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族

更新时间:2023-03-26 13:35:55 阅读: 评论:0

法律常识-男人气虚吃什么

高棉族
2023年3月26日发(作者:键盘回车键是哪个)

第三章民族与习俗

第一节民族

在泰国共生活有60多个民族,按使用语言的语系进行归类,可分为:

1.南亚语系民族,包括孟高语族,如归族、克木族(佧)、卡包族、高棉族、乔本族、

松族、沙盖族、瑟芒族、孟族、拉佤族、粟族等。

2.侗台语系民族,这一语系民族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数的94%左右,包括大泰族、泐

泰族、艮泰族、雍泰族、阮泰族、黑泰族、泰族、老族、老哀族、老亢族等。

3.汉藏语系民族,包括贺人、克伦族、傈僳族、拉祜族、阿卡族。

4.南岛语系民族,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如莫肯族。

5.苗瑶语系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北部地区,如苗族、瑶族。

在这五个语系民族中,泰族所归属的侗台语系民族人数最多。1据CIA2010年出版的

《TheWorldFactbook》显示,泰国现有人口近6600万,其中75%为泰族,14%为华族,3%为

马来族,当然这里的泰族(Siame)指的是包括大泰族、泐泰族、黑泰族等在内的广义泰

族。

作为泰国主体民族的泰族被认为是傣泰民族的支系民族。傣泰民族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

至中南半岛和印度阿萨姆邦这一弧形地带,自称为Thai(或Dai、Tai)。这是一个在民族来

源、语言、文化习俗上有着密切联系的大族群,主要包括有中国云南的傣族、老挝的老族、

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泰族和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姆人。其中泰国的泰族依分布

地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北部的兰那泰人、中部的暹罗人(狭义)和东北泰人,其风俗习惯和文

化传统都与其他傣泰支系民族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大量研究表明,傣泰民族具有共同

的渊源,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资料记载,这些民族的发源地到底在哪里学界一直未能得出确

切结论。不过,这些众说纷纭的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大略分为“迁移”和“土著”两种。“迁

移”类观点中最有影响力就是:泰族或傣泰民族起源于中国北方或更远的地方,后来,“泰

族”不断向南方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一度停留在云南,建立了著名的南诏王国。忽

必烈平大理以后,“泰族”才被赶到他们今天居住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建立起他们的邦国。

这一观点由英国人拉古伯里和美国人杜德提出,而后又得到“泰国历史学之父”的丹隆亲王、

泰国政府宣传厅厅长銮威集瓦塔干等泰国知名学者的支持。而且在二战时期,在披汶政府的

“大泰族主义”民族政策的推动下,这一观点还被写进了历史教科书大肆推广。然而,越来

1张玉安、陈岗龙主编,金勇著:《泰国民间文学》,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第9页。

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虽然不少学者认可泰族或傣泰民族的起源确与中国有关,

但具体的地区还有争议。国内有不少学者都认为,傣泰民族是华南百越后人。历史学家陈吕

范认为:“今天的泰、傣、老、掸诸族,就是古掸人的后裔。”“自古以来,泰族先民——古

掸人就在那里生息与繁衍。”1民族学家黄惠焜也曾指出:“就泰族来源而言,他的祖先是越

人;就泰族的形成而言,他是经济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就泰族形成的过程而言,他是在泰

族现在的土地上进行并完成的。”2这一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泰国学者所接受。3而通过对比

史籍记载、考古发现以及语言学资料,云南大学何平教授得出了傣族、掸族、老族、泰族等

傣泰民族就是从今天壮族居住的这一地区迁徙过去的,这一结论。他的看法是:“傣泰民族

虽然不是像早先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从西亚或中国北方迁徙而来的,南诏王国也不是

傣泰民族建立的,但这个民族也不是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他们今天居住的这一地区的土著。傣

泰民族主要是从今天的广西、云南和越南交界一带即今天壮族以及他们的支系聚居的地区展

转迁徙到今天他们居住的这一地区的。今天壮族以及他们的支系聚居的这一地区才是傣泰民

族的发祥地。今天的傣泰民族是从这一地区迁徙出去的古越人群体与当时居住在今天傣泰民

族分布地区的土著居民融合以后才逐渐形成的。”4

华族是泰国境内仅次于泰族的民族,指移民到泰国的华人,广泛分布于泰国各府。据相

关资料显示,公元13世纪左右泰国就已经出现了成规模的华人移民。5到了阿瑜陀耶王朝时

期更是出现了华人聚居区,据当时华人的记载,他们在阿瑜陀耶城与日本人、葡萄牙人、西

班牙人等进行商业竞争。17世纪末,泰国华人数目已达到近十万,他们多来自福建广东等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他们的职业开始多样化不再局限于经商,多群居于沿海的港口城市。

华人移民泰国的第一次高潮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引发这次移民潮的主要原因在于阿

瑜陀耶王朝的覆灭和吞武里王朝的兴起。长时间的战乱使得泰国人口锐减,在中泰混血的郑

信王的鼓励和支持下,大量华人技师、工匠和劳动力涌入泰国。第二次高潮发生于19世纪

下半叶,彼时中国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不堪战乱的百姓和权力失落的贵族们纷纷移居海

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和历史渊源,泰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移居地和避难所。到1910

年,泰国境内的华人已占到人口总数的10%。6与此同时,曼谷王朝五世王朱拉隆功为振兴富

强泰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因此也急需大量的劳动力。在“推”

1陈吕范:《泰族起源问题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第20页。

2黄惠焜:《从越人到泰人》,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第29页。

3张玉安、陈岗龙主编,金勇著:《泰国民间文学》,第2页。

4何平:《傣泰民族起源再探》,载《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第93页。

5BertilLintner,BloodBrothers:TheCriminalUnderworldofAsia,MacmillanPublishers,2003,p.234.

6数据参考自/wiki/Thai_Chine,最后阅读时间为2012年1月23日。

与“拉”这两股合力的作用下,移居泰国的华人与日俱增。据统计,1882~1892年,平均

每年有116万多华人进入泰国,而在1907~1908年一年间更有9万多人进入泰国。除去离

境的人口,在1882~1931年间移入泰国的华人人数超过了95万。1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商贸往来密切、华暹通婚和更换泰名,华人移民逐步融入当地

社会。因此,泰国华人虽然与泰族分属不同民族,但实际上现在已经很难将他们区分开了。

最初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往往都还保有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多使用中文名,用中

文沟通。但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华人,他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信仰和价值观都在很大程度上

泰化了。这些人也有中文名字但在用的更普遍的还是泰语名,可能还有人会能听或说汉语,

但泰语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母语。可以说,泰国华人是移民中与当地社会融合程度最高、最融

洽也是最成功的,因此泰国人习惯称他们为“华裔泰人”(Sino-Thai)。从经济方面来说,

福布斯泰国富豪榜前40名中80%都是华裔,华人经济约占泰国国民经济的60%。2政治方面

而言,1932年以来泰国28任总理中,约有一半是华人。近10年来的几任总理差瓦立、他

信、沙马、阿披实、英拉等均有华裔血统。这些人不仅为泰国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

推动中泰关系密切发展的重要力量。

马来族习惯上多称为马来人或巫族,是东南亚的原住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南部和菲律宾等地。泰国的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是泰国

穆斯林的主体。85%左右的马来族都居住在泰南与马来西亚相邻的地区,剩下的则散布于泰

国各地,其中以曼谷等中部地区为最。马来人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等方面独具特色,

对泰国的认同感与华人不同。3泰国马来人也被称为“khaek”,意思是客人、从别的地方来

的人。最初“khaek”这个词只是对部分非泰族人的统称,后来逐渐发展为对有着特殊服饰

和语言群体的专称,最终演变成为称呼马来族以及阿拉伯和印度的伊斯兰信徒的专用词。泰

国“khaek”群居在北大年、也拉等南部四府,这一地区被认为是泰国穆斯林社群的肇始和

东南亚伊斯兰教的摇篮。

伊斯兰教大约在12世纪至15世纪间随印度和阿拉伯商人的贸易活动传入今北大年地区。

4约14世纪,北大年王国成立。1457年,北大年国王宣布皈依伊斯兰教,并立其为国教。随

1金勇:《20世纪泰国社会华人姓名的泰化嬗变》,申请书格式 载《当代亚太》2006年第5期,第59-60页。

2数据参考自

/2010/09/01/thailands-richest-dhanin-wealth-thailands-rich-10_,最后

阅读时间为2012年1月23日。

3MichelGilquin(lSmithies),TheMuslimsofThailand,SilkwormBooks,2005,p.46.

4关于伊斯兰教传入马来半岛的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有马来西亚学者和泰国学者认为早在9世纪伊斯兰教

就进入了马来半岛。而西方学者多认为,大约在13~14世纪伊斯兰教才传到马来半岛。

随着北大年、中国与日本之间海上贸易的发展,北大年王国逐渐发展成东南亚地区重要的伊

斯兰文化中心。16世纪,北大年王国的苏丹们为了在民众间传播伊斯兰教,树立虔诚的信

仰,派遣了许多宗教学者远赴麦加和开罗学习伊斯兰教教义。学成归国后,这些宗教学者们

在北大年地区创建了多所伊党建学习心得体会 斯兰经文学校,向穆斯林民众教授伊斯兰教教义、哲学、宗教制

度和伊斯兰教法。在北大年苏丹的倡导和扶持下,许多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学者汇聚于此,

传经授道。来自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的穆斯林纷纷前往北大年王国求学。19

世纪至20世纪初,北大年王国是东南亚著名的伊斯兰学术和教育中心,拥有东南亚规模最

大和最负盛名的伊斯兰经文学校,培养了许多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在1832年暹罗征服北大

年前,尽管北大年也向暹罗朝贡,但事实上无论内政还是外交,北大年都与吉打、吉兰丹和

丁加奴这些马来穆斯林苏丹国得关系更为密切。在19世纪期间,为防止逐步增加的英国殖

民地的影响扩大到整个马来半岛,曼谷王朝推行了进一步统一和集中的管理模式,将北大年

的苏丹贵族等都吸收进国家的官僚体系之中,此外还通过扩展暹罗法律系统的司法权限有意

识地压缩伊斯兰法的执行空间。1902年暹罗正式宣布北大年为其领土的一部分,废除了进

贡制度,苏丹制北大年王国正式寿终正寝。现今的泰南地区版图是在1909年《英暹条约》

签订后正式确定的,从此北大年与泰国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间的关系,也

为日后的泰南冲突埋下了隐患。

在上述三个民族外,在泰国的北部、西部和东北部山区还生活着不少少数民族,他们在

语言、风俗习惯方面独具特色,多数都居住在山顶或山坡上,我国学术界称其为“山地民族”。

据泰国内务部地方管理厅1998年的统计(统计所涉主要为泰国北部),泰国山民共90多万,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1他们大多从中国、缅甸、老挝、越南迁徙而来。其中有16世纪开

始从湄公河东岸迁入泰东北地区的老族,300多年前从缅甸迁入泰北地区的克伦人,19世纪

中叶以后从老挝迁入的苗族。19世纪80年代,大量的山地高棉人以及苗、瑶、拉祜、阿卡、

傈僳、拉佤等民族又从缅甸、老挝、越南等近邻迁入泰国北部和东北部地区。这一移民潮一

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直到现在,仍有零星山民从缅甸等邻国迁入泰国。他们往往与国

外的同一民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泰、老、缅交界地区到处辗转迁徙,无固定国籍。2因

此,对于组成复杂、移动性高、生活水平低下的山地民族的管理一直都存在很多问题。针对

这些问题,为更好地管理山地民族和改善其生活质量,泰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

1ChupinitKesmanee,ThePromotionofEthnicCulturesinThailand:ACaStudyofEthnic

Highlanders,inAsia-EuropeSeminaronEthnicCulturesPromotion,ChiangMai,2001,pp.75-76.

2赵永胜:《泰北山地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延续》,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3期,第81页。

策着重于毒品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传承等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缓和民族矛盾、促进

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节风俗习惯

大约在公元10世纪前后,在现今泰国北部出现了第一个泰人国家——兰那,其后曾一

度为高棉人攻占,11世纪再次复兴。同时在13世纪,另一个泰人国度——素可泰兴起于兰

那南面的湄南河中游地区。在第三代国王兰甘亨的统治下,素可泰的势力臻于极盛,其疆域

南至马来半岛的洛坤,西至缅甸的丹那沙林,北达老挝的琅勃拉邦,东抵今日老挝万象地区。

然而,在兰那和素可泰崛起之前,中南半岛的这一地区曾先后出现过由孟人和高棉人统治的

多个城邦小国。而当泰人带着傣泰民族传统文化入主这片土地时,为更好地与当地相适应也

吸收了不少前人文化,使泰国文化有了割舍不断的孟人和高棉人文化基因。此外,泰国恰处

东南亚中部,位于中印往来的交通要塞,无论是早期活跃的孟人文化、高棉人文化,还是后

起之秀的泰人文化都深受印度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试图单独从民族或外来文化影响的

角度研究泰国文化及风俗习惯难免顾此失彼。那么是否就无法从纷繁复杂源流众多的泰国文

化中找出一条串联始终的主线?答案是否定的。泰国学者披耶阿努曼拉查东在其著作《泰国

传统文化与民俗》一书中写道:“从根本上来说,泰国文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宗教。

这是因为一切艺术、文学、社会制度、风俗习惯都是围绕它的宗教而发展并结合为一个整体

的。”1

在泰国社会中既有占据主流宗教信仰地位的上座部佛教,也不乏带有鬼神崇拜内容的万

物有灵论、原始祖先崇拜、大乘佛教、印度教以及伊斯兰教等。其中,祖先崇拜、万物有灵

论思想是傣泰民族、孟族和高棉族的原始信仰,而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则是在漫长的历

史进程中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而逐渐在当地传播开的。其中,佛教和印度教进入泰国时间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历史上也都曾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广泛推广。并且,由于印度教和

佛教都来自印度,本就有不少相似相通之处,而且为更好地在泰国传播都吸收融合了部分本

土文化。因此,尽管佛教在泰国有着相当于国教的地位,但在具体的文化风俗习惯中,往往

是多种宗教信仰共同作用,相互融合。这点从泰人重要的四个人生转折仪式中可窥一斑。

1.出生礼

在泰国,婴儿满月后要举行剃胎发仪式。仪式前,要先备好洒水用的海螺,待吉辰到,

1披耶阿努曼拉查东著,马宁译:《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0页。

主持人用海螺舀水滴洒到婴儿头上,祝他健康成长,接着为婴儿将部分胎发剃去,然后是为

婴儿洗澡。剃下的胎发放在蕉叶做的容器上,放入江中漂走。在泰人的传统观念中,头是灵

魂进出的地方,只有剃过胎发的婴儿才被看做是真正的新生命。剃下的胎发顺水漂走则意味

着去除一切与另一个世界相关的联系,正式确立其人的身份。

除剃胎发仪式外,人们要请僧人、本地婆罗门来为孩子洗浴,并取名字。洗浴用的水并

非普通的水,是加入特殊物质的“驱邪水”,这种水在很多礼仪活动中都会被使用,有一定

的防病和治病作用。取来水后,要请僧人和本地婆罗门诵读经文和一些吉祥祝福的话,如预

祝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等等之类。这样这一盆普通的水,也就变成了一盆圣洁、吉样、

祛病除邪的水,经过这盆水沐浴的孩子,也就摆脱了各种疾病的困扰,各种邪灵鬼怪也不敢

再对孩子有什么伤害。最后,约在正午的时候,由僧侣和婆罗门共同为孩子取名,并拴线。

随后,家中的人们轮流为孩子拴线,同时也要说一些吉祥的话语。1

在传统观念中,对新生婴儿的洗礼,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仪式正

式接受孩子真正成了家庭中的成员。如果有婴儿没有接受洗礼就夭折,那么尸体是不能埋入

坟地的,只能抛入河中。

2.成年礼

傣泰民族多信仰小乘佛教,族内男子多有在寺庙出家的经历。在现代教育制度普及之前,

寺庙曾是重要的传授知识和道德传统的教育场所。古代泰国的男子包括国王在内在正式成年

之前都必须有出家的经历。这之后才能真正算作成年被社会所承认。而且当时入寺出家就如

同今天上大学一样,选择进入哪所寺庙,由哪位僧人教养都是很有讲究的,这些都直接与今

后的社会地位以及婚嫁等相关联。因此对泰人而言,入寺出家是人生极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可以算作是人生的成年礼,所以在出家之前都要举行隆重的受戒仪式。

受戒仪式极为隆重,戒前要为受戒的孩童沐浴。先由家长将孩童从佛寺背回家落发,剃

度前还要用“圣水”进行沐浴。传统的沐浴方式是用一片芭蕉叶茎做水槽,家族亲友依序用

海螺壳或银碗将“圣水”倒入槽内,让水从剃度孩童的头上往下流,谓之“脱皮”,表示与

俗人脱离。黄昏,人们纷纷前来庆贺,大肆地宴酒欢歌。次日早晨人们敲锣打鼓,捧着鲜花、

蜡塔,沐浴后的孩童们身着象征圣洁的雪白长袍骑着马或骑在人脖子上,被人们簇拥而行,

游行一番后来到佛寺。入庙门之前,孩童们还必须先绕大殿走上三圈。这三圈象征“三宝”

——佛祖、佛谕、佛教僧侣。他们必须双手合十,手掌中夹着三样东西:一根点燃的蜡烛,

1[泰]尊拉塔•帕耶卡拉农:《泰风俗》,载《泰学期刊》朱拉隆功大学泰学研究院,2005年,第8页

象征光明转瞬即逝;一支莲苞,象征美丽不能长久;一根线香,象征纯洁生活的芳香。三圈

绕完,向围观群众抛撒钱币,表示对俗物的摒弃。人们,尤其小孩子们,争相拣拾这些钱币,

因为他们相信这些钱币能带来好运。孩童们进入寺院后,由德高望重的僧人主持沙弥戒仪式,

替受戒的孩童换上僧衣,并赐给法号。从此,这些孩童就正式升为小沙弥,在寺内过出家人

的生活。

3.婚礼

作为人生的又一重要阶段,结婚意味着从此正式离开父母并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传统

的泰式婚礼程序繁琐,一般有十个步骤,大致可分为说亲、定亲、盖新房、迎亲四个阶段。

说亲和定亲主要由媒人、双方父母和星相师参与,一般是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说亲,说

亲的日子多是星相师给出的黄道吉日。说亲时,女方家人会询问男方的生辰八字以征询星相

师的意见。如果双方都满意便开始准备定亲。定亲的程序主要是双方父母商定聘金彩礼、盖

新房、确定婚期以及婚礼筹办等准备事宜。

盖新房是泰式婚礼中比较特别的部分。按泰族传统习惯,一个要结婚的泰国男子必须建

造一幢自己的房屋,这幢房屋既是举行婚礼的地方,也是婚后新人的居住之地。通常这幢房

子要建在女方家旁边,即结婚时要和女方的父母居住在一起。盖新房也是考验新郎的一个好

机会,是检验其能否承担家庭义务的一种方式。新房盖好后就要开始准备婚礼仪式了。

结婚当日清晨,新娘家要进行斋僧布施,上午11时左右,女方派一名有身分的人带着

荤食到男方家通报,这时新郎就可以带着槟榔盘,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一路走到女方家迎亲

了。带上槟榔盘迎亲是泰式婚礼中极具特色的部分,类似中式传统婚礼中的嫁妆,槟榔盘的

多少暗示着男方家庭的富裕情况。

洒水仪式是泰式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上除了有双方亲属、客人出席外,还要有僧

人参加。婚礼前,人们要准备好放有寿字的各种写法 佛像、圣水钵、圣纱、香烛、鲜花等的供桌。婚礼中,

和尚一面念经祈祷,一面让新人牵起手来,并用槟榔的枝叶蘸上圣水,把圣水洒在新人头上,

象征他们结成夫妇。然后新郎、新娘叠腿侧坐在主持僧前,双手合十,双眼微闭,倾听或者

跟着和尚一起诵经。接着,婚礼主持人或父母会给新郎、新娘戴上双喜纱圈,父母、亲友依

次往新郎、新娘的手掌中淋滴圣水祝福。圣水只能一人滴一小滴,所以,只有在客人多的时

候,手掌中的圣水才越积越多,新人才会幸福。滴完圣水后两个年轻女孩子会在门口送给宾

客一片树叶、一个花环、一朵小花或一条香手帕作为结婚纪念品。在随后的喜宴上,新郎、

新娘要为宾客敬酒,并且人们还把喝醉视为吉祥。

有泰国学者分析,泰国婚礼上的洒水仪式,是过去新郎、新娘在正式婚礼前一日的清洁

沐浴仪式(洁身仪式)发展而来的。在泰国东北部一些地区还有一种“给新郎洗脚仪式”,

由一个小姑娘给新郎洗脚。新郎站在一个铺了芭蕉叶的石头上,由小姑娘给他浇上清水。因

此,泰国婚俗中的洒水仪式,很有可能是产生于“净化”身上的邪气和恶灵的危险的观念。

在我国云南地区的傣族婚俗中也有洒水的环节,而且更为激烈。举行婚礼这天,当小伙

子和陪伴自己的同伴一同来到女家时,早己等候在女家楼门口的新娘的伙伴们手持水盆和水

桶,向小伙子泼水,醒悟过来的新郎忙用毯子盖住头,在伙伴们的护送下冲进新娘家,泼水

也随即停止。

4.葬礼

生与死都是人类永恒的终极探求,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丰富的关于死亡的仪式,泰国也不

例外。泰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极其复杂的丧葬仪式。其传统丧葬仪式总体顺序

是:殓尸、入棺、祭奠、作功德、出殡、火化等。1

敛尸指为死者净身、穿衣、包裹。具体做法是将金合欢叶、酸豆叶和艾香叶一起放入锅

内煮开,然后放在三角架上备用。给死者净身时先用热水洗一遍,然后再用冷水搽拭一次。

随后用切开的桔子涂抹于死者周身,并将桔皮与鲜姜混合捣碎后涂抹于死者全身,然后就可

以为死者梳妆整理了。男性死者死后一般会将头发都剃光,女性死者则是用梳子梳三下,或

者将头发分成两部分往前额梳一半,往后脑梳一半。向前梳的部分代表着死者,向后梳的部

分代表依然在世的亲人,前后各梳三次——代表佛教的欲、色、无色三界。梳子梳完后需折

断成两段扔掉或放在死者的棺内。泰式葬礼中,死者一般着白衣,以示死者的身心纯洁。衣

服一般包括套裙和衬衣,一共准备两套。第一套要反穿,衣扣位于后背位置,意味着“死亡”,

是为死者所穿。在泰国有些地方,在穿衣后还要扯下一颗纽扣扔掉,以消除灾祸。第二套衣

服要正穿,意味着“再生”和“轮回”。在为死者穿好衣之后,要捣碎一串槟榔放在死者嘴

里,同时还要在嘴里放点银子,俗称“含口钱”。死者口中含物有着双重的意义,其一是为

了让死者将这些吃用之物带至阴间,以希冀死者在另一世界也可享受温饱的生活;另一方面,

含物的仪式同样暗示着死亡之人皆空手而去,即使口中含物,也无法将其带走。这代表了往

生之人不带任何身外之物,只携善恶而去的佛教理念。

穿衣仪式结束后,亲属会将死者的尸身放置在床上,头部朝向西方,并将其右手摆成伸

出的状态。随后死者的亲友们逐一将清水洒向死者伸出的右手手掌,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

敬意。洒水仪式在泰国丧葬仪式中非常重要,经常会邀请有名望的人来参加。参加这一仪式

1李倩:《泰国泰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载《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5卷第2期2009年4月,

第45页。

的人多着白衣,佩戴白花和黑纱。

浴尸、梳发、穿衣、洒水等仪式结束后就要开始为死者缚尸。缚尸通常使用粗纱,要在

死者尸身上缠绕三道。第一道要缠扎在死者的颈部,意为牵挂子女;第二道绳子要首先将死

者双手的大拇指缠绕在一起成合十状,然后缚于胸前,意为牵挂自己生前的财物;第三道要

缠扎在死者的双脚脚踝处,意为牵挂尚在人世的妻子或丈夫。缠扎三道纱线的意义在于象征

着我们在人世中都会被子女、妻子或丈夫以及财物所牵绊,仿佛被绳索捆绑,不得挣脱。在

缚尸仪式之后,死者的亲属会准备一块白布,以从脚部向头部的方向将死者的尸身包裹起来。

然后使用粗纱线或法线捻成大约拇指粗,从死者的脚步开始向上,在白布外缠绕五圈。这五

道纱线象征着佛教的五蓋,即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以及疑法蓋。佛教中认为,

此五蓋均为产生罪孽的来源,使用纱线缠绕的五道线与缠扎尸体仪式中的三道纱线异曲同工,

象征着人类尚在人世时无法摆脱的种种罪孽、想法和情绪。

入棺最重要的是由法师进行的开棺仪式,简单来说就是法师做法念咒驱邪,用柏树枝沾

法水洒在棺材和死者尸体上。民间认为棺木里有鬼,这样做是为了让鬼知道,这副棺木已经

有住主了,让他不要与主人争。开棺仪式的最后一项是在棺内铺入芭蕉叶,撒入干蟹,有时

候还会在棺内放入茶叶、姜粉、草纸、石灰粉等。开棺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祭棺仪式,法师

从棺头到棺尾均点燃蜡烛,口念咒语,以辟邪驱恶。靠近蜡烛放着用芭蕉叶制成的八只碗和

水灯,里面盛有肉食甜品等,祭拜八方神灵。祭棺仪式结束便可以抱尸入棺。尸体入棺之后,

如死者是男性就在棺内放入烟草、刀之类,如是女性就放入针线、菜篮之类。1

做功德即为死者举行超度仪式。一般会延请四位僧人念诵经文,同时还需准备好供品、

佛像、斋僧的食物、法纱等。僧人念诵完经文后,死者家人就要呈上食物,用斋完毕后僧人

为死者取下裹尸布,带回寺中缝制“百衲衣”,夜间再次诵念经文。

出殡时有很多禁忌讲究。首先,棺不能由门经楼梯抬出,需从窗户或挖开的墙洞中抬出,

楼梯上还要铺上香蕉叶,又或者另用芭蕉做一架小梯子,抬棺之人踩过梯子后,要将其折断,

这样鬼怪就不能重返家门了。其次,出殡前要在门的两侧绑上叶子带刺的新鲜树枝。当棺木

抬出房屋后,要立即将这些树枝扔掉或放在灵柩上。最后,在棺木出了家门前往寺庙或墓地

的路上,棺头在前,须有和尚手持法线引路。在出殡途中,棺木不可落地,不可穿越他人田

地。因为泰人相信棺木若落地或经过他人田地,则会给他人带来灾祸。同时在一些地方,出

殡的队伍还要蛇行前进,绕路前往目的地,这样鬼怪就会因为迷路而无法返回家中。在棺木

1李倩:《泰国泰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第45-46页。

到达火化处后,抬棺用的木头杠子必须要折断,不可再用。因为泰人认为那样会带来不幸。

到达火葬地点后,死者的棺木会被抬着自左向右绕行火葬台三圈,然后停放在火葬台上。

在摆放死者时,要注意将死者头部的方向朝向西方,将死者脚部的方向朝向东方,呈俯卧姿

势。此外还要准备一些铜板撒在火葬台四周。在此之后要准备一个椰子,将之打碎之后将椰

汁涂抹在死者面部。因为泰人认为,椰汁被若干层皮包裹在椰壳内,是纯洁干净的水。用这

样的水为死者洁面,是希望可以洗去死者生前所有的罪孽,以洁净之躯离去。结束后可以正

式点火进行火葬。在火葬过程中,要将覆盖棺木使用的白布在火堆上方来回抛掷三次,以示

通过火焰将附着其上的种种不洁之物消除。在火葬结束之后,仪式主持人要将火葬台下焚烧

过的木柴取出三段,然后死者的亲属才可以离开火葬台。回到家中后,亲属们要洗脸或洗澡,

以清除火葬中所沾染的不洁之物。火葬后的第七天,为了保佑居住在房屋里的人的幸福,要

在屋里举行一次特殊的早祭祀。请和尚来念经,在整个屋里洒上“圣水”。

而且,有时死者的子女或晚辈为了为死者修善积德,会选择在死者火葬时举行剃度仪式,

出家成为沙弥或僧人。出家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为三日,也有人就此进入佛门。泰

国人认为,在进行火葬仪式时为死者而剃度,是表现对死者尊敬和尽孝的最好方式,同时也

更能彰显对佛祖的诚心。1

从上文对泰国的四个人生最重要仪式的描述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宗教信仰对文化风俗习

惯的重要影响。首先,佛教思想尤其是上座部佛教在各类风俗习惯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出生礼、成人礼、婚礼还是葬礼都会有僧人诵经,而且仪式的主持人也多是佛教僧人。

此外,在婚礼上由僧人主持仪式给新人洒水是为了借助佛教使婚姻神圣化正式化帮助新人进

入下一段未知的人生。而以在葬礼中的缚尸和超度等也是为了帮助死者的家人积极地认识和

对待死亡,克服对未知的恐怖。其次,原始信仰在泰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中是不可或缺的。在

泰国人的原始信仰中,认为世间万物,包括山川草木都是有灵魂的。这些具有自我意识的“灵

魂”也是泰国鬼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泰国各地,也依然保存着很多古人建造于山崖峭

壁、大树下以及丛林路口处的神龛、庙宇,依然有乡民会向这些庙宇神龛供奉香火。而且,

在各种风俗仪式中,原始信仰尤其是鬼神信仰总是各种禁忌重要来源。最后,风俗习惯和仪

式总是各种宗教信仰的融合表现。分析任一种泰国的风俗习惯或仪式时,往往很难只用某一

种特定的宗教信仰就能得到完满的解释,就譬如火葬是平板开不了机怎么办 佛教的重要仪式之一,但整个葬礼中

的各种禁忌却都透着鬼神信仰的影子。

1闫敏:《泰国传统丧葬仪式研究——复杂的通过仪式与文化内涵》,北京: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

2009年,第8-10页。

因此,虽然想要完整的介绍泰国的风俗习惯是一项浩大而又难以完成的任务,但若能把

握住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之间关系这条主线,那么在考察分析各类风俗习惯时就不会毫无头

绪了。

第三节传统节会

泰国是个节日众多的国家,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但最为传统并且最为盛大的节日

只有两个,一个是宋干节,一个是水灯节。这两大节日都有着各种美丽的传说和独特的庆祝

方式。

宋干节是泰国的传统新年,也被称作“泼水节”,类似于中国的春节。有趣的是,中国

的春节选在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因为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无法下地劳作,因此就聚在一起

庆祝一年的收获。而泰国的宋干节则选在了4月13至15日这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节日里人

们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消除暑热的同时也祈求能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期盼在新的一年

中能够吉祥如意。泰语中的“宋干”一词源于梵语,意为“移动、迁移”,在此代指太阳的

运行进入白羊座,同时也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了。因为印度古老的天文学认为,太阳是沿着黄

道十二宫周而复始地运行,在公历的三月走完黄道的第十二星座双鱼之后,于公历四月进入

黄道的第一星座白羊。因此四月的宋干节便是走完一周年而更始的意思。因此,最初宋干节

的日期是以阴历来定的,但泰国政府为方便计,将节日的时间定在了每年公历的4月13至

15日,并规定为国家法定休假日。

在这三天里人们庆祝活动的大致安排为:4月13日意味着一年的终结,人们举行各种

各样的活动辞别旧年。早上,人们举行积德仪式,并向佛教的僧侣供奉物品。打扫和沐浴净

身同样是迎新的其中一个程序。当天晚些时候,人们虔诚地用干净的水清洗佛像。传统的浴

佛仪式十分隆重。人们会在节日前一天来到寺院,与寺中僧侣一同举行恭请佛像下佛台接受

洗浴的仪式。先把佛像请出佛台,安放在寺内空地上的浴佛亭中,再由僧侣诵经祝颂。颂毕,

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香烛献给佛像,请求允许浴佛,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幸福吉祥。然后就开始用加入了香料的清水泼洒在佛像上。浴过佛的水被认为是圣水,被人

们收集起来带回家中洒在家人、房屋或是家畜上,祈求趋吉避凶。4月14日是准备的一天,

家人们聚在一起,帮忙准备第二天早上献给僧侣的物品。这一天被看作是个吉日,所有人都

面带笑容,避免说一些不吉利或者气急败坏的话。白天人们泼水狂欢,晚上人们都把沙搬到

寺庙里,用来堆沙佛塔。往往居中堆一个大的,旁边再堆许多小的,然后在佛塔上装饰上彩

旗和花朵,并恭请僧人诵经。节后这些沙塔往往被用于寺院的修缮。这种习俗反映了一个古

老的信念:当人们离开寺庙,鞋底不免会带走寺庙地面上的一些沙。堆沙佛塔被看作是一个

弥补被带走的沙的有效方法,也是人们祈求祝福庇佑的积德行为。4月15日标志着泰国新

年的开始。这是宋干节新年庆祝最重要的一天。传统上人们在这一天会积些功德,做些善事,

比如向僧侣供奉物品,谛听佛法的宣讲,洒圣水到僧侣身上,向长者泼水并接受到他们的祝

福。向长者泼水是一种类似于拜年的活动。长者一般指德高智博、年长、位尊之人。晚辈们

在这天里用浸泡有香料或鲜花的水泼洒他们,表达了对长者的祝福,并请求他们原谅一年来

的无知和过失。具体的过程是先请长者做好,晚辈谦恭地致辞祝福并请求宽恕,然后手捧装

着香水的钵盂,用花枝蘸水,轻排骨土豆汤 轻抖洒在长者的肩背部,并聆听长者的教诲。1

有观点认为,宋干节的泼水活动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婆罗门

教徒每年有一个宗教节日,要到河边沐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罪恶。但是年近古稀、步履艰

难的老人却无法到河边参加洗澡。因此,好心的子女和亲友,便想到挑水回去,为他们泼水

洗罪。此外,婆罗门教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宋干节是帝释天神降临人间考察凡人善恶的日

子。通常宋干节为四天,第一天是迎接日,第二天是下降日,第三天是巡察日,第四天是回

驾升天日。传说帝释天神下凡骑的动物和手里拿的东西,每年都不一样。骑的动物有妙翅鸟、

良驹、壮牛、罗刹龙等。手里拿的东西有武器、火把、水壶等。人们根据这些来预测当年农

业收成的丰歉,如骑牛拿水壶,就预示雨水充足、五谷丰收;如果是拿着火把,则预示干旱。

婆罗门信徒在宣布农业年成的预测后,就互相泼水,有助天降雨、祈求丰收之意。2

不过,在泰国关于宋干节的来历却有一个更为广为人知的传说,这个传说被刻在曼谷越

菩佛寺的一块石碑上,内容大意为:从前有一个富翁,没有儿女,邻居的酒徒虽然穷,却有

两个儿子。有一天酒徒醉后失言,对富翁骄傲地说:“你家虽然巨富,却没有儿女,将来死

了财产便是别人的。我有两个儿子,不是金钱买得来的,我比你幸福得多。”富翁听了感到

很不愉快,因此向太阳神和太阴神祈祷求子,但时间过了三年,他虽然诚心祈求但仍一无所

得。一次宋干节的清晨,富翁和其侍从走到河边飞鸟群集的大榕树下,仰望群鸟飞鸣,其乐

无比,又触动了富翁的心病。他便用淘洗七次的白米,煮保持用英语怎么说 成白饭,伴奏音乐,拜祀榕树神,

祈求赐子。树神感动,升天向帝释天祈求,天神便令仙童下凡,投胎于富翁妻子,出生后命

名为“探马班”(意为法护,是十大论师之一)。富翁便在河边的榕树下,建筑七层房屋为探

马班居住。探马班逐渐长大,无意中学会了鸟语。他天资聪慧七岁便能熟读婆罗门三部经,

为人解说吉祥经,且能预言未来之事。那时人们信奉婆罗门神,而仙师摩诃婆罗贺摩和迦毗

1[泰]阿诺阿帕披罗:《泰国社会、文化与习俗》,欧典斯多出版社,1982年,第35-40页。

2翁琳:《宋干节的由来》,载于《东南亚》,1984年第3期,第10页。

婆罗贺摩即以能预言未来之事而受人尊敬。他们指责探马班多事,迦毗婆罗贺摩遂下凡来向

探马班提出三个问题:祥光早晨出现在哪?中午又到了哪里?等到了晚上又出现在哪?并以

头颅相赌,输者要割下头来,探马班答应在七天内回答问题。但过了六日,探马班仍然想不

出答案,只好躲进林中两棵棕搁树下假睡,企图晚上自杀,以免被割去首级。到了黄昏,碰

巧有一对大鹏鸟飞到树上栖息,正在隅隅细语。雌鸟问“明天要到哪里寻食”,雄鸟回答:

“明天可以吃探马班的尸体,因为他不能解答难题,明天便将如约被杀”。雌鸟又问“如何

解答难题”,雄鸟说“早起祥光在脸,因此人类用水洗脸;正午祥光在胸,因此人类用香水

喷洒胸部;晚上祥光在脚,因此人类用水洗脚”。探马班听了方才领悟。到了日期,迦毗婆

罗贺摩果然如约而来。探马班应对自如地解答了难题,迦毗婆罗贺摩因事出意外,大感惊异

懊丧,只得召下他的七位女儿下凡,告诉他们说:“我必须割下头来以实现诺言,但是我的

首级一旦落地,则地上一定起火;如抛上天空,则必天旱不雨;如丢进大海,则海水就要干

涸。你们要负责轮流捧托我的首级,以免造成灾祸。”七位仙女无奈,后来只得含悲用盘子

盛下父亲首级,此后每届三百六十五天,便算为一周年,那七位仙女即按次序轮流捧托首级,

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举行一次神明大集会。1

这七位女神便是宋干节女神,他们的父亲迦毗婆罗贺摩就是太阳神(迦毗意为太阳)。

每年泰国北部的清迈府的宋干节庆祝活动就会选出意为宋干小姐,打扮成宋干节女神的摸样,

乘着一辆绘有云彩和珍奇异兽的花车参加游行。

水灯节是泰国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水灯节在每年泰历的12月15日(公历11月1

号——11月5号)夜晚举行。在这雨季过后的时节,泰国正是凉爽宜人、河水高涨,月儿

清辉放水灯的美好季节。每逢水灯节夜晚,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是频临河流或湖边的

地方,水面上都会飘满水灯,闪亮着一片烛光,辉映着青年男女们双双的幸福靓影,这一片

花香和轻快抑扬的“放水灯”歌声构成了一个欢乐的水灯节之夜。

水灯节有点类似于中国正月十五的“上元灯会”,都是在晚上举行,最高兴热衷参与的

都是青年男女。他们穿上美丽的衣裳,捧着各式各样造型精致的水灯,或船型、或塔形、或

莲花型。水灯一般由芭蕉叶折叠而成,中间插着香烛、鲜花、彩旗还有一支火药捻制的“烟

花捻”。点燃后,这支“烟花捻”火花四溅,煞是好看。放水灯前要点燃小蜡烛,用以表示

导向光明,心灵明澈的向往,然后闭眼默默祷告,祈求平安幸福永远。这种取自自然的材料,

美观而新鲜,还散发着芬芳的气息。水灯节的夜晚总是热闹非凡,除漂水灯外,有时还会有

1参考自/wiki/สงกรานต์,最后阅读时间为2012年2月3日。

灯船展览、花车游行、水灯小姐比赛、歌唱表演和传统戏剧表演等。放孔明灯也是水灯节的

重要内容之一。每年曼谷的水灯节之夜,站在湄南河边看着水面和天空中的繁星点点,宛如

人间仙境,美不胜收。高约两公尺的孔明灯一般由薄薄的白纸或红纸糊纸而成,放起来需得

小心翼翼,放手后望着它渐行渐远,就想象着把这一年的晦气、不如意和厄运都带到了九霄

云外。

相传水灯节已有700年的历史。它诞生于泰国中部的素可泰。“素可泰”,在泰语中是“幸

福的黎明”的意思。关于素可泰与水灯节的关系,当地流传着几个美妙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素可泰有一位名叫“诺帕玛”的姑娘,长得非常秀丽,只是体弱多病,

心里很是苦恼。有一天她正在菩提树下为自己的身体发愁,忽然佛祖释迦牟尼飘然而至。姑

娘连忙跪拜佛祖,请求佛祖帮助她驱除病安全管理目标 魔。佛祖告诉她,在佛历十二月的月圆之夜,将自

己剪下来的碎指甲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的灯座里,点上蜡烛,放到河里,就可以驱除病

魔。到了这年的十二月的一个月圆之夜,姑娘按着佛祖队话做了,结果她的身体真的康复了。

此后,诺帕玛姑娘为了感谢佛组的恩赐,就在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日夜里,用芭蕉叶制作

一种莲花形的基座,插上蜡烛,放入河里,以此方式来表达对佛祖释迦牟尼的膜拜。后来,

姑娘的举动让国王知道了,国王就决定每年十二月十五日夜里,在河里放水灯,来祈求佛祖

保佑五谷丰登,诸事如意。并将这一天定为泰国的水灯节。据史料记载,每年的十二月十五

日夜里的良辰吉日来到时,国王将王妃们制作成莲花状的水灯,点上蜡烛,放到河里,作为

表达对佛陀、河神祭拜及谢恩的一种隆重仪式。

还有个传说说是在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时,有位少女给他送来一金盘

食物。当时释迎牟尼暗中许了个愿:如能得道成佛,把金盘放到河里就漂浮在水面上。他接

过金盘放到河面上,果然四平八稳地浮着。不久释迎牟尼就成了佛祖。

另一个传说更为离奇。传说在远古时,一对白乌鸦在河边树上筑巢,生下五个蛋。忽然

有一天风暴袭来,鸦巢被吹落到河里。白乌鸦淹死了,五个鸦蛋却被河水冲走。后来这五个

鸦蛋被孵化成人,他们立志要找到母亲。当他们的母亲——白乌鸦在天上得知此事后,就化

作原形,飞到人间,告诉她的孩子们在每年十二月的月圆的夜里,把香烛插在形如雀巢的盘

中,浮在河上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1

这些传说的可靠性已难查考,不管是出于什么缘由,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水灯节的风俗

已成为泰国富有传统韵味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民族节日。

1[泰]颂蓬姜盖佩:《泰国民俗知识》,派披亚出版社,1971年,第43-50页。

在水灯节的这一天夜里,当皓月升空之时,人们都穿着华丽的泰式民族服装,怀着一颗

虔诚的心,去参加放水灯的庆典。特别是一些窈窕淑女,迈着轻盈的脚步,到河边放水灯,

更是婀娜多姿的一种风采。

在水灯节的这天夜里,各个城市一般都要举行水灯节盛会。在其发祥地素可泰府最为隆

重。这里的盛会是在最具规模的玛哈泰寺前的护城河举行。素可泰府的水灯节为期三天,不

仅规模盛大,而且还演出模拟性的历史情景,在现代科学的声、光、电的衬托下,气势磅礴,

惟妙惟肖。其间,还要举行选美比赛、水灯比赛、灯笼比赛、烟花比赛等。盛会的高潮是放

水灯。在银色月光的沐浴下,河面上波光粼粼,两岸的歌声、鼓乐声此起彼伏。花枝招展的

少女,春风得意的小伙子点燃水灯的蜡烛,口中默念着许下的心愿,将水灯轻轻地放在水面

上,凝望着水灯顺流漂去。

在水灯节期间,沿河两岸的小店播放着耳熟能详的水灯节情歌,出售拜神用的莲花和蜡

烛,生意非常兴隆。还有一些食档专卖泰式传统美食,如炸鱼饼、烤蕃薯、干鱼松、辣豆、

青菜和竹筒饭,全部盛在一个大盘子里,中间点燃一根蜡烛,吃起来很有气氛。

除宋干节和水灯节这两大传统节日外,泰国还有不少传承久远的节日,如:春耕节、万

佛节、守夏节、解夏节、竹炮节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13:3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8089543953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棉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棉族.pdf

标签:高棉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