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时空是人的活动的存在形式。由于“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语)。因而,在社会领域,任何社会现象也都有其特殊的时空规定性。其中,社会时间是指社会运动过程的顺序性、持续性、社会空间则指社会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从总体上看,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社会时间无非就是人的活动的时间,社会空间就是人的活动的不断扩展。社会时空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社会运动在社会时空中的拓展过程,是人的进化和发展的历史。而社会自由时间的增加量和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量,则标志着现实的人自由***的实现程度。 社会时空是科学技术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方位和最重要的条件。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空中通过人的活动形成和发展的。这首先体现在,作为科学最主要对象之一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及其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社会生活现象变化、发展的趋势,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社会时空,科学和技术就失去了其对象性前提和根据;其次,科学作为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都必然要经历具有反复性、累积性、上升性的社会过程;其三,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也是以社会时空的变化为条件的。在历史上,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时至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也主要是生产技术科学,然后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而技术发明也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随着社会时间的流变和社会空间的扩展,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不仅科学的发现往往导致技术的发明,而且技术和理论科学日益紧密结合,使相当一部分技术本身的理论性大大增强,并分化出相对***的技术科学。技术科学与直接施于实践的工程技术组成了现代技术整体,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日趋“一体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这一新的整体范畴;最后,科技***也总是在具体的社会时空中酝酿、发生、发展和完成的。社会时空的演化是科技***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件,科技***则是社会时空演化的一种重要结果。现代科技***加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加强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可见,社会时空既是人的生命的专有尺度,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特有标杆,它对于科学技术的形成、发展、变革有着直接影响。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时空条件等的制约,同时,作为人类智慧和主体能力的结晶,它又对人类社会产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通过变革社会时空,改变人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的力量”。
现代科技是现代社会时空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切科学技术都可视为生活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过程融合在一起,并以其特有的伟力不断地改变着社会运动的时空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力量的强度也越来越大。现代科技***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得到了空前强烈的表现,它正在强有力地改变着人类活动的社会时空形式和社会时空观:
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地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社会生活节奏,使个人的自由时间成为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指出: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约。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的程度上成为规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社会时间观也正发生着变革。正如俄国学者阿斯金在《时间与哲学》中所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时间的看法,不仅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而且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时间价值的估计是合理地组织生活的重要标记。认真地考虑如何度过有用的时间,甚至整个一生,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或一个人具有高度价值观的证据。
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促使人们活动的自由空间也大大扩展。人的活动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关系都展开于具体的社会空间,同时,人的活动又规定了社会空间的量和质。现实的社会空间不是一个既定的量,它总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体能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在非常狭小的空间中进行活动。这时的社会空间甚至只限于二维的平面,作为国家的地理区位也只限于二维空间,其间争斗也主要是限于领土之争。科学技术的每一次提高,都促进了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展,使社会空间不断扩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社会空间摆脱了狭隘性、孤立性和分散性,其联系性、同一性和集中性显著增强。现代人生活在多维空间之中,相互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社会化、世界化,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也已经扩大到多维战略空间:地面、空中、水下、太空及文化空间、信息网络空间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迅速普及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治结构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正在发生并仍将发生***性变化。人们狭隘的地域意识正在被超越,全球观念则正逐步强化。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的活动的社会时空结构,而且使之发生更加明显的相互转换。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某一具体实践过程结束之后,社会时间就以“积淀”的形式转换为人的活动空间;同样,作为晶化形式存在的空间结构也影响着并体现着人的活动的时间。在人类无数次的实践活动中,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表现为主体实体化和实体主体化,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被赋予了活生生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曾精辟地分析道:工人之所以被剥夺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是由于“资本家是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因为时间的社会构成是由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构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了全部自由时间,工人只能终生为资本家进行劳动,而基本没有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资本家的“自由时间是以通过强制劳动吸收工人的时间为基础的,这样,工人就丧失了精神发展所必需的空间,因为时间就是这种空间”[3]。因此,要争取人类自由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消灭阶级,使劳动者获得自己创造的自由时间,从而获得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现代科技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自由时间相对延长,由此也使人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大为扩展。社会实践反复证实着这样的真理: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类社会就是因为社会时空的相互转换而发生变革的,而现代科技由于其强大的力量,则使这种转换更为明显、快速,从而也使现代社会的变革更为显著、剧烈,人类历史正加速向世界历史转化。
3
社会时空与科学技术之间显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观照、互为前提、互动发展的,而这种联系在现代尤为显著。因而,社会时空与科学技术各自都为对方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合理的评价参照系。
社会时空是反思现代科学技术合理性的最重要的视角和最基本的方位。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价值创造,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时间并拓展了人们活动的空间,从而使当代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这柄“双刃剑”又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使人类承担着巨大的科技代价。这些科技代价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主体在价值冲突或价值选择中,为了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而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某些重要价值的追求(可称之为机会代价);主体为了发展科技而必须作出的价值投入,即成本;主体在获取或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得不承担的科技负效应或负产品;由于人们的主观失误或错误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所引发的耗费、损失或消极后果等。科学技术的创价与代价及其间的矛盾,在社会时空中比比皆是。其中则以近期创价与远期代价的矛盾、局部创价与整体代价的矛盾最为引人瞩目。人们往往都以取得活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这种普遍的急功近利行为和对超额利润的追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事与愿违的消极后果。就在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之时,自然界却经常对人类进行报复,人类活动的长远代价常常超出了其近期获得的有限的价值。正如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在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其创价、代价都呈越来越大之势,而后者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愈演愈烈,使现代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发展正遭受着严重损害。
从社会时空角度对现代科技合理性的反思,实质上是对现代科技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意义进行反思,是对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和生存方式的合理性进行批判和规范。在现代科技合理性问题上,由于立场、标准、方法等的差异,人们往往莫衷一是: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他们在技术发展中首先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异化,然后感受到人与其文化和环境的异化,最后是人与人性本身的异化”[4]。由此,他们认为,现代科技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代价,它使现代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空间遭到摧残、恶化,可供支配的社会自由时间也严重萎缩。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不合理的,解决当前全球性难题等的必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限制乃至停止发展科学技术;而以贝尔、托夫勒、奈斯比特为代表的乐观派则认为:“事实上,技术的控制为人类控制社会、控制人类历史以及人类自身提供了模型。就如同技术在控制直接物质时带来进步一样,技术对人的控制、对人类社会和未来的控制将带来闻所未闻的繁荣和富裕”[5]。在现代科技武装下的人类正以日益强大的力量使社会代价愈益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活动的社会时空状况都日益获得改善。因此,现代科技是合理的,人类应当信赖、满意于现代科技。悲观派和乐观派各自强调并且都只是片面地强调了现代科技的某一方面,它们对科技合理性的理解在总体上都是片面的。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价值基准 以人为本
1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基准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产生差异的根源在于对科学技术本质的不同认识。马克思、萨尔顿、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论述表明,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正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的表现。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立场和视域出发,科学技术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这个价值基准既体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目的性,又表明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与价值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展示科学技术的本质, 重构以人为尺度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才能规范科学技术向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本质展现的方向发展。
1.1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理性回归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而创造物质条件。科技的任何现实运用,必然与人有关,因而,科技在现实中应用价值的人文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人文属性要求,要求人类在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一定要对人类社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把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要注重从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 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行社会控制,避免科技活动中负面影响的产生,以保证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应是决定科学技术取舍选择、发展方向的最终依据。要力求把科技发展控制在有利于人文关怀的范围内,以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1.2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承袭了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了科技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科技不仅要力求还原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依据发现的客观规律去实现人的意志,把自然对象从“自在存在”改变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属人存在”,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应贯穿着人文精神。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说:“如果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的话对人们应该有重要的启发,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要突出人文关怀,在科学的视野中重视科技活动及其成就对于人的利弊、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机才会被科学技术所克服,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克服各种危机的可靠保证。
1.3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符合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关系的要求
科技与人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正是借助于科学技术,使自己从动物界中走了出来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科技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由人类创造和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性进展为前提。科技***引发的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 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人类对它的依赖性就会增强,科技的负面效应也会突出,因此,强调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价值基准,对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人文价值的引导, 对科技的功用和发展方向做出合乎人文精神的规定, 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有效的沟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目标。
1.4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坚持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人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活动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在高科技时代更应以人为本,提倡科技人文精神,在崇尚、尊重科学,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满足人的需要,追求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价值,使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和人的价值的实现相一致。科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这应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2.1 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哲学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的生物的地方。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而创造物质条件。树立发展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科技发展同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这一崇高目标联系起来,严格把握科技运用的伦理尺度和伦理范围,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和恶用。要把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从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高度来审视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们幸福地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科技, 科技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应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中应包含与人类最佳结合的内容,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使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保持协调。
2.2 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和完善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人口的过快增长、粮食供应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主体的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从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衡量科技进步与否的标准,无疑在于科技是否朝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3 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改造自然界,但同时应积极地适应自然界,把改造和适应自然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自然环境可以承受人类的改造活动,从而将改造活动限制在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合理范围内。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但人类不能成为科学技术及其丰硕物质成果的奴隶;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应用理应更多地服务于恢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个性和自信心。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4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作为主体的活动,必定会受到人们自身的信仰、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身处的时空条件的影响,必定渗透着某种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就是说必定带有主体性。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现代技术之所以成为威胁人类的恶魔,其实是对技术本质的误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错误的科学技术观和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如果回到根基上来看问题,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利益化、金钱化、客观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就会盛行,就会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 不可避免地会向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大肆攫取,在经济活动中就会丧失人文理性, 造成文明的畸型。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指出:“我们认为今天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恐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 。如果人的行为是合理的,人们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危机和负面价值也就会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依赖科学和理性,对客观规律和人性有正确的认识,促使人的行为合理化,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的需要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美)萨尔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论文关键词: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发展;三个维度
技术本科教育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诚实守信的品质是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对技术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将要经历一个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心理断***期。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既是其完善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适应社会角色、获得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当代中国社会,培养技术本科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在适应社会的同时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变革和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既是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也是技术本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从技术本科教育的现状看,学校往往更多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却少有关注。本文立足技术本科教育实际,分析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内涵、结构和表征,从社会关系的视角揭示出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三个维度,以期对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的内涵
(一)多学科视角下的社会性内涵
“社会性”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不同学科基于各自的研究立场,对“社会性”提出了不同角度的理解。
在哲学视野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一种抽象性、概括性的理解,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作为“现实的人”的社会性必然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个体不是人们关系的起源或构成的基础,而是这些关系的‘承受者’,是社会关系使个体变成社会的人,形成独特的社会品质。”正因为如此,只有结合社会关系,才能认识社会性的独特内涵。
在社会学的话语体系中,对社会性及其发展的分析基本是以“社会化”这一概念来表述的。早在19世纪9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儿就用社会化的概念形容群体的形成过程:“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结合成社会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可以看出,在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性研究关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学习,强调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发展。以这样一种研究视角理解社会性,赋予了社会性以社会结构中的主体交互生成的意义。
心理学较多关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问题。社会性发展与社会化两个概念在心理学文献中常被交替使用,只是强调的角度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社会性的发展是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社会化侧重从个人向社会的转换,是把个人融入社会群体的过程;而社会性发展侧重于个体的自身发展,强调个人的社会性成长的机制和结果。总的来说,心理学更加强调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理解社会性,凸显出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与自我形成。
人类学将社会化看作是个体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社会文化的个体内化,即个体接受世代文化遗产,以保证社会文化延续的过程。美国人类学者威廉·哈维兰指出:文化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过程谓之濡化。[5]由此,个体的社会性便具有了社会文化性的特征。
不同学科视角对于“社会性”的研究,为我们深入、全面理解社会性的内涵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多学科研究视角的启示,我们认为,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通过交往互动形成的稳定属性和特征。具体来说,它包括三个层次的意义:首先,社会性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根本属性和特征;其次,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是以交往互动为中介实现的;第三,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社会主体生成的统一。
(二)技术本科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大学阶段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学校教育则是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场所。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明确提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社会化是将社会的价值观内化为个体个性的过程,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的一致化、个人被社会同化,通过这一过程,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他认为社会化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培养个体的义务和能力,义务包括履行广泛的社会价值标准和在社会担任角色的义务;而能力也包括履行社会角色的技能和与他人交往相处的能力。
技术本科教育是以企业亟需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类型。因此,技术本科教育应当兼顾学生两个层面社会性品质的发展:一个是基于学生社会生存和生活所应具备的社会性品质,另一个是基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性品质。基于此,技术本科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指通过技术本科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未来承担各种社会角色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规范和价值观,具备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基本资格。
二、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的结构要素:基于“三重关系”的建构
社会性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属性和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活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的综合”。“最初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协作劳动和相互交往关系等。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深入,逐渐形成多种层次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人的社会关系已经“不是由生物本能决定的合群倾向,而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必然联系。”它不是某一种社会关系,而是“一切社会关系”。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关系体系中,形成了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这样一种社会关系的理解,为我们分析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的结构要素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任何一种社会关系都既是交往活动的形式,又是交往活动的结果。”根据交往对象和方式的不同,便形成了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作为现实的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关系,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的交往方式及社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一个通过对话协商达成相互理解的过程。成功的交往都存在着下列三重关系:(1)与作为现存物的总体性的“外在世界”的关系;(2)与作为所有被规范化调整了的人际关系之总体性的“我们的社会世界”的关系;(3)与作为言说者意向经验之总体性的“特殊的内在世界”的关系。虽然交往行为理论建立在主体间语言交往的前提下,是一种对人际之间平等而真诚的对话关系的追求,但哈贝马斯关于交往中“三重关系”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为作为人的交往,无论是物质交往、精神交往还是语言交往,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客体、与他人以及与自我的三重关系。借鉴哈贝马斯关于交往中的“三重关系”的划分,我们将技术本科教育中学生的社会关系划分为三个维度:与知识的生产性关系、与师生的人际性关系和与自我的伦理性关系。
(一)与知识的生产性关系——文化传承
人的社会关系的最根本体现便是与客体的生产性关系。脱离了生产性关系,其他关系将无法得到根本说明,因为“生产劳动范畴是规定人类活动和人类存在的社会性的出发点。”当然,这里的客体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实体,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文化知识。因为“劳动和生产活动不仅限于物质生产的领域,它还包括精神生产的领域。在精神生产中,劳动关系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关系,因为这些关系的形成依赖于社会意识,依赖于从前辈继承下来的知识、经验以及全部思想材料,这就表现为人们在其精神生产中的交往和关系。”
技术本科教育中的客体就是指精神层面的文化知识。这种生产性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技术文化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人们通过教育把世代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知识传给下一代人,这样一来,每一代人都可以从新的、更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开始。”可以说,技术本科教育正是在与文化知识的生产性关系中,实现着技术经验和技术文化的横向传播和纵向传递,从而增强了人的“种属能力”和“社会特征”,促进技术型人才的社会性发展。
(二)与师生的人际性关系——社会交往
如果说,文化传承体现了技术本科学生与文化知识的生产性关系中所形成的社会性特征,那么,社会交往则是体现了学生与教师、同学人际性关系中的社会性特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正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正是由于个体置身于各种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社会性本质。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指出:“人类社会中,交往是团结个体的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这些个体本身的方式。”因此,“交往的根源就是个体的物质生命活动的本身。”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交往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必要和普遍条件。
在技术本科教育中,学生与师长、同辈发生着各种形式的交往互动。这其中,既有生活世界中以情感交流为目的的日常交往,也有教学活动中以文化习得为目的的非日常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感情和意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情绪、思想、观点的共同性逐渐形成,师生、生生之间达到相互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本性和才能得以发展,自我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三)与自我的伦理性关系——道德自律
在技术本科教育中,学生不仅与技术知识、与长辈同伴建立起外显的社会关系,还与自我发生着内隐的社会关系——在个体与自我的伦理性关系中形成了学生的道德自律。所谓伦理,“是一种自我技术,其目的是建立个人同自身的关系,达到对自我的看管,只有在自我治理的基础上,才能治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自我照看本身就是伦理”,是一种自我规约基础上的自我伦理关系的确立。
自我的发展要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从“共生”到“***”的过程;另一个是从“冲动的自我”到“规约的自我”,最终达至“自由的自我”的过程。我们往往更多关注自我发展的第一个过程,而对后一种意义上的自我发展相对忽略。然而,就技术本科学生的社会学发展来说,后一种意义上的自我发展可能是更为本质和更为重要的。因为“自我”与“非我”的区分是学生在幼儿阶段就已经完成的,而由“冲动的自我”向“自由的自我”的发展却贯穿于人的一生。作为技术本科阶段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的关键,已不仅仅是从一个自然本性意义上的人转变为一个社会约束意义上的人的过程,他更需要将这种外在的社会约束内化为一种自我的内在规约。个体只有完成了这样一种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具有自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道德自律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自觉依据特定的行为规范而采取行动的倾向。这既包括技术本科院校中的规章制度,也包括学生企业实践的职业规范。道德自律的产生通常有赖于两方面条件:一个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制度的规约,另一个是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体深层的心理结构,才能使作为行为主体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自觉地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因此,在学生道德自律形成过程中,自我的意愿往往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道德自律的内在动力。在技术本科教育过程中,当学生意识到学校的规范制度是维护学习、生活秩序的有效条件,便会主动、自觉地克制自我的冲动意愿而遵守各种规范。正是从这一意义上,人与自我建立起一种伦理性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形成道德自律。
三、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具体表征
(一)掌握技术文化知识
充分的知识储备是技术本科学生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把习得的知识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工作能力。随着我国产业能级的提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大量企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专业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本科院校的学生要实现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顺利转型,成为一名称职甚至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就需要具备扎实而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技术本科教育中的技术文化知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识性文化知识,它是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也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胜任技术岗位工作必备的理论知识,它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必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本科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要兼顾学生的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需要,因此,通识性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的掌握,在技术本科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技术本科教育中,学生对技术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在与技术知识的生产性关系中实现的。学生对技术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文化知识解决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技术知识的同化和认识体系的重构,最终实现学生技术知识的掌握和技术文化的传承。
(二)发展沟通、协调与合作能力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型人才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因为复杂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与操作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国内外工程技术人才标准都将团队协作作为优秀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工程理事会(ECUK)制定的工程技术师(IEng)的五项标准之一就是“证明人际技能的有效性”,我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明确提出本科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沟通、协调与合作能力既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必备社会性素质。
在技术本科教育中,学生不仅与作为客体的文化知识发生着生产性关系,而且与师长、同辈发生着主体间的人际性关系。这既包括作为学习指导者的教师,也包括作为学习同伴的学生。就师生交往来说,尽管师生由于角色身份和知识水平的差异而存在必然的不对称关系,但交往的不对称性并不意味着交往关系的不平等性。对于技术本科教育中的学生而言,教师是人格平等的对话者,教师的角色权威和人格权威恰恰使师生交往建立在理性的、可信赖关系的基础上,而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使师生之间的平等的精神沟通成为可能。这样,学生在与教师的民主化的交往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的启迪,更发展了学生沟通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具有相近发展水平的同辈交往,技术本科教育中的生生交往则是一种平等对称关系的体现。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理解、合作互助,在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中促进社会性的发展。当然,学生之间的同辈交往并不总是和谐融洽的,在围绕学习任务的合作交往中,学生间由于认识观点和关系协调中的不一致,很可能会产生交往中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关系的解决,往往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去自我中心化”,学会友好地与他人沟通,接纳他人的观点,并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宽容地与他人交往,形成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生活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合作、沟通、协调能力的发展。
(三)形成公民意识、职业规范和技术价值观
技术本科教育中,学生基于自我伦理性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自律包括两个层面: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和获得职业发展所应当具有的职业规范和技术价值观。
1科技文化产生于科技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古今中外强国的崛起无一不以发达的科技作为坚实的后盾。中国明朝永乐年间由于拥有高度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远洋航行的国家,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纷纷朝贡,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经历过工业***洗礼的英国则以坚船利炮扣开了当时陆地领土世界第一的清朝的大门。科学技术不但能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丰富的文化财富。科技文化即在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孕育而生。文化的形成由低至高分成了四个层次,即器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理念层。在人类实践和文化积累发展到一定条件下,人们出于认识自然、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需要,于是去发明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人们在利用新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为的规范和制度。由于制度和规范被***府以法律、法规等形式固化下来,人们则会逐渐形成相信科学、崇尚理性等精神层面的理念。科技文化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是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为根据,并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进行认识和反思的观念结晶,是人物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不断作用于人、自然、社会而演化出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科技文化的实质是人类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关系及产物,因而科技文化又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孕育科技文化的过程相反,科技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从高到低的,即从精神理念层面向下延伸到物质层面。如果社会上人们普遍保持尊重科学的价值取向,则会促使制度的形成,从而指导或激励人们进行创新的实践,于是新的生产工具被不断创造出来。科学技术催生了科技文化,而科技文化又反过来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犹如车轮直径上的两点,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四大文明古国因为在历史上出现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使它们都曾经称雄于世界,又因为它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而使他们的文明续写千年。如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则应该是其逻辑意蕴。
2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应该成为广东传播科技文化的先锋力量
一直以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都以传播科技知识为其基本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了科技服务企业、科技服务民生、科普进社区的命题,但从本质上来说,以上的活动仍然是以传播科技知识为基本点。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经过20年的发展,其科普的教化功能已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基础的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已经不应该再成为面向公众的科普任务。同时,科学的文化价值,即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则仍然未被公众所广泛认知,因而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引导公众进行创新实践和理性思考的功能尚有很大开发的空间。正因为科技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首先是从精神层面开始的,所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理应进入科技文化传播更高的阶段———科技文化传播,即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方法的培养。为此,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传播理念应该有一个更高的定位: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是传播科技文化的先锋力量。科普工作不但要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更要重视科技文化价值的传播。说到底,就是要传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目的不是要把每个公民都培养成为***治家,但应当使越来越多的人让科学的创造精神、科学的求实精神、科学的自由精神、科学的变革精神、科学的审美精神在思想和实际行动里生根,能够越来越自觉地运用唯物的、辩证的、理性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认识自然从而指导实践。这是新时期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传播科技文化的要义所在。
3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传播科技文化的实践创新
前文论述了新时期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应该以传播科技文化为第一要义,本部分则探讨如何进行传播的问题。在科技进步活动月创立之初,“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培养科学方法”、“满足全省人民不断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便是其宗旨所在。然而,20年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重科普宣传、轻文化传播,重活动开展、轻精神弘扬,导致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内在的科技文化精神核心缺失,活动开展略显得流于形式。大致来讲,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实践创新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营造、优化科技精神文化氛围,为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二是强化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品牌和形象传播,增加科技进步活动月在社会上的显示度,提高活动月在公众心中的地位;三是规划、制定科技进步活动月信息反馈制度,以促进活动月本身的自我完善。具体说来,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重科普轻文化向传播科技精神文化和科技知识并重转变;由重活动轻品牌向活动组织与品牌渗透并重转变;由重宣传轻反馈向宣传与反馈并重转变。
但是与建设创新型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仍有较大差距。表示在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大多数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科普网络不够健全,队伍不够稳定,科普覆盖面不够宽;科普工作和科普事业的投入缺乏,科普社会化的途径亟待开辟。
为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㈠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依照“***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方针,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建议科学方法、传达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江西崛起、 率先”奋斗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㈡目标: 年,科学技术教育、传达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证、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进入全国设区市先进行列。 年,科学技术教育、传达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全省先进、全国中上等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维护生态、改善环境、平安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建议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别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达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科普组织服务能力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二、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思想和目标,重点实施以下行动:
㈠强化组织建设,完善科普网络
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普组织网络。要以市、县(区)乡(镇、街道办)村(社区)四级科协组织为主体,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志愿者队伍为补充,以学会和企业科协为两翼,健全基层科普组织机构,空虚人员力量,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普网络,将科普网络覆盖到城区与农村的每个角落,确保科普工作在全市各地经常性开展。
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科普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种途径提高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职业修养。适应新时期科普发展的要求,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和行为规范,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形成市、县(区)科普志愿者队伍与基层科普志愿者队伍互为补充的格局。
㈡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初步认识科学的实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动城乡青少年科普互动。开展城乡青少年科普教育结对行动,发挥城区青少年科普工作对农村青少年科普工作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青少年科普工作共同发展。
㈢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维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维护耕地、防灾减灾,建议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构建科普服务平台。建立以农村技术推广人员、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和农村专(兼)职科普工作者为主体,以农业专家服务团为依托,以农技推广站、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为载体的农业科普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效果转化、实用技术推广,配合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开展相关的科普活动。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积极开展农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以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基层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协助基层干部和农民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实现终身教育,继续提高。
㈣推进社区科普工作,建议健康文明生活
广大社区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建议和普及节约资源、维护环境、文明卫生、节能降耗、平安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围绕全民守业,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活动。要利用科普教育的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多种阵地,社区有劳动能力的普通人群中开展生产技能、生活技能、岗位资质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吸收科学知识的能力和依靠知识的发展意识,适应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创新创业的需要。
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发明性开展科普工作。发挥科普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综合功能作用,将科普与和谐社区各项建设有机结合,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营造博爱诚信、容纳开放、谅解宽容、团结互助的社区人文环境。积极探索科普在社区民主***治建设中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明辨是非的议事能力,增强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促进社区工作倾听民声、疏通民意,使科普工作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社会力量。
㈤加大干部科普教育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知识结构
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传达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优化干部知识结构,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增强终身学习、不时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门、***校、干部学校要把提高干部科学素质列入教学、培训计划,经常举办科普讲座、演讲会、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
㈥抓好企业科普,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把企业科普同职工岗位培训、职工技术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广大职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能力。突出抓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高技能技艺普及工作。
有条件的企业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社会公益性科普事业、参与社会科普活动;要充分利用有关实验室、产品摆设室等条件,使其成为企业面向社会的科普宣传阵地。
㈦创建科普示范城,全面提升科普工作水平
以创建科普示范城为载体,凝聚各方力量,服务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学习型城市、创新型社会,打造富有 特色的科普工作品牌。
依照“***府推动、社会参与、普及提高、协调发展”创建工作思路,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优势,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建立创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一个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局面。
通过5-10年努力,使我市科普工作制度化、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科普设施不时完善,科普手段先进,科普队伍壮大,组织网络健全,科普效果显著,各级领导干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水平明显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三、基础工程
㈠科普示范工程
继续抓好市***府和省科协共建科普示范城的工作,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城。
督促县(区)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县(区)乡(镇、街道办)基层科普工作各项基础建设。
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单位的创建活动,评选一批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学校、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楼院、科技示范户和精品农技协,突出示范效应,全面提升我市科普工作水平。
㈡科普基金工程
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事业。设立 市科学技术普及基金会,主要用于奖励在为我市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㈢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工程
搭建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各级学会的组织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学会的凝聚力,打造一批精品学会。
建立科学技术人才库。建好全市自然科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各学会会员人才库、有突出贡献及学科带头人专家库、当地归国科技工作者和在境外从事科研工作人才库。
建立科技工作者施展才气的平台。组织开展学会的学术交流,提高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热点,组织跨学科的大型学术研讨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继续发展。
建立科技工作者的维权服务热线,维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
㈣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建设 市科技馆。科技馆是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市文明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要把 市科技馆建设成集科普展览、科技培训、青少年科普实验、科普演讲、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馆。
建设电子科普显示屏。城区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建成4-6块高规格的全新电子科普显示屏,拓宽科普宣传手段。
完善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
科普画廊及社区科普***书阅览室。城区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建成8条科普画廊;80%以上社区、50%行***村建成10米以上科普画廊、藏书1000册以上的科普***书阅览室。
㈤科普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大使进社区等活动。
创建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有条件的社区中创建10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科技活动,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组建一支稳定的科普大使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组建一支100人的相对稳定的科普大使和科技辅导员队伍,鼓励和组织他积极参与社区科普和学校科普活动。
建立社区科普学校。充分挖掘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普遍建立社区科普学校和科普活动室,有计划地开展培训、讲座和相关互动教育活动,使每个社区有居民接受终身学习的平台。
加强和改进农函大工作。发挥农函大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农函大的领导,改善农函大的办学方式,不时探索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体制和机制。
㈥科技咨询工程
积极配合市***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作,开展重大课题的调研论证及社会招标;发挥人才荟萃、学科齐全的优势,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决策咨询,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提出有影响、可操作的建议和对策,努力把科协系统建成 市的科技智囊库”
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强科技效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培育技术服务市场,积极组建各种形式的科技中介组织,广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活动,促进科技效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智力支持作用,鼓励科技工作者发挥专长,服务社会,开展有偿科技服务活动。允许科技人员以知识、技术、效果、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开展有偿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承包、技术报务。
㈦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制定优惠***策和相关规范,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科普创作队伍。
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书、期刊、挂***、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研单位开放实验室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
加强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府和民间对外的科普合作,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科普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
㈧大众传媒科技传达能力建设工程
做大做强“ 科普网”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达功能,使之成为网上科技馆、博物馆,进入全国知名科普网站行列。
打造科技传达媒体品牌。进一步加强与传播媒体的合作与互动, 日报要进一步办好科普专版,市广播电台继续开办科普专栏,市电视台要充分发挥优势,推出优秀科普栏目、科技专题节目,使公众在欣赏文化艺术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熏陶,形成 科普文化特色。
四、保证措施
㈠组织领导
市***府负责《科学素质实施纲要》实施工作,成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依照《科学素质实施纲要》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市、县(区)人民***府应将《科学素质实施纲要》纳入外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上***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的工作机制。市科学技术协会是市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负责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本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市科学技术协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实施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委托有关监测评估机构对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实施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
㈡经费保障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普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当的任务,依照财***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安排和落实科普工作所需经费。
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策和相关实施方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事业。
㈢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我市科普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达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与科学技术普及,发挥他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惩办和奖励。
一
科技时轫于15世纪的欧洲,它以其全新的要素———科学技术开辟了真正统一的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晶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作为第一生产力,它一直在历史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堪称“历史进步的火车头”。它不仅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的科技***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人的潜能的极大的发掘和发展。但是,科技时代本身亦包含着严重的危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它既可以用于人类幸福的追求和创造,给人类以福祉,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它既可以正面、积极地作用于社会,也可以负面、消极地影响社会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人们普遍认为,要重建人的价值信念体系,把人从受压制的状况中***出来,应对无所不在的工具或科技理性进行批判。对此,教育责无旁贷。“科学与技术必须成为教育事业基本的组成部分;科学与技术必须同一切儿童、青年或成人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帮助个人既控制自然与生产的力量,也控制社会的力量,并从而控制他自己,控制他所作出的决定和行为。最后,科学和技术还必须帮助人类养成科学精神,因而使他能促进科学而作出的决定和行为。能促进科学而不致为科学所奴役。”人们在沉痛的反思后重新把目光投向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希望通过教育形成人的自主力量,以控制和操纵物质力量,使之不致成为一种“异化”因素去消解、侵独人的性灵,使得一切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按照人性的尺度、真善美的尺度去改善世界,使这个世界真正成为属于人的世界。道德教育的社会目标,就在于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具有道德主体性的公民,这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必须和最终归宿。
二
从学校道德教育的视角来看,科学技术以其重大成果和道德意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其正面影响有:
(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观念,以及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勇于创新、合理怀疑的科学精神;有助于树立学生珍惜时间、讲究效率、勇于探索的品性。
(二)它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以脑力劳动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随着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学生原有的那种单一接受道德知识的学习方式,将被对道德信息的选择、判断、补充、整合的自学习和互学习方式所取代。
(三)它有力地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在科技时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体验性、教化性、美学性、科学性、灵感性、心理性和评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出现,将导致学生的生活方式从受控制向自我控制与调节、自我培养和提高的方向转变。其负面效应主要有:(一)高科技给传统文化以侵蚀,使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以致出现对本民族传统的认同危机。(二)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高科技产品,易使学生沉溺于“工商文化”的物质追逐与享受之中,其精神本身被技术过程及其产品吞噬了,导致精神价值的缺失、精神目的的实用化和精神领域的“殖民地化”。(三)科技进步在促进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加剧了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这使学生在强化本民族意识的同时,易产生盲目的“西方崇拜”或激起对他族文明的仇视。
(四)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性异化5即非人性6和人的个性丧失。这也使学生趋于平面化、机械化、大众化、媚俗化,“个别的人已消失于类型之中”,“个人不成其为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都变成机械的操作,每个人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去完成一个个机构的任务———生存方式技术化。于是,人变得越来越片面———个人生存片面化,越来越缺乏灵性———人性沉沦,成为无个性创造过程中的一个个部件———创造力衰退。
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反映了人自身的一种危机,这种危机实际上是人的文化危机,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要克服这种危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必须对人与社会进行变革,培育现代科技道德文明和人文精神。就学校科技道德教育来讲,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坚持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的融合,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相结合的人才。未来寄托于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和发扬。学校科技道德教育应积极探寻传统文化意蕴与现代科技精神之间的聚焦点和契合点,把现代科技成果应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远播,使之得以保持并发扬光大。这样,既不丢失民族优秀思想道德文化传统,又融合了现代科技发展的科技精神,可重新确立适应科技时代的价值体系,以对学生的新的道德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坚持科技人道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观。科技人道原则的宗旨是坚持科技发展为人类幸福生活服务。科技观是关于科技的社会作用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正确的科技观是科技人道原则在人的素质上的具体体现。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科技观,才能在实际行动中贯彻科技人道原则。我们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技的作用,认识树立科技道德的必要性,培养真正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三、坚持科技生态原则,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生态技术观。科技生态原则是指科技应成为保护环境的工具而不是破坏环境的武器,必须维护生态平衡,走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树立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坚持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真理和美德的统一,是当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坚持科技活动的国际合作原则,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精神。科技活动的国际合作原则是由科技活动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科技活动的对象、成果等具有普适性。在当代,科学知识所达到的空前水平的特性决定的,科技活动的对象、成果等具有普适性。在当代,科学知识所达到的空前水平和规模,自然科学各领域的巨大突破,人类对于微观和客观世界的探索,都不是单个国家而是多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应对学生进行国际合作精神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以防止将科技活动引入相互残杀的道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把国际合作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p#分页标题#e#
四
那么,如何进行科技道德教育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给予科学技术以道德关怀。这就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要建构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运作机制,教育学生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重视心灵的塑造、道德的培植和情操的修养。只有这样,科学技术才能在人文精神的辅佐和道德精神的参与下,走向崇高和辉煌。
二、加强科技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是专业的,也应是通识的,使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协调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关注其自由***和全面发展,使其自觉地、有意识地调整自我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让科技文明成为自我发展的契机,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三、加强科技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中融入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未来理想,将科技和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视作价值关怀的终极目标。教育学生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兼容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要求他们从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在掌握基本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解决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素质教育———扩展学生对社会的深层理解,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文化的、全球的等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培养了解社会,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并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公民。
四、加强科技教育与科技史教育的结合,突出科技的价值理性。科技教育应突出科技理性意识的树立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的确立、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的运用。这应贯穿于各门科学的学习之中,且应与科技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历史,其教育具多方面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道德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学术民主作风和尊重学术前辈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为发现客观真理、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科技道德心理和科技创新素质。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52886634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精选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精选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