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赏析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原文赏析
艺术价值
作为军用文书的檄文,本篇确实达到了“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文
心雕龙檄移》)的要求。首段历数武氏罪恶昭彰,警醒李唐社稷面临生死存亡之
秋,为兴兵讨武铺垫了充足的理由,可谓“事昭而理辨”;次段接写敬业举义之
名正言顺和兵威强盛之必胜无疑,可谓气盛京藩,文武响应,示之以大义,动之
以刑赏,更是理直气壮,慷慨果断。
首段分两层:先历数武氏之罪不容诛,紧扣首句一个”伪”字(篡位不合法、
非正统)。第二层先以呼吁领起,前两段感叹王佐之臣已被杀尽,讥刺现有朝臣
中再无霍光、刘章那样辅佐;以汉成帝后赵飞燕,周幽王褒拟为喻,直斥武后是
亡国灭君的祸根,说明李唐社稷危在旦夕。为下段写兴兵讨武、匡扶唐室刻不容
缓,做了有力铺垫。
次段亦分两层,先写起兵之正义,再写其兵威之壮大。从多方面铺张扬厉,
说明天时、地利、人和均占优势,必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整段从道义之正用字成语 和
实力之强两方面来争取人心,理直气壮,慷慨磅礴,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骆宾王提出了__的主人公——李敬业。敬业乃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英国公
徐世绩之后,所以骆宾王说:“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
朝之厚恩。”寥寥数语就表明李敬业为国尽忠的决心,其言语使人信服,富有号
召力。之后__由痛诉武则天的暴行转而号召宗室功勋、人民大众团结起来反对武
氏之暴行、拯救大唐江山水火之中。“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
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末段针对各方先示之以大义:前四句呼吁在朝诸君,皆厚蒙国恩重托,不
论宗室异姓,讨逆义不容辞;接以“一抔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诘问,激发故
君之思和新君之危,是动之以深情。再以“凡诸爵赏,同指山河”正面饵之以赏
赐:以不察征兆,“后至之诛”怀之以刑罚。末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
之天下”,气势磅礴,充满必胜信心,成为后世经常引用的警句。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第一句话就表明了,武则天的伪
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中少有的毒妇,其任用酷吏、奢靡淫乱、兴佛伤民,陷大
唐锦绣山河于水深火热之中,屠杀皇室宗亲、功勋权贵,是一个双手粘满皇室和
人民鲜血的屠夫、一个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暴君。骆宾王的《为李敬业讨武
曌檄》乃反武之至文。__从开头就直指武则天的种种恶性,精明简洁、鞭挞入理,
将一个丑陋猥亵的毒妇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使读者愤恨、听者泣涕,皆哀大唐
之不幸、怒武贼之淫虐。__写武则天淫乱的“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入门见
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等,将其靡乱不堪的私生活及为
达目的兜弄色相、出卖肉体的事实交代的一清二楚,在我们的眼中出现了一个可
比妓女的形象。如果仅仅如此,也不过是商纣王的妲己、周幽王的褒姒等惑主之
狐姬耳。但事实并非如此,武则天还有很大的野心,“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自掌权以来残暴不仁,“近狎邪僻,残害忠良”。骆宾王如实的记录了其恶绩,
“杀姊屠兄,弑君鸩母”,对于其罄竹难书的罪行骆只用了一句话形容:“神人
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虽然仅止一句却概括了宇宙的一切,充分的说明武
则天罪恶之深以为世人所不容。武则天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她的淫乱、她的残暴
都是为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包藏祸心,窥窃神器”。为了这样的终极野心
武则天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大肆排除异己、任用亲信、屠杀宗室、罢黜功勋,
致使大唐江山风雨飘摇,“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
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一时之间先代君王所打下来的大唐帝国几欲
崩溃。
以振奋人心之语、发人深省之言,刺武氏之痛处、壮义军之声望。并近一
步形容反武的可能性必然性,“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
夸张的形容义军的强大威猛,既振奋己方的士气、争取民众的支持,又威慑敌军、
打击武氏的气焰。提出“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__达到高
潮,使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激情澎湃,读到此处尚感心动,可见当时之人。这是
这篇檄文最鼓动人心之出,我们可以想象当年一个个热血男儿读及此处,投笔从
戎、舍身报国的情景,可以说此处是__的精华,是今古檄文的典范。在体会激情
之后,话锋一转又循循善诱说服意志不坚定的亲贵,动只以情晓之以里,以无法
回避和驳斥的话语再次强调讨武的必要,提出“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
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并指出“若其眷恋穷城,徘梦到捡钱周公解梦 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
贻后至之诛”,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与李室江山共存亡的必要,最后提出苍凉的
提问,“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再次将__带入小高潮,以发人深
省的方式结局。
《为李敬业讨武曌檄》笔力雄健,行文流畅,其名垂千古的文学价值向为
学人所尊奉。或许其历数武氏罪状极具文献价值,在最终将武氏钉于历史的耻辱
柱上功不可没。如果将此文印证于其创作时代,又会从其文里文外,体味出它隐
涵深刻的历史文化命题。其中尤以社会权力的形成与维系、知识分子与当权者的
关系,最为令人警醒。这方面的严酷,不仅构成了知识分子几千年来的困惑,同
时也与几千年来知识阶层沉重而扭曲着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千古以下仍令人深思
难解。
本篇通体骈四俪六,不仅句式整饬而略显错综(四四四四、四四六六、六四
六四、四六四六参差成趣;每句中的音步变化如四字句有二二结构,有一三结构;
六字句有三三、三一二、二二二、二四、四二等结构),平仄相对而低昂有致(如
“入门见嫉”四句,一三两句,二四两句平仄完全相反对应),对仗精工而十分
自然(如“南连百越”对“北尽三河”,“海陵红粟”对“江浦黄旗”,不仅词
性、句法结构相对,而且方位、地名、颜色等事类也相对),用典贴切委婉而不
生硬晦涩(如用霍子孟、朱虚侯、赵飞燕、褒姒、宋微子,桓君山等典故),词采
华艳赡富而能俊逸清新;尤其难得的是,无论叙事、说理、抒情,都能运笔如神,
挥洒自如,有如神工巧铸,鬼斧默运,虽经锻炼而成,却似率然信口。音节美与
文情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堪称声文并茂的佳作;与六朝某些堆砌典故藻饰、晦涩
板滞、略无生气的骈体文,自有霄壤之别;而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堪称骈文
的双璧。
全篇雄文劲采,足以鼓舞斗志;事彰理辩,足以折服人心。李敬业的举义,
终被武则天的三十万大军彻底打垮了,骆宾王从此也“亡命不知所之”(《新唐
书》本传),然而他的这篇檄文却传颂千古,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人文价值
《为李敬业讨武曌檄》的巨大人文价值集中体现在其篇首,即历数武氏罪
状的部分,不仅为历史提供了一个丑恶的统治样本,也提示了一些历史未解之谜。
为方便叙述,将这一部分内容分句标识。其文曰:
“1、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2、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3、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4、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5、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
6、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7、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8、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9、近狎邪僻,残害忠良。
10、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所同嫉,天地所不容。”够了。
引文至此,已基本体现了该文的巨大价值——其可证实内容已足为世人提
供一个道德败坏的掌权者的标本;而其不可证实部分,则给研究者指出了用力的
方向。
1、__开头就将当时的现状与历史结合到了一起。现实是什么?皇帝已经成
年,太后临朝称制与古制不合。更值得诧异的是,这个违制称制的太后的品行也
很成问题。“性非和顺”确有所指。早年唐高宗为立武氏为后,欲废当时的皇后
王氏,为此与大臣褚遂良见解不合。高宗出言叱退遂良,一直藏在帏帐之后的武
氏出言道“何不扑杀此獠”。“地实寒微”或有数解。武氏之父地位本不甚高,
她在自己家里因非正室所出,就更见低微。正因为此,武氏在太宗宫中只是一介
才人,此其一。武氏被唐高宗从沙门超擢入宫,此其二。皇后、太后,都是应以
母仪天下之面目面世,武氏显然与此无缘。此等人物临朝,实在是开了历史的大
玩笑。
2、进一步张扬武氏的来历。既然武氏曾为太宗所御,高宗再以其为妃为后,
显然是高宗的不是了。当然,骆宾王的着眼点,并不在编排两位先帝的不是,只
是着重强调武氏的尴尬出身。
3、此句费解。昔人以为此晚节是相对于太宗朝而言。武氏以事太宗之身,
再事高宗,确实称得上秽乱。但以武氏日后的荒淫习性来看,如果在高宗宫里,
有秽闻传出亦属情理之中。
4、此句又一次提到武氏身事两帝之事,并表明其原有的皇后地位是通过不
正当手段得来。联系到当年的皇后废立风波,武氏的'个中伎俩当是朝野皆知的。
5、6两句回顾了武氏登上皇后之位的简要过程及关键所在。确实如此。一
向庸懦的唐高宗在废后立后一事上,表现了他绝无仅有的刚毅。其结果昭示,朝
野的一片反对之声,也挡不住皇上的一意孤站台 行。
7句是5、6两句的结果。后半句前人解为,因武氏以一身事父子两帝,从
而陷太宗、高宗父子于兽行。确实,若武氏只是隐事高宗,不示丑于世,纵使这
种乱伦行径为人不齿,但若隐晦行事,总较之冠冕堂皇张扬于世让人容易咽下这
口气。怎奈唐高宗喝了武氏的迷魂汤,非示丑于天下,这也叫无可奈何。或许前
人的解释还不充分,高宗朝前期,曾由武氏授意,赐其长子、废太子燕王李忠死。
而李忠的谋反罪名又显然不为朝野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宗的此等兽行又
是拜武氏所赐。
8、此句为武氏品行定论,却并非臆断。武氏之毒也是大大有名的:为了搬
倒王皇后,她不惜闷毙亲生女儿;如愿称后,她又将王皇后及萧妃斩去手足扔进
酒缸溺毙;至于毒死亲生的儿子太子李弘,饿死儿媳等事,更是令人发指。
9、此的前半句,前人多解为武氏重用李义府等奸人。此解不确。李等人士
毕竟还是朝廷大臣,不能一概指为邪僻。在高宗乾封年间,武氏招道士郭行真出
入禁中,行巫祝之事,被高宗发觉,差点酿成了一场废后风波。自汉武帝起,巫
祝之事就被皇室严厉禁止。作为皇后,武氏以身犯事,尽管至骆宾王写此文时,
年代已远,但仍是大罪一件。后半句无需解。长孙无忌、来济、韩瑗、褚遂良、
于志宁都相继遭武氏陷害。
10、此句的“姊、兄”可以指出其证据:姐指韩国夫人——武氏的同母姐,
因与高宗有染,被武氏毒死;兄指武氏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堂兄武惟良、
武惟运——此四人因早先对武氏母女无礼,及武氏立为皇后,升他们的官,他们
毫不领情,终被武氏找罪名处死。而“君、母”二字一向无解。史料中也找不到
武氏谋害高宗的明证。但武氏的长子太子李弘被毒死后,曾由高宗破例尊号为孝
敬皇帝,这或可给弑君一辞提供弱证。鸩母一说,则没有丝毫痕迹。或许是骆宾
王写作时为了与前句配对凑音节而作。但在此之前,其所列武氏罪状足以骇人听
闻,骆宾王及其主使似没有必要编排一条伪证,使武氏罪状的整体真实性受到破
坏。在没有证据而只能臆断的情况下,笔者猜测此事可能与韩国夫人之死有关。
武氏毒死其姐,或会受其母杨氏的诘难,母因此而遭毒手。究竟如何,恐怕已成
千古无解之谜了。
行文至此,武中药可以祛斑吗 氏之罪大恶极已无可辩驳。而问题也随之产生。中国漫长的
封建社会固然是昏君暴君层出不穷,但可以肯定,像武氏这样有如此之多的品行
低劣、公开罪恶者,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从理论上讲,皇帝应是天下道德伦理的
准绳。毫无疑问,以武氏为首的政权在道德上已经破产。即使以前没有破产,经
过骆宾王这一番张扬也必定破产无疑。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道德破产的武氏政
权曾有过任何意义上的权威削弱。据此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个政权的生存与否,
道德因素并非至关重要。这样说确实令人吃惊,然而却是严酷的事实。那么,维
系一个政权的要素究竟是什么呢?或曰,是权力带来的利益分配——当一个权力
可以有效地予人以好处时,它总是能有效地运转,正是武则天时代,最好地证明
了这一点。
武则天不以杀功臣著称,但她杀功臣的数量之多,在历史上亦可名列前茅。
这里所谓功臣,是指为其取得权力出过死力之人,其中有一大半为她所杀,过河
拆桥的意味极重。值得一提的是,她如此作派,竟毫不担心会无人替她的政权效
力。据传,确实有人为此提醒过她,可她的回答很耐人寻味,她以飞蛾扑火为譬,
指出,尽管有飞蛾因扑火而死,并不能阻挡其它蛾子继续向火扑来,因为只要是
蛾类,就非如此不可。原来如此,社会培养的士人都必须通过入仕才能体现其社
会价值,难怪他们义无反顾地以能入朝为官为毕生追求。所以,尽管中国古话里
就产生了“伴君如伴虎”之感叹,迫不及待以求伴君者,仍然多如过江之鲫。这
或许与供需关系有涉,因为由皇权决定社会地位分配的数量,总是远远低于社会
显在与潜在的求职人数。而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欲为社会服务,除了入仕一道,
竟再无其它出路。所谓“练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除了皇上的“恩典”,人
们并没有其它途径。就是武则天本人,也是靠了笼络住唐高宗才一步一攫取权力、
扩大权力的。深谙权力三味又修成正果的武则天之流,从骨子里轻贱知识分子和
其它人才,先是使用他们,然后毫不留情地干掉他们,而绝无人才断档之虞。于
是,在很多人还愿意为这个政权效力时,它是很难垮台的。这就是武氏政权岿然
不动的秘密所在。同时,这种现实又印证了这样一条严酷的社会法则——不论社
会精英受到何等程度的摧残,都不会使一个政权迅即崩溃。它所必须承受的代价,
只是社会发展的停滞与社会生活的黑暗,而这一切灾难恰好是由社会底层,包括
被摧残阶层最为深切地感受着。既然施虐者在施虐时没有任何直接损失,又怎能
奢望这些暴虐会停止下来呢?
除了对武氏的揭露,骆宾王__还揭示了一个反抗者自身的问题,即,武氏
的种种劣迹并非到骆宾王写作时才广为人知,为什么到李敬业起兵时才一下子提
出清算总账呢。原来李敬业等人因触犯了武氏之法,遭到贬黜,一些心怀不满分
子聚到一处,才酿成了一场大乱。那么,如果不是这样,武则天再有十倍罪恶,
李敬业等也不会起事。于是,李敬业等人的反抗,并非只是出于公心义愤,完全
是因为武则天革命革到了他们头上,严重损害了他们个人的既得利益,他们动了
私心私愤,最终铤而走险。最妙不可言的是,他们居然也做成了这篇慷慨激昂的
公论,尽管骨子里并不硬气。难怪武则天之流要看不起知识分子,只要他们可以
依附,他们总是会安之若素,依附不成时,才会发难,而这种发难又多半成不了
事。所谓秀才造反,十九不成。更有甚者,李敬业造反不成,自己人头落地、全
家灭门不算,连祖坟都让武则天扒了。想当初,正是李敬业的祖父李绩一言九鼎,
为武则天当上皇后铺平了道路,并为武则天主持史无前例的封后加冕仪式,其对
武氏的贡献应是无与伦比的,其最后竟落得个掘墓鞭尸的下场。凡为武则天出力
的人,多没有好下场。不知是报应,还是为虎作伥的必然结果,中国历史已qq名片背景 提供
了太多这方面的范例。也许正是这种不良预后,使得整个社会保持了一份良知,
也使恶势力的膨胀有度可限。无论怎么说,武则天政权持续时间之长还是令人惊
异的。由于武氏早先的卑微以及其追逐权力的行径,受到绝对多数的朝廷正统势
力的强烈抵制,故武氏政权对所谓的正派人士有一种天然的敌视。如同武氏本人
唯权是务、品行俗劣一样,武则天时代朝中的下三滥也异乎寻常的多。并且这些
下三滥根本不屑以假仁假义的面目出现,处处以丑恶本色招摇得势,整个朝廷乌
烟瘴气,有正义感及有才干的人处处受倾轧,常常处于下风,且人材凋零。就在
这种状态下,武则天的政权经历了诸多的外忧内患,策动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竟
是无往而不利。是不是那些品行极差之人身负治国之才呢?当然不是。那些败类
充其量只能是构成武氏权力,并为其壮大声势,而事关天下气运的国计民生料理,
又非正派人士料理不可。于是,历史又产生了一个奇异现象,即,尽管在相当多
数的情况下,有才干的正直人士饱受摧残,仿佛生物生理上的代偿功能一般,那
些幸免于难的知识管理人才超负荷超水平的运作,在极度不利的条件下,完成了
那些看来无法完成的事,终于维系了社会不至于崩溃。
如同历史上多数暴君一样,武则天的政权基本上没有输给任何政治势力,
只是由于时间的自然法则而终结。于是,一千多年前由骆宾王《讨武氏书》揭示
的诸多命题,始终占据着人们的思考。人们沉痛地发现,此问题尚未因时代的演
进而得到彻底解决。所幸的是,现在的知识阶层已可以不通过仕途而实现自身的
价值。
骆宾王《讨武檄文》流传千古,而李敬业的讨武战争,在华夏军事史上却
难觅其踪!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赏析译文
唐代: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
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
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
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
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
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
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
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
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
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
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360安全浏览器主页 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
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
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
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
使知闻。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赏析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而且出身卑下。当初
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
(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
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象
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
伦的丑恶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
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
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却委
派以重要的职位。呜呼!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了;刘章那样强悍的
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都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了;
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了。
我李敬业是大唐的老臣下,是英国公的嫡长孙,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
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
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
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
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
铁骑成群,战车相连。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真是无穷无尽;
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大唐的伟大功业还会是遥远的吗!战马西冷牛排怎么做 在北风中嘶鸣,
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拿这来对付
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拿这来攻击城池,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诸位或者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
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先帝的话音好象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
先帝坟上的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该依托谁!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
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侍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皇室的功勋,
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
如果留恋暂时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
招致严厉的惩罚。
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各郡,让
大家都知晓。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23:1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8436464008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翚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翚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