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数学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3-08-24 14:03:51 阅读: 评论:0

高中一年级数学精选6篇

高中一年级数学精选6篇

高中一年级数学范文1

关键词:数学学习动机;现状;教学建议

1、引言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动机很高,那么学生学习就会有很高的效率,反之,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的话,就会把学习当做一件很痛苦的事,就会出现厌学。这些现象在高中数学学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泸水一中位于云南省边陲少数名族地区,这里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学习的激情不高,这就需要一线的数学教师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基于此现象,我对泸水一中高一学生进行了数学学习动机的抽样问卷调查。

2、数学学习动机的相关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意***、心理需求或企***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所谓数学学习动机,是指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激励和推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的内驱力。数学学习动机是一种对数学学习的需要,它是学生本人、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

奥苏伯尔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以增强学习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活动,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增强学习动机,另外,较高的数学学习动机,可以给学生的行为一种指向性和持续性,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努力学习程度和精神的集中程度。

3、数学学习动机的分类:

如果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学习动机,其分类也是不同的。从学习动机的产生源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心自发产生的对某一事物的浓厚的兴趣,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发性;(2)稳定性;(3)持续性。它可以促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获得知识经验,更加有效地学习。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因外部的刺激如对他的奖励而引起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外界刺激引起的;(2)不稳定性;(3)短暂性。这种学习动机不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好后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的距离来看,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近景学习动机和远景学习动机。近景学习动机是指由近期学习目标决定的,如:为家长的奖励而学,为老师的表扬而学,为同学的看法而学等。远景学习动机是指由长远学习目标决定的。如:把个人学习与人民的利益、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树立自己的目标等。

根据学习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小来分,学习动机可分为主导型学习动机和辅学习动机等。在完成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可能受多种动机的影响,但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把起次要性作用的学习动机称之为辅学习动机,把起主要作用的学习动机称为主导性学习动机。

4、泸水一中高一年级数学学习动机现状调查研究

4.1调查方法:此项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中有20个单项选择题,分为五个层面:动机、数学成绩、喜欢数学教师、数学学习习惯、影响学习动机因素等。采用5点计分法,即每一个问题都有五个级别:“非常不符合”记1;“比较不符合”记2;“基本符合”记3;“比较符合”记4;“非常符合”记5。总分越高,说明数学学习动机越高。反之,总分越低,说明数学学习动机越低。

4.2调查对象:泸水一中高一年级共有12个班,其中理科有8个班,文科有4个班。其中理科有1个重点班,7个普通班;文科有1个重点班,3个普通班。我总共调查了4个班级,包括:文科重点班(158班),理科重点班(159),从理科7个普通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164班),文科4个普通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156班)。共发放130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8份。为保证学生真实地反映数学学习动机的实际情况,本次问卷采取无记名调查的方式,保证本次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调查结果与分析

5.1泸水一中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针对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假设,从各个维度进行影响数学学习动机的因素进行分析。

6、结论及建议

6.1结论

此次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泸水一中高一年级数学学习动机普遍都较低,平均水平为36.79;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动机明显高于女生;在理科和文科生中存在显著差异,理科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明显高于文科生。

6.2教学建议

针对此次调查研究,提出几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教学建议:(1) 找到最适合当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很刻苦,但成绩不理想,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些学习方法对某些学生有效,对另一些学生无效,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2)注重培养女生数学学习的动机。教师要消除女生学不好数学的观念,充分利用女生记忆性好的特点,给女生多加鼓励,并鼓励男生与女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互相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及思维习惯。(3)增加文科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应用性。有的文科生觉得数学太枯燥,或者觉得文科生学数学没有用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为学生学习搭起支架,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4)赏识学生,信任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有收获,考试前做好准备,提高考试成绩,学生有了成就感,学习动机就很容易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8

[2]赵英杰.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中小学报2009(7):2.

高中一年级数学范文2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

一、研究的背景与原因

自2005年秋季江苏省全面实行新课改以来,全省上下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每个学校都在积极地实施新课程.当然,高等师范学校也不例外.从我们学校来看,每个学期都举行研讨课、展示课、同课异构课等多种形式来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探索适合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一种课堂形式.从江苏教院的十二所分院来看,每一学年各个学科都有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基本功比赛、论文评比等各种比赛,为各分院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几年来笔者多次参加分院举行的各种比赛,看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使得笔者受益匪浅.我们积极倡导新课程的理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师范生的新课改的意识,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大力提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这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因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这几年备受广大数学老师的重视.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分析、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获得和掌握,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自主探究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勇于创造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实验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主要是查阅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对于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的一些成果,对自己的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法主要选定A,B两个班级为实验对象,在B班开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实验研究,并在实验研究中,与A班作纵向、横向比较、分析.在新课理念指导下,进行有价值的情境创设,总结得失,及时调空.

2.实验研究的分析、结论

(1)上学期数学成绩对比分析.A班的平均分为87.9分,B的平均分为86.8分,A班的数学成绩好于B班的数学成绩.

(2)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对于小教班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他们比较看重的一门学科,很多同学都想把数学学好,更希望老师能利用各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的欲望.同学希望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探索活动.同学更希望教师以多种方式、方法组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学展示等学习方法.

(3)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实验班采取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如在研究“指数函数”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国王赏麦的故事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要比直接介绍指数函数的定义吸引学生.

(4)期末数学考试成绩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发现:A班的平均分为77.7分,B班的平均分为78.8分,B班的数学成绩好于A班的数学成绩,平均分多出了1.1分.B班85分以上21人,不及格2人,A班85分以上18人,不及格3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B班对数学课感兴趣的同学比原来多了,并且很多原来不喜欢数学或者害怕上数学课的同学现在对数学也有了兴趣,并且成绩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研究的体会和收获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及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发展,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巧妙的、合理的、有效的问题情境既是老师想要的好帮手,也是学生学习的好助手.

2.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创设恰当的、有效的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对于教材、教学目标、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够很好的把握和了解.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在专业理论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充电,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师团队的合作,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3.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认真钻研教材,使创设的问题情境更加有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离学生“太远”.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水平肯定有差异,所以要全面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难易适中、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

4.新课程强调师生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利用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质疑老师,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因为课堂是生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高中一年级数学范文3

莞今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出炉

第一志愿公办普通高中户籍生录取分数线第一梯队依然是“五大校”和莞外

日前,我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式开始。昨日,市教育局公布了我市今年中考第一批高中阶段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和去年相比,在第一志愿上,今年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市高级中学、东莞市实验中学“五大校”的户籍生录取线以及东华高级中学(公费生)、虎门外语学校(公费生)等分数线均有所下降,但大部分镇街中学的本市户籍生分数线有所上涨。

镇街中学户籍生分数线普遍上涨

根据今年公布的分数线,我市第一志愿公办普通高中户籍生录取分数线第一梯队依然是“五大校”和东莞外国语学校六所高中。其中,东莞中学面向本市户籍招生的最低录取分为707分,随迁子女分数线为717分。对比去年,第一梯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下降,下降幅度的为东莞市高级中学的随迁子女分数线,较去年降低了36分,为678分。只有东莞中学的随迁子女分数线比去年上升了2分,以及东莞外国语学校的户籍生分数线上升了1分。

我市其他普通高中在第一志愿的户籍生分数线延续了去年的上涨势头,最低录取分再次提升。在镇街中学里,虎门中学、塘厦中学、济川中学、大朗中学、长安中学、麻涌中学等学校面向本地户籍学生的分数线均比去年高出了20分以上。此外,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高级中学、第七高级中学、第八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和第十高级中学等市直属学校的户籍生最低录取分也大幅上涨,其中增幅的是第十高级中学,较去年提升了26分。仅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的户籍生分数线从去年的655分下降至649分。

东华高级中学等民办学校公费生分数线较高

高中一年级数学范文4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 教学内容 找规律

1.引言

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数学是门重要的、困难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引领学生发现各个知识点间的共同点,找出这些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苏教版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通过找规律完成的练习题,老师要想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学习规律。这种“找规律”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找规律”教学的重要性

在苏教版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找规律”教学就是指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观察,总结得出教学内容中有着周期现象的规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规律简单得出问题的答案。“找规律”教学是在学生具备一定观察能力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前,应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找规律”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比其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趣味性都强,因而受到学生的喜欢。此外,小学高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中没有复杂的数学计算,通过***形或数字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奥妙,就会不断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2.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目前,我国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合作能力,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合作能力的人才,因此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找规律”的学***仅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找规律题,老师还要让学生合作完成。在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出一些容易的找规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出一些难度高的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发现规律。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力,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身,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的安排

按照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找规律”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教材中,其安排方案如下。

3.1主题单元法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各学校都应该重视“找规律”的教学,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对苏教版小学四、五年级的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发现: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标题是找规律(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标题是找规律(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是找规律(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找规律(框数中的规律)。这些教学内容以单元的形式分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2分析渗透法

苏教版的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找规律”教学是以低年级的数列中找规律、***形中找规律、算式中找规律、运算中找规律为基础的,这些低年级的找规律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到找规律这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这些简单的“找规律”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到了高年级学生才能完成高难度的“找规律”习题。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讲解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经过2个点可以画一条线,过三个点中的2个点最多画3条直线,那么经过4个点、5个点……中的每2个点呢?这就需要学生先动手画***,再摸索规律,手脑并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感。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学内容的难度不断提高,“找规律”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渗透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4.结语

“找规律”教学内容进入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符合当今社会新课标改革的理念。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选择合适的素材、合理的结构将这一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课堂中,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的说来,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找规律”的素材应该多从小学生的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武海燕.小学数学“找规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

[2]陈海鲸.表里・因果・点面――小学数学“找规律”板块教学优化的思考与实践.小学教学参考,2014(32).

高中一年级数学范文5

田径是各项竞技体育运动的基础,是“运动之母”。要将江苏建设成为体育强省, 就必须关注田径项目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人才的储备和人才的竞争是竞技体育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少年运动员是江苏省田径项目发展的希望和后备人才资源。本文通过对2006年到2008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比赛高中100米项目的成绩进行分析, 旨在帮助认清江苏省中学生田径短跑项目的现状,为搞好中学生短跑项目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江苏省中学生高中100米运动员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发:通过收集2006年到2008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2005到2007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单项比赛资料,比赛成绩,获得本文所需的数据。

2. 数理统计法: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与分析。

3.对比分析法:通过所采集的数据对2006年到2008年中学生运动会和2005年到2007年中学生田径单项赛高中组的100米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 结果与分析

1.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一般在暑假期间召开。比赛以学校为参赛单位,由于参加比赛的学校较多,所以将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分为两个片区:苏南片和苏北片。其中,苏南片参赛的学校由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市的学校组成,苏北片参赛的学校由扬州、泰州、南通、淮安、云港、盐城、宿迁和徐州等市的学校组成。参加比赛的学校大部分是全省重点中学或者是田径传统学校,不允许运动学校学生和省队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采用电动计时,使成绩准确、有效(06年苏北片运动会未采用电动计时,将手计计时成绩换算成电动计时成绩)。苏南片比赛分为高中组和初中组;苏北片比赛按照年龄分为甲组和乙组。由于比赛的时间比较短,对比赛的项目有所选择,并且为了适应少年比赛的要求,有些项目采用了非标准器械。时间短、项目多、参赛的学校也多,所以对每个学校参赛的运动员人数也有所限制,一般是每个组别限报十人。

(1) 06年到08年江苏省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组100米成绩总体情况

由于参赛人数的限制,每年参加100米比赛的运动员人数基本相差不大,最好成绩是2007年的10.70秒,2008年的最好成绩比2007年有所下降;达到一级运动员等级标准的人数,07年最多,而06年没有;达到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的人数,06年人数最多,比例也最高50.4%,07年最低35.2%,08年达到47.1%。总体来看,男子100米成绩,参赛人数有一定减少,最好成绩有起伏,达到等级运动员人数有所下降。

从06年到08年高中女子参加100米比赛的人数逐年下降;最好成绩也在逐年降低由12.15秒降到12.58秒;达到一级运动员的人数07年和08年都没有;达到二级运动员人数有起伏,比例分别是06年26.2%、07年26.5%、08年30.6%,虽然逐年提高,但比值还是比较低。

(2) 06年到08年江苏省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组100米成绩分布

江苏省高中男子100米成绩,06年比例最高的是11.48秒到11.74秒成绩区段,也就是刚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的区段;07年比例最高的区段是1175秒到12.01秒;08年比例最高区段是1120秒到11.47秒。三年的成绩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08年的100米成绩总体要好于06年和07年。

江苏省高中女子100米成绩,06年有效成绩比例最高的区段是13.29秒到13.52秒;07年有效成绩比例最高的区段是13.05秒到13.28秒;08年有效成绩比例最高的区段是13.53秒到13.76秒。而06年到08年比例最高的区段都是14.01秒以上,并且比例是逐年提高,所以,高中女子100米的成绩总体水平是下降的。

(3) 06年到08年江苏省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组100米达等级运动员成绩分布

一级运动员(10.93秒)07年最多,接近一级(11.14秒)的06年最多,08年其次,08年二级运动员成绩稳定的比率最高,接近二级运动员标准(11.92秒)的人数也是08年最多。所以,高中男子100米的成绩从06年到08年是在提高的。

一级运动员(12.33秒)07年和08年都没有,接近一级的运动员也没有,07年和08年比例最高的是刚达到二级水平的,接近二级水平的运动员08年是最少的。所以,从06年到08年成绩看,高中女子100米成绩是有所下降的。

2.江苏省中学生田径比赛,除了每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以外,每年还举办一次中学生田径单项赛,基本上在11月举行。田径单项赛举办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运动员能参加比赛,达到一定的运动等级,所以这项比赛是以个人报名参赛,采用标准器械。最近几年,由于需要,采用了电动计时,使运动成绩更加准确、有效(05年未采用电动计时,将手动计时成绩换算成电动计时成绩)。

(1) 05年到07年单项赛高中100米成绩分布

高中男子参加单项赛有有效成绩的运动员05年是169人、06年是195人、07年是188人。三年的成绩分布比例基本是正态分布,05年和07年比例最大的是11.48秒―11.74秒(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区段,而一级运动员标准的区段(10.93秒之前)是07年最高。所以,07年单项赛高中男子100米的成绩是最好的。

高中女子参加单项赛有有效成绩的运动员05年是34人、06年是21人、07年是34人。比例最高的区段由05年的12.82秒―13.04秒区段下降到1305秒―13.28秒区段,05年到07年1234秒―12.57秒区段(接近一级运动员标准)也是逐年下降。所以,高中女子100米成绩是在下降的。

(2) 05年到07年单项赛高中100米达等级运动员成绩分布

年到07年单项赛中达到二级运动员以上标准的运动员05年是92人、06年61人、07年85人。05年到07年从10.93秒到11.51秒三个区段的比例是逐年提高的。所以,05年到07年等级运动员成绩是逐年提高的。

05年到07年单项赛中达到二级运动员以上标准的运动员05年是12人、06年5人、07年6人。从达级的人数比例来看07年是最低的(17.6%)。成绩区段分布看,07年也是最低的。所以单项赛高中女子100米等级运动员成绩05年到07年是有下降趋势的。

四、 结果

1.从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成绩分析来看,高中男子100米不论是成绩的分布,还是达等级运动员的区段分布,08年都是最好的,所以成绩是在提高的。

2.从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成绩分析来看,高中女子100米不论是成绩的分布,还是达等级运动员的区段分布,06年到08年都呈下降趋势。

高中一年级数学范文6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高年级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面临诸多的挑战,时代在变化,教学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学生的主体地位普遍得到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引起了众多教学人员的关注。当前的教学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高年级数学难度变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压力也都在变大,如何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是高年级数学教师思索的一个问题。根据调查,笔者发现当前许多高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比较单一,课堂枯燥乏味,作业量繁重,学生对数学的厌倦情绪在整个班级中蔓延开来。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较弱,遇到问题容易轻易放弃,对自己缺乏信心,意志力薄弱,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总体看来,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学生的学习兴趣急剧下降,教育工作者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工作刻不容缓。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高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是学习的剂,师生关系中教师需要更加主动,多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小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存在的意义就是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观念。数学知识并非全都是抽象的,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强,生活气息浓厚,数学教师要学会建立起两者的联系,丰富小学数学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实实在在的价值和意义,数学知识不再是无趣乏味的数字和公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认同将会有所增加。当知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知识会给人们带来亲切感,慢慢地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特定的思维习惯。小学生购物的经验相对较少,大多还是集中在购买零食方面,所需要的金额较少。教师可以增加计算难度,让学生计算购买大件生活物品的最佳购买方案,通过该方案让学生掌握综合数学计算的方法。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购买的物品,并计算出所需花费的金额。教师在每件物品上提前设置好相应的价格(皆为两位数),并让每位学生说出自己的购买方案。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学到了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生活化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开辟了新的道路,受到了众多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三)创设数学情境

小学高年级数学突出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许多教师在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却忽视了数学教学中感性知识的输入。科学研究表明,数学教学中的感性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联系最大,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时,学生的大脑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在强烈的刺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达到最佳状态。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把握这个特点,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打开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概率》这一课的教学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讲故事是创设情境的一个常用方式,教师在教学“概率”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借助以下这个小故事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北宋仁宗时期,宋朝将领狄青为了鼓舞士气便决定用百枚硬币稳定***心,狄青当着众人许愿:“如果百枚硬币全部朝上,此仗必胜!”当时,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也不愿意狄青冒这个险,然而最后神奇的是百枚硬币真的全部文字朝上,瞬间队伍士气大增,战争也取得了胜利。教师讲完这个故事之后设置疑问,让学生思考百枚硬币可不可能全部同时文字朝上?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开始纷纷讨论,课堂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满怀好奇心,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其中的奥妙,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开发。

小学高年级数学难度加大,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受到严重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严重不足。面对这样的教学局面,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从根本着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唐云莉.小学高年数学分层教学浅析[J].新课程(小学), 2015(4).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70316346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一年级数学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一年级数学精选6篇.pdf

标签:高中一年级   数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