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50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略)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10~16题、思考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容积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理清思路。
1、回顾复习。
教师谈话:用一句话介绍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关于圆柱的知识。
预设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的特征;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各种情况。
2、理清思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体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再算出圆柱的体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3、揭示课题——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练习三第10题。
根据表中的已知分别计算每个圆柱的未知量。学生***完成。
2、练习三第1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注意分清3个小问题分别求什么问题。
3、练习三第12题。
引导思考:第1个问题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吨,要从体积入手;第2个问题要弄清楚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4、练习三第13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齐练。评讲时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练习三第14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引导理解: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间有多大,分别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一半。
6、练习三第15题。
分析:玲玲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圆柱体虽然形状变了,但什么没变?(体积)
7、练习三第16题。
提问: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思维。
1、第19页思考题。
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⑶这题还可以怎么想?
让学生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那一部分钢材的体积。
设计理念:
语文课,要让学生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为真所净,在课堂上一起感动,一起享受,《父亲和鸟》教学设计。感动,是一种养分,一种保养心情、滋养灵魂的养分。让孩子们透过语言文字,在父亲与鸟一起构筑的和谐美好的世界里震撼、感动。如此,语文课,便会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用想象描摹***画,让情感激起涟漪
1、(播放音乐《鸟叫》)孩子们,音乐好听吗?这美妙的音乐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
2、是呀,这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鸟的天堂,此时,你会想起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3、有一位父亲不仅知道这些,他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最快活,什么时候最容易面临危险呢!这样吧,我们就来听一篇课文《父亲和鸟》,轻轻地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范读)你都听到些什么?
二、用声音触摸文本,让激情荡漾心间
(一)自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第一遍时,要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第二遍时,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小学语文教案《《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3、抽读课文。
4、读了几遍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们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二) 品读课文
之一——体味“父亲的知鸟”
1、 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的知鸟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
2、 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A、 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B、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C、 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D、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父亲真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这鸟类专家为什么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
在“嗯,还有鸟味。”前又会有什么动作或神态呢?说话的声音呢?
你能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轻一点,别惊动林中的小鸟!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你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们大家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3)真的有鸟味吗?出示:“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妈妈拿什么为你们焐手的?小鸟们是怎样将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还可以怎么组词?
(4)父亲还知道什么?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什么时候鸟最快活?你能给快活换个词吗?你什么时候最快活?快活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到林子里感受他们的快乐吧!(课件。燕穿雀跃莺歌燕舞 百鸟争鸣 鸣声清脆 婉转动听 低徊盘旋 凌空飞翔 迎风展翅 轻盈优美 姿态飘逸 小巧玲珑 俊俏可爱)
是啊,此时在我们的眼里又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他们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低飞,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你听,它们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向我们诉说________
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假如你们就是鸟儿,你们会怎么说?树林,你们为什么如此快活?鸟儿,你又为什么如此快活?对,多么美好的清晨!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5)但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
一、导入
一模作文题《我的老师》,我们今天来探讨和分析。
二、审清题意,拓展自由写作空间
1、引导学生审题
(1)审“我”
题目区别:《我的老师》、《我们的老师》、《老师》
结论:“我们”突出大家的;“老师”就是更加广泛的;“我”就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
(2)审“老师”
拓展“老师”的外延。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我的老师”既可以写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具有教师资格的人,也可以写非教师身份而对我有过教育的人,比如妈妈、爸爸,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如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吾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老师”的外延延伸到“小草”、“蜜蜂”等物体上,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描写特殊的“老师”。
2、学生确定写作对象,交流选择的原因
(提示说话句型:因为------------------------------------------------所以我写-----------------)
三、选好角度,叙述一个简短的精彩故事
1、从“横看或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高”引入“角度”概念。并让学生谈一谈对“写作角度”的理解。
2、写人的文章离不开人物所经历的事,启发学生:你所选择的老师,哪一件事最能体现他的个性,对你的有何影响?
3、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1)学生***准备有关“老师”的小故事。
(2)找好朋友相互交流,并相互提意见。
(3)指名叙述“老师”的小故事,师生共同评议,评一评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谁的故事所选的角度最新。
四、学生习作
1.我曾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在我的眼中她们都非常的优秀,可我觉得最优秀的一位老师是邓老师。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就有这么一个令我敬仰、难忘的老师。她还是——邓老师。
邓老师是我的新概念老师,记得我英语成绩并不好,在哪儿总是考不及格,怎么也上不了80分以上,可是在学校里我的英语成绩总在80分以上,妈妈也开始为我的新概念担心了。想了很多但都不行,有请家教的,有卖课外辅导书的??但对我来说,都是浮云。这时,妈妈也没了办法。在新概念期中考试的前一天:
“嘀铃铃? ”妈妈的手机响了,居然是邓老师,经过一番谈论后,妈妈把我送去了新东方,说要帮我辅导,我纳闷了心想:外面的辅导老师,学生考的.再差也没有跟他任何的关系,而这个邓老师却不一样,她很关心学生,哪怕学生再差都会鼓励他,她也不会泄气!到了新东方,邓老师已早早等在教室门口,妈妈把我送到教室回去了,邓老师一边咳嗽一边细心、耐心的教我。
邓老师用那微小的声音,跟我讲每一课的知识点,虽然她喉咙很疼,但他依然用它最响的声音和我讲话。一个小时过去了邓老师回家了,她那沧桑的背影。是我十分感动。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到80分以上。
考试的日子到了,我相信我可以,考试开始了,邓老师一直在我这儿,观察着我??考试考完了,邓老师用灿烂的微笑表示了肯定。下课星期天到了我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教室,开始报成绩了,我的心沉甸甸的,心想:如果考不好岂不是辜负了邓老师的一片苦心。报到我了,邓老师说道:“这次要表扬一位同学,她之前一直考不及格,而这次却考了85分,她就是章x ”我脸一红,拿好卷子仔细的看了起来,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说道:这个不是你的功劳,而是邓老师的功劳,你要好好谢谢她,没有一个老师向她那么敬业、认真。邓老师是一个敬业的老师,她在我眼里,是一个十分优秀的老师,我要感谢她,谢谢你,我的邓老
师
2.老师是园丁,老师是母亲,这话一点也不假,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对学生既象园丁又像母亲的人,她给我的小学生活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陈老师是再六年级的时候才接手我们班的。我们相处的时间不长,她却成了我最敬佩的人。她,中等个子,披肩长发总是梳理的很服帖,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自信,坚定的目光。看到我们总是笑眯眯的。你可千万别以为她很
和蔼。除了亲切她还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呢!陈老师有一个女儿在我们学校一年级上学。那是一个胖乎乎的十分可爱的孩子。我的学习不是很好。可陈老师接手后并没有嫌弃我。她常常在放学以后给我单独补课。记得上个学期快期中考试了。我台贪玩复习还没有到位。陈老师很替我着急。把我狠狠的克了一顿。每天放学都督促我认真复习。还有几次放学后为我补课直到7点多钟。不仅她自己饿着,就连她7岁的小女儿也和我们一起饿着。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啊!
陈老师除了对我好,她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负责。
那是上个学期快期末考试的时候。同学们都早早来到学校上自习课。可每天第一个到的陈老师快到上课了却一直没有来。同学们都议论纷纷。这时语文老师来了,说:“陈老师的孩子病了,今天可能来不了了。”语文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议论了起来。老师敲了敲桌子,“安静,安静。现在开始自己复习公式了。请打开说101页? ”
正在这时,教室门被一下子推开了。陈老师气喘吁吁的走进来,用手抹了一下头上的汗说:“对不起,同学们。老师来晚了。现在开始上课。”李天元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你女儿不是病了吗?您还是回去照顾她吧,我们会自己复习好功课的!”“是啊,是啊”教室里响起一片附和声。陈老师伸出手,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过几天就要考试了,我不会让你们落下功课的。子璐有医院的医生们看护着,你们放心吧!再说你们也是我的孩子啊!”老师的话让懵懂的我很感动,。也从此在我稚嫩的心灵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这就是我们的陈老师,如园丁如母亲的陈老师。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理解 “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随文识字,理解词语意思是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感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理解,并在交流中产生更加独特的感受。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悟出寓意,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
教学准备:课件 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师:这个故事有题目是《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揠是什么意思呢?
生:揠是拔的意思。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下课题的意思?
生: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
师:为什么拔苗?怎样拔苗?拔苗的结果怎样呢?我们学习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二、检测预习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预习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
多媒体出示:我会读
揠苗助长
巴望
焦急
转来转去
自言自语
喘气 筋疲力尽 一大截
枯死
2、学生自由读这些词语-----师生合作读这些词语-------加上动作表情读
师:你们读的真不错,看来通过预习你们已经掌握了字词,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样描写这个故事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一段一段地学习这个故事。
三、细读感悟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4个自然段
师:现在请男生女生分段来朗读,要读出感情。
(一)拔禾苗原因 ,体会“好焦急”
1、师:读了一遍课文后,你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用上:因为??所以??来说 。 (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
2、师: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焦急) 教学“焦”
3、“焦”字住进了田字格,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写好这个字,你们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注意的?师范写——同桌互评
4、焦急这个词藏在这个句子里 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自由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农夫当时的样子
(2)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农夫还会焦急成什么样子?
(3)交流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农夫的焦急?指名朗读
5、你还能从课文的第一段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焦急?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1)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焦急?
巴望:十分盼望。比盼望程度更深一点。你能给巴望换一个词语吗?巴望我们还可以说是(盼望、期望、希望、渴望)
天天:每天都到田里去看
(2)刮大风时去吗?下大雨时去吗?烈日炎炎去吗?他这样天天去为的是什么?(为了看禾苗快快长大)
(3)真是个心急的农夫,谁来读这句话,读出农夫的焦急。 指名——男生
4)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农夫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禾苗,希望他的禾苗一下子长一大截,于是他天天到田里去看,可是——出示句子: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从哪里感受到了他的焦急?(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
(2)真的没长高吗?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比较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不相同。第一句是因为禾苗长得慢没有看出长高来,第二句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
师:是啊,加了一个好像,说明禾苗长高了,只是长得太慢了,一时看不出来。
看来老农真的是太急切了!就把刚才咱们的体会放到句子中,谁来读?读出焦急。
指生读。
6,我们连起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读出自己的焦急。齐读
(二)拔禾苗过程 ,思“好”办法
师:终于有一天,着急的老农想出了办法。走,去看看! (出示老农拔苗的***片)
师:谁来说一说,他在干什么?
指生说。
师:是啊!老农正弓着背、弯着腰拔禾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指名读。
师:同学们,农夫是怎样揠苗的?
生:一棵一棵的往上拔。
师:农夫忙了多长时间?
生:从中午忙到天黑。
师:忙了这么久,农夫有没有停下来?
生:没有
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从一直看出农夫没有休息。
师:忙了这么久,肯定很累,所以我们可以用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来形容他疲惫的样子。(出示筋疲力尽)你能给我们读读这个词吗?
生读词。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生读第二自然段。
(三):看“好”结果,揭示大道理
师:老农这么累,可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指生读句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师 :长高了多少?(一大截)难怪他会这么乐呢!好,谁来带着体会读读这个自然段? 指生有感情读。 谁来填一填,一边喘气一边( )地说:“........”
师:农夫把小禾苗拔高了,小禾苗高兴吗?假如你就是小禾苗,你会说什么?
生1:请不要拔我啊,拔了我会死掉的!
生2:不要拔我啊,我是慢慢长的,你想让我快快长的话,就给我施肥点肥吧!
师:多会想象呀!而此时农夫知道吗?(生:不知道)是呀!他正高兴,正得意着呢!结果怎样呢?
师:老农这么苦这么累,结果怎样呢?第二天,它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师:可是农夫正得意着了,他不知道自己忙活了一天居然是这个结果,如果你是他的儿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那孩子你们说,农夫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生长?
生说方法。(施肥、松土、拔草、浇水)
总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会失败。希望我们能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揠苗助长,像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却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我们就把这样的故事叫——寓言
今天我们学习了其中的一则,另一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乡村四月》是三年级下册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闲”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繁荣的都市,感受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举目高楼大厦,却难见蓝天白云,举足车水马龙,却总是来去匆匆呀。这就是我们都市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了,于是假日里,我们便走出都市,向往……(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原,清新的空气……)这样的地方有吗?(乡村)
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乡村田园生活,像南宋诗人翁卷就是其中一位,对比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那我们就先简单地了解一下他。他是浙江(温州)人,很有才华,却没有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乡村四月》板书:乡村四月我向往乡村四月。可能大家还没有我这种感觉,因为你们没读进乡村四月。没关系,现在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二、初读诗,了解诗意。
1.请大家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自由读)
2.谁愿意在大家面前吟诵吟?(2分钟)
正音:多音字:卷、了生字:规、闲
3.师范读,生个性读,把诗读通了(用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读,齐读。
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说诗句的意思。理解古诗的意思有那些方法呢?(注释、上下文、字典、请教别人……)
6.先自己利用这些方法悟一悟,不懂的可以请教别人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7.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你明白了那句的意思?(让学生粗略地讲,无需一定要读诗句再说)
说到“白满川”时,借助课件理解。
过渡语:乡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读着读着就勾出了大概的轮廓,这就是多读的魅力。它能把藏在字里行间的画面立体起来。
三、品读美景。
1.但刚才同学们说的只是乡村四月大概的轮廓,大家能否再清晰地告诉老师,在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们的答案写在纸上,然后举起来。
2.老师随着学生写的词语,问:你看到?你听到?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山原白川子规烟雨
3.引导:
(1)很多人写了“山原”,那就首先看看山原:
a如果学生都只写了“山原”/“山”等时——师导: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诗人看到的是“绿遍山原”,你说这有什么不同?那是怎样的山原啊?
如果学生中有写“山原”,也有写“绿遍山原”的时候,师导:(问写“绿遍山原”的学生)为何你要把“绿遍”写进去?你写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怎样的山原?
b辐射:这是他看到的山原,你们看到的山原是怎样的山原?用笔在“山原”前面加个词,写出你想象到的怎样的山原。(提问3、4个学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表现绿,必要时,老师可以示范一句。)
翠绿翠绿的山原绿得淋漓尽致的山原漫山遍野都是绿的山原……
c渲染:多美的绿遍山原,它与反着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衬,这不就是(引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吗?
(2)烟雨过渡: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笼罩雨里,谁能说说这又是怎样的雨啊?蒙蒙细雨……
渲染:像轻烟般的细雨笼罩着水田和山原如诗如画如仙境。
(3)子规过渡:最妙的是在这如画般的景色中,还听到了……那是怎样的鸟叫声啊?
4.回到整体。
绿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烟的雨,如歌的子规声,谁能用自己美好的.语言,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你们很不简单,这十四个字你们说出了一大串,说得太美了。我们千言万语道不尽的正是诗人的十四个字啊!这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不再是几个字了,它变成美若仙境的画卷,让人置身一种美妙的境界中,这就是诗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美的感觉,一起品味这两句诗吧。(美读前两句)板书:景美
5.播放乡村风景***片(四张)。这就是诗人笔下的—(引读或师读)“绿遍…….雨如烟”的美景啊!
四、品读人勤。
过渡:是啊,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1.读后两句诗,问:他们在忙些什么?(采桑养蚕,插秧种田)
2.采桑养蚕,插秧种田是农民的必修课,这是多么勤劳的村民啊,读出感觉。
3他们仅仅是在采桑养蚕,插秧种田吗?是那些词告诉你((闲人少),也就是说那里的什么人(忙人)多?
4.想象他们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边写下学生提及的农活,如忙喂鸡、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种树……)
5.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写忙人多得了,却要写闲人少呢?
(诗人用三个字就给人丰富的想象,婉转含蓄,化繁为简,哪个更妙?这就是诗的魅力啊!)
6.从“才了……又……”你感受到了什么(繁忙)
7.是啊,简单的3个字写出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写出村民勤劳的形象,板书:人勤
我们也来学诗人作两句诗吧,把没写进诗歌的忙也写进去,比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鸡又……
8.鼓励学生作诗。如果不说乡村四月,而是说我们的校园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几句诗?如每到六月我们都忙着做什么?那我就以“校园六月闲人少”为前一句,下一句怎么用“才了……又……”接?
对啊,诗意来源对生活的热爱,作诗又有何难!你们都成为了诗人。
过渡:但诗人中也有一般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人之分,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才了喂鸡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诗句,诗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一句都没用,选择了“才了蚕桑又种田”,为何?(一是农村最主要的农活,二是与第二句诗押韵,三是与第一句的“绿”和“白”照应)
指导:联系上两句诗读读,前两句最后一个字是“雨如烟”的“烟”,现在后两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又种田”的“田”,这两个字的音都有“an”,因此读起来很有韵味,琅琅上口。这也是诗的魅力。
不信,我们再读读,感受这诗歌的韵味。读诗。
五、悟读升华。
1.多动听的诗歌啊!如果你现在就是诗人,此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的眼前是(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你是诗人啊,你陶醉了,你诗意正浓,于是你作诗一首《乡村四月》读:(读出陶醉美)(配乐诵读)。
2.看着(勤劳忙碌的人们),你又怎好意思闲着呢,于是你大笔一挥欣然作诗《乡村四月》读:
3.是啊,你是诗人,你要赞美这里的景(美)……这里的人(勤)……于是你把你的感情融进了这一首诗:读:乡村四月(读出赞美之情)
4.是啊,美若仙境田园风光,勤劳忙碌的人们,多么赋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你舍得离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美美地再读读吧,把它刻在心里。
5.背诵古诗
六、谈谈:今天你收获了什么?学了这首古诗,你有话要说吗?
(生成学法,诉说收获,巩固所得)
七、拓展阅读。象翁卷这样写田园诗的诗人还有: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等等,找出他们的诗读读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邱龙涛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lw/Index.html>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lw/Index.html>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尊重科学实验的客观性。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具体、细致地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4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四个杯子、厚纸片、若干个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透明胶带,一个小铁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为每组准备的杯子、小铁球和一块磁铁,铁球放到杯子里。请同学们想办法在不用手拿的情况下,也不能把杯子倒过来,把小铁球取出来。(一块磁铁根本不能把小铁球吸上来,借助别的小组的磁铁才能吸上来。)
2、小组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予以表扬。
4、提出质疑,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本环节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这样设计既能让学生主动探究,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理念。)
二、学习新知。
1、出示课件(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不能改变,那么两块或者几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猜测交流,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在科学教学中猜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猜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还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探究的兴趣。)
2、总结猜测,实验验证。
(设计意***: 使学生懂得任何猜测都得需要实验验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3、示实验材料,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意***:虽然书上有方法介绍,但我还是选择让学生自己尝
试设计实验方案,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当然三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的时间不长,他们设计实验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也会注意把握,帮助学生选择较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使学生经历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同时教师也起到了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4、完善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教师演示。 (设计意***:学生的技能是以模仿为主,教师如果操作不规范,学生很难学会准确的操作方法。教师的演示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又为下面的实验做好铺垫。因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有章可循,大大节省实验时间。)
5、师生总结注意事项,课件示温馨提示, 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学生明确分工开始实验。教师不断巡视,帮助指导。
(设计意***:示温馨提示,使学生能随时注意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播放优美的音乐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探究问题。三年级的`孩子们接触科学的时间不长,他们的动手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不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帮助指导。)
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完毕,整理员整理材料。各组分析数据,试着填写结论。 (设计意***:材料整理员及时整理材料,以免学生随手玩材料,影响纪律。现在三年级的孩子对数据没有那么敏感,他们往往热衷于操作,而懒于思考枯燥数据背后的学问,因而我在记录单中增加了我的发现,要求学生收集好数据后小组内分析数据并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讨论交流实验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自得出的实验结论,教师投影展示。
(设计意***:请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发现,其它小组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和尊重别人的好习惯。通过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数据的重要性,离开实验数据或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3、回顾探究过程,验证猜想。
(设计意***:学生通过做实验—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然后再回过头去讨论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让学生意识到任何的猜想都需要用实验来证明,同时许多的结论的生成都是建立在猜想的基础上)
四、回顾总结,课外延伸。
1、谈收获,做自我评价。(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就是最大的收获。)
(设计意***:探究之后帮助学生梳理整个探究过程,让学生审视整个探究活动,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做一下自我评价,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调整,逐步提高探究水平。)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
样变化呢?请课后进行探究,并与大家及时交流。
(设计意***: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能完全依赖课堂教学,课外探究题的设置,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探究引向40分钟外更广阔的空间,不仅能巩固科学知识,还能加快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总评: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测、设计活动方案、测量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探究过程,并且指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合作和细心。最后激励学生把互相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探究它们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节课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再让学生***实验,对学生做到有扶到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始终坚信,小学科学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带着这一理念,上了一年的科学课。我带着几分憧憬、带着几分童心,与孩子们一起经历探究过程,一起分享着科学研究的快乐。也许我的语言还不够简炼,也许我的教学机智还需要提高、也许我的思路还有欠缺,但是我愿意不断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成长着。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起内心深藏的旋律,伴着新教师的培训学习。自今年开始,很幸福地正式走上教师岗位,这是我梦想的实现,更是我梦想开始的新征程。
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授课教师的精彩讲解、闪光的个人魅力,使我受益匪浅。面对我们这些刚刚上岗的新教师,由学生转向教师的角色,很多方面感到无从下手。教育相关部门为我们考虑得非常周全。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育教学常规到如何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如何命制试卷。从教育***策法规、班主任工作到怎样说课、评课等,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在各方面对我们加以培训。这引领我们树立起师德观念,规范教学过程,从而迈好第一步。感谢各位讲座的优秀教师,真诚地和我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给予我们实用的指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顶那么多的赞词和光环,然而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才知道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们教师确实要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和汗水。许许多多教师都在和地奉献着。作为一各新教师,我要向那些长年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乐教会教、认真负责的精神。
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进一步的清楚认识。在培训中,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当代教师身肩重任、角色特别这一问题。也有老师说到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很幸福地,细细体会、琢磨他们的话语,觉得很有分量。,这也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基于爱,爱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爱他们幼稚的想法,爱他们调皮捣蛋的活波等等。用孩子的视角看待他们,引导他们快乐学习。我们将会为学生树立榜样,当学生有所进步时,给予真诚的赞赏,当学生犯错时,给予包容,当学生失败是,给予他鼓励。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其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实用教学技巧。在培训中,几位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校长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另外,众多培训指导老师一再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我即将任教高一的语文课程,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当然这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这次培训中,各位领导和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们新老师起到了“扬帆导航”的作用,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新老师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再次,在新课程培训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后反思。以前,我都只重视课前备课,不注重课后的反思。在培训老师的讲解下我明白了,课后教学反思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一定思维能力,而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的先例,但多数时候处理这类问题很棘手,在上课时留下遗憾,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遗憾。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内容补充是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如果一个老师只是在不断重复以前的模式,只能称为“经验型”教师,而无法超越传统的“反思型”教师。
对于刚刚步入教师工作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训中,学校领导和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其一是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其二是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其三是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其四是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弄潮儿。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在教学起点上不抱怨、不急躁,多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一切工作都需要实践来证明,教师的成功=经验+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精神作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尽快成长为一名会教乐教的优秀教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语的意思。
3、运用前两课学到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略)
(二)、揭示课题:
板书:“燕子”
1、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燕子的信息?
2、燕子南来北往,会遇到那些困难?
板书:“过海”
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
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大海的.?
出示:“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1、这一句话主要讲了什么?(海之大)
2、还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说?(一望无边无边无际一望无涯……)
3、这种句式,我们那一课学过?
4、仿写句子:(略)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听课文录音,思考: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
A、海之大
B、燕子飞
C、燕子落
D、爱燕子
(四)讲读第二节:划出写燕子飞的句子。
出示:“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1、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燕子飞得辛苦)
2、从哪个词语看出燕子飞得辛苦?
理解“不分昼夜”“昼”是白天的意思。
3、从这一节中找出三对反义词:
北方---南方寒冷---温暖昼---夜
(五)自由朗读第三节,划出写“燕子落”的句子。
出示:“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1、说说“疲倦”的意思。----疲劳劳累
2、从那几个字中可以看出,燕子的确是“疲倦”了。
(太落伏)
3、“太疲倦了”还可以用什么来替换“太”?
(很挺好十分非常……)
4、词语比较:
“落”换成“飞”、“掉”可以吗?为什么?
“飞”---说明燕子还有力气。
“掉”---说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伏”换成“停”、“躺”好吗?为什么?
“停”---说明燕子还有力气。
“躺”---说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5、像“雨点一样”说明什么?----燕子迫不及待。
6、说说水手们是怎样对待燕子的?
出示“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理解“崇敬”一词。
为什么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对待那些燕子,“尊敬”它们的原因是什么?----佩服它们不畏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那么,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燕子,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水手们是怎样做的?说明了什么?
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水手会对那些不畏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燕子说些什么?
对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燕子又会说些什么?
8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20xx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听取了几位领导的精彩讲座。几位领导们分别从: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继续教育、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的礼仪规范等几方面进行讲座,使我感触颇深,也收获很多,可以说受益匪浅。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是我学习体验之旅,是我教师征途上的一座加油站,让我从一个几乎没有经验的实习生角色转化为一名新的青年教师,是一次难得的学***验及心得体会,是我教师生涯中的一笔财富,下面就详细的谈谈我对这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做为新教师应当具有过硬的基本功,文化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更清楚自己肩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大教育职责。当下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竞争都非常激烈,要想生存,或者说想要做出一番大的成就,都要付出很多很多的显为人知的努力。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的压力,来自于本职工作的压力,来自于与其它人的利益竞争的压力,更有来自于自身的有形或无形的情绪的压力。
面对各种压力的我们,要学会正视现实,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变压力为动力,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因为我们的本职工作在提醒我们,教育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的老师,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的老师,需要的是知识渊博的老师,需要的是业务精湛的老师。
一、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加强个人师德修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渊博的知识,要不断加强新知识的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平时还要做有心人,多多细心观察生活,并将它们灵活运用,渗透于教学之中。
第二方面要科学认识教材的外延和内涵,要读懂四部教科书:教师、同学、静态、环境,坚持创新的思想。在于学生和学生家长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学生。在学生犯错时切忌用侮辱、轻蔑的语言进行辱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主动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导。持之以恒的运用促使学生学习效果好的`教学方式,做到教学生学而不是教教材,让学生会学,而不是简单的学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首先就应该知晓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学生,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大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在高尚的师德影响下,培养一批批最美最艳的花朵。
二、学会自省,自我检查,自我修定。
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清自己,学会日问日省,自我检查,吸取教训,吸取别人的经难,也就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从而进行自我调整,自我修定。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使自己处于悲观失望的氛围中。那样,只能使事情越来越糟。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时刻反省,做好反思笔记,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保持一颗愉快的心来面对教学。
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做一名合法的教师。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师的义务,守法、为人师表、遵守职业道德,不做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事情,做一名合法的教师。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缓解一定的压力,保持一颗愉快的心,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为人师,势必自己的心情好坏会影响整个课堂,所以作为教师更要开朗,大度,心胸要开阔,要学会克制,忍让,尊重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五、学会师生交往、课堂交往、家校交往的礼仪教师要在最短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姓名,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积极帮助后进生,不吝啬鼓励的话语,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帮助;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音量适当,干净利索并不失风趣,同时要注意一些禁忌:忌“一言堂”,忌狭隘偏激,忌自我炫耀,忌谩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忌孤傲清高;在批改作业方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评语上要简洁明了、自然、亲切、实事求是、充满希望,忌讽刺挖苦,责骂等。在家校交往礼仪上要注意提前通知家长,充分准备,采用适当的谈话方式与其沟通,平时更是要主动问候,主动交流,态度诚恳,让家长感受到你是真的在为他的孩子着想,用自己的努力换来学生的健康成长。
培训虽然很短暂,但它让我体会很深。通过这次培训,更感教师肩负的重大责任,不仅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
要宽广,最重要的是面对学生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这次集中培训,加深了我对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也体会到知识是永无止境的。作为新老师的我教学经验不足,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这次培训,我在自己的心中树立了一个风向标,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基层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努力工作,虚心求教,师德为尚,追求卓越,永不满足。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将鼓舞着我不断前进。作为新老师的我,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读童话、编童话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2、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
3、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的意识
教学重点
激发编写愿望,围绕习作要求编写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
二、写法点拨,具体指导。
(点击课件,出示画面)
1、大家看,这么多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聚在一起,他们都有谁?快认认他们吧。
2、默读出示习作要求。
思考:从习作要求中,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
1)你选的是哪三位呢?
2)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3)你打算通过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呢?。
4、指名交流,师生评议。板书童话四要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1)为了把童话编得更精彩,你还有什么秘诀要告诉大家呢?
5、师小结:
编故事时,为了把故事编得条理清楚,我们除了要想好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地方,有几个小动物,在干什么事情之外,注意,还要按照事情发生的一定顺序把事情说清楚,最好能说明一个道理哦(板:道理);最后,我们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下面我们就沿着这条思路去具体编,看谁编的故事别人最喜欢听。
三、创编故事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议习作。
1、佳作展示,师生共评。
2、修改童话。
五、作业:
1、继续编写童话故事。
2、把童话故事说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编写童话故事
时间
神奇地点有趣人物
想想事件
道理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形的学***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形吗?
(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
(1)探究特点
(2)认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想想做做1-5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桌间说说看。
今学期由于学校工作调整,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我终于可以专心教一门学科了,因为以前总是兼任别其他科目的教学,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无法顾及所教学科),希望能有一天只上一门课,今年终于如愿以偿了。虽然对此充满希望,但我也知道一年级的教学工作不好教(以前我曾教过一年级的语文):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教学时要采取更多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而在课下也有许多事情需要老师有耐心的去指导和帮助他。
今年我所教的'两个班总共有106人,学生多,而我又是从第二学期接手这两个班,,对孩子的性格和知识水平不了解,这是我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周我的主要任务便是要首先熟悉学生,了解情况。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情况不是很好,我深知一年级的学习好坏不能决定学生以后的学习,但是一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每天上课前我都利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事先有所准备,但到了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教学工作能尽快进入正轨。
一.按顺序读26个大写字母。
二.***识字并说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三.鼓励课外采集,并进行采集本展示。
四.“怎样过六一儿童节”。
1谈谈六一儿童节。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看***。教师用语言描绘场景,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4分组交流:你打算怎么样过自己的节日?
5语言实践: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
6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7习作。把自己的打算写下来,也可以是其他同学的想法。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楚。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0:4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925114296072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师教学设计精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师教学设计精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