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性恋的成因
摘要: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心理学上一直存在着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之争,
当今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人的发展是受遗传——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的。同性恋形成因素也
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总而言之其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是由生物遗传、社会
文化、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发展、同伴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等多重因素交互决定的.
关键词:同性恋;成因;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前言:同性恋,特别是男性同性恋,在人类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反常、病态、
罪恶与犯罪,受到社会和教会的谴责、驱逐、唾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对同性恋
采取的是歧视和压制的态度.尽管弗洛伊德1935年就提出了同性恋并非疾病的论点,
但是到1973年才被多数精神病医生所接受,美国精神病协会将同性恋者从精神病患者
的队伍中分离出去,社会对同性恋的压制毕竟开始松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各国关于
同性恋的法律开始明显放宽。1992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才做出了同性恋者从精神病患
者的队伍中分离出去的决定。据中国社科院李银河教授的调查,保守估计中考满分记叙文 我国同性恋
者有3000万—4800万人,随着我国同性恋者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性恋现象如同
冰山一角,逐渐开始暴露出来,对于与之相关的概念、成因、实证研究也受到相关学
者的关注,本文试对同性恋的概念、成因研究进行综述,以观之“同性恋"研究的发展
状况。
一、同性恋的基本概念
1.同性恋的界定同性恋(homoxuality)一词是法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
造的,该描述指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我国性社会
学家李银河博士认为“同性恋这一性取向是指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倾向与行为;同性恋
者则是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个人(男人或女人)”[1]。性社会学工作者张北川则认
为“在对性伴侣的选择拥有充分自由的条件下,一个性成熟的个体如果具有明显或强
烈的指向同性的性欲或同时存在主动的同性性行为,方可视为同性爱者"[2].他区分
了“同性性行为"与“名帖 同性恋”,认为二者不是一回事。同性性行为范围更广,只要同
性间发生性行为的,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动的,经常性的还是暂时性的,都属于同性
性行为.而同性恋者仅指那些自愿的、经常性的同性性行为者。在早期,大多数国家视
同性恋为一种精神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性恋逐渐被视为一种正常的性取向。1973
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系统中去除。对于同性恋
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还是社交兴趣上,主要对
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
1980年,《精神疾病诊断连花清瘟胶囊说明书 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不再视同性恋为精神疾
病,但是自我认同困难同性恋(指对自己同性恋性取向不满意,并感到持续且明显的困
扰者)仍归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另根据WHO组织出版之《国际疾病分类》(ICD—9),
亦特别注明“同性恋"已被取消,但是“自我认同困难同性恋”仍列入疾病项目中.
2001年4月20日,中国最新颁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重新定义精
神病标准,指出同性恋者不是精神病人,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这虽然比美国晚
了28年,也不表示中国的法律和社会正式承认同性恋的地位,但毕竟是一种进步,显
示了我们的社会对同性恋有了更为科学的认知.
2.同性恋的类型有学者从同性恋形成因素的角度把同性恋划分为素质性同性恋
和境遇性同性恋,前者专指由遗传因素和胚胎激素导致的,或是由X和Y染色体的数
目或结构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同性恋;后者指由于长期处于与异性分别或分离状态,
便转而对同性产生好感,由此而产生对同性的爱慕[3]。有人认为除了这2种类型外
还应有第3种,即人格性同性恋,指内向型性格者在封闭压抑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下,
其劳动的图片 人格发展产生偏差而导致的同性恋,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交互
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的一种同性恋[4]。还有学者从心理治疗的角度进一步把素质性同
性恋分为自我和谐性同性恋和自我不和谐性同性恋,前者指同性恋者和谐接受自己的
同性恋身份,并不感到痛苦,因而无需接受心理治疗;后者指同性恋者对自己的同性
恋行为感到内疚,迫切要求改变性取向,急需接受心理治疗[5].
二、同性恋的成因
1。生理因素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由生理因素造成的,这种同
性恋称为素质性同性恋。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这种同性恋称为境域
性同性恋。持前一种看法的学者是以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和大脑结构来考察同性恋问题
的。关于遗传因素,学者们认为,可能是先天遗传的原因导致一个人从幼儿开始便产生性
倒错,进而形成同性恋倾向。比如有的女孩子生来就具有男孩气质,她们不喜欢花衣服、
洋娃娃这些女性化的物品或玩具,而喜欢刀枪、棍棒,因此她们被称为“假小子”。可以
说,她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整体气质都是男性化的,角色认同于男性,因此她们没有
一般女孩子的娇柔,喜欢和一些弱小的女孩子一起玩,去保护她们皮皮虾水煮还是清蒸 。这种做法强化了她们
内心男性化的欲望,显示了同性恋的倾向。进入青春期,她们的性取向依然是男性化的,
异性对她们并不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她们的性对象很容易转向同性,进而形成同
性恋。遗传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性取向,但是能说它就是产生同性恋的原因吗?对此,
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关于单卵孪生子和双卵孪生子的比较,最受注意
的是考尔曼对孪生子同性恋发生状况的研究。他于1952年对85对身为孪生子之一的男
性同性恋者和他们孪生兄弟进行了深入考察。这其中,40对是单卵孪生子,45对是双卵
孪生子。研究发现,混为一谈的意思 单卵孪生兄弟100%是同性恋者,且他们的同性恋倾向程度完全一
致,均为素质性同性恋者.而双卵孪生兄弟仅40%是同性恋者。他的考察所引导出的结
论是:同性恋性定向与性行为的发生不仅确实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单卵孪生子的同性
恋倾向也甚于双卵孪生子。但他的研究也受到了一些专家的非议。著名的精神病学家雷
纳指出,虽然从一定意义上看,同性恋属于人的个性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由身
体本身确定的,但许多发现提示性心理的状况,也受到基因控制的影响。美国一家癌症
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于1993年7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报告揭示,比起一般人来,
在76名男同性恋者的男性亲属中,同性恋的比例相当高,几乎所有的比例失调都出在母
亲这边。科学家据此推测,另外同性恋可能是母亲遗传的.为了证实这一推测,一项以4
对同性恋兄弟为对象的DNA分析发现,3对兄弟的X染色体的一个特殊区域上,兄弟两
人竟有5个基因相同,从统计学角度来说,有相同性倾向的兄弟在基因上存在这样的相
同不是偶然的,它表明至少有一个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这一区域。项目负责
人哈默说:这些兄弟并无明显的女人气,除了性倾向,他们俩是不同的,他说:“这是
迄今为止有关性倾向具有遗传基础的最有力证据。"[6]关于激素水平,有科学家做
的动物实验发现,向怀孕的母鼠子宫里注射激素,确实能够极大地改变其子代的性行为,
因此,有人推测是不是类似的情形也同样会发生在人类身上,即通过胎儿期的激素注射
改变其性心理及行为。但这些只是推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此外,有科学家分别测量
了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激素水平,并将二者加以比较。研究结果只能说同性恋现象与
激素水平有关,仍难以确定究竟是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了同性恋,还是同性恋的心理及
行为引起了激素水平变化.关于大脑结构与同性恋的研究,脑科学研究至今还没有作出
令人公认的同性恋完全是先天形成的结论。它存在的疑问与前面一样,即脑结构的某些
变化究竟是同性恋的成因还是同性恋行为的结果?
2.心理因素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一个人的同性恋心理倾向会通过一些行为方
式表现出来.同性恋者是一个自我认定的过程,是个体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自己的性别和性行为方式以及性取向的一种认定。
(一)童年早期性心理: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幼儿时都具有两性
素质及双性恋特性,到底发展成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是与个体在成长中的个人经历有关
的。“儿童对性的好奇心和窥探,起源很早有时甚至在三岁之前开始"(性爱与文明,弗
洛伊德).他认为儿童期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幼
儿对自己的异性的父亲/母亲产生特殊强烈的依恋之情和性欲渴求,同时对同性产生敌
对感.儿童会慢慢地抑制这种性本能情结,并对其同性母亲/父亲认同时,这一时期宣告
结束.然而若是儿童在此阶段将“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压抑到潜意识,在以后的
性心理发展过程中会使个体产生性心理的异常。
(二)性情绪因素:有研究者提出同性恋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在于性情绪的作用,而
且男女同性恋的发生原因是一样的,同性恋和异性恋发生的原因也是相同的,都是性
情绪的作用。研究者抽取男女各三名做个案研究调查,都是事业有成或成绩优异的人,
结果表明是性情绪激发了性行为。[7]
(三)性行为因素: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强调刺激—反应(S—R)之间的联结关系,
新行为主义给予刺激与反应之间加了一个机体内部变量(O),即:(R-O—S)。清楚
地说明了当个体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机体内部经过一系列的活动,然后作出反应,
经过多次的刺激的强化,个体最后形成一种行为,且不易消退.因此在社会学习理论下
可以认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如果个体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有过不
愉快的经验,异性感情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同时又受到同性的,就会产生同性恋的
倾向。具体可以认为:(1)错误的一次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经历,减弱了对同性恋的抵
抗力的免疫力,增长了同性恋的心理因素。(2)不良的行为方式和意念.如果个体在性
行为很随便,有不良的性行为,比如乱交,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自制力差,尝试
过或有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经历和想法都会对个体的性取向产生影响。(3)模仿和学习
不良模式。因重复练习而不断巩固并变成自身需要的行为动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
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行为、人的内部
因素(观念、信仰、自我知觉)和环境影响三者彼此相互联结、相互决定。”其中决定
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是环境,并特别强调了社会文化、榜样、强化等外部因素对行为
的影响。个体在所处的环境中如果有同性恋者,或个体目睹或听说过同性恋行为。个
体通过学习和模仿也会产生同性恋的倾向。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下、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特殊情境对个体或者群
体同性恋的产生影响。
(一)社会政治文化因素
从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来看,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政治和法
制因素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和措施不同,同样也会影响到同性恋者的形成和发展。古希腊
时期人们以同性恋为美,特别推崇同性恋.基督教兴起后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罪恶行为,
一种道德沦失。欧洲中世纪时期同性恋者应受到严酷的重刑惩治。直到20世纪,同性恋
者的地位才有所改善,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由“罪恶行为”变成“异常行为",是
偏离常态的性心理和性行为.而到了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把同
性恋从异常行为中删除,同性恋第一次被承认为“一种非病态的性行为方式",只有
那些因为同性恋而苦恼的人才构成心理障碍。在当今甚至有些国家已经承认同性恋的合
法化,并为其立法,允许同性恋结婚,比如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加拿大等。目
前我国第三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也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剔除,实
行了同性恋的非病理化.笔者认为不同的政治政策,经济繁荣情况以及文化环境之下同
性恋者的数量和生存状况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从文化网络传媒这一方面上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影
视影像、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同性恋者的交流建
立了很大的一个平台.尤其是网络,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匿名性正是迎合了同性恋
传播的特点。这些手段和形式影响了同性恋者。同性恋者和有同性恋情结的人群都需要
交流,酒吧、特定聚集地、网络聊天室、网站留言板、交流热线、电台广播节目、电
视台专访等各种形式的同性恋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同性恋的传播肯定起到了不可
忽视的作用。
(二)家庭和学校
家庭和学校是个体生活的具体环境,是影响个体成长的小
社会环境因素,他们能更为直接的影响个体同性恋行为的发生.
从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来说:如果个体所处的家庭结构是由他/她和多个异性姐妹
组成的,或者因他/她的父母喜欢别种性别的孩子而将其当成女孩/男孩来养,给他她
穿异性的衣服,并对其装扮异性的行为加以表扬强化.将会导致个体对其性别的自我认
同产生影响,并影响以后所形成的性取向。比如有的女孩子生来就具有男孩气质,她
们不喜欢女性化的物品或玩具,而喜欢舞刀弄枪,因此她们被称为‘假小子'。可以说,
她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整体气质都是男性化的,角色认同于男性,因此她们没有
一般女孩子的柔弱,反而喜欢保护弱小女子并和她们交往,到了青春期同样将性取向
指向同性。另外研究者毕波认为懦弱的父亲和专横的母亲是造成男性同性恋倾向的两个
重要影响因素[8]。1962年,贝博提出的‘家庭动力是同性恋主因’认为同性恋根源
于早期家庭经验.美国一学者对美国西海岸同性恋组织43男同性恋者雷锋绘画 进行调查的研究,
亨利1941年对80位同性恋者的求治病例做的分析都说明了家庭的不良影响会使孩子
的性心理发生倒错,性别认同错误。
学校: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地方同时也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孩子的大部分
时间都要在学校度过,尤其是初中和高中时孩子性心理成熟的时期,其间发生的任何
事情如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方式和力度,关切程度,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都会
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有这样一个个案:李君在读初中时寄宿学校,某晚遭到同伴的
性骚扰后开始对同性之间的亲昵活动感兴趣并产生心理异常[9]。另外从研究者一
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宽容,而且同性恋在大学生群体中早
已存在且占一定比例。粤、港、澳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结果显示,大学生
均认为社会对于同性恋应给予一定的理解与宽容,但大多数学生并不认同同性恋的性
爱方式,同时也认识到同性恋行为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性[10]。1990年我国全国
“性文明”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已婚居民的0.5%,农村已婚居民的2.3%以及大学生
的7.5%曾发生过同性恋行为[11]。从数据的比例上看虽然大学生同性恋人数少于
其他群体,但是同性恋发生率却很高。
(三)具体情景因素
人们处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工作场所、职业等情境下会产生情景性的同性恋,所谓
的情景性同性恋就是指由于特殊环境的影响个体产生了性指向的改变,有的由异性恋
变成了同性恋,有的从双性恋变成了同性恋。比如监狱里的囚犯、长期远洋的海员,女
子/男子学校里的学生、军队里的士兵等。他们是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即男女的严
格分离状态,或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个体无法找异性者进行性行为从而只能转向同性.
在著名导演李安的影片《断臂山》中两个原本非同性恋者的牛仔杰克和埃尼斯在断臂山
放牧,单调乏味和孤独寂寞使两个人有了一夜的缠绵并产生了同性之恋。有的是因为在
异性恋中受到了异性的受伤和抛弃,而在同性中体验到了爱和幸福,将精神寄托在同
性身上并产生同性之恋。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只要改变其生活环境或者施以治疗,这
种情景性的同性恋是可以转变成异性恋的。
通过探讨同性恋的形成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同性恋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在成长发展
过程中,只要尽量避免不良环境影响,同时家庭和学校加大管理力度,可以帮助个体完
善性心理的正常发展。而对于自我认定的同性恋者通过向他们解释同性恋的形成机制,
帮助他们改变性取向或者解决因同性恋所带来的心理困惑。
三、小结
同性恋现象现在确实已经逐渐进入我们大家的生活,在当今流行文化中我们不乏发
现同性恋的元素,它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比如同性恋酒吧、同性恋网站、
同性恋文学(丹美文学)、还有就是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奥斯卡最佳影片《断臂
山》。同性恋的文化特征和历史经历是根植于文化环喷薄什么什么成语 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在客观条件和
主观选择的双重影响下表现了妥协与反抗的双重性和矛盾性.同性恋组织群体不但凝聚
了斗争的力量,而且限定了同性恋表现的特定形式,提供了同性恋生活的一种尺度。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支反叛力量,同性恋运动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促使人们重新考虑社
会的伦理道德、价值标准、个人的地位及其存在的意义.
参考巨蟹和狮子 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2]张北川.同性爱。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孙波.歧变的恋情。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4]睢密太.综合法干预大学生同性恋的个案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10(5):3732374
[5]李望舒。关于同性恋的概念、成因、治疗及对青少年的预防.西安航
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62264
[6]霭理士.性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李玉玲.同性恋是怎样发生的[J].中国性科学,2006.03
[8]陶林.高中生同性恋性取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性
科学,2005,14(10):628
[9]陈传曾。我是同性恋吗[J]。家庭医药,2006。10
[10]汪亮等。粤、港、澳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认知调查[J].中
国公共卫生,2004.08
[11]刘援朝,汪洁。从心理咨询角度思考同性恋。中国性科学,2005,14
(2):35237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17:1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8221213974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张北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张北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