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约会双方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
首因效应
契可尼效应
黑暗效应
多看效应
2.
下面哪一个约会地点容易在约会的男女双方间产生“吊桥效应”?
温馨的咖啡屋
看恐怖片
安静的公园
坚固而低矮石桥
3.
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
多看效应
吊桥效应
契可尼效应
巴纳姆效应
4.
根据“多看效应”,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喜欢什么样的人
给人以距离感的人
经常主动与人交往的人
喜欢退缩的人
自我封闭的人
5.
当一个人通过一座危险的吊桥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时候碰巧遇见一个异性,就很容易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这种现象
描述的是
契可尼效应
登门坎效应
多看效应
吊桥效应
6.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
契可尼效应
首因效应
黑暗效应
多看效应
二、
多项选择题
7.
根据多看效应,人们往往不喜欢什么样的人
喜欢逃避的人
喜欢退缩的人
自我封闭的人
经常与人交往的人
8.
根据契可尼效应,一般人对下列哪些事情总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未完成的事情
顺利完成的事情
中断了的事情
已有结果的事情
三、
判断题
9.
根据“多看效应”,交往中要尽量减少双方接触的机会,因为越是接触就越容易因多看而产生厌烦。
对
错
10.
根据“吊桥效应”当人们居于危险情境时,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手心出汗、面色发红等现象,大脑也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生理表现寻
求一个合适的解释。
对
错
11.
按照黑暗效应,黑暗让约会双方彼此看不太清对方的脸和表情,于是彼此更加戒备,甚至刻意伪装。
对
错
12.
有人说根据“黑暗效应”,如果夫妻交谈前调暗灯光,那么吵架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对
错
13.
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
对
错
14.
女生逛街时如果没有买下当时看上的那件衣服,回到家会一直对这件衣服念念不忘,后悔没有把它买下来。这是“契可尼效应”的体
现。
对
错
15.
根据“黑暗效应”,在较强的光线下,人的面部表情细致入微,会增强人们对情绪化言辞的敏感性,也更容易让双方察觉并放大对方
的“攻击性"。
对
错
16.
按照“黑暗效应”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低于光线明亮的场所。
对
错
17.
根据“契可尼效应”,当人们开始进行任何一项活动时,大脑就经历了一种精神焦虑,如果活动过程中受到了阻止,大脑的焦虑就会
立即消失。
对
错
18.
“吊桥效应”表明危险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进男女双方彼此的感情。
对
错
19.
根据“吊桥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对同样的生理表现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但都是合理的解释,人们会很容易确定自己的生理表现是
由哪一种因素造成的。
对
错
20.
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英雄救美,美女最后常常会爱上救她的英雄,这就是“吊桥效应”的体现例子。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约会双方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
首因效应
契可尼效应
黑暗效应
多看效应
2.
下面哪一个约会地点容易在约会的男女双方间产生“吊桥效应”?
温馨的咖啡屋
看恐怖片
安静的公园
坚固而低矮石桥
3.
让一位男性走过一座位于高处且看上去非常不安全的吊桥,然后马上让他和同一位年轻女性见面,根据吊桥效应,他对这位女性的产
生好感的概率会()。
增加
降低
不确定
不变
二、
多项选择题
4.
按照黑暗效应的启示,在下面哪些场所约会的男女双方更容易产生恋情
阳光下的操场
半明半暗的酒吧
光线柔和的舞厅
黄昏的湖边
5.
下列哪些心理学效应有助于恋爱的成功
隧道视野效应
宜家效应
黑暗效应
多看效应
三、
判断题
6.
“吊桥效应”的产生是把横渡吊桥时因为紧张所致的口渴感以及心跳加速等生理上的兴奋误认为是对方的魅力所致。
对
错
7.
根据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某个相貌不佳的人不好看,但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
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还很有魅力。
对
错
8.
即使给人的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不好,也无妨利用多看效应发挥作用。
对
错
9.
“黑暗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黑暗会让人变得脆弱而敏感,本能倾向于在黑暗中抓住同伴的安全感。
对
错
10.
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
对
错
11.
根据“吊桥效应”,由于难以准确地指出自己生理表现的真正原因,人们会产生对情绪的错误认识。
对
错
12.
女生逛街时如果没有买下当时看上的那件衣服,回到家会一直对这件衣服念念不忘,后悔没有把它买下来。这是“契可尼效应”的体
现。
对
错
13.
根据“黑暗效应”,在较强的光线下,人的面部表情细致入微,会增强人们对情绪化言辞的敏感性,也更容易让双方察觉并放大对方
的“攻击性"。
对
错
14.
根据“黑暗效应”,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人们的感知降低,安全感增加,因此交往双方更容易愉快地交流起来。
对
错
15.
在吊桥效应描述的情境下,大脑很容易确认究竟是由于过吊桥恐惧而心跳加速,还是因为对方的吸引力让心怎样拍照好看 里小鹿乱撞,因此不会形
成错误归因。
对
错
16.
根据“契可尼效应”,当人们开始进行任何一项活动时,大脑就经历了一种精神焦虑,如果活动过程中受到了阻止,大脑的焦虑就会
立即消失。
对
错
17.
“多看效应”往往能够建立起一种熟悉而稳固的感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日久生情”。
对
错
18.
“吊桥效应”表明危险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进男女双方彼此的感情。
对
错
19.
根据“契可尼效应”,数学考试时,除了有1道题你答不出来,别的全都答出来了,但往往你印象最深的就是你那道没有解答出来的
题。
对
错
20.
“吊桥效应”说明了心动的一定是真爱。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面哪一个约会地点容易在约会的男女双方间产生“吊桥效应”?
温馨的咖啡屋
看恐怖片
安静的公园
坚固而低矮石桥
2.
初恋之所以令人难忘是由于心理学中的什么效应在发生作用
黑暗效应
巴纳姆效应
吊桥效应
契可尼效应
3.
对一件未完成的事情引起的“契可尼效应”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
不管它
忘记它
忽视它
完成它
4.
根据“多看效应”,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喜欢什么样的人
给人以距离感的人
经常主动与人交往的人
喜欢退缩的人
自我封闭的人
5.
在男女交往中,有些人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越是多接触就越是熟悉,彼此就越容易产生更强的吸引力。这是心理学中的()
在起作用。
登门坎效应
巴纳姆效应
多看效应
契可尼效应
二、
多项选择题
6.
按照黑暗效应的启示,在下面哪些场所约丰年虾 会的男女双方更容易产生恋情
阳光下的操场
半明半暗的酒吧
光线柔和的舞厅
黄昏的湖边
7.
下列哪些场景容易在男女双方间产生吊桥效应
坐过山车
鬼屋探险
弹钢琴
看恐怖片
8.
下列哪些心理学效应有助于恋爱的成功
隧道视野效应
宜家效应
黑暗效应
多看效应
三、
判断题
9.
根据“多看效应”,交往中要尽量减少双方接触的机会,因为越是接触就越容易因多看而产生厌烦。
对
错
10.
比起在黑暗的地方,人们在光线强烈的地方更容易愉快地交流起来。
对
错
11.
“黑暗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黑暗会让人变得脆弱而敏感,本能倾向于在黑暗中抓住同伴的安全感。
对
错
12.
根据“契可尼效应”,人们对未完成或被打断的任务的记忆往往比已完成的任务的记忆要好。
对
错
13.
根据“黑暗效应”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的细微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而产生安全感。
对
错
14.
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也就不太让人喜欢了。
对
错
15.
女生逛街时如果没有买下当时看上的那件衣服,回到家会一直对这件衣服念念不忘,后悔没有把它买下来。这是“契可尼效应”的体
现。
对
错
16.
根据“黑暗效应”,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彼此看不清对方的面部表情,人们感觉放松,安全感增加,同时也没有了在白天因为在意
行为细节而导致的距离感,于是双方更容易愉快地交流起来。
对
错
17.
如果某一件事情做了一半突然被打断,往往你这一天都会不自觉想起那件事,甚至影响工作情绪。这就是心理学中说的巴纳姆效应。
对
错
18.
当人们开始进行一项活动时,大脑就经历了一种精神焦虑,而一旦活动结束,大脑就潜意识地放松下来,并会牢记住已经发生的事情。
对
错
19.
根据“吊桥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对同样的生理表现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但都是合理的解释,人们会很容易确定自己的生理表现是
由哪一种因素造成的。
对
错
20.
在吊桥效应中,由恐惧和紧张而产生的脸红心跳等生理唤醒,会不自觉地被理解成为对方的吸引力,进而让双方的感情迅速升温。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工资里的钱、奖金里的钱和中彩票得到的钱,哪一部分钱我们最可能会精打细算()。
奖金
工资
三者没有区别
彩票中奖的钱
2.
消费者舍不得花200元买巧克力自己吃,却舍得花200元买巧克力来送礼,这是受消费心理学中的()的影响。
心理账户
价格锚点
损失规避
沉没成本
3.
卖沙发的商家推出顾客的旧沙发抵价800元,这比直接在新沙发上打800块钱的折扣对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这是利用了消费心理
学中的()理论。
宜家效应
价格锚点
损失规避
心理账户
4.
有个淘宝店主给某商品制定了两套促销方案。方案A:90元+9元快递费,方案B:99元包邮。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效果更好?()
一样好
方案A
方案B
两个差不多
5.
消费者舍不得花500元买衣服,却舍得花5000元送孩子去游学,这是受消费心理学中的()理论的影响。
心理账户
损失规避
价格锚点
沉没成本
二、
判断题
6.
倘若你想卖出一双鞋子,有效的方法不一定是让鞋子的介绍如何充满诱惑,而是在商品展露的同时,让消费者知道其它几个更高的鞋
子。
对
错
7.
有人说,宜家就像是成年人的巨大玩具城堡。为什么我们喜欢买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宜家家具呢?因为人们自己制作产品时,会产生
对这一产品的依恋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宜家效应”。
对
错
8.
人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愉悦感。
对
错
9.
按照“价格锚点”理论,想卖出贵的产品那就先推荐一个更贵的。
对
错
10.
销售人员是不可能利用“心理账户”的逻辑去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对
错
11.
在对未来做决策时不要受到以往无法改变的事情的干预。如果意识到选择错误,就要及时止损。
对
错
12.
“沉没成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已经损失,那就让自己的损失少一点。
对
错
13.
按照价格锚点遵守的避免极端原则,给出客户3个或以上的选择,客户往往会避免两个极端值选择居中的那个。
对
错
14.
你以为自己喜欢设计,花时间学习,花钱培训,但现在却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按照“沉没成本”理论,你还是应该坚持学下去。
对
错
15.
根据“宜家效应”,对比那些消费者不需要任何付出就可以使用的产品和“为之努力过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两者的价值一样高。
对
错
16.
未来的决策不应该受到以往无法改变的事情干预,不管是时间的投入、感情的投入、资金的投入。
对
错
17.
根据“价格锚点”消费者对价格之间的相对差距非常不敏感,而对价格的绝对数值却十分敏感。
对
错
18.
根据“价格锚点”理论,在消费者眼里,商品的价值是“相对存在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
对
错
19.
如果意识到选择错误,就要及时止损,因为沉没成本不能被改变,难以割舍已经失去的,只会失去更多。
对
错
20.
“宜家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实际意义和感知价值,增强用户和产品之间的联系。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很多商家在客户稍微有一点购买欲时,就会想方设法收客户一点点定金,可能1万元的东西只收100块定金。这是商家通过有意识地
给消费者制造()来提高成交率。
宜家效应
心理账户
沉没成本
价格锚点
2.
工资里的钱、奖金里的钱和中彩票得到的钱,哪一部分钱我们最可能会精打细算()。
奖金
工资
三者没有区别
彩票中奖的钱
3.
卖沙发的商家推出顾客的旧沙发抵价800元,这比直接在新沙发上打800块钱的折扣对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这是利用了消费心理
学中的()理论。
宜家效应
价格锚点
损失规避
心理账户
4.
把一箱苹果苹果人为分成2箩筐来卖,定价分别为1斤8元和1斤10元,结果8元的很快被卖光,这是因为10元的让8元的显得更
便宜。这一做法成功地运用了消费心理学中的
心理账户
价格锚点
宜家效应
沉没成本
5.
某企业为了防止员工上班经常迟到制定了2个方案,一是惩罚性的,规定每个月迟3次以上的扣200元,二是奖励性的,每个月全勤
将会获得200元额外奖励。根据“损失规避”理论,你觉得那个方案比较好?
无法比较
惩罚方案好
奖励方案好
两个一样好
6.
统计数据显示,股民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比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长得多,因为人们不愿意“割肉”,而宁愿“套牢”。
在本质上,这是人们的()心理在作怪。
损失规避
沉没成本
心理账户
宜家效应
二、
判断题
7.
根据“沉没成本”理论,在决策时过去的投入应该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
对
错
8.
人们对得到的快乐比失去的痛苦更加敏感。
对
错
9.
消费者在无法判断一个商品是贵还是便宜的时候,就会听信商家的介绍而不是去市场上找同类产品询价进行对比三年级反义词大全 。
对
错
10.
用一个比较价格来衬托预先设置好的价格,这个预先设置好的价格就是价格锚点。
对
错
11.
按照价格锚点遵守的避免极端原则,给出客户3个或以上的选择,客户往往会避免两个极端值选择居中的那个。
对
错
12.
在风险决策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在面临不同程度的获得时,更倾向于规避风险,让钱落袋为安。
对
错
13.
你以为自己喜欢设计,花时间学习,花钱培训,但现在却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按照“沉没成本”理论,你还是应该坚持学下去。
对
错
14.
我们在做决策时应该重点考虑之前在这件事上的付出。
对
错
15.
根据“宜家效应”,对比那些消费者不需要任何付出就可以使用的产品和“为之努力过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两者的价值一样高。
对
错
16.
未来的决策不应该受到以往无法改变的事情干预,不管是时间的投入、感情的投入、资金的投入。
对
错
17.
电脑数码店大部分平板电脑都有低中高三种配置,三种价位,根据“价格锚点”理论,不论哪个品牌的平板电脑,高配高价位的那款
永远是卖得最好。
对
错
18.
根据“价格锚点”理论,在消费者眼里,商品的价值是“相对存在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
对
错
19.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因此总是用同样的态度对待等值的钱财。
对
错
20.
“宜家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实际意义和感知价值,增强用户和产品之间的联系。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工资里的钱、奖金里的钱和中彩票得到的钱,哪一部分钱我们最可能会精打细算()。
奖金
工资
三者没有区别
彩票中奖的钱
2.
消费者舍不得花200元买巧克力自己吃,却舍得花200元买巧克力来送礼,这是受消费心理学中的()的影响。
心理账户
价格锚点
损失规避
沉没成本
3.
你在宜家买了个包装箱,回家用螺丝和木板组装成了一个鞋架。这鞋架虽不完美,但你对它的喜爱很可能超过昂贵的成品家具。这是
()在起作用。
宜家效应
沉没成本
心理账户
价格锚点
4.
人们对自己制造或参与制造的物品会抱有更多好感,并且在制造的过程中投入的感情越多,物品对制造者的意义就()。
无所谓
越大
越小
没有变化
5.
某智能手机有高中低三个版本,分别对应高中低三种价格,根据“避免极端”的原则,消费者更多地会选择()版本的手机。
中级
高级
低级
三者没有区别
6.
根据“心理账户”理论,工资里的钱、奖金里的钱和中彩票得到的钱,哪一部分钱我们花得最不心疼()。
彩票中奖的钱
工资
奖金
三者没有区别
二、
判断题
7.
经销者在涨价时,不直接提价,而是说“取消原有的折扣”,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对
错
8.
根据“宜家效应”,消费者对商品付出的越多,喜欢程度修改文件夹图标 就越强烈。
对
错
9.
按照“价格锚点”理论,想卖出贵的产品那就先推荐一个更贵的。
对
错
10.
销售人员是不可能利用“心理账户”的逻辑去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对
错
11.
在对未来做决策时不要受到以往无法改变的事情的干预。如果意识到选择错误,就要及时止损。
对
错
12.
“沉没成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已经损失,那就让自己的损失少一点。
对
错
13.
如果顾客觉得商品不值这个价格,他可能会在这件商品上非常小气,如果他觉得商品值这个价格他出手就可能非常大方。
对
错
14.
根据对“损失规避”的分析,损失带来的负效用,用同样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就可以补偿。
对
错
15.
人们应该接受自己当初错误的决定,放弃那些不值得的坚持,勇敢重新选择。
对
错
16.
让顾客参与产品的制作有助于提升顾客对商品的喜爱和认知价值。
对
错
17.
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
对
错
18.
“宜家效应”不能影响产品的实际意义和感知价值。
对
错
19.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一个因素,当前决策重点要考虑的应该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
对
错
20.
如果意识到选择错误,就要及时止损,因为沉没成本不能被改变,难以割舍已经失去的,只会失去更多。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试验中提出了()效应。
登门坎效应
巴纳姆效应
反馈效应
契可尼效应
2.
美国心理学家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其测试对象是()。
工人
家庭主妇
学生
小孩
3.
“登门坎效应”反映出的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倾向。
趋易避难
乐于助人
自私冷漠
锲而不舍
4.
当我们一开始就向别人提出较高请求时,容易遭到拒绝,那我们可以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得到对方的许可后再逐渐增加要求的分量,
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运用的是心理学中的
巴纳姆效应
反馈效应
登门坎效应
契可尼效应
5.
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相应地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的内容()。
没有关系
相符合
毫无影响
相违背
6.
在“贴标签效应”中,标签的(),常常会暗示自己必须与标签内容相一致,否则自我认知就会失调。
指向作用
类化作用
暗示作用
以点概面作用
二、
多项选择题
7.
下列关于“首因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首因效应”对后续的交往影响很小
一个人整洁的外表会给他的“首因效应”加分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效应”
“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
三、
判断题
8.
整洁的外表会给你的第一印象加分。
对
错
9.
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指定的方向发展。
对
错
10.
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和语言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别人对你的看法。
对
错
11.
著名心理学家克劳特在他所做的慈善捐献实验中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愿意再次捐钱的概率比其他人要高,
这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
对
错
12.
教师要可以多给学生贴正面、积极、发展性的标签,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
错
13.
“登门坎效应”就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就不可能再接受他人更大的要求。
对
错
14.
按照“登门坎效应”我们可以将一个难以完成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不同的小目标,这将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
对
错
15.
一般来说,“首因效应”并不会给人们的交往带来影响。
对
错
16.
正面的标签和负面的标签对一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对
错
17.
因为“首因效应”的影响,当不同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重视后面的信息。
对
错
18.
一旦我们认定了自己某方面不行,结果就是常常不断地去创造自己真的不行的经验,于是自己就真的不行了。
对
错
19.
“先入为主”体现的就是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对
错
20.
“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完全无法改变。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三国演义》中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面见孙权。孙权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目中无人,将其拒于门外。这是
()效应在起作用。
贴标签效应
首因效应
登门坎效应
巴纳姆效应
2.
下面()不属于“首因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
恶人先告状
下马威
路遥知马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
3.
人们逛服装商店的时候很讨厌商家一开始就让自己买东西,但会在商家的鼓励下试穿、感受、接受夸奖,直到掏钱购买。这是心理学
中()的体现。
反馈效应
登门坎效应
契可尼效应
巴纳姆效应
4.
一般而言,()、礼仪、谈吐是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派
信仰
性格
衣着
5.
逛街时,你停留在一件衣服很长时间,导购便告诉你“喜欢可以试一下,买不买都没关系”。然后你放下戒备,一试发现还真不错,
同伴和导购都说好看,本来只是随便看看,结果是你拎着购物袋开心回了家。导购运用的是心理学中的()。
登门坎效应
巴纳姆效应
首因效应
贴标签效应
二、
多项选择题
6.
产生“贴标签效应”的原因在于标签具有的哪些作用()。
暗示作用
类化作用
指向作用
以点概面作用
三、
判断题
7.
“登门坎效应”会阻碍我们一步一步地实现人生梦想。
对
错
8.
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贴负面的、消极的标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对
错
9.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一开始对他们提出很高的要求。
对
错
10.
“登门坎效应”就是先提一个大要求越过对方的心理“门坎”,然后像登台阶一样一步步深入,最终达到目的。
对
错
11.
在生活中,随便给别人贴负面标签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
错
12.
只要有真本事,外在形象、言谈举止等与应聘成功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对
错
13.
人们一旦因同意一个小的要求而卷入了一项活动,便会产生以自己的行动来符合活动要求的各种知觉或态度。
对
错
14.
积毁销骨说的就是“贴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
对
错
15.
一般来说,“首因效应”并不会给人们的交往带来影响。
对
错
16.
“首因效应”虽然不容易改变,但也会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
对
错
17.
“登门坎效应”反映出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普遍存在有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
对
错
18.
“贴标签效应”就是一种期待效应和暗示效应,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积极正面的标签,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
对
错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监狱里的犯人在战场上表现得比正规士兵还要英勇,主要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怕死。
对
错
20.
“首因效应”对人们后续的交往影响很小。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登门坎效应”反映出的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倾向。
趋易避难
乐于助人
自私冷漠
锲而不舍
2.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让学生甲做对前15题,让学生乙做对后15题,大多数人会认
为()更聪明。
两个都不
乙
两个都
甲
3.
标签的(),会将个体原本散落于整体之中的一些特征被标注出来引起注意。
类化作用
暗示作用
指向作用
以点概面作用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组织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作战取得成功,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
巴纳姆效应
贴标签效应
首因效应
登门坎效应
二、
判断题
5.
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贴负面的、消极的标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对
错
6.
商场销售员应该在一见到顾客时就让他们买这买那。
对
错
7.
一般来说,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负面标签,他往往会认为我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摆脱这一标签的消极作用。
对
错
8.
以貌取人是不对的,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心理"首因效应"的感觉走。
对
错
9.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无关。
对
错
10.
著名心理学家克劳特在他所做的慈善捐献实验中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愿意再次捐钱的概率比其他人要高,
这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
对
错
11.
只要有真本事,外在形象、言谈举止等与应聘成功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对
错
12.
“登门坎效应”就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就不可能再接受他人更大的要求。
对
错
13.
“登门坎效应”在学校教育、运动员训练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对
错
14.
人们会在不断满足小的要求的过程中逐渐习以为常,全然不觉对方的要求已经远远背离了当初自己想要拒绝的初衷。
对
错
15.
一旦我们认定了自己某方面不行,结果就是常常不断地去创造自己真的不行的经验,于是自己就真的不行了。
对
错
16.
“登门坎效应”其实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做法。
对
错
17.
我们可以利用积极正面的标签,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以帮助自己得到提升。
对
错
18.
“首因效应”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本质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
对
错
19.
“首因效应”对人们后续的交往影响很小。
对
错
20.
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幸福、工作的成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
对
错
课程名称:《趣味心理学》【1322】
一、
单项选择题
1.
我们要合理运用“贴标签效应”,下面哪一项是不可取的()。
多用正面标签激励自己
不人云亦云
多用负面标签激将小孩
客观全面评价他人
2.
“登门坎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希望给他人以()的印象。
聪明能干
乐于助人
前后不一致
前后一致
3.
下面()不属于“首因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
恶人先告状
下马威
路遥知马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
4.
人们在接受了他人提出的较小的要求后,就可能会慢慢地接受()的要求。
较大
全部
任何
较小
5.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根据最初接触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改变,还会对双方以后的交往活动和评价产生影响。
永远不会
完全不会
很容易
不容易
6.
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相应地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的内容()。
没有关系
相符合
毫无影响
相违背
二、
多项选择题
7.
下列关于“首因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首因效应”对后续的交往影响很小
一个人整洁的外表会给他的“首因效应”加分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效应”
“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
三、
判断题
8.
给自己贴上”我有焦虑症“、”我有强迫症“、”我不够聪明“等标签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我逃避。
对
错
9.
在生活中,随便给别人贴负面标签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
错
10.
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和语言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别人对你的看法。
对
错
11.
以貌取人是不对的,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心理"首因效应"的感觉走。
对
错
12.
人们一旦因同意一个小的要求而卷入了一项活动,便会产生以自己的行动来符合活动要求的各种知觉或态度。
对
错
13.
积毁销骨说的就是“贴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
对
错
14.
“首因效应”虽然不容易改变,但也会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
对
错
15.
正面的标签和负面的标签对一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对
错
16.
人们会在不断满足小的要求的过程中逐渐习以为常,全然不觉对方的要求已经远远背离了当初自己想要拒绝的初衷。
对
错
17.
因为“首因效应”的影响,当不同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重视后面的信息。
对
错
18.
一旦我们认定了自己某方面不行,结果就是常常不断地去创造自己真的不行的经验,于是自己就真的不行了。
对
错
19.
“登门坎效应”反映出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普遍存在有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
对
错
20.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别人较高较难的要求,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
对
错
21.标签有好坏之分,正面的标签带给人以(积极的)的影响
22.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
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人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
些?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一、
单项选择题
1.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对提升生产效率有着()影响。
不太大
微不足道
重大
较小
2.
根据“组织内耗”现象,人越多,内耗越大,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就()。
越好
越差
没有规律可循
没有变化
3.
职场里常说的“屁股决定脑袋”说的就是只看到自己部门的利益,而不去考虑自己部门以外的工作,这就是()。
华盛顿合作规律
隧道视野效应
霍桑试验
巴纳姆效应
4.
根据“社会惰化作用”,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成员每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明显()。
没有规律可循
不变
减少
增加
5.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反映的是()。
巴纳姆效应
华盛顿合作规律
霍桑试验
隧道视野效应
6.
德国心理学家森格尔曼曾作过一项“拔河实验”发现:参加拔河的人数越多,每个人出的力就()。
不会变化
越大
越小
没有规律可循
7.
根据霍桑试验,如果工人的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效率就()。
没有规律可循
没有变化
高
低
二、
多项选择题
8.
“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金钱和物质的奖励可以大大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
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9.
下面哪些选项是“华盛顿合作规律”产生的原因()。
社会惰化作用
旁观者效应
自我激励
组织内耗
10.
关于“隧道视野效应”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一种隧道视野效应的表现
隧道视野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判断和决策
隧道视野会让人只关注眼前的小利益而看不见未来的大利益
如果各职能部门的人只关注本部门的事情和利益就如同身处隧道一般
三、
判断题
11.
一个单位里各职能部门的人应该只关注本部门的事情和利益,其他部门的工作和整体的进展情况应该由上级管理者去关注。
对
错
12.
人多了会产生“华盛顿合作规律”,人少了就不会产生了。
对
错
13.
假定每个人的能量都为1,那么10个人合作的能量就是10。
对
错
14.
组织中每个人只要尽力发挥自己特有的专业能力,做好自己面前的工作,就可以不必去关注或在意整体的结果。
对
错
15.
“华盛顿合作规律”研究的是组织内部的相互合作关系。
对
错
16.
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内独特的情感、规范和倾向,可以左右组织成员的行为。
对
错
17.
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个人经历、预见能力等因素不是产生“隧道视野效应”的原因。
对
错
18.
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对
错
19.
职场中“隧道视野”在某些时候就是“本位主义”,只考虑自己本部门的利益,对本部门外的事情视若不见。
对
错
20.
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网络“去个性化”就是指在以()为基础的空间内,个体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车图片大全图片 一种现象。
同一单位
同一类人
互联网
网吧
2.
根据网络“去个性化”中“群体的淹没性”,犯罪群体规模越大,其成员()丧失自我意识。
或许越不容易
或许越容易
越不容易
越容易
3.
在群体暴力事件中,其成员会认为暴力行为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责任会分散到每个个体身上,因而责任感大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
群体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
匿名效应
群体淹没效应
4.
在可以匿名上网的状态下,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个体的羞辱感淡化
个人的冒险心得到助长
个体的犯罪感减弱
个体的责任感增强
二、
多项选择题
5.
网络“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有
责任分散
虚拟性
匿名性
群体的淹没性
6.
现实生活中,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防止和减少人们“去个性化”状态的出现
要求穿着职业服装
使个体处在监督之下
使责任分工明确
控制团体规模
7.
处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中会导致个体做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如:
窃取他人机密和隐私
网络欺诈
网络暴力
散播病毒
8.
下列哪些项目对防范网络“去个性化”有利
实行网络实名制
加强网民的自我道德修养
加强网络监督
制定和完善网络法律
9.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通常的()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
内疚
恐惧
承诺
羞愧
10.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和()降低的状态。
自我防护力
自我评价
自我感知力
自我控制力
三、
判断题
11.
群体成员越是有个性特征,他们的自我感觉越少,行为也就越缺乏自我控制。
对
错
12.
个体在单独行动时,往往更不能从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准则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
对
错
13.
网络“去个性化”会导致个体做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
对
错
14.
网络“去个性化”没有任何有利之处。
对
错
15.
当群体处于激励性的、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时,尤其是群体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境下,不易使成员产生“去个性化”状态。
对
错
16.
在一个群体中,个体就算感到反社会行为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责任会分散到群体成员身上,但其责任感也不会降低。
对
错
17.
匿名的暴徒往往无恶不作。
对
错
18.
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的侵犯行为会增加,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对
错
19.
如果每个网民都处在匿名状态下,就极易出现“去个性化”状态。
对
错
20.
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责任意识也会明显丧失。
对
错
一、
单项选择题
1.
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了。反映的是()。
首因效应
登门坎效应
贴标签效应
巴纳姆效应
2.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所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
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运用的是心理学中的()。
反馈效应
巴纳姆效应
契可尼效应
登门坎效应
6.生活中我们贴给别人的标签或者别人贴给我们的标签对人并不具有暗示作用。
对
错
7.一个人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树立第一印象。
对
错
10.如果动不动就给学生贴上“某方面不行”“差生”“坏学生”的标签,会使学生心理发生偏差,十分不利于学
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对
错
11.人们在初次交往的时候,第一印象常常成为彼此判断的重要依据。
对
错
14.
人的第一印象总是正确的。
对
错
15.有的时候在对方说“不”时,也是我们提出要求的好时机。
对
错
18.人们对于一个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
对
错
1.当人们把一个账户里的钱花光了的时候,他们就()再去动用其他账户里的资金,因为这样做打破了账
户之间的独立和稳定性,这会让人感到不安。
不太可能
很有可能
肯定会
也许会
2.下列哪个行为最不会触发“宜家效应”?
组装家具
烘焙做饭
购买成品
拼图手工
3.烈日下等了很久的公交车一直没有来,你想打车,但想到已经等了这么久了就决定继续等下去,最后还是没等来
公交车只好打车。这是受()的影响。
价格锚点
沉没成本
宜家效应
心理账户
5.在《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一书中,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曾说过:“参与感是小米品牌理念中的灵
魂。这是“宜家效应”的运用。
对
错
6.“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
对
错
7.商家通过预设价格锚点,就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产生迷惑和错位以达到其销售目的。
对
错
8.卖家具的商家推出顾客的旧家具抵价800元,这与直接在新家具上打800块钱的折扣对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一样
的。
对
错
12.1万块的工资、1万块的年终奖和1万块的中奖彩票,人们对这三者的使用态度是一样的。
对
错
17.有些顾客会买一些自己平常舍不得用的东西送人,因为这在他的心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账户支出。
对
错
18.如果对半成品付出努力没有取得成功就不会产生“宜家效应”。
对
错
20.改变客户对商品的认知,目的就是要让客户把钱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消费的“心理账户”
中来。
对
错
1.“情绪ABC理论”中的“A”是指
行为和结果
激发事件
认知和评价
环境条件
2.“情绪ABC理论”中的“B”是指()。
认知和评价
激发事件
环境条件
行为和结果
3.非理性的信念()导致我们消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
可能会导致
会导致
不会导致
不确定会导致
4.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带给人以不一样的心情,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心理学中的
()来解释。
潜意识
费斯汀格法则
情绪ABC理论
华盛顿合作规律
5.在“情绪ABC理论”中,错误的认知和评价也称为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它
的特征
内向消极的性格
绝对化的要求
灾难化的思考
过分概括的评价
6.根据“费斯汀格法则”,一件麻烦的或者不幸的事发生了,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大发雷霆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怨天尤人
保持冷静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对
错
8.熟练运用“费斯汀格法则”处事,可以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而不是变得更糟糕。
对
错
9.在“情绪ABC理论”中,如果一个人持有绝对化的要求这样的信念,当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绝对化的要求相悖
时,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对
错
10.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根据“情绪ABC理论”,
这是由于承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一样的认知和评价引起的。
对
错
11.按照“情绪ABC理论”,诱发事件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
对
错
12.按照“费斯汀格法则”,生太阳图片唯美 活中90%的事情是你无法掌控的,另外10%是你可以掌控的。
对
错
13.在“情绪ABC理论”中,过分概括的评价是理性信念的一个特征。
对
错
14.根据“情绪ABC理论”,一个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结果C,并非由某一种激发事件A所直接引发,而是由
承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B引起的。
对
错
15.按照“费斯丁格法则”,生活中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却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不仅
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到周围的每一个人。
对
错
16.根据“情绪ABC理论”,“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灾难化的思考。
对
错
17.按照“情绪ABC理论”,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对
错
18.“费斯汀格法则”说的是能帮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这就是一个心态问题。
对
错
19.按照“费斯汀格法则”,遇到困难,如果改变抱怨的态度,积极地去做当下应该做的事情,那就会对突破困境、
靠近目标有所帮助。
对
错
20.按照“情绪ABC理论”的分析,别人稍有过失就可以认为其人一无是处,对其产生敌意和愤怒的情绪。
对
错
9.买东西时你越是麻烦商家就越不容易得到优惠的价格。
对
错
11.当一个孩子老被家长说成笨孩子,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对
错
16.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即使没有标签所具有的某些特征,由于标签的使用,常常会暗示自己必须与标签
内容相一致,否则自我认知就会失调。
对
错
10.
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人们会对其很冷淡,甚至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中产生与之对抗的状态。
对
错
19.有人说,如果你想和对方快速拉近距离,要让对方反过来帮你几个小忙,而不是你无事去献殷勤。这背后运用
的就是“登门坎效应”。
对
错
6.你弄丢了购买音乐会的200元钱就很可能不再另外花钱去听音乐会了,但如果弄丢的是200元的公交卡,你听音
乐会的计划却不会受影响。这是受消费心理学中()理论的影响。
沉没成本
价格锚点
心理账户
损失规避
7.消费者要么喜欢喜欢购买最贵的商品,要么喜欢购买最便宜的商品,而不会选择相对稳妥的中间产品。
对
错
9.价格最低和最高的商品,常常会用来做“价格锚点”。
对
错
12.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无需考虑。新增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
对
错
14.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这是用“沉没成本”决策的明智结
果。
对
错
15.中间价格的商品通常会用来做“价格锚点”。
对
错
17.人们对损失通常都有一种厌恶心理。
对
错
18.如果说让顾客动手是一种麻烦,按照“宜家效应”麻烦太多和太少都会破坏价值,只有适度的麻烦可以增加商
品的主观价值。
对
错
20.前期的成本投入越大,为收回成本,后期就应该进行更大的追加投入。
对
错
4.受“沉没成本”决策的影响,很多人在炒股时经常把盈利的股票卖掉,留下亏损的股票,甚至还对亏损的股票一
直补仓。
对
错
13.当消费者尝试亲手制作的产品但中途放弃没有最终完成时,“宜家效应”也会产生。
对
错
15.沉没成本有好坏之分。
对
错
16.按照“宜家效应”我们一旦在商品上倾注了时间、精力,就会使它们在我们心中的价值提升。
对
错
19.如果人们不愿意从某一个账户里支出消费,只要改变人们对于这项花费所属账户的认识,就可以影响并改变他
们的消费决策。
对
错
20.根据“损失规避”理论,在马路上捡到100元的高兴和丢失100元的痛苦,两种感情的强烈程度是一样的。
对
错
1.根据“情绪ABC理论”,下列中哪个行为体现了非理性信念中的绝对化的要求
这次应聘力争成功
我尽量争取考第一
别人必须对我好
我努力争取成功
6.根据“情绪ABC理论”,悲伤,快乐,内疚,愤怒等感受,()发生的事件。
完全取决于
只取决于
不取决于
不仅仅取决于
7.根据“情绪ABC理论”,下列哪些行为体现了非理性信念中的绝对化的要求
考试一定要得满分
我必须是第一
我必须成功
别人必须对我好
11.按照“情绪ABC理论”,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同样的情绪体验。
对
错
13.调整情绪产生的力量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对
错
15.按照“情绪ABC理论”,过分概括的评价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要把“有时”“某
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对
错
16.我们常常因为过分关注不可控的过去,纠结、烦恼已经发生的灾难,而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对
错
17.根据“情绪ABC理论”,“我没当上科长,不会有前途了”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灾难化的思考。
对
错
19.按照“情绪ABC理论”,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一样的情绪体验。
对
错
2.两个人同时参加公务员考试,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对此无所谓,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这件事可以用心理学中
的()来解释。
登门坎效应
费斯汀格法则
贴标签效应
情绪ABC理论
7.在“情绪ABC理论”中,灾难化的思考是非理性信念的一个特征。
对
错
9.“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事情100%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对
错
10.在“情绪ABC理论”中,绝对化的要求是理性信念的一个特征。
对
错
11.在“情绪ABC理论”中,过分概括的评价是一种合理的思维方式表现,因此当我们一遇到挫折便有理由认为自
己“没用”、是“失败者”、是“笨蛋”。
对
错
12.“费斯汀格法则”讲的是情绪对行为的影响。
对
错
16.按照“费斯丁格法则”,遇到困难,就算有突破困境的愿望和改变抱怨的态度,就算积极地去做当下应该做的
事情,那也不会对突破困境、靠近目标有所帮助。
对
错
18.按照“情绪ABC理论”,把“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者“一定要”的思维行为是一种
非理性的信念。
对
错
19.按照“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50%的事情是你无法掌控的,另外50%是你可以掌控的。
对
错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08:1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789505392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契可尼效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契可尼效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