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清晰、便携式的车载播放系统。该播放系统的软件设计以Mplayer为后台,实现对音视频文件的解码播放等工作,并以Qt的基础类库为基础设计了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前端控制***形界面,通过创建QProcess进程,实现对播放过程的控制,与后台Mplayer进行通信,实时获取并显示播放信息,并在指定窗口对音视频码流进行输出显示。
关键词:
汽车多媒体;车载播放;嵌入式系统;多媒体播放器
目前,国内车载电子设备市场极度缺乏多媒体综合软件,该软件能有效地将车载导航、影音***像、倒车雷达、娱乐互动等多个功能整合,方便乘客和车主的使用[1]。将多种娱乐和使用功能整合统一,使得设备简洁美观,同时降低了重复安装的成本和投入。可以极大地减少车内空间消耗,降低整车油耗[2]。多媒体共屏展示也能保证驾驶员的操作强度,保证行车安全。因此,将行车信息、娱乐互动、交流通信、车载导航等功能集于一体的嵌入式综合媒体系统符合市场和环境的发展要求[3]。
1车载嵌入式播放器总体设计
出于应用领域、自带资源、可扩展资源、功耗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Linux内核为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操作系统核心。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难题,嵌入式设备的特点决定了其资源通常非常有限,而有限的资源意味着需要进行多方面技术的优化[4]。首先,嵌入式设备采用蓄电池提供能源,所以对系统的功耗要求比较严格;第二,嵌入式设备上通常没有实用的***像加速器,声卡等硬件加速设备的支持;第三,不存在DirectX,DirectShow等高层多媒体的支持。基于上述考虑,有必要设计适用于嵌入式应用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根据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功能需求及技术特点,通常将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体系结构划分为硬件层、内核层和应用层,具体如***1所示。系统的硬件层的硬件平台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和设备,通过合理选型和匹配可以完成满意的底层硬件组合。本系统的嵌入式MCU使用三星公司的S3C2410高速微处理器,S3C2410高速微处理器作为整个硬件系统的控制核心,接收、处理相关数据并实时发出控制指令。与其配合的系统设备是完成系统功能的必要组建和模块,涉及系统存储模块FLASH和E2PROM,LCD输出单元、主控电路和音频输出模块等。软件部分包含应用层和内核层两个部分。应用层包含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硬件驱动程序,包括BootLoader,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3部分。应用层包含嵌入式用户应用程序、音频解码器和GUI。本系统选择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操作系统[5]。
2操作系统平台的构建
内核是整个Linux系统的核心,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内核的配置进行选择,本质上指根据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对已有的操作系统进行选择,保留开发需求的系统单元,删除不需要的模块单元。在本系统中,嵌入式Linux内核选择ARMLinux内核。Linux内核的配置系统由Makefile、配置文件(config.in)、配置工具组成[6]。完成内核的数据参数配置后,不能将程序数据直接***到嵌入式系统中进行调试运行,因为此时数据仍然以源代码的形式存在。此时,为了生成最终能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可执行代码[7],需要进一步对内核进行编译。过程结束后,Image和zImage两个内核映像文件会在arch/arm/boot目录下生成,zImage为压缩后的映像文件,Image为正常大小的映像文件。得到内核映像文件后,首先在开发板使用的宿主机(PC)上建立一个tftp服务,使用DNW工具,在开发板上电时按任意键进入UBoot提示符,执行以下命令。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时,需要使用根文件系统支持各种功能[8],在内核刚启动运行时根文件系统需要挂载起来用于支持访问外部设备,同时完成内核模块应用程序的装载和运行,避免出现Kernelpanic的情况,防止系统内核在启动时没有根文件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嵌入式操作系统使用动态随机存取器、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器、FLASH存储器作为存储设备[9]。基于存储设备,使用JFFS2,YAFFS,CRAMFS,ROMFS,RAMFS等常见系统作为存储设备的嵌入式文件系统。在本系统中,选择NANDFLASH作为硬件提案所使用的存储芯片,选用NANDFLASH上使用比较广泛的Cramfs文件系统作为嵌入式根文件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如***2所示。系统启动流程包括六个步骤:(1)系统复位,从地址0x00开始执行,进入步骤(2);(2)启动Bootloader模块,进入步骤(3);(3)判断系统是否进入Linux,启动Linux内核映像,不启动则进入Uboot的命令操作环境,如果启动内核,进入步骤(4);(4)系统从NANDFLASH加载内核到内存中,完成对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工作,进入步骤(5);(5)挂载根文件系统,执行init进程,并从/etc/inittab取得配置文件,进入步骤(6);(6)提示执行用户应用程序或用户登录信息。
3视频播放器软件设计
3.1基于Mplayer实现多媒体播放器Mplayer是一个Linux下的电影播放器(也能运行在许多其他的Unices和非X86的CPU上)。Mplayer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输入层、分流层、解码层和输出层,其结构如***3所示。本文选择Mplayer作为后台设计播放软件。利用Qt/E为软件平台设计GUI***形控制界面,对多媒体播放器的播放过程进行控制。由于条件限制,本实验在宿主机上编译并安装了Mplayer,通过Qt设计基于X86的多媒体播放器。
3.2软件总体模块设计由于Qt/Embedded工具可以绕过XWindowsSystem协议客户端库,直接读/写帧缓存的FrameBuffer的数据信息,因此实现Qt类库对帧缓存的直接读/写操作,使用基于Qt/Embedded的应用程序可以完成。本系统使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通过Qt的***形平台和函数库完成嵌入式多媒体综合播放。多媒体播放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其架构如***4所示。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包含五个主要的模块:(1)I/O(输入/输出模块):用于多媒体文件的读入和输出。(2)UI(用户界面单元):用户界面单元的作用是方便用户操作嵌入式媒体播放器的各项功能,提供良好的人机操作互动界面和使用体验。(3)插件接口单元:读入多媒体数据(通过输入插件获取I/O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调用Mplayer对文件进行解码播放、文件总的时间长度、编码类型、比特率等信息的获取、暂停、快进、快退、停止、输出、输入等的动作,输入动作具体指将输出插件完成解码的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输出输入单元的过程。(4)Mplayer解码单元:为了对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文件进行解码操作,系统选择的Mplayer解码单元由分离器、音视频解码器等部分组成。(5)GUI单元:为了方便快捷的产生读/写FrameBuffer以及用户界面,GUI单元通过使用Qt/E嵌入式工具作为底层***形库。软件总体模块中各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是:通过输入/输出单元读入音视频信息数据,用户界面单元在接收到播放信息指令后,调用插件模块相应的函数,产生相应的信号,调用Mplayer完成对多媒体文件的解码,完成解码之后将数据送到I/O模块输出。
3.3控制流程设计主程序设计流程如***5所示。当从菜单项打开视频文件时会触发triggered()信号,执行slotopen()槽函数,调用Qfiledialog的getOpenFileName()函数从对话框中选择要播放的视频文件。系统首先判断文件格式是否为*.avi格式,如果是,则创建一个Qprocess进程,通过该进程调用Mplayer后台对视频文件进行播放,并在指定区域进行输出显示。
4交互式***形界面设计
QImage类提供了一种与硬件访问无关的***片存储方式。QPainter则主要用来完成绘***事件。QPushButton提供了***形用户界面最长用到的命令按钮部件。此GUI交互界面利用QtDesigner以QMainWindow类为基础设计了主框架,包括菜单栏以及状态栏等;同时,以QWidget类为基础创建了一个对视频播放进行控制的插件接口,并通过合理的布局与主窗体组合在一起。
5播放系统测试在指定目录打开
avi格式视频文件,运行效果如***7所示。在播放过程中,通过状态栏实时显示当前视频文件的播放时间。通过界面下方的按钮对播放器的播放过程进行音量调节、暂停、快进、快退、停止等控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打开视频文件时,终端开始输出文件的加载路径,开始读取并输出ANS_TIME_POSITION(视频播放时间)参数值,在Qt与Mplayer之间完成了通信。当在控制台实施各种控制操作时,在终端输出执行的操作动作并发送该信号,调用相应的槽函数完成对视频播放的控制动作。以上是在主机上运行播放程序执行播放控制的过程。在主机上运行的Qt程序是基于X结构的,而在实际的嵌入式开发中,需要直接通过FrameBuffer进行显示。由于条件限制及其他因素,通过qvfb模拟程序在嵌入式开发板中运行的情况,如***8所示。从***8中可以看出,在qvfb中运行该程序时,菜单项的中文显示出现了方块型的乱码,这说明菜单项已经得到了识别,只是qtopia中缺少相应的中文字体库,在默认的情况下,qvfb会调用字体库中的默认字体,这样在显示中文时会出现如上问题。可以在网络上***相应的中文字体库并拷贝到Trolltech/Qtopiacoreopensource4.3.0/lib/fonts中。
6结论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车载广告,问题,对策
1新媒体技术下车载广告的问题分析
1.1 新媒体技术下车载广告与其他广告的比较。作为现今接受度较广的四大传统广告媒体---报纸、电视、广播以及杂志,报纸凭借其较大的版面,较多的篇幅,整页都可以用来投放广告。而且,报纸所具有权威性越大,消费者对刊登在上面的广告越信赖。电视充分利用了各种表现方式,包括语言、文字、画面和音效等。因而它将时间、空间和综合艺术全面运用,兼具声形和视听优势,被家庭广泛接受,产生了很高的威望性和很强的感染力。如果以广告信息的传播速度来比较,广播无疑是最快的那类媒体中的一员。作为一种声音媒体,它的特点也很明显,既能够迅速的在较广范围内传播,灵活性非常高,给人一种亲切感,也由于能够简便的进行制作,收费低,广受欢迎。杂志的种类很多,相应的读者层对应相应的门类。
由于杂志拥有较强的时效性、较好的针对性,对目标市场的创造有帮助,因而被公认为是做各类专业商品广告的良好媒体。然而,优势众多的同时,这四大广告媒体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比如:由于报纸的时效较短,很容易被读者忽略,因而它所带来的广告效果,对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存在打折现象;电视广告的缺点,则在于其嗽牟蝗菀住⒎延梅浅8摺⑿枰复杂的制作等。因此,观众在欣赏时常常会去更改频道。突出声音优势,缺乏具体形态,时效极短,难以存留则成为广播广告的劣势所在。而杂志的不足也很多,比如较长的出版时间、较高的广告成本、低微的声势、复杂的印刷,还有难以更改与撤换等。
相对于其他广告而言,车载广告显然具有传播覆盖面积广的特性。因为,在中国,公交巴士的乘坐是消费者最通常的手段,乘坐的人也特别多。城市巴士在街头巷尾来往,并且其多少接触的顾客类型多样,从而在宣传主题的工作种类的占比上有明显优点。另外,比较于许多传播方式,车载广告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但是公交车虽然在当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户外类型的广告方式,因为它没有发展多久,所以必然会出现许多的问题。
1.2新媒体技术下车载广告存在的问题
1.2.1广告文明程度低。一些广告媒体没有什么责任感,缺乏对大众的身心考虑。如人流的广告就那样进入了公交车内,以各种形式出现;还有一些女私用品广告也一遍遍的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不好的广告在封闭的空间内影响很不好,从而影响公交车的正面形象,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风气。
1.2.2广告投放周期较长。车载广告在更新上存在明显的缺点,程序的复杂,加上需要投放广告的人也较少,一般的广告时间都至少是三个月以上的,这容易使乘客产生视觉疲劳甚至厌恶的情绪。很多广告前没有做什么调查工作,急功近利,之后又没有进行正确的测评,最终成效不佳。
1.2.3 车载广告种类繁多。很多乘客乘坐的车辆比较固定,那么多的广告,乘客目不暇接。同时,在非常多的原因的影响下,大量的公交乘坐者都并没有接受到广告,接受广告的人数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乘客一时间接触三种以上的广告和产品,应接不暇。而且大多数车载电视广告没有和其他的广告方式进行配合,因而在广告形式多样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事倍功半的结果。
2新媒体技术下车载广告的发展对策
2.1运用数字化与电子化的表现手法。全国各城市的车载广告一直都在电子化和科技化的道路上不断的发展。作为可以在户外移动的新媒体形式之一的公交LED广告,更是打破以往常规,将LED电子显示屏直接就安装在公交车之内。如此新颖而又极富个性的展现,使得消费者们都不自觉的被吸引,而不可抗拒的向车身广告靠近。
2.2采取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有传播者,相应就会有接受传播者,这二者之间的枢纽有单向跟双向之分,单向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信息流动方向是单一特定的,即从传播者到被传播者。双向传播指受众双方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说双向传播是单向传播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它使得传播不再是一条单向线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够实现更好的沟通联系,增强了其灵活性。
关键词:智能手机,车载环境,车载配件,人性化设计。
1.智能手机与车载环境的娱乐共性
当福特汽车率先把几种流行的智能手机应用集成到汽车之中,人们开始关注智能手机和车载环境娱乐性的衔接,如何把智能手机设备和应用融入车载环境成为各大智能手机配件生产商研究的热点。
1.1智能手机与车载环境
随着3G时代的来临,全球刮起了一股智能手机潮。苹果的iPhone智能手机,以android智能手机为代表的Gphone,以windows智能手机为代表的Wphone。三大智能手机阵营成为市场的主导。有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智能手机逆市增长,总出货量达1.74亿部,较上年增长15.1%。Xphone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拥有成千伤万的特色应用服务。Xphone流行的背后,其实是信息时代的人们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基于工作、生活、娱乐的一站式生活方式。
由于汽车多媒体的兴起,车载环境已超越了单纯的驾驶环境,成为一种新兴的***的应用环境。本文中车载环境是指:一种集驾驶,工作和娱乐等多种乐趣为一体的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车载人机环境和车载多媒体。车载环境首先是一种驾驶环境,当然我们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包括驾驶者还有乘客。车载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它具有不稳定性,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更稳定和安全可靠。车载多媒体是车载环境娱乐的核心配置,被称为信息娱乐系统(1NFOTAlNMENT)。目前最新的车载娱乐系统将更增加你愉悦的感受。VCD、CD、TV在车上的拓展,车载导航搬进了汽车。它将为驾驭者提供更加舒适多媒体体验,而汽车也将成为一部集影音视讯及感受于一体的多媒体房车。
1.2连接整合两种媒介之间的娱乐共性
使智能手机方便接人车载多媒体,实现功能的持续与放大,这种连接包括有线的连接和利用fm发射、蓝牙技术和智能语音等的无线连接。它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给智能手机提供取电与夹持。配备MlNl connected的2011款MlNl汽车将能够传输Pandora,从而可以通过汽车的操纵杆、方向盘上按钮和车内显示器访问个性化的网络电台。MlNl Connected Pandora应用免费提供,将具有艺术风格的彩色显示器、访问现有的电台并可以利用汽车界面创建新的台。
智能手机在该环境下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将智能手机与车载环境的娱乐共性进行连接整合和扩展。
2.车充连接应用
2.1 车充功能
目前车充功能主要是通过车载点烟头处取电,将其转换成智能手机所需的电流和电压,通过USB和对应充电接口给设备充电,简单USB接口的车充前端都设计有用于取电和固定的弹片,有的配件有一根该设备专用充电线和接口,例如iPhone专用的30pin接头。
2.2车充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和安全设计思考
车充的设计最好有充电连接指示,这样便于识别设备是否通电正常工作;由于车载环境的不稳定性,车充要求简单实用,所以采用伸缩线的设计或者musB车充而不干涉其他控制面板的使用。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未来完全应该考虑在车载环境中加入这种技术应用,使智能手机在车载环境中完成蓄电的无缝连接。如***3所示。
3.多媒体连接应用
3.1 FM发射器的设计
FM发射器是通过FM某一频段的电波发射,此时车载收音机也用这一频点接收音频信号,从而实现智能手机的音频信号与车载音响实现连接。在该产品的设计中,我们的设计要特别注意发射电波对人体的伤害。一般最好设计一个发射强度的开关,因为信号越强传输音频信号就越好,此时对人的辐射就越强,所以当有弱势群体在车载环境中时,我们应该选用较弱的安全强度的发射。
3.2车载蓝牙免提产品的设计
车载蓝牙免提是继蓝牙耳机之后又一新的车载配件。分为两种产品:一种是具有***免提扩音器的,一般该产品会夹持在遮阳板上,便于取音接听;另一种是利用FM功能将蓝牙接收到的基于A2DF的音频信号,输入车载音响,这样通过车载音响实现通话的免提,当然此时通过车载音响收听智能手机音乐也是可以的。无论是哪一种设备都应该配有一个RF控制器,这样当驾驶者接听电话和更换音乐曲目时,直接操作绑在方向盘上的RF,而视线不用离开路面,此时RF由于绑在方向盘的外国上,所以一定要配防滑带,其次控制面板要简单易于触摸,一般设有电话接听和音乐上下一曲便可。通过将按键符号在模具上做成突起能起到良好操作导向作用,RF的设计是该无线连接配件产品的人性化和安全性设计的体现。
4.车载连接配件的设计因素
车载配件是在车载环境下使用的配件,必须符合车载环境即汽车内室设计,这时候我们研究汽车内室设计的趋势是很有必要的,中国消费者对于高科技产品是非常钟爱的。他们更倾向于高科技的外观和配置,特别是强调几点,比如说中控台、组合仪表和方向盘。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在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精湛工艺的认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你会发现在欧洲和美国,整个汽车设计更偏重深色,而中国消费者仍然喜欢浅色调。相比前排座椅来说,中国消费者很看重后排。如***4所示。
其次建立人-汽车一环境驾驶界面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人机工程学角度综合分析造成车载连接配件坏尺度的环境因素,指出视觉界面、听觉界面、人-座椅界面、人-操纵界面是影响驾车载配件连接的主要人机界面,并从汽车人机界面设计方面提出了防止和形成车载连接配件合适尺度的有效措施,第一:声音系统的这一特性,在车载环境中可以利用声音传导即语言控制来协助驾驶者和乘客操控多媒体,达到安全方便的控制交互设计。第二,触觉系统是人们通过皮肤的表皮细胞对硬件信息作出反应,然后将这种感觉传递到大脑皮层。尽管一些车载设备配有触摸按键,但是不建议在车载配件中使用该种按键,因为车载环境是一个移动不稳地环境,触摸的感觉很难有效反馈到大脑。在感觉系统中,还有平衡觉、动觉、嗅觉、味觉等,各自的功能结构不同,其感觉形式也不一样,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摘要: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作为一种强势传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实现信息传播的到达率,但这种强制性的传播侵占了公共空间,使受众失去了自由选择及接收信息的权利,降低了信息传播及接收的有效性。开展对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有助于促进公共汽车媒体强化受众本位思想,实现传受双方的平等互动传播。
关键词:公共汽车媒体 强制性传播 信息的非对称性
“离散眼球经济”时代下“公共汽车媒体”概念的提出
随着消费群体的分散化,时间的逐渐碎片化,各新旧媒体对稀缺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更为激烈,并带来了通过对消费个体进行非连续的、间歇的和零散的时间段和空间段注意力的吸引来获得经济活动中品牌利益最大化的“离散眼球经济”①。随着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公共汽车逐渐从一种单一的交通工具演化成为一种新型媒体,车内一切有可能用来进行信息传播的介质都被广泛利用了起来,公共汽车媒体以“第六媒体”的身份应运而生。公共汽车短暂聚集受众注意力的这一特点,使其成为“离散眼球经济”时代的冲锋陷阵者。这里所说的公共汽车媒体包括了公共汽车上一切可以用来进行信息传播的介质,如车载移动电视、车载广播、电子显示屏、拉手、座位椅背、车内固定的广告牌等等。
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倾向
何为强制性传播?在陆地和高菲所著的《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中,将强制性传播定义为:新媒体的运营机构或个人在没有征求公民意愿的情况下,以强制手段扩散信息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传播行为。②强制性传播也被称作“暴力”传播或垄断性传播,其主要目的就是垄断受众在特定时间或空间内的注意力资源。媒体是否存在强制性传播,与每个受众的主观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需求的受众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公共汽车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传播空间狭小封闭,受众对各种形式的信息传播根本无法完全回避;动静态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全面覆盖受众的视听觉;高频次的重复传播,使各时段乘车的受众都能接触到信息,因而公共汽车媒体总能凭借一种或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达到目的。但正是公共汽车媒体相比其他传统媒体的这些传播优势,造成了其信息传播上的强制性倾向。
公共汽车媒体强制性传播的相关要素分析
封闭狭小的短时公共空间。不同于传统媒体开阔的传播空间,公共汽车媒体的传播空间局限在车厢内,在这个可以丈量的封闭空间中,没有外来的其他信息源的侵入,信息具有封闭无损耗传播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造成了传播者对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短暂的垄断,大大提高了公共汽车媒体信息传播的到达率。公共汽车媒体的移动性,使其具有以传播空间的不变性应对受众的万变性的特点。在公共汽车的每一趟发车过程中,作为受众的乘客都会更新,公共汽车媒体在固定的传播空间中,又开始针对一批新的受众进行信息传播,也就是说,在固定的传播空间内,公共汽车媒体实现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覆盖范围,即传统媒体是以空间换受众,公共汽车媒体则是以受众换空间。
动静态相结合的传播方式。1.公共汽车媒体的动态传播方式。车载移动电视的滚动信息传播。车载移动电视是公共汽车媒体最主要的信息传播介质。随着信号发射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公共汽车即使在行驶过程中,也能保证信息传播的通畅,实现阶段性伴随收视,打破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时空限制。因为移动电视声画兼具,即使车厢内人多拥挤,乘客的视听双通道只有一条是畅通的,乘客仍无法阻止自己只听不看的单听觉型接收行为或只看不听的单视觉型接收行为的产生,所以,不管移动电视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乘客的信息需求,乘客都会被迫或无意识地接收信息。
车载广播的实时信息传递。目前,车载广播多运用于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虽然公共汽车上的车载广播使用比较少,但以报站形式进行的广播信息传播却大量存在,现在最普遍的形式即冠名报站,譬如“××医院提醒您,××站到了,请携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这种形式的传播方式是强迫性的,所有的乘客为了获得自己下车的准确站点,必须先听完所播放的广告才能得到准确的站点信息,这种广告是乘客不能躲避、不能拒绝的强迫性听觉信息。
电子显示屏的信息更新传播。电子显示屏通常放置在公共汽车车厢内的最前端,需要适当的高度以保证每个乘客都能看到,在公共汽车内的运用还不是很广泛,信息以字幕的方式进行传播,信息的及时更新也较容易实现。由于受众通过转移视线就可避开这种信息传播,所以其信息传播的强制性相对而言比较小。
2.公共汽车媒体的静态传播方式。相较于移动电视、车载广播和电子显示屏等动态传播介质而言,车厢内的拉手、座位椅背、广告牌等属于公共汽车媒体的静态传播介质。公共汽车媒体通过这些固定的传播载体,将信息传达给能接触到它们的乘客。这种传播方式相较于公共汽车媒体的动态传播方式而言,其强制性要弱一些,因为它们需要受众主动集中注意力去关注,而通常情况下,受众对自己已知或并不需要的信息会自动忽略或过滤。
高度同质化的信息内容。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公共汽车媒体上的内容大多是从传统媒体上简单移植过来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创新性内容较少,信息量不够大,经不起反复观看,一部分受众已对其传播内容产生麻木心理甚至刻意回避。加之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广告,由于公共汽车媒体的运营商没有专门的广告制作中心,所传播的广告如医疗广告、培训机构广告、保健品广告等,大多针对性不强,制作粗糙,得不到受众长时期的关注,也不能为受众营造愉悦的气氛,缓和受众的烦躁情绪。公共汽车媒体大量地重复播放这些针对性差的广告,不但引起受众的反感,也破坏了公共汽车媒体的品牌形象。
传播地位对立的传受双方。公共汽车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制性,主要源于信息的非对称性。经济学领域的信息非对称性概念延伸到传播学领域,有两个突出的表现:首先是信息传播方控制着信息资源以及面向受众的传播源,而作为受众的一方,在信息传播过程完成之前,则无法掌握信息;其次是信息控制方凭借其对信息源以及传播工具的控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而不拥有信息源以及传播工具的人群,则成为被动受众。③
1.强制性传播过程中的强势主导型传者。在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过程中,传者占据绝对的强势地位,他们为受众所提供的信息,绝大部分并非受众所必需,他们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以传者自身需求为出发点,以寻求最大化的传播效果为目标,竭尽所能地从视觉、听觉上对车厢内的每一位乘客进行信息的狂轰滥炸,直至实现传播目的为止。传者所扮演的已不再是传统的大众传播者,他们实际上成了售卖短暂聚集的乘客注意力资源的中间商。
2.强制性传播过程中的消极被动型受众。公共汽车媒体的受众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不自由的,他们对传播者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往往不被采纳与满足,他们的受传行为是被约束的;他们是被动的,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被剥夺了能动性,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只能呆板地接收。他们的接收活动是强制的、被动的、消极的。他们被迫接收公共汽车媒体的信息传播,被用来满足传播主体的需要。
强制性传播并非以外力或暴力手段强迫受众接收或接受某种信息,而是在受众看似自由而实际上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被动地接收或接受某种信息,因此可以说,受众的被动性源于受众选择的被动性。④受众一旦进入公共汽车狭小的空间内,就只能被迫接收公共汽车内各种信息载体所传播的信息,接收的环境、形式、频次也不能自主选择。
正负效应失衡的传播效果。正面效应,能满足受众的部分信息需求。公共汽车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虽然没有以受众的信息需求作为传播标准,但其强制性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广告,所以在实际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公共汽车媒体所提供的生活资讯、就业资讯、社会新闻等实用性较强的信息,也能满足受众的部分信息需求。
负面效应。侵占公共领域,损害受众权益。公共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厢便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公共空间,公众在这个短时公共空间内,享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但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不仅侵占了这个公共空间,更侵犯了受众的合法权益。
内容信息繁杂,造成信息性污染。公共汽车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中心思想的盛行和受众本位的缺失,不利于传播的公平性和信息的对称性发展,所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各种商业广告、医疗广告等充斥受众的视觉或听觉,但实际上被受众接收的少,拒绝的多,在封闭狭小的传播空间内,信息的过度重复传播,很容易造成信息性污染,而受众自主选择的权利也被剥夺。
降低媒体公信力,难以产生舆论影响力。传媒的公信力决定着社会对传媒的价值判断,特别是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传媒需以平等对话的状态关注百姓民生、关注常人的生活与情感。但公共汽车媒体的传者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经常忽略受众的信息需求,关注的重点锁定在传播效果上,使公共汽车媒体的商业性过于浓厚,难以产生舆论影响力,跟传统媒体相比,公共汽车媒体的公信力也较微弱。
结语
对于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特点,学界视为其传播优势而大加赞赏,业界则更欣喜于公共汽车媒体这一特性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很少有人正视其负面效应。我国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监管尚处于一个真空地带,改善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需要***府制定适用的、合理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引导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行为在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社会灾害与危机预警机制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而受众自身素质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加强,能使他们在公共汽车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形成强有力的公众监督力量,更好地抵制不良的强制性信息传播,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强制性传播产业链中,新媒体运营商应对传播或者委托传播的内容进行有效监管,给用户提供选择接收或者不接收的机会或权利。在综合分析受众和媒体自身条件的前提下,公共汽车媒体应及时淡化目前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大力倡导绿色传播,强化公共空间意识,积极向公共服务型媒体转变。
注 释:
①刘源:《移动营销:离散眼球经济的开路先锋》,《新营销》,2006(3)。
②④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第116页。
③刘承:《传播的非对称性与强制性传播》,《新闻传播》,2009(4)。
参考文献:
1.李微:《公交车载电视的传播困境与改进》,《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7)。
事实上,移动多媒体的发展将成为区别甚至超越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第五媒体”。当然,也有人把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称之为继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网络之后的“第六媒体”。⑦但是,无论怎样界定,我们都不能否认公交车载移动电视迅速发展给传媒产业带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它的发展现状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喜忧参半,利弊并存。
“喜”: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对传统电视媒体的超越
1、采用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与传统的模拟电视无线传播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大的优势就是支持移动接收,通过一定范围内发射信号的单频网布设,使得数字信号覆盖达90%以上,在此范围内经无线接收,均能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即使当车辆时速达到120km的状态下,也不影响接收。
除此之外,公交车载移动电视还具有高画质、高音质、多频道、高性能等优点。具有全数字化和高清晰度的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凭借数字电视的无线方式传输,节目接收稳定、清晰,画面无马赛克和重影,音响效果好,这是模拟电视无法实现的。
2、信息传播“短、频、快”,覆盖面大。
与普通电视相比,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在新闻传播上更具优势。首先从公众习惯来看,乘客处于等待的过程中,大多无事可做,而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个空缺,让移动人流在车厢内看一会儿即时发生的新闻,好比是上下班途中的“文化快餐”,获得更多更新的资讯,极大地满足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在堵车时,还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来缓解烦恼。其次,由于受公交车这一特殊载体影响,公交车载移动电视节目可以在一个单位时间内频繁重复播出,因为它的观众是流动的,从而可以扩大信息覆盖量。有人形象地说,“电视长了脚,跟着乘客跑”。据悉,北京、上海等城市开通的公交车载移动电视,每日直接影响到700多万人。它传播的影响力巨大,信息到达率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3、整合资源,提供多信道服务。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可以整合各台的新闻、信息资源,为更广阔的受众群体服务,达到资讯利用最大化。
移动电视为了适应受众的分散性及短暂接受的特征,在内容安排上采取与传统电视不一样的编排形式。因为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处于被动休息的状态,所以移动电视的内容主要以新闻、资讯、财经以及娱乐性节目为主。节目节奏明快、信息密集、紧贴生活,让受众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仅得到娱乐,同时还能获得信息、增长知识。
4、强制性传播,广告效果好。
首先,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受众群体具有不可回避性。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播放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公交车厢,观众即使看不到***像,也不可回避地接受到电视广告节目声音传递的信息。因此在乘客乘车途中,它播放的广告节目的接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其次,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为广告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超值的空间。据统计,杭州市民在公交车上获取广告信息的时间,每人每天至少在15至40分钟左右,这对广告主而言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广告时段。
“忧”: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尚未逾越的瓶颈
当然,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公交车载移动电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的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尚在发展初始阶段,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从媒介本身考虑还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都是很重要的。
1、技术设备欠缺稳定性,仍需进一步完善。
从技术的角度看,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在画面的稳定性以及接受的可靠性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比如车辆在突然启动或行驶转弯的过程中会出现画面抖动的情况当需要通过隧道等封闭性的建筑时,就会没有电视信号,造成一段时间的收视空白。另一方面,由于移动电视的声音通道和报站器是同一个声音通道,这样当公交车辆需要报站时,电视的声音就会被吞没,而公交车辆的报站声音又非常频繁,这就使得乘客在欣赏电视时经常是“只见其人而不闻其声”,从而不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2、混乱的乘车环境降低了车载节目的实际到达率。
尽管公交移动电视的垄断性传播模式给广告商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但在一个相对比较混乱的环境里,移动电视广告的有效到达率却不容乐观。
也许有些乘客在上下班的路上想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及时获得一些新闻资讯,或者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但也有一些乘客并不想受到移动电视的声音干扰,希望在车上得到安静的空间,因此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移动电视符合现代文明规范吗?公交移动电视虽然为乘客提供了电视节目,但也必须保护乘客的公共利益。根据笔者调查:在上下班高峰拥挤的车厢里,平均每个移动电视屏幕前,实际收看到的人群不会超过8人而上下班高峰过后客流量正常的车厢里,平均每个移动电视屏幕前的收看人群会超过10人。可见优雅安静的乘车环境与电视节目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3、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目前的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从会计成本分析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移动电视项目的成本回收问题,会发现由于移动电视采用数字技术,它的信号发射设备和以前的模拟信号发射设备是不能通用的。发射设备和终端的接受装置(每辆车最少一个)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由于新兴行业的特点,这些设备的贬值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思: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努力方向
从媒体经营的角度来看,移动电视在某些方面寻找到了市场的空白,解决了受众移动过程中接受信息的通道问题。然而当今信息流动的无处不在,面对流动的平面以及其他形式电子媒体的争夺,如何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进行最有效的信息传播仍然是移动电视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面对上述问题,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1、尽力扩大覆盖面。
覆盖面广了,受众到达率相应提高,广告价格也就随之上去了。比如东方明珠移动多媒体公司与几家兄弟单位合作,进一步打造播放平台的立体化结构,从而充分体现“移动电视,边走边看”的媒体优势。这一措施也是其他地区的公交公司可以借鉴的。
2、采用人性化措施提高收视效果。
为将相对比较混乱的乘车环境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值,装有移动电视机的公交车应该尝试配备一种无线耳机,乘客可以根据需要戴上耳机收看电视节目,这样既尊重了乘客的利益,又避免了噪声,同时安静的车厢无疑会使人身心愉悦,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文明的乘车环境。
宜昌媒体公众号运营现状
1、推送频率。
在9月6日到9月12日这一周内,9个微信公众号中每天推送消息的有7个,宜昌交通音乐台和阳光频道这两个广播微信号周末没有推送消息。大多数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1次,每次4―6条信息,推送消息总数在30―36条之间。鉴于用户周末时间有更多空闲时间浏览微信,坚持每天推送消息,将有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
2.原创内容。
我们将一周内9个微信号推送的所有文章按内容来源不同,分为原创、转载+编辑整理、转载三大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宜昌地区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比例整体偏低,大部分内容都是依靠转载详见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内容原创比例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宜昌广电新闻、宜昌汽车台和三峡日报。宜昌广电新闻原创比例最高,达69%,这也是唯一一个原创内容占比过半的公众号。这个微信号是三峡电视台《直播宜昌》、《宜昌新闻》、《三峡夜航》三档主打新闻栏目的公共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都为各栏目播出的新闻报道。宜昌汽车台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原创内容占33%,位列第二,原创内容多与该台策划的活动相关,有自驾游回顾,有微信争霸赛展播,有吃月饼大赛预告等。三峡日报原创比例28%,三峡商报14%,原创内容均为报社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
第二类转载+编辑整理,主要是指编辑对转载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插入与本地相关的内容。三峡广电微信公众号这一比例高达80%,主要是加入了“广电车展”等相关活动的链接和介绍。第三类为纯转载,按转载来源可分为媒体、网络、其他微信号。以三峡新闻网微信号为例,该微信公众号7天推送信息总条数36条,转载总量31条,占86%;其中来自各媒体21条,占58%,来自宜昌同城媒体的内容有5条,占14%;转载同省媒体(不含同城)9条,占比25%。主要依靠转载其他媒体微信公众号内容的运营方式,造成信息同质化现象严重。
3、内容形式。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发送文字、***片、语音、视频信息等功能,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多样化信息渠道。但目前宜昌媒体微信号推送消息形式仍以***文消息为主详见表3,较少推送音视频内容。统计发现,纸媒以***文为主,三峡日报7天仅推送视频3条,音频1条;三峡商报推送4条视频;三峡晚报推送3条视频、1条音乐;三峡新闻网推送视频1条,音乐1条。广电媒体生产音视频内容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三峡广电一周仅推送视频2条,宜昌交通音乐台推送音频7条;宜昌汽车台推送音频1条;阳光频道和宜昌广电新闻没有推送任何音视频内容。
难能可贵的是,宜昌交通音乐台推送的7条音频消息均为原创,内容为“名师展播”采访录音、天气预报和语音回复;宜昌汽车台每周六定期推送一条原创音频,为主持人对微信平台用户留言的回复。其他微信公号推送的视频、音乐均为转载。如果说纸媒在***文编辑上占有优势,那么广电媒体转战微信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音视频制作方面的优势,可惜本地广播电视***微信均未发挥所长。
4、后台开发。
宜昌9大媒体微信公众号多数为认证号,拥有进一步完善后台设置的权限,各微信号也都进行了深度开发,主要将菜单设置为内容链接、互动链接、服务链接三大版块。内容链接通常引导用户进入广播\电视\报纸网上收听\收看平台;互动链接往往设置爆料或留言平台,方便用户网上投诉或爆料;服务连接涉及天气、违章、水电费、购物等民生服务。
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曾刊文指出:“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微信不仅仅是内容推送渠道,更是一次用户资源的再挖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宜昌各传统媒体虽然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但仍只是将它作为一个内容网络推送渠道,尚未进行用户资源的深入挖掘,在推广运营、内容生产、信息传播、平台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1.用“本土化”改变转载抄袭。
宜昌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存在的一大普遍问题就是缺乏原创内容,依赖转载抄袭,甚至出现了同一条信息被多个账号同时转载的情况。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专人专用,并打通渠道。要想成功运营微信公众号,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必须组建专业团队,并将原创内容数量纳入考核任务;现在各媒体相继成立新媒体中心,但又存在微信团队与采编部门脱节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制度设计上打通原创内容流通渠道;同时,应依托地市媒体“本土作战”的地域优势和内容生产优势,精选每天最重要、用户最关心的本土信息进行推送。数据分析恰恰显示,阅读量最大的正是那些本土原创内容。
2.用“个性化”破解同质化。
地方媒体由于资源限制,原本就存在内容同质化的问题,这一现象延伸到了微信公众号上:内容上多为转载的新闻报道、心灵鸡汤和生活贴士;形式上多数选择***文并茂,鲜少视频和音频;后台设置也趋于雷同。微信是一个强调个性化的平台,如果不能在运营中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品牌,很难在众多公众账号中脱颖而出。媒体微信公众号应找准定位,做出符合自己媒体特色的内容,展现自身优势,塑造独特个性。
在这方面,荆州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做法可资借鉴。荆州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7条原创信息,通过塑造“小荆”、“日大侠”等虚拟人物塑造个性平台。【荆日头条】的口号是:“每天三分钟,尽知荆州事”,在这里,虚拟编辑“小荆”聚合与荆州有关的新闻,并配有“小荆微评”进行简短评论;【荆日白话】另辟蹊径,“日大侠”是该专栏虚构的一个荆州潘啃铮编辑将用户提供的趣事整理成段子,以日大侠为主角,配以真人或动画视频进行演绎……这种拟人化的设计塑造了荆州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观点精辟、亲切幽默的独特个性。《三峡商报》微信公众号也有虚拟人物:青春活泼的“商妹儿”和成熟稳重的“头条君”,但是人物个性不突出,容易被忽略。
3.用“互动性”增加用户粘度。
微信公众号天然的“社交属性”和“互动性”拉近了媒体和受众的距离。宜昌地区各家媒体微信公众号大多通过线上宣传+线下活动增加用户粘度。如宜昌新闻综合广播在举办“第七届儿童广播故事大赛”期间,首次通过***微信“阳光频道”与小选手、家长互动,三个月的时间内关注人数翻倍增长。
其实,宜昌媒体微信公众号在互动创新方面还大有可为。互动创新的一种思路是充分利用微信的各种新鲜功能:如河南电台交通广播的***微信账号,2013年7月开始利用微信“摇一摇”功能,得到受众热捧,现在每天有近20万人次微信活跃用户通过微信“摇一摇”参加互动。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社交属性,通过社交扩展的方式吸引用户的关注和粘性也是一种思路:如《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曾推出“你对今天的新闻知道多少”60秒答题积分游戏,用户可以把答案结果分享到朋友圈与好友一起PK,得到了很多用户的积极响应。这些多样的互动方式都为宜昌本地媒体微信公众账号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例。
4.用“数据化”强化用户分析。
过去,对传统媒体来说,“受众”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现在,微信“用户”对应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微信公众账号拥有数据统计功能,运营者可在后台看到订阅人数、用户增减、身份属性等各方面的数据,可将用户按照地域、爱好、性别、需求等不同的指标进行细分,这就为公众账号的运营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给信息的精准推送提供了有效渠道。宜昌汽车台微信公众号将目标受众锁定为私家车主,为每个用户建立数据档案,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带来了大量流量,也提高了用户粘度。2015年,宜昌汽车台通过微信平台策划了多场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如车友自驾游、微信争霸赛、吃月饼大赛等,线上报名、线下参加,短时间内迅速聚拢人气,带来大量流量,目前已成为宜昌地区拥有私家车主用户最多的微信账号。为了增加用户粘度,该微信号“车友中心”菜单中开设了“注册登记、联盟优惠、违章路况、车讯车评、模拟驾考”这五个子菜单,为私家车主提供定制服务,效果明显。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5264634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车载多媒体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车载多媒体精选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