积大小等等。笛卡尔发明了直角坐标系,物理学家在空间和时间的基础上提出瞬时速度的概念,客观的物体不仅位置能在建立了的坐标系中被确认,在此时的速度也能被精确的计量。海森堡最初的测不准原理表述是这样的:对于任何一个粒子,你不可能同时精确测量它的位置和动量,在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光速来说)的经典物理常识下显而易见的唯物论居然解释不了粒子的奇怪的行为。
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中,位置的不确定度和动量的不确定度相乘有最小值,用数学公式表述就是ΔxΔp≥h/4π上式中Δx为位置测量的不确定度,Δp为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h称为普朗克常数,它的大小是6.626×10-34Js。这个公式比较抽象,举个例子:比如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那么在任一时刻,我们都可以测量苹果的质量、速度和位置,由于仪器的限制,测量不可能很精确,假设质量测量的误差是0001kg,速度测量的误差是0001m/s。Δp―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就为质量测量误差同速度测量误差的乘积,那么用测不准原理数学公式ΔxΔp≥h/4π得到的Δx=h/4π,Δp可以算出汽车位置的误差Δx最小数为5×10-29m,显然,任何一条尺子的误差都远远大于这个数,所以对在普通的物体来讲,上面的公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对微观物体就不一样了,比如电子,电子的9.1×10-31kg质量的误差应该是要小于10-30kg,电子按光速为3×108m/s,速度测量的误差如为是1×105m/s。电子位置测量的误差计算出来为10-10m与原子内的电子位置测量的误差差不多。这个误差相对于原子的大小和电子的体积来说是非常大的了,原子比作足球场,电子就相当于球场上的一颗足球,由于电子在原子中位置的误差就为导致在这个标准的足球场上找一个足球球,足球可能在球场上的任何一个位置出现。那么我们可以感知电子似的“足球”在球场中球门位置,也可能感知它会到球场中心位置。
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表现出明显的波粒二象性中表现出的是一种概率波。电子的波动性不是像水波、声波是连续性的物质波,电子波动性通过电子衍射实验被观察,许多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中心是个圆点,周围是以圆点为圆心的环的***像。到达中心的电子最多,到达圆环上的电子较少,黑暗地区的更少的电子到达。对单个电子到达中心的概率最大,到达圆环上的概率相对小些,到达其他区域的概率更少。如果荧光屏上的圆心是足球场上的球门,就是单个电子似的“足球”不一定就到达球场的球门,只是到达圆心似的球门概率最大而已。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男子50米步***三姿赛决赛中,美国埃蒙斯重蹈雅典奥运会上的覆辙,以最后一***4.4环将金牌拱手让给中国射手邱健,而使自己无缘领奖台。对于四年后再次在最后一***与金牌失之交臂,埃蒙斯表示“我几个月来一直在思考着比赛,也确实打了一场不错的决赛,直到最后一***前,都感觉很好没有任何不妥。”让人想起了古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强调人要有积极做事的热情和踏实做事的行动,“成事在天”,是说“事”的成败由“天”来定,我的理解是事情的成功与人的努力有关,努力的越多成功的概率越大,这个概率不是100%的,还有些是不确定因素由“天”定。
二、测不准原理对哲学的影响
如果不去进一步分析海森堡对测不准原理解释的哲学背景,人们会觉得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我们可以承认观察仪器对电子的干扰,但也可以进一步追问,如果人不观察电子,当仪器的观察干扰不施加于电子时,电子会怎么样呢?[2]就必须进一步探讨电子奇怪行为产生的各种因素。这个不准确对宏观物理来说很微小,但对微观物体来说却很重要。随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有的物理学家发现,这一原理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普遍原理,与测量无关,即使没有测量这一过程,微观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仍然遵循这一规律。所以物理学家将这一原理重新命名为不确定性原理。它不同于宏观客体那样同时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像电子这种不同于宏观客体的种种特点,我们外部世界客观存在这一哲学基础变得不那么准确了。
微观粒子运动过程的研究中,我们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在能理解的范围内的认识,其中掺入了人的主观性的感知,存在可能不那么容易被确认存在。这种***于我们感觉和意识之外的客体或性质变得很难让人琢磨,电子是组成客观物质的基本粒子,电子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其他事物的确定性吗?并进一步让人怀疑客观存在的准确性。在通常情况下,主观唯心论是站不住脚,但此种情况下唯心主义哲学家会更确信自己的感知来判断客观事物的存在的正确性―感知既是存在。客观事物***于人的感知和意识而存在可能会变成了一场幻梦。
众所周知,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量子力学从诞生后就是在争论中成长起来的。[3]“EPR论证”就是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为解决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而提出来的。因为“EPR论证”的出现,贝尔不等式为检验量子力学的完备性而提出来的,[4]对微观粒子的研究还在过程中。(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2]金观涛,人的哲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4,6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充分体现。
高中《哲学常识》第二课讲,辩证法的两大总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变化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高中《哲学常识》第三课,讲了对立统一规律,讲了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第四课,归纳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三大对立与根本区别,要求我们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物质和精神,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眼前与长远都要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矛盾原理。高中《哲学常识》第四课,明确指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五个统筹”。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高中《哲学常识》第三课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讲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要学会“弹钢琴”,注意解决次要矛盾。科学发展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两点论”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的统一。高中《哲学常识》第一课突出强调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人的意识又能反作用于自然界。第二课指出人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也能够按规律办事。第五课认识论,更指出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些都强调了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统一。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高中《哲学常识》第八课讲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第一的观点。高中《哲学常识》第八课“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讲在认识过程中,实践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中《哲学常识》第五课“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人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中《哲学常识》第八课提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又是我们***的最高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在谋取发展过程中,要以大多数人作为依靠力量,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operating systems in teaching, the method about principle of philosophy is prented. As a result, the teaching is really improved in the education.
关键词: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教学方法;哲学原理
Key words: operating systems; cour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principle of philosophy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81-01
0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向纵深方向的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2009年起该门课程已被***列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必考科目之一。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它涉及的概念不仅多还很抽象,使得该课程比其他专业课更加难教,学生也觉得更加难学,而学生是否对这门课程理解的透彻,是否学的扎实直接影响到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摆脱枯燥乏味之感,就成了该课程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教学现状分析
1.1 课程内容多且抽象操作系统课程主要涉及五个模块的讲解: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I/O设备管理,每个功能模块都要讲述其设计的目标、实现的算法、改进的策略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功能模块各司其职,相关的知识需要分别记忆,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信息量大,内容抽象且琐碎,从而产生畏难情绪[1]。
1.2 教学方法单一由于操作系统设计的概念多、原理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都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形成互动,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由于哲学知识点和实际脱节,使得学生没办法很好的理解,常常下课后不知道上堂课到底讲的什么。这种状况是源于教师对教学改革并未真正地实施,也可能是由于教师所能利用的教学方法缺乏。
2将哲学思想引入教学
2.1 操作系统的哲学原理操作系统是掌控计算机运行的系统,要想了解一个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全景是极其困难的,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敢肯定自己清楚计算机在任何时刻所处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了解操作系统的奥秘?答案就是找到设计操作系统的“设计师”。这里的设计师指的是一种抽象,实质是找到他们的生活哲学,因为设计师在设计操作系统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维或人生追求构造在操作系统里,这些生活哲学就是操作系统所遵循的哲学原理[2]。
操作系统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处理机、存储器、文件、I/O设备的管理,核心机制就是资源的管理,它们都遵循着一切人类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有效地发掘资源、监控资源、分配资源和回收资源。操作系统除了提供管理功能外,还要保证自己的正常运转,即它必须尽力使自身不发生失效或崩溃,因为这是提供其他一切功能的基础,这与人类把确保自身健康生活作为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是一个道理。
2.2 银行家算法的哲学思想银行家算法是管理进程避免死锁的算法,该算法就是仿照银行家发放贷款时采用的贷款策略来设计的。银行家的目的是使得利润最大化,风险最低化,所以在给客户发放贷款之前都会考虑法发放完这批贷款后银行会不会收不回来成本,如果有风险,则客户的贷款请求不予满足,其中客户的贷款可以分批申请,分批发放。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银行家算法。假定某银行的全部流动资金为1万元,三个客户申请贷款,A用户总共要贷3000元,B用户总共贷6000元,C用户总共贷1万元。这时银行家就要考虑以何种发放策略,既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贷款请求,又不至于造成风险。假定三客户第一次提出如下申请:A贷2000元,B贷4000元,C贷3000元,银行家这次如果批准所有人的贷款请求,这样银行家手头就只剩下1000元,而这1000元无法满足任何一个客户的最大贷款需求,无法收回贷款,所以我们考虑首先批准A、B两个客户的请求,这样银行家就可以将剩下的4000元里的2000元贷给A,A完成任务返还贷款后再贷给B,B在返还后再贷给C,采用这种顺序既能满足三个客户的请求,又让银行家赚到利息。这种银行家在批准贷款请求时,判断发放完这次贷款后银行家自己是不是会亏本的方法就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利用该算法进行死锁的动态避免是操作系统课程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3总结
针对《操作系统》课程概念多、算法抽象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哲学思想,提高了教学质量,对教学改革的实践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实践证明,使用该方法后,知识点理解更深入,获得了学生的普遍接受,活跃了课堂气氛,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简述规律及其特点。
3.为什么说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4.如何理解人的价值的两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论述题
5.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必要性。
6.阐述科学及其社会功能,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7.论述社会意识相对***性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而具体科学以一定领域的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3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世界观方***的指导。3分。
2.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1分。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规律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规律就必然起作用,2分。规律具有普遍性,在自己适用的范围内普遍有效,2分。
3.反映具有摹写性,是指认识必然以所反映的事物为原型,无论认识的表现形式多复杂,归根到底来源于客观事物。2分。反映具有创造性,是指认识不仅反映对象的感性形象,而且通过概念、判断等抽象形式反映对象的本质。2分。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创造是摹写为基础的创造。只讲创造,不讲摹写,是先验论;只讲摹写,不讲创造,是旧唯物主义反映论。3分。
4.人的社会价值表现为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表现为社会要尊重人的存在、尊严、满足人的需要。2分。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体现。2分。社会应创造条件保证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2分。
论述题
5.运动是指一切事物的变化及其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2分。静止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稳定的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分。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分。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分。
发展是硬道理。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靠自己的发展,不发展就是自甘落后,是没有出路的。稳定是发展的条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如果社会混乱,不仅无法搞建设,连外资、外援也进不来了。5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学术界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解答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和主客体相统一的怡然效应等基本问题。和乐原理就是对和谐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怡然效应的概括。
一? 和乐是“和谐”价值的真正实现
在遵循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不断追求与递进实现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既是活动主体、责任主体,也是享用主体,和谐必须最终落实到人的生命感受。努力提高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度,积极推进系统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统一,主旨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使人生更加充实和幸福。客体和谐状态构成主体怡然体验的客观基础,没有它,主体怡然体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客体和谐状态最终还得落实在主体的享用尤其是主体的“心理享用”,让主体能够感受到它,体验到它,并由此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和谐的价值才算真正实现。客体和谐状态的保护及创造是对象性的外化过程,主体怡然体验是主体性的内化过程。“外化-内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缺少“内化”环节的和谐就是半截子的、异己的,因而是无意义的。“和乐”作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的心理效应,作为主体因客体和谐状态而生发的主体怡然体验,是和谐价值的真正实现。
和乐体验作为和谐内化过程的心理效应,必定伴随着主体一系列的心理转换,具体包括感知转换、理解转换、想象转换和情感转换。
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状态都具有一定的形式结构。这种形式结构必须通过感知通道实现从物理到生理再到心理的转换,形成主客观同构对应的心理***式,其中包含着期望、取舍、抽象的主观选择性转换,它往往遵循情感逻辑,以情感分类,按形象思维进行。如枯藤、老树、昏鸦虽是三种不同的事物,但由于情感表现相同,便形成了同一类意境,在主体则转换成统一的心理***式。若这种心理***式与主体需要、审美经验契合,就会产生怡然的心理体验。
人的感知与动物不同,往往有理性思维介入,因此,“内化”过程中的心理转换常表现出理解性。如果说感知转换侧重于客体和谐状态之形式的内化,如城市中的园林,那么理解转换则主要是客体和谐状态之意义内容的内化,如园林中的文化。
主体要充分感知、深刻理解客体的和谐状态,想象的牵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和谐的内化过程还伴随着想象转换。借助想象转换,主体可以更全面地内化客体的和谐状态,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1],超越时空界限和一切因果关系,突破感知的局限,在心灵的自由翱翔中体悟和谐的妙处,把握和谐的真义。借助想象转换,主体可以进行和谐要素的创造性组合,为从“和乐”转向“乐和”、“内化”过渡到“新的外化”提供***式。当然,想象转换要以表象为基础,要用理解去规范。
不管是感知转换、理解转换,还是想象转换,都必须与情感转换相结合。情感转换既是感知转换、理解转换、想象转换及其协同运作的推动力,也是意象构成的亲合力、中介力,还是和谐价值真正实现的必要环节。若没有情感转换,登山不能情满于山,观海不能意溢于海,处人不能爱憎分明,就难以做到感知敏锐、理解深刻、想象丰富,就谈不上愉悦感、幸福感等怡然体验的产生,也就无所谓和乐,和谐的价值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和谐的内化是由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这四种心理转换交融组合而成的一个动态网络,四种心理转换缺一不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价值的实现程度显然呈提高之势。和谐“内化”过程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主体的审美趣味,二是信息传输的手段。这两个因素在古代有很大局限,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经济社会,“桃花源”所代表的自然山水之美,只有陶渊明之类少数的文人墨客才去感受它、体验它,其和谐的价值远没有显示出来。当代社会人的审美趣味普遍提高,发达的信息网络传输手段,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人在面对自然、社会、人与自然时,能够更好地产生怡然体验,真正实现和谐的价值。就此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提高和谐价值的实现程度。
二? 和乐是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
和乐是由客体和谐状态所导致的主体快乐,是人们在审视客体和谐状态时所体验到的愉悦心态、怡然心境。而和谐乃美的表征,主体审视、感受、享用客体和谐状态的过程也就是审美活动过程,由此产生的幸福感、愉悦感等主体怡然体验就是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
和乐作为审美之乐不仅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而且托载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现实的和谐状态是客体的美的状态,有自然和谐美、社会和谐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美三大类型。太平湖五光十色的山影、水影、云影、树影、波影,那漫山满壑的浓影、疏影、浅影、淡影,那岸边杨柳飘、树上鸟儿闹、湖中鱼儿跳的场面,就是自然客体的和谐美状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社会系统的和谐美状态;生产领域的循环经济与生活领域的循环消费以及自然系统的生态循环相耦合的超循环,则是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美状态。怡然体验是主体受激后产生的与客体共鸣、谐振的状态。人们游览太平湖美景时油然而生的那种物我交融、流连忘返的心情,审视社会和谐时情不自禁的那种人我相依、发展相偕的感受,观照人与自然和谐时不由自主的那种天人合一、心旷神怡的体验,就是主客体统一的和乐效应。作为客体美的现实的和谐状态是一种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和谐事物、事件和事态,它能引起主体的怡然体验,说明它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就是一种价值,价值所反映的就是人的需要以及人的需要的满足。因此,作为主客体统一的和乐效应,也就体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客体事实美-主体价值美-事实与价值统一美”构成了和乐的审美过程。
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既是保护和创造客体和谐状态的当然要求,也是实现和乐这一审美之乐的必由之路。这也就是说,人们在遵循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进行和谐状态的保护和创造时,就应考虑人的内在需要。马克思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2]人的需要、价值目标是多样的,包括物理、生理、心理、伦理诸多方面,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在当今中国,美化主客观两个世界、建设美丽中国应是实践活动的最佳选择。美化主客观两个世界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和乐这一审美之乐的实现程度。
和乐作为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往往要与人的物质需要、生理调适相伴而行,伴随基于物理刺激的生理调适而乐。《乐记》中说:“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和谐之乐可调适人的情绪失序、心理失衡、精神失常,伴随耳聪目明、血气畅通,而致和美愉悦,并收到移风易俗、天下安宁的效果。《诗经》讲的“和羹”,《国语》讲的“和味”、“和***”等致乐机制亦当如此。现代学者发现,快速和愉快的乐曲,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音调和谐、节奏徐缓的乐曲可以使呼吸平衡、脉搏跳动富有节奏感;优美的歌曲或悦耳动听的乐曲可以调节植物神经,使大脑得到休息,有助解除疲劳。伴随这样的生理调适,人当然会有愉悦感、怡然感。更重要的是,和乐作为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要与人健康的心理、进步的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需要相契合。
三?和乐是主客交融的怡然心境
哲学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因此对和乐的哲学探究不仅要考察和乐的过程特征,而且要剖析和乐的结果属性。
由和至乐,乐在主客交融,人与万物同体。与万物同体不仅指物我一体,而且包含人我一体、人与社会一体。这三个“一体”展现了主体审视、感受、享用客体和谐状态的内化过程,若从结果的角度考察,则表现为主体内在的怡然效应,产生包含着宇宙生命奥义的、富有哲学意义的乐。
在心理学上,心境乃是指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心理体验。和乐作为由客体和谐状态内化的结果之乐,是主体价值需要与客体和谐状态交融所引发的怡然心境。怡然心境主要是因和而生的愉悦体验、恬淡之乐,它伴随着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常常乐而忘其乐,因而能够长久维持,使人生幸福有加。恬淡、乐而忘其乐,既充实、自由,又从容、洒脱,标志着人身临和谐之境而生发的持久内心和谐状态。朱熹说:“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3]所言正是恬淡、持久之乐的征象。
怡然心境的恬淡性和持久性,固然要求精神上的享受,让人生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它绝不否定物质上的消耗。人作为耗散结构,必须从环境中输入有序结构和有效能量方能生存与发展,合理的物质之需是和乐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人的合理物质之需应该是按保健需要、工作需要、幸福需要确定的,符合科学标准、绿色低碳消费潮流。
合理的物质之需是对穷奢极欲的否定。穷奢极欲是生活富有而精神空虚的反映,是一种有悖生命奥义的逆命论,它鼓动人们贪求生理享受、强求欲望满足,以生理享受和欲望满足替代精神情趣,其结果必然是人为物役、心为形役,使人生理、心理及生理与心理间失去和谐,而决不能使人享有怡然心境、幸福人生。以穷奢极欲为生活目标,显然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和谐,更谈不上共享和乐。我们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不仅要转变生产方式,努力维护和创造客体和谐状态,建设美丽中国[4],而且要转变生活方式,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倡导绿色低碳的循环消费。
合理的物质之需也是对贫穷落后的否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符合人道主义。安贫乐道是生活资料匮乏的心理折射,是一种违背人的需要结构常态和梯次规律的认命论,它要求人们安于贫穷生活,乐于精神寄托,以玄虚的精神生活补偿贫困的物质生活。这不是人类生活的科学标准,更不是当代人的生活信条。物质上低消耗,并不是说物质消耗越低越好,而是说低耗高效,能满足人们的保健、工作、幸福需要。否则,人类将失去创造物质文明的动力,进而丧失其类本质,如此还有什么和乐可言呢?目前,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硕果累累,举世瞩目,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谋求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是人民群众享有怡然心境、幸福人生的基础,因而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d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c)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c )
a、物质的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c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10、a)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61465635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哲学原理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哲学原理精选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