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论文模板

更新时间:2023-08-24 07:29:07 阅读: 评论:0

经济动态论文模板

经济动态论文模板

经济动态论文例1

论文关键词: 反倾销;市场经济待遇;动态; 对策 1999年11月,中美就中国入世达成了双边协议。这个协议实际上成为中国与其他主要的WTO成员国双边协议的模板。根据协议中相关条款的规定,中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面临着两个问题:(1)按照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中有关市场经济的标准争取市场经济待遇;(2)正常价值的计算方法依赖于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规定。也就是说,在中国入世后的15年内,中国必须依照每一个成员国的国内法,逐个去论证自己是否具备了市场经济条件;如果未能获得市场经济待遇,正常价值则按照各成员国的国内法的规定计算。 一、 市场经济待遇问题的动态 美国的对华反倾销***策最为强硬与守旧,在各国纷纷根据中国经济形势发展而对有关市场经济规则有所松动的现在,美国的有关***策并未发生丝毫变动。美国关税法第771(18)(A)将“非市场经济国家”定义为:“商务部认定的任何国家,国内成本与价格不反映市场规律,因此其国内的产品售价也不代表该产品的真实价值。” 根据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正常价值时,对来自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的商品采用不同的方法。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活动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这个定义是不含任何量化标准的。欧盟反倾销法中所谓的“非市场经济”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或判断标准,而仅仅在第519/94号理事会条例的附录中列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凡不在名单上的国家则属于市场经济国家。欧盟第905/98号条例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中划掉,它反映了欧盟反倾销法在市场经济规则方面对中国的重大变化。但是,欧盟并没有将中国彻底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来对待,而是将中国归入“转型经济国家”这一类。(David Wall: Is China a Market Economy? Chatham Hou China Task Force , Vol.8, No.3, 1997, p.61-76.) 欧盟为了避免对华反倾销***策和对华总体贸易***策自相矛盾并考虑到美国等其他国家已对中国的企业采用分别对待的做法,欧盟通过个案调查的方法,在个案中授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欧盟衡量中国企业是否满足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标准: (1)企业未受到***府的重大影响而是根据市场信号做出决策;(2)企业有一套清楚的财务记录且账目必须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审计的;(3)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未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而扭曲;欧委会禁止被调查企业参与易货贸易,认为这种交易方式会妨碍产品正常价值的计算;(4)企业受破产法和产权法的制约,以确保其运作的法律确定性和稳定性;(5)外汇兑换率依照市场汇率确定。(吴喜梅著:《WTO反倾销立法与各国实践》,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165页) 在过去的6年里,在澳大利亚的反倾销调查中决定中国出口商品正常价值有关的法律已历经数次修改。澳大利亚在2009年4月与中国***府签订谅解备忘录,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二、我国的对策 (一)***府方面的对策。 1.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减少和取消国家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和控制。 由于在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调查问卷中,一般首先要调查涉案企业的制度和性质。因此我国出口企业要通过自身的改革来理顺产权制度,并以此作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另外对现有的国有企业也要加快股份制改革,并在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前提下,有效地从机制上理顺企业和国家的关系,为进一步减少和取消国家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和控制创造条件。 2.努力促进企业产品的成本要素和产品定价以市场价位为基准。 ***府在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真正主体,***承担风险,使产品价格和商品价值真正挂钩,健全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特别重要的是要尽量减少由国家定价的商品种类,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体系的不断完善。 3.***府应积极交涉,改变国外不公平的***策和做法。 针对国外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和歧视性的反倾销做法,中国***府通过与相关国家的交涉,使一些国家认识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修改对我国的反倾销 ***策。2009年4月14日,新西兰正式宣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是世界发达国家中第一个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待遇的国家。2009年,澳大利亚、以色列、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冰岛等13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09年11月,韩国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千亿美元以上贸易伙伴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目前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未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4.***府应对反倾销的法律措施。 首先,***府应正确认识国际反倾销法律的性质和作用,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国外对华反倾销,并应充分利用国际规则,争取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和位置。其次,***府应加快完善反倾销应诉法规,以激发企业积极应诉的意识。最后,规范出口秩序,杜绝恶性竞争,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确定国外市场动向与容量,制定本行业的出口策略及市场开发计划,以避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而导致进口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二)企业方面的对策。 1.企业应积极预防被提起反倾销诉讼。 在反倾销调查之前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出口商最好对市场信息做好充分的了解与调查,了解市场上的主要价格水平,了解何时会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申诉。当提起反倾销的申诉可能性比较大时,应控制出***动,即通过增加价值、降低国内市场价格、分配成本等方法降低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概率。即企业应充分了解国外反倾销的基本做法,及时收集国内外的反倾销信息,确定适当的出口价格,坚决抵制低价出口行为,并不断提高商品档次和质量,以优质优价来避免反倾销投诉。另外,企业应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建立一支专业的反倾销人才队伍,密切跟踪国际市场行情。 2.企业应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重视和充分利用行***复审和司法审查制度。 ***府及相关行***主管部门应研究世贸组织主要成员及我国贸易伙伴的反倾销(包括市场经济问题)方面的法律法规,收集整理并总结我国企业在国外遭受的反倾销的案例,为企业提供最新的、有指导性的信息,为企业提供应对国际竞争的良好***策环境,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屈广清主编:《反倾销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200页) 3.企业应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待遇和个别待遇。 个别待遇与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不同,欧委会审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未满足市场经济地位标准的企业有可能满足个别待遇的标准,从而获得个别待遇。对应诉企业来讲,无论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或是个别待遇,他们都将得到单独的倾销幅度,这一点对应诉企业至关重要,所以企业应尽力争取。企业应注意,由于企业各自的经营、成本、定价等情况不同,加上替代国的情况不同等因素,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的倾销幅度并非一定比获得个别待遇的企业的倾销幅度小。企业做选择之前,对于中国的出口商来说,申请个别待遇比申请市场经济待遇更为现实和重要。

经济动态论文例2

中***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生态文明重视人与自然的平等,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人类从大自然长期索取各种资源能源,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就必须考虑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当代人必须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地球。生态文明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现在与未来的对话。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各种问题的大背景下,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转折点,如何汲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我们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主题演变

(一)第一次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1、会议主题

2009年的第一次生态文明会议是以“发展绿色经济——我们的共同责任”为主题,共同探讨生态文明。首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共设生态城市论坛、科学家论坛、生态教育和传媒论坛、经济企业界论坛4个专题论坛,分别围绕“生态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科技与创新——生态社会基石”、“教育和传媒——生态文明软实力”、“生态经济——绿色产业”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2、成果

会议发表的《贵阳共识》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观念和文化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方方面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是关键,科技是基石,企业是主战场,教育是根本,传媒提供软实力支持。会议倡议,观念先行;密切合作;加大投入;知行合一;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教育和传媒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综合性和先导性作用;探索建立生态城市的评估和评价体系。

(二)第二次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1、会议主题

2010年的生态会议是以“绿色发展—我们在行动”为主题。此次会议的规模不断扩大——会议举办了主旨演讲和生态城市论坛、科学与技术论坛、教育论坛、企业家绿色行动论坛、国际传播论坛、生态文明与传媒行动论坛6个专题论坛,交流了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举办了NGO与***府、企业家圆桌会,以及生态城市规划案例讨论会。

2、成果

凝聚着与会者智慧的《2010贵阳共识》指出,要从当前的事情做起,从能够做到的事情做起,立即把凝聚的共识落实到行动上,让生态文明走进楼宇、走进社区、走进车间、走进田野,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个人的脑海,不仅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而且要作为一种行动指南,作为一种道德标准。《2010贵阳共识》呼吁,应采取坚实和有效的行动,减少个人和集体的碳足迹。这些行动包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积极推动绿色消费;大力发展绿色科技等。

(三)第三次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1、会议主题

2011年7月16日至17日,围绕“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在西南地区设施一流、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的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把海内外***要、专家、学者、企业家聚集在这座美丽的山城,围绕生态畅所欲言。此次会议层次大幅提升,会议举办了科学论坛、技术论坛、教育论坛、企业家论坛、高新产业金融论坛、跨国公司论坛、城市规划典型案例和最佳实践论坛、绿色文明与媒体传播论坛、共建低碳生态城市论坛、生态修复论坛等专题论坛。

2、成果

经充分讨论和深入交流,《2011贵阳共识》提出三点重要倡议:一是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双赢。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三是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

(四)第四次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1、会议主题

2012年7月26日到28日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变局下的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2012年,为使分论坛讨论的内容更加贴紧大会主题,论坛围绕“绿色经济转型”和“包容性增长”两方面设计四大分议题,分别为:“绿色转型与绿色就业”,“绿色农业与食品安全”,“生态城市与包容增长”,“生态文化与大众参与。论坛继续致力与社会各界决策者开展交流与合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分享知识与经验,促进***策的落实与完善,抓住绿色经济转型的机遇,形成国际、地区和行业议程,以利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2、成果

会议在闭幕时正式通过《2012贵阳共识》。1200余名海内外与会嘉宾认为,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本质都是寻求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会议认为,应从五个方面推进绿色转型和包容性增长:一是把绿色转型作为促进增长的首要选择;二是把绿色理念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各环节;三是在加速绿色发展、绿色转型中推动民生改善;四是运用新的模式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五是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

(五)第五次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1、会议主题

2013年7月20日到22日,第五次会议在贵阳召开,年会主题为“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和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4000多位中外嘉宾参与探讨,议题涉及绿色变革、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低碳转型、企业家战略、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碳汇、西部矿产开发、绿色文明与媒体传播、能源危机、低碳技术、环境权益、生态城市规划、金融引领绿色生产力等议题。本届论坛密切结合贵州实际,设置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山区经济等内容的讨论。

2、成果

经济动态论文例3

中***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081-03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是基于20世纪全球高速推进的工业化所形成的一种单向度、线性的“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增长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过度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一种自觉的克服和抵制。在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经济活动被理解为一套物质资源循环往复的流动过程,即“物质资源—劳动产品—消费产品—循环资源”,而这一过程所遵循的是“节制开发,高效利用,限制排放”的原则。这一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了现代社会文明、集约型发展的大气候,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可多得的创新思路。我国西部地区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完全有必要顺应这一形势,在迎接工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循环经济模式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内涵式增长。

一、循环经济理论对西部地区

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实现

“循环经济理论摒弃单线程发展理论的那种完全以经济效益实现为唯一目的的思路,而以全面的、可持续的视野构筑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共同实现目标。它所主张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内涵是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关系格局,而实现这一格局的基础在于要求节制资源开发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次数和效率、对资源废料的回收利用等。”[1]从这个角度来讲,西部地区要实现三大效益,就必须要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的指导。首先,西部地区开发过程中由于要严禁至少尽量减少对原生态自然资源的破坏和过度低效利用,要秉承一种保护性开发的态度对待生态资源,并通过强有力的措施诸如一票否决制等进行严格控制,严肃惩治那些因一时经济利益和***绩冲动所引发的随意开发行为。这是从旅游资源的提供方而言。其次是针对旅游资源的消费方,也就是广大旅游观光者。循环经济理论也能够教育他们形成一种文明、节制的消费观念。一般而言,旅游消费从顺序来讲,包括交通、餐饮、住宿、游玩、购物、休闲等等,每一个消费环节都要直接或间接的耗费一定的资源,尤其是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消费,如若消费观念不健康,以不文明的方式消费固定的生态资源,必然会在日积月累的效应下造成生态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失序。而循环经济理论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塑造作用,让游客形成文明的旅游观并指导文明的旅游消费。可以说,循环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力求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目标,是建立在一个全过程基础上的,包括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工程环节、设计和营销生态旅游产品环节和循环利用“后”资源工程环节。

(二)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支撑系统的建立

经济动态论文例4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展开了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该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实践,沿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逻辑思路和方法,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另一种则是以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实践为借口,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尤其是自***的十五大提出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后,一些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怀疑甚至否定就多了起来,出现了在经济学领域里要丢掉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这个老祖宗的倾向。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现实世界,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站在时代前列,站在实践前沿,开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一、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是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在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学家往往认为经济过程不造成环境性质的变化,也不为所处环境性质变化所影响。经济过程为一种与外部隔绝、自成系统以及与历史无关的过程,一种既无外流、又无内流,在消费与生产之间自行循环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一相对孤立的系统,没有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看成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没有把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生态价值运动及其规律;而是将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看成和生态过程毫不相关的,甚至对立的纯粹的经济过程,因而生态过程就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之外。因此,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把人类劳动过程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过程,因而认为人类劳动只能投入在经济系统内部. 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也只有经济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表现为商品。所以,劳动价值论,就是商品价值论。人们把自然生态的进化与演替,看成是完全由生态系统的自然力本身的作用所推动,与人类劳动无关。这样,理所当然地就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价值即生态价值排斥于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再生产价值运动之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传统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忽视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是一种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它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因而人们可以无偿使用它,是大自然的恩赐。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不合理状况长期存在,以致经济的发展,将大量的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资源投人生产生活领域,加之掠夺性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使用,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系统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数量的变化。一些过去非常丰裕的环境资源,例如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淡水、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供不应求了。第二,质量的变化。由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污染物排放速度的加快。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高质量的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第三,人类对环境需求的变化。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需要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交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使生态与经济的极不协调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问题。人类对有限的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得不作出抉择。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价值理论问题势不可当地进人了经济学研究的殿堂。

价值问题在理论上的尖锐性不亚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尖锐性,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的滥用、生态的破坏等环境问题就不可能根本解决。包括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在内的各种东西方价值理论纷纷登台,对生态环境价值问题进行阐释。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为指导,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了生态环境价值,并建立起了生态价值论,其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当代,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生态时代,在人类生存的“地球村”,不仅那种和生态过程无关的纯粹的经济过程是不存在的,而且与社会经济无关的纯粹的自然过程,或者说没有人类留下足迹的纯粹的生态过程,也是基本上不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活动已伸展到地球生态系统的每一个角落,现在人类社会依赖的、供人类社会利用的自然资源都无不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迹。因而,人类社会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渗透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态经济现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把劳动价值论由过去的经济系统延伸到生态系统中去,建立生态价值论,使劳动价值论反映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价值运动的真实面貌。

其次,在当今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下降的迫使下,人类经济活动消耗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生活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满足,不仅要按其固有的自然生态规律,还要或多或少投入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才能再生产出达到维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使用价值。因此,当代人类的各种智力的、体力的、直接的、间接的劳动流转和凝结于生态系统之中,形成生态价值。所以,当代人类社会劳动不仅创造了商品价值,而且创造了生态价值,它构成为劳动价值论的一项根本内容。对此,我们可以说,把劳动价值论延伸与扩展到生态环境系统中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论,这是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一个很重要体现。

再次,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进人生态时代,随之出现了人类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并且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这就是人类重建、恢复、补偿、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人类劳动。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态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了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组织重建与恢复生态系统。因此,这种重建、恢复、补偿、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使之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创造生态环境价值的新型的劳动形式,已构成为21世纪人类生态经济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

三、生态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充分显示了这个学说在现时代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显示其科学性和生命力。

第一,众所周知,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主要是为其剩余价值学说奠定基石,彻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由此决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商品价值问题,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而言的,不涉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我们今天研究价值问题的历史使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与马克思当时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因此,我们研究生态环境价值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必须把劳动价值论延伸与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价值论,形成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第二,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前期。一方面,当时自然界赋予人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人们将这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财富,对它的利用是唾手可得。另一方面,那时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人口增长)的规模不大,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供给能力,从总体上说,是基本相适应的。这样,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就不可能将生态环境价值问题提到马克思的面前。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到当代,经济与生态的不协调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使生态经济问题成为全球性的极其尖锐的重大问题。把它放在“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运行中动态考察,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已上升为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生态环境供给能力问题已构成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运行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正确解决生态环境价值问题,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我们把劳动价值论延伸和拓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建立生态价值论,就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反映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更加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既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价值。这不但没有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正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按照劳动价值学说的观点,商品价值是物化在经济系统的某个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是经济系统通过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从生态系统中取走自然物质并将它加工成经济物质的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生态价值是物化在生态系统的某种物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是通过在经济系统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而输人到生态系统中来,使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符合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所以,无论是商品价值,还是生态价值,都是为保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而创造符合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价值。因此,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是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这样,劳动价值论不仅反映了经济关系,而且反映了生态关系,从而反映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即生态经济关系。因此,生态价值就是物化在生态经济系统某种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是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表现。

四、建立生态价值论需要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当我们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构建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论的时候,有的学者认为本来自然资源与环境过去是没有价值的,只是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阶段,才使它具有价值。因此,自然资源与环境经历了无价值和有价值的两个阶段。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是没有人类产生价值观念之前就客观地存在着的。不管人是否评价它,或者体验它,它不依赖于评价主体及其认识,也不是随着人们对它的评价或感觉而表现出来。自然资源与环境本身即自然界本身早就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原初性的,主要是自然生态过程创造的,人类社会劳动产生的价值则是这种原初价值上的再创造。尤其是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满足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要,都必须通过人们花费一定量的劳动来从事生态环境的重建、恢复、补偿、保护和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上凝结的人类劳动的程度日益增加,更加增添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所以,上述看法是把人们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否具有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无价值阶段和有价值阶段说成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本身无价值和有价值的两个阶段,这是不正确的。

经济动态论文例5

中***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7-0038-05

2007年“两会”,金融生态问题被首次写入***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关键”。作为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保险业的发展无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然而,相对于金融生态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来说,有关保险生态的探讨至今零星可数,成体系的理论追溯与范式构建更为罕见。与此同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保险业整体上的不成熟又不可避免的滋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行业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业经营、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而对于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尚存在较大偏差,缺乏相对客观、量化的指导依据,亟待从理论和实证上对其展开切中要害、科学理性的探讨。从生态学的原理和角度认识保险业的本质特征与属性,有利于更加深入的理解保险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本文尝试对我国保险生态的理论根源和演进过程展开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探讨,并对我国保险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的应用分析和行业实践指导提供相对科学的理论支撑。

一、保险生态的理论渊源——生态经济学

应该说,保险生态的提出直接的来源是人们对于金融生态的探讨①,二者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概念,外文文献中并未有直接与之对应的词汇,然而,国外相关学科的发展的确为我国保险生态的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并不断为其拓展和深化提供新的路径。与金融生态类似,保险生态的理论根源为生态经济学。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Haeckle初次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人类开始关注有机体与其非生物环境以及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后,生态学基本原理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容。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今天,对生态系统的普遍理解是: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借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在此基础上,E.P.Odum(1958)等生态学家不断拓展生态学新的内涵,生态系统研究逐渐成为现代生态学主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家们开始对人类经典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全面反思。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 Boulding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开创性的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Boulding认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增长型”的,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是“稳定型”的,因此,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就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就必然要推陈出新,走向更加理性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动态论文例6

基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理论和新思想中,以肯尼斯•博尔丁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思想、赫尔曼•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和戴维•W•皮尔斯等的“循环经济”模型为典型代表,这些思想不仅是对传统经济思想的挑战,也是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根基所在。1966年3月,肯尼斯•博尔丁在《经济增长中的环境质量》一书中发表的“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1],对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也是现代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2]。该思想将地球比喻成宇宙飞船,将未来的封闭式地球经济称之为“太空人经济”,认为经济过程是“宇宙飞船地球经济”这一有限封闭母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在“太空人经济”中,人们关心的是既定资本的维持,任何一个能够用更少的产量(也就是说更少的生产和消费)来维持这个既定资本存量的改革都是很有价值的。在未来社会里,易开发的资源都开发完了,污染池也全满了,当我们要转向“宇宙飞船地球经济”时,人类就不得不开发出一个循环的或者说“闭环的”的物质经济[3]。博尔丁具有前瞻性地意识到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他提出“宇宙飞船地球经济”思想开辟了关注人类未来发展前景和思考解决途径的先河。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关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和途径的研究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赫尔曼•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和戴维•W•皮尔斯等人的“循环经济”模型。

1.2赫尔曼•戴利的“稳态经济”

赫尔曼•戴利于1974年在第86届美国经济年会上发表了“稳态经济理论”一文,对“稳态经济”的定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此后他在《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对稳态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稳态经济是指一个人口和物质存量维持在恒定水平、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最小的一种经济状态[4],在稳态经济中,要求物质财富和人口数量是稳定的,而保持这种稳定需要低的通量水平,以使人的寿命和物质存量保持较高水平。戴利将经济系统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巧妙地用“满的世界”和“空的世界”来表述经济规模对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状态大小,将传统经济学关注的限制性要素从人造资本转换成了自然资本[5]。他用“绝对稀缺”的思想取代了传统经济学中“相对稀缺”的思想,认为界定经济效率的标尺是消耗单位存量所获得基本的服务(效用)和维持存量既定条件下通量最小化。该理论具有前瞻性地强调“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经济规模适度发展”的理念,这对于当前我国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同样适用。

1.3戴维•W•皮尔斯和R•凯利•特纳的“循环经济”模型

受到宇宙飞船地球经济思想和稳态经济理论的启发,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戴维•W•皮尔斯和R•凯利•特纳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建立了一个正式以“循环经济”命名的模型,于1990年将该模型发表在他们的著作《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循环经济”模型中,各字母表示的是:R表示自然资源,P表示生产过程,C表示消费品,W表示废物,r表示在利用后能够重新作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废弃物,RR表示可更新资源,ER表示不可更新资源,y表示资源的再生率,h表示资源的开采率,(+)表示对资源存量(或效用)起到了增加的作用,(-)表示对资源存量(或效用)起到了负面影响,A表示环境系统的同化能力。该模型充分考虑并展示了环境的三大经济功能:第一,为生产提供原料供给。自然环境为生产过程提供原材料,经过生产(P),产出消费品(C),获得效用(U)。对于不可耗竭资源(RR),当资源的开采率(h)小于资源的再生率(y),则其资源储量增长,则对于总资源(R)是一个增量的效应(+);当资源的开采率(h)大于资源的再生率(y),则其资源储量减少,则对于总资源(R)是一个减量的效应(-)。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没有再生能力,即y=0,因此对于总资源(R)是个减量效应。第二,同化废弃物的自净能力。无论是资源开采、生产加工,还是消费过程,都会有废物的产生。一部分得到了重新利用,另一部分(W-r)水体、空气和土壤等环境中。当W-r<A时,即废物能被自然充分同化,成为无害物质或有用的资源,可以重新进入生态———经济系统中;当W-r>A时,即废物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不但破坏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害。第三,提供直接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愉悦。环境系统可以直接产生效用(U)。因此,自然资源(R)能够直接增加效用(U)。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当W-r>A时,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甚至土壤污染,这一问题会给人们带来视觉上反感和精神上的痛苦,使效用(U)减少。在这个循环经济模型中,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再是两个相互***的系统,而是合二为一共同组成的“生态———经济”大系统[6]。通过生态环境的经济系统功能,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内在循环关系的“生态———经济”大系统[7]。皮尔斯和特纳还在这个“循环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关于解决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个基本准则:第一,不可耗竭资源的利用率小于其更新率,即h<y;第二,除去能够重新利用的那一部分废物,剩下的直接进入环境系统的废弃物处理要低于环境的自净能力。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角度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思想,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包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其后产生的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其他支派(包括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很重要的***策指导意义。

2.1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于19世纪中期[8]。在自然科学发展和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了其科学的、预见式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第二,社会生产实践是达到人与自然内在统一途径的社会观。第三,人与自然可持续的发展观。第四,社会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对散落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总结。随着关注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学者越来越多,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渐成体系。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发展观来看,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确实反映出很多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

2.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流派之一,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环保运动催生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9]。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生态***治思潮中与马克思主义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一支,经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和詹姆斯•奥康纳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在西方有较大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10]。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主义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而针对消费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的问题,其解决途径还是从人的行为模式入手,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们的需要和消费理念,消灭异化消费①和生态危机。在解决生态危机的问题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从生态辩证法的角度将技术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反对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应该把价值关系拓展到自然领域。通过建立生态伦理价值观,明确自然的主动性和人的活动限度[1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是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发展,又比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更加严谨和深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看待生态危机和解决途径的思路和方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强调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将研究视角放在了人的消费行为上,虽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但是在环境问题上,可以将社会体制抛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

2.3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也产生于绿色环保运动。在进行绿色运动中许多国家建立起了支持绿色运动的***府组织———绿***[12]。生态社会主义在研究之初,只是一些学者、理论工作者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产生了相近的思潮,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统一学派。直到20世纪70年代,通过高兹等人对这一思想的系统表述,才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学派。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运动与绿***中的左翼力量,由于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经济可持续观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发展壮大[13]。生态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提倡构建一种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这种“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绿色社会发展模式下,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强,能够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实现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能得到保护,而之前在资本主义时代产生的生态危机也能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生态社会主义描述的未来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是公平正义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都全面和谐发展的绿色社会[14]。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相同,区别在于关注的问题和提出的解决途径不同。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有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制度所决定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都是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途径。而生态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办法是改变社会制度。这一理论视角虽然有些偏激,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主义体制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优越性和可能性。

3从国家战略角度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现代化

自20世纪70年代起,涌现出大量的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和思想。在众多理论中,德国学者胡贝尔在20世纪80年代(Huber,1985)提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已经成为环境社会学的一个主要理论[15]。胡贝尔认为生态现代化可以被视为绿色转向的工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现代化的描述颇具诗意:“肮脏丑陋的工业毛毛虫蜕变为生态蝴蝶”[16],他把生态现代化定义为是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结构性特征的一种话语,并且现有的体制能够将对环境的关注纳入其中。目前,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中绝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生态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和制度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为五类:第一,科学技术的作用发生改变。看待科学技术的角度从“科学技术是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转为“在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中能起到实际作用和潜在作用”;第二,市场动态与生产者、顾客、消费者、信用机构、保险公司等经济能动者作为生态结构调整与改革载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第三,民族国家的作用发生变化。自上而下、国家指令———控制式的环境规划在减少,而高度强调共识、灵活、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在增加[17]。在环境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机会被赋予给非国家的行动者,让他们行使行***、规范、管理、合营(如半国营企业的私有化)、调解等权利,而这些权利传统上由民族国家②行使的。与此同时,新兴的各种超国家机构也削弱了民族国家在环境改革中所起的传统作用;第四,社会运动的地位、作用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早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社会运动往往局限在环境改革的进程与体制之外。其变化是在涉及环境改革的问题中,社会运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众与私人的决策体制之中;第五,话语实践发生改变,新的意识形态不断产生。完全忽略环境,或是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从根本上对立起来的做法不再视为正当合理的做法,探讨生存基础的“代际团结”已经成为一条毋庸置疑的核心原则。

生态现代化最早是在德国、荷兰、英国等少数几个西欧国家产生的,其目标是分析现代工业化社会如何应对环境危机问题。关于生态现代化进展的研究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将环境问题视为迫使我们在社会、技术和经济方面进行变革的挑战,而不是工业化所带来的无法改变的后果;二是强调标志现代性的核心社会体制转型,包括科学技术、生产和消费、***治与治理,以及各种规模(地区、国家、全球)的市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门极具活力、不断发展的学说。生态现代化理论能否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的经济、文化、***治体制与地理背景,目前对这个问题做出全面的定论还为时过早。但是,即便是在建立生态现代化体制所需的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生态现代化的研究方法与工具还是可以用于社会科学分析与***策制订过程。生态现代化的某些进程(如对环境治理态度的改变、提升非国家组织在环境改革中发挥的能动作用、平衡市场与国家功能等)是全球性的,因此这一理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对世界各国都具有适用性。

4国际生态文明思想流派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第一,基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思想从经济学角度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体现出与现代经济思想迥异的一些基本观念。如:与传统经济遵循的“模糊的资源———生产———丢掉的垃圾”式的“牛仔经济”不同,“宇宙飞船地球经济”主张建立“源头(资源)———生产———纳污”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他并没有对规模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只是提出了未来人类发展可能出现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这种模式,但是这一模式的提出,像敲门砖一样,开辟了将经济系统看作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敲响了生态经济的大门。“稳态经济”理论的颠覆性和***性显而易见,它提出了经济规模限制的问题,追求通量最小化,提出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适度规模限制问题。尽管稳态经济理论中所强调的稳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受到人口数量恒定和资本总量恒定条件的限制,但是它所倡导的那种在尽可能保持存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发展经济,通过通量最小化实现对经济规模的限制的思想既是对“宇宙飞船地球经济”思想的继承,更是一次突破。从“循环经济模型”中,我们要记住关于解决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个基本准则:第一,不可耗竭资源的利用率小于其更新率,即h<y;第二,除去能够重新利用的那一部分废物,剩下的直接进入环境系统的废弃物处理要低于环境的自净能力。

经济动态论文例7

[DOI]10.13939/ki.zgsc.2015.12.08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作了严格的区分,并对各自的性质、特点及相互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然而,在目前我国的教科书、专著、译著中对两者的区分没有统一的说法,正确理解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有助于克服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和空想论、僵化和自由化倾向,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超越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不可逾越性等有重大意义。

1研究历史

马克思最早使用“社会形态”一词,是在1851年12月中旬至1852年3月25日的德文原著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新的社会形态一形成,远古的巨人连同复活的罗马古董――所有这些布鲁士斯们、格拉古们、普卜利科拉们、护民官们、元老们以及恺撒本人就都消失不见了。” 到了1859年1月的《〈***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公开地使用了“社会形态”这一正式的术语。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经典地阐明了“社会形态”概念所内含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即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内容和认识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

1867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中的“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与《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编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七章剩余价值率”中的“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这两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之义是人类历史经济结构发展阶段的含义。

后来来自苏联斯大林的僵化马列主义哲学――***治经济学教条理论化体系的所谓社会形态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即将***治形态、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包括在内的偷换马克思原经济基础范畴的经济结构的规范的社会形态概念的传统旧译的“社会经济形态”概念之舛,与马克思原著德文原意不符,是不正确观念的讹释。直到今天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热点问题。

2相关研究现状

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研究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的焦点,正确地区分两者的概念,把握其关系,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而言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四类。

2.1等同论

等同论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两个概念等同化,认为两个概念可以合并使用,没有加以区分。这种观点在哲学教科书、专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许多作者将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混用,有的著作中直接明确指出两者是同一概念。例如,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第225页中写道:“因此,马克思也将社会形态叫做社会经济形态。”否定了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2.2取代论

取代论只用其中一个概念取代另一个概念,具体表现为只阐述其中一个概念,而对另一个概念则不涉及。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都只讲到社会形态,而没有提到社会经济形态。相反,求实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哲学理论》一书中,只阐述社会经济形态而不提社会形态。

2.3替换论

替换论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可以用另外的词来替代,两者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例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用“人类社会”一词来替换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概念。

2.4区分论

区分论将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加以区分,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类观点目前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戴安良、朱琳(2002)认为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有本质不同,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治、思想文化等形态的总称,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要素和功能,它仅指社会的物质领域。王雪峰(2000)认为应当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能快速促进社会生产时代的进步,落后于社会生产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阻碍着社会生产时代的发展最终必然被打破。杨木(2002)提出“社会形态”的概念,仅仅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而不是包括有法律的和***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整个社会。杨木(2005)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认为苏式“五种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论,悖于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他提出社会形态是生产关系总和起来所构成的社会关系,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经济的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治经济学抽象概括的生产方式内含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概念。经济社会形态与社会形态是完全不相同的概念。丰子义(2004)认为在同一时期内,世界范围内往往有几种社会形态同时并存。而要区分历史时代,必须看同一时期内何种社会形态走在世界历史前面,居于世界历史的主导地位,代表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而全球化的出现对当代社会形态的演进的影响是重大的。龚杰(1983)写道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确切的含义仅仅指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包括上层建筑。而社会形态就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所构成的总体。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社会的基础部分,后者则包括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以上对区分论的相关文献的描述可概括为下表内容。

3简要评述

由以上文献可见,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研究十分投入,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人们对马克思***治经济学还不是十分了解,难以形成统一观点,所以会出现对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研究的四种理论。其次,大部分现有研究太过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大量文献总在马克思所写的文章中找论据,应该跳出这个框架,使得提出的观点既基于马克思***治经济学又有一定的时代性。

参考文献:

[1]王雪峰.论划分社会生产时代和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及其意义[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3).

[2]戴安良,朱琳.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的区分及其意义[J].探索,2002(3):71-74.

[3]杨木.“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辩证[J].甘肃理论学刊,2002(3):27-31.

[4]丰子义.从全球化看社会形态的演进[J].河北学刊,2004(1):30-49.

经济动态论文例8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和***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经济动态论文例9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和***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经济动态论文例10

中***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3―0072―09

一、以信息态为基础的精神经济学术史

近年来,学界研究以信息态为基础的精神经济队伍有所扩大,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一)关于信息态

林左鸣教授近年来已有系统研究,其代表性著作是2010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该书第139页说:“当信息作为***的宇宙存在形态出现时,我们有理由认为,其实物质和能量是一不是二……实际上是物质态和信息态组成了我们的世界和宇宙。而宇宙中的物质态和信息态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问是要发生相互作用运动的,这个相互作用运动就是容介态”。第146页又说:“人归根到底是具有物质和信息两种需求的。物质一开始就是为满足人们的生理欲望,或者可以说物质更多地是满足人们的生理欲望。而信息则是一开始就是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思维欲望),或者说更多地是满足人们的心理(思维)欲望”。当然,林左鸣教授论述的信息或信息态系广义信息或广义信息态,意义重大,是经济哲学中创新性的理论成果。

(二)关于精神经济

1985年,青年学者李向民提出了“精神经济”问题,并于1999年1月出版了其著作《精神经济》。他认为:“所谓精神经济是指精神产品(包括哲学、宗教、科学理论、科学技术、文艺作品等)的生产再生产活动,它包括生产、传播、消费三个基本环节,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还认为:“实际上,任何产品,只要它是人类劳动的现实产物,就必然要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精神内容,一是物质形式。精神内容是产品中凝结的思想、情感和技巧。它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元素形式。”一种产品具备了精神产品的基本特征,但它本身并不是精神产品,可称为“准精神产品”;所谓“物质形式,是指产品中能够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感知的,精神内容所赖以附着在其上的外在物质载体和信号系统。它表现为一种已失去其昔日权威,被人类精神控制了的自然物质力量。……精神内容是产品的本质,物质形式是产品的外在表现。”人类产品的精神内容称为“泛精神产品”。泛精神产品深蕴在可感物质形式的内部。

2000年7月出版的董书通、方程著《新经济背后――精神经济浮出水面》,认为新经济的主体是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本质是一种与能源工业经济、石油工业经济、电力工业经济等物质经济完全不同的新经济――精神经济。”

陈燕研究了精神经济的历史进程与价值属性,认为精神产品千百年来一直在商品化的道路上缓慢前行,其商品化具有客观的社会根源,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推进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精神产品具有价值、使用价值和学术价值三个方面的价值属性,更好地促进精神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精神经济活动的繁荣,引领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乔民研究了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的关系,认为精神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是21世纪最大的特点。精神作为一种理念和理想充当了物质的情感因素而寄生于物质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虽然使人类脱离了物质的纠缠,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物质经济而随风飞翔。人类的财富事实上也没有出现过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完全脱离,两者相伴相生、互依互靠,才让精神产品呈现多样化态势,也才让精神产业化在异彩纷呈中不可阻挡地冲进人们的生活。

学界对精神经济的研究,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精神经济命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需要与精神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二,精神经济充实了***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即***治经济学具有二元性质,是由物质经济学与精神经济学构成的;第三,精神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广义虚拟经济是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二元”的主旨是物质需要与心理需要的相容、相纳,共生、共相。心者,精神也。从经济哲学意义考量,心理需要亦即精神需要。

当然,学界关于精神经济学的研究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关于精神经济的内涵,若局限于精神产品,显得仄狭。精神经济应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一切精神要素,是有意识的人(包括精神生产者和物质生产者,马克思将其归纳为生产劳动者和非生产劳动者)、精神生产手段和精神产品的有机结合。而且,有些物质并非劳动产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例如,当你在海滩上捡到一块奇石,或在山上发现一块硅化石,这是天然的造化,没有人文信息,亦非劳动所得,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完全是偶然的财富占有。若投放市场,往往有好价钱,能满足他人的精神需要。

关于精神经济的效用,学界当前的研究尚含混不清。效用即有用,即使用价值。应该说,广义的效用包括对人的心理的满足。例如收藏一块元代的青瓷片,表面上看是毫无用处的,但它集中了元代青瓷文化发展的信息态,能满足收藏者对瓷文化研究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等,故亦有价值效用。虽然这种效用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吃、不能穿、不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

关于精神消费抑或虚拟消费,目前的研究还比较浅显。精神经济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经济活动,精神经济当然更多地包含人的消费活动,即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例如服务,很大程度上是精神文化活动。好的服务,往往有好的效用,有事半功倍之效。马克思说:“对于提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但是对于买者来说,这些服务只是使用价值,只是他借以消费自己收入的对象……他们同这些商品的生产毫无关系”。

二、精神经济的理论内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经济的论述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劳动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对人类发展有重要意义。“分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理论是建立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的,实质上论证的是脑力劳动或 精神生产的价值功效。同时,这种分工并非绝对,任何劳动成果,无不包含着精神元素,如知识信息、技术信息、工艺信息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分工无非是并存劳动,即表现在不同种类的产品(或者更确切地说,商品)中的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并存”。马克思所说的“并存”,就是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互相容纳。这正是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的内容。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生产的传承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明显包含“精神经济”思想的论断,马克思说:“在精神生产中,表现为生产劳动的是另一种劳动”。他引用昂利・施托尔希的话说:“显然,人在没有内在财富之前,即在尚未发展其体力、智力和道德力之前,是决不会生产财富的,而要发展这些能力,必须先有手段,如各种社会设施等等。因此,一国人民愈文明,该国国民财富就愈增加”。精神生产同样具有历史传承性,这种传承,就是信息容介态的折射。“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问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到精神生产的传承性的同时,提出要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问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窥见,精神经济具有传承性,是因为经济信息态是一个历史的运动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承。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生产的劳动时问。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神圣家庭》中说“甚至精神生产的领域也是如此(即精神生产领域也是有劳动时间的)。如果想合理地行动,难道在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就不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的所必需的时问吗?否则我至少会有这样的危险:我思想中存在的事物永远不会变为现实中的事物,因而它也就只能具有想象中的事物的价值,也就是只有想象的价值”。而对于精神智力因素在形成商品价值中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第四,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力的理论。精神生产力即精神生产的能力,它与物质生产力相比,有更强的附着力和价值升值力,有更丰富的信息运动力。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明确提出精神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有:一是,在谈到货币的作用时,马克思说:“货币的简单规定本身表明,货币作为发达的生产要素……是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二是,在分析原始共同体的解体原因时说:“只要更仔细地考察,同样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关系的解体,只有在物质的(因而还有精神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马克思还说,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生产力”。三是,在谈到分工与手工业制造时,马克思说:“精神方面的生产能力,只是因为已经在许多方面消灭,所以在一方面扩大了它的规模。……作为手工制造业分工的一个产物,物质生产过程所需的精神能力,因此就当作别人的所有物……大工业则把科学当作一种***的生产能力,使它和劳动分离,并强迫它去为资本的利益服务”。

(二)精神消费

1 内涵

说到底,经济全球化便是消费经济全球化。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说:“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消费……消费为人类生活的目标,所以消费问题当为人类生计问题中最要部份”。什么是消费?马寅初说:“物品之生产为满足欲望也,人取所需之物,以满足其欲望,谓之消费。……夫欲望生于人身,满足之则人快乐,不满足则现苦恼……人类消费的欲望,随人类文化的进步而增多。人类愈文明,欲望愈多,欲望愈多,则所以满足欲望之各种物品亦愈多。有物品以满足欲望,则此欲望因满足而消灭。于是新欲望又生。有新欲望,则又有满足此新欲望之新物品。迨新欲望满足后,则第二种新欲望又生。如此循环不息。欲望与物品,适成互为因果的关系。即欲望愈多,物品愈多,物品愈多,欲望愈多……消费含有享乐之意,日用单调之物品,有何乐趣可言”。

马寅初在20世纪40年代的这番通俗的论述,为我们打开了消费经济的钥匙。

第一,人们只有通过市场才能获取“所需之物。”物品的效用力只有通过人的欲望才能体现出来,欲望是消费的源泉活水。

第二,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即“人类愈文明,欲望愈多,欲望愈多,则所以满足欲望之各种物品亦愈多”。物品、市场、欲望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三,人的欲望、消费,内含着精神享受。消费是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郭沫若说“人类生活的究竟目标是在使全体人类生活得更合理,更幸福,科学的应用正应该适合于这种目标”。显然,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欲望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过程。

所谓精神消费,又称精神生活消费,是指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陶冶思想性情,愉悦情绪等目的的以精神产品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是相对于物质消费而言的一种消费行为。它同时追求人类无形的劳动产品,例如名声、名气、名人、名誉、名牌、商标等。信息消费是精神消费的最高形式。附加在品牌上的信息系精神消费者最重视的附加值之一。消费者通过消费名牌产品,往往可以获取附加在品牌之上的、被广泛认可的信息内容,例如寓意、意境、品位、时尚、理念、网络等。

2 特点

第一,精神消费的多元性。精神消费是“心的食欲”。因而,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口味。例如:在古玩市场上,虽然大家享受着淘宝的快乐,但是有的人喜欢集邮,有的人喜欢玩观赏石,有的人喜欢收藏钱币,有的人喜欢收藏烟标火花,等等,不一而足。不同的消费群体也有着不同的精神消费需求。少儿喜欢看动漫,青少年追求名牌、名星,中年人喜欢唱歌跳舞,老年人喜欢健身和聊天等。并且,精神产品的消费价值对不同的消费主体来说会有不同的效果,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第二,精神消费的无限性。人的物质消费是有限的,精神消费是无限的。精神消费弹性很大,属持续性消费,能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如钱币收藏家马定祥、余榴梁等,几乎以毕生之力,从事于钱币收藏与研究,其乐无穷,即使是节衣缩食也无怨无悔。又如湖南“岳州八怪”之一何光岳,仅小学文化,但七十年如一日,买书、藏书、读书、写书。现有藏书13.5万册,仅明、清至民 国流传下来的家谱便收藏了5.5万册,已出版的论著总字数超过了2700万字,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民族源流史学家。他谈到藏书时,说真是“苦不堪言、乐不堪言”。这八个字,非常精辟,就是生理上苦,心理上乐。苦与乐共生共相,苦中作乐,苦与乐都集中在精神需求这一坐标上,反映了人对精神消费追求的空问非常大。

第三,精神消费的超时空性。人们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往往会积累一些消费信息(生活经验、生活知识和家务劳动)并容人物质消费中。衡量精神产品价值的标准主要是看它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而优秀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魅力。如古籍中的四书五经、《诗经》、《离骚》;如唐寅等艺术家的书画;如古代遗存的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等等,均可折射出超时空的价值信息,具有其他财富不可比拟的保值增值性。

第四,精神消费的共享性。对于有生命力的精神产品,往往为历代消费者所共享,以满足其精神需要。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数千年被人们传颂不绝。又如,古籍鉴赏是雅事韵事,充满着情趣。历来藏书家多在自己的藏书上钤盖精致古雅的藏书印,及至朱墨累累,交相辉映,使藏书增色,更具垂绪源流、印鉴作证之功效。因增加了藏书者的信息态,往往令后嗣开卷一乐,相与流传。即使流入市场,亦是身价倍增,藏书者也随之播名垂远。

3 类别

精神消费按其类别,大体可分为泛精神消费和纯精神消费两种。

第一,泛精神消费。消费经济同样具有容介态特征。即人们在物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精神消费,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精神消费,且物质需要的满足本身也是精神使然。物质消费中吸纳精神元素,就是泛精神消费。如“吃”中的精神消费。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而是首选吃的环境及档次,其次是吃的品味和特色。另外,逢年过节、婚嫁丧葬、生辰寿诞、敬神祭祖、迎来送往、接待宾朋、官场应酬、洽谈生意、集会结社,多设宴会,甚至宴会上还有钟鼓礼乐伴奏。又如“穿”中的精神消费。人们穿着打扮,言必选名牌。一件同样质地的衣服,是否是著名商标旗下的名牌,价格相差倍数。这些,均表现着物质消费中容纳着精神元素消费。

第二,纯精神消费。纯精神消费就是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消费,具体表现形式是“乐”。如自汉代及其以后,民间雕琢刻画无用器物,人们爱好五光十色的小玩艺儿和五彩绣衣,演戏,玩“马戏”,民问唱歌说戏的人很多。现代人们观看体育赛事、电影电视,出席音乐会,崇拜影视明星,概念炒作等等。

三、信息态与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

(一)以信息态为基础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

凡能反映物质或非物质价值总量的内外因素,可称为信息,而信息的运动状态便是信息态。信息态包括时间、空间、品质、名牌、名声、名誉、风险、环境等运动过程。虚拟价值是信息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衍射,同样,心理需求亦可看做是信息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衍射。可以说,一切价值态是从信息态发源的,信息态是容介态的基石,且信息本身亦是特殊的价值,是能够产生价值增长或生成新价值的价值。

所谓容介态,从字义上看,193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寅集・子集》说:容,受也;包函(含)也。介:际也,谓交接于二者之问也(亦可称介点信息)。可喜的是,林左鸣先生受现代物理学和信息论的启发,率先提出了基于信息态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林左鸣认为,容介态,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宇宙中某一已经存在的事物通过容纳入信息介质后实现质变的一种运动形式和运动过程的状态。从这个意义而言,容介态的基础是信息态,没有信息的存在和变化就形不成容介态,因此信息态的变化决定了容介态的形成状态。

(二)以信息态为基础的经济容介态

林左鸣认为,心理需求是信息态的衍射。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就是传统商品价值因不断容入旨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信息介质而进化为更高级的商品价值。它实质上是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人本经济,着重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和由此反映出来并以社会进程中所生成的信息态为基础的进化及其发展规律。为什么说经济信息态是经济容介态的基础?因为信息态是经济容介态的灵魂。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信息可以提高物质存在的价值量,同时,信息是可变的价值,只要有信息存在,物质运动就得进行下去,并左右物质价值的升降。

(三)信息态趋势下的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

从以信息态为基础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视野考量,可以认为,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是“水溶性”的关系。

第一,在任何一个价值事物中,都具备了物质性和精神性两种性质。因之,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不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简单经济哲学问题。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也是互相容纳、吸纳的信息状态。这种信息状态,实际上是一种运动过程,或者说,二元价值容介态是信息态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亦是“溶”的过程,就象一滴墨水滴入水中后,便在水里扩散,与水溶为一体,难分彼此一样。例如,古代流传下来的民俗钱(压胜钱),在当时并不作为货币流通,主要吸纳的是寓意这一精神元素:生肖钱,用以祝福人们身体健康成长,以十二生肖为主,背为12种动物,一般给少年儿童佩带;咒语钱,用于祈祷;吉语钱,以吉祥含义为主,以长命百岁、发财豪华、生意兴隆、高官厚禄、安居乐业等为主题,如“长命富贵”、“福寿双全”、“福禄寿喜”、“招财进宝”、“堆金积玉”、“招财利市”、“指日高升”、“和合如意”等吉语。寓意是古代民俗艺术用品的灵魂,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正因为这些民俗钱溶入了大众“心之食欲”,并以“钱”的形式作为物的载体,才为历代大众所追捧,当下市场价格已是不断上攻。小物质,大精神。若没有美好的寓意“溶”入,这些只是一堆锈铜,没什么效用了。

第二,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不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精神经济与物质经济是两种相向的运动,不可能统一。实际上,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生产,虽然反映了人们两种不同的需要,但是这两种需要并不相克或对立,而是相辅相成,是人类需要的两个方面,是互为胶着的、统一的,具有质的同一性。这就是容介态理论的本旨和内涵。例如一件元青花瓷,其本质是信息态的存在,物质态功能的财富同符号(货币)信息态财富互感互生,如同电磁感应。两种形态财权频繁地在时问坐标、人际坐标和价值坐标构成的价值空间震荡。最终,以信息态而非物质态来决定其价值走向。所以,容介态运动,是宇宙中以信息态为基础,使事物从量变到质变,从而实现变异或进化的运动。……容介态既是一种运动形式,也是一种事物的状态。

第三,信息态是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核心和灵魂。作为精神产品的价值属性,一是吸纳储存信息。如历史信息、名人信息、技术信息、艺术信息等等,系信息态的汇聚器,二是释放信息。2010年11月,在中国嘉德拍卖 会上,一幅宋元时期王羲之的书法摹本《平安贴》,拍出了3.08亿元的天价,说明信息量的累积与时间成正向关系,而信息量的释放又是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林左鸣教授说:世间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生成、携带和释放信息(信息介质);同时又都在永不停息地接受(容纳入)别的物事释放出来的信息(外源信息),并受外源信息的催化和影响而使自身发生变化,进而生成、携带和释放出新的信息,再被别的物事所接收……正是这种往复循环、永无休止的容纳入信息介质的状态(容介态),主导着宇宙万物的重构和升华。

(四)古玩信息态趋势

好古敏求,是人的共性,或者说是人共存的情趣和精神享受。一件古董,之所以能满足收藏者的精神需要,就是因为收藏者能发现其中诸多的信息。古董所释放的信息态决定其价值态。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只元代青花罐“鬼谷下山”,以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若现在做一只同样规制的青花罐,其劳动成本亦不过数百元左右。所以,元代青花罐“鬼谷下山”的价值量完全是通过信息态反映出来的,而其物质态可忽略不计,且现代人做一个同样的青花罐还可以使用,收藏者购买这只元代青花罐,绝对不会使用它,只能用来观赏或研究,满足其占有的心理需要。

由于古董的交换往往是以心理价值为度量标准,所以,古玩属精神经济范畴。理由有四:

第一,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认为,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古董、罕见艺术品的价值原理,因为古董的劳动价值已消逝在历史信息态中,为历史信息态所替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里,当谈到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部门转化的时候,“是撇开真正的艺术作品不说(按问题的性质来说)”的。“在考察各种现象形态时,要牢牢记着,本身无任何价值,那就是不是劳动生产物的东西,例如土地,或者至少像古董,某一些著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等等一样不能由劳动再生产的东西的价格,可以由各种极为偶然的结合来决定。要卖一件东西,唯一必要的,就是它要是能够独占的,并且是能够让渡的”。

第二,古董系历史文化遗产,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皆不可再生,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产(再生产或仿制便是工艺品),劳动的痕迹已随历史消逝,除法律禁止的以外,人们可以占有,可以让渡。正如明代董其昌说:“骨董有大小,大小骨董,稀世之宝玩也。其递代流传,收藏之家,赏鉴之人,皆有记载可考。无名氏得之,即成名家。其授受不轻,不能以劳力取之也”。举例来说,人们收藏的原始瓷,往往非常粗糙,且多不完整,简直与现代瓷不可同日而语,但其价值趋势却与日俱增,是现代瓷无法与之比拟的。为什么?因为原始瓷本身虽非再生资源,但其文化、文物信息态随着时问的流逝而堆积,而释放,多元价值之和便构成了巨大的价值量。

第三,收藏是一种超越社会形态、超越经济形态、超越生活形态、超越意识形态的文化生活方式。人类社会一经出现,便有了收藏。在原始社会,人的服饰、玉佩、耳环等个人佩带的装饰品,便是私有制出现以前的“私有财产”,甚至人死后也要随葬,成为人在阴问的“私有财产”。显然,好的收藏品,就是一种财富标志物。这样一种文化传统,是人的天性,是精神的寄托,是精神的补充,是精神的满足。“世俗所贵重者,但知有黄金而已,可使一磁盘一铜瓶,几倍黄金之价,非世俗所知也,故人能好骨董,即高出于世俗”。

第四,人们为什么要收藏古董?董其昌又说:“人之好骨董,好其可悦我目,适多流行之意也。充目之所好,意之所到,不先于骨董也,至骨董而好止矣。夫人有耳目口鼻心,知之性,必有声色臭味之好。得所好而乐,失所好而哀。故耳好声,必欲和天下之新声,目好色,必欲得天下之艳色,口鼻之于臭味,亦然。故人情到宝贵之地,必求珠玉锦锈粉白黛绿丝管……焚膏继晷,穷日夜之精神,耽乐无节,不复知有他好。……因骨董乃好声色之余也,能从顶上翻身,求我心知之好……有赖以存,可永我乐”。显然,“永我乐”就是人们追捧和收藏古董的真正动机。按理说,高科技时代的许多工艺品的美观度是许多古董所不及的,但其价值却远不及古董。主要是古董中有非常丰富的已发现的和没有发现的文化信息态。信息态正是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些信息态能满足收藏者“玩”的精神需要。

第五,收藏古董能满足人们养生健身的精神需要。人都希冀自己健康、长寿,这是最大的精神需要,许多古董的寓意多与养生健身有关,能给人有益的信息暗示。董其昌认为,古玩有利于长寿。“骨董之可贵,为其长寿也。其所以得长寿者,由古之良工尽心力于斯,务极精工,不使有毫发欠缺,踌躇满志,善而后存之。……故能使见之者,亦莫不爱重宝惜,递代相传,不言而喻,不约而同,一出展玩,惊犹鬼神,无不改容静对,敢轻毁之乎?于以见人之心力用之,治一物即善一物,苟用以治身心,未有不造至善之地,……自古成德之士,平生服用之物,子孙奉为宗器,有常主而无失坠,则无物非骨董何?骨董非宗器,其为寿,岂不大哉”。在董其昌看来,第一,古玩本身“长寿”,以其寿推及人之寿。人们对精品古玩,不胜其爱,往往作为传世品保存,“永宜子孙”;第二,收藏者不时拿出来欣赏把玩,调适身心,乐在其中,自然使人长寿。董其昌还认为,“玩骨董有祛病延年之助。骨董非草草可玩也,宜先治幽轩邃室,虽在城市,有山林之致,于风月晴和之际,扫地焚香,烹泉速客,与达有端士,谈艺论道,于花月竹柏问,盘桓久之,饭馀晏坐,别设净几,……次第出其所藏,列而玩之,若与古人相接欣赏,可以舒郁结之气,可以敛放纵之习。故玩骨董有助于祛病延年也”。也就是说,因古玩收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可以修炼人的心态,可以舒郁结之气,可以敛放纵之习,故有祛病延年之助。

四、结论

第一,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是“水溶性”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容纳。精神经济有些可以通过介点信息感觉到,有些则隐晦莫测,带有神秘性。这是以信息态为基础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的魅力所在。

第二,从古玩信息态趋势考察,一件古董虽可“永我乐”,但精神需要作为人的精神生活方式,则难乐我永。因为收藏者总希望有更多的古董“永我乐”。所以,物质经济是有限的,精神经济是无限的。

第三,人的精神欲望的大部分并非能自由然获得,亦并非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劳动。在价值需求多元的社会,需求的对象正趋向于精神化,愈来愈脱离物质的结构。一般说,科学理论多侧重于认知价值,艺术品多侧重于以意境为灵魂的审美价值,宗教产品等多侧重于伦理价值。

第四,信息态是历史的运动状态与过程。是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的源泉、基础、灵魂。经济信息力决定了经济价值力,是经济发展方向的动力源。

参考文献:

[1]李向民.人类应当建立一门崭新的学科――精神经济学[J1.江苏商专学报,1986,(3).

[2]李向民.精神经济[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3]董书通,方程.新经济背后――精神经济浮出水面[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1.

[4]陈燕.精神经济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道路[Jl福建艺术,2009,(6)

[5]成乔明.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府对策[J1.中国工业经济,2005,(3).

[6]锺兴永,吴顺发.精神需要与精神生产力――兼论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基础[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1).

[7]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26卷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l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26卷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6

[11]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2]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资本论l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3]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c]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6]马寅初.经济学概论・消费论[c].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17]郭沫若.人民科学丛书・序[c].北京:天下***书公司,1950.

[18]林左鸣.自然容介态――以自然信息为基础的进化机理假说lJl.前沿科学,2010,(2).

[19]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0]中共中央编译局译.资本论[c]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333476334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经济动态论文模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经济动态论文模板.pdf

标签:模板   动态   经济   论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