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战略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3-08-24 14:31:27 阅读: 评论:0

城镇发展战略精选6篇

城镇发展战略精选6篇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1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区域差异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但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相协调。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为我国提供了经验,但由于各国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从实践已经证明的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功模式中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概念解析——城镇化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其根本含义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或城镇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非农村社区中不仅包括大中小“城市”,还包括“镇”(含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因此,“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城市化的***策、战略中也都一直强调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发展模式、城镇化战略存在许多争议,单一***策性的发展模式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之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是:

(1)城乡二元结构,缺乏城镇化的推力。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使得城乡资源向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进行分配,加大了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又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造成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农村绝对贫困化。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低,城乡贫富差距加大,进一步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缺乏推动力。

(2)农村工业模式,缺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大部分乡镇企业是在城乡体制分割条件下推行的乡村型工业模式,分散发展不能满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无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致使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小城镇规模不增反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萎缩,小城镇发展面临更多困难。

(3)城市对农村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均衡。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没有建立均衡增长和循环机制,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实践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

(1)小城镇发展模式。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乡镇企业为导向,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区别于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第二,小城镇发展战略忽视了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小城镇发展战略忽略了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差异。第四,小城镇发展战略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2)大城市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城市增长迅速,这反映了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大城市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第二,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由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向集中化阶段转变;第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选择效益型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和赶上发达国家。因此,虽然***府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但是实践中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最快。

(3)中小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介于“小城镇”和“大城市”之间的城镇化模式。为了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依托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展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制和建设一些重点小城镇。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都无统一的固定模式,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抉择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经济社会区域差异明显,城镇化背景复杂,任何一种单一模式均不可能完全适应区域城镇发展需要。城市发展应该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多样化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1.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十分巨大,主要是作为动力的工业化水平差异巨大。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国内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工业稀少,缺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

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大城市周围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分散导致了城镇集聚能力下降;二是资源破坏以及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数量迅速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刚刚起步。城镇化面临的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不足的城市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西部地区除四川、重庆、西安等少数地区外,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城镇体系尚不健全。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二元结构的矛盾,依托国家投资建设的城市制造业与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缺乏内在联系;第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缺乏充足的农产品剩余来支持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2.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市发展地域差异是由多个综合因素形成的。首先,由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这是在长期的国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而人口分布的疏密与各地自然生态条件的优劣差别有关。其次,影响我国城镇空间分布趋势的主要是经济社会因素。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向东部地带倾斜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我国沿海、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存在着明显差异。1999年***府从战略高度,提出了适时开发西部地带的国家战略,提出要统筹兼顾,依靠沿海地带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优势,发挥中部、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推动中部、西部地带城市的发展,逐步建立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

3.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尤其是江浙一带,城镇体系结构较为合理、空间分布均衡,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完全具备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推拉机制十分明显。首先,城镇化的巨大推力已经形成,由于工业发达,人口稠密,人地矛盾尤为突出,促使农村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强烈的转移需求。其次,拉力来自比较利益驱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东部沿海地区是小城镇聚集度最高的地区,目前绝大部分小城镇都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相比较而言,依托县城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因为中等城市具有规模适度、人口适中等特点,容易克服大气、噪音等环境污染,缓解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等矛盾,既可以有效解决分散发展小城镇带来的资源浪费、生产力布局不合理问题,又可以避免一系列“大城市病”。

4.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中西部地区的区城镇化发展,要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制定优惠的投资建设***策、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推动大中城市发展的同时,积极改善城镇体系结构,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加快城镇化步伐。突破行***阻碍,构筑跨行***区域、逐步形成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中西部地区应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以小城镇为重点,是从西部地区具体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科学的发展道路,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符合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特点的。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大中城市为依托。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以小城镇为重点,并不是说不重视大中城市的建设,恰恰相反,应注意发挥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依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差异,在统筹城乡发展观指导下,选择适应不同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差异性城镇化道路,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东部沿海地区要提高区域首位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注重***府和市场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由此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冯治.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姚鸿明.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EB/OL].人民网,2005-03-11.

[4]王梦奎,冯井,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张迎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任远.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N].联合早报,2001-04-13.

[7]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校出版社,2002:179-182.

[9]牛凤瑞.西部大开发聚焦在城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许毅,柳文.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法大学学报,2004.

[11]张明池,城镇化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1,(6):35-36.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2

【关键字】贵州 城镇化 发展 思路 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十六大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这是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我国城镇化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任务。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和战略任务不仅对全国重要和紧迫,对贵州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一、基本情况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祖国西南腹地,北接川、渝,南连广西,东毗湖南,西邻云南。全省现设立4个地级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2个地区,统辖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贵阳,是全省***治、经济、文化中心。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总人口近4000万,世居民族有汉、苗、布依、侗、水等18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贵州是全国资源大省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府提出了实施“生态立省、城镇化、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贵州省具有独特的战略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是,目前贵州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并且落后的差距还很大,人均水平仍处于全国挂末位置。2009年,全国GDP总量已达到33.5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5100元。而贵州GDP总量只有3893.5亿元,人均仅10380元,只占全国人均GDP的40%。如果按常规的发展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是不可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因此,必须采取超常规和跨越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贵州经济唯一可选择的正确发展道路。“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推进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都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率指居住在城镇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推进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镇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贵州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关键就在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能够缩小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既可以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二、当代贵州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率低

2009年贵州城镇化率近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不及广东63.4%的一半。低于周边四川的38.7%,重庆的51.59%、广西的39.2%,云南的34%,湖南的43.2%。

(二)城市数量少

2009年全国共有地级市283个,县级市和市辖区1224个,分别占同级行***区的85%和42.8%,我省只有4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和市辖区,占44.4%和21.6%。

(三)城市规模小

2008年全国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有122座,贵州只有贵阳市1座。

(四)综合实力弱

2010年全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省会贵阳市排名第90位,地级市遵义、六盘水、安顺分别排名第183位、第196位和第273位。成都排名第23位、重庆排名第42位、南宁排名第53位、昆明排名第55位。

(五)基础设施差

2008年的城市用水普及率88.69%、燃气普及率67.82%、万人拥有公交车8.28标台、人均城市道路6.22平方米、人均公用绿地6.16平方米,分别比全国低6.04个百分点、21.73个百分点、2.85标台、5.99平方米、3.55平方米。

(六)城镇管理亟待加强

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体制不顺、基础设施条件差、公共服务能力较弱。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快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这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看,这是一条共同经验,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须走这条路。对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

1、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构建以快速铁路为发展主轴,以黔中经济区为战略重点,以其它重点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以快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重点城市为支撑,能更便捷地融入全国经济大循环的城镇化战略新格局。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主轴,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区域中心城市,以一批中小城市为网络节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构建黔中城市群,带动全省城镇化加快发展。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0%;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大城市(含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分别增加到9个、20个以上,发展形成一批小城市,城镇人口3/4在大中城市、1/4在小城市和建制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

2、各级***府要按照中央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城镇化的宣传力度。乡镇***府领导要充分认识和领会“小城镇、大战略”的深刻内涵,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来抓。由主要领导负责,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期对城镇化工作进行总结和督导。各部门领导要积极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以提高对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顾全大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宣传力度,使***策深入人心,让农民知道城镇化与他们未来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利害关系,主动配合,减少人为的阻力。要及时总结、交流城镇化工作做得好的乡镇的经验,以点带面,共同发展。

3、必须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规划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识,要不断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要更新规划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改进规划管理方式;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城镇的个性条件,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化特色上做文章,努力营造富有特色的现代城镇风貌。城镇化建设、规划要高起点和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做好对本地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工作,绝不能搞今年建、明年觉得不好了又推倒重来。因此,各级***府要在规划上多下功夫,以较长远的发展眼光,从本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和区位特点相协调,以功能互补的全局性的关系去潜心研究科学规划,从而实现城镇建设和地方经济双轮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

4、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对供水、供气、公交、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策,通过多渠道争投资,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小城镇建设转为农牧区商品生产、交换和劳动力就业的基地,发挥其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商品流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作用。此外,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城镇绿化水平。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镇,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市***公用事业领域,允许跨行业、跨地区参与市***公用企业经营。

5、深入整顿和规范城镇化建设市场秩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从制度和机制上入手,解决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审查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项目举报制度,加大依法行***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6、要加快贵州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由于历史原因,贵州城镇化不仅极大地落后世界城市化水平,而且也很大程度落后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差距太大,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因此,必须城乡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促进贵州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贵州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7、发展小城镇是推进贵州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贵州现阶段的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将大量农业的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而贵州的农村人口比重大,靠现有的大中城市显然难以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并且,由于目前小城镇的土地价格比较低廉,各种居住和生活的条件要求比较低,也便于农村人口进入和定居。因此,发展小城镇是贵州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重点。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之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经济文化中心作用。发展小城镇要同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要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在***府引导下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

8、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贵州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实际出发推进城镇化,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要加强发展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发挥中小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要努力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扩大城市的聚集规模,提高城市经济效益。要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的规划,抓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贵州省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9、强化产业支撑

大力推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引领的工业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加强城镇产业发展,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大中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强化产业发展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的有机衔接,明确主导产业方向,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城市工业,强化集聚发展,加强城市工业园区建设,将工业园区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为城市工业发展预留空间,每个城市应建设一定数量的、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使工业园区成为增加就业、带动商业、壮大城市经济、扩大城市规模的重要载体。

10、加快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多方融资和筹措资金,充分发挥金融信贷的作用,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镇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理顺城镇管理体制,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提高城镇综合运行效率,强化对城镇化的组织领导。积极推动行***区划调整,大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11、创新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3

【论文摘要】面对快速城镇化,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发展的机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除了具有带动国民 经济 总量变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引导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外,还应具有生态 环境 优化能力、 社会 和谐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战略产业选择方法应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经济区位、现有基础、技术条件和发展前景科学合理地确定,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作为发展中的 人口 大国,人均耕地少,城市化有着强大的内在压力并影响到产业发展。如何承接数量巨大的劳动力转移、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等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种种压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略制定应未雨绸缪,区域内各行业的发展也要符合区域总体的战略。

现代产业经济理论认为,战略产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领航产业,是在规模经济发展的基本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 市场 前景和科技进步能力,并能带动和促进其它产业发展的产业。关于战略产业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国外主导产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对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盛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至今日,相关理论研究一方面丰富着战略产业理论与实践,但现有文献似乎仍仅限于对战略产业的概念界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战略产业幼稚阶段保护等问题的研究,而忽略了既有理论的应用条件及其普适性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来自环境资源的挑战,城镇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粮食安全问题、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二是来自社会的挑战,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不平衡,失地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等社会矛盾引发城市安全隐患。三是来自全球化的挑战:全球产业大转移使我国能源和生态危机发生的临界点提前到来,传统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将被边缘化而失去发展动力。在二十一世纪,正确选择既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又能适应区域发展方向的战略性产业,是关系到区域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战略产业培育与选择

(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与产业发展是在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展开的。在市场经济下,计划经济时期产业发展依靠***府 投资 的单一发展模式逐步向依靠社会投资为主、***府和外资投资为辅的多元发展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机遇增多。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高投资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引发产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由此形成的城市建设投资量是巨大的。城市扩张形成了对水资源供应、跨区域 交通 、环境保护、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对钢铁、建材、设备、车辆、 机械 等产品旺盛的需求,从而引发 工业 部门的投资扩大,产品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对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快速城市化是发生在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以上等级的时期,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以住宅、汽车等为代表的家庭消费和以机器设备、 运输 车船为代表的企业消费引导产业的投资方向。这些产品基本上是由能源、原 材料 消耗大的重工业提供的,这也带来对能源 电力 、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

由此,笔者认为快速城市化所形成的需求导向和产业结构升级导向将为战略产业的培育提供契机。***府抓住这一契机,运用 财*** 、货币***策,特别是产业***策(产业 环境 、间接干预、诱导性、产业组织等产业***策)为整个 市场 运作创造一个高效、公平和稳定的宏观环境,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 经济 发展(***1)。

(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战略产业选择的特点。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多方面的挑战,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和发展机遇差距也很大,相应各个地区也就有不同的 发展战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战略产业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几个特点:

1·战略产业培育的主要时期是产业成长的萌芽期和扩张期。从产业经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产业成长要经历萌芽期和形成期、扩张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产业萌芽期是指产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处于萌芽期的产业具有产品单一、销路不广、 成本 高、收益少、产量小、知名度低等特点。产业扩张期是指产业形成之后,不断吸纳各种经济资源而扩大自身的过程,产业扩张既包括产业在量上的扩张,也指产业在内涵方面有质的改变。产业扩张阶段是产业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个产业能否扩张意味着幼小产业是否被扼杀或夭折,还意味着产业能否进入成熟阶段,这关系到产业的成长,也对整个产业链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变化产生巨大影响。***府的产业***策对产业的形成和扩张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首先,***府的产业转变战略客观上为新的产业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其次,***府的保护幼小产业***策直接对产业形成发生作用;最后,***府的技术***策以及对创新活动和技术应用活动提供的支持机制,间接或直接地对产业形成与扩张产生效应。因此,***府在制定产业***策和产业发展方略时,正确的选择和培育战略产业是前提。

2·地区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应符合 中国经济 整体发展的需要,合理预期待选产业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 地方战略 产业的培育,其目的是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方战略产业的发展应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方向。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战略。特别提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针,成为地方战略产业选择的准则。另外,从美国和日本战略产业演变历程来看(表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不同阶段有着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战略产业。无论是靠市场自发作用力形成并推动转化的战略产业,还是依靠***府力量选择和培育出的支柱产业,均遵循着一定的演进规律,并成为 指导 发展中国家战略产业选择的重要参考。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战略产业选择时,必须在准确把握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现状及其趋势的基础上,合理预期待选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战略产业的选择范围侧重于 工业 部门内部。现代化进程大都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实质上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扩散的过程。特别是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工业化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战略产业正是伴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工业化的发展过程而发生着演变。

3·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 地方战略 产业所能产生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特定 历史 条件下,地方战略产业除了具有带动国民 经济 总量变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引导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还应拥有新的功能。一是应具有生态 环境 优化能力。战略产业的发展应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地区综合环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注重整体效益的清洁生产型的生产体系。二是 社会 和谐能力,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战略产业要能优化就业环境,积极消纳 农村 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综合创新能力,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竞争战略的研究,改革技术创新***策模式,着力构建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创新体系。

三、实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湖南战略产业的选择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4

关键词: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城镇规划;上海车墩

中***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车墩经济保持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两镇合并更极大地促进了车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规划使城镇变得更现代化、更秩序化,而一个地区的产业状态则可以体现一个城镇的独有个性。因此,在城镇规划中应将产业发展规划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所在区域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方面深入彻底的挖掘,引导产业的孵化、满足产业的发展。

二、车墩的区位与特点

2.1车墩区位

车墩镇,位于上海市区西南,东邻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濒上海母亲河——黄浦江黄金水道,西连松江工业区,北靠沪杭高速公路。全镇区域面积45.3平方公里,有16个村,户籍人口35000人,外来人口8万人。行***中心设在车墩集镇东侧,距松江城区6公里。车墩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高速公路、320国道、车新、车亭、北松公路、沪杭铁路、金卫铁路等,320国道和北松公路交叉穿越车墩腹地,沪杭铁路、金卫铁路纵横贯通,是途经浙江、江苏、上海的主要交通枢纽。

2.2城镇特点

车墩镇以工业见长,旅游业也方兴正起。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改革开放后,中外客商纷至沓来,车墩成为投资热土,逐渐成松江区外商投资企业最多、上海市台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的乡镇之一。莘莘学子创业园、华阳工业B区、上海浦江源生产业功能区、以及叁零SHANGHAI创意产业园等经济园区大手笔投入,高标准推进,为接纳大、优、强企业提供了一流的发展载体。与此同时,老上海风貌镇建设的核心区域将为松江新城南部规划区域中沿黄浦江滨江休闲度假和生活区的一部分,更将形成车墩特色的产业积聚区和居住区。

三、规划与理念

3.1规划指导思想

以“打造工业重镇”为依据,适应车墩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车墩镇坚持贯彻“老上海风貌镇”的城市形态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完善,打破行***区划约束,与国家工业园区、规划中的南部新城、西北部现代服务业、南部现代农业布局相衔接,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承与发扬工业重镇优势,运用城镇设计手段,发掘、利用与有机整合自然、人工与人文要素,塑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运营高效且具有车墩特色的白领新镇。

3.2城镇规划目标

通过对车墩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要素的分析,结合现有的自然资源,向东南方向发展,从城镇区域的角度展现高品质的、独具车墩地区特色的城镇风貌。设计中以“老上海”为主要元素并作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在尊重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创造一个平衡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一个稳定且多样的城镇系统,来提升土地的价值和发展策略。

3.3城镇规划原则

在影视乐园南北2.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以“建南改北”为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老上海风貌城镇。北面老镇区重点区域建筑以立面改造为主,商业街、医院、学校等工程也都将凸显老上海风貌。南面为新建城区,新建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影视乐园风格的延伸,处处营造老上海特有的经典风情和文化气息。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塑造老上海风貌城镇特色。

四、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随着车墩工业在松江东部经济圈日益重要作用的凸显,车墩将发挥好现有优势,让车墩众多的唯一性得以突出。力争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产业、居民落户于车墩。车墩的发展已有极好的工业基础,基于现有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展思路,发展相关的周边设施,植基产业链,做大做深。以下是基于车墩现有的产业,顺应现有市场需求,对未来城镇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4.1工业:实现工业质量提升

至2012年,车墩工业产值已达242.7个亿,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提高现有庞大存量的效益将会较为直接、迅速地反映到整个产业的水平提升上来。因此,利用现有工业资源,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提高准入标准,招商引资注重提升产业能级。二是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积极鼓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引导企业调整产品,推动规模企业产品转型。四是要淘汰劣势企业,盘活存量提高产出率。

4.2房地产业:积极打造宜居新镇

松江新城总体规划修编后,将车墩轻轨22号线以西、北松公路以南的大部分区域纳入其中,这一变化孕育着房地产的重大潜在机遇。作为非传统商品房开发区域,在高标准、高水平的整体区域规划下,车墩房产开发具备了后发优势。轻轨开通、土地逐步增值,无疑为发展中高档房地产业、提高导入人口素质从而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层次提供了有利条件。车墩可以开创出上海影视文化独有的楼市板块,从而推动车墩楼市的城市化进程

4.3商业与旅游业:形成增长新亮点

车墩应抓住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一镇两貌”的特色集镇。其中,车墩集镇依托上海影视乐园,以老上海特色风貌为核心,华阳老街则按照明清特色风貌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启动商业、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对接松南郊野公园、影视乐园二期开发等带来的商业和旅游业发展机遇。以松卫公路、北松公路沿路带为地标,主打中高端汽车4S店走廊将是重点发展方向。

4.4生产业:不断升级配套功能

充分挖掘“园区、路带、道口”价值,发展生产业。即以浦江源服务业功能区、松卫公路北松公路沿路带、重要节点道口为载体,发展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编制好浦江源生产业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区以发展商务流程外包服务(BPO)为主要特色,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研发、后台服务、办公支持、创意产业等六个领域。

五、结语

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城镇的规划和设计只有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抓住特色,才能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城镇建设重要纲领的城镇规划,要如何应对并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是规划创新与改革的新课题。车墩镇在编制城镇规划时,基于产业发展构思,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品牌塑造、文化创新、***策配套方面进行一定程度考量,将有利于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奇,孟静.城市规划区内城乡居民点统筹规划初探[J].小城市建设,2009(8):16-20.

[2]保建云.区域发展微观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5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25)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建设和发展我国以人为本、重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新型城镇,是***和国家未来几十年的主要经济发展战略。为避免过去在城镇化建设中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更好地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目标,应着重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战略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以人为本

中***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6.010

0 引言

中共十八大以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领域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主要策略,也是目前经济建设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型城镇化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如何根据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是学者、***府和相关同行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顶层设计,构建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总体战略,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建议。

1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呈现出了诸多特点:城镇化发展快速稳步上升;城镇化与工业化齐头并进;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布局逐步合理;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等。但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也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例如在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上、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上、土地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以及规划等方面均出现了诸多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发生了较大偏差,过度强调城镇规模的扩张,而忽略了人的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通过实现农村多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全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结构、城镇功能转变的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城乡文化不断沉淀形成的过程。但一些地方***府把城镇化理解为推进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大规模的拆建工作,力求在短期内城镇面貌有较大变化,并作为各级***府***绩的考核指标。这样的城镇化建设,其面貌短期内会得到改观,但城镇管理体制、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及服务体系、城镇文化建设等方面都相去甚远。

(2)土地的城镇化过快,而人口聚集效应却没有实质性呈现。据有关数据统计,2000-2005年,我国6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了44.93%,同一时期,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幅度,而全国的城镇人口也仅增长了22.45%(见***1)。虽然近几年,土地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在中央***府严格的宏观调控下,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现实是:一些城市***府在推进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不惜大量占用耕地,进行城市的扩张,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战略目标并没有相应地实现。

(3)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城镇化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产业化发展方式的矛盾,人为地把全国公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对我国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及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但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策壁垒和户籍制度却未完全改变。同时,我国实行城乡土地不同的***策也严重影响着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4)我国区域性发展、城镇规模和层级发展不协调。从现在全国城镇化发展形态和水平来看,由于各地区资源的不均衡性,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极其不平衡。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群发展较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吸引大量的常住人口。但就全国来看,资源相对匮乏的许多中小城市还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及地区竞争力严重不足,难以吸纳更多的常住人口,这些地区通过一定的整合和国家经济***策的倾斜,将来可能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5)城镇化规划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已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城镇化规划及相关管理体制基本还是依赖于计划经济的那套管理规划方法,或者照抄国外的经验,没有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出发,制定适合于我国的相应的城镇化发展管理***策和规划。同时由于地区、部门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需要,有些城镇化发展规划和管理***策与实际情况、实际需要相去甚远,甚至面目全非,积累了各种社会矛盾,对环境产生诸多影响,带来一定的环境损坏。

2 对我国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针对以上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我国在新时期城镇化发展建设中应着重于顶层设计,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出适合我国中长期健康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笔者通过研究思考,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应该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统一研究制定:

(1)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之路,应作为我国中长期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城镇化建设中应重视农民的实际需求,把发展经济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实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标。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是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及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超越了环境承受能力的粗放发展,会带来灾难性事件,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2)集约化发展道路要求尽量节约用地,实现全国城镇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尤其珍贵。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就是要求人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尽量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利益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应该实现全国一盘棋,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精细化规划发展道路,避免以前各自为***、粗放化发展的模式。

(3)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治理结构模式。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是由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产业化生产方式矛盾的产物。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治理结构模式,就要力求解决以个人承包制为主体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向产业化和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让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自然转换成产业工人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或管理者。没有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向城乡一体化治理结构模式的转变。

(4)积极修改和完善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和***策等,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消除法律、***策壁垒。我国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策都是缘于城乡分割管理而逐步制定的,为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向城乡一体化治理结构的转变的需要,就必须逐步修改和完善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策, 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消除法律和***策壁垒。

3 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经济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实现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有诸多教训。为了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应更多地思考和制定其总体发展战略,实现粗放型发展方式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且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6

>>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要求 走符合中国特色的信息化科学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在何处 为中国特色城镇化探路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述评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研究 浅析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初探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探析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的指导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④ 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的监测统计资料可知,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达14533万人,在2010年第五届中国经济论坛(2010年9月26日,中国社科院举办)上,有关部委的报告表明,该数据超过1.5亿。近来有关机构的报告披露,该类数据为1.8亿、2.1亿或2.4亿,均表明不彻底的城市化格局并未得到有效扭转。

⑤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⑥ “***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要明确长远方向和战略任务,提出一些重大思路和举措,以指导全国以及各地的城镇化。”参考于2012年9月7日,在中央组织部、国家行***学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⑦ 天津市部分区镇坚持城乡统筹,走中心城区、新市镇、功能区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以规划为先导积极探索城市化发展途径,“宅基地换房”办法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即按照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富有特色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成都等地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⑧ 对“首堵”一词,尚无权威专家给出让学界内外一致认同的定义,因城市化研究的滞后和学科间的封闭,这个需要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和经济学共同诠释的概念也就未被公众广泛接受。结合专家学者的已有认识,试解释如下:理解“首堵”首先需要认识首位城市和首位度,在国家(或区域)***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被定义为首位城市,相应地,其较于其它城市的优势程度被称为首位度;而“首堵”则最初指一国首位度最大的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因交通发展滞后而导致拥堵的现象,后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其它非区域性首位度高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如果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不足,同样会造成交通堵塞,上下班高峰时期尤其如此,于是,凡首位度高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现统称为“首堵”,它是城市病的一种。与别的国家相比,中国人口众多,大城市的首堵现象更普遍,需要公共部门制定适当的制度加以有效解决。

⑨ 一个有说服力的测算数据是,即使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0%,其时仍有4.35亿左右庞大的农村人口。

⑩ 重庆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中,设计了允许转移农民三年缓冲期的机制,成都等地则在城乡统筹的综合试验中,允许农民带土地进城,这些***策探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过,有些专家开始关注,允许农民在保有农地的条件下迁入城市,获得完全的户籍,这种特别的“农转非”模式,可能会与城市市民的“非转农”还受到遏制的现状产生强烈反差,形成新的城乡不公平。当然,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应倡导各省市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适的迁移***策,而不强求统一的迁移制度模式。

! 成都市2003年提出的农村产权改革,其首要内容就是确权:不但要界定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而且要界定所有农村耕地、山林、建设用地与宅基地的农户使用权或经营权,以及住宅的农户所有权。参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9年关于《成都土地制度改革实践调查报告》系列简报。

@ 参见何洪泽,《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建筑网络世界, http://。

# 虽然该模式的终极目标可表述为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是由于其间接目标(城乡协调发展与共荣)的实现必然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本文对此终极目标的分析不展开,只在行文必要时提及。

参考文献:

[1]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管理改革,2012,(11).

[2] 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高佩义.中外城镇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4] 马先标.论住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J].社会科学战线,2012,(6).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86876347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城镇发展战略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城镇发展战略精选6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发展战略   城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