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黎安二生序》原文+译文+教学设计
《赠黎安二生序》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针对黎生提出的写作古文遭到时人非议讥笑一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委婉地告诫黎、安二生不要因怕他人嘲笑就去迎合世俗,放弃原则,热情鼓励他们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赠黎安二生序》原文+译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
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2、理解“迂阔”在文中的内涵和在结构上的'作用。
3、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
教学难点:
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教学进程:
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曾巩,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因此,曾巩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较少的一家。但曾文长于议论,他的***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纡徐委备,近似欧阳修文。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曾巩亦能诗,今存诗400余首,以七绝成就较高,但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视。著作今传《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
二、背景资料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三、疏通文句
重点研讨下列词句:
第一段:既而 顾 诚 闳壮 驰骋 隽伟 固 知
第二段:顷之 以为 既 以言相求于外
第三段:信 志 同 不自知 特 以 庸讵
第四段:然则 其
四、理解内容
1、概括各段大意
(一)介绍黎安二生。
(二)写黎生临别求序之缘由。
(三)作者自叙述“迂阔”。
(四)深入一层展开议论。
2、本文写黎安二生,却先写苏轼,再写苏轼来信赞二生,然后写其人其文,有何用意?
以文坛大师烘托黎安二生,突出二生文才。
3、哪两个词是本文的“文眼”,在文中该如何理解?(课后练习一)
“迂阔”,文中指不合世俗之风。
4、如何理解黎安二生的“小迂”与自己的“大迂”,作者对自己的“迂阔”持什么态度?
黎安二生的“小迂”为“文”之迂,是文风问题;自己的“大迂”为为人之迂,“道”的问题。作者以“迂”为善,表现决不附和颓倾的世风,对“道”的不渝的忠诚,及我行我素、无所畏惧、勇于躬行直道的可贵精神。正话反说,讥世之词。有力的为自己作了辩护。
五、赏析写法
1、正话反说
作者前文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名之。显示了世俗的谬误。正话反说,文曲意直,显示内在的锋芒。
2、意境含蓄
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布置作业:
《赠黎安二生序》原文译文
原文: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
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张楼位于安徽泗县东北部,是淮北根据地连接东西的必经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8年秋,日***侵占泗城后,张楼大恶霸地主张海生投靠日***,被委任为伪淮海省“剿匪”第6总队司令兼自卫团长。张海生依仗日***支持,强拉民伕,在张楼挖圩壕、修炮楼、建据点,并以此为依托,经常袭扰我泗睢、泗宿县抗日根据地,先后捕杀我八路***、新四***干部战士、民兵、群众等百余人。周围数十里的人民群众无不对之切齿痛恨,盼望我***早日拔除这一抗日根据地内最大的'***据点。
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陇海南进支队、苏鲁豫支队共同曾于1940年4月发起攻打张楼的战斗;新四***第4师9旅25团也曾于1941年再次攻打张楼,两次对其攻击均因条件不成熟和附近日***出兵增援未获成功。随着抗日形势的好转,为打破敌我长期僵持局面,畅通淮北根据地东西往来之路,新四***决定于1944年6月再次对张楼据点张海生部发动攻击。
张楼分前后张楼。前后张楼两个圩子及7个外围据点共驻有伪***2000余人,且装备精良。新四***4师首长决定由9旅26团先攻克后张楼,待后张楼攻克后,再乘胜攻克前张楼。后张楼由大***张海生率部400余人驻守,该据点工事坚固,围墙高4米,墙外沟宽水深,沿围墙筑有20多个地堡,据点四角各有一个高大坚固的碉堡。外壕沟宽约10米,壕内埋有竹签、三角钉等物。团里决定1营为主攻营,3营为副攻营,1营分配我所在的1连为突击连。
战斗发起前,我连在沙盘上进行了演练,旅长韦国清亲自指导我们连沙盘作业。6月17日黄昏前,团部用炮火轰击敌据点内东北角的大炮楼。在炮火的掩护下,我连兵分两路向据点内敌人发起了猛烈冲锋,各突击队按指定的任务,奋不顾身地跳下围壕,竖起梯子,爬上了围墙,猛掷手榴弹,大约15分钟即突入圩内,并迅速占领两个地堡及附近阵地,打开了突破口。接着连队的二梯队也迅速投入了战斗,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冲锋。
经过激烈战斗,我连又很快占领了据点内的一片佃户房。由于敌人大部已退守据点之大瓦房院内继续顽抗,并用各种火器向我突入圩内的战士猛烈扫射,部队无法前进。为了尽快消灭敌人,我***(9旅)及时调来一门自己制造的平射迫击炮,用这门炮把敌人大瓦房院东北角的炮楼打开了一个洞,战士们随即勇猛冲入,以刺刀、手榴弹与敌人拼杀。此时,大瓦房院内之敌已慌作一团,曾几次企***突围。我连立即命令部队要全歼院内的敌人,并一鼓作气逐屋作战,全歼了院内的敌人。此次战斗共俘虏伪***大队长以下269人,打死64人,缴获重机***一挺,轻机***4挺,掷弹筒7具,步***362只。随着我团攻占后张楼,前张楼守敌发生动摇逃跑,被我4师11旅歼灭。当日上午泗县城日伪***4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企***接应前张楼之敌突围,又被我9旅25团歼灭。
张楼大捷后,新四*********长特来电祝贺,电文称:“经一昼夜激战,将前后张楼之敌全歼,全赖你们指挥有方,全体指战员用命,发扬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殊堪嘉奖……”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0:4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5914946146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赠黎安二生序》原文+译文+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赠黎安二生序》原文+译文+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