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管理制度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3-08-24 14:05:57 阅读: 评论:0

交接班管理制度精选6篇

交接班管理制度精选6篇

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文1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交接班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规范交接班制度,完善交接班内容,提高交接班质量是确保护理安全重要的一环[1] 。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交接班时间是一个特殊时间段,随着交接班时间的到来, 值班护士盼望下班,接班护士没到岗或未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常引发护理缺陷。现将交接班中存在的缺隐藏总结如下。

1 交接班中的缺陷

1.1 病人交接不清

1.1.1 重患交接不清 个别助产士交接班时未能将重患的各种管路交接清楚。如有一例前庭大腺癌患者,有留置导尿管及两个腹腔引流管,而其它妇科手术患者只有留置尿管,或加一个腹腔引流管,造成夜班助产士忽视了一个腹腔引流管。

1.1.2 产妇特殊情况交接不清 待产患者,强烈要求请假回家,这一特殊情况并没有交待给下一班,造成下一班找患者的情形。待产患者的产程进展情况没有交接清楚,接班助产士有时查患者稍晚一点造成患者宫口开很大或近开全的情况。

1.1.3 术后或分娩后病人交接不清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护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交待不清。如有一例妇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是48小时,而常规是24小时,造成患者尿管险些被早拔除。分娩后的产妇或拔除尿管后的患者未自行排尿,交接班不清,造成下一班助产士没有及时督促患者排尿。

1.1.4 处置交接不清 日班补液患者,夜班有bid静点时,在交班前日班给续点上没有交待给夜班,夜班助产士又配置了一遍药,造成浪费现象。

1.2 物品交接不清 交班助产士使用抢救车内的药品,没有及时填充,接班助产士没接抢救车内物品,使用时造成不便。常用药品、备用药品、毒麻药品交接不清,造成使用时不便,药品丢失的现象。仪器虽在但有的不能正常使用,造成需要时的忙乱。氧气筒内的氧气压力交接不清,一但有需要时,非常被动。

2 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制度执行不严或制度滞后 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或查对制度,交班、接班对病情、***、输液、全身护理交接不清易诱发护理缺陷[2]。有的制度滞后于临床,如医嘱查对制度,临床上是使用电子医嘱,而制度是根据手写医嘱制定的。填写各种接班簿时并没有查实物。在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中, 查对不严、交班不清占了近90%[3]。及时更新制度以便与临床工作相符。加强各项核心制度的学习,要求助产士熟记于心,并能学以致用,按部就班做好各项工作。

2.2 责任心不强,时间观念不强 接班没有提前上班清点物品,值班助产士急于下班,先做好下班的准备,两人并没有认真交接。看交班簿又写得不够详细或看得不够仔细。查房时应付了事,对病人接得不够仔细。接班时病人和物品都没能认真交接。自我约束强于被迫执行,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各班助产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提前15分钟到岗,做到:五交:安全、病情、药物、卫生、病人思想;五看:床单位、皮肤护理、输液、引流管及各种导管、交班报告[5]。在临床工作中相互监督, 互相提示, 不遗漏、不拖延一项护理工作, 只要是上班时间, 思想就不能放松, 一丝不苟完成每项工作。时时警惕以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3 安全意识薄弱 未查对上一班的医嘱、输液卡和药物,床边交接班时欠缺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不习惯查对床头卡,易出现护理缺陷和纠纷[4]。工作抓不住重点,不重视病人的交接,忽视备品的交接,只急于夜班的常规处置。接班后应认真查对上一班新开的医嘱、输液卡和药物,培养助产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养成查看床头卡的习惯,避免发生护理缺陷和纠纷[4]。加强卡片利用率,特殊处置及要求标注在卡片上,医嘱护士每天认真核对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4 管理不严 各项规章制度都有,只是没有严格规范化执行,流于形式或碍于面子,护士长管理跟不上,助产士本身自觉性差。建议①建立交接班综合登记本,便于助产士交接,可节约助产士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遗漏。认真清点毒麻药、急救药品和仪器,查看常用备品及药品;②规范交班的内容:患者总数、新入院、出院、病危、手术及产妇生产数;逐一详细交代新入院患者的情况,手术患者术中情况、回病房的时间、意识及生命体征、体位要求、手术伤口敷料及引流、排尿等情况;当天手术患者需做的术前准备,病危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患者口腔和皮肤的情况,交代下班观察重点和护理要点;需特殊观察的患者进行交班,接班者认真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有疑问随时提出。重患及特殊患者床头交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交接班情况,并予以点评。

参 考 文 献

[1]戚依萍.护理交接班中的缺陷与对策[J]1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22 (1) :50.

[2]邱建华, 迟静, 穆培丽.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 南方护理学报,2002, 9(4) : 27.

[3]曾桂珍,陈赤霞,章霞.交接班护理缺陷的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 ,18(8) :999.

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床边交接班;规范制度;护理质量

床边交接班是分管护士分别到分管每一个患者进行床边交接,其优点是:一、交班内容全面、具体、重点突出。二、患者直接参与医护人员交接班,能够体现自己的知情权,享受到公开合理的关爱,因而满意度提高[1]。近年来,床边交接班已被大多数医院所采纳,我院也实行多年,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尚不能够正确理解床边交接班的真正意义,只是走过场的现象,为护理安全隐患埋下伏笔,也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针对此种情况,我科进行新的床边交接班模式的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转变观念,提高床边交接班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全科护士会议,分析旧的床边交接班的不足和存在隐患,明确床边交接班的意义和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潜意识唤起护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为进一步规范床边交接班奠定基础。

1.2 制定新的床边交接班形式、程序、规范标准根据《广东省护理管理规范》的要求及针对科室的实际情况,经过护理核心小组的讨论研究,制定了床边交接班的形式、方法、规范标准,并列出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培训,演练,护理组长负责组织,护士长把关、点评。

1.2.1 交接班的标准和要求 交班时的仪表要符合医院制定的《护士仪表规范》;要求不必让患者知道的病情应在办公室讨论,以免引起纠纷和给患者带来不安和心理压力。

1.2.2 床边交接班的主要对象 危重、新收、病情变化的患者;手术、多管道、特殊检查、***、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压疮、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患者、约束、认知障碍及情绪障碍等)。

1.2.3 床边交接班内容 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及术后天数患者主诉生命体征、监护情况管道情况动、静脉置管情况穿刺口情况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情况约束情况特殊检查***准备情况存在安全隐患重点需要协助的基础护理项目交下班重点观察的内容。

1.2.4 交接班的程序 夜班护士进行病情汇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高级责任护士检查患者并提出问题护士长点评高级责任护士落实专业小组成员对查房中存在的护理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2 结果

2.1 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重点突出,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规范床边交接班模式,护士对本班的工作有了整体的安排,对每一项***和护理工作更加认真、细致、主动评估患者,找出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措施后评价,并对护理措施的落实进行交接,使患者得到连续有效地护理。

2.2 杜绝和减少护理缺陷 直接到患者床前交接班,护士直接看到患者,边讲边查,眼、耳、手并用,不会因错误印象而出现错误判断,容易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2.3 突出专科护理质量 实际床前交接班,能督促主管护士、值班护士熟悉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护士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患者得到认真负责的专业护理,从深层次上提高了护理水平,落实岗位职责。

2.4 利于护士的专业成长 由于交班要交代当班患者的病情及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现存的护理问题,下班护士会评价上一班护士的护理质量,促使护士有目的地同患者沟通,清楚知道值班时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和如何观察病情,同时,反复口头交班演练,使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观察能力得到提高[2],也极大地调动了护士学习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的积极性。

2.5 在早交班中落实护理查房制度 床前交接班每天由护长或护理组长带领,由夜班护士汇报病情,高级责任护士评价及提出问题,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指示/点评,再由高级责任护士指导初级责任护士落实、记录,这体现了层级管理及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2.6 促进专科发展 由于晨交班实行了护理查房,在查房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促进科室护理专业小组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缺陷,并从专业角度寻求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专科的发展。

2.7 满足患者的知情权,提高患者满意度 由于患者的参与,无论是轻患者还是重患者都能体现自己的知情权,也使其充分了解护理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从而更好地配合***和护理;同时,护士的工作得到患者、家属的广泛认可,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文3

【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导诊组交接班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制定门诊导诊组交接班制度,采取书面和集体交接班相结合的交接班模式。结果 实施此种交接班后,门诊导诊组护理投诉显著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门诊导诊组成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窗口。结论 此种模式的实施,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服务效率,确保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

【关键词】门诊导诊;交接班;护理管理

交接班制度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连续、高效、安全运转的核心制度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执行较为规范,但在门诊工作中缺乏完善的应用模式,使交接班往往流于形式[1]。我院2009年开始在门诊成立了***的门诊导诊单元,涉及有9个工作区域,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和门诊病人的需求,科室实行弹性排班,上班时间不固定,且晨间是病人就诊高峰期,不可能实现晨间交接班。为使门诊护理工作流程畅通、有序、服务到位、安全,根据我院门诊各专业的开诊情况及其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多专业性、多需求性[2],我科结合自身特点,2011年1月开始,我科采取书面交接班和集体交接班的模式,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导诊组涉及挂号、缴费大厅、内、外、妇、儿等分诊区域、超声、标本接收、放射登记窗口等,平均日门诊量达3000人次。科室共护理人员32人,均为女性。年龄22―52岁,本科12名,大专15名,中专4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15名,护士7名。

1.2 方法

1.2.1 书面交接班:①设立导诊交接班本,详细记录每天工作量、工作重点、要交接的具体事项和内容、区域小改革等,要求内容全面具体、紧扣“优质护理服务主题”,为“天天读本”天天读。②在每个区域,分别设立责任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此职,全面负责此区域的护理工作。③科室每周四下午由护士长进行下一周排班。在每周排班表上记录有下一周周工作重点和温馨提示,发放至各个区域,人人了解并掌握。④科室设立QQ群,医院、科室等重要信息由护士长群共享,让护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动态和信息。

1.2.2 集体交接班:

1.2.2.1 每日各区域集体交接班:①每个区域由1名主管护师担任责任组长,负责此区域的护理工作。②晨间高峰期过后,责任组长负责此区域集体交接班,交接内容:当日工作重点、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采取的措施、重点病人的管理、区域小改革等。③交班时间不超过15分钟。

1.2.2.2 每周责任组长集体交接班:①交班护士:各区域责任组长,分别针对区域工作特点,介绍一周接诊、预约、抢救患者例数、完成工作质量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等。②护士长点评:交接班前护士长先收集信息:医生、护士、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查看一周导诊交接班本;交接班时对上周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及时回复责任组长提出的问题,并予以改进,做好经验总结,布置下周工作重点。交班时间不超过30分钟。③交班后由护士长将需要其他部门协调,屡次未得到整改的问题集中汇报至门诊服务中心和护理部。

1.2.3 评价标准 为了保证交接班质量,按照交接班制度的要求,护士长实行日查:交接班本的内容书写情况、责任组长每日集体交接班的落实、存在的问题是否改进等,依据《门诊导诊组月考核标准》实施扣分,与其评先评优挂钩。

2 效果

实施交接班制度以来,门诊导诊组护理投诉显著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门诊导诊组成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窗口,2011年获得医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在医院管理年、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三好一满意”等检查中,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扬。详见表1。

3 体会

3.1 形成并规范了门诊交接班体系 创新是改变护理工作落后的基本要求和途径[3]。此交接班模式的实施为门诊导诊组护士提供了相互交流经验的平台,是确保优质护理服务落实的重要环节。严谨的交接班态度、完善的交接班制度、科学的评价标准将交接班模式成为了一项常规工作。

3.2 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书面交接为“天天读本”,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使所有工作正常运行。也为护理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有更多的精力服务于广大患者。同时交接班本的记录,提高了护士文字书写能力,加强了工作责任心,留下了大量宝贵的书面资料,供今后工作参考。

3.3 确保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交接班模式促进了科室全方位管理,使护士工作步入自我控制、自我改进、相互督促、相互提醒的良性轨道,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能,也提高了护理管理者的能力[4]。实施交接班后保证了服务流程无缝隙管理,消除了各安全隐患,从而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

4 小结

临床晨间集体交接班没有经验可借鉴,通过书面交接班和集体交接班相结合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今后,为更好的创新门诊流程。提升优质护理,将利用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交接班模式,建立科室工作平台,真正实现全员交接班。

参考文献

[1] 范巧珍,南小平,贾红芳.不同护士交接班模式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3(7):1200~1201

[2] 李杰,郑磊贞,陈强.医院临床科室简捷式量化管理的实施及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11):33~34

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文4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10、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移动设备)。设备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在重新进行加固缆风绳。设备移位应有工区副职以上领导在场,并做好记录。

11、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工区必须和操作人员签订“设备包保责任状”。对设备维修保养、安全使用等落实到个人。

12、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均喷涂“中国铁建”字样及标识,并做好设备编号,便于管理。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二)

为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切实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贯彻管理为使用服务,使用要加强管理的原则,从根本上克服只顾使用忽视管理的倾向,特制定如下制度。

1、机械设备应按照有关技术资料和出厂说明的规定进行安装。安装前应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由安装队长、技术员、安全员在现场指挥安装。

2、凡经过大修改造重新组装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技术试验和安全装置检验,虽经试验未取得合格签证前不准投放使用。

3、大型吊装设备试验前应做一般技术检验、空载试验、额定荷载及超载试验,在试验前先对整机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看润滑油是否充足,机件的装配是否牢固,工作装置与试验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4、设备试验与负荷试验,主要试验机械设备的起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操作性能等,对试验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与处理,以便作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决定,试验合格后应按照技术试验记录本逐项填写,由参加人员共同签字任何。

5、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做到精心保养,正确操作,合理使用,并做到“四懂、三会、二精”,即: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精心保养,精心操作。

6、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端正服务态度,保证作业质量。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如发现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以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

1、交接班制度是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2、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工作内容及工作环境,并对设备进行检查,认真查阅运行日志,询问当班人员设备的运行情况。

3、交班者应主动向接班者介绍设备运行情况,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否则发生事故由交班者承担。

4、接班者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由交班者处理,如接班者愿意接受处理,可由接班者接班后继续处理,一时处理不好的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作详细说明并报告上级相关领导。

5、接班者不得扳弄不属于检查范围内的设备。

6、在开、停机和处理事故以及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接班者应主动离开现场,如交班者邀请接班人员帮助处理事故和操作,在接班者愿意下可以协助交班者处理。

7、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运行日志、工具等物品摆放整齐以便接班人员的查验。

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文5

【中***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98-02

从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责任制护理使护士的工作由协助医生完成***,转变为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全程的整体护理,护士的工作关注点也由之前重点关注***和病情,拓展为更加关注患者及其家庭对于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和健康教育。

为保证患者安全,增加护患交流,体现责任制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我科从2011年开始实施全病区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模式。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模式将全病区交班前移至病房床边,将交班内容扩展为患者自上而下所有责任相关内容,将责任护士自我介绍改变为同事介绍,将交班时发现的所有问题逐一解决,极大提高了责任护士的正确交接班意识,得到患者的认同,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安全性。现将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模式汇报如下。

1标准化床旁交接班的参与人员

本病区为12小时制排班模式,全天交接班为两次。早上8:00-8:30为夜班交白班接,交班人员为两名夜班护士,白班责任护士分别在床旁跟医查房等待标准化床旁交接班;下午17:00-17:30为白班交夜班接,当天所有白班责任护士与两名夜班护士一同实行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护士长每天随机跟查床旁交接班工作1或2次。

2标准化床旁交接班的内容

交接班者均应以围绕病房-病人-病情等流程进行逐项交接班,接班者从进入病房开始就承担审查员角色,查看病房窗帘及设施,查看患者床单元、床头标识、患服着装、手腕带、三短九洁、伤口、输液运行情况及滴数、管道护理、氧气流量、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术前准备完善情况、特殊检查时间安排、自理能力及患者去向等,保证病区管理符合规范化要求,患者所有***落实均符合护理标准化要求。

3标准化床旁交接班的携带用物

早上由夜班携带单病人执行单、临时交班本,白班携带PDA行标准化床旁交接班;下午由白班回收单病人执行单,携带临时交班本,夜班携带PDA行标准化床旁交接班。

4体会

4.1 提高责任护士知晓率: 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时由交班者主动向病友介绍接班者的姓名,接班者主动热情的跟患者和家属打招呼,可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让患者更受到责任制护理所带来的尊重与关注,更加信任责任护士且愿意配合***和护理,提高了责任护士知晓率。

4.2提升住院病人满意度: 标准化床旁交接班规范了护理交接班流程、内容、标准,且全部标准有据可查,有责必究,保证了护理交接班工作达到最佳秩序,且因为常态化、标准化地执行,使患者知晓病区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面向每一位病区患者的标准化床旁交接班可以使责任护士在交接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患者新问题和新需求,及时予以解决,所以使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更满意。

4.3 降低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风险: 标准化床旁交接班提供了一个实时交接班环境,所有交接班现场直观、真实、动态,便于护士在交接班状态查遗补漏。责任护士主动接班,并通过对患者询问、查看等,将交接过程与对患者的评估融为一体,大大节约了接班护士评估病人所需的时间,并且帮助交接班过程不留“死角”,还促进护士尽快熟悉患者病情与心理状况,避免因交接班细节不到位造成的各类临床风险或解释不到位,明显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

4.4 促进护理团队的建立: 床旁交接班是每班护士对所分管患者健康状况充分了解的途径,是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的前提,也是患者***、护理能得以延续的保证,各级护士应高度重视床旁交接的质量。对床旁交接中的关键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并将患者的需求贯穿于始终,改造流程应以患者需求为起点、患者满意为目标[1]的宗旨。通过人员培训、管理者监控,标准化管理实施,护士的行为逐渐成为习惯,标准化床旁交接的质量、效率、患者满意度均有所提高,体现了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塑造了标准统一、令行禁止、相互补充、严谨专业的护理团队。

5小结

标准化床旁交接班从交班者应掌握每个患者的哪些具体情况,对患者的问候、介绍及说明等,每项具体内容的交接要求均有规定,如先交常规内容,再交专科内容;边口头交接,边实地查看,边与患者交流;查看时从上到下,从人到仪器等。当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轻重缓急适当调整,并强调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交流中适时融入对患者的尊重、关注、宣教和鼓励,使交接过程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既有完整性又具个性化,并运用情感服务技巧,使整个交接过程规范、灵活、完整、连续、快速,使患者感觉被关怀、被尊重,也感受到护理的专业性。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密切了护患关系[2],也促使了“交班者在交班前对患者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和了解”这一流程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创新;护理交接班护理交班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改革护理交班的形式与内容是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1]。护理工作及患者病情变化的连续性,以及护理人员经常倒班的工作模式,使得交接班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交接班只重视特殊危重患者,内容形式单一,交接班时间长,交班重点不突出,交与接含混,晨间交接人员思想难以集中,无法真正体现交接班意义,存在护理安全隐患[2]。为保障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我科从2013年5月起实施创新交接班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护理排班实行三班制(APN)连续排班[3],推行整体化护理的责任管床模式,病房患者分成4组,每组有2-3个管床护士,每个管床护士管6-8个患者。本次研究将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按照传统交接班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共250例;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按照创新交班模式进行交接班,共252例。

1.2方法

1.2.1 传统交接班模式

护士按照上班时间准时到岗,与夜班护士一起到床边交接,交接的依据为上一班护士口头交接的内容。

1.2.2 创新交接班模式

规范的交接班指引可以帮助护士掌握交接班要点,减少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差异[4],我科在2014年5月制定我科的护理交接班指引,规定护士提前到岗。具体到岗时间根据护士个人观察、收集资料的能力、对病情的掌握程度等决定。一般要求提前15min到岗,年轻护士、个人收集资料的能力比较差的护士或者休假后对所分管患者的病情缺乏了解时,要求提前30min到岗。护士利用提前到岗到患者床边进行评估,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还要对所管病房进行质控,包括病房空调使用情况、室温调控、床单位清洁卫生、陪人清理等,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1.2.2.1 规范护理交接班内容,利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内容规范交接内容,并创新性使用“电子化交班表”进行书面交班。

1.2.2.1.1 利用护理交班量化评价表指引,明确交班的顺序与内容,以避免交班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现象[5]。《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分交接护士、接班护士、一般要求、护士长点评4个维度共21项内容,要求我科护士对照此内容完成交接班工作。

1.2.2.1.2 根据科室专科情况设计“电子化交班表”,Excel文档形式,内容上包括患者姓名、诊断、既往病史、主要病情、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主要***、手术名称、主要用药情况、护理措施及要点、睡眠饮食排泄、心理状况等基本情况,使本组所管的全部患者情况交得清楚、接得明白。还在“电子化交班表”内设立专栏列出“跌倒高风险”、“压疮高风险”、“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护理高危因素,更好地凸显护理高危因素,加强提示作用;设置特殊检查专栏,注明患者特殊检查的时间,便于质控检查。每组患者***一张交班表,每班护士下班前必须更新电脑内的“电子化交班表”内容,避免重复书写,缩短交接班时间,同时避免口头交接的口误,是一种很好的交接班依据。

1.2.2.2 规范护理交接班形式

1.2.2.2.1 护士床边交接 病房分成4组,接班护士提前到岗后跟夜班护士口头交接“电子化交班表”内容后到床边交接。交接内容包括:了解前一班内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当天手术准备情况、术后护理质量执行情况、特殊用药、特殊检查、心理需要、需护患沟通事项等,从而让管床护士对当天的护理工作重点及难点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稍后的护士集体总结会上反馈。

1.2.2.2.2 护士集中交班 护士床边交接后集中护士站总结交接班情况。每组接班护士依次汇报分管患者的总体情况:一级病人人数、跌倒高风险及压疮高风险患者;汇报一级护理患者及跌倒高风险、压疮高风险患者的病情,包括评估结果、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主要***、反馈情况、注意事项、家属要求、护理重点及难点等。全体护士参与讨论,为接班护士的难点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工作预见性,防患于未然,杜绝医疗纠纷。最后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进行总结及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各项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列举当天的工作重点、重点患者及重点需要关注的细节,引导大家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与之相关的护理前沿资讯、新技术传授给护士。通过护士集中总结使各管床护士不但对本组所管患者有更深刻的认识及了解,还提高了其对本组以外的特殊患者、特殊情况的护理能力,同时也能促使低年资护士掌握更多专科知识、更快成长。

1.2.3 持续交接班质量效果评价

建立PDCA管理体系,科室设立专责护士负责护理交接班质量管理工作,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调查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此评价表共有五大维度25个条目。科室采用每天检查、每月抽查两种形式评价交接班质量效果,每月撰写分析报告,并组织护士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议,提出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从而达到持续质量改进。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方式录入Excel,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样本均数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分别计算交接班日均时间及交接班准确度,分别向护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如下:

2.2患者病情知晓度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调查两组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和专科护理等11项指标,总分100分。对照组发放250份,实验组发放252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2.3 结论

实行创新性护理交接班模式后,实验组护士在交接班日均时间、自身满意度、对患者病情知晓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交接班制度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连续、高效、安全运转的护理核心制度之一。创新的护理交接班模式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果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或交接不清、交接遗漏,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规范交接班模式,增加了人性化的创新内容,严格控制交接班过程中的质量,定期进行交接班质量反馈,不断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

3.2 规范护理交接班时间,能让管床护士根据自身专业水平更好交接,也通过同患者打招呼、介绍管床护士等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接受不同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交接班形式,通过护士床边交接和护理集中两种形式,让大家对当天护理工作重点及难点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还可以检查夜间、晨间护理质量,培训护士和专科知识,激发护士运用循证思维及前瞻性、预见性的工作[6],从而使整个护理团队共同提升专业水平。规范的护理交接班内容是保证交接班质量的前提,创新性地采用电子化交班不但帮助护士掌握交接班要点及护理高风险因素,避免交接班口误发生,也可以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3 实施持续交接班质量效果评价,能动态、科学规范科室管理。在交接班质量评价中,科室层面设立专人管理、定期对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分析,护理部层面有计划地参加科室的晨会和床边交接班,检查交接班过程的质量,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与护士长沟通,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并检查整改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景莲.黄满金.床边护理集体交班的实施与效果[J].全科护理,2007.5(12C):37―38.

[2]王映华,李涛.新形式床头交接班的科学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lO,26(5A):70―71.

[3]肖继荣.韩利荣.贾晓宇.等.规范护士床边交班的做法及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8(13):1644

[4]张莉红.胡迎春,龚文妍.护理组长负责制交接班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1・792.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6: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71566346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交接班管理制度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交接班管理制度精选6篇.pdf

标签:交接班   管理制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