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出诗境
一般来说,教学写景的古诗词,由于诗词比较精炼,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能配上一幅***画就会不一样。比如《忆江南》的教学中,红彤彤的朝阳、碧绿的河水、两岸的繁华柔柳,好一幅美景***!再如《春夜喜雨》,当学生领略了春雨如牛毛的特点时,用自己的水彩笔把这美景画下来,看到自己所画,再读古诗,学生更能领略到诗的意境。用这种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后,任何一首古诗,学生都能够通过画笔进一步感知。更让我惊喜的是,在教学叙事的研讨时,学生也能用自己的画笔帮助理解古诗。如教学《劝学》,我觉得不是很好配画,所以课上没有设计这一环节,而是把配画当成作业。第二天,展现在我面前的画卷真是精彩纷呈,最有趣的是一位男生画了一幅漫画:上面是一位老爷爷,倒拿着一本书。这是多么好的想象!我相信这张张画卷都代表着孩子们对古诗独特的感悟。
二、演出诗情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仍处于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结合相应的诗句,给古诗编创动作,就成了学生乐此不疲的事。在教学《古朗月行》中,朗诵“小时不识月”时,孩子们就摆出小手;朗诵“呼作白玉盘”时,有的孩子双手虎口打开,摆出盘子形状;有的则手心向上,好似托起一个盘子一样;“又疑瑶台镜”,学生双手并拢,摆在面前就像真的在照镜子一样;“飞在青云端”学生就做出飞翔的动作……在《劝学》教学中,为了表现出“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情感,学生的动作设计更是别出心裁:有的双手向外摊开,垂头丧气;有的捶胸顿足;还有的摆出“思考者”造型……生动贴切,富有童趣。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作,亲身体验,不仅使背诵的效率大大提高,更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讲出诗意
理解古诗的意思,再把古诗像故事一样讲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古诗描写的恰恰就是他们的生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不自觉地吟诗一首。如在教学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古诗描写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小时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把它当成白玉、比成圆盘,又怀疑它是仙人用的镜子,飞挂在云头上,孩子们形象、生动的思维立即展示在眼前。理解了诗的意思之后,学生就可以编成小故事,设计角色,制作道具,边讲边展示五言绝句所描绘的生动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再把故事还原成小诗,并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与此相似的事,于是孩子们也纷纷跃跃欲试,真正激发了他们写诗的热情。石家仪同学就顺口仿了一首“小时不识莲,呼作白窗花,又疑云一朵,挂在绿叶间。”多么可喜,就这样诗就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四、想出诗韵
每首诗都要表达一定的情画意,需要带领孩子们细细品
味,深入挖掘,与作者心灵相通,感知诗的韵味。如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展开丰富的想象:作者“少小离家老大回”直到晚年才得以返回故乡的情景和情趣。“乡音未改鬓毛衰”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客居他乡的感慨和回乡时的喜悦心情。“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表现了故乡儿童的天真活泼,热情好客。是啊!孩子们还小,怎能体会作者回到故乡又悲又喜、百感交集之情呢?为了达到真正的情感相通,我再引导学生通过听配乐朗读,闭目感受:一位叶落归乡的老人看到家乡的变化,曾经的玩伴和自己一样老了,曾经茅草房没了,曾经小路宽了,再看那些孩子,没有一个是自己认识的,此时他是又悲又喜。孩子脑中的画面变得丰满,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想象诗画、感悟诗韵的目的。
五、诵出诗魂
近年来,内蒙古市、旗(县区)两级农广校按照农业部开展的新型农民培训规划的要求,结合国家科技部农民科技培训、自治区新型农牧民培训和星火学校建设项目的实施,以提高农牧民科技种田水平和基本创业技能为重点,不断丰富农牧民教育培训媒体教材,通过科技培训网络、广播与有线电视网络、光盘与录音带的传递以及“直通车”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了农牧民培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每年开展农牧业实用增产技术指导与培训达300万人次左右。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媒体和科普宣传材料作用,促进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进程
农广校通过“农牧民致富之友”、广播电台的“塞外田野”和“法制天地”等专栏,累计发表和播出科普技术稿件800多篇,在内蒙古远程教育网、科技网、星火计划网上有关种植业、养殖业科普知识及有关***策法规953篇。如:2000年以来,通辽市开鲁县农广校与县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农科天地”和“畜牧广角”电视栏目(现在合并为“乡村***”栏目),主要播放由农广校负责编辑制作的实用技术、相关科普知识、有关技术和市场信息,每周播放两次,每次播放10~15分钟,年累计播放了100多期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户收视率达到90%以上。从81户的调查结果来看,有47户农牧民把从电视节目上接收的农牧业科技知识作为农牧业技术的第二来源,占调查总户数的58.02%。
为了扩大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培训效率,体现农广校的职能特点,从2003年开始,包头市农广校在包头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绿色农业”栏目,每周二播放奶牛饲养、蔬菜种植技术、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法律法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农民热点问题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007年,包头市农广校在包头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农技讲堂”栏目,每周三21:50分播出,每次10分钟。内容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新农村建设等农村生活指南、农民进城务工常识等内容。“农技讲堂”已成为包头电台最受欢迎的栏目。同年,与包头土右旗电台共同开办“农民之友”栏目,每天11:00-11:25播出,覆盖了东起金川开发区、南至准格尔、西到包头东河区的600多个村,使30多万农民能够收听该栏目。内蒙古自治区农广校由最初提供录音带到现在提供播出效果更好的CD光碟,共组织232套节目。真正满足了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科技知识的愿望,受到了当地***府和农民的欢迎。2008年10月,包头市农广校与固阳县电台共同创办的农业科技教育专栏正式开播,截至2009年,已播出132套农业科技实用技术节目,播出的节目内容与固阳当地经济紧密结合,播出质量上乘。
在宣传科普材料方面,截至目前,学校共编辑印发《配方施肥技术》、《农药选购与使用基础知识》、《稻鸭混养生态栽培技术》、《地区主要病虫防治方法》、《金山种业玉米品种介绍》、《绿色农产品栽培技术》、《羊的人工授精技术》等科普系列宣传册17类30多万册、宣传单10万多份。
二、开展“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程”
2003年,包头市农广校选择有线电视基础条件较好的九原区莎木佳镇,开展“农村科技电波入户工程”试点工作。莎木佳镇经济发达,村村有有线电视插转设备,具有控制本村电视播放的功能,镇领导也为开展“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程”提供了条件。根据当地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学校精心准备了奶牛养殖技术、小尾寒羊饲养技术、蔬菜种植技术、食用菌栽培等60多套VCD光碟,每天晚上6:00-7:00在莎木佳镇部分行***村试播,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半个月后,“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程”在莎木佳镇6个行***村正式全部开通,近3万农民受益。“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程”的实施,填补了包头市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作的空白,实现了农民科技培训方式的新突破,提高了培训质量和信息入户率,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居住分散难以集中的问题,及科技人员下乡时间短和农民对科技需求强的矛盾,实现了科技培训经常化,降低了科技普及成本,受到了当地***府和农民的欢迎。此项工作还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内蒙古电视台、包头电视台、包头广播电台、包头日报均作了报导。当年内蒙古农广校又在九原区沙尔沁全面开播了“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程”。
三、发挥优势,举办“空中课堂”
“致富早班车”广播站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让农民学习到实用技术,增长农民经营技能。学校充分发挥广播媒体为“三农”服务的优势,引进了“致富早班车”录音带1350种,共2050盒,CD光盘132套,内容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并为偏远落后村购置录音机、扩音器、大喇叭、麦克风等播音设备,赠送了种植和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录音磁带700盒,CD光盘300盘。每个广播站都制作了广播站牌匾,举行了由自治区、市、县农牧局领导参加的挂牌仪式。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2009年,内蒙古农广校对全区所有的“致富早班车”广播站进行了一次调研,检查了广播站工作情况,收集村民的反馈意见,对没有按照要求管理录音磁带和播放节目的村进行了整改。截至200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已建成335个“致富早班车”广播站,夏季6:00-7:00,冬季9:00-10:00农民在田间地头都能听到科技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年,内蒙古农广校充分发挥中央校“致富早班车”节目下乡进村工作开展的有利时机,向335个重点嘎查(村)发放由中央农广校提供的各类实用技术录音带9403多盘,并利用嘎查(村)的“大喇叭”,不停地播放有关节目,进而有效地提高了科技入户率。
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61.1万人,蒙古族人口达412万人,占总人口的17.2%,牧区少数民族人口约192万人,约占全区蒙古族人口的47%。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远程电波教育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为解决自治区乃至全国部分地区蒙古语广播节目资源短缺等问题,农广校积极组织科技信息资源,保障“致富早班车”进村需要。各级分校在及时将中央校制作的音像和文字资料发放到村广播站的基础上,还积极组织编制大量适合当地具体生产特点的实用技术资料和信息送到村广播站,进一步满足广大农牧民需求。
四、积极推进蒙语节目,满足广大农牧民需求
1.充分发挥蒙汉双语远程教育网络的优势,积极扩大网络的覆盖面。目前,46个嘎查(村)的2052户牧民已覆盖广播网络;在不通电的牧业嘎查(村)通过流动直通车、微波设备和光盘设备开展“光盘教育”。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小街基嘎查,通过建立农牧民广播站的形式,组织农牧民收听蒙语节目;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也开始使用新译制的蒙语资源;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查干诺尔嘎查,组织养殖大户收听奶牛、肉牛饲养管理节目,提高牲畜品种改良、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科技含量,他们还探索建立“远教+基地+项目”经营模式,推进实用技术成果转化进程。
2.整合资源,拓展全区蒙语播出市场。内蒙古农广校通过加强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联络协调,充分利用高校设备资源及蒙语人才资源,提高了译制水平和层次,实现了资源共用共享。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来推动译制基地规模建设,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译制主要以为自治区远程教育管理机构等有偿提供蒙语资源为主,逐步落实了译制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逐步丰富了资源储备,提高了制作水平,紧紧抓住以民族语言为背景翻译制作这一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先进地区新的教学资源,把各类信息和实用技术传递到基层,推广到有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地区。工作中,学校以进一步丰富自治区蒙语资源储备为目标,切实解决自治区乃至全国部分地区蒙语广播资源短缺、对牧区生产生活指导性不强等问题,辐射带动了内蒙古地区现代农业远程广播教育。
另外,针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聚居的特点,为使广大蒙古族农牧民更好地收听节目和接受农牧业技术指导,内蒙古农广校将蒙语节目制作列为工作重点,积极进行筹备,2007年已翻译录制完成33集;2008年已翻译录制完成20集;2009年已翻译录制完成30集。今年将继续翻译蒙语实用技术资料,译后将陆续发放各广播站。
在西方,总是流传着这么一句古老的谚语:时间是上帝创造的,而时钟是魔鬼发明的。西方人认为,上帝是仁慈的,为我们创造了时间,从而有了美丽的四季更替,有了事物的兴衰;时钟的出现却让混沌中单纯无知的人类知道了时间是会消逝的,心有所系,人和事物都会渐渐由盛而衰,生命是有终结的,开始惶恐不安了是否人类的清醒都来自于魔鬼所为,而永葆愚昧才是上帝的希冀,这样充斥着哲学与宗教的问题自然不在今时的讨论之中。我们只是回过头审视,那些在钟表发明以前,被称为“魔器”的古老计时装置中,究竟留下了多少神的叹息与人的智慧。
时间流淌过的沙
沙漏,也叫做沙钟,是一种古老的测量时间的装置。西方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通过充满了上面玻璃球的沙子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一旦所有的沙子都已流到的底部玻璃球,该沙漏可以被颠倒以测量时间了,一般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运行时间:1小时。
沙漏据说是亚历山大于三世纪发明的,在那里他们有时随身携带,就像今天人们携带的手表。据推测,它在12世纪,与指南针的出现同时作为夜间晚海上航行的仪器被发明。现存的最早的记录是英船舶“香格里拉乔治”上的文员托马斯在1345年的销售收据。
从15世纪起,沙漏在海上,在教堂里,在工业上和烹饪中被广泛应用。麦哲伦在世界各地的航行期间,他的每艘船保持18沙漏。在船舶的文书工作中,运行沙漏从而为船舶的日志提供时间。
在耶稣会进入中国大陆之前,居住澳门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已将中世纪欧洲钟携至澳门。耶稣会士罗明坚和利玛窦分别于1581、1582年来华,他们不仅携带钟,而且有钟表修理匠随行。欧洲人普遍使用的沙漏、水钟(即水日晷)和重锤驱动的自鸣钟同时传入中国。沙漏传入中国后,曾在航海上用作计时器。乾隆二十三年(1758),周煌撰《琉球国志略》,言及从福州开船到琉球,船行“一更为六十里”,并用沙漏计时,“每二漏半有零为一更”。
不同于其他大多数测量时间的方法,沙漏同时承载着过去和未来,这已经使其成为一个持久的时间符号。
浑天如鸡子,天体如蛋丸
浑天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宇宙理论,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天内充满了水,天靠气支撑着,地则浮在水面上。天的大圆分为365.25度,浑天旋轴两端分别称为南极、北极,赤道垂直于天极,黄道斜交着天的大圆,黄赤道交角为24度。浑仪正是以此为基础而设计的。
我国浑仪的发明大约是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之间(即战国中期至秦汉时期)。早期的浑仪比较简单,经过历代天文学家的改进,到了唐代,由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了一架比较精密完善的浑天黄道仪。整个仪器分为三层,外层叫六合仪,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中层叫三辰仪,是由白道环、黄道环和赤道环构成。里层叫四游仪,包括一个四游环和窥管。现存明制浑仪基本就是这种结构,所不同的是取消了三辰仪中的白道环,而加上了二分环和二至环。由于浑仪的圈环过于复杂,遮掩天区,影响观测,所以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将其简化,创制了简仪。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接着,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向北(下)方移动。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之大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富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彻底抛却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
水运生仪象
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大型的天文仪器,由宋朝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水运仪象台于宋元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七年全部完成,它是中国古代的卓越创造。其中的擒纵器是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等人认为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整座仪器高约12米,宽约7米,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浑仪等为铜制。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是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中放浑仪。
阅读理解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紧密联系,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性和创造性。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打破学生与文本的界限,让学生走进古诗,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特色:
生活积累 自主合作 学习资源 创设情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3.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过程及设计意***:
一、创设情境,感知诗文
1.秋天到了,你观赏过秋天晴朗夜晚的景色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谁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描绘以下你看到的秋天夜晚的景色。(师板书学生积累的词语)
(皓月当空 秋高气爽 一轮明月明月清风)
2.过渡:秋天,一轮明月洒下一片银光,大地显得那么宁静、和谐。皎洁的月光下湖面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3.出示插***(月光下洞庭湖的景色),***上画了什么?请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
4.出示古诗《望洞庭》,读诗看***,哪些诗句是描绘了***上的景色,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应体现生活,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打破学生与文本间的界限,让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秋天夜晚的景色,感受秋天夜晚的宁静,拉近了与古诗的距离。通过看***选择诗句,初步感知诗文,为潜移默化地理解诗文内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自读古诗,要求:读准、读顺。
6.简介诗人和洞庭湖。
二、质疑问难,自悟诗意
1.学生质疑,这首诗你哪些地方不理解?
2.引导理解,运用以下方法:
1)看***理解;
2)互相讨论;
3)查工具书(字典、古诗解释等);
4)向同学、老师请教。
3.讨论,交流(说说你的理解以及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学贵有疑”,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的主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提出问题,并教给方法,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周围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讨论、交流为契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纠正、规范学生的语言,把学生视为学生发展的主体。)
4.说说诗句的意思。
5.加深理解,感受诗意。
1)“湖光秋月”为什么“两相和”?
2)诗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
三、美读成诵,领会诗情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读后请生评读。)
3)指名读;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4)教师范读;
5)配乐赏读;
6)有感情地读,背诵古诗。
诗的韵律、节奏是与古诗的内容、感情、气氛融为一体的,通过反复诵读,充分读书,读中有反馈、有指导、有评价,让学生经历实实在在读书的过程,切切实实地指导诵读,把诗的韵律、节奏、情感融合在一起,使诗句成为有形的画面。配乐诵读,让学生把诵读变成欣赏性地读、创造性地读,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
四、再现情境,再创诗境
1.教师在舒缓平稳的音乐背景下介绍诗人在什么情境下创作了这首诗?
(学生闭眼静思)
2.通过介绍,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诗美在意境。教学古诗就是要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借用音乐和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再一次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在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领略意境,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五、课外拓展,归类积累
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以后,学士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民间习惯上称有文采的饱学之士为“学士”,最著名的莫过于坡“苏学士”了。另外,学士和大学士差距很大,学士大多是舞文弄墨、实权不大的官员,可是大学士的地位就非同一般了。唐、宋时,“学士”前加“大”的可都是宰辅重臣,到了清代,大学士成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官至正一品,可谓真正的位高权重。硕士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也是指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人,但一直不是官职。博士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种官职,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传授学问,培养人才。汉武帝时,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
京剧起源于清代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随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的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步冷落下来。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称“京调”。
我国最早的银行
银行在我国起源于唐朝,在唐宣宗时期(公元847~858年),苏州就有“金银行”出现。北宋嘉枯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时,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条为“银行轧造吹银出卖许多告提”,这是“银行”一词单独出现最早的时间。到了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康(今南京)城内不仅有远谷市、纱市、盐市、牛马市,而且“银行、花市、鸡市、镇淮桥、新桥、筐桥、清化桥皆市也”。可见,银行那时在南京就已存在,而且成“市”。到了景定元年(1260年),竟成了一条“银行街”,其街非常繁华。“大清户部银行”是我国最早的官办银行,建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
重庆东南地区首次发现大溪文化遗址
近日,重庆东南地区首次发现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典型的大溪文化中期双人合葬墓葬等珍贵遗迹遗物。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大溪文化遗址位于重庆市酉阳县酉酬水电站工程库区,目前已经清理出墓葬和柱洞等建筑遗迹。大溪文化遗址最初发现于瞿塘峡东口长江南岸与大溪河交汇处,距今约五六千年,属母系民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阶段,是我国著名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之一。这是首次在渝东南地区发现大溪文化遗址,也是首次在酉水上游发掘出大溪文化遗址,这为研究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和扩展提供了新的素材。此外,对于瞿塘峡以东地区发现的大溪文化元素的来源认识,也提供了新的思考依据:酉水、乌江可能是大溪文化的传播途径。
珠算的起源
古时候,人们用石子来计数,但这很不方便。后来,人们改用像筷子一样的小棒进行计算,叫做“算筹”。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大家觉得用算筹摆来摆去进行计算实在太麻烦,又把算筹改为用“珠盘”进行计算。把珠子放入盘内表示要加的数,拿出盘子里的珠子表示要减的数。用珠盘计数,珠子容易滚动散失,于是我国人民发明了珠算。把珠子串起来,并列地连排起来,就成了算盘。因为用算盘计算又快又方便,很快就传到朝鲜、日本等国。1000多年来,珠算在我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流传海外,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相学习的见证。近年来,美国、日本的学者把珠算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山西发现中国存世最早课本
由清代学者王步青编撰的《四书朱子本义汇参》近日在山西被发现。据专家考证,这是中国目前已知的存世最早的课本,对研究中国古今教科书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次发现的《四书朱子本义汇参》为线装古书,共有3卷,成书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书长26厘米,宽16.5厘米,每页版心镌有“敦复堂”三个字,背面版心下边均镌有“课本”二字,文前有王步青撰写的序。据考证,中国最早的课本始于清乾隆时期,因此这套古书的发现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王步青是清初儒学大家,晚年辞官后,在家乡金坛开设授书馆,此书就是他在74岁那年为教学所需编印的课本,由于印量极少,存世者极为罕见,为古代“课本”中的珍品。
内蒙古发现中国最北长城
由中国考古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乌拉特后旗历史文化考察团”,不久前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境内考察认为,乌拉特后旗境内两条并列且走向相似的汉外长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北部的长城。这段长城在离中蒙边境大约18公里处,一直延伸到蒙古国境内。
九州溯源
我国所谓的“九州”,也就是传说中的我国中部地区,相当于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此说出自春秋战国时代而上达夏禹。《尚书・禹贡》开头即是:“禹敷土地,随山刊水,奠高山、大川。”意思是夏代的***君主禹,开定洪水后,跟着划定疆域。九州计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周礼・职方》所记有幽、并州,无徐、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所记有幽州,无梁州。九州又有“九有”、“九囿”、“九原”等别称。古人既分当时的中国为九州,天长地久,“九州”也就自然成为中国的代称。
我国最早的地***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地***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刻制的泥板地***,以及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人刻于陶片上的地***。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平面地***产生于2300年前,是在周朝中山国都遗址附近出土的铜版地***。***中,古代制***的某些要素,像分率、准望(即比例、方位)等都已出现。唐贞元年间,贾耽设计、监制了巨贴画《海内华夷***》,开始以不同颜色绘制不同地域。明朝末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广东刻印成《坤舆万国全***》。出于对中国的敬意,把中国置于地***中央。这幅***对我国古代地***的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使我国原有的经纬概念充实、明确和系统化。1718年,***监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制成,这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地***。
“华夏一奇”—国华珠算博物馆
坐落在台州临海的浙江珠算协会国华珠算博物馆,是中国众多博物馆中一座以珠算(算盘)收藏、展示、研究和设计为己任的专业博物馆,创建于1993年11月,到如今,已经历整整20年的发展。
馆长雷国华从小听着算盘的“噼里啪啦”声长大,渐渐对之产生兴趣、有些入迷。1978年,他办了一家家庭作坊式的算盘厂。1980年以后,计算器开始在中国流行,很快计算机也普及神州大地。看到被誉为“第五大发明”的算盘在中国日渐式微,雷国华心里总觉得不是个滋味。他开始千方百计地收集各种算盘及其他相关实物与资料,想用事实证明中国无愧于算盘故乡和珠算大国—珠算以独特的数理内涵,使简便的算盘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器(珠算应当便是程序)。为此,他创建了珠算博物馆,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在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仅有***府力量,也有像雷国华这样自觉的民间个人行为。
在略显简朴的国华珠算博物馆内,笔者感受到中国珠算半尘封的悠久历史。
国华珠算博物馆依次循列着中国古代原始算具,像西周陶丸、春秋算筹等模型、复制品和1800多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算盘。各种算具中最受瞩目的是“最大”“档位最多”“最重”以及“最小”几个算盘。最大的一具叫“巨算”,横架大厅南北,令人惊讶。巨算高1.68米,长6.52米,7珠25档,1575颗算珠,每颗算珠宽21厘米,厚14厘米,搬动其中一个算珠需花费不少力气。据计算,光算珠就用掉5立方米樟木。巨算重1008公斤,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木质算盘。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巨算用途并非计算数字,却与宗教生活相关—“计算”人事。“人有千算,天只一算。”佛教认为,人的一生究竟做了些什么事,在算盘上都记得清清楚楚。巨算原先就是放在寺庙大门口的。
该馆的藏品琳琅满目,有金、银、铜、铁、铝各种金属算盘,有檀香木和玉石、翡翠、象牙、珍珠、陶瓷及景泰蓝等其他材质的算盘,也有镯子、戒指、不求人、佛堂、海螺、如意、八卦等形式的珍稀算盘。该馆还收藏有特殊算盘,像部队使用过的行***算盘等。
该馆同时收藏有外国算具,像埃及沙算盘、罗马沟算盘和17世纪发明的计算尺等。
有保存,有继承,有发扬
在计算机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否还需要珠算?珠算传承的尴尬与汉字传承的尴尬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汉字是天天要打交道的,所以“提笔忘字”让国人突然有一天想起自己学中文比学英语更重要。而珠算由于几乎完全被计算机替代,所以国人在申遗时,才产生“忘不了”的纠结。
雷国华说,珠算不仅仅拥有算数的作用,在练习过程中,还能提高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持久力和起到拓展思维的效果。“当然,算盘和计算机并不冲突。”
“一下五去四”“三下五去二”“一去九进一”。
早些年,小学数学教材取消了珠算,珠算口诀对不少人是陌生的,但临海的学童却十分熟悉。在临海,热爱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作为最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内容之一。笔者想,或许这就是国华珠算博物馆成为上述两个教育基地的意义所在吧。
国华珠算博物馆在保存算盘的同时,对使用、提高珠算演算这一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辨识度,也进行了实际的探讨。这是雷国华最希望看到的。他办起的珠心算培训班,希望孩子们从小了解珠算文化,启迪智力。走进国华珠算博物馆的兴趣培养教室,学童们随着老师珠算术语的变化,在算盘上轻盈拨动,那份认真和喜爱俨然已全部融到这些动作中。
多年来,国华珠算博物馆的创建与发展,引起了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兴趣与关注,至今已有40余家中外报刊、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算盘重回大众视野的当下,国华珠算博物馆或许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将封存在人们记忆中的珠算技艺继续保存。
助“五年申遗”一臂之力
中国珠算在海外有广泛而深厚的影响。国华珠算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吸引着各国珠算工作者和爱好者。该馆开馆之际,日本珠算协会就前来交流。交流期间,日本东海算盘博物馆与国华珠算博物馆结为协作馆。之后,日本东海珠算乐园在两个友好博物馆的促成下,与临海师范附属小学结成姊妹单位,联系往来一直不断。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珠算协会也纷纷到国华珠算博物馆访问、交流,合作开展学术活动。
国华珠算博物馆里的算盘还架起了海峡两岸珠算工作者、研究者和爱好者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不少台湾珠心算人士多次参观国华珠算博物馆,俨若亲戚与老朋友。2000年临海中国首届江南长城节中,在雷国华的牵线搭桥下,120多位台湾小朋友和临海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海峡两岸珠心算文化交流活动。
珠算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为了更好地传承、不断扩大影响,“中国珠算”于五年前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华珠算博物馆热心其中,与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一直保持联系,提供***片资料,协助申遗。2008年,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指导的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专程来到临海,拍摄珠算申遗专题片。雷国华介绍,那一次,央视摄制组在国华珠算博物馆内整整拍摄了一天一夜,馆内的全体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总共拍摄了千余件古算具和算珠发展历程、运算技巧、文化内涵与延伸等在内的珠算史料。
拍摄中涉及珠算在中国最早的历史证据,就有国华珠算博物馆的馆藏算具(以珠算数)。千百年来,珠算衍生出了特有的文化。国华博物馆里收藏有一架戴在手上的老玉算盘:老玉边上嵌着一把算盘,每个算珠借助银针、竹签之类物什可以拨动,它昭示着即使我们家境殷实富足,也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千年的珍宝不断传迁,最终移入博物馆。对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珠算”的揭示、研究与申报成功,显然又增添了国华珠算博物馆珍藏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含量。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8055634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精选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