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简介
汉中市简称“汉”,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游,北
倚秦岭、南屏大巴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是汉中盆地。辖汉台区和镇巴、留坝、勉
县、西乡、南郑、城固、宁强、洋县、佛坪、略阳10个县,总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
380万。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
国双拥模范城。现任市委书记张会民、市长胡润泽、市政协主席李怀生。汉中主产水稻、小
麦,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洋县为国家稀有动物保护区。
中文名称:汉中
外文名称:HnZhngCity
别名:天汉,梁州,褒城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
汉台区,南郑县,洋县
等
政府驻地:汉台区
电话区号:0916
邮政区码:723000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
缘
面积:27246平方千米
人口:380万人(2010年)
方言:汉中话(属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古汉台,褒斜栈道,武侯墓,张良庙
等
机场:汉中机场
火车站:汉中站
车牌代码:陕F
城市精神:仁智,和谐,开放,图强
市花:旱莲
市树:汉桂
行政区划代
码:
610700
拼音:HANZHONG
概述
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有“秦巴天府”之称,全市现有各级文
物保护单位一百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截止2006年第六批[1]),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45处(截止2008年第五批[2]);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截止2004年),
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截止2009年),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截止2009年第九批),国家森
林公园4个(截止2009年)。中国真正的心脏部位。
汉中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如秦、唐、宋等)是作为国家的一级行政区治所存在的,
例如在秦代设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秦为郡县二级制,郡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
于蜀郡),唐代中期汉中为山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地(唐开元至五代时为道、州、县三级制,
道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剑南道),北宋汉中曾为利州路的治所兴元府所在地(宋设
路、州、县三级制,路为宋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益州路,治成都府;梓州路,治今
绵阳市三台县;夔州路,治重庆渝中区。是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此即为“四川”
之名最初由来)。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
守”,逐渐撤消了汉中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治所的地位,并入以关中地区为治所的行政单位,
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在历史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案例中,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
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即使现在看来无论是地理气候、方
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川北极为相似。
而且汉中自古出美女这与其天然的环境也有原因。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汉中市辖1区10县(市辖中心汉台区)面积2,7246平方千
米,户籍人口380.03万,常住人口341.62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汉中市人口分布情况
区县面积(单位:平方公里)人口(单位:万)
汉台区55653.49
南郑县284947.16
城固县226546.49
洋县320639.40
西乡县320434.18
勉县240638.81
宁强县324630.89
略阳县283120.16
镇巴县343724.68
留坝县19704.34
佛坪县12793.01
2011年7月7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汉中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汇总信息如下:
汉台区——撤销汉中市汉台区望江乡、徐家坡乡合并设立徐望镇,撤龙江镇和舒家营街
道办事处合并设立龙江街道办事处。
南郑县——撤销南郑县歇马乡并入大河坎镇,撤郭滩乡并入梁山镇,撤塘口乡并入黄官
镇,撤魏家桥乡划归黄官镇和两河镇,撤喜神坝乡并入红庙镇,撤销高家岭乡并入牟家坝镇,
撤西河乡并入碑坝镇,撤白玉乡、福成乡合并设福成镇,撤胡家营乡设胡家营镇,撤忍水乡
设忍水镇。城关镇更名为汉山镇,元坝镇更名为黎坪镇。
城固县——撤销城固县盘龙镇并入小河镇,撤水磨镇并入双溪镇,撤孙坪镇并入五堵镇,
撤盐井乡并入天明镇,撤大盘乡并入二里镇,撤宝山镇并入原公镇,撤五郎庙乡设立五郎庙
镇,撤销董家营乡设立董家营镇,撤销三合乡设立三合镇。
洋县——撤销洋县贯溪镇并入洋州镇,撤湑水镇并入谢村镇,撤窑坪乡并入溢水镇,撤
秧田乡并入金水镇,撤石关乡并入黄安镇,撤草庙乡并入磨子桥镇,撤白石乡、四郎乡、长
溪乡、八里关乡、桑溪乡、关帝乡乡的建制,相应设镇的建制。
西乡县——撤销西乡县古城镇并入堰口镇,撤左溪乡并入峡口镇,撤司上乡并入罗镇,
撤三花石乡、子午乡合并设子午镇,撤马家湾乡、白勉峡乡合并设白勉峡镇。
勉县——撤销勉县黄沙镇划归周家山镇,撤长林镇并入老道寺镇,撤二道河乡并入新街
子镇,撤土关铺乡并入武侯镇,撤小砭河乡并入茶店镇,撤小河庙乡并入阜川镇,撤镇川乡、
漆树坝乡、张家河乡、长沟河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
经济发展
2010年,汉中实现生产总值509.7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8亿元,
增长3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4亿元,增长18.4%;财政总收入45.2亿元、增长22.4%,
地方财政收入18.6亿元、增长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9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4183元,分别增长15.5%、21.4%。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86亿元、
402.67亿元,增长32.8%、34.1%。粮食、油料总产分别达114.13万吨、17.01万吨,增长
3.9%、6.8%。生猪饲养量619.63万头;茶叶产量1.5万吨,汉中仙毫在第七届北京茶博会
上荣获9枚金奖、占绿茶类金奖总数的64%;柑桔产量22.38万吨;蔬菜产量174.48万吨。
劳务输出79.35万人,收入75.2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211.7万人次,实现收入48.7亿元,
分别增长17.5%、52.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98.12亿元、300亿元,增长17.97%、
24.22%。
对外开放战略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开放、开发、发展”战略,已与英国、
美国、日本、加拿大、东南亚国家等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联系。与国内14
个省20个地方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成功举办了北京和长三角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签订招
商引资合同项目142个,合同引进资金415亿元,外贸出口2340万美元。按“一个窗口对外,
一条龙服务,一切手续从简”原则建立的外商投资联合审批制度已开始有效运作。全市上下
强化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赚钱,我发展”的新观念,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正在形成。
汉中已与比利时特恩好特市、日本出云市等多个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促进对外交流。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截止2011年底,汉江两岸中心城区人口达到65万人,中心市区建
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且以每年至少5平方公里以上的速度扩展。环城公路和城区主干
道路质量明显提高,公用设施配套,功能比较齐全;市区绿化面积195公顷,人均9.36平
方米。1998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机遇,认真论证,积极争
取到70个重点项目,至2007年底已完成投资90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我市基础设
施状况将会有个大的改观。
在汉中,一座现代化的飞机城正在崛起、发展和壮大。这就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
属的大型骨干企业——陕西飞机制造公司。1975年,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中国第一
架运八飞机在这个厂房里进行总装,并于1975年12月29日从汉中城固柳林机场飞上祖国
的蓝天。陕飞公司正在研制的运九飞机是未来我军的主力运输机,将会使我军空运能力有较
大提高。
“旅游活市”战略
汉中深入实施“旅游活市”战略,加大旅游营销推广力度,项目建设和精品开发突飞猛进。
2009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030万人次,旅游收入3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
和37%;接待入境旅游者1.52万人次,创汇4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48%。
交通与通讯
铁路
汉中地处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汉中地区通往西南、中原、西北、华东
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汉中铁路站是中国链接西南和西北重要的铁路枢纽,联结西康(西
安-安康)、宝成(宝鸡-成都)、阳安(阳平关-安康)等铁路线。
汉中火车站不仅是中国重要客运站之一,如今
汉中的铁路建设已日趋成为连接华东地区、华南地
区,西南地区,铁路交通枢纽。目前正在积极准备
开工建设阳安铁路复线工程,西成高速快速铁路穿
城而过,汉中火车站正在积极扩建二期工程。汉中
有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南阳、西
安等各个方向开的列车。
西成客运专线2009年11月开工,4年后西安、
成都之间乘火车行程不到3小时。西成客运专线是
陕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点项目,2009年5月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铁道部审查:西成
铁路客运专线自西安铁路枢纽西安北站,穿秦岭入汉中,越大巴山过宁强,经米仓山入四川
广元、剑阁、青川,接入江油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铁路至成都。改扩建完成后,
日办理列车对数可增至120对左右,其中每日往返于汉中至西安间城际列车可达20对。预
计到2020年,汉中车站年发送人数将由现在的150万人左右增至600万。
航空
汉中西关机场,简称汉中机场,目前是陕西省重要的航空港,隶属于西部机场集团,二
期机场扩建正在有序进行,汉中与西安每天都有航班,多条航线正在积极拓展,市中心到汉
中西关机场仅1公里。
公路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汉中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
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108国道,316国道、210国道比邻,有3条国道干线通过。所有乡
镇和71%的村通了公路。特别是西汉高速公路、十天高速的全面贯通使汉中快速融入全国
高速公路网,宝巴高速、西汉高速二通道也即将开工建设。
自然资源
时任汉中市市长的田杰曾说:汉中的特色不仅
仅在于汉文化,之所以能成就刘邦的汉室大业,则
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生态的多样性。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汉中平原。汉中
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著汉中绝大多数的
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
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
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
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中国最美油菜花海
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的水源地。”田杰认为,“‘南水北调’不仅有利于调入水的地区,也有利于调出水的地区。为
保证调往京、津、冀地区的水质,我们必须对汉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污染,加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实际上就提升了汉中的文明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现代化水平,让
汉中古城更具品味!”
地理
汉中地处祖国大西南,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
巴山,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其间是由汉江冲积
而成的汉中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汉中市位于汉水
上游,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10、北纬
332~3322之间。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原、
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平原区为汉江冲积平原的
一二阶梯,海拔500~6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占全市面积的34.62%;丘陵为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宽谷浅丘地带,海拔601~800米之
间,地势起伏较大,约占全市面积的28.1%;山地区是秦岭南坡形成的浅山和中山地区,地
势较为复杂,土壤贫瘠,海拔在701~2038米之间,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7.2%。
汉中盆地南北宽约37公里,东西长116公里,约占汉中地区总面积的15.7%,可耕地
越亩,其中以水田为主。
气候
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
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
年均气温14℃。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
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
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
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水文
本区域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东西横贯,嘉陵江南北纵穿,米仓山南坡有渠江上游
河源区的部分河流。同时河流密布,每平方公里平均河流长度为1.4~2公里。
汉江水系:汉江,又名汉水,境内部分古称沔水,为长江最大一级支流。汉中位于汉江
上游,流域范围北起秦岭,南达米仓山,西接嘉陵江流域,东至子午河、茶镇与褚河一带,
汉江也是秦岭与巴山的分界线。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汉中市区、南郑、城固、
洋县和西乡县境,横贯汉中盆地,是区内水系网络的骨架。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区内西部和西南部。干流自北向南,纵贯略阳、宁强两县,为过境
大河。流域狭长。
旅游
古汉台(已建成汉中博物馆)
拜将坛(亦称拜将台)
饮马池
汉中古城墙遗址
明瑞王府遗址(已建成莲花池公园)
虎头桥遗址
滨江景观带与桥头广场(含桥北广场与
桥南广场)
午子山
苏景园
陕南珍稀植物园
王富沟溶洞群
历史沿革
兴元湖公园
楠竹园
桔园景区(城固县境内)
国家野生朱鹮保护园(洋县境内)
樱桃沟(西乡县境内)
圣水寺(南郑县境内)
小南海(南郑县境内)
南湖风景区(南郑县境内)
定军山古战场(勉县境内)
勉县温泉(勉县境内)
汉中市历史悠久,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
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
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6年,汉王
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
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
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
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
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
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
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
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三国大将魏延葬地。
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
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汉中地区在传说和史料中皆有部分涉及,但由于年代久远,均无法查证。《尚
书禹贡》中所谓“梁州”、《史记》中“褒国”皆被认为是汉中地区在史料和传说中的体现。南
郑之名,可上溯至公元前771年。《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
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但此说史家存疑。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秦厉公26
年(前451年),左庶长修筑南郑城。
秦汉时期
秦朝时设汉中郡,郡治南郑,在今天汉中市汉台区。为秦36郡之一,秦朝末年,各股
政治势力角逐中国大地,鸿门宴之后,刘邦向项羽称臣,项羽封其为汉王,《史记》中记载,
刘邦颇为失落,谋士萧何劝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刘邦在汉中时期韬光养晦,采用
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拜韩信为大将,后突袭拿下三秦地区,和项羽一争高低,
史称“楚汉之争”。
刘邦最终取得军事胜利,因其原封地在汉中,称汉王,故迁都长安并建立中央统一封建
王朝后,称汉朝,刘邦亦称作优雅的近义词 汉高气与血的关系 祖”。今日中国“汉族”即得名于汉朝,汉中乃中华汉人称
号的古发源地,并留下大量汉朝时期文物古迹,如拜将坛(刘邦拜韩信处)、古汉台、栈道
等。西汉武帝时期,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成为丝绸之路兴起的标志事件。
东汉、三国时期
东汉以后,汉中郡曾先后称为汉宁郡、梁州、汉川郡、山南西道、兴元府、汉中府、汉
中道,而南郑之称,除在西魏废帝三年至隋大业年间(554年-605年)一度改为光义县外,
南郑之名一直为历代朝廷沿用。西晋政权动荡后,归于成汉。桓温平定蜀地后,复设汉中郡,
属梁州。下辖八县:南郑、蒲池、褒中、沔阳、城固、西乡、黄金、兴道。没过多久,被前
秦征服。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巴郡少数民族起事,攻入汉中、三蜀。中平元年,五斗米道张修起
义,响应黄巾起义,攻巴郡、入汉中,兵败归附刘焉。熹平年间(172-178年)五斗米道在
汉中传播。后来张鲁除掉张修,在此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
由于其入蜀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在刘备入蜀后很快成为曹操和刘备激烈争
夺的地区。后来刘备取胜,称汉中王,蜀国即占据此地,现今仍遗留有大量三国古迹,如武
侯墓(诸葛亮墓地)、武侯祠、马超庙、定军山、虎头桥(魏延斩首之处)等。
诸葛亮去世后,汉中复被魏夺得,设梁州。后魏灭,西晋政权建立。随着政局变动,汉
中的归属也开始在政权更替中反复变更。先后归属西晋、东晋、宋、齐、北魏、梁、西魏、
北周政权。
南北朝、隋唐
南北朝时为汉中郡,领南郑、汉阳、城固三县。后周改汉中为汉川郡。
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年,州废,改为汉(中)川郡,统领八县:南郑、西、褒城、
城固、兴势、西乡、黄金和难江。隋大业八年,移县理郡西城南,临汉水,宋嘉定十二年重
筑。
唐初,改汉川郡曰梁州,开元中因梁、凉声近,更名曰褒州。不久重新改回梁州。天宝
初年,又改为汉中郡。唐德宗于兴元六年(874年)三月避乱汉中,六月,叛乱平定后返长
安,并以其年号改汉中为兴元府,领五县:南郑、褒城、城固、西、三泉,余地为金、洋、
凤、兴四州。五代时期,先后成为前蜀、后唐、后蜀政权的领地。
宋元时期
北宋平后蜀,仍为兴元府,领南郑、城固、褒城、西四县。北宋时汉中商税收入仅次于
开封、成都等地,居全国前列。南宋时成为边陲重镇,增设廉水一县。余地为沔、金、凤三
州。
元代为兴元路。
明清时期
明洪武三年,改为汉中府,领两哄女朋友睡觉故事 州:金、宁羌,统辖十四县:南郑、城固、洋、西乡、
褒城、凤、沔、略阳、石泉、汉阴、平利、洵阳、紫阳、白河,其中南郑为附郭。知府费震
在宋城基础上对汉中城进行重修,基本奠定了今天汉中城的格局。洪武四年,府治西设汉中
御守千户所,十三年改为汉中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隶属陕西都司。
明神宗第五子朱常浩受封瑞王藩于此地,并在城内建明瑞王府。经过二十多年修建,瑞
王府规模宏大,院落相连,楼台相望,亭阁错列。东连莲花池,南至西大街,西接北教场粮
库,北抵城墙基,并将北城墙向北移二十步。面积约占当时汉中城三分之一。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由湖北、河南进攻陕西,张献忠也配合夹击。起义军占
领西安后,朱常浩南逃四川避难。留在汉中的豪华王府,被当地人拆除,一抢而空。清康熙
年间,王士祯《瑞王故宫曲》这样写道:“往日朱门帝子家,柴车一去即天涯。平台宾客今
何处,零落小坐地铁的英文 山丛桂花。”昔日瑞王府,今日留下莲花池及琉璃照壁,还有铸“飞天”、天龙”
等图案古铜钟,现存古汉台,花园旁太古石,存于汉中市图书馆。
1863年春,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瑞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等率部属兔和属虎 西进,
与清军交战,同年8月攻克汉中,杀南郑知县周蕃寿,后被清军镇压。
民国时期
民国建立后,汉中成为入蜀交通枢纽进行重点建设,中日局势紧张后,成为战略物资的
转移站,在战前物资人力以及文物转移入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七事变”后,前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在西安
合校重组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2月迁至汉中、城固等地。校本部设城固考院小学,
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8月原北平师范大学独立设置,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5年后
迁至兰州。而国立西北大学则迁回西安复校。抗日战争期间,汉中属于第五战区辖区。
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李先念、徐向前、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
下了光辉的足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
万里、宋健、陈慕华、彭佩云等都亲临汉中视察,江总书记“兴汉中,奔小康”的题词,成为
激励汉中人民阔步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中心,楚汉相争时期筑建,面
积约8000平方米。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8米。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
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至清代,台内陆续增添了不少景观,首先是“望江楼”,
它为汉台添增了辉煌与雄伟。古汉台的精华所在是“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它们属于国内
外久负盛名的汉魏摩崖刻石,被喻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
新中国建国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汉中尚属国民党当局控制中。1949年12
月,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兵团中路部队进入区内,至1950年,新政府全面控制区内管
辖权。此后,交通建设、政权巩固措施开始实行。
“三线建设”开始后,汉中成为重点建设地区。1965年2月20日,国防工办主任罗瑞卿
向毛泽东、中共中央常委汇报了三线建设布局,提出了《关于国防工业在二、三线地区新建
项目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汉中地区处于战略纵深带,山川交错,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水力资源充足,是国防工业建设的良好基地”。布局方案中明确指出:汉中地区,以航空工
业为主,辅之国防重要项目和国家工业骨干项目。同年3月21日,报告获得通过。此后,
从1965年到1969年,对汉中进行了多次选厂布点和筹建工作,1964年10月28日,〇一
二基地正式成立。同时机械工业部下属核工业405厂在区内开始建设,后属核工业部,今属
中核集团。1966年开始,机械工业部所属汉江机床厂、汉川机床厂、汉江工具厂、汉江铸
锻件厂开始在区内建设。1969年11月,中央决定将汉中作为运输机生产基地,并列为“四
五计划”的重点项目。
文革时期大量古迹遭破坏,汉中古城墙遭到拆毁、汉中钟楼在武斗中被彻底摧毁,古汉
台等遗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和人为破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汉中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民俗文化
陕南民歌
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
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
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
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不似关中陕北民歌粗犷豪放。
锣鼓草
山区农民集体换工在田间薅草时,为加快进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边敲锣鼓,边唱督
工歌,随机随情编唱,尤其多在进度慢或做活质量差者身后边敲边唱,以激励干活加快进度,
提高质量。该形式使生产场面热闹活跃,消除劳动者疲乏、劳累、寂寞之感。
社火
全市各县流行。一般在春节时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有悬台芯子、高跷、地社火
等,以各种脸谱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溶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
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迭次饰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
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
焰火
又称“放花”。一般于春节或元宵节等喜庆节日放焰火。洋县磨子桥焰火自元宵节手工作品 清代以来为最
著名者,曾奉调入京参加国庆焰火晚会。主要有竿子花、笸篮花、马花、冲天炮、满天星、
流星赶月、闹龙宫、火树银花、连珠炮等160多个品种,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汉调二簧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
北汉调戏相酥鸡肉的家常做法 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
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
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台区、西乡县、镇巴
县等地20世纪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今渐无。
汉调桄桄
又称汉中梆子戏,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也
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
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睡眠快捷键 ,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溶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
之长,形成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
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
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
端公戏
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
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
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
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西乡山
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
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
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覆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
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名言图片 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
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
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
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
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
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
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
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11:5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8027783943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汉中市汉台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汉中市汉台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