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积分赛规则

更新时间:2023-08-23 06:08:39 阅读: 评论:0

网球积分赛规则

网球积分赛规则

网球积分赛规则

规定某单数局结束后换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热身活动用球的原因,比赛中第一次换球必须比规定的局数提前两局进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网球积分赛规则,欢迎阅读参考。

网球积分赛规则

1、选择权

由裁判掷钱币来选择接发球权,再由优先选择选手进行选择。

2、发球无效

接发球员未做好发球准备时,发球无效,重新发球,发球触网后,到对方发球区的发球成为“擦网”,应重新发球。

3、发球违规之踩线

发球时球拍没有和球接触时,身体的任何一只脚与底线接触,都会被判做“踩线脚误”,就是发球失误。任何一只脚在发球时越过中点线的延长线是,会被判做为是脚误。

4、发球违规之移动

在发球时,任何行走、移动或跑动以改变发球者的发球位置,判做“发球违例”。

5、发球位置

每局开始发球时,发球员应先从右区发线处发球,得失一分后,应换到左区发球,即每得失一分交换发球位置。若发球位置错误,而仍没有人发觉,比分继续有效,一旦发现,应立即纠正。

发球员的第一发球失误后,应在原位置进行第二发球,若第二次发球失误后,发觉发球位置错误时,应立即纠正,改在另一区发球,但只能再发球一次。

6、球未抛好接住重抛

在抛球的时候,如果因为抛球的位置出现了偏差,或者受到外界条件(如风)的影响,使球偏离击球区,可以接住并选择重新发球。

7、几种失误和失分情况

(1)击球未中

1、发球时,若做过完整的`击发球动作,而未接触到球,判为“发球失误”。

2、两地落地球的规定,球落地两次后再击球,判为“失误”。

3、过网击球,在球未进入本方场地时,球拍过网击球,视为“失分”。

(2)球拍触网

1、活球状态下,球拍的任何部位接触到球网,视为失分。身体任何一部位触网,即为失分。

2、连击球,选手做故意连击动作,即两次击球时,视为失分。

3、球拍脱手击球,即为失分。

4、直接击出界球,若临空接击对方的出界球时,不算对方失分。手接出界球,视为失分,用球拍接住出界球,为视为失分。

5、接发球时被击中,临空球击中判为失分,着地后再接触到身体不判为失分。

拓展阅读:

网球比赛规则:

网球比赛分为单打和双打两种形式。球员用网球拍将球击过网,落入对方的场地上。每位球员的目的都是尽力将球打到对方的场地上去。就这样一来一回,直到有一方将球打出界或没接到球为止。在正式比赛前,需要确定比赛由谁先发球。整个比赛中,双方球员轮流发球。发球员在发球前应先站在端线后,中点和边线的假定延长线之间的区域里。发出的球应从网上越过,落在对角的对方发球区内。每局第一分球记为15,第二分球为30,接下来为40。每局比赛中,至少要比对手多2分球才能结束该局比赛。双打新规则内只多一分就可以赢。

发球规则介绍

发球前

发球员在发球前应先站在端线后、中点和边线的假定延长线之间的区域里,用手将球向空中任何方向抛起,在球接触地面以前,用球拍击球(仅能用一只手的运动员,可用球拍将球抛起)。球拍与球接触时,即算完成球的发送。

发球时

发球员在整个发球动作中,不得通过行走或跑动改变原站的位置,两脚只准站在规定位置,不得触及其他区域。

打球中

(1)每局开始,先从右区端线后发球,得或失一分后,应换到左区发球。

(2)发出的球应从网上越过,落到对角的对方发球区前的方格内,或其周围的线上。

发球失误

未击中球;发出的球,在落地前触及固定物(球网、中心带和网边白布除外);违反发球站位规定。如果球下网或落到对角发球区外,则发球失误。 发球员第一次发球失误后,应在原发位置上进行第二次发球。

发球无效

过去的规则是擦网发球作废,重新发球,但2013年国际网联修改了规定,擦网不再影响发球是否成功,以球擦网后的落点判断。擦网后,球落在规定发球区域内,视为无效发球,可重发:落在发球区域外,视为发球失误。或对方接球员未作好接球准备。

交换发球

第一局比赛终了,接球员成为发球员,发球成为接球。以后每局终了。均依次互相交换,直至比赛结束。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1:0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742119628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网球积分赛规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网球积分赛规则.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网球   积分   规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