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3-08-24 12:56:07 阅读: 评论:0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精选6篇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精选6篇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1

关键词:《奥德赛》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相似性

众所周知,从表面上而言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同荷马的《奥德赛》存在诸多相似性。作为人类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两部史诗,最明显的相似性体现在两者都是由沿着某个水体展开的一系列冒险活动所建构的长篇旅行文学著作。

奥德修斯和哈克的冒险之旅和作品中所描述的各种水体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无缝连接。就马克·吐温笔下的密西西比河而言,她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美国“母亲河”的所指,贯穿《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始末,为主人公哈克和吉姆提供了唯一一条自然且自觉的选择路径,通向“无法触及的自由”——即“开化”。两部作品中水体都被视作亲密无间的挚友,为主人公提供庇护、逃遁和安抚;水体同时也被视作穷凶极恶的仇敌,给主人公带来威胁、毁灭和死亡。和奥德修斯如出一辙,每当哈克和吉姆在河岸上遇到凶险时,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选择“水遁”。水体已不再仅仅起到将冒险活动串联的作用,更凸显其在作品中表达象征意义的功能。对于哈克和吉姆而言,他们追求的正是水体所象征的自由、平等和手足情谊。这难道和奥德修斯所追求的有所不同吗?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荷马史诗是古代西方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毋庸置疑的是荷马史诗对于欧洲文学以及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于《奥德赛》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文本和主题相似性研究,不难发现作为荷马古代西方文学巨匠对马克·吐温创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影响亦是无处不在,比比皆是。

水遁

在两部作品中,两位作家共同使用的关于水体的词汇就随处可见,如:海洋、河流、小溪、沼泽、泥沼等。正是在这些水体上发生的冒险,可以看出马克·吐温对荷马的沿袭和传承。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第七章中,当哈克的父亲离开之后,哈克将食物、炊具及其他所有值钱的东西搬上独木舟,做好了逃离父亲的小木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其中,哈克伪造被抢劫和遇害的现场更是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经典桥段。然后,哈克躲进独木舟等待夜晚的到来,可是醒来发现父亲刚刚从他身边划船通过。哈克随即小心翼翼地将独木舟划向杰克逊岛。哈克遇到了吉姆之后,他对于帮助一个逃跑的黑奴是否逾越了道德底线,是否触犯了法律深感怀疑和困惑。他们在岛上宿营,却遇到了密西西比河洪水的袭击,独木舟被毁,幸运的是遇到了随波飘来的木筏才得以获救。随后,哈克和吉姆一起冲进了一间木屋,发现了一具尸体,吉姆此时不让哈克看死尸的脸。

马克·吐温此处的描写可以从荷马《奥德赛》第九卷中找到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奥德修斯的回乡之旅中曾被库克罗普斯(Cyclopes)(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囚禁在其洞穴中。库克罗普斯嗜酒如命,而且以奥德修斯的船员下酒。次日当库克罗普斯外出牧羊时,奥德修斯找来一根木棍,一头放进火堆中焚烧直至通红。当库克罗普斯牧羊回来后,奥德修斯将其劝醉,期间告诉独眼巨人他的名字叫做“没有人”。趁着库克罗普斯酒醉,奥德修斯用通红的木棍将其唯一的眼睛戳瞎。库克罗普斯声嘶力竭地咆哮:“没有人把我的眼睛戳瞎了。”拂晓时分,库克罗普斯照常出去牧羊,奥德修斯和他的船员们躲在公羊的肚皮下逃出了巨人的魔爪,并顺利登船继续航行。此时奥德修斯忘乎所以,站在船上冲着岸上大呼自己的真名:奥德修斯。瞎掉了的库克罗普斯随即向其父海神波塞冬祈祷,奥德修斯和他的船员们受到了神的诅咒和复仇,船只被毁,船员丧命。

主人公的“水遁”是因其惧怕所犯罪行所带来的恶果。从犯罪学的角度上而言,哈克简直就是奥德修斯在19世纪美国的化身。一个人被认定有罪,通常有3种衡量标准:伪造犯罪现场;目击犯罪而知情不报以及犯罪并公开承认。总体而言,奥德修斯和哈克都伪造了犯罪现场:前者在库克罗普斯的洞穴中;后者在父亲的小木屋里。吉姆目睹了犯罪现场,知情不报;奥德修斯的船员们目击了犯罪全过程,同样知情不报。奥德修斯离岛时公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哈克在小说的最后也承认了自己装死的实情。

事实上,马克·吐温对哈克父亲的描述是嗜酒如命、毫无廉耻、残忍残暴、六亲不认。这些性格特征都决定了哈克的父亲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而这些描述同荷马笔下的库克罗普斯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两只眼睛和一只眼睛。不仅如此,库克罗普斯洞穴的描述和哈克父亲的小木屋也是几近相同。在此,荷马《奥德赛》的传统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体现可见一斑。正如卡尔·荣格所指出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经验的先在的决定因素,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人们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无意识的原型所决定的。即使马克·吐温在所有可能条件下,都不可能对《奥德赛》进行有意识的复现,难道《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字里行间所散发出的滴滴墨香不是对《奥德赛》无意识和潜意识的认知以及文化传承的结果吗?

河与海

《奥德赛》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都旨在描写主人公沿着指定的水路经历人生的坎坷起伏,其间的水体都被视作主人公的“摇篮和温床”。许多文学评论家认为对于哈克和吉姆而言,密西西比河是“自由”的终极象征。乘坐木筏在密西西比河上行进时,哈克和吉姆可以做到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就哈克而言,他可以摆脱其生父,华珍小姐,寡妇道格拉斯,撒切尔法官和所有社会束缚的禁锢,为自身的自由勇敢地驶向“开化”的天堂;对于吉姆而言,沿着密西西比河前行就可以实现心目中的梦想——逃离蓄奴州,抵达自由州。然而,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和奥德修斯在地中海(及爱琴海)上的经历有着令人激动的相似之处:即便是历经十年特洛伊战争磨难的奥德修斯,同样也要费尽周折才能返回故乡伊萨卡——他心目中的天堂。这是因为荷马认定人的一生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会经历大海波澜不惊时的平静,也会经历大海波涛汹涌时的狂躁,人的一生的必定是阴晴不定,有起有伏,且不受自身意愿控制。不论是沿着河流或海洋的旅程都好像身处“雷区”步步惊心——其间的艰辛与痛苦无法预计也无法逃避。作为凡人的一员,马克·吐温也别无他法只能接受这一事实,只是他所生存的北美大陆决定了选择密西西比河作为哈克人生经历的主要路径而非地中海罢了。

尽管奥德修斯和哈克会时不时地获得短暂的安宁和自由,然而两位主人脑都相当清醒,并未被其迷醉,意识到那都只是过眼云烟。他们并没有摆脱那些来自海岛上、王国里、小镇里、河岸上的妖魔鬼怪的侵扰和威胁,只有选择远离陆地上的灾祸,毫不犹豫地回到河流或海洋的怀抱才能最终获得完全的解脱和自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新生,就如同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时需要重新充电一般无二。

神与自然有时和蔼可亲,让海洋带给奥德修斯徐徐海风和阵阵季风送他返乡;神与自然有时面目狰狞,让海洋带给奥德修斯漩涡和暴风雨,如斯库拉和卡律布迪斯(Scylla and Charybdis),延迟其回家的进程。奥德修斯船只的屡次失事正是诸如波塞冬这样的神祗力量的展现也是自然力超越人力的表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的独木舟遭到了蒸汽船撞击彻底损毁,密西西比河的洪水又将哈克的木筏掀翻,这些难道不是马克·吐温笔下神与自然对主人公所犯罪行的惩戒吗?如果这还是过于牵强,如同奥德修斯无法按期返乡归因于神对其不当行为的惩罚,哈克和吉姆,这两个可怜虫,错过了俄亥俄河河口,偏离了他们预先设定通往自由州的航向,而折向了奴隶制根深蒂固的美国南方腹地这一情节,难道也是不经意的巧合吗?难道不是马克·吐温对荷马《奥德赛》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借鉴和传承吗?

不仅如此,虽然河流或海洋一直为两位主人公提供各种各样的庇护,其实质往往使得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河流和海洋成为了主人公从一个逆境进入另一逆境的触发器。可谓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通过这种幸福的“天堂”到痛苦的“地狱”的转换,河流或海洋成为了错综复杂、吉凶难测的未知疆域的代名词。随着故事的发展,河流或海洋已经失去了其与生俱来伊甸园的本来面貌,其功能仅类似于战场上的壕沟,只能提供短暂的保护,一旦冲锋号吹响,主人公们将要面对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事实如此,奥德修斯和哈克确实一步一步走向了危险和毁灭的深渊,不能自拔,此时马克·吐温和先辈荷马一样做出了唯一可行、非常明智的抉择,作家做出了妥协完成了主人公哈克和奥德修斯的心愿:哈克到达了“开化”的天堂;奥德修斯回到了故乡。

结语

不论是河流或海洋,水体的所指宽泛而且拥有多重的象征意义,包括:变形,受精,净化,直觉,前意识,映像,新生,赐福,运动,生命等。美洲原住民把“水”当作有价值商品进行交易(特别是在贫瘠的平原和西部地区),同时将其尊为生命的象征。古埃及人将尼罗河视为神明,更将其等同于生命出生的产道。睿智的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意识到了水所拥有的变换能力。“水”可以以不同形式存在:液态、固态和气态,“水”被认作是哲学中轮回和变形的象征。荷马的《奥德赛》一直被认为是阐释“水”的多重象征意义的代表作典范。传统意义上而言,“水”同时也代表着智慧。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水”总是变换无穷,以最适当的形态,经受最小阻力,而达到其运动方向的最终目的。荷马和马克·吐温笔下的主人公都能够审时度势,以自身的聪明才智,选择最快捷的方式远离困境和危难。借助奥德修斯和哈克的机智和果断,他们对于不同水体的选择应被视作作家为他们做出的“自然选择”,也是为了新生的自我抚慰,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拥抱自由梦想的自我救赎。

[本文是武汉市教育局市属科研项目“希腊史诗对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武教高[2008]10号 2008K055)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罗婷. 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王瑾. 互文性[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Bradley, Sculley, e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n Authoritative Text Backgrounds and Sources Criticism (2nd edition) [M]. Toronto: Norton & Company, 1977.

Homer. The Odysy [M]. New York: Pocket Books, 2005.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2

关键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后殖民理论;白人文化霸权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七年心血的结晶,更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一部优秀作品。批评家对这部小说的阐释却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它是批判蓄奴制的小说也有人认为它是由一系列短篇冒险故事组成的流浪汉小说。因为小说暗合了后殖民主义的诸多因素。因此,本文将运用后殖民理论,从白人文化的侵蚀方面来剖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从而说明马克吐温是如何在这部小说中揭示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性行径以及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生活和身份的影响,如何将美国黑人作为主流文化的牺牲品而昭显出来。

后殖民指的是在殖民主义之后,殖民地国家在文化层面上面临的后殖民现状,而后殖民批评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对后殖民现状进行批评的利器。在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国家长期受到帝国主义直接的***治经济剥削,这种殖民剥削常常是以残酷的暴力掠夺为特征。殖民主义结束后,曾经的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摆脱了帝国主义在***治经济上的直接剥削,但由于受到殖民主义的深远影响,殖民地国家在***治经济上并不能完全***,而是在多方面受制于以往的宗主国,这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表现得尤甚,处于一种文化上的“失语”境地,后殖民批评正是致力于对后殖民主义时期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这种文化殖民现状的发掘与批判。后殖民主义批评家们从福柯的权力与话语理论获得了思想来源,认为帝国主义文学与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生产与殖民权力的共谋关系,即福柯所指的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权力统治知识,因而帝国主义文学中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一种话语霸权。后殖民批评家们正是着力于在文学作品中深挖这种潜藏着的或暗暗流露出来的文化殖民话语。后殖民批评自诞生以来,就被诸多文学批评家广泛运用到对各种与殖民主义相关的文学作品的解读中。但后殖民批评不同于一般的殖民主义批评,它不是针对直接的反殖民主义控诉,其关注的焦点是殖民主义之后,由于前宗主国的话语霸权而造成的前殖民地国家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一种被压迫状态,就殖民压迫而言,这种对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上的控制往往比物质上的剥削还要残酷。对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后殖民解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一个与殖民主义有关的文本,《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表达了作者对殖民主义剥削的控诉,尤其是前殖民地国家在精神文化方面留下的种种后遗症。本文将从白人文化霸权对吉姆,哈克等人的影响来说明后殖民主义白人文化霸权的侵略。

在这部小说中,与航行或漂流相关的有两个中心意象,一是水,一是木筏。原型批评家们一致认为,水作为原型性的象征,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作为生命的活水,它具有再生或复活的力量;作为涤净的物质,它具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力量。木筏的作用类似子宫,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安全所在。漂流在水中的木筏,犹如在母体中被羊水包围着的婴儿,享受着原始的幸福。哈克说,“归根结底,拿筏子当家,比什么都好。别的地方实在是太别扭,太闷气了,可是木筏上的情形却不是那样。坐在木筏上面,你会感觉到又自由、又轻松、又舒服。”(第136页)漂流的目的地是一个没有奴隶贩卖的自由州卡罗,从形而上的意义来看,这个自由州实际上是某种理想境界也就是没有被殖民地国家占领与文化强加的地方。航行或漂流把整部小说划分为两个世界:河上的世界与岸上的世界,从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应或对比。河上的世界或木筏中的世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天真的、浪漫的、不受沾污的没有殖民意识强加的世界。两个流浪者坐在木筏上,沿河漂流,无拘无束地享受着原始的幸福,他们观察着星星和雾气,互相倾吐自己的心事,谈论各自的理想和憧憬。岸上的世界则是危险的、狡诈的、现实的殖民意识的世界。社会上到处弥漫着野蛮的风气:卑鄙的黑奴买卖,血腥的家族械斗,层出不穷的江湖骗子。流浪者一跳人这个世界就会遭遇危险。岸上的世界时时刻刻威胁着河上的世界,哈克与吉姆的小木筏不能单独地存在于密西西比河上,必然会遇到“文明社会意识”的冲击。“公爵”和“皇帝”又将虚伪社会中行骗伎俩带到了小木筏上,充分说明殖民地文化意识不断扩散。

1.殖民文化对吉姆的强加

小说中吉姆纯朴、善良、憨厚、真诚,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在逃跑的过程中,他处处关心哈克;为了照顾受伤的汤姆,他不惜牺牲自己,冒着再次失去自由的危险。他一直惦记着家里的人,为在盛怒之下打了自己四岁的女儿一个耳光而永不原谅自己。然而白人却并不看重他这些优秀品质,而仅仅从皮肤的角度来衡量他,认为他们地位低下,理应做白人的奴仆。如哈克到达费尔普斯农场时与莎莉阿姨的一段对话就很说明问题:

“不是搁浅耽误了我们这么长时间。我们船的一个锅炉顶炸了。”

“天啊!伤着人没有?”

“没有,夫人,死了一个***。”

“这么说,还算幸运;因为有时确实会伤人……”

由此,人们可以看到,在奴隶制下,黑人仅仅是白人的财产,不但没有白人的地位,而且不算作人。显而易见,殖民主义封建意识深深地在人们心中扎根。如汤姆设计的盾形纹章:“咱们在盾形纺的右侧下方,画一条金黄斜带;在紫色中带之上,刻一个斜形十字;再加上一条小狗,龙蟠虎踞,当作***记;狗脚底下横放铁链一根。凹凸参差,说明奴役之意……现画一个逃跑的黑人,亚塞乌金墨玉,手持左方横杠,肩扛行李一卷,算是顶饰,……”由于汤姆没有哈克那种有教育意义的经历,因而对奴隶制的道德意义和对受屈的吉姆折磨的残酷性是懵然无知的。尽管如此,汤姆无意中作了揭露和控诉:他的盾形纹章含有狗和铁链的意象,他还用了“奴役”这个词;而“普通***记”(common charge)和“不祥的杠子”(bar sinister)这些词语明显构成双关:一方面指囚禁奴隶,限制自由的枷锁;一方面是对奴隶制罪行的控诉。 这里,杰姆认为只要他们能够安全到达开罗,他就会获得自由,但是,事实上,我们根据小说后来的情节知道,他仍然会受控于白人。但是,作为一个值得同情但又过于被动的(passive)有点逆来顺受的黑奴,吉姆用美元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可见当时美国南方盛行的种族歧视偏见已经在被奴役的黑人心目中建构了一种白人主导、白人至上、美元至上的具有幻觉效果的虚假意识形态。而且这种基于种族差别的是非判断势必扭曲正常的人性发展,扭曲着那些被压迫者的心灵如吉姆。

2.殖民文化对哈克的强加

哈克年龄小,没有母亲,而父亲却酗酒成性、蛮横自私,哈克对他没有任何情感,他说“:至于我爸爸呢,我可有一年多没有见到了。这样,我也乐得能自在些,我根本不想再见到他。”哈克过着流浪的生活意识形态是自由的,当他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为义子后,本来情况应该好些,但哈克却受到难以忍受的束缚。寡妇试***改造哈克,要教他“学学文明规矩”,换句话说就是要将白人的封建的文化意识强加给他。可是在哈克看来,“寡妇的行为举止……全都那么刻板,那么一本正经,这有多丧气。”寡妇的妹妹华珍小姐也参与改造哈克,“她拿来一本拼音课本,故意为难我……我实在烦躁得不行”。另外,寡妇她们的虚伪与迂腐更使哈克产生抵触的情绪。哈克想要抽烟,寡妇说“这是一种下流的习惯,”但“她自己就吸鼻烟。”她们要求哈克读圣经做祷告――这同样是文化传统对哈克的强加。哈克想,“要是一做祷告,求什么就有什么,那么……华珍小姐又为什么不能长得胖一点?”当华珍小姐用“下地狱”威胁哈克时,哈克心想“我倒是愿意在那里”,在他看来,如果能“到个什么地方走动走动”“换换环境”,那也比呆在这个家好。哈克与道格拉斯寡妇的冲突,就是殖民文化对哈克强加的结果,这位体面的小市民时时刻刻想把哈克这头“迷途的羔羊”改造为体面人,用种种清规戒律限制哈克的自由。

后殖民主义理论提倡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从本质上说并无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之分。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已经构成一个民族的本质,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成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各国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正是因为存在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世界文明刁‘丰富多彩。因此,任何一种企***把一文化凌驾于另一文化之上的文化霸权都是错误的。但是任何文明也不可能是封闭的,它一方面经历着自我的更新,另一方面也被外部文明所影响。因此,文化的整合也是种必然的趋势。在整合的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平等对话。这样,一种文化可以吸收别的文化中可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成分,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在一种平等开放的氛围中进行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各自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许汝祉,译林出版社,1998。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3

关键词:吉姆;奴隶制;无知

奴隶制也许是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最为显著的主题。自从小说出版以来,吐温对种族歧视的思考和想法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他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吐温激烈反对奴隶制度。考虑到这一点,不难发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反讽了奴隶制的错误。吐温通过吉姆这个男隶形象表达了其对奴隶们复杂情感和斗争道路艰辛的深刻同情。为了不被贩卖以及与家人分离,吉姆从其主人华特森小姐家逃跑,并为获得自由而努力。在他们沿河而下的旅程中,吉姆把自己当做哈克的朋友而非仆人去关心和保护哈克。吐温由此鼓励读者同情吉姆的处境并谴责奴役奴隶身心的社会制度。然而,尽管吐温通过刻画吉姆攻击奴隶制度,却并不表明他在作品中给予了吉姆相当的文学地位。

和聪明并具有冒险精神的哈克相比,吉姆在小说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尽管吉姆被描绘成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吐温只不过是借他来形成一种是非曲直的鲜明对比之效果,从而说明根据人的肤色去判断一个人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否认正是由于吉姆的善良,他才赢得了哈克的友谊和白人的认可。但是在整部小说中,除了 “迷信”,“无知”、“依赖”和“娘娘腔”等词语之外,我们很难再找到其他描述吉姆的褒义词汇。

1. 吉姆的性格特征

1.1 一个娘娘腔的男孩

当吉姆对哈克说话时,他总是会用比如“宝贝儿”,“孩子”称呼他,就像对待婴儿一样。有一次,吉姆和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他们遇上了大雾。雾真大,他们走散了。起初,吉姆认为哈克可能已经被急流吞噬了。当哈克终于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高兴极了。他的举止和话语像是一个女人:

“我的老天爷,是你吗,哈克?你还活着呀――你没有淹死――你又回来了?这是真的吗?太好了,宝贝儿,这要是真的,可太好啦。让我瞧瞧你,孩子,让我摸摸你。没有,你没有死!你又回来了,活生生的、结结实实的,还是原来的哈克――还是原来的哈克,谢天谢地!”[1]p88

另一次,哈克终于成功地逃离了格兰杰福德和谢泼德森这两家人之间的争执,吉姆再次喜极而泣地说:“老天爷保佑你,孩子,这次我又当你是死定了……。天哪, 你又回来了,我真是高兴啊,宝贝儿。”[1]p121吉姆的话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总是在担心她的孩子的安全的女人。还有一次当哈克告诉船上的人吉姆得了天花从而救了吉姆的命的时候,吉姆是如此的感激,说哈克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而且是唯一的朋友。

吉姆喜爱哈克的方式过于多愁善感以至于削弱了他作为男人阳刚强悍的一面。他甘心牺牲自我代替哈克值班,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哈克,一方面说明他拥有一颗温暖善良的心,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他缺少英雄气概。通过他的话语和行为,他那强悍男人外表下脆弱的心也显现无疑。他在整个逃亡过程中的表现更多像是一个容易在困难面前精神崩溃和哭丧着脸的娘娘腔。这也许是这部小说不受黑人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1.2 无能为力的吉姆

从出逃一开始,吉姆的脑海里就没有非常好的计划。起初,他曾想跑到伊利诺斯州的某个地方。在这个州里,任何没有正式文书证明自己拥有自由的黑人都会被抓获且施以惩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吉姆对于自己的境况一无所知,做事缺少明确的计划,为获取自由而盲目行动。在他和哈克驶向目的地的过程中,他不得不依靠哈克的智慧。每次他们遇到麻烦,他别无选择,只能感到沮丧。

在一次暴风雨的夜晚,他们发现一艘汽船撞毁在一块岩石上。哈克提出了到船上去找一下值钱的东西。吉姆极端反对这个提议,因为他担心船上会有看守。不幸的是,碰巧船上发生了谋杀。吉姆和哈克很害怕,他们打算下船,却发现他们的木筏不见了。哈克迅速行动找到凶手的船,而吉姆却说他自己都吓坏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不能再走了。他们侥幸从沉船逃脱后,吉姆告诉哈克当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他脑子里的想法:他说他不想冒更多的险了;他说当他想爬上木筏却发现木筏不见了的时候,他差点死掉,因为他认为这是他所有的一切;还说如果他没有得救就会被淹死了,如果他得救了,谁救了他也会将他送回到华特森小姐那里以期获得奖励。

吉姆似乎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悲观,在困难发生是很容易变得灰心丧气。他无法在身处险境的情况下想出脱身的法子。在多数被困的情况下,绝望是他惯常的情绪。在他被“国王”和“公爵”贩卖的场景中,他没有寻找到任何逃生的机会。这中安排可以再次证明作者本人对于吉姆的轻视。在小说中,黑人吉姆无疑是一个懦夫,能力和勇气比不过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

1.3 迷信的吉姆

从哈克在杰克森岛遇到吉姆开始一直到故事结束,吉姆对迷信和民间传说的热衷从未间断。尽管吉姆对于一些符号和征兆坚信不疑看上去有些愚蠢,结果他的许多信仰却真的切合现实或者预示了一些事情的发生,这一点很让人好奇。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哈克刚开始也觉得吉姆相信那些迷信很愚蠢,但最终却发现自己不得不感谢吉姆对于世事的深刻了解。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吉姆的迷信是其接受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并提醒读者社会的主流习俗并不总是正确的。

然而,吉姆的迷信与哈克相比是相当的不同。哈克只是一个男孩,他的迷信更孩子气。哈克想要知道他父亲打算将干什么。但是小毛球并没有告诉哈克任何他不知道的事情。它只告诉他像你会受伤,但后来你会好起来的,把事情忘了吧等这样一般的事情。吉姆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奴隶,没有很多的知识。他很无知,容易相信事物。他不仅相信小毛球有魔法,还被哈克戏弄过很多次。一方面,吉姆的迷信表明他很胆怯、无知、无助和顺从,对自己卑劣的社会地位无能为力,只能在迷信中寻求某种心理平衡。这是黑人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透过把吉姆描摹成一个迷信的人,吐温似乎在告诉读者因为他们的头脑被不切实际的迷信思想所占据,因此黑人无法找到正确的自我救赎之路。

2. 吉姆在小说中的不利地位

2.1 被愚弄者

在逃跑过程中,虽然哈克和吉姆之间培养了亲密的友谊,13岁的哈克起初是瞧不起吉姆的。他认为吉姆愚蠢,非常迷信,并有时捉弄他。有一次,哈克在洞穴里发现一条响尾蛇。他杀了那条蛇,把它放在吉姆的毯子里,觉得在吉姆发现时会有乐子瞧。结果吉姆被蛇咬伤了,他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一次在一个大雾天被激流冲散了。当两个人重聚的时候,吉姆讲述他的经历,哈克却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这只是吉姆自己在做梦而已。这使吉姆很不开心。哈克为何要如此对待吉姆这一点是令人深思的。但从两人的年龄来看,吉姆作为成年人被一个小孩儿愚弄反衬出吉姆的不受重视。

在最初他们在河上冒险的几个月里,哈克并不是全心地在帮助吉姆逃脱。这可以从他们几乎“接近”开罗的那一场景中看出来。当他们认为他们快要在开罗上岸的时候,吉姆兴奋地大声谈论他与家人重聚的未来计划。哈克看到吉姆得意的神情则感到厌恶,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羞愧。由此,我们看到,虽然吉姆明白自己是生活在白人的阴影之下,却未意识到自己被白人低估的程度。这反映出即使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黑人也是不值得怜悯的。

作为一个再现奴隶制时期白人***黑人的现实主义作家,吐温对于在他的小说中对黑人表达了极大地同情。然而,站在黑人的立场上,他们所需的并不只是同情而是社会的认可。如果作者把吉姆描述成为一个英雄形象,对于当时的黑人来说,是要比同情更能让他们感恩戴德的吧。而现实却是:作品越受欢迎,读者越多,他们越烦恼。

2.2 被营救者

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在汤姆已经得知吉姆被他的主人释放时对于吉姆进行营救的场景。汤姆没有偷偷溜进棚屋将吉姆救出,而是设计了一个将营救变得更加复杂的计划。吉姆对于两个白人小孩儿的计划全然不知,只能按照被告知的那样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让吉姆在磨石上刻题辞;把各种各样令人讨厌的小动物放进吉姆的牢房等。白人可以对黑人做任何事情,他们只是为了消遣。而一个非常担心未来和家人的囚犯则不得不遵守他们所有的指示。表面看来,汤姆做的事合乎道德,但他也不是发自内心的。他只是在利用一个机会捉弄吉姆。与善良的吉姆相比,汤姆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2.3 看似欢乐的结局

吉姆终获自由。这是一个幸福结局,但对于黑人来说却不是如此。他所得到的自由并非是通过自身努力而得到,而是在其主人的怜悯之下所得。看来,黑人将不得不继续他们对于白人的依赖。黑人们并不快乐,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获得自由。吐温也并没有提供给黑人值得借鉴的方式去获得他们的自由。

结论

通过对上述分析,小说中黑人形象吉姆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这解释了吉姆为什么没有像哈克那样在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成为光辉灿烂的文学形象的原因。马克•吐温确实揭示了奴隶制的非人道,并指出认为奴隶制是合理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但他通过把吉姆塑造成为这样被动和无作为的人物将黑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降低了。(郑州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参考文献:

[1] 马克•吐温著,徐崇亮,赵立秋译.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1] Cooly,Thomas《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诺顿美国文学评论系列)/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华文出版社,1999

[2] 李咏梅,黄晓梅. “自由还是奴役――解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命运(英语)”[J]. 成功(教育),2008,(03):198-199

[3] 王迪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人物和主题”,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 04期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4

关键词:成长小说;哈克;成长;成熟

中***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83-02

一、小说背景的简介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普遍被认为是美国成长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成长小说最初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以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为代表。这类小说是指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再到成年时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主人公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的对其自身身份的探寻,并且在此过程中主人公最终从思想到心理都成长、成熟的经历。在美国文学史上,许多著名的小说都属于这类文学体裁,例如,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雄勋章》(1895)、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托妮・莫里森的《宠儿》等等。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哈克的成长经历主要是:为了逃脱社会的约束,他从寡妇和他亲爹那里逃离出来;为了帮助杰姆成为一个自由人,他们开始了冒险的旅程。同时,在他们逃跑的过程中,杰姆经常保护和教育哈克。他们一起战胜了所有的困难,哈克逐渐认识了自己和世界,并且通过这些认识走入成人世界。最终,哈克成为了一名成熟而有理性的男孩。另外,哈克在冒险历程中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拒绝被“教化”、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环境、经常渴望逃离约束等等。最重要的是主人公哈克能够根据兴趣原则来处理各种问题。他知道什么是值得做的,什么是不值得做的。哈克所有这些特点都符合一个成功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为了美国乃至全世界近百年来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

二、小说人物的分析

通常来说,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其道德的成长过程中通常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他们从多方面教育和指导他或她的成长。毫无疑问,在本部小说中,哈克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指引,这些人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充当着“父亲”、“母亲”的角色作用。因此,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哈克的道德成长过程,就应该对主人公哈克及哈克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进行分析。

(一)主人公:哈克的分析

在美国成长小说中,哈克贝利・费恩被认为是一个经典的人物。他不守寡妇的规矩,厌恶所谓“正确”的事情,拒绝寡妇的“教化”。但他渴望自由,想要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从陶格拉斯寡妇和他醉醺醺的“爹”处逃离出来,遇到了一个逃跑的黑奴――杰姆。在他们共同逃跑的过程中,哈克帮助杰姆摆脱白人的追捕,渐渐地改变了对黑人的偏见,最终接受杰姆并把他作为自己的朋友和“父亲”。对于哈克这样一个来自白人世界的男孩来说,他的道德成长经历了巨大的飞跃。而后,在哈克的成长旅途中,他又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对他成长产生影响的人物,他们不断地帮助哈克成长和成熟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说,哈克是美利坚民族的经典代表人物,他的成长过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父亲角色的分析

1.爹

“爹”是哈克生理上的父亲也是本部小说中唯一与哈克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哈克的逃跑旅程中,哈克几次提到“爹”,都是为了支撑他“偷”的家庭哲学。可以说,爹在哈克整个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尽管有限但对于哈克的成长只具有消极作用。

2.杰姆

在小说中杰姆是哈克的朋友,但他更像是哈克真正的“父亲”。他不仅照顾和保护哈克,而且在如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成人方面,他更教授了哈克许多规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杰姆在哈克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杰姆是哈克的朋友。在小说第十四章中,作者提到“整个下午,我们在树林子里聊天,我念书给杰姆听,过了半天通常说的好时光。我把破船里头、渡船上发生的事讲给杰姆听;…… 他讲起我进了德克萨斯以后,他怎样爬回去,想上木排,却发现木排漂走了,他差点儿死了过去。”(成时 81)通过哈克所说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哈克没有把杰姆当成一个大人。尽管他们有年龄的距离,但哈克始终认为杰姆是他的一个好朋友,哈克喜欢和杰姆聊天,愿意和他待在一起。对于哈克来说,杰姆是他最亲密的朋友甚至超过了汤姆。

第二,杰姆又是哈克的保护者。在小说第九章的结尾,哈克和杰姆发现了“一所木头房子从西边流下来。”杰姆在房子里面看到了一个死人,他对哈克说:“布过别去看他的脸――那脸太帕(怕)人了。”然后“杰姆拿了些破旧衣服罩住了他。”(成时 54-55)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护哈克,不让他伤心,杰姆告诉哈克别看那个人,因为他认出那个死人是哈克的爹。

第三,杰姆通过一些例子而不是规则去感动和教育哈克思想道德的成长和成熟。在小说第十五章中,哈克作弄杰姆,但杰姆只说在大雾中的分离是一场梦。杰姆庄重而令人感动的训斥,这更加增进了他与哈克之间关系。使哈克感到羞愧而向杰姆道歉。同时,这也是杰姆帮助哈克道德成长的突出证据。因此,尽管杰姆不是哈克真正的父亲,但他却深深地影响着哈克的成长,对哈克的成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公爵”与“国王”

在小说中,“公爵”与“国王”的出现把哈克和杰姆的逃跑方式从竹筏带到了岸上。起初“公爵”与“国王”来到竹筏上时,哈克只是充当一个观察者,后来哈克也参与到了他们之中去欺骗别人。渐渐地,哈克对他的行为有了罪恶感,他把“公爵”与“国王”欺骗来的钱巧妙地还给了曼丽姐妹,并且揭露了“公爵”与“国王”的罪行。因此,尽管“公爵”与“国王”是两个骗子,但他们却以一种反面的方式教育了哈克,他们的行为让哈克更加清楚地认识了一些社会现象。

(三)母亲角色的分析

1.华珍小姐与陶格拉斯寡妇

在小说中哈克认为华珍小姐是一个严格且严厉的“母亲”。尽管她出于好心,但是方法不对。她总是说:“‘别把你的一双脚放在那上头,哈克贝利’;或者‘别那样弓着背――哈克贝利――坐直了’过不了一会,她又说,‘别这样四棱八叉的,哈克贝利――你为什么不学的规矩些?’”(成时 6)因此,哈克拒绝华珍小姐的教导,他认为华珍小姐的行为和教导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粗鲁的、虚伪的。以至,在加入“汤姆索亚帮”时,男孩们提出必须杀死一个“家庭”成员才能加入时,毫不犹豫地说,杀死华珍小姐。总之,尽管华珍小姐“母亲”的形象是清晰的,但是由于她教导严格,哈克最终还是选择逃离她的管束,去寻找自由。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华珍小姐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

陶格拉斯寡妇――一个有代表性的“母亲”角色,她被认为是哈克的好“母亲”。在小说第一章中,哈克就已经认为寡妇是一个好心的母亲。例如,“寡妇冲着我哭,说我是一只可怜的迷途的羔羊,还叫我好多别的名称,不过她对我没有一丁点儿恶意”。(成时 5)当哈克和其他男孩在外面整夜未归时“寡妇没有责骂我,只是把衣服上的油渍和土刷干净。我看她一脸难过的样子,不由得想:只要我做得到,我要安分一阵子才对。”(成时 17)在小说中,哈克对寡妇因感到惭愧而想安分一阵,说明寡妇通过表扬和博得同情心来教化哈克成为一名绅士的教育方法对哈克的成长是积极的,事实也证明寡妇的行为和言语成功地教导了哈克。因此,她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起的是积极的指导作用。

2.赛莉姨妈

赛莉姨妈是小说中的第三位“母亲”角色,她热情、爱交际、经常唠唠叨叨但没有恶意。当哈克第一次遇到她时,哈克假扮成汤姆索亚,但是赛莉姨妈并不知道,她对哈克的到来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并且热情地招待了他。在小说的结尾包莉姨妈告诉了她事实――哈克假扮汤姆,然而她并没有为哈克的欺骗而感到生气,她说:“,还叫我赛莉姨妈好啦,我现在已经听惯啦,用不着改口。”(成时 290)这反映出赛莉姨妈更能理解孩子们的作弄把戏。因此,她是一位善良的“母亲”。之后,为了从小屋里营救杰姆,汤姆和哈克在赛莉姨妈的家里偷了一些勺子,她虽然训斥了他们,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可以说她的管束对男孩们来说是松散的。因此,赛莉姨妈这一“母亲”角色,在哈克的成长历程中,并没有产生深远的影响。

3.洛夫提斯太太

洛夫提斯太太这一角色是在小说第十一章中出现的,当哈克和杰姆正在竹筏上前行的时候,哈克想要了解一些关于他们的消息,所以哈克上了划子,逆水向伊利诺伊州划去,在那儿他遇到了洛夫提斯太太――一个精明、善谈、好心的太太,她从哈克的一系列动作中,看出哈克是假扮的女孩。她及时地指出了哈克在假扮女孩中的错误动作,并告诉他男孩应该怎样去做。洛夫提斯太太的建议对哈克在成年之初确认自己的男性身份具有重要意义。从那以后,哈克再也没有假扮过女孩,甚至他刚一离开洛夫提斯太太家就摘下了遮阳帽。因此,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洛夫提斯太太起的是积极的“母亲“作用,她帮助哈克尽早地确认了自己男孩的身份。

综上所述,本文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放在成长小说这一领域来研究,从哈克在和杰姆逃亡旅途中不断成熟长大的角度出发,对哈克成长过程中对其成长产生影响的人物分析,可以看出哈克在和杰姆逃跑的旅途中,这些人物帮助和影响了哈克的成熟和成长,对哈克思想道德的成熟和人格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Bildungsroman.” Oxford Conci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1st ed. 1996.

[2] 成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5

关键词:家庭;自由观;精神自由观

中***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87-01

一、前言

家是什么? 对一般人而言,家不仅是血缘、亲情的连接,也是心灵交流与栖息之所,是自由、温馨和欢乐的代名词,是幸福的乐园、心灵的港湾。但是,当家受到旧思想、旧道德的控制时,她可能就不再充满幸福和欢乐,而变成束缚人、窒息人性的牢笼。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一旦身心自由受到限制,就免要不顾一切地冲破牢笼。于是,逃离家庭这一主题就在不同的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家笔下上演。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鲁迅笔下的子君、涓生,也是为了个人自由而选择离家出走。

二、逃离家庭

(一)家和逃离家庭对哈克的意义

在《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描述了一个小孩和一个黑奴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历险故事。

哈克原本是一个“孤儿”,虽然在事实上他有一个父亲,但那是一个酒鬼,这个酒鬼常常把哈克作为他酒后的发泄对象。因此哈克来说,父亲是暴力的象征,而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家也就成了一个充满暴力的地方。哈克想要逃离这个家。而后,哈克受到好心的寡妇道格拉斯的收养。从表面上看,哈克也算是有家可归了,但是哈克仍不想呆在这样的家里。道格拉斯寡妇所信奉的价值观和所执行的社会规矩让哈克感到难受,让他享受不到一点自由。

在制造了他死亡的假象后,哈克义无反顾的出逃了,逃离父亲那暴力的家和道格拉斯寡妇那桎梏自由的家,在漫漫的密西西比河上和出逃的黑奴吉姆一道追求他们的自由之路。最后,哈克回到陆地上,汤姆的姑姑想收养他,但哈克选择了独自一人闯天下。

从这部小说中,“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由血缘关系和感情组建起来的温暖的地方,而是桎梏哈克自由的牢笼。选择出逃是哈克追求自由的必选之路。

(二)家和逃离家庭对子君、涓生的意义

在《伤逝》中,主人公子君和涓生因爱而生活在一起,又因爱的消失而分离。两人所共同创造的家也由爱的小屋变成了冰冷的空虚的屋子。

在文章中,子君是一位敢恨敢爱、为婚姻自由勇敢地脱离旧家庭的娜拉式的女主人公。当子君和涓生在吉兆胡同开始他们的新同居生活,子君有了一个属于她的新式的个体家庭,最初的同居生活是快乐的。然而,“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永久是这样的安宁和幸福。” 随着涓生被辞退,激情过后的生活问题也随之而来:柴米油盐和谈天说地起了冲突;精神生活渐渐让位给了物质生活。当失业、贫困、饥饿、甚至连冬日屋中生火取暖都无法维持时,这些最基本的生存困境威胁着涓生和子君时,原先的一切都改变了。涓生开始疏于和子君交流,躲到***书馆取暖,到最后竟对子君说不再爱她!这时的家不再充满热烈的感情,而是被涓生形容成“比冰还冷的冷屋。”这时的“家”让子君感受不到最初热恋的激情,而是沉默的冷漠!不得已,为了涓生所谓的不再虚伪的生活着,为了给予君生所想要的“自由”,子君不得不离开这个自己所创建的新式家庭,回到父亲的旧家庭中,最终在“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对于君生而言,爱情是美好的,但是而后的失业对于涓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家庭的琐碎,子君的凄然让他觉得这个家变得空虚,让他明白了“人生的要义:人要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时的家就成了涓生人生精神追求中的世俗的牵挂和情感的负累,是他奔向理想途中的羁绊。在家里就像度日如年,因此,他选择了逃离家庭,在通俗***书馆去觅得他的天堂:一个容他思考人生要义的地方;一个让他期待新的东西到来的地方。

三、逃离家庭的结局所体现出的两位作家的不同自由观

(一)马克・吐温的种族自由观

在内战过后的二十年后,马克・吐温让哈克和逃跑的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一同逃跑,一起历险,一起获得自由:一个是为了摆脱暴力和束缚人身自由的牢笼;一个是为了人身自由,不再被卖为奴隶。在作品中,哈克不仅自己渴望自由,他也在逃亡的过程中帮助吉姆获得自由。对于一个生活在奴隶制的小孩来说,社会和家庭所潜移默化传输给他的种族歧视对他深有影响,这让他在对待吉姆的逃跑上也充满着激烈的思想矛盾:对是否要向吉姆的所有者吐露实情着实让哈克苦恼了一阵;社会所传输给他的种族歧视让他像其他白人对待黑人一样对待吉姆,戏弄吉姆,对他做恶作剧。然而,在他们逃亡的路上,吉姆对哈克细心的、真诚的照顾渐渐让哈克明白吉姆“倒是一个挺好的黑人”到后来认为吉姆“跟白种人一样。”这体现了吐温的反奴隶制和倡导种族平等的思想。《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不光是要表达了对奴隶制的鞭笞,其更深的含义是人生而平等的,本性是自由的,对自由的追求是不分种族,肤色和地位的。

(二)鲁迅的女性自由观和个人精神自由观

在五四时期的中国,为了婚姻自由、个人人身自由、信仰的自由,逃离家庭也在一幕一幕地上演。而离开家以后的去路如何,青年们该何去何从?易卜生的娜拉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巴金的高觉新也没有明确地作出选择。在《伤逝》中,鲁迅则给出了他的答案。

在《伤逝》中,鲁迅塑造了一个为争取恋爱自由而离家出走的新女性:一个受五四思想影响的新青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句话表明她与父权家庭脱离的决心,而这一句话也喊出了当时众多青年的心声。这时的子君是一位敢恨敢爱、为婚姻自由勇敢地脱离旧家庭的娜拉式的女主人公。然而,当涓生失业了,激情过后的柴米油盐问题困扰着他们时,往日的温馨和幸福也在两人的冷漠中荡然无存。涓生连自己也养不活,又怎么去养活子君呢?子君不得不回到她当初逃离的家,最终在这个当初她勇敢的走出的冷漠的家里无声的消亡了。

子君虽然死了,但作者却提出了易卜生的娜拉没能回答的问题:女性要怎样才能获得自由?鲁迅曾在1923年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娜拉走后怎样”的疑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

同时,在《伤逝》里,鲁迅对自由的解析也提高到另一个层次:

面对激情过后的贫困生活和精神上的空虚,“觉醒”的涓生忍心地与“曾经相爱的但又失了爱的新女性”子君分手。他想要以“平等”来维持彼此的“自由”,而不愿再“虚伪”地爱着,要“真实”的活着。 于是,在追求自由的路上,涓生把“真实的负担”卸给了子君。子君最终消亡于没有墓碑的坟墓。作为鲁迅笔下了许多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涓生和子君寄寓着许多五四青年的思想感受:他们曾有过的真诚和希望,也有后来的彷徨,忏悔和沉沦以及为了新生探寻出路而做的牺牲。

四、结论

在两部创作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主旨不相同的作品中,“家”都作为束缚人身自由,个人精神自由的牢笼出现的。人的自由天性让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选择了逃离家庭。可见,为个人成长,个人自由,逃离家庭这一主题在两部作品中是共通的。

おげ慰嘉南祝

[1]

鲁迅著.呐喊・彷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2]〔美〕马克・吐温著.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王田编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6

1.《红楼梦》

2.《三国演义》

3.《水浒传》

4.《西游记》

5.《官场现形记》》

6.《儒林外史》

7.《聊斋志异》

8.《西厢记》

9.《牡丹亭》

10.《桃花扇》

11.《老残游记》

12.《子夜》

13.《四世同堂》

14.《家》

15.《平凡的世界》

16.《茶馆》

17.《骆驼祥子》

18.《边城》

19.《围城》

20.《林家铺子》

21.《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22.《荷花淀》(孙犁)

23.《红旗谱》

24.《桃花扇》

25.《牡丹亭》

26.《伤逝》

27.《莎菲女士的日记》

28.《暴风骤雨》

29.《窦娥冤》

外国名著部分

1.《简爱》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嘉尔曼》

4.《基督山伯爵》

5.《飘》

6.《复活》

7.《红与黑》

8.《拉贝回忆》

9.《茶花女》

10.《战争与和平》

11.《蝴蝶梦》

12.《牛虻》

13.《母亲》

14.《唐吉诃德》

15.《浮士德》

16.《约翰克利斯朵夫》

17.《鲁滨孙漂流记》

18.《格列佛游记》

19.《傲慢与偏见》

20.《汤姆叔叔的小屋》

21v《巨人传》

22.《荷马史诗》

2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4.《红与黑》(司汤达)

25.《高老头》

26.《伪君子》

27.《欧也妮葛朗台》

28.《包法利夫人》

29.《悲惨世界》

30.《安娜卡列尼娜》

31.《巴黎圣母院》

32.《死魂灵》

33.《哈姆莱特》

34.《罪与罚》

35.《呼啸山庄》

36.《少年维持的烦恼》

37.《阴谋与爱情》

38.《一千零一夜》)

39.《神曲》(但丁)

40.《第六病室》

41.《威尼斯商人》

42.《双城记》

43.《格列佛游记》

44.《沉船》(泰戈尔)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29676342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精选6篇.pdf

标签:历险记   哈克   贝利芬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