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二、选择题(
1-4
题为单选;
5-8
题为多选)
1
.某同学在三水荷花世界游乐园乘坐摩天轮游玩,设摩天轮绕中心轴做匀速圆
周运动,则坐在摩天轮上观光的同学()
A
.总处于平衡状态
B
.机械能守恒
C
.始终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D
.在最高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2
.如图
A
、
B
、
C
是两带电量均为
Q
的正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三点,
B
是两
线段的交点,
A
点固定有一带电量同为
Q
的负点电荷,现将一电子从
B
点由静止
释放,电子运动中会经由
C
点继续向前运动,则()
A
.从
B
到
C
,电场力对该电子一直不做功
B
.电子从
B
到
C
做加速度变大的加速运动
C
.电子在
B
、
C
两点时的电势能大小关系是
E
pB
>
E
pC
D
.若电子可回到
B
点,则回到
B
点时的速度不为零
3
.当使用高压水枪时,我们感受到比较强的反冲作用,如图,一水枪与软管相
连,打开开关后,以
30m/s
的速度每秒喷出
1kg
的水,若水枪入口与出口的口径
相同,则水对该水枪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是()
A
.
30N
,沿③的方向
B
.
30N
,沿②的方向
C
.
60N
,沿①的方向
D
.
60N
,沿②的方向
4
.如图为某古法榨油装置,轻杆
O
1
A
可绕
O
1
轴转动,
A
端重物质量为
10kg
,下
拉
A
可通过滑轮
O
2
将重物
P
提起;释放
A
,
P
下落至平台
Q
,对固定的平台上的
油饼进行捶压;已知
P
的质量为
30kg
;
O
1
O
2
=3m
,
O
1
A=5m
;将重物
A
拉到
O
1
A
杆水平时释放,当杆转到
A
与
O
2
等高时,若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有
240J
转化为
动能,则重物
P
此时的速度最接近()
A
.
2.5m/sB
.
2.9m/sC
.
3.54m/sD
.
4.0m/s
5
.如图为某控制电路,主要由电源(
E
,
r
)与定值电阻
R
1
,
R
2
及碳膜电位器(即
滑动变阻器)
R
连接而成,
L
1
,
L
2
是红、绿两指示灯,闭合开关
S
,当电位器的
触头由弧形碳膜的重点顺时针滑向
b
端时()
A
.
L
1
指示灯变亮
B
.
L
2
指示灯变亮
C
.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容器
C
带电量增大
6
.如图长
L
、质量为
m
的导体棒
ab
,被两轻质细线水平悬挂,静置于匀强磁场
中;当
ab
中通过如图的恒定电流
I
时,
ab
棒摆离原竖直面,在细绳与竖直方向
成
角的位置再次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b
棒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则磁感应强
度的大小可能是()
A
.
B
.
C
.
D
.
7
.
2016
年
10
月
19
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经过
5
次变轨后与天宫二号对
接成功;设地球半径为
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两者对接后一起绕地球
运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
kR
,运行周期为
T
,则()
A
.对接前,飞船在前,可通过自身减速而使轨道半径变大
B
.对接后,飞船的线速度为
v=
C
.对接后,飞船的加速度为
a=
D
.由题中数据可求得地球的密度为
=
8
.高速公路通常用车流量来衡量它的繁忙程度,车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路上某
一观测站的车辆数目;类似地在电学中用电流强度来衡量通过导体中电流的强
弱,河流中用水流量来衡量河水中水流的大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处横截面的电荷量
B
.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处横截面单位面积的电荷量
C
.水流量可用河水单位时间流过河道某处横截面水的速度来衡量
D
.水流量可用河水单位时间流过河道某处横截面水的体积来衡量
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
9
.电磁式多用电表是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仪器,通过转换开关挡位的调节可实现
不同的测量功能.
(
1
)测量时多用电表指在如图
1
所示的位置,若选择开关处于
“10mA”
档,其读
数为
mA
;若选择开关处于
“
10”
档,指针指在
“5”
和
“10”
的正中间,指针附
近的其它刻度模糊,则被测电阻的阻值
75
(选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
(
2
)多用电表处于欧姆挡时,其电路原理如图
2
所示,表内电源电动势为
E
,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I
与待测电阻的阻值
R
x
关系图象如图
3
所示,则:(
a
)甲图中
a
为(填
“
红表笔
”
或
“
黑表笔
”
);
(
b
)乙图中图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I=
(用题及图中符号表示)
(
3
)某同学连接了如图
4
的电路,闭合开关
S
后,发现两灯都不亮,他用多用
表的电压档对电路进行检测,其结果如下表,由此可断定故障是(假定只有
一处故障)
测试点
a
、
bc
、
bc
、
dd
、
e
电压表示数有有无有
A
.灯
B
短路
B
.灯
A
断路
C
.
d
、
e
段断路
D
.
c
、
d
段断路.
10
.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所遵循的规律,那么,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呢?对自行车而言,滚动摩擦必定与车轮的轮轴摩擦及路面摩擦都有
关,那么,在轮轴摩擦非常小的情况下,对一辆确定的自行车,它与路面间,是
否也有一确定的滚动摩擦因数呢?小江同学与他的伙伴们准备用自己的自行车
亲自测一测.
为此,小江在自行车上安装了骑行里程表(如图
2
示,可以在即时显示瞬时速度
的同时,通过启动按钮,准确测定运动中任意一段的路程与时间),小江和准备
了一台体重计(量程足够大),并选取了一段平直,很少有机动车行驶的路段,
开始了以下的实验和测量.
(
1
)用体重计测量的质量
M
;
(
2
)小江先猛踩自行车羊肉汤做法 使其加速,观察里程表,当车达到某一速度值时,停止
踩动踏板,同时启动里程表测量按钮,让自行车自由
“
滑行
”
,直到不能再向前
“
滑
行
”
时,按停按钮,记录自行车在这一过程中的初速度
v
0
和前进的(填要记
录的物理量及其字母代号)
(
3
)由此可求得在不计轮轴摩擦及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行车在
“
滑行
”
过程中
所受的滚动摩擦阻力
f=
;
(
4
)小江参照动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测得
“
滚动摩擦因数
”k=
;
(
5
)由求得的
k
值是否可判断,
k
与质量
M
无关?(填
“
是
”“
否
”
),理由是.
11
.在水平面上,平放一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管道,管道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
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另有一个质量为
m
、带电量为+
q
的小球.
(
1
)当小球从管口沿切线方向以某速度射入,运动过程中恰不受管道侧壁的作
用力,求此速度
v
0
;
(
2
)现把管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且两管口等高,磁场仍保持和管道平面垂直,
如图所示,空间再加一个水平向右、场强
E=
的匀强电场(未画出),若小球仍
以
v
0
的初速度沿切线方向从左边管口射入,求小球:①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动能的增量;②在管道运动全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1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一辆车上荡秋千,开始时车轮被锁定,车的右边有一个
和地面相平的沙坑,且右端和沙坑的左边缘平齐;当同学摆动到最大摆角
=60
时,车轮立即解除锁定,使车可以在水平地面无阻力运动,该同学此后不再做功,
并可以忽略自身大小,已知秋千绳子长度
L=4.5m
,该每天英文怎么说 同学和秋千板的质量
m=50kg
,车辆和秋千支架的质量
M=200kg
,重力加速度
g=10m/s2,试求:
(
1
)该同学摆到最低点时的速率;
(
2
)在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子对该同学做的功;
(
3
)该同学到最低点时,顺势离开秋千板,他落入沙坑的位置距离左边界多远?
已知车辆长度
s=3.6m
,秋千架安装在车辆的正中央,且转轴离地面的高度
H=5.75m
.
(二)选考题:【物理
-
选修
3-3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
.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作用
C
.小昆虫水黾可以在水面上自由行走,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
D
.给物体加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E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也可以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14
.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且粗细均匀的
“7”
型细玻璃管,竖直部分长
l=50cm
,水
平部分足够长,左边与大气相通,当温度
t
1
=27℃时,
竖直管内有一段长为
h=10cm
的水银柱,封闭着一段长为
l
1
=30cm
的空气柱,外界大气压始终保持
P
0
=76cmHg
,
设
0℃为273K
,试求:
①被封闭气柱长度为
l
2
=40cm
时的温度
t
2
;
②温宿升高至
t
3
=177℃时,被封闭空气柱的长度l
3
.
【物理
-
选修
3-4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可以与机械波类比,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一定的介质
B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原理
C
.照相机的镜头表面镀有一层膜使照相效果更好,是利用于光的衍射现象
D
.用声呐探测水中的暗礁、潜艇,是利用了波的反射现象
E
.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
16
.设太阳系中某行星半径为
R
,被厚度也为
R
的、折射率
n=
的均质大气层
所包围,如图所示,已知该行星的自转轴和黄道面垂直,试求:
①在该行星上看到日落时,阳光进入工作不足之处怎么写 大气层的折射角;
②若该行星自转周期
T=24h
,忽略其公转的影响,则该行星上白天的时间为多
长?
2017
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二、选择题(
1-4
题为单选;
5-8
题为多选)
1
.某同学在三水荷花世界游乐园乘坐摩天轮游玩,设摩天轮绕中心轴做匀速圆
周运动,则坐在摩天轮上观光的同学()
A
.总处于平衡状态
B
.机械能守恒
C
.始终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D
.在最高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考点】
6C
:机械能守恒定律;
3E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分析】由于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游客始终存在向心力;在转动过程中,
动能不变,势能在不停的改变,故机械能不守恒.游客在最高点有向下的加速度.
【解答】解:
A
、由于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游客受到的合外力始终提供
向心力,合外力不等于
0
,所以不是平衡状态.故
A
错误;
B
、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游客的动能不变,但是转动过程中,
高度不断改变,势能就在不停的改变.故转动过程中游客的机械安全教育平 能不守恒.故
B
错误;
C
、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游客受到的合外力始终提供向心力;由于向心
力始终指向圆心,除最高点与最低点外有水平方向的分力,所以游客不可能总是
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故
C
错误;
D
、在最高点,游客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圆心,方向向下,所以游客有向下的加速
度,游客处于失重状态.故
D
正确
故选:
D
2
.如图
A
、
B
、
C
是两带电量均为
Q
的正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三点,
B
是两
线段的交点,
A
点固定有一带电量同为
Q
的负点电荷,现将一电子从
B
点由静止
释放,电子运动中会经由
C
点继续向前运动,则()
A
.从
B
到
C
,电场力对该电子一直不做功
B
.电子从
B
到
C
做加速度变大的加速运动
C
.电子在
B
、
C
两点时的电势能大小关系是
E
pB
>
E
pC
D
.若电子可回到
B
点,则回到
B
点时的速度不为零
【考点】
AA
:电场的叠加;
AE
:电势能.
【分析】分析电场力的方向,判断其做功情况;分析电子的受力情况判断加速度
的变化情况;根据电场力做功正负分析电势能的变化.由功能关系分析电子回到
B
点的速度.
【解答】解:
A
、从
B
到
C
,合场强不会一直为零,电场力对该电子要做功,故
A
错误.
B
、从
B
到
C
,﹣
Q
产生的场强变小,但两个+
Q
产生的合场强变化情况不能确定,
所以
BC
间电场的分布情况不能确定,电场强度的变化不能确定,电场力的变化
不能确定,所以加速度不一定一直变大,故
B
错误.
C
、从
B
到
C
,电子的动能增大,则电势能减小,则有
E
pB
>
E
pC
.故
C
正确.
D
、若电子可回到
B
点,则电场力对电子做的总功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回
到
B
点时的速度一定为零.故
D
错误.
故选:
C
3
.当使用高压水枪时,我们感受到比较强的反冲作用,如图,一水枪与软管相
连,打开开关后,以
30m/s
的速度每秒喷出
1kg
的水,若水枪入口与出口的口径
相同,则水对该水枪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是()
A
.
30N
,沿③的方向
B
.
30N
,沿②的方向
C
.
60N
,沿①的方向
D
.
60N
,沿②的方向
【考点】
52
:动量定理.
【分析】根据动量定理即可求出水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然后由牛顿第三
定律说明水对该水枪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
【解答】解:以水为研究对象,运用动量定理得:
Ft=m水v
1
﹣
0
代入解得,水流受到的平均作用力为:
F=30N
,方向沿出口的方向和进水口的角
平分线上.
B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对该水枪作桦树茸功效与作用 用力的大小是
30N
,方向是沿②的方
向.故
B动静结合的诗句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4
.如图为某古法榨油装置,轻杆
O
1
A
可绕
O
1
轴转动,
A
端重物质量为
10kg
,下
拉
A
可通过滑轮
O
2
将重物
P
提起;释放
A
,
P
下落至平台
Q
,对固定的平台上的
油饼进行捶压;已知
P
的质量为
30kg
;
O
1
O
2
=3m
,
O
1
A=5m
;将重物
A
拉到
O
1
A
杆水平时释放,当杆转到
A
与
O
2
等高时,若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有
240J
转化为
动能,则重物
P
此时的速度最接近()
A
.
2.5m/sB
.
2.9m/sC
.
3.54m/sD
.
4.0m/s
【考点】
6属兔几月出生好 B
:功能关系.
【分析】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系统的动能,根据绳端两个物体速度沿绳的
速度分量相等,得到两个物体的速度关系,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求解即可.
【解答】解: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知: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系统的动
能,则有:
240J=E
kP
+
E
kQ
=
+
…
①
又绳两端物体的速度沿绳子方向的分量相等,将
A
的速度分解如图,则有:
v
x
=v
A
sin=v
p
…
②
sin==…
③
由①②③解得:
v
p
=
≈
2.88m/s
,最接近
2.9m/s
故选:
B
5
.如图为某控制电路,主要由电源(
E
,
r
)与定值电阻
R
1
,
R
2
及碳膜电位器(即
滑动变阻器)
R
连接而成,
L
1
,
L
2
是红、绿两指示灯,闭合开关
S
,当电位器的
触头由弧形碳膜的重点顺时针滑向
b
端时()
A
.
L
1
指示灯变亮
B
.
L
2
指示灯变亮
C
.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容器
C
带电量增大
【考点】
BB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AP
:电容.
【分析】首先知道电位器的原理,再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干路电流、支路
电流和电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两灯的变化情况,根据
Q=CU
判断电容器带电量
的变化.
【解答】解:当电位器的触头向
b
端滑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
所以内电压减小,路段电压增大,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流过的电流增大,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通过
L
1
的电流变小,所以灯
L
1
指示灯变暗,两端的电压
减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的电流增大,指示灯变亮,电容器
两端的电压等于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根据
Q=CU
得电容器
C
的带电量增大.故
BCD
正确,
A
错误;
故选:
BCD
.
6
.如图长
L
、质量为
m
的导体棒
ab
,被两轻质细线水平悬挂,静置于匀强磁场
中;当
ab
中通过如图的恒定电流
I
时,
ab
棒摆离原竖直面,在细绳与竖直方向
成
角的位置再次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b
棒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则磁感应强
度的大小可能是()
A
.
B
.
C
.
D
.
【考点】
CC
:安培力.
【分析】由矢量三角形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最小值及方向,进而由安培力公式和左
手定则得到
B
最小值的大小以及
B
的方向.根据磁场可能的方向,由平衡条件求
解即可.
【解答】解:先求出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值.要求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最小,应使棒平衡时所受的安培力有最小值.由于棒的重力恒定,悬线拉力的方
向不变,由画出的力的三角形可知,
安培力的最小值为:
F
min
=mgsin
,
即:
ILB
min
=mgsin
,
所以
B
min
=
,所加磁场的方向应平行于悬线向上.所以
B=
和
B=
都不可能.
若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左手定则,直导线所受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外,
根据平衡条件得:
BILcos=mgsin
所以
B=
,故
AB
正确,
CD
错误;
故选:
AB
7
.
2016
年
10
月
19
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经过
5
次变轨后与天宫二号对
接成功;设地球半径为
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两者对接后一起绕地球
运行的轨道可视为鸡眼是怎么形成的 圆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
kR
,运行周期为
T
,则()
A
.对接前,飞船在前,可通过自身减速而使轨道半径变大
B
.对接后,飞船的线速度为
v=
C
.对接后,飞船的加速度为
a=
D
.由题中数据可求得地球的密度为
=
【考点】
4H
: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分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对接成功后的加速
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轨道半径和周期求出地球的质量,结合密度
公式求出地球密度.
【解答】解:
A
、对接前,飞船在前,如果自身减速,在原轨道上万有引力大于
所需要的向心力,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小,故
A
错误;
B
、对接后,轨道半径
r=R
+
kR=
(
1
+
k
)
R
,飞船的线速度
,故
B
正确;
C
、在地球表面附近,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对接后,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
=
,故
C
正
确;
D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地球质量
=
,密度
=
,故
D
错误;
故选:
BC
8
.高速公路通常用车流量来衡量它的繁忙程度,车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路上某
一观测站的车辆数目;类似地在电学中用电流强度来衡量通过导体中电流的强
弱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河流中用水流量来衡量河水中水流的大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处横截面的电荷量
B
.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处横截面单位面积的电荷量
C
.水流量可用河水单位时间流过河道某处横截面水的速度来衡量
D
.水流量可用河水单位时间流过河道某处横截面水的体积来衡量
【考点】
B1
:电流、电压概念.
【分析】明确电流的定义,同时根据电流的定义以及题目中给出车流量的定义分
析水流量的意义.
【解答】解:
AB
、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处横截面的电荷量,故
A
正确,
B
错误.
CD
、水流量可用河水单位时间流过河道某处横截面水的体积来衡量,不能只利
用速度来衡量,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AD
.
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
9
.电磁式多用电表是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仪器,通过转换开关挡位的调节可实现
不同的测量功能.
(
1
)测量时多用电表指在如图
1
所示的位置,若选择开关处于
“10mA”
档,其读
数为
6.8mA
;若选择开关处于
“
10”
档,指针指在
“5”
和
“10”
的正中间,指
针附近的其它刻度模糊,则被测电阻的阻值小于
75
(选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
(
2
)多用电表处于欧姆挡时,其电路原理如图
2
所示,表内电源电动势为
E
,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I
与待测电阻的阻值
R
x
关系图象如图
3
所示,则:(
a
)甲图中
a
为红表笔(填
“
红表笔
”
或
“
黑表笔
”
);
(
b
)乙图中图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I=
(用题及图中符号表示)
(
3
)某同学连接了如图
4
的电路,闭合开关
S
后,发现两灯都不亮,他用多用
表的电压档对电路进行检测,其结果如下表,由此可断定故障是
C
(假定只
有一处故障)
测试点
a
、
bc
、
bc
、
dd
、
e
电压表示数有有无有
A
.灯
B
短路
B
.灯
A
断路
C
.
d
、
e
段断路
D
.
c
、
d
段断路.
【考点】
N4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分析】根据电压,电流表量程由图示表盘确定其分度值,读出电压,电流表示
数,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以尽量让指针指在间;
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解:(
1
)直流电流
10mA
档读第三行
“0
~
10”
一排,最小度值为
0.2mA
估读到
0.1mA
就可以了,故读数为
6.8mA
,
欧姆表刻度不均匀,左侧比较密,右侧比较疏,则指针指在
“5”
和
“10”
的正中间
时,读数小于
75
,
(
2
)根据多用电表红进黑出的原理可知,图中
a
为红表笔,
根据图
3
可知,多用电表的内阻
R
1
,
在闭合电路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
3
)
A
、若灯
B
短路,则
A
灯发光,故
A
错误;
B
、若灯
A
断路,则
cd
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有示数,故
B
错误;
C
、若
d
、
e
段断路,
AB
灯泡都不亮,且满足测试点电压表示数情况,故
C
正确;
D
、若
c
、
d
段断路,则
de
间无示数,故
D
错误.
故选:
C
故答案为:(
1
)
6.8
,小于;(
2
)红表笔,;(
3
)
C
10
.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所遵循的规律,那么,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呢?对自行车而言,滚动摩擦必定与车轮的轮轴摩擦及路面摩擦都有
关,那么,在轮轴摩擦非常小的情况下,对一辆确定的自行车,它与路面间,是
否也有一确定的滚动摩擦因数呢?小江同学与他的伙伴们准备用自己的自行车
亲自测一测.
为此,小江在自行车上安装了骑行里程表(如图
2
示,可以在即时显示瞬时速度
的同时,通过启动按钮,准确测定运动中任意一段的路程与时间),小江和准备
了一台体重计(量程足够大),并选取了一段平直,很少有机动车行驶的路段,
开始了以下的实验和测量.
(
1
)用体重计测量小江和自行车的质量
M
;
(
2
)小江先猛踩自行车使其加速,观察里程表,当车达到某一速度值时,停止
踩动踏板,同时启动里程表测量按钮,让自行车自由
“
滑行
”
,直到不能再向前
“
滑
行
”
时,按停按钮,记录自行车在这一过程中的初速度
v
0
和前进的位移
s
(填
要记录的物理量及其字母代号)
(
3
)由此可求得在不计轮轴摩擦及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行车在
“
滑行
”
过程中
所受的滚动摩擦阻力
f=
;
(
4
)小江参照动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测得
“
滚动摩擦因数
”k=
;
(
5
)由求得的
k
值是否可判断,
k
与质量
M
无关?否(填
“
是
”“
否
”
),理由
是在相同初速度
v
0
的情况下,滑行的位移
s
,不同质量的人骑行,滑行的位移
可能会不同.
【考点】
M9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
1
、
2
、
3
、
4
)依据滑动摩擦力公式
f=N
,及牛顿第二定律
F=ma
,与
运动学位移公式,即可求解;
(
5
)依据第
4
问的结论,即可判定滚动摩擦因数影响因素.
【解答】解:(
1
、
2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结合题意可知,要求解滚动摩擦
阻力
f
,必须知道人与车的质量,及人与车的加速度,
根据运动学位移公式可知,
0
﹣
v
0
2=2as
,因此要记录自行车在这一过程中的初速
度
v
0
和前进的位移
s
,才能算出人与车的加速度;
(
3
)根据运动学位移公式可知,
0
﹣
v
0
2=2as
,则人与车的加速度
a=
﹣,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
,可得,自行车在
“
滑行
”
过程中所受的滚动摩擦阻力
f=
;
(
4
)参照动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测得
“
滚动摩擦因数
”k=
;
(
5
)根据第
4
问,结论
k=
;可知,
k
与质量
M
无关,
理由是在相同初速度
v
0
的情况下,滑行的位移
s
,不同质量的人骑行,滑行的位
移可能会不同;
故答案为:(
1
)小江和自行车;(
2
)位移
s
;(
3
);(
4
);(
5
)否,在
相同初速度
v
0
的情况下,滑行的位移
s
,不同质量的人骑行,滑行的位移可能会
不同.
11
.在水平面上,平放一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管道,管道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
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另有一个质量为
m
、带电量为+
q
的小球.
(
1
)当小球从管口沿切线方向以某速度射入,运动过程中恰不受管道侧壁的作
用力,求此速度
v
0
;
(
2
)现把管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且两管口等高,磁场仍保持和管道平面垂直,
如图所示,空间再加一个水平向右、场强
E=
的匀强电场(未画出),若小球仍
以
v
0
的初速度沿切线方向从左边管口射入,求小球:①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动能的增量;②在管道运动全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考点】
CI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AK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分析】(
1
)小球在圆轨道中运动时,恰不受管道侧壁的作用力,则小球受到的
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由此可以算出小球的初速度.
(
2
)当把管道从竖直面固定在竖直面、磁场和电场方向也做相应变化,同样以
相同的速度
v
0
进入管道,由动能定理就能求出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动能的增量;
至于最大速度可以参照仅在重力场中的情况进行对比,当等效
“
重力
”
做功最多
时,速度最大,同样由动能定理求出最大速度,本解用两种方法来求,第一种方
法作为参考.
【解答】解:(
1
)小球在水平面上只受到洛仑兹力作用,故
解得:
v
0
=
(
2
)小球在管道运动时,洛仑兹力始终不做功,对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
mgR
+
qER=
△
E
k
由题意:
联合以上两式得:动能的增量△
E
k
=2mgR
求最大速度方法一:
当小球到达管道中方位角为
的位置(如图所示)进,应用新手化妆 动能定理有:
即:
对函数
y=sin
+
cos
求极值,可得
=45
时,
y
max
=
所以
v
m
=
求最大速度方法二:
如图所示,根据场的叠加原理,小球所受的等效重力为:
即
=45
小球在等效重力场的最低点时,即当小球到达管道中方位角为
=
∅
=45
时,
速度最大.
由动能定理:
解得:
v
m
=
答:(
1
)当小球从管口沿切线方向以某速度射入,运动过程中恰不受管道侧壁的
作用力,求此速度
v
0
为.
(
2
)现把管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且两管口等高,磁场仍保持和管道平面垂直,
如图所示,空间再加一个水平向右、场强
E=
的匀强电场(未画出),若小球仍
以
v
0
的初速度沿切线方向从左边管口射入,则小球:①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动能的增量为
2mgR
;②在管道运动全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
12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一辆车上荡秋千,开始时车轮被锁定,车的右边有一个
和地面相平的沙坑,且右端和沙坑的左边缘平齐;当同学摆动到最大摆角
=60
时,车轮立即解除锁定,使车可以在水平地面无阻力运动,该同学此后不再做功,
并可以忽略自身大小,已知秋千绳子长度
L=4.5m
,该同学和秋千板的质量
m=50kg
,车辆和秋千支架的质量
M=200kg
,重力加速度
g=10m/s2,试求:
(
1
)该同学摆到最低点时的速率;
(
2
)在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子对该同学做的功;
(
3
)该同学到最低点时,顺势离开秋千板,他落入沙坑的位置距离左边界多远?
已知车辆长度
s=3.6m
,秋千架安装在车辆的正中央,且转轴离地面的高度
H=5.75m
.
【考点】
53
:动量守恒定律;
66
:动能定理的应用.
【分析】(
1
)人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人与车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由此求出人
与车沿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关系,然后结合机械能守恒即可求出;
(
2
)对人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出绳子做的功;
(
3
)由平均动量守恒求出人到达最低点时,车的位移;人离开秋千后做平抛运
动,将运动分解即可求出人沿水平方向的位移,然后由空间关系即可求出.
【解答】解:(
1
)人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人与车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选取向
右为正方向,则:
mv
1
﹣
Mv
2
=0
人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
mgL
(
1
﹣
cos60
)
=
代入数据,联立得:
v
1
=6m/s
(
2
)对人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使用动能定理,得:
mgL
(
1
﹣
cos60
)+
W绳=
代入数据解得:
W
绳=
﹣
225J
(
3
)人在秋千上运动的过程中,人与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动量是守
恒的,则:
m=0
由于运动的时间相等,则:
mx
1
﹣
Mx
2
=0
又:
x
1
+|
x
2
|
=L•cos30
联立得:
x
2
=
﹣
0.779m
即车向左运动了
0.779m
人离开秋千后做平抛运动,运动的时间为:
t==0.5s
人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为:
x=v
1
t=6
0.5=3m
所以人的落地点到沙坑边缘的距离为:
X=x
+
x
2
﹣
代入数据,联立得:
X=0.421m
答:(
1
)该同学摆到最低点时的速率是
6m/s
;
(
2
)在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子对该同学做的功是﹣
225J
;
(
3
)该同学到最低点时,顺势离开秋千板,他落入沙坑的位置距离左边界为
0.421m
.
(二)选考题:【物理
-
选修
3-3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
.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作用
C
.小昆虫水黾可以在水面上自由行走,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
D
.给物体加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E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也可以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
95
:
*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
8H
:热力学第二定律.
【分析】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可
能可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并全部用于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解答】解:
A
、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故
A
错误;
B
、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是由于多数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以上,
分子力的合力很小,不足以克服外力,所以,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不能说明
分子间斥力作用,故
B
错误;
C
、小昆虫水黾可以站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故
C
正确;
D
、给物体加热,物体吸热的同时可能对外做功,故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故
D
正确;
E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机械能可以全部自发地转化为内能,但将内能全部转
化为机械能需要引起其它变化,故
E
正确;
故选:
CDE
14
.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且粗细均匀的
“7”
型细玻璃管,竖直部分长
l=50cm
,水
平部分足够长,左边与大气相通,当温度
t
1
=27℃时,
竖直管内有一段长为
h=10cm
的水银柱,封闭着一段长为
l
1
=30cm
的空气柱,外界大气压始终保持
P
0
=76cmHg
,
设
0℃为273K
,试求:
①被封闭气柱长度为
l
2
=40cm
时的温度
t
2
;
②温宿升高至
t
3
=177℃时,被封闭空气柱的长度l
3
.
【考点】
99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分析】①分析初末状态的物理量,由盖﹣吕萨克定律可求得温度;
②假设全部进入水平管中,由等容变化可求得对应的温度;分析判断水银柱的分
布,再由等容变化规律可求得空气柱的长度.
【解答】解:①气体在初状态时:,,
时,,水银柱上端刚好到达玻璃管拐角处,,气体做等圧
変化,所以
代入数据:
解得:,即
②时,,设水银柱已经全部进入水平玻璃管,则被封
闭气体的压强
由
解得:
由于,原假设成立,空气柱长就是
50.9cm
答:①被封闭气柱长度为
l
2
=40cm
时的温度是
127℃;
②温宿升高至
t
3
=177℃时,被封闭空气柱的长度
是
50.9cm
【物理
-
选修
3-4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可以与机械波类比,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一定的介质
B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原理
C
.照相机的镜头表面镀有一层膜使照相效果更好,是利用于光的衍射现象
D
.用声呐探测水中的暗礁、潜艇,是利用了波的反射现象
E
.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
【考点】
H9
:光的干涉;
H5
:全反射;
HA
:光的衍射.
【分析】电磁波是种能量形式,其传播不需要介质;
根据全反射条件分析光纤通信;
镜头表面镀有一层增透膜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声呐利用了波的反射现象;
共振发生的条件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解答】解:
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以在介质中传播,故
A
错误;
B
、根据光纤通信的原理可知,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原理.故
B
正确;
C
、照相机的镜头表面镀有一层膜使照相效果更好,是利用于光的薄膜干涉现象,
故
C
错误;
D
、声呐探测水中的暗礁、潜艇,利用了波的反射现象,故
D
正确;
D
、根据共振发生的条件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振
幅最大.故
E
正确.
故选:
BDE
16
.设太阳系中某行星半径为
R
,被厚度也为
R
的、折射率
n=
的均质大气层
所包围,如图所示,已知该行星的自转轴和黄道面垂直,试求:
①在该行星上看到日落时,阳光进入大气层的折射角;
②若该行星自转周期
T=24h
,忽略其公转的影响,则该行星上白天的时间为多
长?
【考点】
H3
:光的折射定律.
【分析】①在该行星上看到日落时,折射光与行星表面相切,画出光路图,根据
几何知识求阳光进入大气层的折射角;
②根据折射定律求出入射角,结合几何关系和行星运动规律求解.
【解答】解:①如图,看到日落时,折射光和行星表面相切,设为
B
点,则对
Rt
△
ABO
,有:
sinr=
代入已知条件
BO=R
和
AO=R
+
R
得:
折射角
r=30
②在
A
点,由折射定律有
=n
代入
n=
,得
i=45
如果没有大气层,看到日落时,平行的阳光直射,相切于
C
点,因大气存在,
行星延迟日落对应的自转角度为∠
COB
.
由几何关系可知,∠
COB=i
﹣
r=15
延迟的时间
t=T=T=1h
同理,太阳升起时,也会因大气折射提早时间
t
所以该行星上白天的时间为+
t
+
t=14h
答:①在该行星上看到日落时,阳光进入大气层的折射角是
30
;
②若该行星自转周期
T=24h
,忽略其公转的影响,则该行星上白天的时间为
14h
.
2017
年
6
月
6
日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22:17: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753869386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佛山三水荷花世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佛山三水荷花世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