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实践论;社会历史时空观;当代意义
[摘要]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肯定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对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作了同质性理解,而未能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以致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缺陷。马克思在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将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其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廓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从而超越传统物质视域的时空观,对于科学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4-0024-08
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肯定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对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作了同质性理解,而未能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以致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缺陷。马克思在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将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其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廓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从而超越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实现了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理解。因此,重返马克思的实践论视域,廓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联系与区别,并由此校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时空观,对于科学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及其缺陷
所谓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是指从纯粹客体、对象的形式去直观地理解时间和空间,即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因此,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看作同质的物质运动分别在自然界与社会历史界的持续性和广延性,从而将社会历史时空看作自然时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或推广,就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的基本内容。
应当承认,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正确地坚持了时空观的唯物论立场。因为,对于唯物论而言,“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引者注)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仅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的空洞的观念、抽象。同时,从物质世界自在运动的角度看,把社会历史时空看成自然时空的一部分或自然时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或推广,进而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看作同质的物质时空的两个部分,既有其逻辑合理性,也有其本体论基础。因为,社会历史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始终是以自然宇宙为其先在性前提的。因此,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并由此阐明其客观实在性,对于人类不断科学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特别是把握自然界与社会历史界的内在物质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但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对时空的理解,是以把物质运动看作与人类实践活动无关的自然的物质运动为前提的,因而是对自在的物质运动的时空的一种纯粹直观。也就是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即不是从实践或主体去理解作为对象的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把两个不同领域的时间、空间同质化为了“自在物质时空”,即与人的实践活动无涉的自在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显然,这种时空观是以不理解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或者说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规定为代价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时空观往往导致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陷入了以下缺陷:
第一,把社会历史发展了解为“只见物,不见人”的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看不到社会历史时空与自然时空的本质区别,而往往引导人们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地了解为纯粹的物质变换过程,即把历史过程了解为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自然物质变换过程。即使强调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因侧重于关注劳动的物质客观性而轻视人的存在及其主体能动性,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堕入了“人学空场”。那种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经济决定论理解,就是如此。
第二,把社会历史规律等同于自在自然规律。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不了解作为实践活动展开基本形式的社会历史时空是自在自为的时空,即实践所创造的时空,进而不了解社会物质运动是人类自在自为的实践运动。因此,往往不了解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自在自为的实践活动规律或社会历史规律在时空关系上的体现,从而把社会历史规律简单地等同于自在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导致了同质地看待社会历史过程与自在自然物质运动过程,以至于同质地看待社会历史规律与自在自然规律。那种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机械论理解,就是如此。
第三,不理解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进而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和社会历史时空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性,从而不理解社会历史时间是人类实践活动在空间上的展开,即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空间的创造和拓展,以至于不理解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严重地遮蔽了人类通过改变和调整自身实践活动的节律而把自然生命时间转换成自由发展空间这一关键。那种把人的发展简单理解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的观点,往往就与此有关。
第四,不理解历史发展中不同社会形态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与同一社会形态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现象。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不理解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实践活动展开的基本形式,而往往看不到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中的中介作用,从而看不到具体实践活动与具体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以至于不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社会形态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与同一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现象作出合理解释。那种将历史发展的“五形态”说与“三阶段”说看作适用于解释一切民族历史发展过程和道路的“公式”的做法,就与此密切相关。
第五,不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人类目的性的统一。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看不到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差异,即不懂得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而只是从自在客体的形式上去理解社会历史时空,因而只是将社会历史发展了解为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受到人的活动目的的支配,进而不能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种把唯物主义原则简单推广和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做法,就是如此。
二、马克思实践论视域的社会历史时空观
针对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理解社会历史问题上的缺陷,马克思克服了直观地理解物质时空的片面做法,转而从人类实践去理解物质世界特别是社会历史世界的时空,即把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厘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联系和本质差别,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物质论时空观的超越。这是历史唯物 主义的重要贡献之一。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时间和空间的性质和特征取决于物质运动的性质和特征;社会历史界的时间、空间与自在自然界的时间、空间有着本质差异。因为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与自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具有本质性差别,即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具有不同于自在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自在自为的实践性规定。也就是说,尽管从自在物质运动角度看,社会历史时空始终从属于自然时空,并具有自然时空的全部特性,但从人类实践角度看,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已经从自在自然的物质运动转变成了自在自为的社会物质运动,而作为自在自为的社会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社会历史时空,也就已经以扬弃的方式把自在自然时空包含在自身之中,从而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实践性规定。在此意义上,社会历史时空只能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所造就的事物的时间与空间。因此,社会历史时空在本质上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类实践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格局。
显然,社会历史时空是由以人类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两个相互交织的层次构成的:一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对自然时空的转换,即人化自然时空;二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所创造的物质生活、***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的时空。因此,较之自然时空,社会历史时空的结构和变化要复杂得多。
首先,社会历史时空的延续度较自然时空的延续度小。就整个宇宙而言,物质运动处在永恒的循环和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中。“诸宇宙(无数星体――引者注)在无限时间内永恒重复的先后相继,不过是无数宇宙在无限空间内同时并存的逻辑补充”。从物质运动的永恒性角度说,自然界的变化只是自然事物自在规定性的循环和重复,即只存在空间上的扩张,而没有时间上的变化。换言之,自然界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具有“保守性”甚至是“凝固性”,以至于只是表现为在空间上的无限扩大。如果把社会历史看作宇宙的一部分,那么,社会历史不过是自然界实现其空间扩张的一个环节。因为,“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但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这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完成其轨道所经历的时间用我们的地球年是无法度量的,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的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然界意识的人的生命的时间,如同生命和自我意识赖以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极为有限的”。也就是说,从物质自在运动的角度看,社会历史时空的延续度要比自然时空的延续度小得多。
其次,与自然时空结构的凝固性不同,社会历史时空结构能够不断加以改变。自在自然的时空结构与社会历史的时空结构是不同的:在前者那里是时间从属于空间,在后者那里则是时间本身就是空间、空间本身就是时间。究其根源在于:自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只受自然规律的支配,社会历史运动则主要受人类实践活动规律的支配。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只是自然事物在自在规定性上重复“生产”自身,而主要受人类实践活动规律支配的社会历史运动,其运动变化是加速进行的,这是社会历史系统的重要特性。而且,社会历史运动,特别是由于科学的变革及其引起的社会历史发展,“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仿佛要向世界指出:对于有机物最高精华的运动、即对人类精神起作用的,是一种和无机物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反的规律。”因此,社会历史时空,是通过社会历史运动并在社会历史运动中形成的现实性时空。也就是说,社会历史运动是通过人类实践转化为社会历史空间而现实存在的时间;社会历史运动的展开过程亦即社会历史时间;社会历史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直接统一,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就是二者统一的具体方式。质言之,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也就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空间的创造与拓展,即人类通过改变自身实践活动的社会形式来改变社会历史的时空结构。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而这也就是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
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则使时间获得了人的主体性存在意义。
第一,劳动实践通过使社会历史逐渐与自然界分化,逐渐使时间转化为人类发展的空间。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推动和消除在动物那里的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同一性、无差别性,改变了生产和消费的意义:生产分化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消费分化为生产资料的消费和生活资料的消费。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从物质生产逐渐分化出精神生产,从生产活动分化出交往活动,从物质交往分化出精神交往,等等,而每一种活动领域又不断分化出新的活动领域。因此,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就意味着人类活动及其空间的不断创造与拓展;而人类活动发展空间的扩大,也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也就是造就人的全面性,即在劳动实践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活动领域之间合理分配时间。正因为如此,人类总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节约劳动时间,从而把时间转换成发展的空间。
第二,劳动实践通过创造和调整社会历史的时间结构,不断拓展人类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所谓社会历史的时间结构,即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结构,是指满足人类不同需要的各种活动在整个社会历史时间中所占的比例,主要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等要素构成。因而整个社会历史时间的具体化不仅体现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上层建筑领域,包括社会、***治、思想、文化诸形态和规范、价值等系统及其变化上。同时,社会历史时间流程的强烈程度不仅取决于社会历史时间具体化过程的强烈程度,也取决于老化的、过时的结构脱离具体化过程的强烈程度。因此,社会历史时间不同于作为社会历史运动的纯外部的、数量的尺度的历法时间,它是社会历史运动内部的质的内容的时间连续性(历时性)和这些内容的诸成分的空间组织(共时性)即同时性的统一。“社会空间作为时空连续体的一个方面体现着社会中一切同时的社会相互作用形式。如同社会过程在时间上加速推进乃是历史规律一样,社会空间的扩展和致密化过程也是规律。”因此,人类通过实践改变时间结构来突破其空间限制,即“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以便使人从狭隘地域性存在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从而提高自由时间在整个时间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而一旦劳动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劳动时间成为自由时间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历史就步入了以自由时间为计量单位的社会历史空间。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说:“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等的广阔天地”。因此,社会历史进程,也就是人类不断调整和变革社会历史时间结构的过程,即不断 拓展其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
第三,劳动实践通过创造自由时间,将人类自然生命的时间转换为人类自由发展的空间。时间作为人的积极存在,只能通过劳动实践的展开获得其现实性。因为,只有劳动实践才能使劳动时间客体化,即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结果,就是以静态的空间形式保存、固定和巩固主体以动态形式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这不仅为人类交往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条件,造成了人们之间交流思想、知识、经验等等日益扩大的交往空间,而且造成了人类社会历史所特有的进步方式:通过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工具体系的积累、传递和改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符号空间”、“文化空间”的发展,促使社会历史运动加速前进。在这一加速进程中,劳动时间一方面凝结为实物形态的存在,一方面凝结为社会关系的体系存在,即社会结构。这就是社会历史空间的形成。而社会历史空间作为实践活动的产物,反过来又成为实践活动展开的前提和制约因素。如果说实践活动的展开构成社会历史的时间结构,那么,实践活动的结晶就构成社会历史的空间结构。前者是社会历史空间向社会历史时间的转化,后者则是社会历史时间向社会历史空间的转化。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互为前提的侧面。因此,劳动实践创造自由时间,实质上也就是将人类自然生命的时间转换为人类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四,劳动实践通过扬弃自然时问,使社会历史时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浓缩”的形式“并存”于同一社会空间中,从而使人之发展得以不断升级换代。时间的一维f生表明,无论是自然时间还是社会历史时间,在其发展趋势和方向上都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自然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始终无法并存于同一空间,从而遵循的是过去决定现在、过去和现在决定未来的单向决定论。从自在角度看,社会历史的变化也要受到这一单向决定论的影响,但从实践角度看,社会历史联系不仅仅是不同世代之间的继承关系,而且是包含着变革和创新的继承关系,即社会历史变化并不是在原有规定性上生产和再生产自身,而是一个累积f生的进步过程。因此,作为社会历史时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往往是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从而是双向决定的:其一,实践活动作为由目的、手段、结果等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构成的动态过程,直接体现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的并存与相互制约。实践活动的过程不仅遵循过去决定现在和未来的顺向决定,而且也遵循未来对现在、过去的逆向决定。因为,作为未来结果的劳动的目的是劳动者事先“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因此,社会历史时间在方向上是绝对不可逆性与相对的可逆性的对立统一。其二,每一种社会历史形态作为一种暂时的社会结构系统,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体。因为,每一种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都表现为,旧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因素分化出较高级的因素,进而使新因素取代旧因素的主导地位以便促成新形态,同时把旧因素以扬弃的形式作为从属于的东西保留在新形态中。也就是说,新形态一方面通过改造旧的社会形态内部的残片和因素得以建立,另一方面,又通过保留、利用、发展旧的社会形态中的一部分因素并孕育新的因素得以发展完善,以致为更新的形态的产生创造条件。可见,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够以“浓缩”的形式“并存”于同一个社会历史空间之中,从而使人之发展得以不断升级换代。
三、实践论社会历史时空观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实践论视域的时空观,特别是对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的揭示,对于正确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特别是伴随信息***、交通***和“数字化”技术发展所形成的“全球化时空”、“虚拟时空”、“符号化时空”等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论社会历史时空观之理论意义
第一,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规定为冲破形而上学时空观的预成论以及理解唯物史观的辩证决定论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唯物史观的辩证决定论区别于机械决定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承认并强调历史过程中因果联系的辩证性。按照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历史时间中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的前后顺序的不可逆性不仅是绝对的,而且历史发展只能是过去决定现在、过去和现在决定未来,即历史的因果决定性只能是单向的决定。这显然包含着历史发展的一种预成论观点。历史过程中的因果联系的辩证性,只有在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社会运动的时空关系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承认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就必然承认历史时间中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之间的双向决定关系;人类实践在分工与合作中展开使得历史时间中本来依次出现的三个维度或三个环节能够以“浓缩”的形式同时并存于同一社会空间之中,从而形成相互规定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至于历史进程具有了累积性和加速性的特点。因此,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不仅能冲破形而上学时空观上的预成论,而且能更深刻地把握唯物史观的辩证决定论。
第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规定,为揭示社会历史规律及其实现机制确立了根本途径。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人能够在自身实践活动中创造自由时间,即把自然生命的时间转变为自由发展的空间,即使时间成为人的积极存在。从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社会财富的角度看,社会财富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时间的客体化,即社会历史时间的凝固和结晶。这就是社会历史时间向社会财富的空间形式的转化。也就是说,社会财富作为实践活动的结果,以空间的形式保存、固定、巩固了人类实践活动以时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类本质力量。这不仅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提供了物质手段,而且创造了人们之间交流思想、知识、经验等等的日益扩大的交往空间。而社会财富以及思想、知识、经验等等在不同世代人们之间的创造、消费、保存和传递,就是人类社会历史所特有的累积性进化方式,即社会历史时间的展开,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历史活动结构。但是,作为社会历史时间的凝固形式的社会历史空间,不仅表现为实物形态,而且也表现为关系形态,即作为社会关系的体系而存在,也就是所谓社会历史关系结构。社会历史关系结构作为实践活动的产物,又反过来构成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制约因素。简言之,社会历史运动是社会历史时间的空间化与社会历史空间的时间化的统一。因此,考察社会历史时间与社会历史空间的内在联系,即社会历史活动结构与社会历史关系结构的相互转化,也就是揭示社会历史规律及其实现机制的根本途径。
第三,社会历史时间的实践创造性规定,为历史研究彻底贯彻历史辩证法提供了现实基础。其一,社会历史时间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在社会历史时空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历史空间是相对保守的方面,社会历史时间则始终是***的、能动的方面;僵化的社会历史空间结构只能通过社会历史时间来打破。因此,只有实践活动的时间因素,能 为历史研究真正避免和克服总是着眼于解释过去的保守性、僵化性思维,转向坚持立足于现在、面向未来、审视过去的辩证思维提供条件。其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表明,“现在”为历史研究“复原”“过去”提供了可能。从实践角度看,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实践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样态的统一体,“过去”是“现在”的前提,“现在”是“过去”的表现,“现在”蕴含着“未来”的征兆。因此,历史研究通过批判地分析“现在”来透视“过去”;同时,历史认识也只有以对“现在”的正确理解为前提,才能正确地认识“过去”。因为,历史研究是通过广义的文化语言去“复原”过去的社会历史时空,但历史学家只能用自身时代的“文化语言”去思考和表达“过去”,即让不同样态的社会历史时空在“现在”的时空中展开“文化语言”的“对话”。其三,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赋予了“未来”在历史认识中的测量功能。从实践角度看,“现在”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未来”是“现在”展开的方向。因此,“未来”又是批判地分析“现在”以及审视“过去”的一种尺度①。
①当然,历史认识在表面上有着不同于历史发展过程的时间方向:前者是从现在回溯到过去,即“从后思索”;后者则是从现在走向未来。但是,两种运动都是向未来方向敞开的。因为,作为社会历史时空的“交汇点”的现在,本身也是活动的、流动的。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展开流程是每一个现在都成为“过去”,以致“交汇点”被不断地移向未来,而未来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变成现在。因此,对于历史认识而言,过去在两种意义上存在于现在:(1)在“过去”被解释的意义上,它是现在的过去;(2)在“过去”实际存在的意义上,它是绝对存在的过去的“现在”。也就是说,作为实际存在的内容,社会历史时空的“过去”是相对“封闭的”,但是它对社会历史时空的“现在”和“未来”的意义却是绝对“敞开的”,即它总是以某种形式存在于现在,而现在则总是贯通着过去和未来。尽管历史学家在认识“过去”时必然会离开“现在”,但是他必须从“现在”以及对“现在”的认识出发。因此,历史过程的时空运动与历史认识的时空运动,虽然方向相反,但在两种情况中,过去都是由于现在并通过现在而存在的,即现在始终处于社会历史时空的“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现在”对历史学家认识“过去”和预见“未来”的中介作用,并不一定会导致历史认识的相对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因为,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社会历史时空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实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现实表现。“现在”不仅无碍于历史学家获得对过去的客观认识,而且只要坚持对“现在”的科学的实践批判立场,“现在”就能成为达到对“过去”的科学认识的决定性条件。当然,科学的历史认识还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这就是对“过去”的认识要按其不可重复的、活生生的形式并且按照这些形式的客观投影(即“过去”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其在“现在”中的变形)和主观投影(“过去”的人类生活方式在当时人们心灵中的反映)来认识,并把被认识的东西的本质用“现在”的科学语言加以叙述和表达。但是,这种依照每一时代对其自身本质的观念来了解该时代,只是历史研究的开端。如果只是停留于这个开端,那就意味着拒绝了分析该时代特点的客观基础,否定了历史认识的科学批判本质,从而成为了时代谬误和时代主观性的俘虏。也就是说,人体解剖虽然不能代替猴体解剖,但是“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因此,历史研究复原“过去”和预见“未来”,只有在历史学家与“过去”和“未来”进行长期的、深思熟虑的对话的过程中实现,而且,由于历史学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把“过去”的文化语言以及“未来”的征兆翻译成“现在”的文化语言,因而对“过去”的复原和对“未来”的语言只能是一种思维逻辑的复原和预见。可见,正是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规定,为历史研究复原“过去”和展望“未来”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实践论社会历史时空观之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社会历史时空可以通过改变和调整人类实践活动方式来加以调整和改变。也就是说,人类能够超越自然时空以及既有社会历史时空的限制,积极争取和创造自己发展的自由时间与自由空间,从而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全球化运动及其造成的人类实践分工与合作的体系对于人类文明的推进作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通过改变和调整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方式,可以促使事物运动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发生相互转化,从而为事物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转变创造条件。因此,把握了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人类就能够更好地“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以及利用空间的压缩或扩张去赢得时间,从而使人类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果。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地缘***治格局的重塑以及国家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无一不是利用时间与空间在实践活动中的相互转化规律的最好例证。
第三,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特征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乌托邦构想,而是科学的预测,这就为人们在当代实践中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因为,具有***的、批判的意识的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动性质,就在于它始终是立足于现在面向未来并着眼于未来的。而且,这种能动性只能在成熟的无产阶级的***实践中达到高度的自觉。正是在此意义上,《***宣言》宣告:“***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当代社会生活的分化与整合、新科技***引起的急剧变化、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以及全球性问题的形成,都更加突出了调整和改变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形式以及由此改变社会历史时空结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因此,要把挑战转化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机遇,我们就必须深谙社会历史时空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起科学的社会历史时空观,即从人的社会实践本质以及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的高度来理解社会历史时空及其发展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M].3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苏]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M].莫润先,陈桂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历史教学应当通过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讲授,以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来 教育青年一代,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 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其中。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必须讲清楚“人民群众是创
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 、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唯物史观 认为,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没有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 动,就不能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史归根到 底是生产力、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即劳动群众的历史。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再进一步结合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创 造精神文化财富的物质基础,一切科学文化艺术的创造和发展,追根溯源,都来自群众的实践。
历史上,劳动人民直接创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精神文化财富。语言和文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发 展的;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的创造,都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同时,在劳动 人民中,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生动的历史 事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群众是科学文化的真正主人。
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结合史实,着重指出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这种“决定”作用,在社会大变革时 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代谢,总是 通过人民群众社会***来实现的。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兴剥削阶级也加入***运动,甚至成为***的领 导者,但***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始终是广大劳动群众。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杰出人
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阶级的需要、群众斗争的需要而出现的。随着社会 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当历史进程提出要求,特别是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任务时 ,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同维护旧制度的***阶级作斗争, 需要在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这就要求有杰出的领导人物把这个 发动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的任务担当起来,而这样的杰出人物必然会或迟或早地应运而生。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起重大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活动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代表着先进阶级和集体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或客观上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任何杰出的人物 ,不管其个人特点如何,也不管其作用多大,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时代,不能脱离所属的阶级,不能脱离群 众斗争的实践,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对于以往的杰出人物,要分清其成绩与缺点、 主流和支流,把握他的主要倾向。既要肯定他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时又要指出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只 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掌握阶级分析的方法
古希腊思想家们在探求宇宙存在发展之谜的过程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看法,他们将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的生成变化。中世纪时期,宗教神学思想逐渐统治了人们的精神王国,饱受苦难的人们开始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神的杰作,世事的沧桑变化、人间的冷暖沉浮都是全能的上帝的意旨。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社会历史发展做了更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贡献较为突出的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
1 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汲取东西方各种文明的精华,希腊神话、巴比伦算术、埃及的宗教观念等等成为古希腊哲学丰厚的思想源泉。希腊人的哲学思考始于对宇宙的好奇,宇宙为什么存在?宇宙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宇宙存在是否遵循一定规律?这种规律是如何确定的?
在希腊人的概念中,自然和人是不分离的,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解融贯在对宇宙之谜、自然之谜的探求过程中。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古希腊思想家们采取的是向外探索的方式,向外在的自然界求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用自然变化的原因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将历史现象归因于某种自然现象或是某种自然必然性,认为整个世界由自然元素或某种物质发展而来,受自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的推动。Www.133229.CoM这个时期,人们尚未认识到自然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质的差别,单纯以自然原因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眼中的万物始基就是事物运动的动力之义,因而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探究也就是追寻万物始基的过程。无论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还是阿纳克西曼德的“无定”说,亦或是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都将世界的始基界定为物质性的东西,而且指出了世界是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循着这一唯物主义的开端,赫拉克利特进一步追寻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提出世界运动变化有其必然性,根本原因是“逻各斯”—— 一团永恒的、不会熄灭的活火,火是宇宙变化之道。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无力控制,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惶恐。对自然的无知导致人们开始将人类的意识、欲望比附于自然界的对象之上,将自然界拟人化,将自然看成是人间事物的主宰,是掌控人类历史发展的神秘力量,古希腊时期许多神话故事中都存在着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古希腊哲学中。
古希腊神话中,神是天地万物和人间世事的主宰,而神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传说,大地女神该亚产生于宇宙混沌之中,该亚生了天空神乌刺诺斯,大地女神与天空神结合生了十二位提坦巨神,而后又出现了众多的日神、月神、黎明神等,众神各司一职,掌管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些神话中,神还不是超自然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作为自然力量本身的显现,是自然的代名词。把自然物神化为主宰人的力量,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体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神是万物运动的推动力”这样一种观点以哲学形式表达出来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世界的考察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深化了前人的思想,把前人对世界本原的研究深入到对世界运动变化之源的探讨,认为整个自然、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潜在的现实化”过程,而产生运动的原因是“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是事物构成的原材料、载体,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犹如构成铜像中的青铜,质料因解释了事物何以在运动中保持存在。“形式”是
转贴于
事物所以为此事物的本质,解释的是事物运动方式的特定性。“动力”是促使事物开始运动变化的根源,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推动者、制造者。“目的”是事物运动的方向和目标,解释了事物运动、变化的目标性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变化都是事物的潜能向现实转变的过程,是趋向于现实化的过程,宇宙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一种最好地实现自己的潜能的趋向。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万物之所以不断运动变化发展,是因为存在一个推动力,即“动力”,无限追问事物运动的终极动因后,最终找到的答案是宇宙存在一个“第一推动力”,即“神”。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神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具有人格化特征的神,而只是“第一推动者”,是万物运动的根源。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从有生命的自然界出发去研究哲学问题的,他所谓的“神”仍然是自然神,而非人格神。
古希腊哲人将直观的观察与不羁的遐想相结合,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发展,具有朴素性、直观性,在他们的论证中也充满了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精神,成为那一时代思想的华美乐章。
2 中世纪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早在古希腊末期,神学动力思想就已经开始萌芽(这里指的“神”已不再是早期哲人们所指的“自然”,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人格神)。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征服自然的力量增强,但随之而来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带来的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们对自然不再充满恐惧,但是在社会中却无法摆脱被剥削、压迫的困境,挣扎于苦难中的人们追寻受苦受难的原因,逐渐把目光从自然力量转移到了超自然的力量——神的控制,认为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掌控着世间一切,小到一个人生老病死、吉凶祸福,大至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都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这个无所不能的神就是上帝。战争、饥荒、瘟***,都不过是上帝略施小计的结果,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世间一切都是按照上帝的意志存在的,宇宙的秩序、社会的变化无一不是上帝的安排。
奥古斯丁指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上帝的意志决定的。上帝创造的世界由无中产生,没有借助任何外在于他本身的工具、手段,没有使用任何材料(包括时间、空间),仅用他的全能全善便创造了天地间的一切美好。上帝本身是全善的,但是其创造物却由于存在某些缺陷而有了恶的性质,人的“恶”在于滥用自由意志,违反了上帝的至善准则,因而遭到惩罚。他认为,自上帝创世以来,人类社会就分化为上帝之国和人间之国,上帝之国的人们热爱上帝、服从上帝,追求精神生活,向往善;人间之国的人们追求世俗生活,向往恶。这样,奥古斯丁就用人与上帝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他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受天命指引,是全能的神的意志,是神的救世计划的过程,其终极的目标是上升的、前进的过程,是上帝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神学大师托马斯·阿奎那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的学说、“第一推动力”的学说并对之进行了发挥,推导出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终动因。他认为,运动是个不争的事实,事物都具有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特性,一个事物之所以运动,在于另一个事物的推动;而这一推动者本身的运动又是受另一推动者的推动,这样无限上溯,必然追溯到一个终极的推动者,它的存在不依赖任何事物的存在,不受任何他物的推动,这就是上帝,是世界万物运动的最终动因。
在中世纪的西方思想界,神成了历史的主宰,人类历史被解释成上帝救赎人类的历程,人们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尊严,甘愿沦为上帝的忠实仆人,本来鲜活的社会关系被曲解成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对人的拣选、磨练和救赎的过程,上帝成了历史发展的最高决定者。按马克思的说法,“中世纪是人类史上的动物时期”,①人本身的价值、尊严、力量完全被湮灭于神学的幻影中,理性的光芒亦被神学的光环所遮蔽,但是神学的信仰终究没有湮灭理性的光辉,在神学思想家们极力论证神的存在和全善全能的过程中,理性的溪流日渐发展,最终人的理性复苏,以其不可阻挡的气势取代了神学的地位,人类逐渐摆脱宗教的桎梏,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力量,将颠倒了的神人关系倒转过来,人重新站立起来,走出了中世纪
转贴于
神学统治的暗黑夜幕。
3 近代西方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正如恩格斯所说,18世纪是“以法国为主角的世纪”。②启蒙运动高唱自由、平等、博爱,高扬科学、理性的旗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时代思想风暴。思想的***使得人们推崇理性、科学和进步,敢于挑战一切权威,用理性思维对社会中原有的思想进行了一场无情的批判。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公开反对宗教,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神圣外衣,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探索。
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决定一切。他们从感觉主义出发,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感觉的变形,而人的感觉、品格、思想都来自周围的环境,社会的***治法律制度、教育思想、宗教道德意识等社会环境都影响人的性格。爱尔维修认为人和周围的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人的性格差异,人的全部性格包括人的缺点都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人的美德培养必须依赖环境的改善。既然人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那么社会环境应该如何改善呢?他们认为环境的改善要依靠教育的发展,教育让人的理性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好的理性才能制定出好的法律和好的***治制度。他们认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治制度,***治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法律,法律具有强有力的教育作用,因而要改变环境,必须通过教育来克服人的愚昧、偏见、无知等错误意见,因为这些错误意见往往是社会腐败堕落的原因。这样论证的结果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论的怪圈:一方面,环境决定人,决定人的思想、意见;另一方面,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意见”的好坏。为了摆脱这种无望的循环,找到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他们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天才人物的出现,他们认为,只有天才人物才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制定好的法律,好的社会制度,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追寻过程中,法国唯物主义者由“环境决定人”走向“意见支配世界”,进而得出“英雄创造历史”的结论,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历史唯心主义。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法国唯物主义者思想基础上继续发展,圣西门对西欧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圣西门在历史研究中发现,所有制是社会大厦的基石,所有制决定社会制度。在他的语义中,所有制就是财产关系。在对西欧历史的研究中,圣西门发现15世纪之前,欧洲的贵族占有土地这种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占据支配地位,在***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后来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上的支配地位,他们通过各种斗争从贵族手中夺取***权。由此他认为,财产关系决定社会***治制度,决定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圣西门也看到由于财产关系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经济利益的争夺,这种经济利益要求的差异必然引起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的历史正是15世纪以来西欧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从15世纪厂主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到法国大***,无不体现出对立阶级之间为取得各自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斗争。圣西门难得可贵地看到了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在他的思想中,物质生产并非社会发展的基础,阶级斗争也并非社会发展的动力,相反,理性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类历史就是人的理性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因而,具有高度理性的天才人物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这样圣西门最终走向了天才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唯心主义。
***时代的法国历史学家们清楚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基佐在《法国史论丛》中曾指出,历史开始于人民而非显赫的国王,历史学研究的任务是描写人民的命运变化,阐释社会历史的发展倾向,而不是为个别显要人物著述立说。此外,***时代的历史学家还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的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重新阐释。从法国大***中,他们看到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在寻找阶级斗争的根源时,他们发现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在于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制度变革的动力和源泉,近代以来的一切争斗,都是为了真正的利益而战,其它的一切仅仅只是借口而已。***时代法国历史学家还着力研究了财产关系对国家***治制度的影响,指出财产关系是***治制度的基础,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人们的经济利益和阶级利益,并从***治制度中体现出来,从而推论出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因是所有制关系的变革。而财产关系是如何产生的?对这一问题***时代的史学家用“征服”解释财产关系的起源及其变化。“征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实际利益,而产生“征服”的动机在于人的天性中存在一种征服欲望,按照这个逻辑,在兜兜绕绕之后,他们又回到了“意见支配世界”这一历史出发点。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历史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激烈变革,西方哲学也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此时德国古典哲学登上了哲学舞台,一些思想巨擘开辟了哲学史的新篇章。黑格尔坚持了彻底的唯心主义一元论,将“绝对精神”(又称“绝对理性”)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社会制度、***治制度、宗教观点、伦理观点、道德观点和智力状况等的决定者,是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绝对精神”是客观的,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绝对精神”通过一系列运动外化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演进的过程。黑格尔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动力论思想,他发现历史不是完全按照人的目的性发展,人们的行动在取得目标性成果的同时,附带产生了一系列未预料的结果,历史的发展经常偏离人们预设的轨道,由此说明人的思想意识并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社会历史的最终动力,不应该从人本身、人的思想出发去寻找,而应该深入到人的思想、意志背后去探讨历史变化“动力的动力”。在他看来,隐藏在人的思想、意志背后对历史变化发生作用的是理性,人只是理性的工具。理性自身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人为工具,利用人的情欲使人们发生争斗,乘机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理性的狡计”。
关键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柯亨
中***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92-0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近三十年来西方理论界兴起的一股新的“西马”流派,其严密的分析、清晰的逻辑在“西马”诸流派中独树一帜。而其全部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因此,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首先要研究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一、作为“生产力的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
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采取这种理解方式的是柯亨。由于柯亨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以及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阐述最为深入、细致,其他“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或者其他与柯亨进行相关理论交流的学者都是在柯亨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柯亨的这种理解方式也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诸多不同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柯亨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及精神需要,不断提高生产力,生产可以满足自身物质及精神需求的产品的过程一种历史理论:“因为我要辩护的是一种老式的历史唯物主义,一种传统的观念。在这一观念中,历史从根本上讲是人类生产能力的增长,社会形态依它们能够实现还是阻碍这一增长而兴起和衰落”[1]。在这种理解方式中,由于柯亨把生产力作为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且在他的论述中,生产力在历史中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类似于生物的进化。因此,我把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生产力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而柯亨的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与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所描绘的以及我们在传统上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大体一致的。第一,柯亨的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及发展的基础;第二,坚持了生产力在解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首要性,柯亨还因此特别提出了“首要命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第三,肯定了社会形态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相应变化的规律。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于以上三点都有明确论述。所以,以上三点也是任何号称反应马克思本意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所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
二、“生产力的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宣扬了“技术决定论”吗
对于柯亨把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理解为一部生产力的进化史,一些“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柯亨的理论宣扬了“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由两个命题构成,一是技术是自主的;二是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因为柯亨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赋予了生产力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他们认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技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解释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意味着承认了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柯亨持类似历史观的另一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美国田纳西大学哲学系教授威廉姆·肖似乎也站到了柯亨的对立面。在其《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中直接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肖的“叛变”无疑使“人本主义者”的这个质疑的合理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柯亨则坚决否认他的历史理论属于“技术决定论”的范畴。他认为不能在坚持生产力的首要性与“技术决定论”之间画等号。柯亨认为在马克思看来坚持生产力的首要性与坚持人的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一致的:“这些评价表明人们没有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提高之间在事实上和在马克思的观念中的广泛一致。一旦我们注意到生产力发展核心是人的劳动能力的丰富,那种对技术的强调就失去了它的贬低人的外观。生产能力的发展是‘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进步。它与‘人们的发展’携手共进。奴役人的能力主要属于社会关系,而不属于物质力量:成为桎梏的是生产关系,即在它们阻碍物质力量发展的时候。这一点用夸张的说法讲就是:生产力不会奴役人,因为人们不可能是他们自己的能力的奴隶”。所以,坚持生产力的首要性不等于坚持了“技术决定论”。无疑,柯亨的反驳是有力的。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不能画等号,奴役人的不可能是生产力,只能是生产关系。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肖在做出历史唯物主义“技术决定论”的判断后,在阐明生产力与人的关系时也给出了类似理由:“在马克思看来,无论精神的和物质的,主观的和客观的,有活力的和物化的,所有这些生产力,全部属于人类,它们是人的经济发展的标志,并且也是自然秩序和生产的先期历史之间的物质联系……尽管压迫阶级社会具有漫长的历史和在资本主义下人们忍受了深刻的隔阂,但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依然是社会的物质再生产中人的力量,总的说来就是人的创造性。而且唯有生产力,即人的最基本的和独特的活动的产物,才能结出真正的人类自由果实的种子”。这也就是说,肖与柯亨在类似的理由上做出了相反的判断。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两人基于类似的理由做出了相反的判断呢?其实,原因在于他们不同的对“技术决定论”的定义。根据柯亨和肖的相关论述,把生产力、技术以及人三个概念与社会历史发展从逻辑上连接起来,他们“技术决定论”的思想就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生产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直接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层次: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层次:人。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从第一层次去定义历史唯物主义,由于生产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则可以被称为“生产力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如果从第二个层次去定义历史唯物主义,则就可以称为“技术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了,简称为“技术决定论”也可以。这也是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他直接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的原因所在。而从第三个层次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则可以把生产力、技术都置于人的控制之下,用来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解释。柯亨在反对“技术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时以及肖在评论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都采用了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这样,区分层次后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为什么在类似的理由下,柯亨和肖在对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属于“技术决定论”上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肖是在第二个层次即生产力与技术的关系上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的,而柯亨则是在第三个层次即生产力与人的关系层面去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解释的。这样,对“技术决定论”定义的不同,在相同的理由下就既允许柯亨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解释,又赞成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定义。因此,柯亨与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矛盾,他们的分歧在于在讨论历史唯物主义时对“技术决定论”定义的不同。柯亨与肖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判断的分歧是一个佯谬。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我***在新世纪下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加以总结的重要经验,它客观、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下的中国面临的几大问题,即“什么事发展”、“要不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深刻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同时,它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提出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重要的理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新的绽放点。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内容是“人”与“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着重论述了“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客观的根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基本原理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切的基本原理都离不开人与社会,它始终围绕着这两个根本的基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它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条件和经验,指引着中国历代的领导者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努力。
三、科学发展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1.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中,首要提出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作用于社会存在。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意识的内容,自然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实践证明,自科学发展观提出并实施运用后,中国的经济、***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发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科学发展观对社会是一个整体理论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曲折上升过程,它的上升根本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发展、矛盾发展的过程,它要发展就要不断地面临各种矛盾,不断地解决各种矛盾,它的发展是曲折上升的过程。笔者认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就要考虑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问题。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体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恰恰对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进行了协调和缓和,因此,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协调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作用。
4.科学发展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人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人学的核心。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人们要‘三个文明’一起抓,但其中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代表先进生产里的发展要求,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高度丰富的物质资料产品,根本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和措施的提出都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5.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它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应该“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首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以人为本,从一定的角度看,强调的是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的关系的正当性、人们社会秩序的合理兴应该受到人们的肯定理解。”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中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要在社会中生存,有着必要的生存前提,那就是要生活就必须要确保衣食住行。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前提和确定的基本观点是从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与生活出发。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并且,也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客观要求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不断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多方面的需求。归根结底,它就是认为,应当始终将人作为关注中心,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前提、动力和目的,要想方设法为人类创造丰富的发展条件。人不仅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既没有意义,又无从谈起。”
四、结论及建议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着的人民群众起着主体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为***的***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刻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所涉及的关于人和社会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的重大理论。
参考文献:
历史课是一部博古论今的穿越剧,学生作为观众,可以尽情的欣赏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为人处世的风格和特色,不同人物的展现将带动学生去挖掘古人内心的世界,从中指导自己去实践,应该如何做人,面对不同的事情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将棘手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同的人物个性和观点,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深层的挖掘,拓展学生对人物的研究和探索,更好的把握人物尺度和接交朋友,为自己的成长铺平道路。
1 历史课堂的目的
历史课堂的教学,其目的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一幅很大的画卷,从上古时代延伸到当今时代,上至炎黄武帝,下至宋元明清,高至真龙天子,下至贫民百姓,可以安国兴邦,可以兵荒马乱,可以宫廷之争,也可以生活琐事,然而,贯穿历史长河的始终,只有两条主线,一是历史事件,二是人物展现,学生首先要了解历史事件,从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剖析,统揽大局,然后开枝散叶,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评论,教师在一边加以辅导,这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就会更加深入。
2 历史人物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历史课非常注重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分析,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代,他们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会受到历史的局限性的,教师应该深层分析其间的利害关系,并根据他们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可以搜集相关的人物资料进行丰富和润色。
2.1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刻画要依据史料
历史教学中,史料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历史的评论和分析只有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才会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不同的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背景,生活的空间都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严格按照史料的记载进行分析和推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分析结论的可信度;在对历史人物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甄别事实的原委,人物性格的改变,以及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是出于何种的境况等等,有理有据,人物刻画的才会更加形象鲜明。
2.2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讲解要注意细节,以情动人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人物的讲解要生动形象,鞭辟入里,以情动人,这样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理。历史人物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事实,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人物的具体情况查找相关的资料综合进行分析,不能一味的追求教材,枯燥、乏味,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就只停留在最初的了解阶段,对于人物的出生、背景、周围的生活空间等等就会一无所知,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人云亦云,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2.3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讲解要根据事件深层推理
人物的发展往往是离不开事件的,一个历史人物如何发展壮大,成就一番大业,所有的一切对当今的学生而言,看到的只能是他留给我们的历史事件,为此,历史教师对人物的刻画与描述就要根据他所做的事情进行剖析和推理,深层的掌握人物的性格、背景、为人处世等等,这样由事联系到人,才可以将人物更加科学、合理的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对这个人物更加熟识。
2.4 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指挥的是教师,授业的是学生,但是主题不是教师,学生才是这个大课堂上的主人翁,然而中学生的年纪还小,容易被诱导,主体意识非常的差。本人建议,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对人物的评论过程中,可以适量的穿插人物的主体地位,从什么角度成为时代的霸主,历史的功勋,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干劲和动力。
3 历史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历史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事情
学生到学校的任务就是求知,首先就要学会做事,事情处理的好坏重在模仿和自我的理解能力,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对其进行整合,合理的引导学生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教会他们针对不同事情如何处理,提高自我的推断能力和辨别能力,让学生在处理不同的事情时,能够得心应手。
3.2 人物的合理把握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历史课上,学生的兴趣是否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通过事件和人物的刻画打动讲桌下的学生,教师可以适量的选择正面的人物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引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兴趣高学生就非常喜欢学习历史课,这样学生的成绩就会自然而然的提上来。
3.3 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历史人物的发展是指引学生的方向,每个历史人物的贫富贵贱、坎坷崎岖都是学生将来有可能要面对的,教师要根据人物的不同辛酸史进行正确的说教,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从中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找准目标,不断的前进。
4 总结
人物的学习能够延伸到自己,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古人的过程中,要博古论今,将古人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并能够从中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其更好的发展自我,在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4142634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动物的发展史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动物的发展史精选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