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周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
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
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乐园生活化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
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
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
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
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
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
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
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
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
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
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学生大寨 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
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
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
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
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
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
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
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
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
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
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
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
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
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红烧鳊鱼的家常做法 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
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
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
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鲁迅
先生的文章在初中课本中选入了7篇,都是重点讲读课文,主题深刻,语言精练,
篇幅较长,如果按照教学常规的串讲模式,面面俱到地罗列知识,学生会不胜其
烦,影响教学效果。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课
文内容的趣味性,又完成了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从而达
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
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
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简单的简笔画 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2022山东高考 堂教学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
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
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
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我在上《笑的武器——浅谈华君武“动物”漫画》一文时,
让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中自己喜爱的漫画,并在黑板上描绘出来。其中《今天我请
客》画的是一位中学生把同学带到公厕前说:“我爷爷在这儿守门。”道出了受困
于请客之风的学生大化改新的影响 的无奈,并由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生活现象。《请求》
画的是一群身背与自己身体同等体积书包的中小学生在一所减肥中心前排队请求
给书包减肥,道出了学生对学习负town 担过重的强烈抗议。学生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
领会到了幽默浪漫的情趣。通过赏析漫画,培养了学生关心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这些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钱
梦龙语),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
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
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得以充分
发挥。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
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03:06: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771167389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语课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语课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