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士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1985年T莱维最早提出“全球化”,他用这一词,形容此前20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当前有关全球化的解释比较多,但从全球化一词提出开始就是指经济的全球化。是指士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贾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活动,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正因其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且对经济、***治、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增大而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成为现实生活中最流行、最时笔的用语之一。
世界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世界***治关系的改变。同样,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特征的全球化,对国际关系已经或正在产生着深远影响。全球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有助于维护世界范围的和平与安全。在利益相互交织下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也使不同类型国家间关系有所调整。
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强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世界经济全球化虽然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现实.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但是其发展毕竟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认为经济垒球化的出现与发展,是作为目前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垒球范围的扩展。无论是在贸易、投资、金融、生产方面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而出现的,且在全球经济规则中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WTO所制定的叠融和贸易规则,更充分地体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要求。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有刺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为了争取更长时期,拥有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采取更加一致的行动。
经济全球化开始的过程,也是两极格局逐渐终结的过程,冷战结束后,殴、美共同对抗的敌人消失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所上升.特别是西欧***意识进一步增强,经济与***治联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但这种矛盾和分歧并未冲破西方业已形成的利益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基本相似的***治文化背景与制度规范环境和价值观念,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有矛盾分歧(更多矛盾、分歧集中在经济领域),同时还通过有效的协商的方式,通过沟通、谈判.通过各种组织,特别是西方富国俱乐部——西方七国(现在因俄罗斯加入而称八国)***会议,来缓和矛盾,解决问题,共同雏护共同的利益虽然这其中也不乏西方国家因面对美国推行“单极”独霸世界而带来的困扰和苦恼,如美国实施赫尔姆斯——怕顿法靠和迭马脱法靠.引起西欧、加拿大等国家的反对,但美国强太的经济力量加上与西欧、日本、加拿大等的密切经济联系,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问关系的主调是协调、缓和。
二、经济全球化协调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封闭对抗走向开放缓和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问由于***治制度对立,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经济上相互隔绝互不鞋来.彤戌两个平行的经济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鲁主义国家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造一步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世界,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开放性恰恪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方面的体现:基于这种认识,杜会主义国家带5足改革开放的***策,冲破封锁,创造案件,抓住机遏,使社会主义刺度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从当前的客观情况看,资本主义消灭社会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战胜资奉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很现实,两种制度将是长期并存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解决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方面,在维护全球经济安全方面,在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奉主义国家之间,有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使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在***治、***事,特刺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完全对立趋于缓和.由冷战时期“对抗”走向“既共处又竞争”的关系。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代表着人类社会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必然,最蝽的***性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制度之间的共存也可以成为一种客观现实。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叉需要稍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提高自已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而资本主殳国家恰恰也需要象中国这样大的具有更大潜力的市场.因此争取与资本主叉国家和平共处,相互合作,进免对拉是有可能的。事实上,当夸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古、越等都认识到当前是一十难得的机遇,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开放、发展厦加入WTO,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加深。:
当然,作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仍然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事上的包两,***治上的“渗透、演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时社会主义国家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涉和影响,越是经济站舍的紧密,这种防犯工作越是艰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上相互结合与***治上对峙的结构将会持续下去。
去年成为舆论热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在今年的“两会”上再度被聚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去年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当时这“二十字真言”就引起了许多讨论。一些对“主义”特感兴趣的人说按这五条的概括,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农村哪条没达到?难道他们也是“社会主义”不成?因此他们认为应当增加些“公有制”之类意识形态内容,而且在落实这些内容方面不能“放任自流”。另一些人则相反,他们认为过去多年来我们不少干部理解的“社会主义”就是改革前的集体化模式,改革后好不容易“不争论姓社姓资”了,如今加上这个“主义”帽子,会不会让人误以为又要搞强迫命令那一套?按“二十字”的说法,本来并没有集体经济的内容。加上这个帽子会让人误以为上面又要发动“集体化运动”了。所以他们认为还不如就叫新农村或新乡村建设为好。
这两种说法的立场差异甚大,但一个共同点是都特别在意“集体”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重建集体经济”吗?“集体经济”与“二十字真言”是什么关系?
其实笔者认为,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对于“集体”二字的敏感是可以理解的,但决定“新农村运动”前途的关键并不在此。严格地讲,“集体”与否实际是个伪问题:市场经济中的所谓“私有权”本质上是公民自由产权,其中理所当然地包含若干公民自由地把自己的资产加以合并、自由地组织经济联合体的权利。因此过去笔者就曾多次指出:世界上只有命令经济国家禁止私有制,从来没有市场经济国家禁止“公有制”的。因此毫不奇怪,任何市场经济国家对人们自愿的认同、合作,自愿的集体主义乃至真正自愿的“财产归公”活动,不但是允许的,而且常常支持还来不及呢:典型的例子是几乎所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公民自愿的公益捐赠和公益基金都以免税优惠、乃至搭配财***补贴形式予以有力的支持,以至于公益资产在他们那里的发达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对于竞争性的“集体经济”虽然一般不可能有这种支持(否则就破坏了公平竞争),但只要成员真正自愿,别人也乐观其成。像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不但最早的“五月花号”清教徒移民登陆初期就是过的公社生活,以后宗教的或世俗的公社选择也一直存在,而且在很长一个时期,这种从事公社实验的高度自由曾强烈吸引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专制国家)的社会主义者,从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卡贝,直到俄国的民粹派,都到那里去实践其理想。最起码地,他们搞公社实验决不会像我们当年小岗村民搞“单干”实验那样要冒“生死文书”的危险。虽然这些实践在市场经济中往往缺乏竞争力而不能持久,但创造“奇迹”的也不乏其例。当年富于宗教集体主义精神的摩门教移民在高原荒漠上建成繁荣发达的犹他州,今天人们到了该州首府、高度现代化的新兴大都市盐湖城,无不为之惊叹,这奇迹决不比社区规模的、华西村小吧?即使在没有“奇迹”的地方,他们的公民集体与合作意识传统也随处可见:从***治上的集体行为能力、社区上的公益自治组织直到经济上合作制(尤其在农业中)的高度发达,都说明那是个公民“***而不孤立、联合而不依附”的地方。
个人自由与“自主的集体主义”之一致性
没有以小岗村人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冲破旧体制束缚的努力,不仅小岗村,包括华西村在内的“集体经济”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速发展
现代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惟一限制,就是不能违背自愿原则强行“化私为公”、不能以不受制约的权力搞禁锢性的“集体”。
这其实也未必只是为了保护“私有制”,因为如果权家可以不受制约地“化私为公”,那它就同样可以“公产私用”乃至“化公为私”而不受制约。去年“郎顾之争”中郎咸平也一再说我们这种“保姆”强占“主人”财产的“国有资产(其实何止“国有”,“集体”资产亦然)流失”现象,是英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可能发生的。的确,如果每个公民的财产都能得到确实的保护,公民共同拥有的财产难道还怕得不到保护?
实际上,强制方式不仅侵犯了农民的个人自由,而且也使真正的“集体主义精神”不可能发生,因为违背人们自愿的强制往往要依靠“三个和尚无自由”式的“伪个人主义”才能顺利实现。
当年俄国传统村社社员比我国的“小农”更难“被集体化”,而我国东南沿海某些传统宗族及村社公产比重大的地区、乃至号称保有“原始公社遗存”的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比那些缺乏乡土认同的“纯小农”地区更难以被“集体化”,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无怪乎那时不断在乡村小共同体中提倡利益对立、***治分化、六亲不认、残酷斗争,对传统乡村社会固有的认同与合作资源打击不遗余力。今天许多地方的农村面临所谓“人心散了”、除国家强制力量外民间组织资源极度稀缺的状况,恰恰是那种“被集体化”的结果。而小岗村后来那个以“18个血手印”知名的“齐心协力闹散伙”事件,有人称为“以集体主义精神促使集体瓦解”的“小岗悖论”。其实这个“悖论”并不悖,关键在于那种强制性的“被集体化”恰恰是以一盘散沙的“个人”比真正的自主性集体更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强捏在一起为条件的。
如今据说小岗村民在20年单干之后又考虑联合起来谋发展了。于是有人就说当年的分田到户是“走了弯路”。其实,当年小岗村人摆脱“三个和尚无自由”的困境而齐心协力、共担风险、摆脱束缚,正是他们今天得以自由地谋求联合发展、建立股份制经济实体的前提。没有以小岗村人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冲破旧体制束缚的努力,不仅小岗村,包括、华西村在内的“集体经济”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速发展。所以可以说,从当年摆脱“三个和尚无自由”的状况而齐心协力脱离官办“集体”,到今天齐心协力建立自愿联合,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既是农民个性***的进步,也是他们作为现代公民的公共意识和集体精神的进步。
当然,当前中国各地乡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农民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互利合作与联合协作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各种实验也都有风险和不确定性。谁也不能保证小岗村、、黄柏峪和其他发展模式在未来就会一帆风顺而不会有进一步的变革。即便某个模式在这里成功了,也未见得可以搬用到别处。我们应该相信,作为现代公民,每个农民不仅应该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仅愿意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对于怎样根据自身条件追求发展和富裕也有自己的、他人不可代替的智慧。另一方面,从原始群时代就以某种形式的认同与合作为生存发展条件的农民,也不会先天地“人心散了”而非要别人来“拉郎配”不可。***府可以提供服务,并且农民也有权要求***府提供他们所需要(而非官员的***绩所需要)、又属于***府责任所系的服务,但官员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农民。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不在于“集体”不“集体”,但的确在于对农民的权利尊重不尊重。这或许就是“二十字真言”没有把“集体化”、但却把“民主”列入了其中的原因吧。
维护自主性:不能“威胁”,也不能“利诱”
公共财***不同于慈善捐款,它是国家运用强制手段从公民那里汲取的资源,应当使用于公益目的,而不是用于帮助某个或某些公民在与其他公民的竞争中胜出——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强迫命令”
不能以强迫命令的方式搞“集体经济”,那么是否可以用财***支持的方式引导农民搞“集体化”?笔者一位朋友的确有这样的见解:推动集体化不能“威胁”,但可以“利诱”。即以过去那种干部“抓点带面”的方式,以国家财***力量给愿意搞集体化的“试点”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支持,使试点乡村尝到“甜头”,对其他农民产生吸引力,“引导”他们搞集体化。如今新农村建设要加大国家财***对农村的投入,这种想法也就颇为引人入胜。
但是这种主张是极为可疑的。应当说,这种做法在过去1950年代的集体化中就曾广泛使用。它虽比直接的强迫命令“文明”些,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副作用甚大。今天要搞市场经济,这样做就更有问题了。
首先,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以公共财***支持竞争中的一方使其体现出“优越性”,是不合理的。公共财***不同于慈善捐款,它是国家运用强制手段从公民那里汲取的资源,应当使用于公益目的,而不是用于帮助某个或某些公民在与其他公民的竞争中胜出——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强迫命令”。这种“利诱”与“威胁”并无本质区别。
其次,自由主义经济学反对在竞争领域以行***权力配置资源,但其他各种国家干预学派当然不这么认为。运用国家权力使资源配置具有某种倾向性,例如向某些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地区倾斜,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有的。然而,作为公共财***行为,这样的倾斜必须合乎法治,真正具有“公共性”。我国现今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投入的法规体现的主要是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倾斜,其次是向特定地区(如贫困县)、产业(如种粮补贴)倾斜的精神,而不是向特定所有制倾斜。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非规定的倾斜必然影响规定的倾斜,因此是应当避免的。
第三,即使在公益范围内,国家财***对农民的“多予”也应当是一种法治状态下的公共服务,而不应当变成人治状态下的“首长恩典”,其实施对象的确定应当依据普适性的***策规定,而不应当与它是什么人的“点”、什么人的“帮扶对象”有关。运用公共权力向某些领导“亲自”关心的特定“典型”提供稀缺资源,尤其在这些资源因其稀缺而已经成为激烈竞争对象的情况下,“多予”的初衷就有可能被扭曲。
最后,在“利诱”的模式下搞“集体经济”,还有一个“退出权”的问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先生当年曾经强调“退出权”是决定集体化相对正常运转或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这个论述用来解释他说的那些事是值得商榷的。但今天强调退出权问题却很重要。如果“集体化”是可退出的、而且退出成本不大,那么“利诱”或许问题还不太大。尽管它也可能有成败风险,但如果外部确实有“利”的投入,在预后不良、农民退出时会造成外部资源的浪费,农民本身却还不至于吃大亏。但如果这种“利诱”不可普及(只是对“典型”的优惠),或者不可持续(只是“引导”期的***策),那么农民进入后又不可退出或退出成本巨大,问题就严重了。
实际上,当年集体化之所以出现严重问题,直接的“强迫入社”固然是重要的因素,而“引蛇入洞”式的做法,即以不可普及、不可持续的“利诱”引导农民进入集体化,而后“利诱”消失,农民却不可退出,由此产生的弊病恐怕更普遍、更严重。我们如今的“集体经济”大都不可退出,或退出成本极大。因此不仅不应该“威胁”农民进入,“利诱”农民进入的做法也存在着极大风险。笔者认为:如果要在这方面“利诱”农民,那就应该首先明确农民的“退出权”。否则就决不应作此想。
当然,成员可以自由退出与经济体的持续存在和发展是有矛盾的,传统的“合伙经济”因此一般都难以做大。但是股份制原则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如果纯属农民自发、自愿的互信合作,他们当然可以采取他们认为合适的任何方式。但如果外部人要加以“利诱”,恐怕股份制是惟一可以考虑的方式,而且应当是可以转让(不影响经济体持续的退出方式)的自由持股——在这方面应当特别指出:过去一度被宣传得火热的所谓“股份合作制”作为“现实主义”与意识形态教条之间的权宜性妥协是可以理解的,但它本身不能被塑造成新的教条。实际上如果纯属农民自发自愿,合作、合伙乃至完全无私奉献都未尝不可。如果要“利诱”他们,就应当限于可退出的自由股份制。而既然是自由股份制,强迫命令或“威胁”的因素是决不能掺杂其中的。外部人怎样“影响”农民?
“多予少取放活”,这的确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旨。但是这句话不仅意味着在经济利益上要对农民“多予少取”,更重要的是在权利问题上对农民“多予少取”。对农民的合法权利要多尊重、多维护、少限制、不侵犯,而官员对农民行使权力则要有制约。
当然,所谓“利诱”农民搞自由股份制还可以,也不意味着应该提倡乃至推行这种做法。原则上讲我是反对用权力来搞“威胁利诱”的。但是,这当然不是说各种理想主义者、包括信仰“集体化”的理想主义者就不能影响农民。
首先,他们可以“自己做出榜样”给农民看,就像当年欧文等人所为。过去的意识形态把欧文说成是“空想”家,而把终身在***书馆与书斋从事研究的那位学者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者,这是很奇怪的说法。近代科学不同于传统玄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重视实验,所以又被称为“实验科学”。从这一点看,欧文这样终身从事社会实验的人与书斋里的理论家相比,谁更“科学”谁更“空想”,确实值得反思。再从实际结果看,虽然欧文自己的实验点并无多少成就,但他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当今世界,自由公民的合作运动已经大有成就,而欧文则被公认为合作运动的先驱。尤其在农业领域,今天合作运动已在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造成了“联合的小鱼吃大鱼”的局面,使家庭农业得以有效地抗衡乃至战胜雇佣农业。其实效远远超过了所谓“科学意识形态”指导下的集体农庄模式。
当代人文地理学家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包含三种不同的态度-超全球化论、怀疑论和转型论。超全球化论者认为,全球化是不可抑制的巨大力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度发达的技术和全球化消费观念的扩散使得信息、资本和创新的"流"达到最大的状态。最大化的自由的 "流"建了一个生产、贸易和金融的跨国网络,这使得世界经济成为 "无边界的"状态。怀疑论者质疑了已经存在的全球化,认为全球化是过于夸大的思想和分析的概念。他们认为全球化不是决定性的,而是被决定的。区域主义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的有力的证据。怀疑论者认为国家***府在全球化经济的构建和管理行为者中仍占有中心性的地位。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者从不同维度开展了全球化研究:既包括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分析要素流动、经济增长、区域发展、世界城市等,也涵盖了对***治与制度的解构(制度变革、国家转型、城市治理等);既涉及对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扬弃,也注重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地理学者尤为重视对尺度与空间的理论重构,反对全球化意味着"地理终结"的论调,指出全球化不仅代表着跨国联系的强化,同时还推动着代表异质性的地方力量崛起和国家力量变革。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转换由物质-***治-文化的转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当代全球化阶段,国家已经无法维持持续的社会繁荣和经济的增长,个体开始突破国家尺度的管理,最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文化的"普遍化 "显示文化的全球化和渗透性,突出了全球化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历史主要体现在全球化文化的扩散和渗透,全球化文化由表层面的物质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的不断加深。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来看,是文化结构要素的自身出现的发展危机导致了全球化阶段变化。Murray 的全球化波动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强调了结构性危机是每一次波动产生的动力。欧洲的贸易殖民导致了工业变革和资本主义的加强,这种文化的改变对经济和***治产生了深入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后殖民主义文化"培育了全球化的***治制度。在现代化阶段国家发展主义大力推进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文化扩散的主要动力;1970年的石油危机则导致了全球 "新自由主义"文化兴起,国家的力量受到全球制度和市民社会的挑战。其核心是致力于缩短资本循环周期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其导致的空间结果是通过技术的革新带来的 "时空的压缩"。***于领土空间的力量的存在使得全球化空间力量的结构表现越来越复杂,同时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他认为:一是全球化并不是像地毯一样均匀的铺展开来的。二是全球化也不是什么新的现象,但不同的全球化波动阶段存在一些明显的***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
总体来看,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有影响力的理论方***包括计量地理学、后结构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女性地理学、制度主义地理学和关系的地理学,它们在全球化的研究主题、态度、分析的框架上各有特色,同时也存在交叉。分析庞杂的 '全球化'的概念,可以发现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全球化态度的演化经历了 "超全球化论-怀疑论-转型论"的演化。对 "空间 "概念的理解经历了 "绝对空间-相对空间-比喻空间"演化;空间辩论走向了 "真实的空间(地方空间)和比喻空间 (流的空间)共存"。总之全球化和地方化相互作用的观点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关于全球化空间辩论的主导方向。对于空间规模的理解,全球的 、国家的 、区域的和地方的多种规模空间权利存在,关于制度 (权力)空间结构的理解经历了 "分离的层级性-协调共存的层级性-网络的交织"的演化。从全球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上,对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理论方法和后结构主义的方法得到较多的体现。
长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将 "空间"研究作为研究的核心。即人文地理学关注解决 "what"和 "where"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解决"why"和"how"的问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性显示,"空间"开始由 "研究的对象"转向了"研究手段 (way)",研究的对象则转向解决"why"和"how"的问题。面对复杂的全球变化,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家也需要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学科的发展方向问题。关于全球化的研究,目前我国的人文地理学主要是关注经济层面的全球变化对区域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FDI 和产业集群的研究。就实质上看,就是思考如何被动"响应"全球化,而不是如何积极的"牵制"全球化。全球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仅仅从单方面,单层面入手是无法发现问题的症结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因此,多尺度的空间规模,多元化的行为者以及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的研究需要在全球化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体现。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也需要其他更多相关学科理论的融入,如社会学,管理学等。
参考文献:
1、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性经济地***》
2、徐海英 -- 《人文地理》
3、贺灿飞、毛熙彦 -- 《地理科学进展》
一、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及其主要表现
何谓文化全球化?并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全球化”概念本身具有多种含义,“文化”也是个含糊不清的用语。在讨论文化全球化问题时,大致有以下几种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这种观点承袭了早先现代化话语,尤其是工业社会趋同论的思路,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认为由经济、***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决定,冷战后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是更加趋于均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1。第二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这种理解认为全球化同时也是一个异质化的过程。如韩国******九博士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世界化并不是一元化,而是只有在追求多元化时才有其价值”2。第三种理解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塞缪尔?亨廷顿是对全球化话语的重要批判者。他提出着名的文明冲突论,论证世界历史的发展将强化文明间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必须用区域化(欧美一体化)来对抗,以扞卫和保护西方文明。亨廷顿的悖论在于,他把注意力从民族国家(为数众多)转向被称为文明的“文化实体”(七大或八大文明),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语境的一种反应。
由此可见,尽管众说纷纭,但人们都不能否认,当下世界文化发展的确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的理论话语已不能够涵盖这种事实,以致有必要提出新的话语作为理论研究的工具。文化全球化话语是对全球文化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结构——新的统一和新的分化——的回应,同时也是把握这些变化的一种新的认识论需要。文化全球化这个概念包括客观进程、主观战略和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全球意识的形成:客观现实。一方面是全球的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需要促使全球意识的形成。由于全球问题关涉整个人类的共同命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应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的限制,从全球的角度去考察和认识社会生活与历史现象,这便形成了全球意识。全球意识在广义上包括生态环境意识和求同存异意识,表现为规范、价值观等方面的广泛共享,以及在世界一切文化之间进行的双边和多边的文化对话、沟通、交流。
第二,西方文化扩张:主观战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冷战后调整战略,推行文化扩张,建构文化霸权,力***把非西方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主张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改变世界,只不过在今天,这种过程更多地采用了新的形式:***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以美国为例,美国一方面加强西方***治价值观的推广,频频用人权观念干涉别国内***;另一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率先为互联网自由贸易区确定规则,将技术的边界视为它新的西部和传播美国精神的新天地。就连理论话语也成为美国文化扩张的工具,如阿里夫?德里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对它的最热情的宣传是来自旧的权力中心,尤其是来自美国,因而实际上更加剧了对霸权企***的怀疑。”3
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文化全球化的实际发展进程是错综复杂的,但其主线一目了然,即: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涉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地球变小了的客观现实加上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欲望,使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成为可能。文化工业兴起于西方,迅速波及第三世界。由于第三世界文化生产力水平落后,西方(以好莱坞梦幻工厂为典型)就成为全球的文化工厂,其他非西方国家则成为巨大的消费群和西方文化的倾销市场。在第三世界内部,新兴的文化工业卖力地模仿和追随西方文化工业的操作模式,精英文化、主流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和内部大众文化的双重挑战。
由于西方国家在经济、技术、科学、资本、规范等方面积累的先发的优势,文化全球化的客观进程浸透着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主观意***,全球化的方向是单向(西方指向非西方)多于双向、多向,使其客观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成为资本主义文化新扩张。文化全球化的真面目是全球文化西化、“美化”。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68-03
一、全球化是思想***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早在 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就预见到,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由于产业***完成后工业生产日益脱离了本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逐步走向世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交往迅猛加强。人类跨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波及经济、***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球化成为当下我们所在世界的最时髦的知识语境。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2]。
全球化主要是经济的全球化,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不仅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可能。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看,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和充分的自我实现。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共享,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必然影响到***治、文化的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推进,中国卷入世界的程度也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带来了中国社会***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为思想***治理论课的发展编织着一幅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现实***景,是思想***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二、全球化带给中国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机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思想***治理论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无限生机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剧变使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死亡论”曾喧嚣一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全球化研究方面尤其如此。全球化更加凸显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当今的全球化仍然没有冲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壳,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90年代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全球性贫富差别的拉大,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在全球生产领域尤其是在全球金融领域无***府发展的恶果。在这种状况下,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要素或许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一些解决“线索”,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更倾向于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资本论》的热销及“回归马克思”的思潮就足以证明这一现象。可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没有过时,相反经济全球化还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力量和勃勃生机。不仅如此,当今的全球化还在人类的实践、“人化世界”、历史辩证法、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确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所有这些都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生长点。
(二)文化多元化丰富提升了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内容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领域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各国的思想文化都在多元化中并存,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大量涌现。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例子以及言语形式来开展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极大地丰富了相关课程的内容;同时更应该看到这些“主义”扬言的所谓要“补充”和“修改”马克思主义,也从另一个侧面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激励我们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和大胆吸取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对这些“主义”中的某些合理因素进行批判吸收,并且对它们提出的问题及挑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从而增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
(三)信息载体多样创新了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手段及方法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信息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教材、信件、报纸及广播等,而是出现了集文本、声音、***像及信息于一体的网络新载体。与传统信息载体相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诞生的现代传媒工具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多媒体课堂,把文字、声音、***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使人们的思想能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得到升华,从而也使教育手段更加直观形象和现代。网络技术丰富了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手段和方法,为其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其理论内容不再枯燥而变得易于青年学生接受,大大提升了其教育效果。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校思想***治理论课面临严峻挑战
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挡,它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治方面、文化方面和思想等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治斗争的挑战
全球化的趋势使国际***治斗争日趋复杂。一方面,使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外来文化与西方思潮在大学校园的涌入、传播,近现代各种哲学、文化思潮与形形的西方价值观念,部分有其合理与进步性,但其消极和不合理的方面,也容易被人们不断地崇尚和偶像化,极易侵蚀部分大学生,导致的迷离和困惑,将逐渐消解穷国和落后国家的主流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西方通过文化渗透的手段,对我“西化”、“分化”的***谋将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西方从来都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青年的身上,指望通过意识形态方面的强烈渗透,在青年思想上打开缺口,首先使他们在精神上解除武装,降低和破坏社会主义信念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进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国家除中国一枝独秀外其余国家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先进和落后的对比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产生了疑问,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心理排斥。
(二)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化意识的挑战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各个民族国家不断加强合作的发展阶段,是民族国家从狭隘的地域性生存发展到普遍交往的高级阶段。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与利益。尤其是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上述这一切,使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受到巨大挑战。
(三)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的道德理想教育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道德操行的规范,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为各种文化的广泛迅速传播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使文化的***性遭到削弱,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文化上的强权。在文化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以美国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逐渐呈现出来强势的特征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西方文化才是最先进的文化”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的兴趣点主要聚焦于外来思想和文化,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的甚至拒绝接受中华文化,出现文化上的自卑和崇洋现象。这种潜移默化的后果,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危机,文化价值观念出现动摇,对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热爱程度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消解,进而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造成严重的渗透和侵蚀,这就势必会给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教育带来更大困难,使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的教育目标难以达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 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YI Dan-ni
中***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24-02
一、全球化背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中的“交往”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包含所有领域,像***治、***事、经济等,与此同时其还包含有不同区域及不同民族间的交往,这就使交往理论体系较为庞大、复杂。
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语言交往及其他形式的交往。可以说交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交往与生产的相互作用,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可以说,全球化背景打破了小范围交往的局限性,而只有在世界交往的条件下,人类所创造的财富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然后为不同地域的人类共享。这些文化也会在碰撞中不断进步。
纵观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信息传递方式方面。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让世界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开启了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大市场。如今地球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村”,由此可见,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超越了国家之间的界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间的交往会更为密切,渠道也会更加多样,手段也会更加便捷。在此背景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解释全球化背景下人类交往的新特征,并为人类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已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由经济结构、***治结构与文化结构三部分组成的。通常所说的生产关系的综合即为经济结构,国家***治上层建筑即为***治结构,而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构成了文化结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经济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治结构与文化结构都要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社会协调、有序发展。而上层建筑如果无法与经济结构协调一致的话,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以达到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上层建筑还对经济结构有能动的反作用,可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以及结构的完善,进而促进社会发展。
然而,全球化对这种社会结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中的***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局面。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必须要重新构建一个适合全球化发展的社会结构。如何建构一个更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治秩序,让社会结构更为合理,以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但是,这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并没有涉及的内容。因此,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随着全球交流的日益密切,文化间的差异也会有所缩小,这就给一些鲜明的民族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全球化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挑战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就是说,世界历史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形成这一结果的决定性力量。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马克思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由此可见,世界历史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各民族的普遍交往,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决定性力量。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步,当今世界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有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有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导力量的格局正在产生着很大的变化,如今,高素质人才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人阶级已不再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无产者,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间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传统的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具***性的阶级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质疑。
除此之外,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并存的现象还将长期保持下去。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终将发展为社会主义以至共产主义,因为社会主义更具先进性。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却需要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甚至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这种现象会更加频繁,这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挑战的回应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华,是时代的精华,而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通过时代主题得以展示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不断地获得新的内容,站在全球视野中解读时代主题的转换,以此来更好地回应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首先,人们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要认识到其是发展的理论,是不断完善的理论,会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因为时展而变成了落后无用的理论。只有站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去完善理论,去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者一定要做到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去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使其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并没有构建一个黑格尔式的包罗万象的体系,后人所编撰的体系也不是一个终极的体系。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备了发展的内涵。而马克思主义者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时,也要不断***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者要利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去指导自己认识世界
马克思主义者要更为冷静地去分析世界发展的规律,绝对不能因为当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情况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要始终相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发展的规律,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要把生产力作为决定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去了解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原因,进而到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去寻找发展的规律。以唯物的观点去拨开表面的历史现象而始终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看待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要认识到虽然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提高,阶级矛盾虽然被降低,但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进行的自我调节与完善,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并没有被触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看到社会发展是光明与曲折统一存在的,虽然过程会很困难,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人类社会最终仍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下去。因此,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
(三)进一步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方式
面对全球交往的新特征和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全球性问题,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而不应该是局限于小区域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者要更为注重研究全球化的人类交流与实践行为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在人们的交往实践中开发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如何建构人们在全球化环境中的交往模式和认识模式;如何建构全球交往实践的层次结构等问题。
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者还要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实践主体论研究方式,注重对社会实践主体的研究要充分阐述世界工人阶级及知识分子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发展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基础等原理;研究者要充分论证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财富生产的统一性,要将社会实践的主体范围扩大到全人类的高度,从而充分揭示人类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三、结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能够很好地指导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个区域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积极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方同义.自我***: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生命延续发展的必由选择——许全兴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4).
[2]冯燕芳.***治性阅读:时代变迁与理论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理解与接受[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徐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方向——诗学马克思主义[C]//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2006.
[4]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时代变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重大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08-24.
中外学者共同研究《宣言》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理论,结合如何应对当前世界范围出现的“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交流。
(一)当下出现“马克思热”的真实缘由。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西方出现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阅读马克思的著作特别是《资本论》,以期能从中找到对当下危机的解读。当然这是几年前就已经出现的现象,当下这种热也不仅是指《***宣言》或者《资本论》这两部书,而是马克思的所有著作和他的思想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出现这种热潮的来源,主要是因为西方社会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关于自由,关于贫穷,关于金融危机等等,当这些问题变得比较严重的时候,一些人就开始考虑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在理解这个世界时碰到了困难,我们需要并且努力寻求帮助,包括回过头来看历史的经验。这时候,我们发现马克思是他那个时代在怎样理解世界这一问题上做出了卓有成效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希望通过马克思来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加深对我们自己的理解即自我认知,以此来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事情乃至整个世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是近年来人们重新开始关注马克思的一大原因。当然,在全球深陷金融风暴的当下,西方社会虽然再次掀起了马克思热,但是,人们不能急功近利地试***从中直接找到药方,马克思最大的意义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①
(二)如何评估和对待当前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对当前的金融危机究竟应该如何分析评估和科学对待?第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发展成为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第二,最初的次贷危机是由资本抽逃引起的,因为不良贷款被变成了股票和投机商品,资本链断裂了。第三,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放松了对金融和劳动力的管制,另一方面,在过去30年中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加强了。通过贷款的扩张,投资和消费的扩大,美国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但是,当贫困的积累与巨大金融财富的积累之间的矛盾超过一定界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存在着的内在矛盾就突然之间浮出水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将《宣言》理论成果运用于实际,要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基于自我价值实现来激发变革的需要。资本主义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劳动力的潜能不断发挥出来,但资本主义的极端发展又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把私人财产转化为资本,通过股份公司和信贷体系进行社会化生产,这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未来社会的因素。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更高级别的社会,只有在国际团结和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②
(三)消费主义是把双刃利剑。资本主义在过去的160年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在能源、工业品、分配制度和交通等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实现的,并且一些核心特征也已经变化。私有制本质上是非民主的,它是统治阶级构建的体系,导致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和的根源。由于它的统治带来的不平等、反民主的本性,我们本来可以期待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然而目前的两个原因使这种情况的实践条件还不成熟:一是资本主义的调整把社会中的大部分工人整合起来,平抑了矛盾;二是意识形态的力量已经发展到包庇霸权主义、认同统治阶级的程度。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相对于马克思时期的资本主义有很大区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集中体现为霸权主义,其中的一个重要形态就是正在向全世界蔓延的消费主义,它的特征是广告等媒介和丰富的产品的吸引,使人们消费的意愿逐渐增强,在物质丰富的时代甚至掩盖了阶级对立。“消费主义是把双刃利剑,既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力,又可能带来过剩危机,这种性质不会改变,所以资本主义将越来越面临各种运动的挑战。面对如此多的社会矛盾和全球金融危机,从《宣言》的精神和历史性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将遇到更大的抵抗力量,不止是社会主义,还包括一些诸如正义运动之类的各种新社会运动的反抗表现。”③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的进步,形成了以洲为单位的自由贸易区的出现,推进了区域经济统一的大趋势。现在东西方国家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证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正在出现新的调节和适应措施。
二、站在时代高度研究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使用全球化的概念,但他们在分析和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时,紧紧围绕资本主义经济扩张这一主题,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态势及其演变趋势,事实上较为系统地回答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相关理论问题。
(一)《宣言》提供了一把认识和解读当今全球化的理论钥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主要是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市场的形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实现,资产阶级使用了多重手段:廉价商品、占领市场、使用暴力。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会导致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会推动***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生态问题全球化。从现实状况看,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影响:就积极意义而言:彻底瓦解残余封建势力、促进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和社会生产力的***、优化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世界往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但是它的消极后果也不容忽视,如: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经济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的矛盾、影响全球稳定等。
(二)现代全球化与马克思时代全球化的差异。今天的全球化虽然并未冲破资本主义的外壳,但是现在全球化赖以进行的最根本的生产力已经不再是第一次科技***所造成的蒸汽动力,甚至也不再是第二次科技***所造成的电力,而是第三次科技***带来的人工智能,其物质载体就是今天正日盛一日地进入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电子计算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国际互联网。正是世界经济结构包括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经营方式、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当前全球化发展呈现四大特征:由特殊趋向一般,即由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向非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由单向转向双向,即由西方对东方的单向扩张转为东西方的互动;随着经济、***治全球化的推进,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显现;全球化从经济层面――***治层面――文化层面渐次推进、整体互动的过程已成为当今全球化的十分突出的趋向。
(三)社会主义国家看待和应对全球化的正确选择。《宣言》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虽具有较深的时代烙印,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各民族、国家、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卷进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之中。然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自觉地参与全球化,能否尽可能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又尽可能有效地减少其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的文化修养、理性思维、心理素质的状况。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们的正确选择是:不要拒斥全球化,要勇于参与全球化;要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利用国外的文明成果,发展生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由资产阶级启动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快速发展和不停变革的特征,为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本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本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国家处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联系之中,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抵御资本主义***治和文化的负面影响;重视开展全球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三、《宣言》基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今天解读《宣言》的实质在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在纪念《宣言》发表160周年的时候,不能回避人们对一些基本思想和原理的质疑。同时,我们在回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时,不能拘泥于质疑,而是要正面回应,这样才能发扬《宣言》的精神。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宣言》的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宣言》的社会历史观。“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历史文明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长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不是马克思制造出来后降临到中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挣脱中国的文化和历史”。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点就在于与时俱进,得出了符合时空特点的结论,使中国***人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的重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宣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终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变革私有制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自由人联合体”等基本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的基本路线、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执******的第一要务和中心工作、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为“以人为本”的理念等等,丰富和发展了《宣言》的基本原理。
(二)《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言》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二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结论;三是针对具体历史条件的个别结论。前两者是基本原理和世界观方***,第三个层次其实没有特别意义,如果简单套用,只会使本国***与建设受损。“考察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重大变动中的发展规律,既要把握其整体性以及包罗万象的特色,又要把握其理论体系中的不同方面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变动性,一旦失去效应,就要进行修正、充实、更新、发展。”⑤
《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本源性的理论体系。科学理论,总是体现为特定而专一的研究对象、鲜明而新潮的时代主题,充实而丰富的理论内涵、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严密而流畅的逻辑架构。《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载体,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源体系。我们一方面要把《宣言》的序言、正文和注释看作是完整的统一整体;另一方面要把《宣言》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理论著述结合起来,当作是有机发展的统一体,在学科建设意义上全面、准确、完整地领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不仅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而且包括了著名的东方社会理论、生态文明思想、人类学、民族学、科学学、***事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多方面内容。⑥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学说的态度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宣言》中体现对自己学说的科学态度,今天看来倍感亲切,因为我***十七大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人在这种态度的引领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架构包括:第一,‘一条主线’即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第二,‘两个基石’即对世情判断的时代主题论和对国情判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三,‘十个要点’即基本矛盾论、本质论、改革开放论、发展战略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治论、精神文明论、和谐社会论、***的建设理论和以人为本理论;第四,‘一个核心问题’即‘科学发展’论。”⑦
(三)《宣言》基本思想的当代化、本土化、特色化发展态势。《宣言》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立足于当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每一个序言中,都频繁使用了一系列具有当下属性的名词,如“最近”、“现在”、“当时”、“今天”、“现今”、“目前”、“近来”等。如果我们连贯地把1848发表《宣言》正文到1893最后一个序言为止,总共45年之久的动态发展历史过程综合起来看,这就是世界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与《宣言》理论体系的完善史的有机统一;这就是预测和指导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人阶级***斗争的进程与展望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最终奋斗目标与光明前景结合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同时,《宣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本源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注释:
①(德)特里尔“卡尔・马克思博物馆和研究中心”主任比特里克斯・波维尔教授:《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方法》,《文汇报》2008年11月10日。
②(日)末浪靖司(Yasushi?摇Suenami):《〈***宣言〉与全球化》。
③(美)劳伦・兰格曼(Lauren?摇Langman):《资本主义危机与〈***宣言〉:霸权和反抗》。
④奚广庆:《〈***宣言〉和中国人民***之路》。
⑤徐觉哉:《对〈***宣言〉的几点解读》。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突出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影响加深,联动性增强。全球化这一新事物的标志性事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1.市场越来越向全球范围推进,完全意义上的全球大市场正在诞生。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很快,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2.二战后跨国公司崛起,并且突飞猛进地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近20年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全球化生产的迅猛发展在膨胀其自身的同时,也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微观基础。
3.金融、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化趋势越采越突出。据此标志性事实可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前先进的生产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新的生产方式的道路。第一,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不仅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可能。第二,从企业发展角度看,跨国公司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化配置,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得到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第三,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看,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和充分的自我实现。第四,从广大民众的需求看,不论是物质生活需求还是精神文化需求,人们都可以得到来自全球的、最先进的、最廉价的、同时是最切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消费。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共享,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必然影响到***治、文化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治格局和文化格局的变化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和***治格局的变化及其实质,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中。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积极意义在于,各国都可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调整和优化本国的经济结构,实现本国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本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采取自我封闭、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是毫无希望的。所以,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理智的、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趋势无疑为当今时代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现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一种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背景下运作的。一方面,这种世界经济体系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种经济体系,在这一经济体系结构中,“中心”与“”存在着明显的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依据各种国际规则进行堂而皇之的掠夺。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制约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这种以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引致的经济成效,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分配,世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发达国家,由此酿成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导致南北关系对立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世界***治格局变化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作用。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试***进一步改变世界***治格局,把经济全球化看作“西方化”,甚至看作“美国化”,力***以***治格局的单极化对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期望的多极化趋势。当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把它的***治观、价值观推行到全世界,把美国的价值观、***治标准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甚至强加给其他发达国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安全。西方对我们的***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有意识的、有步骤的。面对***治格局的急剧变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如何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提了出来。对我国来讲,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世界***治格局的变动中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当今国际***治斗争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先进文化、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既包括了东方,也包括了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好坏、只有差别,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与社会的经济关系、***治制度相联系的。西方文化有两种:一种是人类共同的、进步的文化;一种是资本主义的。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以经济全球化为渠道,对我们进行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我们要警惕这一点,但我们不能一提西方文化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不能将经济全球化中产生的新文化全部视为渗透,加以排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吸收西方的技术,同时也要借鉴西方在管理和体制上的经验和长处。
三、全球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是理论上的不停顿,是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在现时代的条件下要推进我们***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三次重大转折:
1.第一个50年(1840-1897年)。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为什么存在。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之后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式出现在1854年的牛津词典中。因此,资本主义一词的出现是对这个充分发展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概括。而社会主义一词是在1823年出现,可以说是与资本主义一词几乎同时出现的,而这时社会主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谁也不知道,它只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一种预测,现实怎么走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2.第二个50年(189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十月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胜利和伟大创举提出了新的课题:资本主义怎样被取代,资本主义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特别是落后国家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对此列宁做出了科学判断:后起国家不能经由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挤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而只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20世纪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列宁的论断是正确的,整个20世纪没有一个落后国家经过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发达国家。
3.第三个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当前)。国际风云动荡,剧变,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崭新的问题:社会主义怎样在与资本主义交流、合作及对抗中发展壮大?前两个50年是讲时间的继起性,而当今不仅要讲继起性,更要看到并存性,这就是当前的主题。同时,如果只看到并存性,而放弃继起性,就会走入歧途,剧变就是例子。同样,如果只看到继起性,否定并存性,也会带来新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成为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当今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能预料到的,这就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向现实,对由这些新变化引起的新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充分认识这些变化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四、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治教育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新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从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发生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信仰。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必须联系当今世界经济、***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行创新研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这是历史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治教育提出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愿意吸收也能够吸收各种人类优秀成果的理论,是一种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理论,是一种源于实践且发展于实践的理论,是一种深深扎根于现实的理论。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牲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它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具有不竭的强大生命力。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者要依据时代的要求以开放的胸怀不断汲取各种来自于人类优秀成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营养,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把中国的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相结合,把坚持***自主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将全球化的挑战变为机遇。
解决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新课题要有新思路、新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也要与时俱进:
1.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密切关注世界科技、经济和文化的新发展及前沿动态,在发展中充实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治教育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建立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制定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实现手段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信息网络化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覆盖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冲破围墙,向各地辐射,向不同的群体宣传,从而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信息网络化大大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信息量,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第二,信息网络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针对性。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有可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位学生答疑解惑,传道授业,从而使教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得以加强。教师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
第三,信息网络化增添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多媒体课堂,把文字、声音、***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大大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效率。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应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经济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新视野。比如,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问题,全球化理论与世界文明观问题,全球化实践及其效应问题,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观及价值评价问题,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维问题,等等。认真研究上述重大课题,必将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并形成若干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2.必须认识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治的兼容性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是构成当今世界社会***治和文化的基本格局。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对立乃至冲突是绝对的,它们之间的依赖、同一则是相对的。无庸置疑,一味地强调国家的特殊性,自我封闭,是违背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的,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但是,只看到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需要甚至一定程度的依赖,只强调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不惜放弃国家***治和文化传统,最终也只能落得变成发达国家附庸从而被经济全球化潮流所淹没的下场。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扩大为***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这种全球化并不等于“美国化”或者“西方化”。当然,经济上处于主动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必然会将自身的***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文化以各种方式渗透、甚至强行输入不发达国家,使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国。这种趋势必然加剧各个国家不同***治制度和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正确地认识并解决这些影响十分深远且又错综复杂的新问题,不仅要抓住蕴含在这些问题中的根本矛盾,而且还要顾及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所以,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和大胆吸取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丰富的营养,就成为这一时代的客观要求。
一、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及其主要表现
何谓文化全球化?并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全球化”概念本身具有多种含义,“文化”也是个含糊不清的用语。在讨论文化全球化问题时,大致有以下几种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这种观点承袭了早先现代化话语,尤其是工业社会趋同论的思路,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认为由经济、***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决定,冷战后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是更加趋于均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1。第二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这种理解认为全球化同时也是一个异质化的过程。如韩国******九博士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世界化并不是一元化,而是只有在追求多元化时才有其价值”2。第三种理解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塞缪尔亨廷顿是对全球化话语的重要批判者。他提出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论证世界历史的发展将强化文明间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必须用区域化(欧美一体化)来对抗,以捍卫和保护西方文明。亨廷顿的悖论在于,他把注意力从民族国家(为数众多)转向被称为文明的“文化实体”(七大或八大文明),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语境的一种反应。
由此可见,尽管众说纷纭,但人们都不能否认,当下世界文化发展的确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的理论话语已不能够涵盖这种事实,以致有必要提出新的话语作为理论研究的工具。文化全球化话语是对全球文化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结构——新的统一和新的分化——的回应,同时也是把握这些变化的一种新的认识论需要。文化全球化这个概念包括客观进程、主观战略和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全球意识的形成:客观现实。一方面是全球的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需要促使全球意识的形成。由于全球问题关涉整个人类的共同命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应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的限制,从全球的角度去考察和认识社会生活与历史现象,这便形成了全球意识。全球意识在广义上包括生态环境意识和求同存异意识,表现为规范、价值观等方面的广泛共享,以及在世界一切文化之间进行的双边和多边的文化对话、沟通、交流。
第二,西方文化扩张:主观战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冷战后调整战略,推行文化扩张,建构文化霸权,力***把非西方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主张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改变世界,只不过在今天,这种过程更多地采用了新的形式:***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以美国为例,美国一方面加强西方***治价值观的推广,频频用人权观念干涉别国内***;另一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率先为互联网自由贸易区确定规则,将技术的边界视为它新的西部和传播美国精神的新天地。就连理论话语也成为美国文化扩张的工具,如阿里夫德里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对它的最热情的宣传是来自旧的权力中心,尤其是来自美国,因而实际上更加剧了对霸权企***的怀疑。”3
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文化全球化的实际发展进程是错综复杂的,但其主线一目了然,即: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涉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地球变小了的客观现实加上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欲望,使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成为可能。文化工业兴起于西方,迅速波及第三世界。由于第三世界文化生产力水平落后,西方(以好莱坞梦幻工厂为典型)就成为全球的文化工厂,其他非西方国家则成为巨大的消费群和西方文化的倾销市场。在第三世界内部,新兴的文化工业卖力地模仿和追随西方文化工业的操作模式,精英文化、主流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和内部大众文化的双重挑战。
由于西方国家在经济、技术、科学、资本、规范等方面积累的先发的优势,文化全球化的客观进程浸透着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主观意***,全球化的方向是单向(西方指向非西方)多于双向、多向,使其客观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成为资本主义文化新扩张。文化全球化的真面目是全球文化西化、“美化”。
二、文化全球化的根源和动力
当下文化全球化以资本无限扩张的欲望为驱动力,以后现代文化状况和信息技术发展为两翼,从而振翅高飞、席卷全球。
1、资本扩张:原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曾预见,资本不断追逐利润的需要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以及各民族间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的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产的世界性。换言之,是资本扩张的本性决定了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崛起,才有可能探测朝向全球化的一种连续的趋势,也正是由于资本主义进入全球化时代,才可以解释文化全球化凸现的根源。埃伦米克辛斯伍德认为,现在资本主义第一次接近成为一种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也是第一次真正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4。用詹明信的话说,“近年来跨国资本的庞大扩张,终于侵进及统辖了现存制度下前资本主义的据点(包括‘自然’及‘无意识’)。”5皮埃尔布尔迪厄和汉斯哈克在《自由交流》一书中分析文艺赞助现象时,引用法国卡蒂埃公司董事长阿兰-多米尼克佩兰的话:“文化是眼前的时髦货,很好。只要它还时髦,我们就该利用。”这句话赤裸裸地指明了资本对文化的控制。
文化之所以会成为“眼前的时髦货”,一方面取决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即冷战的告终,造成***治因素和***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文化因素地位上升的契机。另一方面,如今的文化也不再是曲高和寡的纯粹精神的东西了,而成为有利可***的生意。文化工业成为最赚钱的行当之一。文化商品的全球倾销,不仅可以带来高额的直接利润,而且通过西方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价值观念的传播,重塑并稳固西方需要的世界体系,能在其他领域为西方带来更多的、间接的、长期的利益。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资本。正是资本对于利润的永不满足的胃口,使它从经济领域渗透至文化领域,推动文化全球化进程。
2、后现代文化状况:可能性
丹尼尔贝尔曾指出,现代主义是资产阶级自身不共戴天的敌人。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状况,使得文化为资本扩张服务成为可能。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去中心、消解基础、对“宏大叙事”(GrandNarrative)的怀疑等努力,实际上把一切文化形式都当成了瞬间现象,以彻底的反叛冲击着“正常”行为的价值观和动机模式,宣扬“怎么都行”。这就消解了一切假想的等级制度和人为界限,甚至向民族和国家观念挑战,从而为文化全球化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超越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人为界限,填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天然鸿沟,模糊评判文化艺术的标准,从而出现了高科技操作下的复制的艺术,拼凑的艺术。一度被认为是高级精神产品的文化和艺术失去了特有的反叛性,也被当成了消费品,消费文化刮起了全球狂飙。
西方人大谈特谈后现代主义,建构后现代主义并推向不发达国家,其背后隐藏的用心与现代化话语同出一辙。众所周知,现代化是第三世界所向往并实际上正积极推进的概念,然而,这种“效仿”已无“赶超”的可能,因为后现代主义出现了。一个新的话语的提出就意味着一种霸权,一种先发制人的权力。可以说,后现代主义解构宏大叙事,实际上建构了一种新的宏大叙事;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实际上建构了新的中心,只是这个中心更隐蔽,看似不存在却无所不在。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建构另一种叙述并不困难:在后冷战时期我们认识到,帝国主义已过时,是美国人来决定重新规定这套权力和帝国的修辞。”6可见,后现代状况不仅为文化全球化扫清了思想意识领域的障碍,也为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提供了更隐蔽的形式。资本主义内部文化的过量积累已为文化全球化做好了准备。
3、信息技术发展:现实性信息
技术的发展是理解现时代特征的物质基础。从文化全球化来看,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首先,如果没有现代复制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就不可能有现代传媒,有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工业的迅速崛起。其次,信息高速公路是文化扩张的高速公路。“数字化生存”使文化可以挣脱一切时间、空间的限制和“原子”的束缚,遨游于更为广阔的世界,接触更为广泛的人群。再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文化全球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改变了知识的性质,使之呈现为后现代的状态。李欧塔在其《后现代状况》7一书中,提出由于电脑的发明和逐步完善,知识的本性也随之改变,即导致了知识的外在化、商品化和知识分子的道德淡漠化。信息商品形式的知识成为世界权力竞争的重要赌注,由此霸权主义采取了信息霸权、知识霸权的新形式。这种后现代的知识状况是信息时代的特有表征。
后现代状况和信息技术***从根本上看,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使然。马克思、恩格斯曾作过精辟的分析:“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8然而固定不变的是资本扩张的欲望,在喧嚣纷扰的全球化话语之下,潜动的依然是资本扩张的永久冲动。资本的扩张促进生产工具、生产力的不断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这又导致了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剧烈变动(后现代状况亦是其表现)。信息时代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生产工具变革的一个新阶段而已;后现代并未超越现代,只是现代性的延续和发展。总之,当代文化全球化只是走着资本主义发展逻辑指引的道路,其实质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又一次扩张。
三、文化全球化的后果及对策
里斯本全球化研究小组指出:“从目前的全球化表现形式中,绝对无法作出结论说这是一个正确过程,值得***治上支持,文化上促进。”“事实上现在由于全球化所产生的众多问题,由于它带来的人们不希望看到的后果,全球化的多数特征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忧虑。”9从文化全球化看,它给人们带来的也是忧多于喜。
首先,文化全球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引起文化认同危机。全球化进程迄今大体上和西方价值观尤其是美国文化对世界其余部分的渗透同时并进。牛仔裤、可口可乐、肥皂剧、好莱坞电影差不多被带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娱乐节目已经模式化,就连国际新闻也深受影响。非西方文化的基础被削弱了。许多输入西方文化的地方出现了文化的混乱,表现为目的的丧失、道德的冷漠、暴力的嗜好、传统的破裂以及认识到属于“落后”社会而产生的心理痛苦。文化的侵略扩张不但使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变得极度脆弱,也使欧洲社会在保持它们本身的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语言和对信息传播现有控制方面,面临巨大困难。(人们担心,随着英语成为科学界和计算机专业及国际互联网上的通用语言,会使一些语言面临死亡的境地。)概言之,今天经历的文化全球化道路与百年前的殖民化过程一样,正在趋于破坏各个社会的传统文化,抹杀各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或文化身份。
其次,与前一个后果紧密相关,文化全球化招致了更多的文化冲突。强行推进的文化全球化,必然引起其他文化体系的反抗。亨廷顿就预言非西方社会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将回归本土文化。如***世界对西方“腐蚀”的反应;东亚社会归功经济增长于他们自己的文化等10。后殖民理论之所以引起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响,主要在于它被视为消解帝国中心话语,弘扬民族文化的理论武器。文化间的对抗同样发生在西方文化内部。如法国打算建立文化马奇诺防线,以保护法语,防止美国文化的侵袭;欧洲影视界则视好莱坞为劲敌等等。
文化主权的对抗在一定条件下,会发展成为公开的***治主权的争执。这就是冷战后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兴起及许多地区性冲突的诱因。令人堪忧的另一种倾向是,后殖民话语的变体——本土主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是对正常的文化交流心存疑虑,或是不加分析地把本土固有文化奉为“国粹”。在如此偏激的心态指引下,结果只能是既激化文化间的冲突,又阻碍本土文化的健康发展。
再次,从文化自身发展角度看,文化全球化还对精英文化的生存、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文化生产走向市场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只有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被关注和被炒作,不能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文化产品面临被淘汰或被边缘化的命运。尽管这并不像某些论者所担心的那样,意味着精英文化的末日,但的确产生了不容乐观的现象:一方面,物质利益原则占主导地位,“启蒙”、“审美”、“深度”纷纷让位于“娱乐”、“效益”、“平面”,以“混杂拼贴(Pastiche)”与“精神***(Schizophrenia)”(詹明信语)为特征的文化商品充斥市场;另一方面,一些人文知识分子不甘寂寞,放弃原有追求,转向生产取悦于大众的、通俗的甚至低级无聊的文化商品。一时间,对精英文化而言,生存还是死亡已成为一个问题,而文化本身也面临被重新定义的境地。
当然,只看到文化全球化造成的种种消极后果是有失偏颇的,应该承认文化全球化进程客观上起到的积极作用。文化全球化在挑战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给予了它们发展的新机遇。当下,全球各文化体系相互开放、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它促使人们不得不回头反省精英文化自身的问题(如狭隘的精英意识,与大众格格不入),重新审视原有文化的发展模式和评判标准。这种更为广阔、更为宽容的多元化空间是有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的。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下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不但没有带来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的美好世界,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文化间的“误读”与冲突。这不仅阻碍了人类共识的形成,甚至造成新的冷战意识,给世界和平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目前的文化全球化进程必须扭转,只有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双赢双利的全球化进程才是合理可行的。但是客观地说,***治经济不合理的旧秩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秩序的合理化进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仍是一个梦想或幽灵,仍有漫长而艰辛的路途要走。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受到的启示是:第一,文化发展的强大根基是经济实力乃至科技、***事等综合国力。西方文化霸权的确立离不开经济、科技、资本、规范等方面积累的先发的优势。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我们除了仍应把立足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外,更要重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切实搞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从各个方面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第二,要自觉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运用新的机制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跨世纪发展。在文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果顽固地坚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界限,从而使精英文化与大众、与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远,那就只能导致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生产的衰微。因此,重要的是探索文化精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方式,而不是空喊几声“拯救人文精神”。第三,屈服于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或是过分强调文化的本土化,都是危险的。在外来文化的强有力冲击下,我们应把握好文化扩张与正常的文化交流的度。一方面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略,同时大胆拿来世界文化(而不仅仅是西方文化)的精华。我们还需要大力开展自身文化的创新,并借助文化全球化的机制,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
注释: 1[美]麦哲:《文化与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述评(下)》,《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5期。
2[韩]***九:《世界化与社会保存》,《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3[美]阿里夫德里克:《全球性的形成与激进***见》,载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页。
4[加]埃伦米克辛斯伍德:《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载张世鹏、殷叙彝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第276页。
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第505页。
6查尔斯洛克:《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载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
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51-52页,
7Jean-FrancoisLyotard, ThePostmodernCondition: AReporton Knowledge,Universityof
MinnesotaPress,MinneapolisEighthprinting,199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4页。
中***分类号:C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28-05
新自由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一轮全球化运动的国际大背景下形成的。这一轮全球化是以信息***为主要技术特征,以国际垄断资本为主导力量的全球化运动。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的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这种变化、调节必然要在意识形态和理论中有所折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更是触及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必然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所以,新自由主义从本质上说是为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流动服务的,也可以说,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产物。
一、全球主义的美名――资本单向度流动
何谓“全球主义”?很多西方学者认为,随着世界交往的日益加强,民族国家的作用和功能逐渐削弱,民族国家正在走向崩溃,国家已成为国际交往与全球治理的障碍。因此,要取消国家,建立囊括全球的世界***府或世界国家。
哈贝马斯在国际***治关系中,主张通过“交往”、“商谈”的话语伦理进行对话和沟通,倡导一种超越狭隘民族国家视阈,关照全人类的普世主义精神,为此建构一种新的社会交往关系和秩序。为了支持这一论说,哈贝马斯提出了国家终结的论调。在他看来,全球化带来的后果是:“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变得陈旧和过时;全球化使民族国家不断萎缩和被架空;全球化使社会福利国家妥协面临着终结;全球化使国家自主行使自己权力的能力日益丧失和削弱;全球化使维护世界和平与人权的要求,在超国家的层面上展开。”基于上述事实,哈贝马斯认为,全球化引起了世界***治格局的剧烈变化,民族国家这一***治组织形式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彻底消亡,从而彻底终结国家。针对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和挑战,哈贝马斯提出了自己应对的主张,即他的“世界公民社会”的设想。在他看来,随着民族国家的终结,一种将所有人结合起来,所有民族和种族平等和谐地生活于其中,所有人都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的世界公民社会,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事实上,今天新自由主义力主的全球化是旨在打破民族国家***治制度、、意识形态的限制,促进资本、信息、技术、人员、设备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全球化。但这种流动是单向度的,即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可见,哈贝马斯倡导的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话语伦理”,其主观愿望虽好,但距离当今世界的现实还是很遥远。
《***宣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足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阐述的是资产阶级在逐利动机驱动下,资本的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这个过程所造成的***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结果。
尽管全球主义呈现出一定的历史合规律性,但国家主义仍然根深蒂固。之所以如此,就是国家的历史作用远未终结,国家主义尚有不言而喻的现实合理性。第一,国家依旧是最基本的***治单元。如前所述,当代人类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正发生着历史性变迁,但必须加以补充的是,至今为止,这一变迁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单元的事实,国家仍担负着管理、保障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功能。第二,国家依旧是国际关系的主角和最基本的行为体。国家的不可或缺性不仅表现于国内事务,而且表现于国际事务。虽然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异常活跃,作用呈扩大之势,但无可否认的是,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行为体,主导着国际事务的处理。第三,国家主义在发展中国家有广泛的影响。占世界人口3/4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是二战后才获得***治***的。这些国家一方面对有一种特殊的***治情感,往往把维护国家与珍视争取民族***的***治历程和***治成果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深切感受到现存国际秩序的不公正,试***尽快使本国强大起来,真正摆脱西方发达国家的控制。这样,它们势必对全球化背景下凸显的全球主义做出种种强烈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国家主义倾向。
针对当下全球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论争,答案显然只能是理性的选择: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面对全球主义有其历史必然性,国家主义有其现实合理性的事实,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无视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全球跨国问题的日益出现突破了民族国家疆界的限制,对民族主义和国家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国家对资本在全球的渗透感到恐惧,他们仍将民族国家作为抵御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强有力的武器,从而加强了对民族主义的强调和重视。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在相互依存中不断推进,这种相互依存,一方面是民族国家的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塑造着全球化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我们应当在悖论中把握两者的关系,在矛盾中给两者合理定位。总的来讲,在坚持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并存的前提下,我们倡导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这种观点的要义就是既区别于理想的全球主义,又不同于传统的国家主义。
二、全球治理理论――肢解国家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全球治理理论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全球化造就了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世界,随之而来的大量全球性问题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及其实际解决能力,迫切需要跨国家、跨地区的全球合作,于是一种全新的全球治理理论开始兴起。而且在这里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全球治理的主体(一些国际组织和全球公民社会组织)和规制大多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确定的,体现了西方国家的意***和价值观。二是全球治理理论建立在***府的作用和国家的无足轻重、民族国家的疆界模糊不清的基础上,这客观上削弱了国家和***府在国内和国际治理中的作用,为强势国家推行新帝国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目前还不存在一个世界***府的情况下,作为 全球治理重要主体的国际组织,无论是***府间的国际组织,还是各种民间的非***府组织,基本上都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的。尤其是目前主宰世界经济秩序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几乎都是处于发达国家的控制之下,它们所推行的***策,必然会迎合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则往往受到忽视。因此,对于主要国际机构,尤其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进行改革,使之更加透明、民主,更能体现所有国家的利益,并致力于构建一个公平和公正的世界,这是全球治理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圈内人物,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国际经济组织的批判尤其值得关注。他认为,“不幸的是,我们没有为各个国家人民负责的世界***府,以可与一国***府指引国有化进程相类似的方式去监督全球化的进程。相反,我们拥有一个可以成为没有全球化***府的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 without govemment)体系,在此体系内,几个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若干个角色――***长、商务部长和贸易部长,与特定的金融与商业利益紧密地联系_在一起,支配着整个局面;但是在此局势中,许多受到他们决策影响的人却几乎没有发言权。现在是应该改变某些治理国际经济秩序的规则,重新思考有关决策是如何在国际水准上做出的时候了――并且以其利益――较少地强调意识形态,而更多地审视哪些因素在发生作用。”他在《全球化及其不满》这本书的扉页上写道:我之所以写这本书,是由于我在世界银行工作时,直接目击全球化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这些国家中的穷人)所产生的毁灭性影响。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彼此间加强团结,增进共识,通过有效的组织和联合行动,致力于打破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治理的局面,维护自身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全球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论点是,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的权力结构――传统国家已经过时,民族国家已经终结。但这并不表明在今后的全球治理中可以忽视或削弱民族国家的力量。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许多弊端以及全球治理中许多扭曲的现象的产生,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理想的全球治理中,国家的作用不仅不能被削弱,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强。俞可平在其著作《全球化与国家》一书中指出,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影响世界历史的客观进程,已经对民族国家及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从以下8个方面改变着民族国家的:超国家组织对国内***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跨国公司不仅操纵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国家的国内***治;国家权力开始分层化和中空化,国家在权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国家的传统职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削弱;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治发展的基本力量;全球问题的增加使得国家权力的边界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得模糊;民族国家的认同遇到了危机;全球化正在重塑国家的自主性。
可见,民族国家及其确实受到了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影响,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民族国家及国家在国际和国内***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并未改变。对于有些西方学者大肆宣扬传统的国家已经开始彻底崩溃,民族国家已经终结,国家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国际***治领域的“后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已经来临的观点,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民族国家和国家概念的淡薄,是一种信仰危机的标志。如果听任极端全球治理者肢解国家的现象肆虐下去,则“国将不国”也!
三、西方传媒的文化霸权――真正意义上的“”
在全球化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文化全球化的研究也是学术界的一个亮点。有学者认为,“在文化上,新时代全球化的特点则表现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意识日益增长,带有超地域、超民族、超国家意识的全球主义观念空前普及。”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以及***治多极化在文化层面上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我们所主张的文化全球化决不是要消解各民族文化,更不是让西方资产阶级现代文化称霸于全球,而是建立在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世界各民族文化,特别是各主要民族先进文化的充分交流和某种程度上的全球交融与全球接受,文化内容的延伸与文化受众的扩大,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文化观念的更新与文化审美的演化等等。”
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文化渗透,一方面鼓吹文化多元化,以消解对方国内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鼓吹新自由主义,推行干涉主义,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其实质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全球化。在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下,一些国家的民族文化呈萎缩之趋势,从而严重妨碍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要有效地遏制西方文化霸权,积极推进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就必须允许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渗透,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尽管世界各国文化底蕴不同,综合实力相差悬殊,但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如果一个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事实力企***以某一种文化模式取代文化的多元性,那么也就是在破坏国际社会存在的基础。而有些美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总是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因此,他们把自己的是非标准作为国际社会评判是非的标准,把其他国家能否接受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衡量该国文明进步与否的标准。可以说,这就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文化基础。美国在“唯我独尊”的优越意识下所展开的外交,即使不刻意张扬,那种凌驾于国际社会之上咄咄逼人的做法也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文化帝国主义,顾名思义是指把一种所谓“优越的”文化灌输给另一个国家的人民,使他们自愿地臣服在这种文化的统治之下。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这一策略,即进一步加强文化外交,全面输出西方的***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进行精神改造,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充当西方各国的附庸,从而保持其文化霸权。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帝国主义***策相呼应,一些西方学者纷纷抛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各种论调,试***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扩张披上一层道德的、合法的外衣。
亨廷顿提出了标识普世文明的“达沃斯文化”,即“每年大约有一千名商人、银行家、***府官员、知识分子和记者从几十个国家聚集到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几乎所有这些人都有物理学、社会学、商学或法学的学位,从事文字或数字工作,英语相当娴熟,受雇于***府、公司和学术机构,有着广泛的国际交往,时常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之外旅行。他们一般具有对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治民主的共同信念,这些也是西方文明中的人所共有的。达沃斯人实际 上控制了所有的国际机构、许多世界管理机构以及大量的世界***治和***事职位,达沃斯文化因此极为重要。”达沃斯文化是普遍的文化吗?它就是亨廷顿所说的“西方文明中的许多人和其他文明中的一些人目前所持有的假定、价值和主张”吗?答案是否定的。文化全球化不仅有同质化的一面,更是一个异样化的过程。
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的物质生活方式,尤其是美国式的大众消费文化正在演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与时尚。这种趋势应当是显而易见,无可争议的。美国的新教伦理是一种典型的重利轻义文化,它孕育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关于这一点,韦伯先生阐述得非常透彻。这种重利轻义的文化价值观时下在中国大地非常流行。学者河清给予了辛辣的批判,“商利价值空前高扬,人文价值普遭冷落。大学教授、博士的头衔如果不与高收入搭配,仍得不到人们尊敬的目光。腰间的银两是最重要的。‘貌’女已相不中‘才’郎,而是直奔另一个‘财’郎而去。一切皆表现为金钱、利益的数字。人们成了每时每刻都端着算盘算计的‘会计’。……这种文化价值观显然是片面的。”俞可平教授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后面对着全球化的冲击,西方的流行歌曲、新潮服装、畅销书籍、时髦学说和价值观念纷纷在中国安家落户,文化的全球化事实上也或多或少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而新世纪当人们穿着美国的牛仔服,听着美国的摇滚乐,哼着美国歌曲,吃着麦当劳和肯德基,看着CNN,浏览着网上主要由美国提供的信息,逛着迪斯尼乐园,就不能保证不用美国人的方式去思考。人们模仿美国人的时尚、穿着、饮食习惯,接受美国的教育,效仿美国的经济模式,就不能避免不去效仿美国的民主制度。这一切都是主动接受的,这就是美国文化扩张的力量,它使你认为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甚至认为美国的霸权也是合理的。现在“无论是在西欧、北美、日韩、中国港台地区还是中国内地,全球的年轻人似乎穿上了同样的服装,跳着同样的劲舞,感受着同样的兴奋,追逐着同样的时尚……通过影视,西方大众文化的‘流行时尚’,日益影响到今天的中国青年一代,使他们成为‘新新人类’,与中国文化精神日趋隔离。”这种扫除异己、一统天下的做法,简直就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
四、新自由主义的真面目――野蛮资本主义的***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342336335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全球变化论文模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全球变化论文模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