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3、体会演说词的论辩思路。
教学难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领悟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科学的发展是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以超人的智慧发现了许多客观规律,以卓越的理论去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在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正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总结了资产主义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这就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以其卓越的功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歌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的伟大的导师。
二、预习检测:
1、纠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霍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摩索。(豁、摸)
B、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膛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腔)
C、只能感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误蔑的人。(诬)
2、选词填空,并区别这些近义词:
A、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安心、安静)
B、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发现、发明)
C、但是马克思在他们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独特、独到)
(区别略,以上词语很容易区别,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同义词的区别方法分析辨别。)
三、分析第一段:
1、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
明确:第一处详细点明逝世的时间,表达了一种庄重的意味;第二处极言时间之短,既表现了“我”的痛苦和惋惜,又揭示和赞颂了马克思忘我工作的精神。
2、本段写马克思的死何以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短语来表达?
明确:在这里作者采用了讳饰的手法(所谓讳饰,就是因为某个原因,不便直接说出某个意思,而是以比较委婉而又含蓄的语言表达意思),既表现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敬重,又表现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小结:本段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四、分析二~五段:
1、第二段是从哪些角度来评说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的?
明确:一是从对象(无产阶级、历史科学);一是从程度(不可估量);一是从后果(空白);一是从时间(不久)。作者不断变换角度,主要是强调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2、从后文内容看,第二段起何作用?它与后两层在内容上是何关系?结构上又是什么关系?
明确:从后文看,第二段起总纲作用,与后面两层是因果关系;结构上是总分关系。
3、第三段一共有几个句子,试讨论其句型结构。
明确:这是一个复杂单句。“正像……一样”是前置状语;“马克思”是主语;“发现”是谓语中心词;“规律……做得相反”是宾语中心语;“人类……发展”是定语。
4、第三段冒号后面的文字是一个复句,试分析这个复句。
明确:①||(条件)②|(因果)③|||(并列)④||(因果)⑤|||(并列)⑥
5、“不仅如此”中的“此”指什么?第四段和第三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
明确:“此”指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四段和第三段在结构上是递进关系。
6、第四段中最能体现马克思第二个发现的作用的词是哪一个词?试具体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
明确:豁然开朗。剩余价值的'发现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并解决这一社会的根本矛盾开辟了正确道路,对无产阶级争取自身***的斗争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7、第五段中“这样两个发现”指什么?
明确: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8、第五段第3句中的“很多”“不是浅尝辄止”各是从什么角度去叙说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
明确:广度和深度。
小结:这一部分主要叙说马克思在科学(历史科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赞扬了马克思卓越的见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附板书内容: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补充作业:印发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处理课后练习一。
二、分析第6、7段:
1、“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中“这样”指什么?
明确:指上文所说的马克思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很深入。
2、为什么“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明确:因为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的力量”。这些新发现必然能带来历史的发展、***的发展。
3、两个“密切注视”体现了马克思怎样的科学观?
明确:他是通过了解科学的发展来了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发展的。
4.作为一个***家,马克思具有怎样的品质?
明确:对***满腔热情,对无产阶级事业坚忍不拔,对工作卓有成效。
5.第7段和第6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前者谈***成就,后者谈科学研究,内容上是并列关系,逻辑上是因果关系。
6.为什么说“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明确:因为马克思无论研究科学或是从事***活动,都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他为无产阶级***事业奉献了一生。
7.第7段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分三层。首句为一层,点明马克思首先是一位***家;2~4句为二层,概括马克思***的一生;5句为三层,简述马克思的***活动。
小结:这两段叙说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事业中的伟大精神。
三.分析第8、9段:
1.“正因为这样”中“这样”指什么?
明确:指前一段所说的马克思在无产阶级***斗争中的卓绝表现和成就。
2.“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中“这一切”又指什么?
明确:指资产者“诽谤他,诅咒他”。
3.“敌人”和“私敌”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敌人”指无产阶级的共同的敌人;“私敌”指与马克思的个人利益相冲突的人。
4.第8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评价马克思?
明确:对比。把资产者和无产者对马克思的态度作对比,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5.第9段“永垂不朽”是什么意思?
明确:本义是永远流传,不可磨灭。这里指马克思的精神和他开辟的无产阶级***事业万古长存。
小结:这两段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地位,并对马克思表达最深切的哀悼之情。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补充作业:印刷资料。
五.教学后记:
附录:
[教学目的]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献身于***与科学的精神。
理解本文的论述特点--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结构;高度精练、概括的语言);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水***融的特点。(重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简介马克思生平;把握全文结构;分析1-3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生平)
今天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恩格斯。(板书)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的任务是:(板书)
伟大贡献
论述特点:
严密的逻辑性
高度的概括性
浓烈的抒情性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课文里有一些介绍,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多少?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他25岁时迁居法国巴黎。在大学里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治活动。他与恩格斯一起在***实践中共同战斗,在***理论上共同创造。直到1883年3月14***因病逝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4、揣摩重要的语句,结合语境分析,品味语言的深层次含义和表达作用,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5、体会演讲词语言感情强烈,高度概括的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领悟、品味文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治经济学理论,诠释之中一些名词术语
2、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介绍演讲词
1、论点鲜明、逻辑性强
2、内容有针对性、思想性和鼓动性
3、语言口语化
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较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悼词
1、开头: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
2、主体:追怀死者生平事迹,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
3、结尾: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
4、感情基调沉痛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结合悼词的特点理清思路
板书:
逝世情况
开头不可估量的损失无限痛惜
巨大损失
人类发展规律
理论贡献
剩余价值规律
主体伟大贡献、功绩重视发明
实践功绩
参加斗争热烈颂扬
敌人恨他
伟大影响
人民爱他
结尾作者祝愿——————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四)再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中心段落是哪一段?
明确:第二段本段是对马克思一生巨大贡献及他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它是全文的纲。前一个“对于”从马克思对***实践的角度,评价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事业的伟大贡献,统领7、8两个自然段;第二个“对于”是从***理论角度,评价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事业的伟大贡献,统领3——6自然段。
这一段的重要不只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思想感情上。“不可估量”和“空白”两个词,前者高度概括了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后者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巨大贡献,无人能及。点明了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极为推崇和逝世后的复杂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是贯穿全文的。
2、自由阅读,把握这篇演讲词结构,体味感情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生前伟大贡献的高度评价、赞扬
②以平静的口吻,细腻地描述寄托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更重要的是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全文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给人以激励、鼓舞。恩格斯发表演讲的主要目的是评述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以便教育和鼓舞无产阶级和***群众,所以对马克思的热烈颂扬才是整个悼词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
“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这些都是讳饰,沉痛的感情用平静的口吻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强力压抑后的悲痛,更显其悲痛。这些词语同时体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刻的理解。
(补充背景:《优化设计》
1、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很深的友谊,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给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在事业上更是如此。他们常常一连几个钟头讨论各种问题,彼此交换对***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
2、在马克思临终前一段时间,一直病危,已经失掉了工作能力,即使无能为力地活下来,难道不是一种更深的痛苦?不如静静地走吧,而且走得如此平静,这体现了恩格斯对***战友的理解。)
提示:可结合课后第一题来完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揣摩饱含作者感情的字、词、句、段
方式:学生朗读课文,画出文中能表达作者沉痛悼念、热烈赞颂之情的关键词句,并揣摩它们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
(可结合课后第三题)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提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巨大贡献。
2、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提示:这句话中的“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热烈颂扬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伟大意义,这两个形象可感的词语,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
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成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提示: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敌的极大蔑视。
4、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提示: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1:0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742834628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