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培养初中生勤查语文工具书的好习惯
学习语文,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和词,既不知道它们的读音,又不了解它们的意义。还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典故,不大好懂,怎么办呢?这就可以向字典等工具书请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我们“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培养初中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是初中生们学好语文的一项基本功。
初一新生刚入校门,在入学教育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就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要求同学们必备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因为该书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使用。其中所收条目内容,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千条。我向同学们提出这个要求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培养他们熟练使用语文工具书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二、着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中国书法源远流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学生写好字就要注意研习欣赏书法,以进一步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写字时,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并在增进对民族文化热爱的基础上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精心培养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教师应先向学生讲解写日记的好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在日记中练习写点东西,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写日记可以培养人的好习惯,活跃思维,更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有米下锅好为炊”,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际上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只有积极并善于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才会“有米下锅”。
同学们把自己所经历的有意义的一件件事记入日记中,不仅积累了素材,也锻炼了写作的手笔,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必须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留心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要求学生仍会感到有些笼统,无从下手。我把观察对象具体地列举出来。比如,人:亲人-爸爸、妈妈等,身边的人-老师、同学等,社会上的人-清洁工、医生、庄稼汉等;景:日出、日落、彩霞、流云、小桥、流水、春雨、秋风、夏夜、雪景等;物:日历、影集、闹钟、杨柳、落叶、红旗等。这样观察,学生有了着眼点,眼里有了心里就有;心中有数,下笔就能成文。一天一个小作文,久而久之,,就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
四、注重培养学生上课做笔记的好习惯
语文课标总目标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学生当时记得很清晰,时间久了,学的东西多了,有的知识便淡忘了。这样语文课堂笔记便成为知识积累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学生做笔记的同时,也是对语文课堂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更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在笔记本中,有关字音、词义、作者简介、文学常识、语法知识、写作常识、写作手法、学***验等都可以在笔记本中得到反映。
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作好课堂笔记。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要有收获,就要时时积累,常常训练,要认真把握课堂45分钟。做笔记要细致得法,落实到位。即使在考试复习时,笔记本也可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会使学生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说不定笔记中的一个闪光点、一个学***验,就是学生学习创作中的一个灵感所在!茅盾先生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得之”的过程,实际就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的过程。
五、注意培养学生平时说普通话的习惯
一、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师为主导,重知识轻能力
在很多学校,普通话课程作为校级公共必修课,一般采取班级授课方式,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针对每个人的发音问题进行纠正。为了保证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所学,尽量不遗漏发音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不得不进行全面系统但不够深入的教学,结果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即使练习也没有足够时间一一纠正学生发音问题。此外,由于众多学生受不同方言区的影响,每个人发音问题不同,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详尽指出学生的个性问题,因而缺乏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笼统告诉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自己体会。教师授课仅仅停留在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和技巧方面,殊不知提高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和水平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2.学校与学生缺乏对普通话课程的足够重视
为数众多的学校与学生不够重视普通话课程,且该课程缺乏针对性的测试、检验环节,因此学生上课较为随意。为确保学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但课时的不足限制了普通话教学的有效开展。此外,很多学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就是确保学生能通过考试,因此导致了学生抱着突击式的学习态度来对待,“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很普遍。但是,普通话的学习并非一时之功,它需要学生的持之以恒。
二、全媒体时代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
1.加深学生对普通话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普通话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由于受方言影响,个别读音很难读准,如果死记硬背,往往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视觉、听觉并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普通话教学能生动地再现普通话的原型,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全面地掌握事物的特点,理解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那些距离自己遥远的普通话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普通话教学中,笔者更多地让学生进入语音聊天室,通过语音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准。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进入网上聊天室与老师、同学通过聊天的形式解决。笔者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声、光、形、色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学生大脑皮层留下很深的印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知识的效率和质量。
2.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传统的普通话教学,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对知识点进行講解,然后对于需要强调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示范。但是教师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很多时候即使是教师,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具有一定局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就算教师对于知识点的内容非常的牢固,但是在示范的过程却未必能够作出最好的诠释。但是有了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在课堂上进行多样化的表达,让同样的学习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呈现,改变传统的文本结构形式,而是以***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可以更加准确的获取知识信息。
三、全媒体时代普通话教学与创新的发展策略
1.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普通话教学需要在课堂上示范、模仿、正音,让学生通过朗读培养普通话的语感。朗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比较常见的口语表达活动,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和训练普通话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训练,可以改善不规范的发音,培养普通话的语感。与此同时,由于普通话课程的特殊性,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现代化教学。中职的普通话课程每周只有一节课,这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时机不对、时间不足,学生不能真正潜下心来学习,学习效果有限。学校可以设置公共邮箱或者网盘,并上传一些优秀的声像资料,实现课上课下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录制音频发送到云盘或邮箱,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师也可及时收到学生作业,有效进行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2.合理利用喜马拉雅等电台软件
在普通话教学中可以借助“荔枝FM”和“喜马拉雅”等电台软件为学生打造课下实践平台,打破课上课下“双语”怪圈。学生自己可以申请电台然后做属于自己的电台节目,为学生增加课下普通话练习机会。建立小组学习模式,每组负责一个APP账号,互相关注并点评,形成一种竞争的学习模式,共同进步。同时,这也能培养学生课余兴趣和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
3.结合微信群和朋友圈,加强针对性教学
关键词:课堂纪律;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我从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角度出发,结合本校的管理特点,将自己在中职学校教学生涯中的感受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
一、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1.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纪律管理要从第一堂课做起
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不一样,他们在初中没有学好文化课,最后没有考上普高。来到职业学校之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要求,因为没有人对他们提出要求。其实,他们在心底里都希望学校能对他们管理严格,能对他们有所要求,能够经常关注他们。对学生的关注要从课堂做起,从严格管理课堂纪律做起。学生成绩单上的总评包括两部分,50%是期末卷面成绩,50%是平时分(包括期中考试)。为管好课堂纪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50%的平
时分。
第一堂课,我就明确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得到这50分。我将平时分列为几大块:(1)期中考试10%。(2)作业10%:Excellent,加2分;Good,加1分;Notbad,加0分;Sorry,重做;不交,减2分;补交,减1分;不订正,减0.5分。(3)背单词10分(可以超出10分):(每个班级按不同情况,每单元默写5~10个,多背一个加0.5分;少背一个减0.5分)。(4)课堂笔记(可以超出10分):每堂课结束后,我都要检查每位同学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是否完整、自己是否清楚来给分;(5)纪律和考勤10分(可以变成0分或者负分):迟到、早退减2分;旷课一节减3分;上课未经教师允许离开位置减1分;上课上厕所背5个单词(指定的单元,或减1分)。(6)附加分n分:平时小游戏、额外可做可不做的作业、整个学期表现良好、自己认为有所进步或者表现良好可以申请加1~10分。
虽然每个教室都有教室守则,但针对班级的特殊情况,我特别强调课堂中随意走动以及以任何理由走出教室这两条。学生也知道自己错在哪,只是一时之间无法提高自我约束能力。错了要罚,但也要让学生有弥补的机会,因此,附加分就是为了让学生多参与课堂而创设的。
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办法。对于课堂纪律较好的学生要“哄骗”:平时表现优异,你将得到什么?比如,平时分超出100,当然我们要真的说到做到。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教师借分的故事。我想对于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差一点点就能成为优秀的话,我愿意借分给他,并鼓励他下次继续努力。对于课堂纪律一般的学生要“威胁”:平时表现不尽如人意,你将失去什么?(比如说考试资格)。总之,要时刻提醒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要人为地给他们树立目标。
2.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课堂纪律的管理是分不开的
(1)关于背单词
所有学生都要背单词,提倡大家尽量自己背,但对于能力有限、背不出来的学生,要求抄单词,抄写工整,无错字,也可以加1~2分。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背单词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认为自己达不到教师的目标,可以自己提出要求,并保证一定完成任务。在教学上,我们也要做到民主平等,而不是一味地强加给学生他完成不了的任务。
(2)关于作业
程度较好的学生必须***完成,程度一般的可以做一部分,抄写一部分,对于基础较薄弱的,至少要把题目及内容所涉及的所有单词都写正确。
(3)关于记笔记
每次讲新内容,我都要求学生记笔记,并在第二节大家做练习的时候进行检查。经过试验大概一年之后,每次上课学生基本都能自动提笔来记笔记了,也不需要再检查了。
(4)关于上课上厕所
上厕所背5个单词或者减1分,让学生养成合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的习惯,不至于一打铃就要上厕所。
(5)关于使用手机
课堂上可以使用手机,但只能用来查字典,如果用手机上网,一旦发现,立即没收,并扣掉相应的平时分。
(6)关于预习
将课前预习改为课堂中预习。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我就将这一任务放到课堂中来。如,阅读理解分组完成,利用手机查新单词。学生在自己能够有些了解并且稍微能够听懂的前提下,就会更愿意去听。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学生出于需求,被动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比如,成人高考的课程就有英语,不管是高起专还是专升本;又如,评职称也要考职称英语。因此,毕业不代表可以不学英语。要向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
2.学生出于喜欢,主动提高英语水平
英语除了单词、语法、阅读理解外,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国外节日(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等)、外国电影、国外美丽的城市和自然风光、外国的教育方式和一些小故事、外国人学汉语的趣事等。将与英语有关的各个方面知识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课堂细节
1.赞扬学生
谁做得好仅仅自己清楚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别人清楚。因为每个学生其实都是希望得到教师表扬的,而这也正是他进步的动力所在。在英语里面,表扬别人的句子通常都很短,比如good,perfect,well-done,goodjob,wow,beautiful等,我们在表扬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许多有用的口语。
比尔・盖茨说:“管理的艺术就是在不使人们变成经理的前提下提升他们。”一个班级的绩优生总是少部分人,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一时之间也很难变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如果经常表扬他,看到他的进步,就会让他重拾信心,尝试着去学好这门课。
2.利用好黑板
我曾看到过美国一所学校关于“利用黑板”的几项规定:
(1)检查板书字体的大小,确定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能看得
清楚
(2)利用黑板的上半部分,只有确定后排的学生不会被前排的学生挡住时,才使用黑板的下半部分
(3)在黑板上写字,背对着学生就不要再讲课了
(4)将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
(5)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写字
(6)慎用黑板擦。在擦去学生所说或所写的观点之前,再进一步强调这些观点的价值
总之,我相信,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找到一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每一个课堂都可以创造出精彩,激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胡涛.拿什么调动学生:生态课堂的情绪管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希贵.学生第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在具体语言文字工作调研方面,我校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
一、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掌握情况调研
(一)调研目的: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全体师生对国家相关的语言文字方针***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教师普通话测试达标情况、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新动向的了解情况。
(二)调研时间:20xx年x月x日--x日。
(三)调研地点:中学。
(四)调研对象:全体师生。
(五)调研内容:
1、教师普通话水平现状。
学校共有教职工206人,其中一线教师174人,教辅人员32人,教师普通话等级情况统计如下:
①语文学科普通话合格(二级甲等以上)17人;
②其他学科普通话合格(二级乙等以上)95人;
③教辅人员普通话合格(三级甲等以上)4人;
④共有147名教师报名参加了20xx年11月组织的山东省普通话测试,成绩暂未公布。
2、语言文字规范知识。
(1)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的掌握情况:共下发教师调查试卷180份,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的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老年教师分数在85分以上的占老年教师总人数的93℅,中年教师分数在90分以上的占中年教师总人数的97℅,年轻教师分数在95分以上的占青年教师总人数的xx0℅。
(2)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的掌握情况:共下发学生调查试卷4500份,学生们对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的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初一、二级学生分数在90分以上的占初一、二级学生总人数的93℅以上;初三、四级学生分数在95分以上的占初三、四级学生总人数的97℅以上。
3、分析原因:
每年“推普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规范运用作专题动员讲话。学校定期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集中学习普通话理论知识,会上郭丽娜老师作了普通话培训,并下发材料让全体师生自学,这样活动从试卷的结果反馈看,效果较好。
4、对全体师生提出的建议:
(1)加强自我学习,不断积累自己语言文字规范知识,为写好规范字,说好普通话。
(2)对教师自身语言文字水平提出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语言力求清晰明了,板书工整条理,不写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
(3)对学生自身语言文字水平提出要求:课堂用语必须使用普通话,书写作业必须认真规范。
(六)、总结: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策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学习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的重大意义,学习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十分浓厚,较好的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对社会错用、乱用语言文字情况调研。
(一)调研目的:为更好的教育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即写好规范字说好普通话,,我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语言文字调查工作:啄木鸟行动。全体师生对写错别字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我们把培养学生的着眼点放在预防上,因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教育预防重于纠正。让学生做到说好普通话,用正确的笔顺写好规范字,不被街头巷尾、媒体杂志错误语言、错别字误导。
(二)调研时间:20xx年2月6日—2019年2月6日
(三)调研地点:***书馆、商业街、大市场、发市场、人民医院、附属医院、青少年宫等。
(四)调研对象:大学毕业生、在校初高中师生、店面经营者、老市民、退休干部等 。
(五)调研内容:错用、乱用语言文字的情况。
学校共收到“啄木鸟行动”不规范字统计表近2400份,学生统计不规范字约2900个,现分类如下:
1、错别字分类:
(1)写字太过潦草而造成错误(引号中写成错别字)。
①一家饭店招工启示:招聘洗碗阿“”;
②一培训机构公告栏:老师到广“ ”听课;
③金宇大市场一家精品店招工启示:年“ ”;
④装修公司墙壁广告纸:“ ”总工会有“ ”卖场;
⑤一家办公楼招租启示:联“ ”电话。
(2)因文化水平不高而写别字(引号中为错别字)。
①小南门社区门口小自行车修理铺:补胎“冲”气;
②琵琶山市场蔬果摊标牌:“蕃”茄;
③龙行路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④琵琶山路一家面包店:早“ ”;
⑤共青团路一家时装店:禁停“么”托车。
(3)故意想吸引顾客注意而写别字(引号中为错别字)。
①医院附近一家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②学校附近一家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
③琵琶山市场一家商店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
④房地产广告:万“室”俱备;
⑤琵琶山市场一家商店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2、分析原因:
(1)这类错别字主要是因为写字时不注意一笔一划按正确的笔顺写,总是贪快,导致把正确的字写成错字,这是一种态度问题,是对汉字的一种不负责任。
(2)这类错别字的出现,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写字者的文化水平偏低,另外也不乏从小养成的错误写字习惯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中小学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要求个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3)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商家为了能让消费者记住自己的品牌或产品而使用广告噱头,我觉得这种现象无伤大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还是希望商家在做宣传时尽量回避这种广告方式。
3、采访人物留言:
(1)大学毕业生:汉字在正确的用途上会发挥它更好的作用,而如果用在错误的地方上则会对在校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因为这一个错字而害人不浅。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很容易写错,要把握好方法并加强记忆才不会写错读错。
(2)在校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不确定的字,要多动手查字典,这样既可以防止错误,还可以准确的记住一个汉字,并能准确的运用它。
(3)一般文字工作人员:现在我们都用电脑打字,一般不会手写。往往是打出来的文章还是错漏百出,也是因为我们的对汉字的读音不够熟,我们会加强学习的。
(4)退休工作人员:现在对语言文字的乱用现象,其实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现,带给青少年的影响太令人心忧了,教育孩子一定要扎实基本功,好好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
4、对学生提出的建议:
(1)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偏旁与字意联系起来记忆,通过换用相异偏旁的字来比较哪个对,并注意平翘舌的区别,进行分类记忆,放在特定的语境下记忆。
(2)注意同音字的区别,记住字义和与之组合的词语,设法换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比较,通过比较了解汉字的具体含义,通过运用加深对汉字的记忆。
(3)把容易混淆的词语用来造句,并进行朗诵比赛,课文剧的表演,加强语言的训练,训练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4)用好纠错本。平时写错的,练习中没看出来的错别字和容易看错的正确字,要记下来强化记忆,最好通过集中训练来强化训练,扩大记忆范围。
(5)在平时的学习中,得认认真真地跟着书和字典一笔一划地写汉字,对于有细微差别的字要仔细,不可以随便添加、减少、延长或者缩短笔画,正确的写好汉字。同时对一些不好现象。要了解一些错字产生的原因。
(六)总结:
我们教师有责任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写规范字说普通话,因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黄皮肤的中华民族的传人。我们更要对我们的语言文字负责,我们不能被怡笑大方,要让学生有能力写好规范字,说好普通话。我们就得认清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更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对语言文字负责,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不容易写错字,才能更好的说出标准的普通话。
通过这次的调研工作,我们感慨颇多,作为语文教师,真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会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落实书写规范字说好普通话。相信学生通过这次活动,能在下一步的学习生活中努力从点滴做起,为写好规范字说好普通话而努力。
三、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情况调研
(一)调研目的:教师用普通话口语教学和用规范汉字书写教学管理情况,以及学校所有课程使用普通话授课情况。学生读书回答提问问题使用普通话授课情况 ,以及用规范汉字书写作业的情况。
(二)调研时间:2019年1月5日—25日
(三)调研地点:中学。
(四)调研对象:全体师生。
(五)调研内容:
1、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情况。
(1)教师学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通过随机进课堂听课,结果发现全体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点评都说普通话,教师板书都书写规范字。
(2)对学生的调查是通过其课堂上发言和对其作业的检查,结果发现课堂上学生都说普通话,尽管有个别学生发音不标准;作业都是书写规范字。
2、分析原因:
我校经常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老年教师观摩课欣赏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是教师展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水平的舞台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分为上课、说课、理论测试、粉笔字、钢笔字等多个项目,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上课的青年教师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的讲授,大方、从容、亲和力十足的教态,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体现了青年教师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普通话水平;中老年教师采用多媒体说课。他们以生动形象、风趣、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一展风采。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培训,使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和影响下,积极学习。
3、对全体师生提出的建议:
(1)学校将加强教师“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考核。继续坚持把语言文字达标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晋级和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教师的教案、板书、教学案、试卷、作业批改、评语书写等书面表达,都要使用规范汉字。
(2)学生必须正确掌握常用规范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减少错别字。在任何场合下,坚持说普通话。
(3)全体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规范使用汉字、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等,都要执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学生必须正确掌握常用规范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减少错别字。教学需要外禁止使用不规范字和繁体字(如已经淘汰的异形字和旧字形;已经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生造的简体字;错别字等)。
(六)总结: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当积极主动地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我们教师成为学普通话的楷模和范本后,才会对学生进行感染带动作用。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和汉字书写模仿能力很强,我们有责任营造好学生的学习环境,人人都为普通话的魅力和汉字的魅力所折服,使普通话规范字成为人人通用的交际沟通工具,那么,我们的语言环境便构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语言环境。
四、对用普通话、写规范字学校环境的调研
(一)调研目的:学校作为传承文明的摇篮,承载着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规范、整洁、美观的学校对学生有较大的熏陶作用,因而语言文字规范化校园校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校文化是否规范显得特别重要
(二)调研时间:2019年3月5日—xx日
(三)调研地点:中学。
(四)调研对象:中学的板报、墙报、校刊、张贴文件、张贴作品,学校的国旗、国徽、国歌、中学生守则规范、师德规范、办公室规范、办公室守则、班风口号、办学理念、***员专栏、等宣传栏,以及学校各种活动过程中用语规范、用字规范。
(五)调研内容:
1、书写规范、格式规范情况。
(1)学校各方面宣传用语、文化用语、学术刊物用语中的汉字是否规范,经调查和学生反馈发现有以下问题:①有个别字词出现错误(后已改正)。②格式上有的不够规范。
(2)学校各种活动中是否运用标准普通话。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个别句子使用的尽管不是普通话,却别有一番滋味。
2、分析原因:
(1)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没有严谨的态度,就没有细致准确的工作效果。
(2)其次是一种习惯问题,长期不规范的习惯,就会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3、对全体师生提出的建议:
(1)开辟网络专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在学校网页上建立“双推”专栏,使“双推”工作管理实现信息化、公开化,增强师生“推普”、“推规”的意识。学校通过***书室、阅览室对普通话进行宣传。***书室和阅览室增加了一些有关语言文字的***书,定期开展***书出借和阅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规范语言文字。
(2)多形式、多途径广泛宣传。在学校大门外、各教学楼楼道内等校园醒目位置处设置“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等永久性的醒目的固定宣传标语、标牌。利用升旗仪式、编发宣传材料、板报、班会、广播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在校内外介绍规范语言文字的相关知识,宣传推广普通话、用规范字的重要性,全面推进“双推”工作,创设规范语言文字的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3)组织师生广泛开展朗读、演讲、书信、作文、书法、文艺等活动,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训练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水平。积极组织学生的普通话口语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和兴趣。榜样引领。发现和培养校内各类大型活动的节目主持人,提高节目主持人使用普通话的水平,增强其示范性。同时发挥“推普员”和“推规员”的引领作用。
(4)对校内的检查与监督。组织师生利用业余时间, 对校内用字(包括各种指示牌、标志牌、橱窗、标语、学校公文、印章、校刊、讲义、考试试卷和其他印刷物、电子屏、自制教学软件、教师板书、作业批改、书写评语等)进行长期检查监督。对不规范用字、错别字等提出修改意见。
(六)总结:
高校普通话课堂的学生来自不同方言区,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因材施教,兼顾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是普通话教学改革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多年普通话教学和研究经验,提倡“分级式课堂教学”。分级教学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大学英语。将分级概念应用于普通话教学的只有周丽萍(2001)和周全星、宋培杰(2001)。前者提出普通话训练要以语音层级为主,兼顾词汇和语法层级,精心设计训练方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后者进行了具体的尝试:他们根据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分成高级、中级、低级三个不同的自然班,详细论证了普通话分级教学的存在依据、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周全星、宋培杰(2001)的分级教学法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分级标准的设立极为不合理。他提出参考《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所定的等级,可粗略分为三级:80分以上为高级班;70分以上为中级班;70分以下为初级班。稍有教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年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化,高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都在80分以上,80分以下的比率极低,这样粗略的分级完全没有实际意义。二是根据语言水平分成不同的自然班,在实际操作上可行性不强。尤其在方言复杂地区,普通话水平往往“两头小中间大”,造成分级教学的班级人数严重不均衡。而且开设普通话课程的学生往往专业各不相同,如果这样分级组成新班,很可能会在排课、考试等方面给教务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从而影响分级教学的推广。
基于此,我们提倡的分级教学是在同一个班级、同一课堂内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笔者在南昌大学科技学院进行了两年(共计8个班)的分级式普通话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反馈。
一、教学目标“分级确立”
高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紧扣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分级设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富有成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笔者认为普通话教学目标“分级”一般包括两级:基本语言能力和专业语言能力。
(一)基本语言能力
基本语言能力主要是指满足学生专业要求的基本语言素质。不同的专业对基本语言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要分专业、分级设立。比如: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设立为二甲,这是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最低标准;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在确保二甲的基础上提升要求,至少一半的学生达到90分,这些专业不能满足于职业最低标准,他们的就业竞争激烈,往往择优录用,必须提升专业素质要求;其它与语言表达相关的专业设立为二乙的中高分(85分以上),这些专业虽然对普通话要求不高(80分即可),但考虑到学习的激励性,可以适当提高语言能力标准。总之,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的需要,提出略高于其能力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专业语言能力
专业语言能力是指学生专业所要求的更高语言能力。比如: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朗诵技能,因为在从事语文教学时,声情并茂的朗诵不仅可以准确传递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品味意境,感受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即兴组织语言的能力,以胜任将来新闻采访、报道等的工作需要。
二、分级式课堂教学设计
(一)座位编排“分级定位成组”
高校课堂的座位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变化性。为了便于普通话的分级教学,我们首先从座位上进行大胆改革——“分级定位成组”。“分级定位成组”是指根据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安排上课座位,定人定位,形成学习小组。具体的做法是:开课之初,教师就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进行语音测试,为每个学生建立语音档案,通过详细记录语音情况,为学生的实际语音面貌定出等级。一般分为D档(二乙以下)、C档(包括:C3二乙低级、C2二乙中级、C1二乙高级)、B档(包括:B3二甲低级、B2二甲中级、B1二甲高级)、A档(一级)共四档八级。当然,这个分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合并,比如:笔者曾任教的音乐班,整体语音面貌较好,我们就可以调整为:C级、B3级、B2级、B1级、A级(共五个等级)。然后“定人定位”,按照语音面貌等级由低到高,从前往后排成纵向的一组,一般每组5至7人,最后一名学生语音面貌最好,即为组长。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语音面貌和所属方言区有较强的规律性,所以在分组时会适当考虑学生所属方言区的情况,在兼顾语音等级的基础上尽量对应整齐:一般闽方言区的学生语音面貌较差,基本安排在第一、二排,其次是客赣方言,再次是粤方言区的学生,再往后一般为吴、湘方言区,最后几排基本为北方方言区的学生。这样的座位安排,格局一目了然,纵向来看,学生的语音面貌由低至高;横向来看,“闽、客、赣、粤”依次居前几排,“吴、湘、北方”依次居后几排。
这种“分级定位成组”的做法,在实际教学时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首先是便于教师对学生基本语音情况进行直观掌握。其次是在进行课堂教学和发音指导时,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活动。比如:在进行声母教学时,重点加强前排的教学和操练;到了韵母教学时,关注范围逐渐扩大至中后排;最后到了声调教学,关注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北方方言区和部分声调复杂的省份。再次,便于学生小组在课后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助合作学习,因为均来自不同方言区,难点音各不相同,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最后,学生也能够明确自己目前的语音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当然,这样的“分级定位”可能会增加一些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要提前进行适当地说明和疏导。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分级层递”
笔者根据“精讲多练、循序渐进、分级提升”的原则,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次分为四个版块:声韵母的发音、难点字词的发音、朗读综合练习、说话综合练习,四个版块的发音难度逐级提升。
每2个学时(100分钟)的课程教学环节这样来安排:10分钟的学生课外口语作业展示与点评——20分钟的声韵母发音理论讲解与示范——20分的钟单音节字词发音操练——30分钟的朗读综合练习——20分钟的说话综合练习。在实际教学时,朗读和说话综合练习可以灵活安排,交叉进行。
教师在组织发音练习时要分级进行,有所侧重。首先是C级学生,教学内容和重点放在声、韵母的发音和单字、词的发音练习上;训练形式以“听音、辨音、发音”为主,尤其是难点音的发音对比练习;训练材料可以选择儿歌、童谣、绕口令等有文字凭借且较为简单、简短的语言素材;然后是B级以上的学生,教学内容和重点放在朗读和说话的综合练习上;训练形式可以更为多样化,如:经典诗文诵读、讲故事、对话、采访、演讲、配音、相声等。进行综合练习时,也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难度。
每次课的教学设计都要体现“分级”原则,由易到难,尽量兼顾到各等级学生。比如:在进行朗诵练习“顾城的《远和近》”时,可以先选择C级的学生来读,之后由B3或A档的学生来点评,进而拓展话题,抒发对诗的理解。这样,朗诵训练自然过渡到说话训练,训练难度自然提升,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同时还兼顾到各级同学的学习需要,给他们各自展示语音练习的机会。此外,教学内容也能体现一定的趣味性、文化性,能激发学生的互动参与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训练“分级互助”
课堂上的训练时间有限,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定量的课外延伸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而“分级成组”可以有效弥补。首先,每次课都会有些学生的难点音需要课外指导和操练,教师将分派其组员来负责他的纠音和发音任务,下次课进行汇报展示;其次,每次课都分派给某两个小组一些语言任务或口语作业,交由他们分工协作完成。各小组就会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课外的组织操练,直至下次课将口语作品呈现出来。笔者会把各小组成员的表现记入语音档案,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这样的课外语音操练,既保证了足量的语言延伸练习,也促进了学生的互帮互助,增加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给了他们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机会。在教改实践中,一些优秀学生的口语作业,经教师的推荐、指导,在全院的语言或表演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考核评价“分级制宜”
语言能力是一种技能,技能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为了体现普通话课程考核的公平性,我们提出了“分级制宜”的考核标准。各级学生的成绩除平时的课堂出勤和课堂表现外,更为重要的是语音等级的进阶程度。我们将根据每个学生的语音档案,分析其语音面貌的改善情况,然后予以评定。
具体来说,对于C级的学生,如果语音等级有所“进级”,语音错误或缺陷有所改正或消除,就给予相应的等级分数;如果语音面貌没有改变,无“进级”,即使原语音等级较高,将无法得到较好的等级分数。
对于B级以上的学生,除了语音“进级”以外,重点考核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每个人要准备一个语言作品,以语言作品体现出的语言能力高低来评定等级分数。
这种全方位的分级式普通话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同一课堂上兼顾了不同学习主体的能力水平和学习要求。在教学目标上“分级确立”;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操练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语音等级,组织教学行为,小到座位的编排,大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甚至课堂外的延伸练习都要分级开展;在课程考核方面更要体现公平公正,分级制定考核标准。分级式普通话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继续深入研究。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高校普通话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编号JXJG-12-75-2)
参考文献:
[1]周丽萍.非师范院校普通话技能分级训练之探索[J].嘉兴学院学报,2001,(3).
[2]周全星,宋培杰.普通话分级教学及其实践[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4).
[3]蒋有经,汪应乐.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训练管见[J].上饶师专学报,1995,(4).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生 运用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20
英语学习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运用,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能力形成的基础
初一学生视为零起点的语言学习者,刚开始放慢教学进度,逐一纠正学生在读音和书写中的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确保每位学生能准确读音,认真规范书写,学生一入学就感到初中生学英语与小学时的要求不同。
(一)培养学生听录音和大声朗读的习惯
从初一开始,三年英语学习中,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听课本配套的录音带,刚听时,可以看着原文听、跟读,逐渐地可以放开录音随意听,像欣赏音乐一样,学生边听边做其他事情,听力内容的选择刚开始可以只听课本内容,到了初二可以选择合适的课外听力材料,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英文版的视听电影动画卡通片等,或听唱英文歌曲,贵在持之以恒,每天必须保证20-30分钟的听录音和大声朗读的时间,要求学生除了必要的听录音,坚持每天大声朗读课本所学内容外,可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刚开始可以让家长签字来督促学生长期这样坚持下去,这样长期坚持学生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听读复习巩固了所学内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指导学生精做笔记,注重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积累
刚开始学英语,我就要求学生必须做笔记,凡是所讲的重点,拓展补充的内容,全部记在笔记本上,指导学生注意记笔记时条理分明,重点突出,书写规范整齐,为日后全面复习和阶段复习打下基础,学生笔记本上记录的不仅仅是课本上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记录老师导入环节的课外知识和语言材料,都是呈现新内容的重点知识,还有学生在课外做题和阅读中遇到的未知的东西和学习过程中的易混点,同时指导学生课下如何消化笔记本上的内容,坚持每天结合课本内容看笔记、读笔记、思考笔记本上的内容,看得多了,思考得多了,理解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会用了,而不是单纯机械地背诵笔记,缺乏思考和理性思维的学习达不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读写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大量的阅读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坚持阅读英文材料,并做读书笔记,阅读材料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外,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英文材料,如英文版的报纸、书、配套课外阅读等,一本书需反复阅读,读完每一遍的收获不同,做读书笔记时,我要求学生从初一到初三上学期坚持阅读并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摘抄文中的优美句子、段落生词和短语等,如果在学校有自习课,可以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老师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同时指导做读书笔记,也可以安排成课外作业,要求每周读几百字的文章,做多少字的读书笔记,你对学生的要求要明确,再就是检查督促的力度要跟上,学生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个渐进的过程,从初一开始,从简单的写句子,到写段落,到逐渐写出行文流畅的小作文,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训练和指导,起始写作,注重执导方法,适当给出框架式重点词语句子,逐渐地指导学生写题纲,动笔前基本形成框架,分几部分写,每部分重点写些什么?我注重在写前指导、写后讲解,指出同学们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英语作文,写作的话题可以围绕本周所学的内容或近来学生生活中焦点话题写作,我通常是将本周的写作话题作为每天的Free talk来用,每周的六个学生用这些话题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进行训练。
(四)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
课堂上是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的主阵地,课上老师从引入到呈现新内容,始终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也尽量用英语,而且课堂上老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一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老师的层层设计、问题引入、适时点拨等,大多数时间是由学生***思考、小组活动、动口动脑动手后完成的,这样,学生在课上有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动手、动口的机会多了,自然通过体验、实践掌握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除了课堂上大量的口语实践外,我从初一就安排了两两对话,要求学生课下收集整理所学的内容,编成对话或询问,课外反复练习,每天按座位顺序轮流表演,限制在两分钟内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这是实用性英语教学的核心思想。主体作用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只是通过“学”而起作用的。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6: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49246344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普通话课堂笔记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普通话课堂笔记精选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