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中率先提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指领导者对组织成员进行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的保教人员对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的目标,使幼儿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看来,幼儿园里的一切保教活动最终都要通过班级管理实现。它繁杂琐碎,既具有生活性,又要求科学严谨,具有教育性。
二、小班幼儿发展特点
身体发展方面,3-4岁幼儿的大脑皮质完全与小脑相连,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大脑协调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实现对精细动作的控制和四肢的协调合作。比如自己洗手、如厕、穿脱衣服和鞋袜、用勺子熟练地进食、灵活地上下楼梯、平稳地向前跳。但受身体机能发展制约,有些行为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语言方面的发展,3-4岁幼儿词汇量年增长率最高,达到73%。累计词汇量达1730个。掌握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词汇增多,如3岁能使用描述外貌特征、个性品质和情感的形容词。这个时期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想到哪里说哪里,缺乏连贯和条理,大人往往要边听边猜才能听懂。
认知发展方面,小班幼儿***性增强,常常离开大人自己活动,从而获得体会、印象、经验等。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加上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并简单地解决问题。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过程以无意识为主,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和记忆依靠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边做边想或者先做后想。比如在拼***之前,幼儿往往不会说出将要拼什么,而是拿到***板就开始拼,拼完之后,才说明自己拼的是什么、怎么拼的。
社会性发展方面,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增强,懂得自尊,如犯了错误会羞愧,怕别人嘲笑,喜欢当众夸奖不愿意当众责骂。开始主动寻找同伴,喜欢和同伴做游戏、参加活动,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和同伴的友谊脆弱易变,一般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此外,情绪不稳定,有很强的情感依恋。
三、小班班级管理的内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特点不同,其班级管理的内容也有差异。对小班幼儿而言,一日生活都是学习的内容,而班级管理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前提,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结合3-4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处于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的适应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情绪波动大。加之小班幼儿的语言、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都不够完善,故小班的班级管理内容应聚焦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与生活,让幼儿对群体活动感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好奇,并喜欢上幼儿园,同时,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小班幼儿班级管理现状
(一)教师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
幼儿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直接因素。有的教师学历低,理论基础薄弱,并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教具准备不充分,甚至存在工作倦怠;有的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只需要服从教师的指令,达到教师理想的整齐有序的班级秩序。幼儿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相关理论是管理和经营好班级的前提。但实际上,一些幼儿教师因为日常工作的繁重琐碎,基本没有时间认真系统地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知识,对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重要性并不了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一日生活都是课,但有的教师仅对教学活动很重视,准备充分,讲究方法和策略,对课后幼儿的生活活动就较随意,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实时教育的意识和智慧比较欠缺,导致幼儿在卫生行为习惯、生活基本技能和文明礼貌方面的培养不足。
(二)班级管理中教师占主导,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小班幼儿因为身心发展的限制,非常柔弱,相对无能,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往往以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方式呈现。无论是在教学活动管理中、游戏活动管理中,还是生活活动管理中,幼儿总是处于依顺、服从的被动地位。比如在游戏活动中,通常是老师说今天我们玩什么、怎么玩、玩多久,幼儿只要照着老师安排的去做就好了,并没有参与游戏的选择与组织。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充满好奇,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计划,有的教师认为这些问题没有价值,对幼儿的疑惑置之不理。对于幼儿犯的错误,一些教师忽略小班幼儿的心理特征,以教师的权威给予严厉的指责甚至体罚和恐吓,让幼儿慢慢失去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
(三)班级管理中家长参与度不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表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家长对教师的管理工作不了解、不重视、不参与,导致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表现存在脱节现象。比如在日常卫生行为习惯方面,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因为有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影响,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而在家里却表现不佳;有的幼儿在学校能做到乖乖自己吃饭,回到家不仅要大人喂,有的还要追着喂;有的幼儿在学校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在家却很任性,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小班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家长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使幼儿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回到家得不到同样的重视和巩固,教育功亏一篑,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五、做好小班幼儿班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幼儿教师班级管理理论学习。
幼儿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应紧跟幼儿发展的脚步,加强班级管理理论学习,把握时展的新思想,不断更新教育和管理观念。首先,要重视并加强幼儿园园长培训,因为园长的办园理念、管理水平是办好一个幼儿园的关键所在,园长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成为教师把握正确班级管理方向的引导者。其次,幼儿园应重视教师班级管理理论的探索,对系统理论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整体的思考。最后,应保障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建构健全的培训体系,积极组织教师进修,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幼儿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策,深入领会文件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科学的幼儿教育价值观、学习观、发展观、儿童观。
(二)开展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
由于小班幼儿的幼稚性,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除了承担教育任务外,更多的还有保育任务,教师对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安全而舒适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交往需要、情感需和人格需要等。其次,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关心幼儿,给予幼儿理智的爱,并且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再次,教师要给予幼儿尊重和信任,让他们有自由活动和选择的权利;要多与幼儿协商、合作,多征求幼儿的意见。最后,对待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应该就事论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相信幼儿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绚丽的花。将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知识和爱的海洋中温暖地成长。
(三)家园共育。
优质的班级管理效果离不开幼儿园和家长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遵循家园共育的原则,将有效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效度,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比如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不可避免地出现分离焦虑,家长应该积极参与新生家长会,配合教师的家庭访问,陪幼儿参观幼儿园和自己的班级,熟悉班级的教师,认识新的小伙伴,带领幼儿和老师、同学一起做游戏,帮助幼儿消除对新的生活环境产生的焦虑和陌生感,拉近幼儿和教师的距离,使幼儿尽快接纳老师,爱上幼儿园。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应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利用入园、离园的时候或者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分享,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积极征求家长的意见,引导家长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使家园达成共识,互利互惠,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86-189;223-225.
[2]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227-229.
[3]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金晓梅.幼儿园班级管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曹佳琪.“三性并茂,阳光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研究[D].延边大学,2014.
第三届(2009年)评选活动将自2008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9年5月30日。第三届评选结果将于2009年6月31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幼儿教育杂志社
研究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周 英(华东师范大学)中班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对其
同伴冲突情境中表现的影响研究
王兰枝(内蒙古师范大学)回归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
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幼
儿园园本课程研究为例
优秀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
吴慧源 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研究
谭 峰 亲子教育机构中教师对家长的指导策略现状研
究――以桂林市A中心为例
赵俊婷 儿歌的教育观研究――基于广西幼儿园课程文
本的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
翁晓鸣 3岁儿童气质发展特点与自主性相关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鲍艳辉 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教师支持性教学策略的
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黄美贤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及相关
因素研究
本科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梅 莉(中华女子学院)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有效阅读指
导策略的研究
杨 云(中华女子学院)中日关于大班幼儿同伴冲突与教
师应对策略的比较研究――日本九州女子大学附
属幼儿园与中国恩儿园的比较研究
章佳颖 (华东师范大学)关于综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音乐
教育现状的调查
王丽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劳动合同法在呼和浩特市公
立幼儿园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陈 丽(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视觉支架式教
学提升自闭症幼儿语言能力研究
马芝(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儿童阅读障碍
的ERP研究综述
苏 姬(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行为异常幼儿 的个案观察与分析
骆晓笑(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教师专业
成长动力研究――以L老师为个案的叙事研究
优秀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刘 欢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开展现状的调查
周惠文 4~6岁儿童对生长和死亡现象认知的研究
刘小娟 公开课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
淮北煤炭师范大学
王颖莉 脚手架理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首都师范大学
刘晓川 幼儿园教师常规教育观念的研究
吕小烨 不同时期父母教养观念比较研究
张 艳 北京市幼儿教师游戏观的调查
张 菁 关于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与现状的对比研究
王雪艳 不同情境下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特点研究
西南大学
张璐琳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困境研究
刘淑美 学前专业本科男生专业学习的困惑及对策初探
――基于某大学学前专业本科某年级三位男生
的个案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董钰萍 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统结构分析
何一南1987-2007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状况与分
析――基于四种核心期刊的研究
叶 静 幼儿园新手――专家型教师备课比较研究
汪 静 流动人口家庭的儿童***调查
卢美君 平阳县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鼓励奖:
李 娜 刘陈岑 田 甜(中华女子学院)
刘晓娟 赵雪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郝芳超 徐 菲 王新洁 张莹雪(首都师范大学)
宋 坤 索长清 王宏霞(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梦怡 吴小平(西南大学)
胡 莹 张佳誉 徐丽芳 张 婧 袁慧兰 李慧慧
金晓乐 张放放 张燕飞(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科生组:
优秀论文一等奖: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张梦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周 洁 关于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现状之调查报告
唐守翠 如今的男幼师在哪漂泊――合肥男幼师的生存
现状与分析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吴 晓 幼儿园中男女幼儿舞蹈学习的差异研究
姜美玉 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的研究
阮巧丹 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连丽芳 初探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陈青南 大班调皮儿童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
策研究
杨 飘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周 虹 5-6岁独生子女***性的研究与思考
郑婷婷 中班幼儿生活自主性学习的观察与分析
河南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张秋平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方珊珊 中班幼儿游戏合作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宋佳萌 关于青岛市某幼儿园一日食谱中营养成分的初
步分析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韦 微 当前城市幼儿存在的主要膳食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李汪明 开启选择性语言障碍孩子的心灵
优秀论文二等奖:
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亚男 关于大班幼儿***性的调查
吴桂香 幼儿园活动室墙饰初探
赵 方 关于教师对幼儿奖励方式的初步调查
锁孝雯 关于同伴交往中“被忽视”幼儿的现状及成因的调查报告
刘冉冉 关于合肥市幼儿园大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廖韫玉 蚌埠地区城乡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发展差异性的调查
苏晓妹 有关幼儿入园准备工作的调查研究
余 彤 孩子在幼儿园安全吗――幼儿园接送和门卫制度的完善及实施
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范小颜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乔 莹 谈幼儿数学活动区的开展与指导
未克青 “否定”式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
谢 丹 幼儿攻击的成因及矫正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罗晓丹 中班某幼儿攻击的矫正研究
严圆圆 实习幼儿园小中大班区域活动的探索
林 丹 新老师管理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策略初探
施冬婷 新老师对小班表演区调控组织的基本指导与策略
林 红 幼儿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来自于对大班幼儿的调查
陈真真 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成因及策略研究
林 燕 小班幼儿社会与家庭环境的相关调查研究
高丽丽 小班幼儿的告状原因及应对策略
王佳秀 浅谈台实幼大二班语言区的创设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秦续姣 浅谈新教师如何提高教育策略与机智
邵 分析小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
刘 楠 大班幼儿在园遵守集体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调查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
张悦涵 异性玩具对幼儿性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罗合亮 解开孩子“对着干”的心锁
韦柳媛 幼儿与同伴冲突的原因探析
卢 巧 城市家庭环境对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影响
文 雯 幼儿语言过早成熟刍议
石富莲 教师吓唬幼儿的现象分析
施 慧 谈谈幼儿园师源性心理伤害
赵 露 谈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鼓励奖:
黄丽倩 王 璐 张 咪 李伟伟 张婷婷 韩 萍
陈 辉 许媛媛 尤亚平 韩兰兰(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万 雪 王罗敏 刘 欢 付 慧 牛 圆 张晓玲
曲 佳 董 旭 姚 笑 刘翠莲祝 琛(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罗雪梅 周瑜征 陈 芳 汤媛媛 郑自新 郭慧兰
张 云 刘安娜 张 瑛 张 利 陈 娟 严 媛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 “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师幼言语交往存在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是师幼之间的叙述、倾听和情感交流的途径,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对于师生言语交往的研究大多专注在中小学阶段,且内容上对于交往情况研究甚少。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的方式,通过对师幼言语交往现状研究和实证,不仅能够更好的探究师幼言语交往的特点和全貌,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在实践方面提供一些建议,也将有助于充实理论、推进实践的发展。
二、相关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1.关于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师幼互动,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重大的预示和组织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各方面在现在和将来的发展(Sroufe,1989)。有研究者认为,师幼关系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对幼儿的发展和适应,特别是情感适应、学习适应、行为发展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Pianta,1997)。
2.关于幼儿园师幼关系的研究
有研究者把幼儿园师幼关系划为六种类型,分别为:***、相对涉及(参与)、机能失调、机能正常、愤怒、非参与。不同类型幼儿在其后小学一年级的生活适应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Pianta,1992)。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关于师生交往的角色关系
刘云杉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上教师多扮演工具性角色,而学生则是情感性角色。与此相反,教师希望学生的角色是工具性角色,而学生则希望教师以更多的情感性角色的面貌出现。程晓樵界定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为:示范者、模仿者、评价者、被评价者、参与者、旁观者,学生在课堂中最基本的角色是参与者和陪伴者,另外还有依靠者、检查者和衬托者。
2.关于师生言语交往
罗润生将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向幼儿的言语分为七个类型:发指令、提供信息、提问、表扬、批评、示范、传达性语言等类型。以提问型的语言最多,其次是指令性语言。最少的是批评性语言,次少的是表扬性语言。
目前国内外关于师生(幼)互动的研究已涉及多个方面,为后继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但以往研究有普遍性缺陷,如在研究内容上缺少微观角度的关注、对交往的过程关注较少、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中小学等。
三、特点归纳
(一)教师言语多为积极性言语
小班教师言语使用依次为:以维持秩序和表达情感为目的的言语、评价言语、讲授(如讲述、提问、应答)言语。这些言语多是积极性质的,如表扬、鼓励、安慰等。但小班幼儿***性和自理能力较差,教师需使用强调、批评、警告等中性、消极性语言进行管教。中班教师使用以讲授、维序为目的的言语数量多于小班。大班教师使用讲授言语、消极言语所占比例最多。
(二)不同活动中交往的数量不同
各年龄班在教学活动与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总量要多于游戏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讲授、维序、评价、情感言语。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教师维序言语的使用所占比例最高,在生活活动中教师消极性质的言语使用最多。
(三)教师占据主要的引导地位
交往多由教师发起,教师言语数量多于幼儿。小班幼儿主动发起的交往频次低于其他两个年龄班。各年龄班在由教师发起的师往中,教师言语的主要类型依次为讲述、提问、命令、批评、警告、表扬、鼓励、安慰、讽刺。在幼儿主动发起的交往中,教师多为命令言语,对幼儿直接予以指导。
(四)不同发起者的师往结果不尽相同
不论教师或幼儿作为交往的开启者还是受动者,受动者的行为取向总特征为接受多于拒绝。但教师选择拒绝取向的比例高于幼儿。小班教师对幼儿的接受取向多于大班教师,对幼儿的拒绝取向少于大班教师。
四、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话语霸权
教师在师幼言语交往中扮演着控制者的角色,对话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都掌握在教师手中,幼儿缺少和教师平等交流、表达自我的机会。这让幼儿逐渐减少***思考和提出见解的机会,缺少了自主能动性,成为教师话语的附庸。
(二)忽视情感交流
幼儿园时间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拖延,教师按照一日生活安排和日常工作流程,为班级中幼儿提供的照顾、教养或基础性工作,而忽视了在这些交往过程中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例:在午休前,王坤请张老师帮忙叠外套,张老师一边叠衣服一边教他说:“你先让袖子抱在一起,再把帽子放下来……”王:“这好像上午叠的小青蛙”师:“对啊,你看着,再这样一翻我们就叠好了吧?”王:“老师,我爸爸带我捞到过小青蛙,还有小蝌蚪呢,小青蛙是小蝌蚪长大之后变的……”师:“行了王坤,把衣服放好然后快点上床睡觉。”王坤想继续和张老师讲小青蛙的事情,可是张老师已经走开了,他只好默默的去放衣服。
这则案例是由幼儿发起的寻求帮助的交往行为,从结果来看幼儿的交往目的已达到,但教师打断了幼儿发起的另一个言语交往事件,幼儿的兴奋感大大降低。
(三)绝对权威
教师和幼儿的经验差距使得教师和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的权威地位,幼儿在行为处事方面完全服从教师要求,缺少了自主性的发挥。在小班这种例子很常见,如幼儿在教师没有组织小便的时候想去小便,要去征求教师同意,教师没有允许玩的东西幼儿坚决不碰等。规则的约束会让幼儿懂事有规矩,但过多的约束会让幼儿缺少自己的判断,过分依赖教师的指令行事。
(四)对待的差异性
教师在言语交往中对不同的幼儿也有着不同的言语交往的态度和类型,例如在维持秩序时教师会使用 “再不好好吃饭给你爸爸打电话”、“再说话把你送到小四班”等恐吓、威胁的消极性言语或“看看哪个小朋友乖乖坐在椅子上,我就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奖励”等鼓励、引导的积极性语言。在同一情境下,教师针对不同幼儿来沟通,说明教师了解幼儿,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但幼儿能够从教师语言、语气中分辨教师的态度,对于那些经常接收消极性言语信息的幼儿来说,会造成心理上的落差。
(五)少数的言语“失范”
例:在一节主班教师的公开课上,李昕突然说“老师该喝奶了”,配班老师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下课就喝,现在咱们上课呢。”过了一会李昕再次喊道“到点了,该喝奶了!”这时候看课的教师中发出了窃窃私语声,配班老师说:“知道了你别说话,再说话一口都不给你喝。”李昕乖乖站好跟着主班老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师做动作。公开课结束后主班老师集合全班小朋友,对李昕说:“你说我怎么那么倒霉摊上你这个学生,上课尽添乱,别人都看着呢你喊什么呀,没喝过奶啊,多丢人啊,你以后在家喝奶别来上幼儿园了。”别的小朋友说“就你添乱”“你都把老师弄生气了”等等,李昕直到放学前都很沮丧。
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言语交往过程,一个是幼儿发起的和配班老师之间以发表见解为目的的行为,教师给予其警告的回应,后一个是主班教师发起的言语交往,其消极性的言语和态度影响到了其他幼儿的态度,使李昕被班级幼儿排斥、孤立,导致她的情绪变得十分消极。
五、对教师的建议
教师作为成人和师幼言语交往的一方,其关注点、言语策略和情绪情感都会影响着师往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教师要在师往中注意以下几点,从而使师幼言语交往的积极意义最大化。
(一)加强对话
教师应把言语交往的重心和主动权交给幼儿,尊重幼儿的***性和自主言说权。教师要在与幼儿交谈时能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适当的做幼儿的倾听者,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关注幼儿的需要、把握与幼儿交往的机会。
(二)把控情绪
教师应重视言语的情感性问题,提高情绪调控力,耐心的对待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应多以积极性言语、中性言语为主,避免出现命令、警告、恐吓等消极性言语。在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的同时关爱每一位幼儿的心灵。
(三)提高言语策略
教师不但要注重言语的情感色彩,还要注意言语是否有意义,能够让幼儿正确的理解和接受。同时要掌握言语的艺术性问题。
正如金生所说,只有饱含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聆听的言说,才能建立“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的师幼关系,师幼双方才能“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而这,才是师幼言语交往乃至师幼关系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左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程晓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4]覃江梅.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5]李娜.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
[6]蒋美霞.指向幼儿的教师言语类型及水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罗润生.幼儿教师课堂言语类型的观察研究[N].西安师专学报,1993(5)
法上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现状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3—6岁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记忆力好,模
仿力强,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机。
然而,通过搜集资料,本人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幼儿园英语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法的实践经验总
结。其次,关于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这一方面的问题有:对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方法理解不全面
,运用不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观察结果分析
本次一共观摩了20个幼儿园小班幼儿英语的室内及户外集体教学活动,主要以室内教学活动为主
。其中室内英语教学活动19个,室外英语教学活动1个。
本次一共观摩10个小班,其中外籍教师一共是4名,中国教师6名。,
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应用情况及分析
在观摩的20个小班英语教学活动中,10位小班幼儿英语教师使用了9种教学方法,共计73次。
结果显示,儿歌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方法和TPR教学方法这三种教学方法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
直接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多维重视教学法和交际法所占比例最少。可以看出,儿
歌、TPR、游戏这三种教学方法在小班英语教学活动中运用最广,其原因与小班幼儿(3~4岁)的年龄特点
及认知特点有关,3~4岁幼儿模仿能力强、喜欢跟唱及形象性的东西,并且善于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直接
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等三种方法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中有适当应用,但受小班幼儿认知水平限制难以
大范围使用,只可作为辅助教学方法加深幼儿对英语的理解;而整体语言教学法、多维重视教学法和交际
法属于较为高级的英语教学方法,受教师水平限制运用较少。
1.中外幼儿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结果分析得出,中外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使用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上有较大差异,其中中国小班幼
儿教师最常用儿歌、游戏、TPR、情景和听说教学法,而在多维重视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及交际法运
用最少;反之,外籍幼儿英语教师最常用儿歌、游戏TPR、多维重视和直接教学法,而听说法等最少。其
主要原因是英语对于外籍幼儿教师是母语,而对于中国幼儿英语而言是外语,所以在使用所选择的方法上
才会存在差异。
但是,中外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使用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相同之处,从调查加过可以看
出,中外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都以儿歌教学法、TPR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为主
3.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本次一共观摩了20个小班英语教学活动,由各个英语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
效果的整体评价可以看出:
(1)从整体来看,所应用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中主要以儿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TPR教学法为主,交际
法、多为重视教学法和整体语言教学法应用最少,情景教学法和直接法居中;
(2)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效果越好,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
样性更能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由效果评分排名可以看出,排名较前的几个教学活动均在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了直接
法,由此可见这种通过外语和实物“直接”建立联系,广泛使用实物、***画、动作、手势、表情和游戏等
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以培养幼儿掌握把外语与客观事物直接建立联系和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的这
种方法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是可取的;
(4)多维重视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和听说法虽然使用的次数少,但是均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
此,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有必要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
(5)在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交际法只应用了一次,原因在于交际法主要特点是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
且主要以幼儿为中心,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实施较困难,教师基本未使用。
4.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优缺点对比分析
经过对20个小班英语教学活动的观察及教学效果分析,初步了解了各个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具体
见下表:
5.小班英语教学方法的特点
1.根据年龄特点看,3~4岁幼儿英语的学习应该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
2.小班幼儿喜欢重复的英语儿歌及游戏等;
3.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需要辅助丰富多彩的教具;
4.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用游戏化的语言、口吻及夸张性的语言与动作;
5.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知道“随机应变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儿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英语教学方法一定要符
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应知道“随机应变”,以吸引幼儿兴趣为基础,同时还要辅助丰富多彩的教具
,才能促进幼儿英语语言的发展。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本次访谈的10位老师,学历为本科的有5名,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有3个,英语为四级水平;其他
专业的2名。大专文凭的有5位,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有3名,非学前教育专业的2名,基本上都达到英语三
级水平。
(一)关于如何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由结果可知,本次访谈的10位小班幼儿英语教师获得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其中通过自学学习与创新、实践教学方式获得的占43%,其次是专业培训,占到36%,最后是通过观摩其他
教师的教学活动或看课获得,只占到21%。这说明实践教学与自我创新是幼儿英语教师获得幼儿英语教学
方法的主要途径,幼儿英语教师应在专业培训和观摩其他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中总结教学
方法并进行自我创新,从而掌握真正适合小班幼儿的英语教学方法。
(二)关于小班幼儿学习英语(外语)的特点
1.小班幼儿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高,爱学英语,并学得快;
2.3~4岁幼儿模仿能力强、喜欢跟唱及形象性的东西;
3.3~4岁幼儿的发音不够准,英语熟悉不够;
4.3~4岁幼儿胆子小,教学活动上不敢开口说英语;
5.3~4岁幼儿活泼好动,善于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但注意力易分散
6.3~4岁幼儿喜欢直观地学习,喜欢重复夸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且容易掌握的词汇以动名词为主;
7.3~4岁幼儿学习英语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具作为辅助。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学习外语的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在组织小班
英语教学活动时一定要遵循小班幼儿学习外语的特点,合理运用英语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小班幼儿英语学
习的发展。
(三)教学活动后自我评价及反思的途径
1.自我评价;
2.与其他幼儿英语教师交流,找出不足及改进的措施;
3.观摩并学习其他幼儿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儿英语教师教学活动后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的途径主要有以上三点
,笔者认为这三点对于小班幼儿英语教师的教学都很重要,因此,小班英语教师有必要教学活动后对本次
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等进行反思与学习。
三、结论与反思
本论文在20个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观摩及10人次小班幼儿英语教师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对小班
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获得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小班幼儿英语活动中主要采用了儿歌教学方法、TPR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其他英语教学方法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也均有应用但使用次数较少。原因主要是与小班幼儿的年
龄特点及学习特点有关。
其次,对20个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估,由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在幼儿英语教学
活动中,使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直接法、多维重视
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和听说法等较为高级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可较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再次,中外幼儿英语教师在小班英语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教学方法略有区别,中国小班幼儿
教师最常用儿歌、游戏、TPR、情景和听说教学法,而在多维重视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及交际法运用
最少;外籍教师反之。主要原因是英语对于外籍幼儿教师是母语,而对于中国幼儿英语而言是外语,所以
在使用所选择的方法上才会存在差异。
最后对各教学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对比。经过对各教学方法的综合比较可以看出,幼儿英语教学方
法的主要特点是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爱模仿、易于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的特点。而儿歌教学方法、游戏教学
方法及TPR教学法这三种幼儿英语教学方法更能符合3~4岁幼儿年龄及认知特点,更能够引起幼儿学习英语
的兴趣,提高幼儿积极性,因此在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由于调查时间及研究设计的局限性、研究者能力的有限等原因,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观摩
的小班英语教学活动还不够丰富,对小班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实施原因的相关分析还不够深入等,希望以后
的研究中能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牟映雪.《学前教育学》[M]. 海南:南海出版社 2009.1
[2]汤红娟.《中国儿童外语教育启示录》[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8
[3]杨 文.《学前儿童英语教育》[M]. 科学出版社 2008
[4]杨 文.《幼儿英语教学法》[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10
[5]李 琳.幼儿英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10
[6]张晓亮.浅谈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J]. 教育理论
数学教学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所以为了做好幼儿的数学启蒙教育,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幼儿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好数学知识。目前我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提倡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水平。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幼儿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创设,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保证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这样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另外,问题情境创设可以采用游戏、***画以及谜语等方式,这样会使问题情境更加生动、直观,会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找***形”时,首先教师创设游戏情景,教师给幼儿展示了许多形状、大小不一样的彩色***形,对幼儿说:“这些彩色***形喜欢与自己特征相同的朋友做游戏,你可以帮助它们找到颜色、形状以及大小特征相同的***形吗?”然后引导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彩色***形,一一说出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大小等,同时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彩色***,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分析,找出这些***形的共性,最后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你觉得哪些彩色***形适合做朋友?”让幼儿找出形状、颜色以及大小相同的***形。
二、充分结合实际生活
在幼儿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教材内容、教材环节与幼儿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以此提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利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小小文具店”时,首先教师按照幼儿的不同特点,对全班幼儿进行了分组,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介绍自己的文具,并说出它们的功能,互相介绍完之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让幼儿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的文具以及它们具有的功能;其次,教师让每个小组设置一个文具店,小组成员通过分析和讨论,确定文具的摆放、文具店的名称以及文具的价格等;再次,幼儿对文具店数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检查;各小组再选出一个售货员,负责售卖文具,顾客拿“10元钱”到各个文具店买东西,把想要的东西买回来,放到自己的书包中。由此可以看出,加强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有利于幼儿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提供适宜的探究材料
探究材料是开展幼儿园大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之一,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的探究材料,同时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应尽量为幼儿提供较新奇的探究材料,使幼儿有想去动手触摸的欲望,从而激发幼儿探究知识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花儿与夹子”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夹子,原本对收集夹子感兴趣的幼儿,面对各种各样的夹子,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又为学生提供各种色彩绚丽的花儿***卡,这样大大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热情,然后教师通过花儿***卡和夹子,开展了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给幼儿提出一个10以内的加减法,让幼儿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后,在***卡上夹与得数相同的夹子,经过几次计算之后,幼儿丝毫没有感觉到枯燥,反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探究材料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强教学活动交流与反思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大班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师应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多为幼儿提供“对话”的机会,通过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交流与对话,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数学思想,同时在完成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之后,还需要引导幼儿进行活动反思,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身。
1、怎样教幼儿发音?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幼儿清楚的发音,如果教师的语音都有缺陷,那么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幼儿的发音器官不够发达,不够灵活,不善于打开上颚,教师应反复示范,逐渐教会幼儿正确的开口,并正确发出唇音、唇齿音、舌尖音、等要帮助幼儿在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的基础上,把歌词念准确、念清楚,不含在嘴里,想朗读诗歌一样,把字头字尾的音都清楚的念出来。在小班,应常常让幼儿看老师发音时嘴是怎样张开的,这时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在大班,就教幼儿逐步理解字的发音 ,如祖国两嘴唇合拢的时候稍用一点力,发出的声音就很清楚了,幼儿在理解了发音后很容易遗忘,所以教师要经常反复示范复习。使幼儿能够准确唱出歌词。
2、保护声带。在唱歌过程中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比较嫩。如喉咙的软骨、肌肉较嫩和韧带较松,声门较狭窄,声带短而薄,比成人小得多,如不注意保护,则容易引起疲劳和病变,甚至有可能导致声音嘶哑或失音,保护幼儿的嗓子是教师的职责。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师要教幼儿用自然的声音、不可以用叫喊的声音方式唱歌。
教师的范唱是最好的办法。通过教师边唱边讲解要让幼儿理解歌是自然唱出来而不是喊出来的,不能一味的追求叫的响。又是可以叫唱的好的幼儿到前来唱,还可以让大家淡淡她为什么唱的好,大班的幼儿一般可以评论。
选用的歌曲必须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特点幼儿的音域范围。小班的幼儿一般在五六度以内。做教师的不能因为音域窄的歌不好听,而随意用音域宽广的节奏复杂的、音量强的歌曲教给幼儿这是教师必须注意的。要时时记住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应以幼儿为中心进行教育。如果幼儿唱超过自己音域范围的歌,容易产生喊叫现象。有一些歌曲音域并不是很广,但因教师起音不适合,教师有时起音起高或起广了都会使幼儿产生不良后果。老师在弹奏钢琴的时候不要因为方便老师弹奏而忽视幼儿的感受。有一些钢琴旧了,老师在弹之前要事先检查了解,是定调更有利于保护幼儿的嗓音。每一个班幼儿的音域宽窄不同,教师应事先考虑确定,一首歌该用什么调最适合本班幼儿音域的范围事先熟悉第一句应该从哪个音节开始比较好,最后一句在什么地方结束。有时相差一二度会出现难听的声音。调子太低,幼儿唱着没有精神,调子太高,会引起刺耳的叫喊声。如果教师在教学练唱中发现已定好的调对幼儿来说有不悦之处,这是可以临时向高或者向低换调,所以,教师在练琴是必须熟悉每一个调的音阶小学音乐论文,平时在户外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幼儿的情绪容易兴奋的大喊大叫,教师尽可能的替幼儿起音,避免调子太高而损害幼儿嗓子。
练唱适度,不能使幼儿的声带负担过重,音乐课的时间不易太长,一节音乐课中不能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唱,要有活动,使幼儿的声带得一休息的机会,防止过于疲劳的损害嗓子健康。教师应细心观察,注意发现和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歌喉。唱歌技能好和音色也好的幼儿不多,特别是具有独唱才能的幼儿更是少,教师要特别重视保护幼儿的嗓子,不能让幼儿独唱的同时,又让同一个幼儿参加很多伴唱,伴唱的任务可以请其他的幼儿担任。通过伴唱也能训练幼儿的唱歌能力,是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得到训练,做到机会均等,这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多去发现一些幼儿作为后备力量,对那些音色或者歌技能力不好的幼儿,教师要训练和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若遇到音色好而胆量不好的幼儿,可以使音色好的幼儿和胆量大的幼儿两个进行组合,教师绝不可以为完成任务,是少数幼儿唱得过多过响,而是嗓音受到损害,而使很多幼儿没有得以表现自己,而损害另一些幼儿的身心健康。
3 教师要教会幼儿养成良好唱歌的习惯。教幼儿在平日讲话的时候不尖生叫喊,幼儿在集体的生活中,有特别在室内,往往因为人多,声音嘈杂,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而大喊大叫,这很容易使幼儿的声音变的沙哑。调查发现,大班的男孩沙哑的情况比小班的多,易患感冒的幼儿中声音沙哑的又占多数,所以,教师在小班的时候就要培养幼儿轻声谈话的好习惯,对于易患感冒的幼儿应多加关心在声带炎期间,不易唱歌,要让幼儿好好休息。
一、德国学前混龄编班
德国的幼儿园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这种混龄编班在全德国所有幼儿园中普遍实施。德国混龄班的年龄跨度非常大,目前一般以3-6岁混龄为主。混龄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将幼儿园营造成一个温馨的“家”。如在环境创设上,有些幼儿园不仅有若干个小的活动区域,还搭建了一些小阁楼,供需要安静环境的孩子使用;在教具、玩具的设置上,更多地考虑了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求;在家具的准备上同样如此,桌椅的尺寸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特别是椅子的大小和高低,便于不同身高儿童的使用。在进行活动时,教师不严格限制儿童的活动类型,并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共同游戏与学习。孩子们如兄弟姐妹般在这样的家庭中,一起生活,一起游戏、一起学习。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混龄班并不是随便把孩子放在一起任其去发展,而是要给他们树立一个标准,告诉年龄大的孩子要怎样照顾年龄小的孩子。混龄编班不仅能有效促进儿童个性、语言、情绪、社会性发展,还能减少年幼儿童对教师依赖,培养其***意识。
二、我国学前混龄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学形式,即同一个年龄段(一般是一岁的年龄差)的孩子在同一个班级里接受同步教育,表现为幼儿园的大、中、小班教育。目前幼儿园关于混龄活动的研究已有不少,但都是在有限范围内的尝试。教学组织形式也参差不齐。
1、“混龄班”模式。即全部混龄编班,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全部全方位混龄教育。在教育环境、活动内容、教师指导、家长参与等方面充分体现混龄特点。上海童的梦幼儿园自1999年就开始了混龄班的实践,并已成为“上海市混龄教育示范基地”,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2、“间断性混龄”模式。即幼儿平时按同龄编班,在某些活动时再进行混龄,其混龄特点是“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幼儿编班、固定的带班教师以及灵活而有计划的活动内容”。“间断性混龄”教育既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又可以较充分地整合利用幼儿园的人际资源,进行差异性互补,从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的混龄模式在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的过程中,是一种混龄教育本土化的有益形式,在实施混龄教育的幼儿园中相对普遍。
3、“随机混龄”模式。(插班)这是混龄教育在我国特有的一种形式,其混龄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是为了解决入园需求与园舍条件之间的矛盾,不得已而为之,比如20世纪70―80年代曾经盛行的“混合班”。 而有的则是为了从班额上最大限度地控制办学成本,谋求经济效益。这样的幼儿园虽有混龄的壳,但由于师资、观念、指导策略、社会支持等原因,事实上与前面提及的混龄教育相去甚远。一般认为,由于其随意性大,班额大,教师素质不高,对幼儿的互动缺乏有效指导,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形式多在不发达地区或部分民办幼儿园存在。
三、我国实施混龄教育的困难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混龄编班不仅有效的促进了儿童个性、语言、情绪、社会性发展,还减少了年幼儿童对教师的依赖,更是弥补独生子女***策弊端的关键,但要在我国实施混龄编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首先,家庭的阻碍。家长是幼儿园选择的主体,在传统观念中,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教学质量。对于混龄教育模式,由于对混龄教育的不了解,有的会担心小龄幼儿在混龄群体中遭遇不公平待遇;担心大龄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小龄幼儿;有的则担心大龄幼儿的发展被小龄幼儿拖后腿,还有的会担心老师在混龄活动中对幼儿关注不足等,因而对混龄教育持否定意见。
其次,师资水平待提高,教师如何转换角色转变为混龄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如何准确理解混龄教育的理念,科学把握混龄活动的目标、内容及过程,这些均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幼儿教师除了必须学会与儿童交往,善于观察儿童,同时还特别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年龄或能力分组进行教学,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由于操作难度很大,使得一般水平的教师难以胜任。
再次,课程资源缺乏。尽管蒙氏教法于1994年在中国幼儿教育界开始流行,到2008年我国约有300多个蒙氏教室。但目前我们能够收集到的关于幼儿混龄教育的理论资料是极为有限的,能够找到的可供幼儿园实施混龄教育的课程资源更是少之又少,无论是混龄教材、混龄活动方案与教具,还是混龄课堂管理等均缺少丰富的理论素材,对实践者而言,缺少了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其实践的步伐必定是艰难的。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对家长逐步渗透科学的教育理念。要改变我国家长传统教育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可以通过“间接性混龄”让家长感受到混龄教育的优点,并在亲子活动、家委会等时机通过专家、园长等权威对家长进行定期的科学教育的宣传,逐步改变陈旧观念。
2、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组织和实施混龄教育,不仅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更需要教师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改变。一方面可以选派部分精英教师出国进行深入的学习深造,另一方面要在国内的行动研究实践中,使教师有机会观摩和亲身实践。只有在面对问题、反思教育行为的混龄教育实践中,才能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出适合我国学前教育现状、胜任我国儿童混龄教育的师资队伍。
3、增加交流学习的平台与机会。增加交流学习的平台与机会,学习与借鉴国外混龄教育成功经验机会,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民族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教育充分发挥最佳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服务,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燕.德国幼儿园的混龄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11(07).
[2]张虹.德国学前教育结构的混龄教育[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3(11).
[3]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2).
[4]钱秀华.在我国幼儿园实践混龄教育的困难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8(2).
[5]王晓芬,刘晶波.论幼儿混龄教育的必要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11).
1、我们大家清醒认识到,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素质等是困扰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学期我们结合二级合格幼儿园的检查工作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推门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行为转化为新的教育理念。我们组织教师把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让教师学会自我反思、自觉地改进工作,对教师的备课和观察笔记、话题探讨等活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反馈,,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地转变教育观念。
2、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的督促与指导,坚持每周进班听课,重点培养年轻新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怎样使用教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帮助她们更快地适应教学岗位,在各个班级设立以老带新的互助活动,我园老教师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工作常规、有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年轻教师树立好的榜样,为了让年轻教师更快适应教学岗位,她们手把手地向年轻教师传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年轻教师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她们的才华,年轻教师有了明显的进步,表现突出的教师有邢丽媛、于翼、高爽。
3、我们派送两名骨干教师定期参加教委培训,组织年轻教师走出去参观姊妹园的教学观摩活动和专家讲座、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把姊妹园的教育经验带回推广,组织教师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大家积极讨论新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积累教学经验。
二、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我们教师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选择幼儿适合的内容,尝试新颖、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园李娜教师、邹晓燕教师大胆尝试网络新科技,把日常工作中个人观点和积累的教学经验,利用业余时间建立个人博客网站,向家长同行教师共同讨论幼儿教育话题,她们把所学的知识与园内教师共同分享,指导全园教师如何制作教育网站,利用下班时间把年轻教师带回家中亲手教她们学习网络知识,在她们的帮助下,大家了解一些网络知识。班级建立了教育博客网站、吸引大部分幼儿家长和同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扩大和宣传了七一七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
合理使用新教材,我园各个班级存在着比较明显个体上的年龄差异和幼儿不同能力上的差异,班级教材的使用都向上提高了一层,给教师带来了一些教学上的困难。例如大一班幼儿学前班教材内容比较浅,大二班、中班和小班教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们想办法克服了各种困难,施展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大一班教材的情况,两个教师借助一些辅导教材,帮助幼儿扩大知识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工作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大二班、中班和小班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不断摸索幼儿发展规律。开学初,放慢教学进度,帮助幼儿吸收和理解,定期向家长宣传学期工作计划,月、日教学计划,及时把所学的儿歌、故事、歌曲向家长展示,温馨提示、科学育儿知识等通过宣传途径达到家园同步,让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成长。
这学期各个班级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幼儿兴趣特点,建立了课题研究计划,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实施教育内容。大一班课题“让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大二班课“幼儿朗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中班课题“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小班课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主动学习”,各个班级从课题的确立、计划、选材、整个实施过程贯穿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丰富教育活动,教师们收集与课题有关资料、准备了故事***片、字宝宝乐园、***书、游戏头饰等丰富教学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了循序渐进地挖潜幼儿的各种潜能,让幼儿通过教研活动培养语言讲述、阅读、朗读多方面的表达能力,例如:大一班教师教幼儿用情感体验故事人物的情感,续编***片故事的结尾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培养,幼儿喜欢讲述、幼儿口语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二班教师教幼儿“形象认识标点符号”了解人物性格,变换语气语调、教幼儿学会有声有色的朗读儿歌、表演故事等,让幼儿学会评价,寻找朗读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幼儿的朗读技能。中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乐趣,为孩子提供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书、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幼儿学习阅读的方法,纠正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的阅读水平和学习习惯有了提高。小班教师,开学初,教师们用游戏活动稳定幼儿入园情绪,用游戏活动教幼儿学会生活、交往、个人请求等多种能力,幼儿通过一学期教师的培养,幼儿***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经常听到家长谈论孩子的进步,感激教师所付出的努力。
三、家园共育、提高保教服务水平
这学期,幼儿园开展了丰富的家园活动,学期初向家长展示公开课教学,邀请家长参与评议教师的教育活动,肯定教学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幼儿园今后发展提出希望。今年“六一”家园开放活动各个班级准备的文艺节目、幼儿画展质量比往年做的好,这些工作真是离不开每个教师的辛勤的劳动,体现我们教师的创新理念,我们收到了各级领导和幼儿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期末、我们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活动,发放95份调查表,收回52份,家长的反馈信息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幼儿园保教工作有90%以上家长比较满意,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健康家长比较放心,今年幼儿体检各项健康指标100%达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离不开全园保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这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我园的保教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家长期待我们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幼儿园加强外部环境和教育设施的改善。
1、我们大家清醒认识到,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素质等是困扰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学期我们结合二级合格幼儿园的检查工作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推门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行为转化为新的教育理念。我们组织教师把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让教师学会自我反思、自觉地改进工作,对教师的备课和观察笔记、话题探讨等活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反馈,,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地转变教育观念。
2、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的督促与指导,坚持每周进班听课,重点培养年轻新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怎样使用教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帮助她们更快地适应教学岗位,在各个班级设立以老带新的互助活动,我园老教师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工作常规、有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年轻教师树立好的榜样,为了让年轻教师更快适应教学岗位,她们手把手地向年轻教师传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年轻教师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她们的才华,年轻教师有了明显的进步,表现突出的教师有邢丽媛、于翼、高爽。
3、我们派送两名骨干教师定期参加教委培训,组织年轻教师走出去参观姊妹园的教学观摩活动和专家讲座、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把姊妹园的教育经验带回推广,组织教师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大家积极讨论新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积累教学经验。
二、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我们教师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选择幼儿适合的内容,尝试新颖、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园李娜教师、邹晓燕教师大胆尝试网络新科技,把日常工作中个人观点和积累的教学经验,利用业余时间建立个人博客网站,向家长同行教师共同讨论幼儿教育话题,她们把所学的知识与园内教师共同分享,指导全园教师如何制作教育网站,利用下班时间把年轻教师带回家中亲手教她们络知识,在她们的帮助下,大家了解一些网络知识。班级建立了教育博客网站、吸引大部分幼儿家长和同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扩大和宣传了七一七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
合理使用新教材,我园各个班级存在着比较明显个体上的年龄差异和幼儿不同能力上的差异,班级教材的使用都向上提高了一层,给教师带来了一些教学上的困难。例如大一班幼儿学前班教材内容比较浅,大二班、中班和小班教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们想办法克服了各种困难,施展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大一班教材的情况,两个教师借助一些辅导教材,帮助幼儿扩大知识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工作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大二班、中班和小班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不断摸索幼儿发展规律。开学初,放慢教学进度,帮助幼儿吸收和理解,定期向家长宣传学期工作计划,月、日教学计划,及时把所学的儿歌、故事、歌曲向家长展示,温馨提示、科学等通过宣传途径达到家园同步,让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成长。
这学期各个班级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幼儿兴趣特点,建立了课题研究计划,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实施教育内容。大一班课题“让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大二班课“幼儿朗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中班课题“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小班课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主动学习”,各个班级从课题的确立、计划、选材、整个实施过程贯穿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丰富教育活动,教师们收集与课题有关资料、准备了故事***片、字宝宝乐园、***书、游戏头饰等丰富教学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了循序渐进地挖潜幼儿的各种潜能,让幼儿通过教研活动培养语言讲述、阅读、朗读多方面的表达能力,例如:大一班教师教幼儿用情感体验故事人物的情感,续编***片故事的结尾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培养,幼儿喜欢讲述、幼儿口语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二班教师教幼儿“形象认识标点符号”了解人物性格,变换语气语调、教幼儿学会有声有色的朗读儿歌、表演故事等,让幼儿学会评价,寻找朗读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幼儿的朗读技能。中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乐趣,为孩子提供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书、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幼儿学习阅读的方法,纠正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的阅读水平和学习习惯有了提高。小班教师,开学初,教师们用游戏活动稳定幼儿入园情绪,用游戏活动教幼儿学会生活、交往、个人请求等多种能力,幼儿通过一学期教师的培养,幼儿***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经常听到家长谈论孩子的进步,感激教师所付出的努力。
三、家园共育、提高保教服务水平
这学期,幼儿园开展了丰富的家园活动,学期初向家长展示公开课教学,邀请家长参与评议教师的教育活动,肯定教学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幼儿园今后发展提出希望。今年“六一”家园开放活动各个班级准备的文艺节目、幼儿画展质量比往年做的好,这些工作真是离不开每个教师的辛勤的劳动,体现我们教师的创新理念,我们收到了各级领导和幼儿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期末、我们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活动,发放95份调查表,收回52份,家长的反馈信息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幼儿园保教工作有90%以上家长比较满意,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健康家长比较放心,今年幼儿体检各项健康指标100%达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离不开全园保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这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我园的保教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家长期待我们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幼儿园加强外部环境和教育设施的改善。
美国幼教机构的类型很多,表述方式和我们也有所不同,在我国,3岁~6岁孩子所在的机构被称为幼儿园(Kindergarten),2岁~3岁孩子所在的机构被称为托儿所(Nurry)。而在美国,人们只把5岁~6岁的孩子所在的机构称为幼儿园(Kindergarten),而把3岁~5岁的孩子所在的年级称为学前学校(Preschool)。此外,还有招收2岁~6岁孩子的日托中心(Daycare Center)和招收3岁~8岁孩子的幼儿学校(Children's School)。在美国,既有公立的免费幼儿园也有私立的收费幼儿园。5岁~6岁的孩子可以选择当地公立小学中的幼儿园接受免费教育,也可以选择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中的幼儿园或者私立的幼儿学校。3岁~5岁的孩子则只能进入私立的幼教机构。美国托幼机构的收费普遍较高。在美国东部地区,一个较好的幼教机构的入园费用大约是每月1400美元。因此,美国5岁~6岁幼儿的入园率较高,而3岁~5岁幼儿的入园率则比较低。
二、班级规模较小,教师配备充裕
美国幼儿园的班级规模普遍较小。通常,中班和大班是18个人,小班是12个人。在部分的日托中心,人数会相对较多,但也不会超过25个人。每个班有3名教师。根据全教协会(NAEYC)的规定和建议,幼儿园的师幼比不得低于1:10。在班级的环境设置中,往往也有这样的隐形制约。例如,在一个幼儿学校中,大班的走廊里只有18个挂衣架,班级中也只有三张可供幼儿就坐吃午餐的桌子(三张桌子。每张可以坐6个人)。较高的师幼比能让教师和幼儿有更多的沟通和互动。在班级的3名教师中,一名是首席教师(head teacher),另外两名是助手教师(as-sistant teacher)。首席教师是班级教育工作的计划者和组织者,同时也负责指导另外2名助手教师。美国幼儿教师并没有太多的笔头工作,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照料和指导好班级中的幼儿。美国幼儿园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模式,全教协会等组织会提供一些供教师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某些幼儿园,教师还会得到一笔可支配的课程建设费,用以购买相关的课程材料。幼儿园支持教师参与各类研习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美国幼儿教师的工作自较大,敬业程度也较高,尽管收入水平有限,但是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班级布置区域化
在美国,人们认为适宜的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所以他们十分重视教室的布置。美国幼儿园班级主要采用区域化布置,教师们会把班级环境分为若干个明显的活动区,如讨论区(Meeting Area)、积木区(Block Area)、美工区(ArtArea)、感知发展区(Sensory Table)、书写区(WritingArea)、戏剧区(Dramatic Play)、阅读区(LibraryArea)和点心区(Shack Table)等。在国内,由于人数等原因,教学区往往占了班级空间中的很大一块(占三分之一以上),而在美国,讨论区(即教学区)只占教室的较小一块(占四分之一以下)。在讨论区中,幼儿可以围坐在教师周围,就某些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如今天的活动安排和总结,也可以一起阅读故事或唱歌。各个区域主要是依靠桌子和柜子来进行围合和分割。桌子的形状大小都各不相同,作用也不一样。有的圆桌很大,适合美工区的操作。感知桌是两用的,打开盖子就是一个发展感知觉的玩沙池,合上盖子就成了一个普通的方桌。区域化布置为幼儿的分组学习和自主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例如,在集中讨论之后,幼儿会被分为两组或三组开展分组学习活动。有多名教师分别进行指导。此外,幼儿每天都会有选择性活动时间,他们可以在材料丰富的区域中长时间地进行专注的学习和操作。这样的选择性活动包括绘画、书写、拼***、阅读、戏剧游戏、积木和玩沙等。这些活动既能发展幼儿的计划能力,也能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们也会随时参与到不同区域中与幼儿进行交流或指导。
四、重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美国的幼儿园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一般来说,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有了这样良好的品质,幼儿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自主和负责任的社会成员。在美国幼儿园里,人们常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第一是严格执行规划和时间表。在美国幼儿园里,每天的活动安排会以非常明显的方式呈现给幼儿,而且教师会非常严格执行时间表。根据笔者的观察,他们计划中的时间表和实际操作中的时间表基本一致。这样就确保了活动的效益,确保了各项活动的时间。例如,教师通过***表和照片的方式把半天的日程计划贴在墙上,让每个人都知道上午半天的活动。教师把活动归纳为8项,即到达、上午的讨论、户外活动、故事阅读、探索活动、音乐或分享式讨论、午餐和再见。每天的活动顺序和内容都是相对固定,这样既能发展幼儿的秩序感,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安定的课程氛围。第二是重视对时间概念的认识。在班级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教师对时间概念的重视。教师常常会在讨论区的墙上贴出本月的日历。在日历上会通过特殊的标记把今天的日期凸显出来。幼儿需要轮流向大家介绍今天是星期几,昨天和明天是星期几。幼儿还要通过选择标志来说明今天的天气怎样,以及自己感觉如何。教师还会列出一张大表,在表里逐一填上数字,让大家知道今天是这个学期的第几天。这些做法都让孩子们以具体形象的方式感受到时间的存在。第三是强化对班级规则的认识。通过认识规则,每个人都可以知道,自己在班级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很多美国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的班级规则。有的比较简单,只有三条,即确保自己的安全、尊重别人和富有责任感。有的比较多,有六条,即照顾好自己、友好对待别人,友好对待班级里的物品、在教室里轻声讲话、倾听别人的讲话、会包容别人和会分享等。幼儿还要知道在讨论时,自己该遵守怎样的规则。例如,要眼睛看着讲话者、要举手发言、不要和旁边的人讲话以及手上不要拿着东西等。在学期初,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为什么要做到这几点以及如何做到这几点,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和理解班级的规则。第四是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和职责。在班级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分工。如,有的负责管理队伍是否整齐,有的是管理文具,有的是填写日历。有的是负责照顾植物,有的负责敲风铃,还有的负责阅读班级规则等。平时,每个幼儿都要整理好自己的文件夹。在完成作业后,要自己在作业单上盖上当天的日期。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有了职责和工作的体验,也让他们都感觉到
自己是班级的重要成员。五是让幼儿在自己选择的活动中感受责任和要求。在选择性活动中,幼儿需要事先选好要参加的活动,然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活动。在此期间,幼儿不允许随便改变自己的选择。这样的安排,让幼儿能够定下心来从事自己所选择的活动,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能保证让所有幼儿能通过选择性活动完成一些固定的作业和训练,如绘画、书写和数学练习等。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34363633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班幼儿教师论文模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班幼儿教师论文模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