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学课本古诗文中的梧桐意象(声声慢、相见欢)
研读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你会发觉不少诗人钟情于梧桐。
到底这种落叶乔木身上具有怎样的特质,能引发古人如许丰富
的联想与感情?
本人不揣浅陋,将对中学课本中有关“梧桐”所蕴含的丰富意象
进行一次蜻蜓点水式的、粗浅的解析。
一、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梧桐树高大挺拔,木质细密,树干光滑,被视为良木。早在两千
多年前梧桐就与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鸣矣,
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手背有痣的女人 )所以至今民间还流
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具有高贵圣洁禀
性的凤凰,只选择梧桐树栖息,可见梧桐所具有的神异性。
后来,凤凰栖居梧桐的特性又衍化出“良禽择木而栖”的成语,
并且这里的凤凰被换作其它的飞禽。如唐代诗人虞世南在《蝉》这首
诗中将至尊至贵的凤凰换成了秋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自然是生性高洁。蝉所栖之高的梧桐,其形象excel宏
高洁也就更加卓茕不凡。由于梧桐孤然傲立、品性高洁,所以人们将
它与松柏放在一起,称为美材。
花木常被用来表示爱情和思念,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
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
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
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最具有想象力和
浪漫特色的末段,就化用了以上意蕴。“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借款协议书 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这幅美妙、神异的图景既寄寓了人们对纯洁爱情的企
盼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同时也借助神化挥泻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
愤慨。
二、吴丝蜀桐张高秋
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人们一定不会忘记作者对乐声的神奇
怪异的描绘和对李凭卓越的演奏技艺的赞赏。那么这种“昆山玉碎凤
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般的乐声从哪儿流出来的呢?
“吴丝蜀桐”。梧桐又被称为柔木,理性的反义词 可以用来制琴,其中最著名
者,乃汉人蔡邕以梧桐制成的“焦尾琴”。据《汉书》记载,蔡邕在
吴地遇到有人以桐木烧火煮饭。深通韵律的蔡邕听到桐木燃烧爆裂之
声非同凡响,断定是良木,于是将这段桐木抢救俄国内战 出来,制成琴,其音
果然妙不可言,因其尾部已被烧焦,所以称为“焦尾琴”。有吴地的
精丝、蜀地的良桐制成的箜篌,再加上李凭的高超技引人注意的近义词 艺,当然能弹奏
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般的艺术效果来。
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落叶早,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古人
素有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无言独上西楼,月
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囚禁生活中
的南唐帝王,自是有一番愁苦,而这清冷的月光照着光秃的梧桐树,
愈加增添了院中人的愁怨。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雨中的桐叶则更添愁闷落寞的情绪。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温庭筠《更漏子》)雨声与瘦人长胖最有效的方法 桐叶结合,一叶叶,一声声,响在耳
畔滴在心田,怎不令思妇痛感离别后的孤寂呢?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
代表作《声声慢》更是借“梧桐”“细雨”中最后一点“寻寻觅觅”,
造成“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失望收场,将女词人丧夫亡国之
后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无限哀愁抒写了出来。人们常以“愁”字来
形容这种心境,可是对于陷入极度愁苦中的这位老年孀妇来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也许“梧桐兼细雨”的意象,总能勾起人们的满腔愁绪和无限遐
思。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则将其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命名
为《梧桐雨》,使剧名中那悲苦愁闷的意绪笼罩全剧。
妙处难与君说,正如梧桐高大挺拔的枝干,久栖于上的良禽,绕
梁不绝的琴音,雨打桐叶的秋声,以及围绕它上演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这一切都会拨动人们的心弦,启迪人们的情思,带给人们丰实的想象
和充盈的灵感。难怪现代作家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都不忘对“梧
桐”的遥想。
[解析中学课本古诗文中的梧桐意象(声声慢、相见欢)]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8:3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7404013844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梧桐一叶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梧桐一叶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