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做研学旅行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探索者
作者:张永丰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年第06期
摘要教育部下发文件重视研学旅行,引起全国的重视与推广。地理学科作为研学旅行的
“主战场”,应积极做好倡导者、实践者和探索者。通过学习宣传,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加深
课程研究,整合教材,确定研学旅行的主题和目标;探索研学旅行的方法,创新组织方式与考
核评价,积累经验创建典型。
关键词研学旅行倡导者实践者探索者
2016年12月19日,教掷界外球 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
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
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
效途径。地理兼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其独特的学科视野,当仁不让地成为研学旅行的
“主战场”,作为地理教师,理应担负重任,做研学旅行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探索者。
一、做研学旅行的倡导者,让其成为地理教学的新常态
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家长会、宣传栏、黑板古风美女手绘 报、学生的手抄报以及家校通等途
径,学习与宣传《意见》精神,让学生与家长加强认识。
在教研组、备课组内开展集中专题学习,或者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展开讨论,让全体地理教
师吃透《意见》精神。将研学旅行列入学期教学计划,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根据教学进度确定
研学旅行的主题和目标,在正式的八年级上册语文 研学旅行活动中贯彻实施。
地理教师应积极向学校领导特别是业务部门领导解读《意见》精神,取得学校领导的支
持。地理教师也可以向学校申请单独举行地理专题研学旅行,在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向各级
领导推进宣传研学旅行的意义、方式方法,辐射和带动其他学科、学校广泛开展,并赢得家
长、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不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研学旅行条件,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
能力、开阔视野。同时,建议教师及家长有机会登录研学旅行网页,了解新动态,调整和指导
教学,逐步将研学旅行作为地理教学的新常态。
二、做研学旅行的实践者,让其成为学生、家长的新期待
不论是学校安排的综合性研学旅行,还是地理教师申请组织的专题研学旅行,地理教师都
要按照地理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做好如下工作,确保研学旅行的有效性和趣味
性。
龙源期刊网
1.行前培训与准备
出行前要进行培训,从活动内容任务、分组分工情况、组织纪律、安全防护、活动注意事
项以及活动后的总结汇报与展示等方面进行指导。如,气象观测、定向越野、陶艺制作、消防
演练等都应进行一一指导。让随行教师和学生有心理准备,有责任、有压力。让他们带着任务
去,载着收获归。
2.确定研学旅行主题及目标馒头配方
地理教师要结合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地理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
进研学旅行和地理课程有机融合,按照出台的《意见》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
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为此,地理教师
不必拘泥于本学期学习的课程,根据地理课程的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
特征,结合研学旅行基地的情况确定有益、有趣、有味的研学内容。重点体现育人导向,研什
么、学什么,目标要明确,内容涵盖要丰富。在实践研学旅行中,将地理、历史、科技、人文
等课程内容列为研学旅行的主要课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和自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充分重视、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
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3.注重体验式和探究型教学
在“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要落实好“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
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大课程理念,必须注重在研学旅行中充分体现合作、探究、体验教学,
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体验探究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研学旅行的重要着力点。
因此,研学旅行要有浓浓的教育味道,教师指导学生走进工厂,深入车间,参观流水线操作;
组织城里学生走进农家,走向田间地头,参与农具展示、花卉苗木种植,通过社会调查、参观
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等形式,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悟这个世界,让学生
在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体验和感悟。
例如,组织沂蒙风情研学旅行,可在蒙山设计登山、攀岩、游溶洞、划水小组比赛等活
动,让学生在竞争对抗中锻炼身体,培养思维能力和竞技体育的水平,享受体验和收获的快
乐;在百花峪景区,让学生调查蒙山山系的形成、森林树种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等,将学
生学到的地理、生物等课本知识学以致用。
4.以总结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地理研学旅行本身就是地理教学的拓展与补充,也是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与应用。每
次研学旅行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学生总结收获与成功之处,反思不足或失误的方面,制定纠正
措施或方案,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即时展示,撰写心得体会;也如何跳高 可现场
准备后小组展示。返校后,班级召开主题班会集体展示交流,举办以研学旅行为主题的黑板
龙源期刊网
报,学生办活动展示报在全班交流等。地理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足,结合
地理教学内容,上好研学旅行总结课、专题提升课和拓展课,以此夯实学生的基础,提升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地理技能和水平,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参加研学旅
行的热情和动力。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深入推进全国研学旅行提供案例和典型。
三、做研学旅行的探索者,让其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纽带
一线地理教师要做研学旅行的探索者与改革家,寻求新的、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推动研学
旅行的有效落实,全面贯彻学科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此推进素质教育的
健康发展。
1.纳入课程改革
研学旅行是很好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它丰富了综合实践课程内容,落实了地理课程性质
和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工厂及社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对于
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自然和社会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锤炼意志等方面都非常有益。这
方面是地理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
2.突出地域特色
研学旅行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主题和内容的选择、研学基地的确定,都要结合当
地实际去考虑,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资源,做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旅行。从本县来说,沂水县作为
临沂市面积大县、人口大县、经济强通辽信息港招聘求职 县,具有较好的研学旅行的资源和基地。寒假期间,七年
级学生可以走进县气象局,实地观测气温和降水,了解风向和风力的观测,了解天气预报的流
程,感受科技的力量;暑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可以走进县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的来源以及净
化处理的环节,感受水资源的宝贵,增强节水意识。在自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然与文化的融合方面,可以开展山东
地下大峡谷(地下溶洞)——红嫂故居(革命时期用乳汁救伤员)——天上王城(春秋时纪国
亡国后其亡国之君所居)一条研学旅行线。这些特色资源为开展沂蒙老区特色研学旅行奠定了
基础。
3.创新组织方式
一是搞好协调。研学旅行涉及的范围广、部门多,如果协调不到位,很多活动难以广泛开
展。因此,要加强部门联动,争取上级的旅游、文物、物价等部门积极支持研学旅行工作,特
别是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引导家长做研学旅行的志愿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协同家委会组织实
施。同时,积极建议上级或学校运用社会力量,通过购买优质服务,同旅行社合作,发银耳功效 挥民办
基地等方式,为研学旅行创造条件。二是师生定位明确。研学旅行活动是校外大课堂,教师一
定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生怕学生受苦受累。相反,仍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引导
下,小组根据分工按时完成任务,教师做好开始的引领、适时的点拨和最终的评判。活动前,
由学生撰写研学旅行方案,具体流程与方式由学生确定,并组织实施;教师做好把关与审批。
龙源期刊网
活动结束,教师引导学生组织总结、展示、交流与汇报。一切活动由学生完成,一切成果惠及
学生。
4.创建研学基地
典型的研学旅行基地具有较好的资源和优势,是研学旅行的良好场所。地理教师要积极联
合旅游部门或当地政府,建立符合实际的研学旅行基地。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好研学
旅行基地的作用。在确定基地时,可以是单一的,如自然类、文化类;也可以是综合的,如自
然与人文结合,但最好是综合类。在实际研学旅行中,内容尽可能要综合,这样既能提高研学
旅行的实效性,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当地经济社会的
发展,要不断加强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例如,有的基地须扩大和增设设施,有的基地不符合要
求应该撤销,有的景区、设施或厂区可以增设为基地等。这就需要对研学旅行的基地进行动态
的建设与管理,以充分发挥好基地的作用。
5.创新考核评价
为了调动学生及家长参与研学旅行的积极性,增强研学旅行的实效性,地理教师应将研学
旅行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纳入学生的地理教学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学期末,地理教师
应撰写好专题研学旅行评语,体现地理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外教育活动的等级与水平。地理
教师要制定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操行量表,通过学生、家长及教师组织量化评价,结果计入学
生档案。特别是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表现出的认真程度、吃苦耐劳、
毅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合作水平、汇报展示能力、思考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要写入
综合素质评价中。评价尽量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热情,增强学习地理
的信心。
【责任编辑王颖】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6:3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9733051383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百花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百花峪.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