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给予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下面和一起来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给予,希望有所帮助!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大多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只知索取,不知给予,大人也不计较这些,认为孩子小,还不懂事,就处处顺从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缺陷,他们会认为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别人应该给我的,几乎没有给予别人的概念,甚至在他们没有得到时,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抱怨甚至仇恨.
但是孩子将采早晚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到那时,如果孩子只“受”不知“给”,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危机,却不知该如何处理,因为社会不可能“无条件”给予任何人想要的东西。
有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从小就喜欢别人给他买的吃的玩的东西,每次爸妈带他到朋友家玩,小嘴巴甜甜的,叔叔阿姨给什么就要什么,甚至直接跟叔叔阿姨说想吃什么,玩什么,叔叔阿姨就把家里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她的爸爸妈妈也不教育女儿这种“随便索取”是不对的,由此孩子逐渐形成了伸手索取、随便接受馈赠的习惯,对他人的给予没有了感觉,感激之情渐渐泯灭,这为小女孩以后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大学时,这位女孩因为长得漂亮,受到好几个男生的青睐,纷纷给她买礼物,甚至有的男生每月给他几百块钱,她都随随便便接受,她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后来,与男朋友发生了矛盾,不知道被哪个男朋友剐了一刀,被毁了容。
这就是教育孩子不到位,只知索取、不知给予带来的后果。教育孩子给予,就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感恩之心。人不可能一辈子顺顺利利,永不求人的人很少。学会接受时感谢人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有情的社会人;学会大方给予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有义的人。有情有义的人,在社会上才受欢迎!
让孩子学会给予,首先要让孩子懂得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不允许孩子自己主动去向别人要东西吃,告诉孩子这样没礼貌;别人给自己东西时不要挑选贵重的,陌生人的馈赠不能接受:熟悉的邻居的馈赠先婉言谢绝,实在盛情难却时,要孩子真诚地说声“谢谢”,并在恰当的时候报之以李,等等。
教给孩子明白,帮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是一种给予。“给予”和。接受”是两个方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帮助他人。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无私的。那就是自己快乐,也为别人创造快乐,这快乐必将扩大十倍,百倍、千倍……
这一点中国家长的意识比较弱一些。举例来说,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网家,家长就问:宝宝,在幼儿园里老师给你喝牛奶了吗?饼干给你吃几粒……而外国家长问自己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家,家长会问孩子,在学校帮助老师与同学做了几件好事?孩子假如说没有,家长第二天会继续问同样的问题。一直到孩子有做为止,而且会加上一句,你做得很好,请继续做。
对孩子的给予行为家长要给予及时的表扬。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看见孩子吃东西时逗孩子,但孩子给他东西时,又不吃,这样是在教育孩子“就是给了爸爸妈妈他们也不会吃的`”思想。所以孩子主动给东西时,一定要吃下去,虽然孩子的食品少了,但他的精神“粮食”多了。
此外,言教的过程中应伴随身教。身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家长不但要用语言告诉孩子给予的道理,还要用自己的行动示范给孩子看,成为孩子的榜样。
扩展:
孩子教育方法要适当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掌握分寸,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掌握分寸,就是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能随心所欲,过分的溺爱和过多的责备。
爱要适度。父母疼爱孩子,这本是无可指责的,天下父母心嘛。但是,如果对孩子亲热过分,一味溺爱,姑息迁就,甚至不合理的要求也百依百顺,就像漫画里所描述的,孩子要个月亮也要上天把它摘下来。这就不是爱孩子,实际是在害孩子。这样下去,不仅会使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还会磨灭孩子的意志,养成孩子“以我为中心”、“父母为我服务”的自私观念,造成个性的多种缺陷,如任性、执拗、感情脆弱、自制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等。同时,父母的威信也会降低,得不到孩子应有的尊重。
严要得当。教育孩子也不可过分严厉。如果对孩子的缺点过于夸大,小错重贵,处处苛求,甚至对孩子一些正常的、幼稚的淘气行为也横加干涉,那么,孩子那尚未完全成熟的神经系统,就会对这些过分的、超负荷的刺激采取本能的保护反应,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蒙上自卑、胆怯的阴影,变得更加执拗固执,或者变得抑郁、拘谨、孤独、沉默和胆怯,甚至导致情感的不正常外泄,为了避免再度斥责和打骂,以撤谎来应付大人。
期望要适宜。望子成材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这种期望必须符合孩子心身的发育规律。孩子的智能和品德形成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现在的年轻父母们,往往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过甚,要求过高。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极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的自我努力变得十分艰难,从而挫伤进取的锐气和求知的兴趣,给以后的学习和进取造成心理上的障碍。而且要求过高,过急,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会使他们的情绪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进而引起大脑功能的紊乱,智力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压抑。俗话说的“欲速而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如果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低,甚至凡事全由父母实行“三包”,对孩子以后的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无益。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大都会缺乏自我信赖、甚至对自己份内的工作也惰性十足。
对孩子的期望、要求除了要适宜外,还应该一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由于各自的阅历、职业等的差别,对孩子的期望也就会不尽相同,期望的不一致,常常导致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冲突,使孩子感到无所是从。因此,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庭成员在大目标、大方向上应保持一致,教育应以母亲为主,其他人积极合作协助。
此外,期望还必须付诸于行动。抽样调查证明,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好的,但在付诸实施时却在打拆扣。例如,在培养孩子***生活习惯方面,几乎百分之百的父母表示对孩子不娇惯,不宠爱,但实际上,溺爱孩子的父母大有人在。
表扬和批评要及时合理。表扬是孩子精冲上的一种功力。有了成绩和进步,得不到表扬,孩子会逐渐失去再次尝试的动机和兴趣,已有的进步也难以巩固。·但表扬用得太多太滥,又容易造成孩子的虚荣心和妒嫉心理,导致孩子经不起失败,对挫折的耐受力降低。对孩子的批评过当或不及时,则会动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自卑、畏缩心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顽固性太多是由于孩子对父母专制的一种自然反抗,这种专制往往表现于滥用权威,遇事过分:过分的爱怜、过分的严厉、过分的娇养、过分的急躁、过分的盲目……”每一个做父母的,尤其是年轻父母,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掌握好“分寸”。
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另一方面,父母很重视让孩子在智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毅力、性格、兴趣等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剥夺了孩子游戏、娱乐的权利。还有的过分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让孩子与一切“艰苦”和“辛劳”隔绝,即使是在很不富裕的家庭里,孩子也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种生活上照顾和包办过度,智力上要求期望过高,厅动上限制干涉过多的“过度化教育”,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和忍耐心,意志薄弱,控制力差,使孩子失去了天性和自由,人格和心理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
调皮孩子教育方法
1、的活动引导孩子
过于调皮的孩子家长是非常痛苦的,孩子这么不省心家长很不放心,那么家长就可以找孩子喜欢的健康活动,比如踢球、或者是打球等健康的活动,让孩子释放自己的,家长能陪着孩子一起做就更好了,这样调皮的孩子就会把更多的力气用在健康的活动上,不但对孩子有好处,让孩子的调皮发泄在健康的运动上,也对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2、多给调皮的孩子表现的机会
家长和老师都喜欢学习好有礼貌的孩子,太调皮的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不会给他们表现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调皮的孩子就会无中生有,就容易出来调皮搞事情,因为孩子无所事事,所以家长和老师能多给调皮的孩子表现参加的机会,鼓励孩子让调皮的孩子慢慢的纠正自己的行为,让调皮的孩子慢慢认识到不调皮老师和家长更喜欢。
3、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调皮不是孩子有意的,甚至孩子自己都不觉得自己调皮,孩子还认为调皮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对孩子非常有必要,孩子在调皮的时候是孩子自控能力差的表现,孩子习惯了自控能力差习惯了调皮家长没有约束,所以孩子会无限的放大自己的调皮,孩子没有了自控能力,没有了约束,孩子就不会认为自己是太调皮了,所以家长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很重要。
4、孩子注意力缺陷的纠正
家长知道孩子过于调皮不仅仅是孩子的自控力和家长教育的原因造成的,孩子自身的问题也是其中之一,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孩子的注意力缺陷造成孩子爱动爱调皮爱动手,孩子的如果空闲下来,孩子不动大脑会催促孩子动起来,不然孩子会觉得很无聊,只有孩子调皮多动大脑才会不觉得无聊。
调皮的孩子也可以变为聪明有礼貌的孩子,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的,家长对孩子多一点了解孩子会有一个好的成绩回报父母。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0:4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594393614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给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给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