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会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的现象;(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
(3)应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2.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推导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简单的物理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何建立已知与未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物理方法的学习。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推导过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决平面镜问题的关键。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学生作***时要注意用虚线;平面镜成像,其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含义是像正立且与物等大。
2.教学难点之一是如何澄清学生头脑中"像"的概念。要突破这一点就要让学生清楚物理中像的准确定义,生活中像、影、相又指的是什么意思。严格区分教学中的相似与物理的"相似"有什么不同。
3.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抓住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三、教具
1.平面玻璃,蜡烛两只(完全相同),火柴,大白纸一张(8开或更大一些),直角三角板,铅笔。
2.教学用直角三角板、直尺。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到一些知识,今天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光的反射现象处处可见,平面镜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有什么特性呢?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光线和光束。
光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而从光束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物体发出的光束,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光线是光束的抽象结果,实际是不存在的,而光束是客观存在的。在画光线时注意光的传播方式用直线表示,要用实线,而光的传播方向箭头一般标在直线段的中央部分。光束可分为平行光束、发散光束、会聚光束三种情况。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所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现象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只发生反射现象,但有折射现象的同时一定有反射现象,只是反射现象有时极不明显而不考虑。通过作***介绍入射点、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有能量损失(被吸收)。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或折射时也要有能量损失。
3.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因果关系要注意)(2)(法线居中)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果关系)。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能成虚像的反射,入射光线是有规律的,反射光线仍遵从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2)漫反射:入射光线是有规律的,而反射光线是无序的,不能成虚像的反射,但每一条光线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是由于两介质的界面不光滑平整而造成的。
5.平面镜成像。
演示 在白纸中央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然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直线的一侧点一个点A,将平面玻璃垂直于纸面且与纸上直线重合放置,将一支蜡烛点燃竖直放在A处,在A点这侧看点燃蜡烛的像。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直线(平面玻璃)的另一侧,缓慢移动直至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好像未点燃蜡烛也燃烧起来一样。在纸上记下未点燃蜡烛的位置。在同学们都看清楚的前提下,将点燃的蜡烛熄灭。让同学讨论看到的现象,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由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光具作用为会聚的光线(或发散的光线)所形成的跟原物"相似"的***景。这里的"相似"一词与数学的相似含义不完全相同,数学中的相似是指对应处成相同的比例,而这里的"相似"有时不同对应处比例不同。例如哈哈镜中人的像与人相比相差很大,但仍认为是人的像。
(2)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可用眼直接观察,可在光屏上显示,具有能量到达的地方。
(3)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不可在光屏上显示,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关于像的概念让学生一定要很清楚,特别是要区分生活中的"像"的概念。
A.像片是物而不是"像",画像和像片具有相同的含义。
B.照相,实质上是取得一个与人"相似"的一幅画片,只不过不是用笔画,而是通过成像的原理制作就是了。照"相"与长"相"具有相同的含义。
C."看电影"也有人误认为是"看电像",在初中就学过像的概念。但人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是要看银幕上的***景,银幕上的***景对于底片(拷贝)来说是像的位置,像呈现在银幕上,作为物被眼晴看到,若真看"像"应眼睛向着放映机看,那是不可能的。
D."成像是客观的,观像是有范围的".若电影院银幕处未放银幕,放影机放影时,拷贝上的像仍呈在放银幕处。戴近视镜的同学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物,而是这些物正立缩小的虚像。
(4)平面镜成像。
A.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性质。即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仍为平行光束。发散(会聚)光束经平面镜反射仍为发散(会聚)光束。
B.平面镜成像为虚像,作***时用虚线表示。
C.(将演示实验中的白纸呈现给学生,通过作***,测量得出)像点和物点关于平面镜呈面对称。
6.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控制光路。
例1 已知入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控制反射光线。一束光线与水平成40°角射来,欲使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放平面镜与水平面成____角。答案:20°或7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自读课文12课《郑和远航》一课时的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利用***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深度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文本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有限的文字来理解郑和远航的壮举,从而感受郑和的伟大之处,感受灿烂的古代文明。引导学生用怎样方法的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差距,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全文分为两个部分,1~5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场景及经历,最后两个小节写了郑和七次远航的时间跨度、到过的国家以及远航的重大意义。 在写作特色上,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郑和总共七次出使西洋,如果全部写下来势必显得拖沓,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对其余作了概括说明。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节省了笔墨。
本课学习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己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于是我和部分学生在课前收集了《郑和远航》的资料,如:郑和的生平、海洋知识、远航历程以及首航的盛况、后人的纪念等等,通过筛选、组合,供孩子们浏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另外五年级孩子具有烈好奇心与求知欲,郑和远航的历史应该能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拓展性阅读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收集到的材料,理解重点段落的意思。
3、了解郑和首次远航的壮观景象,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郑和首次远航的壮观景象,产生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而我国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了100多年,他是谁?(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提示: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三)、紧扣结尾,引导细读感悟。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文中有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你找到了吗?
(1)出示句子“郑和首航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早了100多年,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2)理解“顶峰”:什么是顶峰?(山的最高点)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二)
(3)质疑过渡:郑和远航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课文哪里告诉了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看。
(4)请大家默读全文,思考上述问题,再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简要的批注。)
2、全班交流
1)感受规模大(1—3自然段)
(1)郑和远航规模之大你是从那体会到的?指名读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根据学生回答而定)
(2)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把句中的数字读好,突出宝船气势的雄伟。)
(3)六十多艘宝船,多庞大的航海队伍啊!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船只随行吗?(:生:有。)有战船,有粮船,有水船,总共——“200多艘”。难怪课文第三自然段中说这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5)除了船多,你还从哪看出这次远航的规模很大?(根据学生的回答而定)
(随行的人多:上面载有27000多人,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送行的人多:人山人海。)
(6)这么庞大的船队即将启航,想一想他们的指挥郑和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发号施令呢?(练习朗读)
2)体会时间长。
(1)过渡:从上面所说中我们确实能够看出这次远航的规模非常庞大!那时间到底有多长呢?
(2)指名交流:1405年至1433年,达7次。
(3)历时28年,出洋次数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3)学习范围广。
(1)郑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围有多广呢?(板书:范围广)介绍郑和的航海路线和所到的国家。
3、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引读)
4、想想郑和远航还是怎样的远航呢?(指名说)
(郑和远航是一次友好的,凶险的远航)
体会友好交往:
(1)从那看出是一次友好的远航呢?(可以抓住句子或词语)
(2)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师生演一演
(3)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友好往来。”)齐读 。
战胜风险:
(1)想想航行中船队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
(2)交流(风浪,海盗)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和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
出示“在大海上,……一次次化险为夷。”
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
(4) 面对海盗的袭击,郑和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
(5) 小结:在漫漫的航行途中,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凶险,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郑和远航的意义。
(6)最后以自然段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交流指导)
5、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把它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四)、升华情感,回读全文。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自由读课文。
五、学习效果分析: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和师生扮演郑和各地人民的友好交往感受到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伟大壮举,理解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为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而感到骄傲自豪。不足之处是在学习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壮举时只抓住一些数字和***片让学生感悟,没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理解,体会得不够深入。课内自读课应该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点拨,不应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今后的备课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教材。
六、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在教学中,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以《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基点: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后以情促趣,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拓展深化。通过“读”、“演”、“写”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板书 : 12、郑和远航
规模大
时间长 达到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范围广
友好 凶险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参赛执教的课题是《我是中国人》。下面我将从理念与目标、内容与资源、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并就课堂实际呈现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理念与目标
《我是中国人》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国人了不起》的第一个主题的第一课时,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豪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勇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征。要求选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结合本课活动主题,我将本课教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了解中国人的外貌特征,知道炎黄子孙的故事。认识中国版***,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祖国的标志。学会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
就《品德与生活》学科特点而言,它不是简单的生活常识的介绍,也不是道德观念的灌输与渗透,而是激情、明理、导行的有机整合。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内容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本课教学活动我尽量做到从故事中学习知识,了解祖国灿烂文化。从***片中,欣赏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美丽神奇。再从当代一个个真实具体的事例中,赞叹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突出课程的德育功能。为此,我将本课教学情感与态度目标确定为:初步感受到古代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以及他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从教育对象实际来说,刚刚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学生,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加之祖父两代“六位”家长的悉心呵护,使他们在生活中很少能体验到挫折和困苦,缺乏与他人沟通、合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更没有机会体会今天与过去的变化,对于古代中国人所取得的举世惊人的成就更是知道甚少。结合学情,我将本课教学行为与习惯目标确定为: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乐于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学会运用调查、访问、查资料等多种途径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为达成以上目标,我将本课教学活动的重难点确定为:了解祖先,欣赏河山,感受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内容与资源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增强课堂实效性。
本课教材介绍了四种不同肤色的儿童头像,让学生了解到世界上的人有不同的人种,课本中还有关于古代中国人的各种传说故事和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的典型事例。但对于中国的版***、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当代中国人所取得的丰功伟绩等没有介绍,如果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仅仅停留在老祖先昔日的辉煌和几千年积淀的文化遗产上,那么今天的中国人难道就是些平庸之辈吗?考虑到这些因素,我适时增添了赏祖国大好河山和了解当代中国人的伟大成就环节,并大胆调整本单元教学,将第三个主题活动《我们的骄傲与希望》中有关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内容穿***本课教学。
2.努力开发课外资源,让课堂回归生活。
课标中指出:课程内容要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感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样有弹性地延展,给了老师极大的发展空间。执教本课是在20xx年5月,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可以说聚焦了世界的目光,中国人又一次以大气磅礴的姿态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我及时将这样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紧跟时代步伐。我想,如果今年再来执教本课,中国广州亚运会、中国西安世园会这些身边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也将是我课外资源的宝库。
本课教学内容多而杂,广而深,考查的是教师是否具备统揽全局的意识和丰厚的文化素养。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我阅览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努力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三、过程与方法
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生活,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有资料调查、讨论交流、创设情境、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体验、讲述故事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去了解,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在活动中,有目的地把学生引进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中,吸取知识,避免空洞的说教和道德的灌输。这些教学方法无论是课前调查、课上交流,还是课后实践,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陶冶学生美好情操。
本课教学具体流程从以下四个环节层层展开:
(一)***片导入 我是中国人
首先,我出示了地球的***片,并以这样的导语进入教学:“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有一个金鸡一样的版***,她就是可爱的中国。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我们都是中国人。”随即板书课题。这样的开场,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了情感的铺垫。课伊始,趣已生,情已动。
接着,再出示黑种人、白种人、棕种人以及黄种人***片,重点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比较方法,从肤色、头发、眼睛等方面发现中外小朋友长相的不同,从而更清楚、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外貌特点。此时,引出儿歌,黄皮肤,黑头发,我们都是中国娃。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并就其中的“炎”和“黄”进行质疑:他们分别指的是谁?巧妙自然地衔接下一环节,可谓一举两得。
(二)追溯先祖 赞灿烂文化
本环节从聆听炎黄的故事切入,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祖先故事,再到考考你的小测试,充分挖掘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游戏中考察学生对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丝绸之路、龙的传人等常识的了解,达到“学者无心,教者有意”的目的。有句话这样说:知之深,爱之切。在全面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后,学生内心产生了一种美好而震撼心灵的力量,那便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三)话说版*** 赏大好河山
本环节先让学生认识了中国的版***,再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这里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景观,有古代的奇迹,也有现代的杰作。我们的祖国真的是幅员辽阔、人杰地灵呀!色彩明丽的***片,配以悠扬的音乐,学生受到美的享受,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四)铭记中国 抒爱国情怀
国旗国徽国歌是祖国的标志,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要牢记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更要铭记于心。当《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音乐响起,一幕幕中国人站在世界之巅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大家个个激动不已。一次次世界级的盛会选中中国,尤其是当中国北京奥运会、中国上海世博会这些儿童身边的生活内容走进课堂,学生一下子兴奋不已,这也是本课一大亮点。此环节让学生把对祖国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这时学生的爱国热情犹如波涛澎湃的潮水,需要一吐为快。我适时安排了“祖国,我想对你说……”环节,让学生将积蓄已久的赤子之情在笔尖流淌。扬国威,抒情怀,立誓言。可谓水到渠成。
四、说教学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保证目标的实现。针对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学中尽量用描述性评语和结果判断性评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就进行及时的鼓励。评价语言努力做到准确机智、独特创新。“你很会思考!”“你的知识真丰富!”“你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未来的科学家也许就有你!”……教学中这样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充满了整个课堂。课堂一以贯之地体现德育的灵魂——尊重。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片掌声,都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笑脸”的小徽章及时鼓励,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五、板书设计
从活动主题和课型特点着想,我将板书确定为这样:
我是中国人
我爱我的祖国
简洁的板书设计,既是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总结,同时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上是我本次说课的主要内容,如有不足,恳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不吝赐教。谢谢!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及作者),这篇文章出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从题材上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本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是议论文中的典范之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该文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先生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演讲。作者借“敬业与乐业”为题,劝勉该校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能“敬业乐业”,各自尽自己的力量贡献社会,同时也从职业中享受到乐趣。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作为一篇演讲词同时又具有一定口语化特点。第二,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引经据典,如引用了《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古典文献中的语句,增加了文章的理性色彩和说服力。这些语句的引用与作者自己的语言相得益彰,极大拓展了文章的思辩空间,有利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训练。第三,由于本文出现很多关于“敬业”与“乐业”的经典语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积累并向课外拓展搜集相同资料,形成知识的整合与深化,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分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良好习惯。另外课文中援引事例很多,且大多数是社会职业者的事例,如果让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这一“职业”中的种种态度并举例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就可在训练学生阅读的同时又促使其对自己的学习精神进行反思。
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对教材的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一、理解课文内容,能够领会并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二、体会本文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三、认识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置,遵循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的要求,同时也是在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建构学生的价值体系,不但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教学目标的出示预示着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组织教学,学生应该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形成教与学的统一,以期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发生知识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本课在处理教材时按五个环节进行: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②整体感知③研读揣摩④品味交流⑤拓展练习。
下面进入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己的学习中是否做到了全神贯注,心无旁鹜?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呢?从而导入课文学习。这样由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谈起,一下子能把学生的听意、思维、兴趣调动起来了。
由此自然进入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在本环节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教师出示问题):①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来的?②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论点的?问题提出后可以指名让学生分别朗读课文,读完以后全班一起正字、正音,学生之间相互评论交流,然后***思考两个问题。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问题意识;两个问题的设置则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为此后进一步理解课文作铺垫。在全班交流以后教师明确问题要点:①本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作者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而提出来的。②作者先谈了“有业之从要”然后从“要敬业”和“要乐业”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证明的。
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的第三个环节:研读揣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个发现式学习的过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调动自身体验去思考、讨论、交流。这里主要是解决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理解作者如何运用典型事例、名言来证明观点。共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出示问题)。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找出来并试着做具体分析说明。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如: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必要性。道理论证如:引用儒家和佛门的话证明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第二步,设置问题组,引导学生在朗读基础上前后桌4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补充,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要敬业”的(教师出示问题组)。作者是如何论证阐述什么是“敬”的?又是怎样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并归纳:在第6段中作者阐述了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接着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解释。在这之后再讲为什么可敬,并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讲了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做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从而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最后则赞美了敬业的人。第7段作者还是以设问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在这一段的论述中,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证,也引用了《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证,特别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方法,把“敬业”解释的十分形象具体,而举例子和引用名人名言的自然结合也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步,指导学生在学习分析“要敬业”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在本节课所掌握的方法,小组合作自学“要乐业”部分,以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领和指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去亲身经历,亲自感悟思考,主动积极地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自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己理清本部分的结构层次,由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讲解交流:作者先从错误观点入手,扣住“苦”与“乐”不同态度展开论述;然后再分析原因,指出“趣味”所在,从而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的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然后在理清层次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出有关论证方法并析其作用,从而结束对本部分的自学。
在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后,相应转入第四个教学环节品味语言。本文作为一片演讲词,语言通俗并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试着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反复诵读并作简要分析,体会这些语句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有些与经典、格言相关的语句蕴意深刻,须得反复朗诵才能体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学生读得顺口、读得流畅、读出意味,体会才深刻,才能与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相共鸣。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齐读、默读、散读、小组互读等等。在学生朗读并举例分析后教师加以补充并归纳总结(教师出示要点)。口语和演讲特点: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口语解释。例如:解释“主一无适便是敬”时说“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人生从出胎那一秒中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3、结合演讲时情境,注意与听众现场交流。例如: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实际就是对听众心灵直接的诉求。
本课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练习,主要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提高知识的运用与迁移能力,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真正实现“教是为了需要不教”的最终目标。练习设计如下(利用投影出示):课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请你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出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课文总结:本文作为一篇典范议论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作者开始就开门见山指出了文章的论点:即“‘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着深入论述了有业、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在文章最后殷切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本文在论证中最大特点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从而使文章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在议论语言上则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最后布置作业:
①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欢的语句作为积累抄写下来。
②写一则短文谈谈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学习。(300字左右)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0:4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551799610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实用】说课稿四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实用】说课稿四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