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

更新时间:2023-03-26 14:49:29 阅读: 评论:0

麦包包商城-能力提升

艺术摄影
2023年3月26日发(作者:二情)

艺术摄影的发展

一、画意派摄影

“高艺术”摄影

自然主义摄影

印象派接影

二、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

连环会

摄影分离派

三一年24个节气顺序 、纯粹派摄影

新客观主义

f/64小组

四、20世纪上半叶来,艺术摄影的其它重要发展

本来派摄影

物影照片

剪辑与拼贴

抽象与超现实

主观摄影

摄影在追求艺术的实践中,在与绘画亲缘的交融和繁衍中,不断形成表现上的风格和流派,逐渐发展和演绎成

艺术摄影。

艺术摄影不论题材如何,在技法上,主要突出摄影本体语言中有关艺术造型的光、影调和构图等表现手法的运

用。同时,注重以二维平面来展现三维空间的绘画性。在观念和格调上,强调创意和实验性,轻视功利性甚至

实用性。

艺术摄影就是在表现形式上,突出地使用艺术语言和手法,侧重主观意念和视觉美感的一门摄影。

画意摄影运动兴盛至19世纪末,消退于20世纪20年代间。在兴盛时期,产生的主要支流有“高艺术摄影”“自然

主义摄影”和“印象派摄影”。

高艺术摄影力求摄影具有绘画的效果,以争取使摄影也达到像绘画那样的艺术地位,但实现的只是对绘画语言

的简单模拟和借用。

自然主义摄影追求的是以自然环境、自然情趣和自然手法表现的画意摄影。自然主义摄影40英语 对以后的摄影发展影

响颇多。

印象派摄影主要以焦点视觉论和用绘画印象派的表现形式,来创作具有印象派绘画效果的摄影。印象派摄影做

为摄影在艺术表现上的一种尝试,是对艺术摄影的丰富,但印象派摄影的模糊、朦胧效果,却是对艺术摄影的

局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纪元之交期间艺术摄影的发展,则是经历了由画意摄影往纯摄影方向的过渡。在这个

转折时期里出现的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则分别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连环会在活动中,坚持对凡是强调艺术表现的摄影,都支持和鼓励。在连环会的努力下,以画意摄影为主的艺

术摄影,至20世纪初的十年前后,达到空前兴盛。

摄影分离派存在时期所焕发的艺术前卫精神和推动艺术摄影向前发展的先锋作用,使得世界艺术摄影的中心自

20世纪起逐渐由英、法转移往美国。

20世纪10年代以后,艺术摄影开始出现重大转变。主要走向之一是画意摄影逐渐为直接摄影所取代,直至最

终集合成纯摄影,而形成艺术摄影的一大主流。

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兴起的新客观主义摄影(又叫新即物主义摄影或新现实主义摄影)

30年代在美国发起的f/64小组

同时期,摄影在艺术表现上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摄影艺术家们不满足摄影的记实特性,而是着眼于新的视

觉实验,利用摄影为手段,寻求各种影像造型的尝试性创作。在表现形式上,旋涡照片、物影照片、剪辑与拼

贴、光学畸变和反转(中途曝光)……不一而尽,纷纷应时而生。艺术摄影伴随着世界性艺术思潮,在二、三

十年间,相应演变出众多的风格和流派。

画意派摄影(PicorialPhotography)

早期摄影在艺术表现上,由于缺少自身语言而更多地从绘画中借用,便产生了画意式摄影。画意派则是对画意

摄影诸流派的总称。画意摄影在发展期间,由对绘画如何借鉴的不同观点,及不同的创作手法上,形成有不同

的流派。

画意派摄影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10年代间达到兴盛的高峰。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直接摄影的崛起及摄

影分离派的后期影响,画意派摄影逐渐衰落。

画意派摄影的美学准则是摄影作品的艺术性要以绘画为前提。

画意摄影诸流派的交替出现及画意派摄影表现风格上的兴衰,反映了早期艺术摄影由于不成熟而对绘画依附和

摆脱的反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画意摄影运动追求摄影艺术精神的热情。正是这种活跃的反复式奋争,才为

摄影取得艺术上的地位和艺术摄影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画意摄影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流派有

“高艺术摄影”

“自然主义摄影”

“印象派摄影”

高艺术摄影(HighArtPhotography)

画意摄影运动以19世纪50年代从英国兴起的高艺术摄影为开端。当时,摄影是新生事物,其记实性和工艺性

使社会对摄影是否应算是艺术争执不休。在竭力为摄影获取艺术地位的奋争中,产生了高艺术摄影。19世纪

50年代至80年代,是高艺术摄影发展的顶峰时期。

高艺术摄影的特点,是用绘画的规则和原理,摄影的技法,费尽匠心地去创作绘画效果的照片。高艺术摄影的

著名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雷兰德、鲁滨逊、普瑞斯和卡梅伦等。

高艺术摄影代表人物

奥斯卡吉斯塔夫雷兰德(OscarGustaveReilander)英国人,由画家转为摄影家。

1857年,以在“曼彻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展出地的多底叠放作品《两种人生》而出名。这幅以道德做题材

的摄影作品,模仿了拉斐尔《雅典学院》的绘画风格。

这张照片的重要意义在于:以摄影作品能在艺术殿堂与其他艺术品并足鼎立来表明摄影是艺术的创作手段。

雷兰德被誉为“艺术摄影之父”。

亨利佩奇鲁滨逊(HenryPeachRobinson),英国人,由画家转为摄影家。

他的摄影风格,与雷兰德不同之处是技法上采用照片拼贴翻拍。即将叙事性的内容,按事先设计好的构图分别

拍出照片,再将照片逐个按设计草图上的位置拼贴、修饰,最后翻拍而成。《弥留》(或叫“伤逝”)和《黎明与

黄昏》都是他高艺术摄影的代表作。

内容上则流露出强烈的拉斐尔前派绘画情调,这种伤感情惆,也是当年高艺术摄影喜欢表现的特征之一。

威廉莱克普瑞斯(WilliamLakerPrice),英国人,由画家转为摄影家。

普瑞斯的高艺术摄影特点,是用舞台化妆,导演摆布和按设计好的构想在预定的场景来进行摄影创作。

如作品《唐吉柯德在他的书房》便是典型。所谓“书房”,实际上是用他的摄影室布置而成。

以叠印、拼贴翻拍和化妆摆布为手法,刻意模仿绘画的高艺术摄影到19世纪80年代开始衰落,代之崛起

的是新的写实风格的画意派摄影--自然主义摄影的出现。

自然主义摄影(NaturalisticPhotography)

19世纪80年代,反对高艺术摄影的写实风格的摄影伴随着艺术上的自然主义思潮,首先从英国出现,并且因

着代表人物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HearyEmerson)在1889年的名著《自然主义摄影》而得名。

自然主义摄影重视对自然的感受,提倡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发掘题材,以写实手法来表现自然美的形象。自然

主义摄影并不反对摄影对绘画的借鉴,只是反对用轿揉做作的手法去模拟绘画。

自然主义摄影代表人物

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HearyEmerson)

其著作《自然主义摄影》中主要观点有:

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摄影艺术可以由自然环境中的自然题材,通过取景、构图、用光和选择调焦的直接记录来实现;

焦点视觉理论,即人眼视场的中间部分是清晰的,而边缘部分是模糊的,为达到人眼的视觉再现,则焦点不必

完全准确,在不破坏拍摄对象的结构和形象的前提下,对焦可以有适当的模糊和变化。

印象派摄影(ImpressionisticPhotography)

19世纪90年代,画意摄影运动又兴起了印象派摄影。印象派绘画、自然主义摄影的焦点视觉论和树胶重铬酸

盐印相工艺,是促成这一潮流产生的主要因素。

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许多摄影家开始运用各种柔焦和软焦手法,包括印相时加用漫射滤镜等,竭力将影像

朦胧和柔化,以使作品看上去更象印象派绘画的效果,籍此来实现他们所认为的艺术化。

印象派摄影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约翰度德利约翰斯顿(JohnDudleyJobnston)英国画意派摄影家,擅长城市风光摄影。

乔治戴维森(GeorgeDavison)英国

罗伯特德马奇(RoberDemachy)法国画意摄影的核心人物。以擅长用树胶重铬酸盐工艺创作印象派摄影出

名。1895年加入连环会,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弃影从事绘画。

在印象派摄影兴盛的年代里,许多有名的摄影家.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像斯蒂格利茨,斯泰肯,克拉伦斯怀

特,科伯恩等都曾热衷过这类技法的表现。

差不多同时期,另一些画意派摄影家,如苏格兰的安楠,英国的伊文思等,则是在一种称做(Straight

Photography),即“直接摄影”的拍摄路子上进行创作,不少热衷印象派摄影的人,最后也都转到这条路上。

斯蒂格利茨,斯泰肯都是20世纪10年代后就由印象派摄影转为直接接影的。

直接摄影经新客观主义,“f/64小组”的完善,最终发展成强盛的纯摄影流派。

每一门艺术,必定要有师德反思 自身的语言,这是艺术发展的定律。模拟和效仿,很快便使印象派摄影同早期的“高艺

术摄影”一样,失去吸引力而走向衰老。软焦、柔焦的技法逐渐为大多数有见地的摄影家摒弃,当今,这种技

法主要还用在婚纱摄影、时装和广告摄影中,只是为营造一种浪漫、梦幻和理想化的气致。

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

连环会(TheLinkedRingGroup)

连环会将世界画意摄影运动推向了高峰。

摄影分离派(Photo—Secession)

摄影分离派以它的前卫精神,为艺术摄影在20世纪的发展方向上开了先导。

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这两个组织出现和存在的意义至关重要,起到的是艺术摄影发展在世纪之交,从画意摄影

往现代艺术摄影转变的承前启后作用。

连环会(TheLinkedRingGrouP)

1892年5月连环会成立。

连环会最初是针对皇家摄影组织今人不满的展览政策和旨在使画意摄影成为独立的表现艺术而成立的。

发起者有埃默森,艾尔弗雷德马斯克尔(AlfredMaskell),亨利佩奇鲁滨逊,乔治戴维森等12人。

连环会促成了艺术摄影的大团结,几乎所有画意派的重要摄影家都成了连环会员。在连环会的旗帜下;画意摄

影运动很快形成高潮,画意摄影在20世纪初的十年间,成为世界摄影的最主要潮流。

1908年,连环会解体。

摄影分离派(Photo—Secession)

摄影分离派是1902年在美国成立的主要由画意派摄影家组成的非正式团体,发起人是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

(AlfedStieglilz)

摄影分离派的其他发起者有爱德华斯泰肯、约瑟夫基利(JophtKieley)、评价家出版商和印象派摄影家

格特露德卡塞比尔(GertrndeKabier)、克拉伦斯怀特、弗兰克尤金(FrankEugene),画家、印象派摄

影家阿尔文兰登科伯恩、弗朗西斯本杰明约翰斯顿(FrandesBenjaminjohnston)和安妮布里格曼(AnneW

Brigman)等。

摄影分离派发起初衷旨在将美国的画意摄影家们组织起来,通过各类活动来促进美国本土艺术摄影的发展,并

与欧洲形成竞争。

机关刊物《摄影作品》(CameraWork,1903年创刊,1917年停刊共办50期),着重介绍和宣传欧、美的前卫画

家、摄影家及他们的作品;

开办了著名的“291”画廊(1905年在纽约的第五街291号开办,1917年关闭)

由于摄影分离派的影响迅速扩大,艺术摄影原先以英、法为中心的格局也就逐渐转移往美国。

摄影分离派在发展中最有意义的一步,则是向直接摄影的转变,这一举措为艺术摄影从20世纪起由画意摄影向

纯摄影的摆渡开了先导。

摄影分离派代表人物

爱德华斯泰肯(EdwardSteichen1879—1973)美国人,本世纪最著名的摄影大师之一。

“是20世纪对摄影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人物之一。在漫长的一生中,他以各种风格从事黑白和彩色摄影,他的

题材包括人像、风光、时装、广告以至舞蹈和雕塑。他的早期作品显示了对柔焦画意摄影的精通,但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他成了纯摄影和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整个作品的特色是构思上的开拓意识。”

——《ICP摄影百科全书》

斯泰肯还是一个卓越的组织领导者。他曾任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15年。组织过近50次展览,其中“人类大家

庭”、“古今杰作”和“美国”都是他一手策办的大影展。

“人类大家庭”影展于1955年起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并刊印画册。在编辑上,斯泰肯用了两年时间,从全世界

征集的两百万张稿件中,精选出68个国家273位作者的500幅作品。内容上,以广泛的人生为题材,包括生与

死,爱情,学习,工作和创造,颂扬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也揭露了人类的不幸——战争与灾难的残酷。展览

以其丰富的涵盖性,全面地反映了人类社会,通过人类博爱平等的人道主义观点,向民族性、地域性和阶级性

的观点提出质疑,从而成为一个超越民族和国境,牵动亿万人心的杰出影展。

摄影分离派代表人物

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Stieglitz1864-1946〕,美国人,摄影史上巨匠式的人物。

早期曾尝试画意摄影的表现,但很快便确定在直接摄影的追求方向上,并以此为终生的表现风格。同时,他始

终能对画意摄影及其他风格和流派的摄影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斯蒂格利茨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家,而且具有杰出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1902年,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建

立了摄影分离派,领导和带动全美艺术摄影向前发展,两年后,又创办了刊物《摄影作品》,开设了“291”画廊,

不遗余力地提供条件,不计报酬的介绍和扶持欧、美的前卫画家、摄影家和他们的作品。

20世纪来,美国能夺英、法转成世界艺术摄影的前卫和中心,与斯蒂格利茨付出的不懈努力与所建树的卓越

功绩不无关系。

纯粹派摄影(PurePhotography)

纯粹派摄影是指主要由直接摄影,如实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和f/64小组的美学观念共同构成的一种摄影表

现风格。

纯粹派摄影则立足于摄影本身的独立,关注摄影纪实特色的自然属性,索求的是对客观物象的视觉再现上,如

何用摄影的自身语言进行真实完美的表述,诸如细节层次,影调和质感等,以本体特性之“纯”来实现摄影的自

身价值。

纯摄影运用的是写实手法,包括反对摆布和人为修饰,尽可能清晰的焦点,尽可能宽的景深,尽可能大片幅的

照相机和尽可能直接印相等。艺术摄影的特征方面与写实主义摄影的最大不同处在于,纯摄影的“纯”包含有写

实上的非社会性和注重艺术表现上的主观情感成份。

纯粹派摄影的写实观念,对当今摄影仍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其原始痕迹,则可探溯到自然主义摄影。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前,纯粹派摄影的表现形式被称作“StriaightPhotography”,意即“直接摄影”或“如实

摄影”。

这一时期,执着于直接摄影的摄影家们,以严肃的态度,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发现,精巧地利用相机、镜头

和感光胶片的本身特性,不依赖后期加工去直接真实地再现客观物象。由于直接摄影的表现方式更符合摄影本

质功能上的记实特性,因而很快成为影响艺术摄影和其它门类摄影的表现风格,而纯摄影的理论体系也由直接

摄影的美学观点而形成初步构架。

《石级之海》弗雷德里克H伊文思(FrederikHEvans),1898摄。英国人,连环会的重要成员。始终

以直接摄影的手法创作画意式照片。拍摄题材上,以擅长表现建筑和中世纪教堂而著名。

查尔斯希勒(CharlesSheeler)1932年摄。美国人,画家、摄影家。从20世纪10年代起,主要从事都市、

工业和建筑为题材的拍摄,以直接摄影的写实手法为主。也有透视变形和双重曝光的表现。

20年代后,纯粹派摄影就彻底取代画意派摄影,成为艺术摄影的一大主流,这与20年代产生的新客观主义摄

影和30年代崛起的f64小组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是分不开的,而纯摄影的理念体系,也由新客观主义摄影和

“f/64”的美学观念续入而在20世纪上半时更加丰富和臻于完善。

新客观主义摄影(NewObjectivityPhotography)

新客观主义又叫新现实主义或新即物主义。

新客观主义摄影实际是绘画上的新客观主义在摄影上的反映。

新客观主义摄影认为,摄影有着自己的特性,而客观准确地再现事物,揭示事物的自然本质,就是摄影的特性,

是其它艺术所无法替代的。

新客观主义摄影强调通过观察和发现,进而以直观的、不矫揉造作的写实手法,去对客观世界做真实细致的描

绘。

新客观主义摄影为突出细节全面清晰所尽的努力,有时会导致作品流于表面形式化,以致有批评认为,新客观

主义摄影的表现只是为观察而观察,呆滞而不够艺术。不论如何认为,事实是工业摄影、产品摄影在表现方式

上,对新客观主义摄影采用了大量的效仿。

新客观主义摄影代表人物

汉斯芬斯勒(HansFinsler),瑞士人,德国先锋派摄影师。

皮特兹瓦特(PietZwart)荷兰人,擅长以新客观主义摄影的风格拍摄静物与广告。

阿尔博特伦格--帕契(AlberRenger--Patzsch)德国人,新客观主义摄影的先驱人物。

从20年代起,用摄影对客观事物和人造物品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常用手法是从近距离或特殊的角度,用均匀

柔和的漫射光来获取真实清晰的细节,旨在以局限的题材去发掘无限的创造。

1928年出版代表性影集《世界是美丽的》,汇集有100幅突出表现建筑物、机械、动、植物细节性的图片。这

本影集中反映出他的美学观念。

伦格--帕契多次举办个人影展和参加联展,作品也多次获奖,著名的如1960年德国摄影学会的文化奖和1961

年的维也纳摄影学会金牌奖。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KarlBlossfeldt),德国人,新客观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

从1889年就开始用摄影研究植物结构,穷30年不舍地捕捉植物的叶、茎,根等构成的自然形态美。包括以特

写来刻画局部的细节。

1929年将精选出的植物照片编印成影集《自然界的艺术形态》。布洛斯菲尔德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多次参加展

览。

伦格--帕契的《世界是美丽的》和布洛斯菲尔德的《自然界的艺术形态》成为新客观主义摄影的里程碑。在建

立和发展摄影自身语言的理论体系上,新客观主义摄影的美学观念广泛地影响了世界摄影,包括对艺术摄影的

写实表现有着重大意义。

f/64小组(f/64Group)

30年代在美国崛起的f/64小组,是纯粹派摄影在发展上的一个重要团体。

主要成员有爱德华韦斯顿(EdwardWeston)、安塞尔亚当斯(AnlAdams)、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aingham)、威拉德范戴克(WillardVanDyke)等人。

1935年解散,存在期间,举办过数次展览,团体在摄影上的美学观点是一致的。

f/64小组的摄影信条是崇尚“纯正的”和“直接的”表现风格,创作观点包括摄影要真正的表现客观事物,应当

对原物进行直接拍摄,而不是做作摆布;摄影画面应当全部清晰,各阶层的影调均要细微丰富,因而在拍摄上

提倡用大片幅相机,必要时将光圈缩至最小的f/64;通过对曝光、显影和印放等技术的控制,最终影象是可

以预见的,因而应当依靠纯正的摄影工艺,而不是借助树胶重铬酸盐印相和柔焦其它人为加工的方法,才能保

障摄影的纯粹。

“f/64”的出现,形成与分离派的背离,是对画意摄影的革命。

“f/64”的产生意义在于通过所奉行的现实主义纯摄影的拍摄实践,将摄影在自觉发展的方向上,即在合理结

合绘画语言来建立摄影本体语言的追求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f/64”的代表人物

爱德华韦斯顿(EdwardWeston)一生拍摄涉及多种题材、且均有卓越建树。早期热衷于柔焦式的画意摄影,

并因之多次获奖。20年代起,逐渐对画意摄影失去兴趣。特别是受斯蒂格利茨、保罗斯特兰德和查尔斯希勒

的启发后,开始坚定地步入纯摄影之路。从1922年他所拍摄的有关俄亥俄州ARMCO厂的工业摄影,可看出

所受希勒影响的痕迹,这一时期的摄影,也标志着他风格的转折点。

从1924年起,韦斯顿就完全放弃了软焦点技术的运用而投身于对自然形态直接如实的精确研究,如风景、人

体、蔬菜昆虫等。其中30年代期间,对加利福尼亚的洛沃斯峡谷类自然形态的拍摄,是他的纯摄影风格步入成

熟的精确体现。

1932年,韦斯顿领头创建了f/64小组,该组织所推崇的纯摄影风气,使艺术摄影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韦斯顿在拍摄上,以好用大幅面的底片(10X8英寸)直接印相和尽量小的光圈保障景深而出名,旨在追求全

面清晰和影调细微,至今凡研究摄影的人,无不为他的作品所倾倒。韦斯顿的作品魅力在于他善于从平凡的事

物中,发掘出具有新意的题材,将普通的自然形体,赋与具有诗意的灵性,以精细的影调和严谨的构图,展示

了摄影之美。安塞尔亚当斯曾写道,“实际上,韦斯顿是当今少数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他重新创造了自然

界的事物形态和力量,他使得这些形态意味深长地成为世界的基本单元。他的作品启发了人们的内在历程,使

之达到精神上的完美程度。”韦斯顿于1958年病逝。

安塞尔亚当斯(AnlAdams)20世纪最杰出的摄影大师一。

早期摄影主要是画意派风格。30年代起,受斯蒂格利茨的影响和保罗斯特兰德的直接启发,而转变成坚定的

纯粹派摄影家。

30最大的手 年参与创建了F/64小组。

亚当斯的摄影生涯很长。曾多次举办展览和出版影集,包括27年出版第一本影集《高山摄影》;36年曾在斯

蒂格利茨的画廊“美国场所”举办影展;40年代曾以日籍美国人的困难处境为题材,进行专题拍摄。并以《生来

自由平等》为标厦门茶叶 题举办展览;53年曾与多罗西娅兰格合作,为《生活》杂志拍摄有关犹他州摩门教徒的专题

报道。重要著述有35年出版的《摄影创作》和48年出版的《摄影基础从书》。

除了其它题材之外,风光在亚当斯的摄影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亚当斯在风光题材的表现上,有着不可动摇

的权威性。音乐感、哲理性和庄严的古典美,是他风光作品的特色。亚当斯的风光摄影,主要取材于约塞米蒂

谷(YomiteValley),从1916年到1960年代,他与约塞米蒂谷结下了不解之缘。

亚当斯追求技术上的精确完美,创造了“区域曝光”法。按照区域曝光法,在拍摄前,便可对最终影像做出预见。

在他的作品上.黑白灰各层次间丰富的影调和清晰度得到充分的体现,令观者无不为之折服。黑白摄影的美妙,

经由他的演绎,达到了一个极致。

亚当斯1984年逝世,他的风格,代表着纯粹派摄影的典范,他的作品,也成为世界上售价最高者之一。

"我接触摄影是基于我对环绕在四周的壮丽,以及细微景观的信仰。"

20世纪上半叶艺术摄影的其它重要发展

未来派摄影未来主义发端于意大利,受立体主义的启发,派生于1910年代。

未来派信奉现代机械文明产生的是运动、速度和力量,而以往的静态艺术是过时的。未来派认为,“一匹奔跑

的马,不是有四个蹄子,而是有20个,并且它们都是沿着三角形运动的”,采用以事物的运动和速度状态来表

现空间和时间。摄影上的未来主义风格表现为动态摄影。

1910年,意大利的安东吉乌利奥布拉加利阿(AntonGiulioBragrglia)意大利未来主义倡导者和“未来派摄影

动态论”的理论家之一,最先提出摄影上的未来宣言。布拉加利阿的观点是摄影动态可以捕捉动作的复杂性、

韵律、真实和非物质性。动态摄影的动感并非是技术上的失误,而是客观事物在运动中的完整轨迹的真实再现。

布拉加利阿在创作上的实验.迄今已大量运用于用摄影表现,动静结合做为一种手法,被用来强调摄影图片静

态画面上的动态感。

物影照片将物体置于感光材料上,不经过照相机拍摄而直接用光线曝光,再按常规显影后所得到照片,通

称作物影照片。

20年代,受达达运动的影响,在摄影领域出现了以物影为形式,进行抽象和超现实的表现。

物影制作的意义,不在形式是否新颖或完美,而在于其创新实验的尝试和艺术前卫精神。

最著名的物影照片制作者当数夏德、莫霍利-纳吉和曼雷。

克里斯汀夏德(ChristianSchad)德国画家,摄影家,瑞士达达派成员。

自1918年起,最先利用平面材料制作物影照片.来进行拼贴抽象表现。而被誉为“夏德照片”(Schadograph)

曼雷(ManRay)美国画家雕塑家和摄影家。

一生曾参加达达、立体、超现实等多个艺术运动,与斯蒂格利茨,马塞尔杜桑和毕卡比亚都有着较深的关系。

尽管曼雷在20年代已是闻名于世的摄影家,拍摄过众多名人的肖像.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一生都在进行创

造性的实验,以愉快,自由的心态去从事艺术创作,因而使作品具有着创新和前卫气息,并因此焕发着长久的

魅力而为后人所学习借鉴。

他在摄影上最突出的创造有两方面,一是利用多种物体创作立体性的“光彩图”(Rayographys)。曼雷的物影

照片与夏德的不同处是夏德用平面材料做物影,没有影调的变化,而曼雷由于采用立体材料,包括透明或半透

明物体,因而有着影调的变化。

曼雷的另一创造是率先应用“萨巴蒂”效应创造“中途曝光”的摄影技法。

曼雷于1976年逝世。

拉兹罗莫霍利—纳吉(LaszloNoholy--Nany)匈牙利人,本世纪最杰出的前卫艺术家之一。

生前辗转多个国家,足迹遍行欧、美。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于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编辑和出版多

方面均表现出独有见地的个性。

在学术上,对表现、构成、未来、达达、抽象兼收并蓄,实验上善于调用各种手段,最突出的研究是以光、空

间和运动为对象;以构成主义创作机械化活动雕塑;以抽象手法进行光绘画和物影照片的实验等。

拉兹罗莫霍利—纳吉

莫霍利--纳吉1922年至1928年在魏玛包豪斯学校任教授,1937年在美国芝加哥创立新包豪斯设计学校,生前

有大量的艺术理论和著述。

莫霍利--纳吉在1946年因白血病早逝,英年51岁。生前并无显赫声名,但他在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广告学、

建筑和雕塑等多个领域的独特创见,在当今仍持续产生影响,他的成就甚至属于明天。

“萨巴蒂效应”

将显影过程中的感光材料再次曝光,则局部影像会产生反转现象。这一现象是法国科学家阿曼德萨巴蒂

(ArmandSabttier)在1862年发现的,因而被称为“萨巴蒂效应”。“中途曝光”是对“萨巴蒂效应”的实践运用,

一般是将显影了约一半时间的感光材料(主要指感光胶片)在光线下进行第二次曝光后,而继续完成显影和定

影。中途曝光后的部分影像便会形成反转。而在反转与未反转的区域之间,就会生成一条透明的麦基线,制作

照片,则为黑色的轮廓线。与萨巴蒂效应有关的因素是:曝光时间极短,光源越强,则反转效果越强;用中途

曝光的负片做反转效果,要远强于相纸做中途曝光。萨巴蒂效应对彩色光源和彩色感光材料同样有效。

剪辑与拼贴剪辑在中国叫“蒙太奇”,即德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指装裱、安置和组合。剪辑照片的技

法出自20年代德国达达派,当时是将文字和图像拼集成单独的作品。拼贴从属剪辑,是从剪辑派生出来的,只

是手法更加丰富,而技术上则不求考究的图像集合。剪辑一般指文字和图片的组合,而拼贴则包括更多的物品;

剪辑强调作品的内容情节,拼贴则更侧重艺术表现形式。剪辑和拼贴常做混合运用,一般就把剪辑和拼贴列为

摄影的一个类而统称做剪辑技法。

霍奇(HannahHoch),德国人。

卡兹米尔兹波德萨德奇(KazimierzPodsadecki),波兰人。

约翰哈特菲尔德(JohnHeartfield),原名赫尔穆特赫次菲尔德(HelmutHerzfield),德国达达派艺术家。

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xanderRodchenko),俄国构成派艺术家。

巴巴娜—摩根(BarbaraMorgan),美国画家、摄影家。

抽象与超现实抽象的本意是从现象的本质中,提取要素来突出特征。抽象摄影的表现,主要是以事物要素

的具象或事物形式的非具象,来传递视觉情绪或表达更含蓄的内涵。

超现实是让现实和非现实在矛盾中共存,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非现实的现象,创造出即有现实中的合理,又有

非现实的怪诞,以似是而非的构成而使人不可思议。超现实摄影正是利用摄影的“真实性”,使非现实成为具

有合理性的创作手段。

抽象和超现实做为艺术表现手段,本世纪来,广泛地为摄影家所使用。如斯蒂格利茨以云彩进行抽象表现的“等

效”系列;爱德华韦斯顿对自然形态的抽象表现;卡蒂埃布列松在现实主义风格上的超现实运用;而科伯恩、

夏德、莫霍利一纳吉、曼雷、哈尔斯曼等更是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的善于运用抽象或超现实语言进行摄影创作

的大师。

弗朗西斯约瑟夫布鲁吉耶尔(FrancisJophBruguiere),本世纪著名的美国摄影家。

擅长于抽象和超现实表现,在运用多次曝光、剪辑,对光线构成的图案和割纸抽象等多方面都有卓越表现。

安德烈科特兹(AndreKertesz1894-1985),匈牙利人。1944年加入美国籍。

做为卡蒂埃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的良师益友,克特兹在30年代就已是著名的摄影大师,在长达70年的摄影

生涯里,科特兹几乎在所有摄影领域都有着超凡的成就,而且几乎全用小片幅相机。"相机是我的工具;经由

它,我给与我周遭的所有事物一个理由。"

克拉伦斯约翰劳哈林(ClarenceJohnLaughlin)当代著名美国摄影家。

劳哈林是一位多产的摄影家,从1934年起学习摄影,1936年举办第一次个展,迄今举办过的个人展览已超过

二百个以上。劳哈林以超现实摄影和抽象摄影著名,擅长将静物照片,建筑物照片,抽象照片和人像照片用多

次曝光进行合成,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代摄影家,包括杰里尤尔斯曼。劳哈林最成功的影集是48年出版的《密

西西比河畔的幽灵》,曾再版二十次以上。劳哈林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除了摄影外,他还擅长写散文和恐怖

小说。自70年代之后,主要精力潜心于写作。

欧文布鲁门菲尔德(ErwinBlumenfeld1897-1969)出生于柏林,1946年入美国籍。

二十世纪时装摄影大师,从三十年代进行过多种摄影工艺的实验和研究,如反光镜、变形镜、反转效应和网纹

负片等。在抽象、超现实、剪辑等风格的表现上,都有着卓越建树,四十至五十年代著名于欧洲和美国摄影界。

弗雷德里克萨默(FrederickSommer),出生于意大利,80年代移居美国。

本世纪著名摄影家,尤长于超现实主义风格。从30年代起运用多种材料如碎玻璃、剪纸、废弃物、乐谱等进行

探索性的实验,侧重于表现形式上的幻觉。1981年,摄影国际中心为他举办了大型的作品回顾展。

比尔布兰特(BillBrandt)1904-1983,英国人。

早期从事新闻和报道摄影,二次大战后.兴趣转向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广角变形、怪诞照明、无中间影调

的高反差等手法的突出运用,使他成为英国独树一帜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家。

"摄影家要具有婴儿、或初入未知国境的旅行者那样的眼光。"

杰里尤尔斯曼(JeryUelsman)1934—,美国当代著名摄影家。

擅长在暗房中,运用合成,叠放,正负像倒置等工艺,创作摄影上的超现实表现。作品特点是以巧妙、复杂的

暗房技法来改变正常视觉的空间和比例关系,从而将人和景营造出新奇的怪诞。在制作时,他常同时用6-8

台放大机进行合成和叠放,其暗房被命名作“视觉研究室”。"那时,当我看到一张单独的照片就会泄气,因为

那并非我心中完整的影像,最后这个困难都在多张底片的集锦处理下,迎刃而解了。"

主观摄影摄影经常被认为重要是获得视觉世界客观而真实纪录的一种技术,但在19世纪末之前的60年中,人

们逐渐接受了摄影能表达除简单的视觉记录以外的东西的观点.有许多摄影家对主观摄影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他们深信除非摄影能应用于研究精神的内部世界,否则踏步能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媒介。

严格讲,主观摄影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摄影观念的延伸。摄影的最大特性是具有再现事物的记实功能,除

了完成史记中的故事 视觉表象上的如实记录外,摄影是否还能进行有关内涵的探索和传达?主观摄影关注的正是如何用摄

影表达事物的精神内涵或摄影者的内在精神如何通过相机去表达,也即精神的主观能动性在摄影活动中的作

用。

主观摄影的概念是不拘泥于写实还是非写实的拍摄题材,也不拘泥于写实还是非写实的表现。认为摄影不在于

形式,而是决定于摄影家对主题的特殊敏感性,注重在影像中,用摄影家主观感情的实际流露。

主观摄影的先驱人物

艾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

把照片作为摄影家内心世界的隐喻,即等效。

“所有我的照片等效于我的基本生活哲理。”

迈纳怀特

经过细心研究过的照片应把观众带至一个超越的梦幻境界。

奥托施泰纳特

主观摄影包括个人摄影创作的所有领域,从抽象的物影照片至心理上意义深远的和视觉上严密构成的新闻报

道。

迈纳怀特(MinorWhile)1918-1976,美国当代著名摄影家,摄影教育家。

对心理学、禅宗和东方哲学的研究,使他相信,摄影应当是能够创造出心理学、艺术、科学和宗教相交迭的一

个客观瞬间。在摄影的创作和教学中,迈纳怀特尤其重视主观感情注入摄影作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斯蒂

格利茨“等效”理论的内省特点和亚当斯的”摄前预见”和“区域曝光”在他的运用中,得到出色的结合、继承和发

展。米诺怀特的作品,大都是以自然物象为题材,但由于他能将自己的情感和心绪赋予拍摄对象。因而使他

的作品,看上去充满了神秘的隐喻和哲理感。迈纳怀特的风格,在60年代.曾成为一代美国摄影家的效仿楷

模。

奥托施泰纳特(OttoSteinert)1915—1978,德国摄影家,摄影教育家。

施泰纳特全力推行和倡导创造性的摄影。

依施泰纳特的见解,主观摄影包括“个人摄影创作的所有领域,从抽象的物影照片到心理上意义深远的和视觉

上严密构成的新闻报道”。“主观摄影”展览的概念表示,形式并非重要,重要的实质在于摄影者的主观感受,

即通过影像所表达出的摄影者的主观情感。

为贯彻概念的精神。施泰纳特坚持鼓励进行各种可能的创造性实验。在主观摄影的指导思想下,他的学生创作

了各式各样的照片,包括物影、剪辑‘运动物体的慢速动,自然界事物在近距和微距下的特写等。这些展览,

实验和施泰纳特为推动主观摄影发展所做的其它努力,无疑都为丰富和建筑现代摄影的整体构架,起到积极的

促成作用。

哈利卡拉汉(HarryCallahan)美国摄影家,摄影教育家。

具有“主观摄影”表现意识。斯蒂格利茨,莫霍利一纳吉等都有吸收。40年代起,任芝加哥设计学院(前身即新

包豪斯)摄影系主任。卡拉汉既使用35毫米片幅的小相机,也使用8X10寸的大座机,擅长以多样化的手法诸

如多重曝光、剪辑、拼贴和抽象等进行各类题材的拍摄体现了以实验为理念的学院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14:4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8133693961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艺术摄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艺术摄影.pdf

上一篇:中国旅游攻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艺术摄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艺术摄影
    麦包包商城-能力提升2023年3月26日发(作者:二情)艺术摄影的发展一、画意派摄影“高艺术”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印象派接影二、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连环会摄影分离派三、纯粹派摄影新客观主义f/64小组四、20世纪上半叶来,艺术摄影的其它重要发展本来派摄影物影照片剪辑与拼贴抽象与超现实主观摄影摄影在追求艺术的实践中,在与绘画亲缘的交融和繁衍中,不断形成表现上的风格和流派,逐渐发展和演绎成艺术摄影。艺术摄影
  • 0℃中国旅游攻略
  • 0℃情之缘
  • 0℃芭比爱
  • 0℃点鞭炮
  • 0℃饭后多久可以跑步
  • 0℃春灯节
  • 0℃荷花水果拼盘
  • 0℃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 0℃七个有之内容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