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建设计方法
中***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土建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土建施工全局出发,根据总体或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和设计***纸,通过对施工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的指导性文件。而土木建设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土建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做好了结构设计才能统筹帷握顺利施工,组织设计和结构设计是土木建设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一、关于土建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
1.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陈旧。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水平和建筑管理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原有的组织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不但不能提升工程质量,还有碍于劳动效率的提高, 对工程造价控制也不利。例如在工程造价上,同一土建工程,仍然按陈旧的组织设计方法进行编制,与先进的组织设计相比,其施工进度较慢,设备利用率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够,导致工程造价控制不利,难以实现经济目标。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由此可见,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先进性是十分重要的。
2.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水平不足。由于组织设计的编制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进度、工程的有序进行、工程的造价等,这些都对多层住宅土建工程的整体效益起到决定作用。而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受工作经验、编制水平、
编制理论等因素和自身素质影响,进行组织设计时只是抄袭别人的成果,而未对具体多层住宅土建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对其是否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并未考核思量,当遇到问题时没有应急预案,给土建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3.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动态性,有些企业虽然进行了专业的组织设计编制,但没有进行严格的执行,而且由于现场施工以诸多因素影响,动态变化性较大,仅按照已经完成的固定的组织设计进行开工,导致动态性变化因素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二、关于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
1.土建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需要不断创新,为了在新时期能够对土建工程进行总体规划,需要组织设计不断创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法,对现有的设备、资源、人员、施工条件等进行优化重整,将施工环节进行科学创新,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达到经济目标,实现规划目的。
2.提高土建企业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的工作素质,为了更为专业的进行土建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需要对编制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编制人员对本企业的组织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强工作责任心,以避免一个人的失误或专业水平不足引起的漏项、组织设计不科学等现象的发生。
3.对土建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实施动态设计,组织设计的动态性设计就是对影响施工的动态性因素如天气原因等进行动态性考虑设计,设置应急预案, 当遇到连雨天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另外,动态性设计还体现在利用信息化技术上,因为信息化技术具有动态性,数据存储和调用都会引起信息的变化,在组织设计上,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针对多层住宅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处理,使施工处于信息化的动态控制状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造价可控。
三、关于土建工程结构设计历程
1. 土建工程第一阶段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平面设计阶段,在此阶段的建筑结构设计中,人为把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 对二维问题做近似的二维整体分析。再把计算结果应用于梁、柱、板、墙及斜撑等的截面设计。对三维空间作用的考虑只限于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由于数值计算的技术限制和计算机才处于起步阶段,当时这也是最实际的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三维空间的整体分析,且二维计算也是不够精确的。另对梁、柱、板、墙及斜撑等等的截面设计是公式化构件设计。公式化构件设计是以经典力学理论为基础, 结合对实体构件的实验数据。以理论公式为主经验系数为辅,得出半理论半经验的构件计算公式,用此公式对构件进行截面设计。公式化构件设计的缺陷是同一类构件千变万化但公式则相对不变,这样结果就不可能精确。
2. 土建工程第二阶段建筑结构设计方法三维空间设计阶段,此阶段也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设计方法。随着数值计算的发展和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使把有限元方法引入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成为可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把整个建筑分解为梁单元包括梁、柱及斜杆和壳单元包括板和墙,通过连接把梁单元和壳单元组装成三维空间整体结构,借助于计算机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分析计算。在有限元分析后, 再把计算结果应用于梁、柱、板、墙及斜撑等的截面设计。
四、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建筑结构设计的梁、板跨度的计算,通常教科书中的规定以及概念往往仅适用于一些常规的结构设计,但是在宽扁梁的设计当中却是行不通的。
2. 建筑结构设计的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注意事项:第一,由于阳角的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占到的比例非常小,可以在实际过程当中直接将其砍成直角或斜角。第二,如果在实际情况中,底板钢筋双向双排,并且在悬挑的部分不变, 那么阳角便不需要加入辐射筋。
3. 建筑结构设计在主梁的地方有次梁处要加附加筋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通常的做法是先加箍筋。在新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总而言之,假如主梁在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在主梁当中则可以不加入附加筋。因为梁上的集中力所产生的剪力是在整个梁范围内一样,因此能够做到抗剪满足, 集中力处自然满足。
4. 建筑结构设计的悬挑梁结构,悬挑梁最好做成等截面,尤其是在出挑的长度比较短的时候。悬挑梁与挑板不同,通常挑梁的自重在总荷载的比例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将其作成变截面的话,则不能够有效的减轻自重。由于变截面的每一个箍筋都不一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难度非常大,可以将大挑梁外漏,进行适当的变截面,而且可以在感官的效果上有所提升。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较过去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土木建设工程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结构是施工全过程的科学指导和部署,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质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工序、优化资源和人员调配的首要内容。对于土建工程来说,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设计和结构设计, 才能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彩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小议[J].青年文学家,2009(9)。
[2] 石凤辉,秦超.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3] 王芳.工程价值链及建筑企业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4] 蒙歆文.土建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发展初探[J].经营管理者.2009(17)。
[5] 陈世秀.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08。
某框架结构住宅楼于2001年建成,为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共三个单元,其中两个单元为七层建筑,一个单元为六层建筑,建筑底层为车库,二层以上为住宅,总建筑面积6053m2。建筑平面为转角折线线形,在单元相接处分别依次呈12°转角(如***1)。采用沉管灌注桩桩基础,桩直径为380mm,桩长19m,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450kN,总桩数为293根。该建筑主体工程竣工后,由于小区绿化景观的需要,在室外大量不均匀填土。2002年以后,地基沉降不断加大,无稳定趋势,并产生倾斜,成为危楼。
2建筑地基和结构现状
2.1房屋倾斜在房屋周边布置了18个观测点,观测资料(2007年12月26日)显示,房屋垂直偏差值为137~190.3mm,房屋整体向南倾斜,倾斜率为8.61‰~10.88‰,平均值为9.58‰,均超过7‰,远大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危险值。
2.2上部结构经过检测,房屋少部分隔墙有斜裂缝,框架结构的柱、梁、板均未产生开裂,表明房屋整体性较好,结构未受损伤。
2.3沉降速率根据观测资料,该建筑第8期(2005年9月27日)沉降速率为0.030mm/d,第9期(2006年1月4日)沉降速率为0.056mm/d,第10期(200年9月16日)沉降速率为0.038mm/d,第11期(2007年3月17日)沉降速率为0.018mm/d。沉降速率已逐渐减小,逐渐收敛有稳定趋势。
3倾斜原因分析
3.1室外填土的影响2001年房屋建成后,建筑南面场地绿化大量填土,高处达到2.5m左右,地面附加荷载太大,进而引起建筑物产生了较大的附加沉降。填土1年后,南面的地面沉降达160~200mm,北面仅35~60mm。此地面沉降仅只是半年的观测数据。从现场情况看,靠近A轴一侧填土较高,D轴一侧填土较少,故而A轴一侧沉降较大。
3.2地基土软弱和桩基负摩擦的影响该建筑的基础是摩擦桩,桩长19m。地勘报告揭示,场地存在多层未完成固结的泥碳质土,总厚度为3.7~7.0m,在自重作用下会产生沉降,因此场地土层具备出现负摩擦的条件。房屋建成后室外大面积填土,造成地面沉降,促使泥碳化土固结沉降,桩基产生负摩擦力。3.3桩基承载力不足该建筑的沉管灌注桩桩基础,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450kN,总桩数为293根。如果考虑负摩擦力的影响,单桩竖向承载力下降到240~330kN,造成桩基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
4本次纠偏前曾经实施过的迫降纠偏和地基加固
2003年9月~2004年1月,针对该建筑的倾斜和地基沉降,业主曾组织实施过一次纠偏和地基加固。其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北面迫降,南面阻沉”(如***2所示)。2003年9月,在建筑物沉降较小的北面布置了48个钻孔取土,孔径150mm,钻孔深度22m,反复钻取地基软土,同时在北面底层室内堆载反压,此阶段施工历时两个多月,但建筑物未产生纠偏效果。同时在南面底层室内布置了40根锚杆静压桩,桩长22.5m,桩断面300mm×300mm,压桩力600kN,这些锚杆静压桩于2004年初施工完毕。锚杆静压桩施工期间,由于对地基土的扰动,南侧沉降有所加大,建筑物倾斜率有所增大。经过此次处理以后,至2007年5月经过近4年的使用和观测,该建筑的沉降速率已经减小为0.018mm/d,地基沉降基本趋于稳定,但房屋仍然保持倾斜状态,倾斜率达9.58‰,超过危险房屋标准限值,严重影响了房屋安全和使用。钻孔取土迫降纠偏这一技术在该项目中未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地质条件复杂,该场地地基土是湖相沉积土层,其特点是粘土、粉土、泥炭质土、有机粘土、粉质粘土、粉砂等土层交互沉积,并非均匀的软土地基,采用钻孔深层取土方法,软土难于向钻孔中流动挤出。(2)原建筑采用的是摩擦桩基础,桩长19m,总桩数为293根。这么多的桩布置在地基中,不但使得软土难于向钻孔中流动挤出,同时也阻碍了房屋整体向北的回倾。(3)取土的钻孔布置得太少,该钻孔取土迫降纠偏方案仅在北侧室外布置取土钻孔,如若在底层室内也布置钻孔,效果可能会好得多。不过因为要在室内空间操作,施工难度太大。
5断柱顶升纠偏方案该框架结构住宅楼的主要问题,一是地基承载力不足,二是建筑物整体向南面倾斜,严重影响了安全和使用。但经过2003年的加固处理,沉降趋于稳定。因此,该工程需要处理的,主要是建筑纠偏,使房屋的倾斜恢复到正常水平。以往的顶升纠偏工程经验,均采用“全部千斤顶同步启动顶升”和“顶升千斤顶对称布置在柱周”的方式。但是该工程的特点是柱子多,荷载大,传统的顶升纠偏技术很难适应。最终采用了建筑物整体绕轴旋转、正对柱中设置大吨位千斤顶、多级多区同步微调顶升等多项新技术,不但减少了操作人员,提高了可操作性,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5.1主要技术方案(1)柱荷载的托换顶升时上升力作用于框架柱下,但是要使框架荷载能够得到托换,必须增设一个能支承上部结构荷重的结构托换系统。利用植筋技术新设钢筋混凝土结构托换系统,就可以将框架柱荷载安全有效地传递到基础承台上,同时为减少框架柱之间的变形,需增强托换系统的联系,在纵横向设置连系梁。(2)建筑物整体绕轴旋转顶升纠偏的实质,是在整个建筑中使下沉的部位产生向上的位移,使整个建筑恢复到垂直状态,在顶升过程中,有些点实际是不需要产生向上的位移。因此,设计时就要将这些点设计成铰支点,可以转动,但无水平及竖向的位移。在该项目中,设计了10个铰支点,实际是形成了一条转动轴。(3)断柱分离柱子切断后,柱荷载通过托换系统传至基础承台,支承小柱分两次施工,上下分离,以便顶升时支垫。(4)顶升千斤顶对柱中设置同一柱下只使用一台大吨位千斤顶放置于柱的正中位置,减少千斤顶的总数量,便于操作。(5)分级顶升多次分级微调顶升,使上部结构的内力最小,不产生过大内力,避免上部结构开裂。(6)实时监测与信息化施工纠偏工程风险极大,除了合理的设计和周密的施工组织外,实时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该项目中的监测为顶升点顶升力监测、托换系统应力应变监测、顶升位移监测、铰支座转动角度监测、房屋整体倾斜率监测,监测信息要及时到位,指导顶升施工。(7)框架柱连接恢复柱钢筋采用等截面、等强钢筋焊接连接,焊接长度适当加大,柱箍筋加密,断柱区域用更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5.2顶升纠偏设计(1)柱荷载的计算计算出不考虑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在内的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内力组合。在设计托换结构时选用荷载的基本组合,确定千斤顶和设计顶升力时选用荷载的标准组合值。其标准组合值,主体框架最大柱荷载为1790kN,最小柱荷载为609kN,楼梯间柱荷载为122kN,房屋总荷载为94635kN。(2)托换节点设计托换梁在柱下的节点如***3所示。千斤顶设置在柱中位置,柱子切断后,柱荷通过托换梁支承短柱的途径传递到基础。顶升时,上、下支承短柱之间的缝隙张开,应及时用钢板塞紧。托换梁、支承短柱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千斤顶及铰支座与柱的接触部位以及上、下支承短柱的接触部位局部受压承载力也要足够安全。托换梁、支承短柱选用矩形截面,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进行设计。(3)顶升量计算该建筑物的倾斜,是横向倾斜(向南面倾斜),纵向的倾斜很小(在允许范围内),因此只进行横向的纠偏。设计目标是将建筑物完全纠正,考虑到施工偏差以及测量误差,最终建筑物的倾斜率要控制在±1‰以内。各个顶升点的顶升量按式(1)计算:hi=βLi(1)式中:hi为顶升点i的顶升量;β为建筑物的倾斜率,本工程β=9.71‰;Li为顶升点i到转动轴O-O的距离,转动轴O-O的位置见***1。
5.3上部结构力学分析(1)三维计算模型在建立模型时,充分考虑符合实际的工况。原建筑上部结构本身属整体的超静定结构,其柱脚为固端。顶升纠偏工程托换施工以后将柱切断直至顶升时,框架柱脚为简支端。柱脚嵌固条件发生了改变,因此计算的结果与原结构设计内力结果大不相同。力学计算不仅要考虑纵横两个方向空间不同顶升位移差异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还要考虑顶升施工过程中可能的不利工况,特别是如果个别千斤顶失效带来的影响。该工程的计算,使用MIDAS结构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三维有限元静力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原结构内力和断柱顶升过程中在各种嵌固条件和不利工况下对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依据计算分析结果来确定顶升顺序和每级顶升量。(2)顶升支点该建筑共有94根柱,对应这些框架柱,设计了80个顶升支点,10个转动铰支点,4个自由端。顶升时,房屋整体绕O-O轴线旋转,该转动轴由10个柱下设置的铰支座组成,根据预计的纠偏量,转动角度为0.560,O-O轴线以南的80个柱下顶升支点向上顶升量为8.9~157.6mm,而O-O轴线以北的2根柱(托换后切断柱脚成为悬空自由端)向下的位移量为14.6mm。(3)顶升顺序和顶升量顶升顺序和顶升量的安排,应能使上部结构梁、柱的轴力、弯矩、剪力在整个托换施工、断柱、顶升、接柱恢复的过程中,保证上部结构的内力不超过其承载力,否则将带来上部结构的变形和开裂。按照上部结构梁、柱的轴力、弯矩、剪力在托换、顶升施工中均不超过原设计结构承载力的原则,经过计算分析,确定采用多次多级微调顶升的方式进行顶升施工。顶升分32级,每一级的顶升量依据各柱离转动轴的距离计算,最小值0.278mm,最大值4.925mm。
6断柱顶升纠偏信息化施工
既有建筑物顶升纠偏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还很不成熟,每一个具体工程设计方法都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基础的。当设计者对这些条件的把握比较准确、计算理论正确、施工质量又能得到保证时,纠偏工程就容易获得成功。但实际结构和施工过程又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纠偏工程风险极大,除了合理的设计、周密的施工组织外,实时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级顶升,都要及时监测各个项目,仪器监测与现场巡视检查相结合,及时分析判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指导下一级顶升施工,施工之前要设定各个监测项目的预警指标。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完成了托换、断柱、顶升设备安装等施工,2008年1月8日,顶升纠偏成功。
【关键词】建筑;土建结构设计;概念设计;设计理念
土建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理念是近些年来推出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能够通过感性的规划与理性的分析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运用。将概念设计应用于土建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能够对土建结构设计中各种问题更加合理、正确的进行处理。当前已经有很多的设计师应用概念设计理念设计出了成功的建筑案例,我国建筑行业因此也对概念设计理念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很多高层建筑以及智能建筑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作用。
一、土建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理念的内涵与原则
(一)内涵
客观事物能够从概念这种思维形成中获得直接的体现,而客观事物在本质上的属性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载体,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逐步的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层面过程就是概念的思维过程,同时这个思维过程能够展现出极强的准确性与逻辑性。在工程项目中的概念设计同土建行业的特征之间存在较高的切合程度,能够令潜在的需求得到满足。结构设计者会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以工程概念为基础,使用同客观变化规律相符的形式实施工程的分析与控制,而这种方式同原始的方式不同,并不会依附于实际的计算数值。
可以说,概念设计属于一种宏观意义上的控制措施,其针对的主体就是在那些不能使用力学进行分析的结构部分,对于这些部分,会按照工程整体结构中隐含的必然联系进行设计,使其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能够同基本原则相满足。概念设计能够理想化的将现代高科技设计理念展现出来,土建结构上设计人员能够根据这种理念的引导,同时依靠良好的建筑空间概念,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正确的协调,从而使整体结构设计方案得以完成,令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得到结构与构件之间、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良好协调。
(二) 原则
务实性原则:进行概念设计时,必须令设计方案具备充分的科学依据,不能同实际相脱离而变得随心所欲。结构设计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辨别概念的真伪,选择使用同实际相符的正确设计概念。
协同原则:各个部分需要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做好互相之间的协调;在进行结构的优选时,一定要重视协同工作,以此令各个构件都能实现良好的协调。
经济性原则:该原则主要针对具体的概念设计过程而言,每个设计层次与设计构件都需要将可实施作为前提,将经济节约作为目的。
二、土建结构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理念的作用
(一)正确拓宽设计思路
伴随社会的不断精细化分工,以往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现代化设计思想。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将概念设计理念融入进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应用,将设计思路进行有效的拓宽,令其获得设计上的灵感以及明晰的设计思路。通过对设计原则的保障,令概念混乱问题以及设计定向错误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避免。
(二)对计算机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
实际进行土建结构设计时,计算机设计通常都会存在一些局限性的因素,导致设计师长时间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土建结构设计条件下,在思想上产生一定的误区。由于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不能对结构概念进行充分的学习,导致无法提升自身的创新设计能力,通过时间的不断累积,土建设计中计算技术的弊端能够逐渐的暴露出来。
三、土建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理念的应用
(一)电算分析中的应用
一些设计人员在对土建结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通常使用计算机设计进行,更有甚至还会用计算机设计进行整个结构设计。但是这种设计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弊端,非但不能展现出土建结构设计中的独特性,甚至还会限制设计师发挥自身的才华。虽然不能否认计算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但是计算机软件本身会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而且不同软件之间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加之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使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也会出现一些的错误,若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计算,将会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将概念设计应用在电算分析中,结构设计师会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以及积累数年的经验对计算机软件计算出的电算结果进行相应的判断,进而使结果得到准确性的保证。
(二)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土建设计过程中,建筑抗震能力往往是众多地区与单位评价与衡量建筑质量的一项标准。通常来讲,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同配筋数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想要令建筑物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就应当依据当地的地震形式,合理的增加配筋的数量,以此保证一旦发生了地震灾害,建筑物能够有效的对当地居民提升人身安全的保障。而在土建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理念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水平。除此之外,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还应当注意不能盲目的增加配筋的数量,导致土建结构出现设计上的不合理现象,配筋数量多少以实际的设计为依据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应用概念设计理念进行结构的优选,能够使方案选择得到合理性的保证。在对基础方案进行选择时,需要对结构类型、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思考,进而将最佳的基础方案选择出来。针对基础设计而言,应用概念设计理念需要以地质勘察报告作为依据进行设计,假使没有相关的勘察报告,应当对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调查,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明确,想要令设计得到准确性的保障,就必须具备充分的信息量。其原因就在于每一个土建结构设计方案都不是完美无瑕的,各个结构设计方案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以及不同的缺陷。这就需要对概念设计理念加以积极应用,切实的依据客户的需求来选择方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令方案的选择得到客户的满意并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概念设计应用于土建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能够对土建结构设计中各种问题更加合理、正确的进行处理。概念设计能够理想化的将现代高科技设计理念展现出来,令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得到结构与构件之间、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良好协调。基于此,文章在概括了土建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理念的内涵、原则与作用的基础上,对其在电算分析、抗震设计、方案优选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希望以此为土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辉.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2012,15:13.
[2]梁明钊.探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137-138.
[3]汤兰. 试论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29.
[4]陈锐兰.探讨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四川建材,2013,02:55-56.
【关键词】:土建 跟踪审计
工程跟踪审计是***于建设单位,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工程建设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和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具体指由***的审计机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实施的审核与监督;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及编制方法的合法合规性。
一、跟踪审计的内容与方式:
1.1跟踪审计的内容及重点控制环节:
跟踪审计包括开工前审计,施工期间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三方面。
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为对在建阶段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首先应审计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其次是对重要材料与设备采购审计,审计的主要内容为:(1)主要材料与设备的采购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合规;(2)是否进行招投标或比价采购;(3)设备、材料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已购设备、材料不能使用于本工程的,要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并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然后是建设资金的审计,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建立了财务、会计的内控制度及内控制度是否有效运行;资金筹集与建设进度是否相衔接,是否按照工程进度付款,有无挪用、挤占建设项目资金或者外借使用等问题。各级***府给于的优惠***策是否已贯彻 执行;是否将与工程无关的费用列入该项目成本;预付备料款项要查明原因,防止超付工程款现象。
1.2跟踪审计的方式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方式主要有:(1)应在建设项目正式立项时,即将其纳入审计视野,关注其该工程前期准备工作。(2)审计组应常驻工地,参加被审计单位的重要例会,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3)审计组成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工程进展、变更等真实情况。(4)审计组应根据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组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报送工程结算资料,并及时确定审计结果。(5)审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定期对各参建单位(包括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实际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核定,开具核定单。
二 跟踪审计与竣工决算审计的比较分析
2.1跟踪审计与竣工决算审计的比较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府加大了对基础建设项目的投入,据悉现在高速公路的造价高达每公里一亿元。土建类工程耗资巨大,管理环节多,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投资项目的质量或效益产生重大影响。产生重大损失。而偏重于事后审计的传统竣工决算审计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竣工结算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即时发现问题也只能依法追究相关人的责任,而对工程本身往往无法采取补救措施,而实施跟踪审计有利于及时控制投资成本、保证资金合理、合法的使用、尽可能早地帮助建设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损失浪费、促进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2.2实施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跟踪审计是一种方式,具有绩效审计的显著特征,实施跟踪审计(1) 有利于及时贯彻和执行国家对建设工程相关的审计、 建筑、招投标等法律法规,严肃财经纪律,维护国家利 益和建设秩序。 监督参与建设工程利益主体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依法依规办事,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促进建设工程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2)有利于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及有关管理制度,促进建设单位内部管理。(3)有利于加强对建设资金的计划管理和使用监督,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及时防弊纠错,并尽可能避免基建投资决策失误及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和提高建设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三跟踪审计的***性及风险问题
3.1目前跟踪审计制度的不足及风险分析
在分析了土建工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和优点之后,我认为现行的跟踪审计制度也从在一定的不足。根本原因在制度和管理,直接原因在于审计活动中的人员素质和操作问题。就我国当前形势而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内需,各大土建工程项目纷纷上马,这正是跟踪审计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时机,
但因为工程跟踪审计对象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与其它审计项目相比审计环境更为复杂、更加注重沟通技巧、更需要专业判断等业务特点,加之土建类工程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工程跟踪审计也容易产生风险,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使它从策划到决算环节众多,变数较大。要经过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等基建程序,同时又要经过计划、概预算、实施过程中追加投资以及最后决算。因此对土建类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难度很大,它易受人材物条件、建设者主管认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可以调节价格,***策法规也可以影响原料价格。价格一旦发生变化,建设成本就会怎加,进而导致整个工程活动发生变化如变更设计、扩大规模、增设资金等等。再如建设者的主观认识发生偏差,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也会对工程项目的开展带来变化等等。这些情况的存在,给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难度,各个要素稍有把握不准就容易引起审计误差甚至是失误,审计结果就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可能给审计人员带来审计责任。
造成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根本原因为制度上和管理方式上的不完善,直接原因为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的人员素质和操作问题。
在现阶段我国的审计单位还没有足够的***性,审计单位隶属于各级***府,各级***府有权更换审计人员,并对审计结果有最终的决定权。而在土建项目中往往存在着以谋取私利的情况,这就存在审计员发现问题后被上级官员掩盖的情况,这种问题来自工程审计部门自身的在审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另外从人员素质来看,还可能存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够专业等情况。这些缺乏专业审计能力的人员都会产生审计风险。此外,由于某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是知情不报,也给跟踪审计带来风险。论文***中心
对土建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意义重大,土建项目大多投资巨大且关系民生。一但出现事故就会造成重大损失且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跟踪审计制度具有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尽可能避免损失等优点。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它所存在的不足并不断的使它更加完善。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2] 朱玉. 我国工程项目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 建材技术与应用 , 2011,(01)
[3] . 浅议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J]. 中国房地产业 , 2011,(03)
[4]崔岩. 浅谈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1,(02)
[5]闫峰. 谈化工工业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J]. 价值工程 , 2011,(12)
作者简介:
[关键词]新农村;乡土景观;特色设计;文脉延续
中***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080-01
1.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景观同质性
现在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出现了 “一条大路向前方,两边两排小楼房“的千村一景现象。”这就是目前中国一些地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现状。
我们在山东半岛地区一些农村地区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地方在制定乡村规划时,陷入了误区。房屋建造完全没有章法可寻,只要有钱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建哪就建哪。农村的许多村庄布局之所以存在上述这些突出的问题,成因比较复杂,但症结还在于“规划滞后”。在走访中,许多村民告诉我,他们很少听说过在农村盖房子还要进行规划,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盖房子,只知道只要不侵占别人的土地,自己想怎么盖就怎么盖,想盖成什么样就盖成什么样。
还有很多地方把城乡一体化错误地理解成农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趋同。农村规划设计失去了原来的文化,田园风貌荡然无存。特别是一些地方随着撤乡并镇、移民并村,建成的新村被规划得整齐划一。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汲取城市发展已有的教训,忽略了生态的维护,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以致新农村成了新污染。因此如何用科学的景观规划理论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2.新农村景观建设与农村文化景观的联系性
新农村景观建设。一定要做到规划先行的原则。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以及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
新农村建设别的要推动文化建设。要很好地整合“乡村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性。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倡导个性。设计规划要充分的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是对历史对子孙后代的负责的态度。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要素看,乡村景观是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乡村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
3.新农村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保护性
首先,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其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农村文化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少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
再次要加快农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保护。保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使历史街区和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有效遏制过度开发,加强保护工作名村能够保持其传统的文化氛围,不致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基。
4.新农村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性
根据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及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划分几个方向来进行。每个方向均可根据农村具体特征进行分类,使其能够代表新农村的个性,使之具有不可重复、无可替代的景观形象与景观特色。
当然无论对哪一种的分类中的农村进行景观规划,都要面对现实,详细的调查得到本地的地质资料、气候资料、历史资料及风土人情等资料的情况下分析研究,从自然形态、人工形态、社会人文、中整理既有的景观,也要挖掘出农村中的潜在人文、历史景观资料。
5.新农村景观设计时效的可操性
5.1地理环境为主要规划设计的依据
地理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的条件。优越、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影响农村用地规划的空间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势、山石形态的肌理结构、山岭沟壑的平原草原的春华秋实等等。气候环境。空气阳光、气温、干湿等等。水环境。农村地区溪塘河湖的动静波浪、温泉飞瀑的纱雾珠帘、江海的浪花飞溅。
地形地势决定了农村房屋建筑景观的高低参差 重叠错落,造就了道路的蜿蜒起伏,交通的曲折变化,使绿色植物掩映衬托着建筑环境,能柔化建筑的几何形态过多的直线棱角;农村地区的水体环境,以其晶莹透明的色质、相对广阔的水面以及堤岸流畅动人的曲线,使视野明快,景色虚实相映,自然生动的景观环境。
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因势利导”抓住地形、地貌特征。去加大利用,而不是去削弱这种特征。更加不能遇山斩山、遇沟填沟、遇曲取直、遇水掩土..........。
对这一类型的建设规划要从乡村和景观艺术系统设计入手,:从建筑外观上改造农村空间中相对要的建筑物形象。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统一形象设计和视觉规划沿街路牙、道路铺装设计及材料的更新设计主要的街道的绿化带的营造、草木花卉品种的设计。灯柱急门墙的地方、民俗造型,***腾传说设计制作。主要空间的环境山石、植物进行巧 用。保留和开发利用本地的古迹传说进行景观设计。
5.2以人文历史景观为规划设计依据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上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居民的生活模式,使当地环境有机融入到所在城镇的历史人文环境中,特别是古迹区要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原有的风貌。在规划拆迁时既要注意保留原有的寺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切实依据历史原貌修建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古典建筑,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又要将新建农村景观环境充分溶入这种风格,使建成后新农村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农民对新农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1)历史人文景观的修复。新农村建设中对旧的景观形象改造时,要做到再现历史景观。对于当地年代久远但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人文景观。进行修复的时候,应该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
(2)原有景观的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环境的缺陷,根据历史资料再现原有的风貌。施以绿化配景和环境艺术品的安放,使其在形、色、质意境上与农村的原有的形象和环境保持一至。在整体环境中得到升华。
(3)景观的利用及引导旅游型新农村的设计规划。外出观光、休假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求。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环境,使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所人人们特别需要通过节假日回归自然。而拥有大自然这笔财富的广大农村地区。都是具有这样的基本条件和功能的。
5.3以农村产业构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依据
离开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新农村的景观建设,就很难的。比如山东日照市有几个村庄就是搞的干干净净,每个农家的门口搞一个自制简易垃圾桶,每天有人收,这些村庄因为大多以养花草致富,所以产业景观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房顶上,都是花草茂盛的景象。道路也没有硬化,就铺了沙子,小巷胡同用的当地的青石铺路,要远比水泥硬化生态美观的多。
6.结语
新农村规划建设先要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区域的景观结构。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景观原理,依次确定需要保护的耕地的范围(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的范围及新农村建设用地的范围,由此来确定农村基础设施的走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工业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1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介绍
首先,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组成部分。第一,建筑物的混合结构。第二,建筑物的墙体结构。第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体系。第四,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因此,只有提前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四个主要的结构体系,才能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组成。其次,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求及其内容。针对不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一般都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布置。第二,认识到建筑整体结构与各个部件之间的设计比例大小。第三,参照混凝土结构的内力来指导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
2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受力机理分析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受力机理是多方面的,一般至少要保证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荷载。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越来越多且人们对居住舒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3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体系的分类
3. 1 工业与民用建筑体系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体系分类众多,合格的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前,应结合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当然,建筑混凝土结构体系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经济、合理和安全的原则。当然,只有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者真正了解工业与民用体系的选择原则,才能保证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形式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
3. 2 对建筑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分类
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主要包括框架、墙体体系两个方面,各自有其独特的特点。对前者来说,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较好的载荷承受能力是其最为主要的功能。由于有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比较宽广,因而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具有更大的结构空间。对后者来说,由于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材料是很多建筑结构墙体的主要材料,保证支撑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最重要支撑点就是其主要功能。以上两种结构是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随着人们对这两种建筑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认识逐渐深入,这两种建筑混凝土结构体系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目前,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体系的不同,导致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体系也应该不一样。一般可以将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分为混凝土的设计、钢结构与钢组合的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等三个方面。与此同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在我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3. 3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同时,混凝土结构的性质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当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也存在其他很多方面的优势。所以,在选择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材料时,尤其应该重视建筑混凝土结构厚度的选择。因此,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分析也是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
4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
4. 1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分类
目前,一般可以将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而将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分为混凝土的设计、钢结构与钢组合的结构设计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等。当然,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材料,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对于提高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显得非常重要。
4. 2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的选用原则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选用合理的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案。当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经济、合理和安全的原则。同时,建筑混凝土结构还应该具有较好的压力承受能力。
4. 3 建筑混凝土结构材料分析
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材料被广泛使用,导致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对于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就非常关键。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耐久性和结构刚度大、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因而混凝土材料被广泛使用于建筑领域。
5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对策
5. 1 扭转问题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核心是刚度的中心、几何形心和结构重心,然而,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扭转问题主要就是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没有将工业与民用建筑刚度的中心、几何形心和结构重心进行重合,使得建筑在水平压力下出现扭转现象。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出现的扭转问题,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该选用合理的平面布局***,从而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三个核心能够重合。
5. 2 受力性能的问题
对于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建筑师在最初进行结构设计时,一般很少考虑建筑的具体结构特征,而过多考虑的是建筑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得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受力性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该明确所选择结构体系中向下作用力和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选择阶段时,还需要对建筑的主要承重部位的布局和数量进行总体设计。
5. 3 承重过高的问题
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都存在承重过高的问题,由于我国对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相关的要求,使得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高度也具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会由于结构类型的更换而忽略建筑存在较多问题,从而导致结构施工***不能通过审核。因此,需要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重新进行设计和审核,以解决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承载过高等问题。
5. 4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现在,我国很多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都会配置两层以上地下室,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嵌固端一般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的位置。从而使得在进行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嵌固端的设置问题而经常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的修改,进而给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6 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具有直接的、决定的意义。随着人们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需要不断提高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解决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雪.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刍议[J]. 建筑规划设计,2013( 19) : 73 - 74.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56186344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土建设计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土建设计精选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