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意义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现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国内学术界对此都有大量论述。在实践中,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受到各国***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其中民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经济腾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民营经济是在激烈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存在与发展体现了中国改革的进程和深度,民营经济用自己的竞争力赢得了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赢得了越来越宽松的***策环境,但其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经济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民营经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外在环境的制约。因此,在进一步统一对民营经济的思想认识,明确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深入研究新时期民营经济内在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定位和拓展途径,努力营造有利用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外部优良环境,对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
为能全面、深刻地分析民营经济相关论文的研究方法,共搜集四篇论文进行分析。它们分别是吉林大学徐进的《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延边大学李英哲的《对延边州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殷亭国的《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制度反思》、郑州大学阎中洋的《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在论文研究方法分析梳理中发现,有些文章专门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而有些文章只是在摘要部分提及那么一两句有关的研究方法,有些甚至一点都没有涉及自己论文的研究方法。例如:
延边大学李英哲的《对延边州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就有专门的小节是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本论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过程中采用了从一般到具体,即先从民营经济的一般状况(全国)的分析研究出发,弄清民营经济的含义、形式及作用和阻碍因素等。然后研究延边州的状况,进行对比比较,从中找出来差距,发现差距很大,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大。对于延边州民营经济的分析,运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原理,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来探讨延边州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是从民营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个方面分析,指出努力的方向与建议(对策)。”
西北工业大学殷亭国的《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制度反思》在摘要部分提及了有关自己的研究方法:“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在转型期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全文的线索是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制度创新安排的发生机制和形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郑州大学阎中洋的《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在摘要中也提及“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兼顾定量分析,以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论述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阐明当前我省在经济发展中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观点。”
吉林大学徐进的《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并未提及有关的研究方法。
综合分析这四篇文章,它们大体使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资料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论文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民营经济硕士研究生的方法意识比较薄弱,研究方法的运用呈现出结构性失衡的特征。硕士论文中定性规范的多,定量实证的少;理论归纳的多,经验分析的少;二手资料多,第一手客观材料少;描述统计多,推断统计少;文字说明的多,***表曲线模型解释的少;比较研究中简单罗列的多,学理性深入分析的少;直接断言给出结论的多,假设推理证明的少;低水平简单重复的多,较高水平的创新少;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的应用整体上较为简单、粗糙,甚至多有错误,且对所得数据不会进行科学整理。因此,总体来说,民营经济的研究生论文在研究方法方面是极其薄弱的。
(一)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49-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府成立,当时全国53所高等院校设有法律系,有在校法学本科生7338人。[1]1952-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对原有53个法律系进行整合归并,创设四所***法学院,即北京***法学院、西南***法学院、华东***法学院和中南***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和西北大学法律系,构成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四院六系"。[2]在一举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的全部法学教科书之后,代之以从苏联引进的各种法学教材[3],并聘请苏联专家担任主要科目的授课教师。[4]至1957年才出版了新中国自己的第一套法学教科书。[5]至1957年,全国累计招收法律本科生12569人,毕业法律本科生10856人,当年有在校法律本科生7954人。[6]
(二)法学教育遭受挫折和停滞时期(1958-1976)
1956年开展所谓"整风反右"运动,强调阶级斗争和否定法治的左的思潮泛滥,凡是主张法治和主张法律具有继承性和社会性的法学教师均受到批判并被划为"资产阶级",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急遽萎缩和衰败。1959年撤销了主管法学教育的司法部。四所***法学院被下放地方,并压缩招生规模。[7]
196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各***法院系师生被分批编入四清工作团(队)深入农村参加"四清运动"。[8]至1966年5月,"四清运动"升级为""。包括***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课,称为"停课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撤销,称为"砸烂公、检、法"[9]。 整个国家陷入无***府状态。1966年,包括***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止招生,1968年***法学院和综合大学法律系被撤销,仅保留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两个法律系。中国法学教育出现了长达10之久"停滞期"。[10]
(三)法学教育的恢复时期(1977-1993)
结束,需要重建法律机构和法律体系,恢复法律秩序。首先就是重建在中被撤销的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要重建50年代被废止的律师制度,急需大批应用型法律人才。***多次谈及法官不够、检察官不够、警官不够、律师不够。[11]
为了重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恢复律师制度,采取了所谓"专业归队"的应急措施,即将分散在各地各行各业的法律人才调回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或者鼓励其重操律师职业。但据资料显示,1949年至1976年,全国仅毕业法律本科生23618人。[12]按照***的意见,中国建立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需要50万律师[13],区区2万多人,即使至结束时都安然健在,且全部"归队"到各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据1983年对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府司法行***部门的干部队伍的统计,属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属于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33.6%;属于初中学历以下的占58.3%。其中,法律大专以上毕业的占3%;接受过短期法律知识培训的占54%;未接受过法律知识培训的占43%。[14]可见,尽快恢复发展法学教育,加快培养法律人才,是中国在结束后所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15]
1978年西南***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法律系开始招生,当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共696人。[16]紧接着,北京***法学院、华东***法学院、西北***法学院、中南***法学院相继重建、开始招生,各综合大学也陆续重建法律系开始招生。至1993年,已有5所***法学院和130个大学法律系,已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5万多人,有在校生4万人[17]。此外,还有114个成人高等***法院系,已培养成人本科、专科学员10万多人[18]。还有58所中等司法学校,已培养中等法律人才近10万人。[19]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后重建法律秩序、法律机构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四)法学教育的急速发展时期(1994-)
随着法律在国家***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大,人们对法学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特别在1993年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之后,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任务,不仅要继续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且要为各级***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培养大批高层次、多样化的法律人才。导致中国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据1998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普通高校214所,在校生8万余人;另有成人高等***法院校150所,在校生8.6万人;中等法律学校57所,在校生2.2万人。[20]
1998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进入所谓"大众化"发展阶段[21],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激增,招生规模成倍增长。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1998年为214所,2001年为297所,2004年为269所,2005年增至564所,2006年达到606所。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新招法学本科生108779人,法学博士生2305人,法学硕士生22465人;在校法学本科生414309人,法学博士生7520人,法学硕士生57752人;毕业法学本科生76140人,法学博士生1191人,法学硕士生12912人。[2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的创设。至90年代中期,高等法学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培养法律人才的数量和类型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建设法治国家和加入WTO,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有必要开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新途径。于1994年论证、提出方案,1995年经***学位委员会决定,借鉴美国法学院JD教育的成功经验,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1995年为8所,1997年为13所,1998年为22所,1999年为28所,2003年为49所,2004年增至60所。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累计招生近50000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8102人,现有在校生近30000人。[23]
现今中国已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法学院(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财经、理工、农林、医学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主要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少数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种类型,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法律函授、法律夜大、,!***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法律专科);第三种类型,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29所司法学校和27所司法警官学校,培养中级法律人才。[24]
二、中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类型
(一)法学本科教育
新中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院系调整",建立四所单科性***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
改革开放初期重建法学教育,四所***法学院与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均为四年制,其培养目标相同,均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的任务,改由各***法学院和部分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教育承担。
80年代至90年代中,各***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曾经按照法学"二级学科"[25]设置专业,如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行***法专业、诉讼法专业等,并相应将法律系拆分为法学系、经济法系、国际法系、行***法系、诉讼法系等。90年代中期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之下,各***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改为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亦即将原先的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合并为一个专业:法学专业。
法学本科教育的对象,是经国家统一高考合格的高级中学毕业生,统一实行4年学制。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五类课程: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第二类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三类为专业选修课;第四类为实践教学必修课;第五类为综合素质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科目,学校和学生均无选择、变更余地。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教学条件开设,学生自由选修,达到所要求学分即可。[26]
法学本科学生,在四年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担负法律实务工作的
初步能力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27]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属于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28]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不做细致的专业分类。[29]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基本原理,掌握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30]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录取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31]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不超过四年。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75学分。采取灵活考核办法,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根据***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分为三类课程:第一类为必修课程、第二类为推荐选修课程、第三类为自选课。其中,第一类必修课12门(32学分)[32];第二类推荐选修课8门(要求选修13学分)[33];第三类自选课(8学分)。必修课科目和第二类推荐选修课科目,均由该《培养方案》统一规定,第三类自选课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从事法律职业的实务背景,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特别增加第四类实践必修课程(12学分):法律文书课(起草合同书、公司章程、诉讼文书、仲裁文书等的训练,由律师、检察官、法官讲授);模拟法庭训练课(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法律谈判课;法律实践课(在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2-3周)。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撰写学位论文(10学分)。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规定,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不限于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代替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由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其中须有一位校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答辨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务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34]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
法学硕士学位属于学术学位。[35]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具有学士学位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36]国家统一划定各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由招生单位决定录取。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37],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法学研究、教学或***担负专门业务工作能力的学术型法律人才。[38]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一些发达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型学位不同,中国的硕士学位是一个***的学位。中国的硕士学位教育是***的培养阶段,学制较长(一般为3年),要求较高的学术水平。[39]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40]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41]个别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的方法。[42]
课程设置分为:第一类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外语课。第二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一般3-4门。第三类社会实践必修课;第四类选修课。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43]然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3万字。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前,应由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至少有一名外单位的专家。答辩不合格的,可在一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44]硕士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由答辩委员会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经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审查合格的,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四)法学博士学位教育
法学博士学位,属于中国现今三级学位的最高学术学位。特别应注意的是,中国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同于将博士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不重视课程学习、通常无须修课的欧洲模式,也不同于着重课程学习、须修满大量学分的美国模式,而是兼采欧美两种培养模式的长处,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即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也有课程学习的要求,但不要求修大量的学分。[45]
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如具有高等学校的讲师职称)者为招生对象。[46]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法学理论研究人才。[47]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年。导师个别指导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课);(2)外语课,第一外语(必修课),第二外语(选修课);(3)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专业课(必修课);(5)选修课。课程学习,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48]
课程学***考核合格,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学年。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10万字。[49]按照《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根据《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博士学
位论文答辩通过,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者,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三、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存废之争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长期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原来属于***的综合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型法学人才,二是原来属于司法部的***法学院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审判、检察、公安和律师实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进入九十年代,综合大学法律系本科教育与***法学院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已经同一,其结果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既不符合学术型法学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在九十年代中期,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创立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后,发生了法学本科教育存废的争论。[50]目前争论虽仅局限于网络等媒体,但问题重大,值得关注。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宭境
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逐渐成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二:
其一,由已有培养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造成同一法学院既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也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尽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加强教学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要求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以弥补法学院在法律实践方面的缺陷,但往往难于切实贯彻落实。许多法学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都与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没有实质差别,最终导致所谓"学术型人才缺理论,应用型人才缺实践"的问题[51]。
其二,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法律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职业的前提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而检察院、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职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法律硕士学位获得者并不优先考虑,造成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的人数极少,大部分法律硕士毕业生不得不在法律职业之外另谋出路,与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相悖,且造成法律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学者建议将司法考试与法律硕士生入学考试合二为一,将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司法研修合二为一,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即有从事审判、检察与律师职业资格。[52]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困惑
现行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参照苏联的副博士学位,主要特点是要求过高,3年时间要完成修课与学位论文写作的任务,并且与博士阶段的学习缺乏衔接。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培养学术型人才。只是十年前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还很少,毕业后一般都有机会进高校做教师。但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而毕业后能够进入法律教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数极少。除少数报考法学博士研究生外,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学位毕业生都选择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或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和各级***府部门。
1 研究背景
民航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其高投入、高风险特点突出,民航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及质量培养不仅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国际民航组织对民航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在专业及规范性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民航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知识过硬提高至需切实具备快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传统的群体性管理教育模式的弊端慢慢显露出来。民航高校正通过调整办学方针,细化培养环节等方式积极探索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民航人员培养新模式。对想要继续深造的在职人员来说,报读工程硕士研究生无疑是补齐工作所需的更高层次理论短板的最佳途径。工程硕士是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位,是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的重要评判标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大多通过两种方式:参加全国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或高校自主命题入学考试。针对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在职人员,其主要的培养方式是“进校不离岗”,但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民航高等院校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指出现行培养模式的不足并给出合理建议。
2 民航类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问题
2.1 新生入学基础偏薄弱
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对现行的民航运营机制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体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民航从业人员解决包括管理理念、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民航企业运营效率的高低。只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才能合理利用系统资源,充分发挥好系统的整体优势,使民航系统的运行效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迈向新台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级工程硕士研究生基本信息统计结果显示,在156位来自近70所不同本科院校的工程硕士研究生中,本科为工学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足总人数的50%,更进一步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取得工学学士学位的学生中具有民航知识背景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30%,可知民航专业招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基础普遍薄弱,而后期由于工作原因又将面临在校时间短,学习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直接导致培养质量的提高面临很大的困难。
2.2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工程硕士的培养以源源不断地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工程建设部门输送工程技术应用、管理等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得益于丰富的实践经验,申请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结合实际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普遍很强,他们最缺乏的是与前沿科技相结合的理论知识。
其次,由于学校软硬件资源有限,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用的教材不能及时反映民航业最新技术动态和需求。
再次,非全日制学生无法保证充足的在校学习时间。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大多通过全国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或高校自主命题入学考试两种方式,在职培养的学生占多数,动机多为加强专业技术水平获得学位的同时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但学生仅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攻读硕士学位,很可能由于工作与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使正常的学习进度受到影响。
最后,由于民航运输系统的组织机构、保障体系、投融资等方方面面的实践操作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民航相关的问题研究、技术改进及体制机制的创新。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民航业亟待解决的航班延误、航线规划及空域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革方案,然而,民航业内部繁琐的运营机制及各部门间的密切联系使得现有体制内任意微小的调整和变动都将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创新的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的验证和应用,优化改革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工程硕士研究生由于其本身注重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很容易对民航大背景下纯科学研究的意义产生怀疑。
3 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应对措施
首先,工程硕士研究生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其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根据企业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划增设如下几类课程:一是前沿型课程,这类课程不只是局限于某些课题的研究,更着眼于学科未来的发展,如专题讲座。二是交叉型课程,根据不同学科发展和交叉渗透的趋势,适当设置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课程。三是技术应用型课程,为加强工程硕士生参与工程实践的能力而开设。四是信息类课程,为训练学生追踪、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对信息的敏感性而开设。考虑到工程硕士生大部分都是单位骨干,为长远发展做准备,还应设置计算机应用类、经济管理类、行业发展类等宽口径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自主选择。
其次,工程硕士研究生所沿用的现有教材,在前沿科技理论的传播和教授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高校在充分考虑民航业对前沿科技发展需求的同时,应结合自身科研进度,组建相关领域的科研小组,鼓励并督促教师编适用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创新型教材,为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更专业的平台。
再次,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问题,可以对工程硕士生进行时间相对集中的课程教学,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学校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这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工程硕士生“进校不离岗”的就读方式进行集中授课,既可以按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数,又解决了工程硕士生平时忙于工作难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问题。但由于授课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增加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难度,如果在每次集中授课结束后暂不考试,前后两次课程之间安排一定次数的答疑,及时帮助学生解惑,待下次上课时再进行考核,就可以很好地改善集中授课产生的吸收率偏低的现象。
最后,关于民航大背景下,工程硕士研究生难于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以验证其有效性的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教学方面,应选派实际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来任课,同时加大邀请业内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现场教学和课题指导的力度。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服务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校内培养基地,工程硕士通过校内实践培训与导师共同研究、解决企业难以克服的工程难题。通过依托工程硕士的校内培养基地,有望使校企联合申请重大科研项目的构想成为现实。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承担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使其在理论知识与课题实践综合运用的过程中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切实帮助学生通过科研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自身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4 对现行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改进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质量则是其办学层次的重要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的硕士生培养模式为导师负责制,但工程硕士由于其“进校不离岗”的特殊就读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无法与导师进行实时沟通的问题。其次,术业有专攻,由于导师精于自身研究专业的深度挖掘而在知识的广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无法做到对各方面知识样样精通,从而阻碍了科研的顺利进行,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议实行导师组制度,由教授、专家任组长,与多位导师共同构建研究生指导团队,每个研究生有一位直属导师,同时接受团队其他导师的辅助指导,导师组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该团队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计划,导师与学生进行团队性质而非个体的一对一培养。这也是目前导师制度改革在各大高校推行进程中的导向型方案。
众所周知,工程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在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积累方面有很大差别,但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培养模式进行区分,仍为传统的培养流程,即:阅读文献书籍,建立庞大的理论知识储备库;探寻现有理论的不足及科研盲点,确定研究方向,综合所学知识并将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水平;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生产中。
但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存在一个弊端:理论知识摄取的针对性相对较差。很多学生为破除后期学术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但尚不可知的知识壁垒,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分散在多个知识领域中,而最终相当一部分知识并没有在研究中得到有效利用。
针对工程硕士操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对其培养流程做相应调整。即:从工程实践及企业需求出发,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参考,确定研究对象;针对性的积累实用型专业知识,结合企业及学校资源深入探讨并解决相关问题;将研究成果以实践报告的形式呈现,对科研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知识壁垒进行总结作为以后研究的有益借鉴。
最后,就工程硕士最终的学位论文考核而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指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由此可知,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更侧重于实用性,这与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论文”有所不同,我们建议将工程硕士最终的学位论文以“学位报告”的形式呈现,将学术报告成果是否有助于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为评价标准,这更符合工程硕士的培养宗旨。
5 总结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不断推进改变了我国工科学位类型单一的状况,符合现阶段大中型企业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民航背景下的高校只有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为重要途径,完善适用于民航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切实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为促进民航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商学等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与这些优势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校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我们设立了5个研究方向,其中金融信息工程方向是软件工程学科与金融学科的结合,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务是软件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的结合,计算机取整与司法鉴定是软件工程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基础软件方向都是我校计算机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这5个研究方向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相应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在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模式方案设置、学生实践落实、质量体系控制的过程中都与人文社科学科紧密结合,目标明确,过程严谨。
1.2D(执行)——实施培养方案,严格培养过程,完善质量保障
工程硕士培养要经过3个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在每一个环节中又有若干环节,为保证培养质量,我们严格规范每个环节[2]。***2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2.1课程环节
在课程环节,除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外,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授课期间要进行教学评估,学生给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也可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和学生给出的意见将会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每个年级的硕士班设立一名班主任,协调课程安排,了解学生动态,组织课余活动。
1.2.2实习环节
面向行业进行专业实践是培养模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落实实习基地和实习制度是保障实习环节有效完成的关键。我们选取与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的高新技术型企业、金融信息化企业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制订实习管理办法,明确实习的时间、形式、要求,通过《企业实习手册》对实习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1.2.3论文环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也是衡量培养质量和授予学位的重要标志。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侧重点不同,它更加重视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因此论文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将工程硕士论文划分为系统研制报告、IT管理类论文、工程设计类论文以及学术研究类论文4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保证论文的最终质量,我们在论文阶段设置了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规范及实施办法,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就保证了能够进入答辩的论文基本质量。具体实施如下:(1)开题报告环节。学院组织不少于3人的开题报告评审组,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基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开题报告评价标准。相关文件包括《开题报告模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价标准》。(2)环节。为了有效惩戒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我们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专门审查,采取软件检测的方法,务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10%。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工作办法》。(3)预答辩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进入答辩环节论文的又一轮筛选。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实施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价标准》。(4)论文评阅环节。由两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其中至少一名校外企业评阅专家针对论文的应用性给予评审和评价。(5)论文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规定,保证通过的论文质量。
1.3C(检查)——培养质量检验
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从论文质量、教师学生的反馈、就业情况3个方面来检验。
1.3.1论文质量
论文写作过程5个环节的把关保证了通过答辩的论文已经过至少3次专家评判、1次。在某个环节被淘汰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后才可以再次进入答辩。
1.3.2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我们定期举行授课教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学生和老师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论文等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听取导师反映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方案作准备。
1.3.3就业情况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因此学生的就业情况最能反映我们的培养质量。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有它所关注的指标,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否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一致,从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就能反映出来。2012年人民大学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和2013年第二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毕业去向为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非金融类)、外资企业和国内其他知名企业,有的学生甚至同时拿到几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以2010级为例,50名学生的毕业去向数据分布情况如***3所示。从***3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被金融机构录用,这与我们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们秉承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相结合的理念,将金融与软件工程结合起来,学生在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等环节都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毕业生一定是用人单位所欢迎的。
1.4A(处置)——总结、反思及改进
PDCA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对于既往的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检验和反思,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对开题、评阅、答辩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工程硕士的培养。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36-02
2008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全面失败,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经济学其实只是人类经济学的一种,它并不能完全概括人类经济的全部实践,不是指导经济的唯一真理。中国在***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大大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而言,其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经济的健康运行只能依靠中国本土的经济理论。这给中国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加快培养创新型国民经济学人才已成当今高校的迫切任务。但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却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以重新构建科学可行的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1.1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使经济活动的领域、形式不断拓展,因而对高层次经济方面人才的需求倍增。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因为拥有宏观视野和较宽的知识面而受到各级***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具体的经济实体的欢迎,这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这一奇迹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而加快经济理论的创新,构建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并以之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使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培养与中国经济实践活动相匹配的高层次国民经济学人才的重要性,相关的学科体系的改革正在进行,而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地位也将得到大大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实际经济活动及管理工作的强劲需求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各高校也开始加强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1.2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尽管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中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的供给不足,在数量上无法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当前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在1998年正式成为***认定的高校研究生专业,其前身是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原有的以计划经济理论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教育成为边缘的学科,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的高校中,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层次的国民经济学专业的设置都很少,由此造成了国民经济学人才供给的短缺。二是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不清晰。尽管国民经济学在我国已经被正式确立为一门经济学科,但是它与其他经济学科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问题并没有梳理清楚,形成了与其它学科分工不明确的尴尬局面,例如,是否应将财***学和金融学划归于国民经济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目前,虽然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国民经济学专业,但对于这个专业如何建设、人才如何培养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不同,因而各取所需。国民经济学专业好像变成了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真正具有国民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教师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国民经济学教育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2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多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全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点有50多个,而拥有国民经济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在全国只有9所,专业基础教育与高层次教育严重脱节。专业基础教育的薄弱,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使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生源得到保障。许多报考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薄弱的学科基础使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补充基础理论和知识,因而大多无暇顾及科研活动的开展。而且,即使参与科研活动,也难以有所建树。
2.2 培养模式陈旧,团队建设不足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基本上仍沿袭80年代初的导师个人负责制的培养模式。这种传统模式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导师团队,缺乏集体智慧的碰撞使学生无论是在信息的获取,视野的拓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方面都无法得到有效突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成为空谈。由此必须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加强导师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利用集体智慧提高整个团队的理论创新和应用能力,优化高层次国民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环境。
2.3 课程体系建设有欠科学性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有欠科学性和严谨性,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基础要求。首先,由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定位不清晰,缺乏对学科核心课程的统一认识,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内容五花八门,随心所欲,并且很多情况下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而进行课程设置。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病中的应用性学科,强调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和前瞻性。过多迎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而设置课程、不注重学生核心理论基础的积淀,使培养出来的人材很难对复杂的宏观经济情势做出正确的及时的判断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对策。其次,学分要求太多。我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3年,学分要求太多,使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而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科研活动。再次,软件实验室建设不力,实验课程设置不足。当前市场对国民经济学硕士毕业生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如***府部门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的***策研究人员,实体部门则需要动手能力强的操作人员。实验课程设置不足使学生们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动手能力的缺乏是毕业生无法满足实体经济部门的具体岗位的要求。
3 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3.1 构建基础教育,加强生源建设
为提高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解决其生源质量不高问题。为此,拥有国民经济学硕士点的高校应及时拓展国民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提供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生源,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更专注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创新性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3.2 整合师资力量,加强导师团队建设
国民经济学的宏观性、综合性和对策性要求集体智慧的集聚。由此,改变传统的“单人指导”体制为“团队指导”体制,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建设势在必行。建设特长优势互补、专业知识强强联合的导师团队,可以有效整合各位导师在国民经济学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积累、前沿性思想、理论成就及实践经验,拓展学生们的研究视野,专业知识、发散性思维,为研究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加强具有科学性的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其基础理论功底差距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及时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专业基础的厚薄对国民经济学研究生们分为不同的培养类型(研究型和专业型)并据此设置不同的学制和课程体系。例如,研究型研究生的学制可以设定为三年,课程设置注重创新性学术研究;专业型研究生学制可以设定为2年,课程设置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科研能力又可以满足实体部门的人才需求。
3.4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研讨会制度
为提高研究生们的科研兴趣和水平,应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研讨会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研讨会,例如,每周一次,这在很多高校已经有所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将研究生讨论会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打破导师界限、年级界限和专业界限,由多位导师组成了研究生指导团队,共同公开组织定期研究生研讨会。通过专题讲座和研讨,可以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营造启迪智慧、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学术研究氛围。
3.5 采取多元化形式,加强实践教学
要提高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可以加强软件实验室建设,开展校内模拟实训教学活动,也可以加强同经济实体或***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支持研究生到校外现场实习,使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另外要鼓励研究生们积极参与课题申请或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注重发挥研究生个人特长和才能,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瑞.国民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0 引言
目前,行***管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还比较粗疏,影响论文质量提升。一些学者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展开了研究。徐金平(2006)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些硕士论文选题盲目求“大”、求“新”、求“异”,或者论文选题过于平淡,体现不出应有的开拓性。[1]周毅(2009)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即根据研究目的、实力、条件、兴趣和独到见地,结合地方特色、社会实际、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小题大做”、扬长避短原则。[2]雷伟伟、袁占良(2008)探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3]吴赞敏、梁旭巍(1997)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质量的关系[4]。孙国强(2007)[5],李志义、刁玉玮(1995)[6]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选题时,研究生既要从不同来源确定选题,又要掌握正确的选题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以往研究主要是把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一个抽象的一般概念进行研究,即不根据专业特征对一般学位论文共性进行分析,对某一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深入分析较少。随着公共领域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程度的加深,行***管理硕士有更多“文章”可做,这些“文章”选题质量值得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截至2014年10月30日显示被引用过的2011至2013年行***管理硕士(学术型,下同)学位论文样本的选题质量进行实证研究。
1 研究框架及假设
20世纪90年代,行***管理专业归属发生变化,即从***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成为***的学科,行***管理专业由原先的理论型向实务型转变[7]。斯托克斯不赞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体系分别是,高基础、低应用的波尔象限、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双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双低的以训练为目的的象限。[8]
行***管理专业学生选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解决问题导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有较高期望。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经验主义方法收集资料。按照行***学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将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调查或实验法。[9]行***管理硕士研究生运用经验主义方法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可能会转而借助于非经验主义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文献法。虽然采取文献法能够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资料,但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创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能成为一些人“加工论文”的工具。论文相互借鉴、模仿,大量选题重复。本文提出假设:行***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 “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2 类目及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同时,在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分析类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划分为行***理论、城市治理、行***体制、公共财***、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社关系、公共危机、网络舆情、***府规制、公共***策、电子***府、服务型***府、行***伦理、***府职能等子类。研究层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 Scott)提出的研究组织的三个分析层面,即社会心理层面、组织体层面和生态群层面[9]。其中,社会心理层面关注个体行为;组织体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生态群层面关注环境中的组织群。本文的分析单元是文献题名、年份、出版者等。在进行样本分类时,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主观判断因素,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导师、同学中背对背进行相同数据分类。减少主观判断成分。
本文在“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当中,分年度筛选出一级学科代码为“120401”(即行***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序。对其中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过的论文共495篇,全部抽样。由于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也随之增加,如2011年当年知网平台收录的论文,当年被引用1次,在随后的两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论文总体规模大,为方便研究,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458个样本。样本容量为953个。
3 结果与分析
3.1 硕士研究生选题偏好分析
如***1所示,行***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与网络舆情、***社关系、公共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选题则比较分散,每一主题的样本占比都不足10%, 7.56%的选题难以归类。
①研究***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府和非***府公共部门、社区等公民自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公共服务外包、公民参与等问题。其中,研究社会组织的占35.03%,涉及***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策现状及问题研究》等;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如《***府与非***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等;以及准***府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职能,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工会职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区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区治理的样本中51.52%对某个案例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如《我国城郊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麦子店社区为例》。此外,这一类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如高校去行***化、医院“管办分离”;村民自治、公民参与等问题。
②研究公共危机以及网络舆情。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共危机的诱发机制,***府同其他主体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机的研究以为主。如《我国的发生机制研究》、《征地拆迁引发的及其对策研究》、《***府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府应对策略研究》。
③研究***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下简称为“公共服务”)。专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本21个,占这公共服务样本总数92个的22.83%。研究公共服务的样本呈现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针对西部地区,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如《西部地区***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泰安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问题研究》。有2个样本介绍国外经验,分别是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养老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就业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从研究层次上看,近五年行***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生态群层面的研究。研究生态群层面的样本数405个,占总数的42.50%;研究组织体层面的样本数366个,占总数的38.41%;研究社会心理层面的样本数126个,占总数的38.41%;其他样本数56个,占总数的5.88%。由此可见,行***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将***府置于外部环境当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主题互动的外部视角。研究***府自身的内部视角占了较小份额。
不难看出,行***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层次与近五年热点问题存在相关性。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上升,公共部门对公平性、回应性赋予更高的价值,需要理清***府权力边界,给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仍然强调***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行***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一般将“治理”理解为一种角色关系,将好的治理理解为多元主题的共同治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这类角色关系的论文占总体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理论研究数量很少,只有三篇论文,分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描述。行***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会对相关理论进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府与社会关系的论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论、***府失灵理论等,而文章主体部分脱离理论展开,理论游离于文章之外,“两张皮”现象较多。行***管理专业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
3.2 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分析
行***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较为集中。前已述及,选题偏好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而其他研究主题样本数量较少。以“公共财***”为例,每年“公共财***”的选题样本数占当年样本总数的比重都不超过5%。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内容,对公共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预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预算民主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府预算的研究》等。选题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此外,行***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也比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选题下存在多个样本。
对行***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选题的集中重复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假设,即行***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4 选题质量提升对策
行***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趋***治热点、社会问题,基础性研究较弱,理论应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复的选题较多,选题结构失衡,多数停留在“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阶段,研究价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硕士研究生原著阅读量有限。硕士研究生对原著缺乏兴趣,仅仅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二手资料对理论进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论积淀,难以上升到一定层面。因而对理论的应用呈现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短板”。习惯于采用非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收集期刊、论文资料后,进行整理、修改。通过非经验主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相比实证研究更加简单便捷,但过多的依赖二手数据写作论文,难免造成研究的重复,而且许多论文都仅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对现有成果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如果研究生没有从意识上消除对二手数据的依赖,在研究中不愿意实践和创新,行***管理专业未来的论文质量将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硕士研究生经典阅读意识。目前的激励机制,易导致研究生过分关注、参加课题、学术会议数量,潜心钻研原著的时间和兴趣减少。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二是倡导研究生实证和创新精神。消除行***管理硕士研究生对二手资料的过度依赖,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多途径开展问卷、访谈等经验研究,增加用于课堂外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了解现实问题,同时,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增加计量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提升行***管理硕士研究生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56-57.
[4]吴赞敏,梁旭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与论文质量的研究[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03:29-32.
[5]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义,刁玉玮.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浅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 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项目: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法实际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招生方式包括:普通招考、审核录取制。
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实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审核录取制:面向符合条件的优秀硕士生(含应届和往届),实行审核录取的招生方式。详见《中国***法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审核录取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
三、招生类别说明
博士研究生均需脱产学习,并将人事关系转至我校(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批准设立的高等院校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除外)。学校原则上不再招收定向博士研究生。
四、招生计划
我校每名博士生导师原则上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将以***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单列(2013年招生计划为15名)。
五、报名条件
(一)统考博士生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且已在所要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以我校科研处公布的核心期刊名单为准)上***发表过二篇以上的学术论文;
(4)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取得硕士学位的硕士生必须在初试前取得***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不能以应届生身份报考;
(5)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硕士生(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在办理准考证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否则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3.鼓励具有多元知识背景的考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但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
(1)报考法学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其本科专业、硕士专业之一,应为法学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为0301)或者法律硕士;
(2)选择报考法学跨学科导师的考生,其本科专业、硕士专业之一须为法学或所报导师指定的一个专业(报考说明见网站公告);
(3)报考法学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本科专业或硕士专业须与交叉学科之一相同(报考说明见网站公告);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6.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名条件:
满足(一)中各项条件的同时,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保证毕业后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3.获得所定向省教育厅的报考资格;
4.汉族考生原则上应具有在***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3年以上工作经历。
(三)现役***人报名条件:
现役***人报考博士研究生,按中国人民******总***治部的相关规定办理。
六、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网上报名
我校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2013年11月1日-12月10日
2.报名***: gate.cupl.edu/yzb或yjsy.cupl.edu
3.报名程序:
(1)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注册用户;
(2)网上提交报名信息、上传照片;
(3)通过网上支付平台缴纳报名费200元;
(4)网上缴费成功后,系统生成报名号,网上报名成功;
(5)关于网上支付报名费的说明:
① 请在安全场所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② 我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不接受汇款或转账。
③ 考生在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二)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所交报名费不予退还。
2. 我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机号并在入学前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
3.考生身份证、户口本和学历学位证书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证件号码等信息必须完全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去***门更正或出具相关证明,并保存好相关证明备查。
4.考生报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5.网上报名注册、交费成功后,由考生自行***“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6.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治理论考试免试。以“同等学力”报考者,一律参加***治理论考试。
7.准考证办理:
①时间:待定;
②地点:各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③携带材料:有效身份证件、网上***准考证。
七、考试(初试、复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4年3月15日-16日
2.初试地点:中国***法大学(考生须在考前2天在网上查询具体考场安排)
3.笔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详细情况查询“中国***法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外语考试内容:
笔试满分为100分(含词汇和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翻译、写作五部分组成,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
(2)以“同等学力”报考者加试***治理论考试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注:我校不举办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指定参考书目。
(二)复试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
1.复试日期:初试结束后一周之内(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中国***法大学
3.复试内容:
(1)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
(2)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3)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加试两门所报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4.复试时考生须携带以下材料:
(1)一寸免冠照片2张
(2)有效身份证件
(3)已盖章的准考证
(4)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同等学力”考生需交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交验学生证,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获得学位者需交验***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书;
(5)硕士阶段的成绩单
(6) 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专家推荐书”、“***治审查表”;
(7)硕士毕业生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以及导师、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议材料,本人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材料;
(8)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的研究设想与研究计划;
(9)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所要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以我校科研处公布的核心期刊名单为准)上***发表的二篇学术论文。
(10)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复试报到时还须提交“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资格确认表”原件。
对于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材料或不提供上述材料者,将取消其考试、复试、录取资格。
八、健康检查
考生复试时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体检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
九、录取
录取工作贯彻按需招生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国家招生规模数内,坚持同一录取分数线原则。录取名单应按照导师名下上线考生的综合总成绩由高到低确定。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在考生综合素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录取的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在符合规定条件下,录取不超过10%的汉族考生。
十、学制和培养
我校招收博士生均为全脱产,基本学制3年。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详见《中国***法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
根据***要求,我校于2010年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详细情况请见《中国***法大学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纲要》。
十一、学费和奖助学金
(一)学费
根据国家相关***策,从2014年起,被我校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学费金额按照各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规定执行。
(二)奖助学金
学校将根据有关标准及申请审批程序,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或科研资助。
新入学的一年级研究生,成绩优秀的可以享受新生奖学金,二年级、三年级时根据前一年的在校综合表现,评定当年的奖学金。
现将新生享受奖学金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享受奖学金的新生范围
(1) 参加全国博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复试,并拟录取的考生,根据奖学金名额和初试、复试成绩排名,确定是否享受新生奖学金。
(2)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不享受奖学金。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2.新生奖学金的比例和金额
(1)新生奖学金,奖励比例为70%。
(2)新生奖学金,奖励金额为学费金额。
有关奖助学金的详细信息(含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请查询“学生工作部”网站下“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栏目(cupl.edu/xsc/)
十二、公派出国项目
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将有机会参加公派出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即可表明是否计划参加出国留学项目或联合培养项目。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学校将组织计划参加出国留学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语言能力方面的专门培训,并重点从参加培训的博士研究生中进行选拔。
十三、招生咨询和其他事项
(一)招生信息
有关初试、复试及录取的相关事项,将及时在我校网站公布,我校不再向考生寄发书面通知。请考生及时登陆我校网站查询相关事项。
(二)联系方式
研究生院网站:yjsy.cupl.edu
研究生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邮编:100088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10-58908070,传真:010-58908071
中***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0-0059-05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在科技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提出与推行,体育战线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地增加,而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为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机关等部门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各类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所以作为体育事业发展关键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也就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旨在全面回顾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完善适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确保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促进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沿革
1978年研究生恢复招生以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调整。198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部有关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教育法令,此条令的颁布表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此迈向了法制的轨道,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走向了正常、健康的发展。
1986年***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第一个专业目录实施的经验和问题,发文启动修订工作。1990年11月28日***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修订《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体育学有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含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武术理论与方法(含气功研究)、体育史、体育管理学等10个学科专业。
随着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截止到1996年底,我国体育学设有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史、体育管理学、运动心理学等11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设有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武术教育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化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
1997年6月,***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经过学科调整后,设置了体育学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从11个学科专业压缩到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学科专业,4个二级学科下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为宽口径培养研究生提供了新的学科框架。
2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
从1978年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恢复招生到1986年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学位点设置以来,无论是学位点数量还是培养的院校数量均取得较大发展。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的战略目标。1995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研究生工作会议,针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新情况提出了“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快速发展。表1是1981-2005年我国高校10批次体育学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置情况。
现阶段,高等院校是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学位委员会通过共10批的学位审批和规划,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从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进行培养,形成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格局。体育院校一般具有完整的学位授权学科,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随着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不能忽略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建立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建立了较齐全的学科体系。而综合性大学能够发挥多学科优势,联合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提升了竞争力和研究水平,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这往往是体育专业院校比较薄弱的地方。因此,从院校的学科分布看,未来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要继续本着“充分发挥专业院校优势,积极拓展综合大学资源”的原则,以促进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院校以及学位点数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形成了120所院校、257个学位点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和19所院校、29个学位点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研究生教育无论是量还是质均较以前有较大的发展(见表2)。
2.1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
3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陆续设立了不同学科方向的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见表3)。
现阶段,我国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所形成的25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分布在1 20所高等院校,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点68个、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位点43个、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学位点102个、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位点4J4个。其中体育院校14所,师范院校40所,综合性大学66所。14所体育院校共有52个硕士学位点,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14个、运动人体科学13个、体育教育训练学14个、民族传统体育学11个;40所师范院校拥有4个专业或某些专业的硕士学位点,共有108个,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28个、运动人体科学17个、体育教育训练学44个、民族传统体育学19个;66所综合性大学拥有硕士学位
点97个,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26个、运动人体科学有13个、体育教育训练学有44个、民族传统体育学有14个。可以看出,综合性大学具有的硕士点数量最多;体育院校的4个专业从数量上来看基本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而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学位点主要集中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两个专业,尤其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最多。257个体育学硕士学位点的院校分布为:体育院校为52个,占20%;师范院校为108个,占42%;综合院校为97个,占38%。而我国120所体育学硕士生招生院校分布在华北区、中南区、华东区、西北区、西南区、东北区的分别为16、25、41、11、10、17所,分别占13%、20%、34%、11%、8%、14%,院校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中南区,而华北、西南、西北和东北区的院校区域分布数量相差不大。
2.2 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提出与推行,体育战线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地增加。而由于国内体育界拥有高学位的人才远远不足,拥有博士学位的从业者更廖若晨星。因此,加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成为现实发展的必然。
我国体育学博士点的规划经历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现阶段,19所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中,体育专业院校3所,师范院校11所,综合性大学5所。目前,3所招博士生的体育院校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分别为2、2、3、2所院校,其中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武汉体育学院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博士点。招收体育博士生的师范类院校共11所,在招生学科专业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较大差别,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招生分别为6、2、6、1所;具备招收4个学科专业的院校已经有3所,占该类院校总数的18%;只招收1个专业体育博士研究生的师范类院校有9所,占72%,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拥有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2专业的博士点,占16%。综合性大学具有体育学博士招生资格的有5所,分别为体育人文社会学1所、体育教育训练学4所,并且5所院校都只是拥有1个专业的体育学博士点。师范院校具有数量最多的体育学博士点,综合性大学也成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招收体育人文社会学的9所院校,体育院校2所,师范院校6所,综合性大学1所;招收运动人体科学的4所院校,体育院校2所,师范院校2所;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的13所院校,体育院校3所,师范院校6所,综合性大学4所;招收民族传统体育学的3所院校,体育院校2所,师范院校1所。我国体育学博士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而运动人体科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点较少。并且,体育院校的招生面要高于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在综合性大学中还不具备招生条件。
综观体育学29个博士学位点的院校分布,体育院校为9个,占31%;师范院校为15个,占52%;综合院校为5个,占17%。其中,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4所院校于2003年成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而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3个院校于2007年也成立了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流动铺设了一条“绿色通道”。而19所博士生招生院校中,华北地区博士生招生院校有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学5所,中南地区有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5所;华东地区有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7所;东北地区有东北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两所;西南与西北地区均没有博士生招生院校。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分别占26%、26%、37%,东北地区占11%,而西南区和西北地区均为0所,从地域分布看,呈现出不平衡的分布状态。
2.3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点
我国体育学科学位建设与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规模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按照二级学科的要求,强调学术性、研究性人才的培养模式,而忽视了体育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
2005年,根据***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5]8号,附件一)和《关于申报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和推荐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学位[2005]12号)的有关规定,批准了北京体育大学等21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工作,专业代码设置为(540100),并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招生学科领域进行招生,每单位必须具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且招生领域一般不超过3个,并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从而促进了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多类型方向发展。
法学专业硕士联考就是法学专业硕士考试。即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实行联考的选拔性考试。
考研专业科目设置专业基础课(含刑法学、民法学)和综合课(含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学)两门。
由于社会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无论从经济发展,劳动者素质,还是高层次骨干人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为了贯彻落实***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的***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大部委于2004年共同出台《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5]4号,以下简称《意见》),《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划的实施方案》(教民[2005]11号,简称《方案》)。201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招生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此项计划不仅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的高层次骨干人才,而且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访谈学院领导,管理工作者以及各学科教师,结合在实际情况中执行的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最后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学校,***府,能更好地提高这项***策的执行水平以及发挥这项***策的社会效益。
一、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强化培训现状
2007年6月,***批准陕西师范大学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民族教育学院作为承担基础强化培训的教学与管理单位。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面向、***、内蒙古、宁夏、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招生186人,占全国总招生人数的6.2%;2008年招生222人,占总招生人数的6.53%;2009年招生287人,占总招生人数的7.3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这不仅符合国家扩大高等教育均等性的教育理念,还改善了西部人才的资源匮乏的状况。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招收少数民族研究生。由于该计划硕士研究生是通过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的方式被录取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西中医学院为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方案》中规定凡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在基础强化培训基地学习一年。基础强化培训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使其基础课程综合水平接近或者达到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基本要求,增强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因此,陕西师范大学在基础强化培训的这一年,根据研究生专业将其划分为文科、理科进行教学、分类考核,采用班级授课制。开设的课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信息技术、高等数学,论文指导写作六门课程。
二、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在基础强化培训中面临的问题
2.1***策界定模糊
《方案》中要求,所有被录取的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一律在指定院校集中进行一年的基础强化培训。这一硬性规定本身就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方案》中指出“基础强化培训的重点是强基固本,强化规定课程的教学和培养,使学生的基础综合水平接近或者达到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基本要求”。但《方案》并未对“基础综合水平”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的划定与考核标准。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什么是“基础综合水平”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基本要求”,***府,社会,学校领导,教师,管理者都确立了各自的标准。因此,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是否能够达到和在多大程度上达到基础强化的毕业标准,这就难以客观,公平地评价,考核。
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固定,统一。截止2009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招收的695位学生中,涉及多达110多个不同的专业学科。这种笼统的把学生划分为文科,理科,不仅没有涉及到学生所学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没有考虑到学生真正需要强化,补充的内容。以至一年后,很多学生都没有做好进入正式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准备;采用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整齐划一,使学生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这点在工程,计量等工科课程方面尤为明显。再者,以教师为主体的单方面的讲授,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1明确***策,划定标准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当务之急是充实,完善更加清晰,明确的培训***策,并根据***策建立灵活的培训方案。对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的划定与考核标准。摒弃是似而非,操作弹性大的标准,制定科学,客观,公平的考核标准。如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如通过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考核英语,计算机水平是否达到研究生基本要求;通过“七大培训基地”拟定统一考核试题,考核标准,做到科学,客观,公平的考核,评价。
3.2因材施教,灵活教学
坚持把班级授课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尽管讲授法有着教学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强的优点,但也不是对每一门学科都适用,在教授操作性强的学科时,也应适当在以它为主的前提下,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如发现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潜科学教学法等;合理结合,综合利用其他教学形式,如现场教学,个别教学,报告会等;积极探索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计算机教学技术弥补班级授课的缺点。
3.3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学校监督管理是***策执行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学校对学生执行的监督,考核,评价能有效地避免***策失真,纠正一些违反执行要求或有悖于***策目标的错误行为,以确保这项***策正常执行,发挥其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及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调整,完善***策。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小理想的***策方案到现实的***策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有利于***策目标的实现。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一项开创性的***策,是我国现有民族教育***策的突破与创新,体现了***和***府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视与倾斜,创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同时,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策,实践时间短,经验准备不充分,难免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许多的障碍与风险,及时、全面的监督显得尤其重要。要保证***策的顺利实施,学校就要在监督意识、监督标准、监督形式与监督反馈等方面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参考文献
[1]阿不都.高度重视认真落实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J]?中国民族教育,2006(10) .
[2]王大中.稳定博士生招生规模,着重提高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1~2.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2:0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8317446333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民法硕士论文模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民法硕士论文模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