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2.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在化学平衡状态基础上,通过3个实验验证,探索了反应物质的浓度,
体系的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教学中,还应把压强改变、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
以探讨并总结,以加深改变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认识。
【地位分析】
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后,学生还要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所
以化学平衡在学生所需学习的平衡系列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
一。从近几年份的高考试卷中发现,化学平衡移动是常考考点,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考
题类型既有体现高考命题的稳定性的基本题目,还出现了一些考察学科思维素质和心理素质
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
【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对象是高二理科班学生。在化学必修2中,同学们已西湖英文 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
知道了平衡状态的基本特征。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同学们又学习了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本课时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名人传好词 ,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并总结出勒夏特列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
理解。
2.学会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五十岁生日祝福语男士 。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度、温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并总结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通过对比、小结进一步理解勒夏特
列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总结问题的
能力。
【课前准备】饱和FeCl
3
溶液、0.005mol/LFeCl
3
溶液、0.01mol/LKSCN溶液、1mol/LKSCN
溶液、0.01mol/LNaOH溶液、NO
2
(g)和N
2
O
4
(g)平衡体系、热水、冰、试管、胶头滴管、
烧杯。
【教学重点】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比如蔗糖水,当它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的饱和
溶液时,此时再加一点蔗糖就不会再溶解,但我们给溶液升高温度,会发现不溶解的蔗糖晶
体又溶解了。升温后我们再在溶液中加一些蔗糖,又会出现有蔗糖无法溶解的情况。这个过
程说明在升高温度后原溶解平衡状态被打破,继而又可以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平衡,也就是说:
条件改变,溶解平衡移动。那么,化学平衡状态是否也可以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呢?
二、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投影展示)逆、等、动、定、
变。其中“变”是指什么含义呢?
[学生回答]
“变”是指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
[师]哪些条件可以使平衡发生改变呢?
[板书]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实验探究]实验2-5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
2-+H2O2CrO4
2-+2H+
K2Cr2O7为橙色,K2CrO4为黄色。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
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投影]学生观察现象
重铬酸钾溶液加浓硫酸后加氢氧化钠后
[学生思考交流总结、教师板书]实验结论:增大生成物浓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减
少生成物浓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设疑]那么改变反应物浓度又会怎么样呢?
【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2-6
实验原理:Fe3++3SCN-Fe(SCN)3(红色)
实验步骤:向盛有5ml0.005mol/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0.01mol/LKSCN溶液,
溶液显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
步骤滴加3~~10滴浓H2SO4滴加10~~20滴6mol/LNaOH
K2Cr2O7溶液橙红色黄色
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滴加4滴1mol/L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mol/LNaOH溶液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投影]学生观察现象
编号12
步骤(1)滴加饱和FeCl3溶液滴加1mol/LKSCN溶液
现象红色加深红色也加深
步骤(2)滴加NaOH溶液职务级别 滴加NaOH溶液
现象红色变浅、有红褐色沉淀红色变浅、有红褐色沉淀
[学生思考交流总结、教师板书]实验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朝正方向移动;减小反
应物浓度,平衡朝逆方向移动。
[设疑]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浓度的改变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而生成物
浓度并没有改变,所以逆反应速率不变。那么V正>V逆,平衡就会朝正方向移动。改变
其他物质浓度大小导致平衡移动原因照此类推。
[小结、投影]用v属牛和属鼠 -t图表示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生思考、板演]请同学们用v-t图表示下列平衡的移动:
①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②减少生成物的浓度
[板书]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投影]已知:N
2
+3H
2
2NH
3
实验数据:
压强(MPa)
NH3%2.09.216.陌生的城市啊 435.553.669.4
从表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NH3%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即平衡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
[解释]压强增大→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平衡朝正
方向移动。
[思考与交流]对于H
2
+I
2
2HI,反应前后体积相同,如果改变压强,平衡移动
吗?
[学生分组讨论结果]不移动,因为反应前后体积一样,改变压强,浓度改变倍数相同,即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相等,平衡不移动。
[结论、板书]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
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
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小结、投影]对于反应:aX+bYcZ用v-t图表示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生思考、板演]请同学们用v-t图表示对于a+b﹤c的平衡的移动:
①增大压强:
②减少压强:
[板书]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2-7
实验原理:NO
2
(g)N2O
4
(g)△H=-56.9KJ/mol
(红棕色)(无色)
实验步骤:将NO
2
球一边侵泡在冰水中,另一边侵泡在热水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热水中的NO
2
球红棕色加深,冰水中的NO
2
球颜色变浅。
[学生思考交流总结、教师板书]实验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
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原因分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
率都增大,但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大的倍数,故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小结、投影]用v-t图表示化学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 平衡的移动:
[学生思考、板演]请同学们用v-t图表示温度对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时平衡的影响: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过渡]前面学习知道,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都化学反应速率都有影响,那么催化剂
对平衡状态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思考与交流]催化剂能否影响平衡?
[板书]四、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
[讲述]前面学习知道,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时改变且改变倍
数相等,所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结论、板书]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生思考、板演]完成使用正催化剂后的v-t图。
[过渡]前面讲述了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人就能把这么多的因
素对平衡的影响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勒夏特列原理
[板书]五、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
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讲述]需要注意的是,勒夏特列原理中的“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消除”。
三、板书设计
一、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实验结论:增大生成物浓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减少生成物浓度,反应向正反应
方向进行。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朝正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朝逆方向移动。
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国产电视剧推荐 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
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
向移动。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改变压强,只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
三、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
热反应方向移动。
四、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五、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课本上重要的实验,条件所限采蒜香烤鱼 用了教师演
示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内容——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整堂课学生求
知旺盛,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实验教学学生参与程度高,回答问题积极。所以教师要着
重强调实验的规范性,特别是实验仪器的使用,也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解释,让学更好的理解
实验目的。
本节课对于新学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是压强对于平衡的影响,教材没有编写相关,
实验也没条件去做,学生理解相对困难,但却是屡次考试重点,所以教学之前应先编好导学
案,使重点、难点问题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05:2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7794053905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化学平衡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化学平衡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